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一)不同的历史传统

大致的说,西方重叙事诗,但有向抒情诗发展的趋势;

中国诗歌重抒情,但也有叙事诗。

西:叙事诗,荷马史诗,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英雄史诗:弥尔顿、拜伦、雪莱、抒情诗:萨福、品达、维吉尔、奥维德

中:《诗经》《楚辞》诗言志±重表现论

以抒情诗为主的中国诗歌,也不乏叙事诗的作品。

《诗经〃大雅》“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象西方“英雄史诗”那样大规模的叙事诗呢?

丰华瞻

①与中国哲学有关。孔子、老子

②中国文学歌颂英雄,不是用诗而是用历史、小说来歌颂。

③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陶情冶性,而不在于叙事。

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①中国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浅薄。

②西方民族生性好动,其理想的人物是英雄;中国民族个性好静,理想的人物是圣人。(二)别有天地的田园诗

同:中:兴起于魏末西晋,山水诗以谢灵运为代表,田园诗以陶渊明为代表。

盛唐时期的王孟诗派

西:又称牧歌,创始人是古希腊的忒俄克里托斯

维吉尔《牧歌》十首、《田园诗》四卷,其地位远不如中国诗歌中那么重要,这与《圣经》的极大影响有关系

山水田园诗主要产生于退隐生活的基础上。

中西隐逸诗人,都有不满现状,逃避现实,归隐田园,自寻乐趣的倾向,

中西山水田园诗,都表现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赞美,表现了中西诗人向往自然,反朴归真的思想。

异:①西方田园诗多写牧民生活,中国侧重农民生活。斯宾塞《牧人月历》马洛《热情的牧人赠给情人的诗》布莱克《羔羊》彭斯《赶羊上山》

②西方田园诗多写爱情主题,中国的田园诗往往涉及政治。

③不同的宗教观念:西方诗人受基督教影响,置身大自然时,会情不自禁感到上帝的存在。中国田园诗中,参佛和求仙的思想时有反映。

④表现了不同的哲理思考。西方田园诗除了上帝和爱情之外,还常常表现一些发人深思的哲理。中国诗人的哲理思考,往往涉及宦海浮沉,穷通蹇达的个人遭遇,或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

(三)各呈异彩的爱情诗

西方开始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

中国始于《诗经》

中西爱情诗之两个共同点

1、中西在早期都有大胆而热烈的情诗。

如《诗经》中有《关睢》、《蒹葭》、《静女》、等,“汉乐府民歌”中也有《上邪》,从敦煌出土的唐代无名氏有《菩萨蛮》,明代有《子夜歌》。

西方的情诗:如《圣经》中的《雅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相思》、古罗马卡图卢斯《歌集》、但丁的《新生》、彼德拉克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白郎宁夫人的十

四行诗;

西方的情诗是一条明线,中国的情诗是一条暗线;西方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都很明显,而中国的文人作品中真正的情诗则很少,民间作品中还是有所谓的真正的情诗。

2、都有一个曲折反复而冲突阻力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主张“男女之大妨”、“男女授受不亲”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而情诗创作受到影响;但另一方面,历代的妓馆青楼却又是公开的。因此,文人作品中自然形态的情诗少,但民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

在西方,由于受到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宗教统治,写情诗也是受到禁止的;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思想与体制,于是情诗也取得正常发展。在古希、罗时期,人的“性”与“情”基本上是开放的;文艺复兴以后,也就更加开放。西方比中国的开放时间要长得多。中西爱情诗的差异:

1、数量上的不同:爱情诗在西方诗歌中的比重,比它在中国诗歌中的比重大得多。《诗经》中的《关雎》《静女》《卷耳》

2、主题上的差异:中国关于“婚后恋”、“死亡恋”的诗比较多,如无名氏的《菩萨蛮》、李白的《长相思》、陆游的《钗头凤》、白居易的《长恨歌》;

而西方关于“婚前恋”、“婚外情”的诗多,如萨福的《相思》、《圣经》中的《雅歌》、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中的《破晓歌》、拜伦的《雅典的少女》等。

3、情感上或情调上的差异:

中国情诗多写“怨”情,多悲苦与悲愤之情,多“悼亡诗”而少“求爱诗”。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

西方则多写“慕”情,多“求爱诗”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之情。

拜伦的抒情诗:

4、中西情诗在性质上的差异:

中国诗少性的描写,少写身体、话语和动作,如陆游的《钗头凤》;

而西方诗多“性”的展示,多写身体,并且大胆而热烈,如康明斯的一首诗,这里不便于展示。

5、宗教情感上的差别:中国人对于超生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信心,情人死后也就与草木同朽了,等待来世渺不可期。

西方诗歌却并不一样,弥尔顿《悼亡妻》、勃郎宁《展望》,都坚信死后会与亡妻在天国见面,天国几乎具有地理的真实性。

6、中西情诗在情景上的差异:

中国:闲庭深院、沉香亭畔、罗帐半掩、炭火微温、月影阑珊,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回文》。

西方:碧草如茵之大地,月光皎洁之林间,白雪皑皑之小径,浪卷细沙之海滩,如华兹华斯的《露茜组诗》等。

7、中西爱情诗的风格很不相同。

西方爱情诗,大多采用一种开放式的、奔迸的表情法,笔调直率、大胆,往往先写景、然后让感情一泻而出。

中西情诗差异的三种根源

1、社会与文化根源:中国是一个高度伦理化的宗法制农业社会;中国的文化是儒道释综合而以儒家为主;封建仕人追求功名利禄,重规范,不重感情,妇女没有任何地位。

西方是一个海洋性的开放体系,有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基督教的上帝宗教和罗马帝国的冒险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传统;女性有出入社交场合的自由;西方人比较注重人间的现世的及时行乐的生活。

2、不同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受到伦理道德与责任的约束,只重生儿育女,不重圣与灵的结合;中国人重男女之大妨,婚外情是严厉禁止的;中国人重婚姻而轻恋爱,婚恋合一由于种种因素而成为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同时宗教成分很少。

3、不同的诗歌价值观:孔子有“兴观群怨”之说,讲究“发乎情,止乎礼仪”,讲究“温柔敦厚”。

而西方,在亚里斯多德的时代,强调诗是客观之再现,强调主观之移情作用:华兹强调“自然”,柯尔强调“想象”,雪莱强调“情感”,济慈追求“美感”,都有一种“唯美主义”倾向。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一)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

中西戏剧起源和形成相同之处:

①都起源于生活和劳动,其基础都在农村,但其形成和发展却在城市;

②它们很早都是即兴表演,没有剧本,经历了一个从无剧情到有剧情的过程。

殊异之处:

①西方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其源头是单一和明确的,中国戏剧的来源主要是歌舞、滑稽戏和说唱艺术,其源头是多源的;

②西方戏剧早出、早熟,中国戏剧晚出、晚熟。

异:西: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从古希腊戏剧开始

中:“戏曲”,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多源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二)写实与写意的戏剧观

在“模仿说”原则下产生的西方“写实”性戏剧,它首先要创造出与实际生活形态基本一致的舞台形象,在“形似”和“神似”方面,它关注的是前者;与西方“写实”戏剧不同,中国传统戏剧是“写意”的戏剧。即表现客观生活对象的本质,而不是其表面形态。在“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它更关注的是后者,即通过虚拟的手法来传人物之“神”。这种虚拟性的写意特征,是在中国绘画艺术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戏剧如何达到这种“写意”效果?

①表现为对舞台时空处理的灵活性。

②表现在其程式化的创作手法上。

③体现在对现实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虚拟。

(三)紧密和松懈的戏剧结构

西:结构多为网状,脉络复杂,矛盾冲突往往交织在一起。

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的集中

《俄狄浦斯王》、《玩偶之家》、《威尼斯商人》

中:多为线状,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存暗线,脉络清晰,矛盾冲突呈直线式发展。按生活逻辑结构,即按时间顺序展开事件进程。时间和地点都没有限制。

四)不同的诗的语言

从文体形式来看,中西戏剧都是韵文在先,散文在后,是从韵文向散文过渡的。

西:《玩偶之家》《哈姆莱特》

西方戏剧的语言是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语言,它既能塑造形象,绘声绘色,又精炼含蓄,饱和着情感和意志,富于潜台词。它虽也是一种诗的语言,但那是一种充满了感情、表现了性格,进行着动作的语言。它重在人物间思想感情的交流。

中国传统戏剧由词曲和宾白两部分组成,宾白固然重要(推进戏剧动作),但中国传统戏剧的戏剧语言主要还是词曲——诗的语言。

中西悲剧比较

一、相同点

追求主题的严肃;追求道德认同

二、不同点

1.不同的主人公

西方:强者(h e r o)过失或悲剧性缺陷(T r a g i c F l a w)

中国:弱者

2.不同的悲剧理念

西方: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的冲突(抗争),英雄主义气概(崇高)

中国:社会或传统对人的迫害(束缚),悲惨

3.不同的悲剧结局

西方:死亡或毁灭

中国:“大团圆”

中国传统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根源

以“和”为重,以“和”为美的民族性格;

儒道两家对情感节制的宣教;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对君王歌功颂德的心理;

家庭演出场所的限制。

中西短篇小说比较研究

(一)关于性格塑造

1、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是以性格取胜的;而西方短篇小说从薄伽丘到霍夫曼、爱伦〃坡的作品,大都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只注重描写故事。

2、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当然也重视情节的编造,但它是从情节到性格;而西方浪漫派小说是从情节到心理、宗教的构架上。

3、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重视性格是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传统作背景——史传文学、诗体叙事文学、先秦散文

《史记》;《诗经》“氓”—《九歌》湘君、湘夫人、山鬼;西方则不同,他们有的是荷马史诗、希腊戏剧的传统,擅长在长篇中塑造性格,但他们在一个很长时间中没有在短篇中塑造性格的经验。

二)关于浪漫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用“变形”的手法描写女性,及其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恶势力的反抗。①“女鬼”②狐鬼花妖

西方短篇小说缺乏浪漫主义的反抗精神,在女性描写上尤其如此

(三)关于类型和结构

1、关于类型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类型演变的轨迹极为清晰——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拟话本—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文言小说

西方短篇小说类型演变的轨迹远远不如中国的分明。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短篇小说才有了明显的类型——

①《十日谈》“框形结构”

②“不独立”类型(依附长篇)

2、关于结构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结构是比较简单的,没太多的变化。

基本结构在六朝小说中已经定型,后来的只作一些加工

西方短篇小说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也是比较简单的——薄伽丘式的结构:纯粹讲故事短篇小说的结构,如同长篇小说、戏剧、诗歌的结构,都是不易改变的,它反映了一种民族审美的心理定势。

西方近代短篇小说结构的变化,是从浪漫主义开始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结构的变化,是从新文学开始的。

(四)关于叙事手法和结局

1、关于叙事手法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从唐传奇开始直到清代小说都是传记体——记传人物一生,用第三人称写法,着重写人物语言动作,大段大段写人物的纯心理的技法极少。

西方短篇小说不是传记体,不求人物生平的完整性,而只写一件事,人生一个片断,重视心理描写,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和倒叙手法。——也是对传统的继承

中西短篇小说叙事手法的不同,源于传统的不同,民族审美心理的不同。

中:“求全”,历史家求真求全的观念影响了文学家,从而影响力量汉民族的审美心理。

西方人的审美心理并不求真求全,为什么呢?

①西方人的历史观念不强,并不求文学作品写成历史那个样子。

②他们很早就有了纯文学,崇拜荷马,习惯接受荷马的叙事法——不求“全”

2、关于结局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都有悲剧式的与大团圆式的结局,两种模式同时并存。

西方古典短篇小说没有“大团圆”的公式、,原因有三:

①他们有传统的悲剧观念;

②他们有基督教的“罪”与“罚”的观念;

③他们的作家多信奉“模仿”说,强调如实地反映生活。

(五)关于系列小说

“系列短篇小说”在西方古已有之,可追溯到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诗)薄伽丘《十日谈》“框形结构”:①有一个贯串始终的大故事;②指故事内容的分类;③每篇有“题解”;④作者直接出面评论故事。“绿鹅”

中国有没有“系列短篇小说”的传统呢?严格说没有。中国式的“系列短篇小说”《聊斋志异》488篇故事用作者的评语串起来——控诉与抨击官府

西方“系列短篇小说”以结构胜,而《聊斋志异》则以思想胜。

为什么现代中西作家都要把单篇小说串连起来?

主: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艺术地概括广阔的人生,塑造完整人物

客:小说发展的规律。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沃许》

中西长篇小说比较研究

(一)不同的演变轨迹与不同的结构

1、不同的演变轨迹

西方长篇小说脱胎于西方长篇诗体叙事文学,中国没有长篇叙事文学的源头,中国长篇小说是在明清时才发展起来的,而且是从短篇小说、从散文发展而来,其发展道路也远远不如西方的分明。

2、不同的结构

西方长篇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结构的一再更新上。西方长篇小说的结构的变化,具有那些基本特征呢?

①西方长篇小说结构的演变,是写个人为主的戏剧性结构让位给写时代变迁的史诗结构,又让位给写内心活动的抒情结构。——主流

②西方长篇小说结构的变化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

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结构有四种:

①以历史为结构《三国演义》

②短篇加短篇的结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水浒传》《西游记》

③《金瓶梅》的结构——家庭小说的结构

④《红楼梦》的结构——写实故事与神话框架的结合

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结构就大大落后了,首先是落后于中国古典的长篇小说。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名作,基本上是半部《红楼梦》式的结构:

(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及选材眼光的区别

1、心理描写的区别。由于中国与西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不同,心理描写的角度和侧重点也有重大的区别:

①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多从儒家的政治的、道德的角度来描写人物的心理。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忠义观念

西方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也是宣扬忠君爱主的封建正统观念;如司各特的《艾凡赫》

但在妇女观上,则不同。西方歌颂女性,而女性崇拜绝非儒家正统道德观念。

②西方近代长篇小说更多地从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角度来写人物的心理。

③西方作家十分热衷从宗教的角度写人物的心理,中国古典小说家只有曹雪芹从宗教的角度写人物的心理,但写法与西方迥然不同。曹雪芹托尔斯泰心灵的辩证过程

④西方小说家还从生物学角度写人物心理(性心理),中国古典小说家很少写这方面,只写精神上的交流,而避讳写赤裸裸的性意识。自然主义派作家左拉

⑤纯心理描写,是西方小说家心理描写的重要特色,尤其是无意识心理的描写,中国古典小说几乎没有纯心理描写,纯粹的无意识描写更为罕见。巴金《新生》李冷、《家》觉慧

2、环境描写的区别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通过写人际关系、通过日常生活琐事、通过人物的眼光来写社会环境的。西方长篇小说写“环境”有三种写法:

①与中国相似,通过人际关系来写社会环境《战争与和平》

②写物化的环境,这是巴尔扎克的首创《高老头》—左拉《萌芽》

③将“环境”象征化、神秘化

3、选材眼光的区别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在选材上是很有一些眼光的,西方的长篇小说家的眼光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往往盯住爱情

(三)倾向性的表现方式及民族意识的区别

1、倾向性的表现方式的区别

①西方小说家喜欢在小说中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喜欢为自己的作品写序言、后记,这都是他们的传统。

②中国古典小说家极少有人在书中发议论,也很少为自己的作品作序跋的

2 、民族意识的区别

①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反映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和碰撞。

西方的长篇小说以人道主义思想为主体, 反映了希腊思想与希伯莱思想的融合。

②中西方的民族意识不同,小说的写法也不同.西方长篇小说不乏寓言式作品,中国古典长篇

小说除曹雪芹外,大概很少有人自觉把小说写成寓言

③西方的民族意识是开发的意识,这是由西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航海小说

传统—民族进取精神

中国的民族意识是封闭的,这与中国地理环境和经济情况分不开, 与儒道佛思想分不开. 李汝珍《镜花缘》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一、中西小说的艺术结构

1 三点区别:

一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结尾,并且首尾相应,结构完整;而西方小说特别注重开端,并且是

片断式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傲慢与偏见》、《最后一课》

二是中国小说往往是单线式的发展线索,即便是双线,也是交待清楚、层次分明的,是一种

标准的线性结构;

西方小说往往是多条线索同时发展,并且错综复杂地交织下去;一条线索的情况也有,但多

数小说特别长篇小说,往往是复线性的,并且是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有一种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艺术格局。长篇小说中往往也有许多小故事,

小故事里还有小故事。

西方小说则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线,在时序上有倒错、插叙与交叉叙述的特点。西方小说往

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而以是以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注重人物心理与情

感在小说中的作用。

原因分析:

一是中国早期小说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西方小说则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二是中国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有关,西方小说与西方传统的审美特点有关。

三是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叙事,同时与民间说话艺术有直接关联,而西方小说与庞大而复杂的

神话传统有关。

二、中西小说的人物艺术

1 三个区别:

一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对话,而西方小说则注重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其心理与情感。

二是中国小说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西方则有相当细致的心理刻画。

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注重以诗词来议论人物与创造人物所生存在的环境。

西方小说中则很少有诗词的形式,即使有,与人物形象也没有多少关系。

西方人往往注重过程,而中国人往往注重结果,中国人对于一件事、一个人往往也有清楚了

解的愿望。

不过,中西早期小说都有只重情节与行动而不重人物的倾向。

2 原因探析:

一是中国有只重群体不重个体的传统,中国小说善于写群体的行动,西方小说善于写个体的

行动。

二是在中国的小说观念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意识,而只是强调作

为实录所依托的事件;而西方小说观念中则比较早就有人的地位。

三是中国的传统小说观念,是由东汉的桓谭和班固所确立的,是以事件为中心;而西方小说

则以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表达为中心。

四是中国小说有一种伦理化的品格,西方小说有一种狂欢化的品格。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浅谈对语言学的认识 语言学如同它研究的对象——人类语言那样普通显现,没有什么特别艰涩的,这是大多普通人在第一感观中的认识。这样可以说是将语言学简单而且表面化,这是肤浅的理解,如此这样,就无法深刻的探索得语言学的本质。 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的认识而且还很固执的笃信自己的判断 呢?这是因为视野,大众只是看到了语言在自己存在的时代,自己生活的群体间的交流。也就因为视野决定了对语言格局的把握,决定了对语言区间的把握。 语言的区间存在多样性,有历史的区间,有地域的区间,特别还有未来的区间,而种种区间间有距离,有距离也就构成了交流的障碍。单从语言讲,它是用来沟通人类情感的,它是人类感情、思想、智慧的载体,而一种天然的距离阻隔了今日与历史的对话,本土与异域的交流,今天与未来的传承,那么语言学作为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就为消除这种障碍构筑彼此对接的轨道,以一种平台使他们交流畅通。交流才是语言的本质,交流流畅是语言学的功能所在。 我们若只认识到语言学在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职能,也无法深刻的理解语言学,而只是使语言学平面化,不能使其主动影响社会交流的功能,也就削减了它的职能。我们还要在语言发展的轨迹上,以一种科学态度审视,揭示其本质。 语言不仅是讲述客观事实,而更重要的是那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载体。语言在传递中发生了变化,如遗失现象,还特别的是反义现象,

这些特点也就是语言学存在的意义,那么情感就为语言的发展的隐性动力,而情感抉择是人类价值观,世界观的外征,是自我意识的展示。这就是我们依语言的表现特征探知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情感特征,从而解读他们的心理。

语言的发展当然不只在主观因素,还有众多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的共同特征就是:语言的不通存在,他们彼此要在碰撞中融合。例如我们中国语言,我们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调为基础,而就在北方语言区上也依然存在历史进程中传递下来亦然消失的语言的痕迹,特别表现在口语上,更具体讲如陕西人说“快”它不是一个字,而是一连串的“音读”我们即就是用音标也无法注明。 语言学作为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其研究的主体也发生变化,最早期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由此,在教育部发达历史环境下,以此沟通学习者与先贤们智慧、情感上的共鸣。而今天,我们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为何?因为今天教育的发达普及,群体间拉近了沟通交流的重心,那么彼此重合度高了,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全球一体化,文化碰撞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彼此的抵触融合在所难免。我们的语言体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引进了音标,此为国际通用。还有在文化融合中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彼此有借鉴。如字体我们由过去繁体字表象功能更强,而简化字叙述性更强。而音标的引入,还有我们语言教育的一种取向,使我们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体系有彼此影响。用音标字母表示词语,而且还有讲汉语总是掺杂英文单词,这已是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化化 (一)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 从根本上说,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来自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消解。 1.文学观念的发生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长期以来,无论中外,文学的涵盖面都是非常宽泛的。 (2)文学这一相对独立的领域像别的领域一样,近几十年来受到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一种情形是从对语言本身的怀疑导致对文学的否定。 (3)语言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表达人类最精妙、最深沉的感情,甚至无法说明一朵花的神秘,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也就是虚幻的。 (4)文学自身的失落,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丧失,导致文学研究也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于是种种“超批评”大量涌现。 2.文学的非文学化 (1)文学自身本质特征的丧失; (2)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3.文学的“泛文化化” (1)文学的“泛文化化”的含义“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2)文学泛文化化的原因 ①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关的符号学、叙事学把文学研究变成语言学研究 它们过分注重语言本身的问题,而往往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把文学文本等同于任何一种文本,这样,文学文本就有了文化文本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研究被语言学研究取代。 ②新历史主义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历史主义是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却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新历史主义不仅颠覆旧历史主义关于历史真实、确定性等观念,而且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整个人类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新历史主义的创造者是葛林伯雷。 ③女性主义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一种理论 女性主义早期阶段较多关注文学,但后期则逐渐转向文化的各个领域。新马克思主义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其关注的焦点始终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因此二者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也必然导致文学研究向文化领域转移。 (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 1.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的原因 (1)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门跨民族文学、跨学科、跨文化的学问,其研究领域似乎比任何一门人文学科都要大。由于比较文学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加上解构大潮的冲击,它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向更大的领域扩展,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文化的层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影响研究,六七十年代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平行研究,八九十年代的比较文学则主要是文化研究了。

2019厦门大学考研701语言文学基础与861语言学复习全析(真题答案)

2019厦门大学考研701语言文学基础与861语言学 复习全析(真题答案) 《2019年厦门大学考研701语言文学基础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四册)》由群贤厦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组织教学研发团队与厦门大学优秀研究生合作整理。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厦门大学考研同学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年厦门大学考研701语言文学基础复习全析》全书编排根据厦门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黄伯荣《现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朱栋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 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资料将结合提供的往年厦大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厦门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厦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中文系: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台湾研究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湾研究(台湾文学方向) 海外教育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适用科目: 701语言文学基础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与笔记: 通过总结和梳理李明滨《世界文学简史》、朱栋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现代汉语》(黄伯荣增订五版)、《古代汉语》(王力校订重排本)、《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第三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该部分通过归纳各章节要点及复习注意事项,令考生提前预知章节内容,并指导考生把握各章节复习的侧重点。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比较中西诗歌史诗与爱情诗的异同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总是以倾吐心灵的婉曲、精神的归宿和赞颂壮美自然景观以及物质家园为亘古不变之主题。本文主要是从中西诗歌史诗创作和爱情诗歌方面来比较异同。 一、比较中西诗歌在史诗创作上的异同。 中国诗歌应说是从《诗经》开始的,它所收录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抒情诗,可以这样说,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抒情诗歌的国度;而世界的另一条古老而深蕴的诗歌长河——“西方诗歌”则是从“史诗”开始的,它对西方诗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延伸到当今的西方诗歌。 西方诗歌中的史诗传统,尤其是英雄史诗,特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著名德史诗成为西方诗歌的先驱,也开创了西方诗歌的史诗传统。 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英国一直都很注重史诗和戏剧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叙事诗篇,其中最早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主要有《贝奥伍尔夫》。在十七世纪,弥尔顿三大篇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篇,都是史诗类的代表名篇或戏剧。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则更多(翻翻西方的文学史便可成串地枚举,在此不再详说)。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学史的中国,遗存各类佳作如海,却为何没有类似的英雄史诗呢?难道说自古至今中国就没有一位值得称颂的英雄吗?

答案不言而喻,饱含战争之苦炎黄子孙,古往今来,涌现出不计其数可歌可泣并令华夏儿女永生追忆难忘的英雄人物,其中有许多至今仍被人们摆在神龛中以神的形式盛誉地供奉着。中国古今众多的文学作品对其都有颂扬、立传。只是中国文人极少用诗歌的形式来颂扬,而是多采用其它的文学样式留世后人的。具体地说,中国的英雄人物多是通过散文和小说等文学样式来描述和颂扬的。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得以保存流传至今;明清经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是专门写侠盗和英雄的事迹的。可是,中国强大的抒情诗的传统,却较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和小说的创作,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有些历史是用文学的笔调写成的,就是说在写历史和小说的过程当中,也将抒情诗融入其中,使历史具备了一种极为独特而西方少有的文学色彩。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许多篇章,是用韵文写成的。《史记》虽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同样也是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专著;《水浒》中会随时地插入一段抒情诗;《三国演义》则以一首《临江仙》开头,意境颇为潇洒和独特。 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不用史诗的文体形式来歌颂英雄,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人自古认为,诗的功能在于抒情,在于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感情。这正如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依据朱熹的解释:“兴、观、群、怒”四字的意思分别是“感发志气”、“考见得失”、“和而不群”、“愿而不怒”。既然诗的目的在于抒发志气,和合群众,反映哀愁,表达爱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中西诗歌审美传统差异比较 一、诗与poem 中西方诗歌根本地差异大概源于诗"与“poem地区别.中国古代对诗"地经典论述是诗言 志",而在西方根据“poem”一词地希腊词源,我们得到“poem is something made诗是某种制作)地说法.[1]<26 )虽然我们最终将诗”译成了“poem,但是诗”地内涵仍然不是像做一双 草鞋或一张桌子那样地制作”,它地定义在其本质上是与人地思想相联系地,绝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手艺活儿.b5E2RGbCAP “‘ poem'诗'在定义上地这一差异产生了严重后果:它影响到中西传统怎样理解和讲授人 与文本之间地关系;而且它也影响到诗人在这两个传统中地表现.” [1]<26在西方传统中,作者们将文本作为制作”之文,将其看为作者地意志对象,它和作者地关系仅仅是制作与被制作地主客关系.即使在浪漫主义浪潮之后,大量地西方写作者开始向类似诗”地“poetry写作靠拢,但他们在观念中永远也抹不去诸如面具”、角色”、距离”等与艺术控制相关地名词 在中国地传统中,当我们将文本看作用以言志”或者缘情”地诗”时,作者地技艺就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作者不能像西方文论中地诗人那样宣称他对自己地文本具有绝对地控制权,因为诗”不是作者地客体”,文如其人”,诗”就是作者本人内心本性地外在显现.[1]p1EanqFDPw 诗”不仅不完全是“poem'将中国诗歌地非史诗、非叙事传统简单归入西方地“lyric抒情诗)概念中也是不合适地.因为在西方,不论“poen”” “poetry还是“lyric,其观念本身都没有暗含着诗是人内心地东西”这一主题,它们都仅仅作为一种技艺存在,标志着作者身上地某种天才能力,而非作者本人.DXDiTa9E3d 不仅诗"和“poem”具有内涵上地巨大差异.作诗"地作"字与西方地“fiction虚构)、 “ creation仓创造)等也不可混为一谈.动词作'被普遍用于文学创作始自汉代或更早.作'地早期意思与古圣人以及经'地形成有关” [1]<80,古代圣人地作”,是把世界地运作方式放 入语言之中”.[1]<81 )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地情节地制作者”相比,作”更接近经验层 面”.[1]<81 )亚里士多德地制作者根据故事应该地样子’来重写故事;而圣人式地作者所系 统表达地既有事物应该地样子也有事物历史上实际地样子.” [1]<81)虽然中西方这些上古概念在后来地历史演进中其内涵都被弱化和泛化,但其源头地差异却决定了这些概念即使在东 西方已经知己知彼、交流密切地今天也仍不可等量齐观.RTCrpUDGiT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关键词: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应用性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ion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into capabil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specialist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To adjust curriculum system is to transfer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is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knowledgeable wits into focusing on the capabilities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Key Words: the capability of appreciation; the capabilit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capability of writing; applicability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模式 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总体文学就是比较文学。(X ) 错误。总体文学虽然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联系,但比较文学不等同总体文学。比较文学是研究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研究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联系。而总体文学是将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追溯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如从世界的角度来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发展,以寻找规律性的现象。 2.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 (X)错误。这种说法将比较文学的“互识”和“互证”功能混淆了。题中所说的是比较文学的“互识”功能,而比较文学的“互证”功能是指以不同的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在具体的某部(篇)文学作品中,题旨可以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X ) 错误。题旨是题材中所蕴含的旨意。在一部作品中,它是局部的、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不象主题那样覆盖全局,也不象主题那样随着作者的意愿而千变万化。 4.“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X )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 5.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V )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也必然对遭遇的一切进行思考。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6.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化的互识、互证、互补。(V) 7.中西方比较文学,应避免将西方理论当做“解牛之刀”,把中国文学文本视为“被解之牛”,因为这种做法是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V ?)正确。因为这种西方中心论的单向阐释,是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但是并不真正构成比较的基础,所以要在中西文学比较中避免。 8.文学翻译与一般文字翻译不同,不只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观念的传递,翻译涉及译者的个性因素,更涉及译者的文化心理积淀,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创造性叛逆”。 (??V) 正确。因为时翻译文学不可能脱离译者的文学再创造而存在,翻译家的责任不仅是有创造性地再现原意,而且在两种语言相切的地方,吸取外来语言的优长,发展本土新的语言,形成新的文字因素,所以正确。 9.比较文学人类学缺类研究发现,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而这恰恰是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精品。(?V ?) 正确。西方文学传统中有许多优秀的史诗,例如《荷马史诗》等,而汉传统文学以致汉文学影响的传统东亚文学都没有史诗这类文学作品(虽然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存在),所以正确。 1 0.中国传统诗歌主要是抒情,西方传统诗歌则有大量叙事。(?V) 正确。在中国,诗歌传统是以抒情为主,那些作品传承着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文化传统;在西方,古代诗歌最初以史诗的面貌叙说人间英雄和天上英雄,讲述各种冒险故事。因此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 卡雷“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卡雷在基亚《比较文学》一书的序言中,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这一定义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超越了以往文学研究只限于民族(国家)文学的范围,确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和价值。 歌德“世界文学”:洞悉到“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歌德于《歌德谈话录》中最早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是超越民族文学的文学研究,更多指涉本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其他民族文学。歌德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倡导宽容地对待、平静接受或忽略这些观点,强调研究需具有世界主义和平等主义视角。 教堂山会议: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届大会。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美国学派”以此为标志成立。论文对“法国学派”提出全面尖锐的批判,指出比较文学应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模式,研究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探讨文学的文学性特征。《比较文学的危机》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引起两派长达十年的论战。 套话: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以描绘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注视者对他者定义的载体,是陈述一个集体想象的他者形象的最小单位。套话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蕴以及历史根源,往往还与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陈见、偏见甚至误识有关,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问答题 1、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观点的差异。 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国际文学关系”,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渗透下,他们往往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 ④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⑤局限性:1)研究视阈小: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2)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有时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淖。 二、美国学派——影响研究 ①归属: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对象与范围: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最大不同:跨学科) ③研究方法:用大规模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优点:开启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先河,强调的是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

比较文学概论第一章讲稿

第一章发展论 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化语境 1、全球化的界定; 2、接受与抵制:对待全球化的两种态度; 1、全球化的另一个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性,使得原先被压抑在边缘地带的殖民地文化的身份变得日益模糊,那里的知识分子迫切要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文化认同; 2、:全球化若作为一种旅行的过程,它的路线是双向的,既有从中心到边缘的流动,又有边缘向中心的渗透。这样,我们就应当与国际社会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对话,而不应当对西方持一种对立的姿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我们既应当避免一种带有帝国主义霸气的全球主义策略,同时也要克服带有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本土主义态度。(《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王宁) 3、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1、文化自信问题; 2、文化自身的再生性。 二、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萌芽】——非自觉的零散的比较(原因:1、文化、文学活动中一直存在着“四跨”现象;2、“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古罗马文学对古希腊文学的借鉴模仿,如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对荷马史诗的模仿; ◆评论家迪翁《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一文中,比较分析了三位悲剧作家所写的三部同名悲剧《菲罗克忒忒斯》在剧中人物、戏剧情节、艺术美等诸方面的异同;(平行) ◆英国剧作家马洛笔下的浮士德形象; ◆莎士比亚的戏剧被译成各国文字,而且占领了各国舞台;(译介)

◆[英]查里逊的书信体小说《克莱丽莎》直接影响了法国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和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影响) ◆17世纪“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 ◆伏尔泰改编创作的《中国孤儿》; ◆莱辛《汉堡剧评》平行比较了鬼魂在《哈姆莱特》和伏尔泰《塞密拉密斯》中的不同效果;《拉奥孔:论诗语画的界限》;(跨学科) ◆赫尔德《民歌集》收集汇编了欧洲各民族的民歌。 【诞生】——梵·第根《比较文学论》“超国界说”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把欧洲文学分为南北、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论德国》“帮法国、英国和德国人民以比较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社会及文艺思想和理论。 ◆歌德——《歌德谈话录》(220页)“世界文学”的呼声; 《西东合集》(波斯诗歌、印度哲学、中国文学、250首)、《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模仿中国古典、14首); 《歌德谈话录》(1月31日) ◆马恩——经济的国际化最终促成了文化和文学的国际化:“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许多民族的文学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共产党宣言》早期实践:1825-1830年,两位法国编辑为一本各国文学选集取名为“比较文学教程”;1827-1830年,“比较文学之父”维尔曼开设了“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并出版了《比较文学研究》;1830年安贝尔作了讲座“各国文学的比较史”;1832年在巴黎大学教授《论中世纪法国文学同外国文学的关系》;1836年基内在里昂大学作了“比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关键词: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应用性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ion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into capabil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specialist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To adjust curriculum system is to transfer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is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knowledgeable wits into focusing on the capabilities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Key Words: the capability of appreciation; the capabilit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capability of writing; applicability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模式 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

中西诗歌对比

摘要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情怀的体现。它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对中西诗歌进行对比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关键词: 引言 诗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文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等的不同,形成了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中西诗歌进行对比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中西诗歌的渊源与诗歌传统上的差异。 中国诗歌应说是从《诗经》开始的,它所收录的诗歌几乎全部是抒情诗,它开始了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千百年来,我国的诗歌一直沿着这个传统曲折走来。 从《诗经》、《楚辞》、汉魏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戏剧、散曲等几乎都是抒情诗篇,可纵观中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却鲜有叙事诗篇,而史诗更是少之又少(最近听说在我国的西藏、蒙古等地区发现了长篇的叙事史诗,现在正在加紧整理发布,心里甚是高兴。可是,在漫长的中国诗歌历史进程中,却少有人知晓,发掘和利用的太晚,对中国诗歌的历史发展变化影响可能是甚微),可以这样说,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抒情诗歌的国度;而世界的另一条古老而深蕴的诗歌长河——“西方诗歌”则是从“史诗”开始的,它对西方诗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一直延伸到当今的西方诗歌。 二、中西诗歌的传统缘由。 西方诗歌中的史诗传统,尤其是英雄史诗,特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著名德史诗成为西方诗歌的先驱,也开创了西方诗歌的史诗传统。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写了部著名的《诗学》,他在书中也是大谈西方的史诗和戏剧以及史诗对戏剧的影响。 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英国一直都很注重史诗和戏剧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叙事诗篇,其中最早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主要有《贝奥伍尔夫》。在十七世纪,弥尔顿三大篇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雪莱德《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诗篇,都是史诗类的代表名篇或戏剧。 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则更多(翻翻西方的文学史便可成串地枚举,在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 ——翻译肇端 一史前期特点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 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 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 A 早期翻译 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 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 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

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 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 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 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 前期:东晋和二秦 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 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 后期:南北朝至隋代 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 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 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C 明清时的中西文化接触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唐代是一个高潮,到了明清又出现一个小高潮。明清两代,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大批有关欧洲文化的著作在中国出现。同时,中国学者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中西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有识之士: 1 徐光启:主张比较中西之异同,提出“理相符合,参互考稽”; 2 利玛窦:《畸人十篇》,涉及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学成分。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身为私立复旦大学国文部,正式成立于1925年,当时的名称为中国文学科。经陈望道、郭绍虞、朱东润、刘大杰、赵景深、陈子展、蒋天枢、王欣夫、张世禄、吴文祺等前辈的辛勤耕耘,为中文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的中国语言文学科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四个单位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学等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写作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等自设学科,学科齐全,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审定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成为复旦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共有教职员工128人,其中高级职称将近一百人,有强大的学术队伍,而各学科也都有深孚众望、成就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如中国古典文学的章培恒、王水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的游汝杰、刘钊教授、文艺学的朱立元教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张汉良教授、杨乃乔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裘锡圭、陈尚君教授、文学写作学的王安忆教授。各学科都有较好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学术布局,目前拥有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思和、张涌泉、刘钊,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德威,6名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引驰、傅杰、陈广宏、陈正宏、张新颖、陈剑教授。 中国文学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同时也完成了大量的科研任务,出版了大量著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进入新时期以来,如王运熙、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得了多种奖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十五”期间,有更多的研究专著获奖,如蒋孔阳、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许宝华教授等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辞典》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运熙、黄霖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游汝杰教授的《西方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陈尚君教授的《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分别获上海市第六、七、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而近年出版的重要著作有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范畴史》、王振复教授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史》、贾植芳、陈思和教授主编的《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章培恒、骆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黄霖教授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王水照教授编录的《历代文话》、刘钊教授编录的《新甲骨文编》。这些著作或填补空白(如十卷本的《历代文话》),或代表了同类著作的最高水平(如《中国文学史新著》),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本学科还拥有《修辞学习》和《中国文学研究》两份CSSCI来源期(集)刊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集刊》等。 本学科共有12个博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今文学演变、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语言学、影视文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14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