《第十三章 轴对称复习》导学案(2020人教版)

《第十三章  轴对称复习》导学案(2020人教版)
《第十三章  轴对称复习》导学案(2020人教版)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自主学习

1.知识网络结构:

2.知识要点剖析

(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概念、区别与联系

2.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性质: ①等边对等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②三线合一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④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顶角的一半。

⑤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底边.

3.判定: ①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②等角对等边定理:两角相等的三角形.③三线合一定理. (四)等边三角形

1.定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2.性质: ①三边相等,三角都等于600. ②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3.判定: ①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②三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③有一角等于600的等腰三角形.

(五)直角三角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2.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中,30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②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注意事项:

1.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有一边为8,这时就必须讨论所给的这条边是腰还是底。再比如涉及三角形的高时,通常需要考虑高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是内部。

2.应用“三线合一”性质作辅助线时,所作的辅助线不能同时满足两线的性质(如既作中线又作高)。

3.不要认为:有一个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边就一定等于另一条边的一半,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四、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如图所示,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线段;(3)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4)全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成轴对称,(5)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而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言。(6)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知识点二、尺规作图(根据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作图)

1.在下面图1中找出点A,使它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OH,OF的距离相等。

2.如下面图2,某地由于居民增多,要建一个公共汽车站,B为居民区,要求汽车站到两个

居民区的距离相等,请找出汽车站应该建在什么地方?

3.如图所示,一牧人带马群从A 点出发,到草地MN 放牧,在傍晚回到帐蓬B 之前,先带马群到河PQ 去给马饮水,试问:?牧人应走哪条路线才能使整个放牧的路程最短?

4.如图4,写出A 、B 、C 关于y 轴对称的点坐标,并作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

图1 图2 图3 图4

知识点三、点坐标对称

1.已知点M(1-a,2a+2),若点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三象限,求a 的取值范围。

2.已知点A(2a -b ,5+a),B(2b -1,-a +b).

(1)若点A 、B 关于x 轴对称,求a 、b 的值;(2)若A 、B 关于y 轴对称,求(4a +b)2020的值. 知识点四、等腰三角形边与角计算中的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6,则另外两边的长是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一边长为10,则另外两边的长是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其中两边之差为2,则它的三边的长分别为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 ,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8.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 和18cm 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a ,b ,满足532+-b a +(2a +3b-13)2

=0,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知识点五、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1.如图,△ABC 中,AB =AC ,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和BE 交于H ,且BE =AE. 求证:AH =2BD.

证明:∵AD ⊥BC ,BE ⊥AC ,∴∠BEC =∠ADB =90°.∴∠EBC =∠EAH.

∵BE =AE ,∴△AHE ≌△BCE.∴AH =BC.

∵AB =AC ,AD ⊥BC ,∴BC =2BD.∴AH =2BD.

2.如图,在△ABC 中,∠ABC =2∠C ,AD 平分∠BAC ,求证:AB +BD =AC.

证明:延长CB 至E ,使BE =BA ,则∠BAE =∠E.

又∵∠ABC =2∠C =2∠E ,∴∠E =∠C.∴AE =AC.

∵AD 平分∠BAC ,∴∠BAD =∠DAC.

∵∠BAE =∠E ,∠E =∠C ,∴∠BAE =∠C.

又∵∠EAD =∠BAE +∠BAD ,∠EDA =∠C +∠DAC ,∴∠EAD =∠EDA.∴AE =DE.

∴AC =DE =BE +BD =AB +BD.

3.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点C 与点A ,B 不重合),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直线AB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AE 与CD 相交于点M ,BD 与CE 相交于点N ,连接MN.求证:(1)△ACM ≌△DCN ;(2)MN ∥AB.

证明:(1)∵△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AC =DC ,BC =EC ,∠ACD =∠BCE =60°.

∵∠ACD +∠DCE +∠ECB =180°,∴∠DCE =60°.∴∠ACE =∠DCB =120°.

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E =CB ,

∴△ACE ≌△DCB(SAS ).∴∠EAC =∠BDC.

在△ACM 和△DCN 中,?????∠MAC =∠NDC ,AC =DC ,∠ACM =∠DCN =60°,

∴△ACM ≌△DCN(ASA ).

(2)由(1)知△ACM ≌△DCN ,∴CM =CN.

又∵∠MCN =60°,∴△CNM 为等边三角形,∠NMC =60°.

∴∠NMC =∠ACM =60°.∴MN ∥AB.

知识点六、角平分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应用

1.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BAC ,DG 垂直平分BC 交BC 于点G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1)求证:AE =AF,BE =CF ;(2)如果AB =a ,AC =b ,求AE ,BE 的长.

2.如图2,△ABC 的边BC 的中垂线DF 交△ABC 的外角平分线AD 于点D ,点F 为垂足,DE ⊥AB 于点E ,且AB >AC ,求证:BE -AC =AE.

3.如图3,在△ABC 中,∠ACB =90°,AC =B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连接DE .(1)求证:∠ADC =∠BDF . (2)若BG ∥AC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①DB =BG .②AB 垂直平分DG.

图1 图2 图3

F

G

知识点七、图形变换(综合应用)

1.直线MA 、NB 交于点P ,点A 、B 分别是MA 、NB 上的两点。AC 、BC 分别平分∠ABC 、∠ACB ,DE 经过点C 且DE ∥AB 交AM 、BN 于D 、E ,

(1)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2)求证:AD+BE=DE 。

变式:上题中条件改为“MA 、NB 平行”,其它条件不变。如图:

(1)上题的结论AD+BE=DE 还成立吗?AD+BE 还与那条线段相等?(不用证明)

(2)如图②,当直线DE 与MA 垂直时,猜想AD+BE 与AB 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③,当直线DE 与MA 不垂直且交点D 、E 在AB 同侧时,(2)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4)如图④、⑤,当直线l 与MA 不垂直且交点D 、E 在AB 两侧时,(2)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AD 、BE 、AB 之间还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点D 是等边△ABC 外一点,且DB=DC ,∠BDC=120°,将一个三角尺60°的顶点放在点D 上,三角尺的两边DP 、DQ 分别与射线AB 、CA 相交于E 、F 两点.

(1)当EF ∥BC 时,如图①,证明:EF=BE+CF ;

(2)当三角尺绕点D 旋转到如图②的位置时,线段EF 、BE 、CF 之间的上述数量关系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写出EF 、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三角尺绕点D 继续旋转到如图③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

化,直接写出结论;如果变化,请直接写出EF 、BE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

N

M E D

C B A

P (2)(1)

(3)

(5)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