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 服务医疗

展望未来 服务医疗
展望未来 服务医疗

展望未来服务医疗

--岗前培训之感悟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服务者,个人的立场、观点,态度,品质,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医疗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和整个卫生系统的形象,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更高素质的公卫人队伍。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一、要注重修身,加强自律。人在社会处世为人,福禄穷困、利诱色惑纷繁复杂,一些东西或许还会时不时地去“撞”你,此时是存善趋良还是纵邪作恶,有时仅一念之差,结果却大相径庭。

二、要懂得养心,立足长效。人需要一日三餐才能养出好身体,作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卫人也是需要“一日三醒”才能养出高素质。

三、要“修、养”结合达到一个“醒”字,保持本质。我们的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修”、“养”结合,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时刻牢记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奋斗目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国家卫生事业奋斗到底!

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客观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他人

五、要丰富自身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首先,要多读一些历史书籍,以史为鉴;第二,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三,在实践

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公卫人,只有注重自身修养,加强自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是非标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古训有:“医乃仁术”、“无德不医”、“医者父母心”。国人的医者就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和用心服务理念。医者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具有千金一命的仁爱之心,无欲无求的恒心素志,一心赴救的忘我精神,才能担负起“生命所系,性命相托”之重任,成为“苍生大医”。

可是,现代经济社会各种思潮纷杂交错,在中国的卫生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是非常遗憾地看到医护工作者的白色方阵里不时涌动污泥浊水,“红包”、“回扣”、“医疗纠纷”,面对老百姓对医者义愤填膺的指责,让医者不得不羞愧于某些同仁的道德沦丧。难道你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换回了这一大堆的可耻的“名誉”吗?你们曾经的誓言难道就这样随时光流逝了吗?你们的拳拳的仁爱之心难道如此轻易就能被金钱蒙蔽了

吗?不!绝不!不能让传承了几千年的医药文明在你们身上消逝,不能让几千年的医德风范在你们的手中丧失。所以,你们要用行动来捍卫医者的荣誉,回击人们的质疑!

本人认为,廉洁从医,表面上看,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都受到了损失,但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来看,其意义还是比较深远的。

1.廉洁从医能够通过培育一种精神,不断提高全体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廉洁从医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精神,它是医院和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行业作风等意识形态的外化体现。。

2.廉洁从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树立良好的集体社会形象。毫无疑问,绝大多数职工都把自己的利益、命运同医院集体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够自觉维护医院利益,维护患者利益。

3.廉洁从医能够根本改善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本人虽然不是一名医生,但我认为要想廉洁从医,就必须要求医者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道德理念上认识廉洁从医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老百姓的利益,当成医者自己的利益,把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医者从医的最高原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争取对整体的医疗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工作中时刻筑牢自己的反腐防线,吸取他人地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每一件事做起,尤其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权利关、金钱关,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切忌利用手中的权利,工作的便利和职业的便利。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廉洁行医,永远是时代的需要,正气永远是人们的期盼,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爱岗敬业,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勤奋的精神,务实

的态度,廉洁的作风,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一点一滴,做到上不愧领导,下不愧患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坚守“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誓言。相信医者的真诚医者的付出定能赢得更高的社会信誉,定能创造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2011-09-28

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的建设方案

×××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的建设方案 —— 一、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 2014年国家卫计委提出要建立健全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服务和医保信息等数据标准体系,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要以面向基层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医师多点执业。通过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保障合医资金安全,达到政府满意,医务人员满意,百姓得实惠,真正体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90%大病不出县这一公立医院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将××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授权方式与各乡镇卫生院电子病历系统、心电系统、LIS系统、Pasc系统无缝连接,各乡镇卫生院将上述系统相关信息上传××医院,通过

相关部门分诊分到相关专业科室,由专家组织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结合各种检查结果,制定指导性诊疗意见后,通过系统返回乡镇卫生院,对病人实施诊疗,该系统建设总投资约400—500万元,由××医院投资。 风险及防范 (1)病历资料的采集是否真实可靠,此为远程医疗会诊风险的核心所在,可通过多次培训而规避,必要时通过我院医师电话问诊,现场会诊而解决。 (2)治疗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可通过及时转院而解决。 (3)发生医疗纠纷,可通过原渠道解决(即现行处理纠纷的方式解决)。 (4)具体会诊例数需卫计局信息科统计并由卫计局拨付资金。 2、影像运程会诊中心 将××医院Pasc系统通过光纤与各乡镇卫生院DR机链接,各乡镇卫生院将病人照片后的数据、图像上传到××医院由××医院出据报告后返回乡镇卫生院。 (1)该项目需投入资金购买设备(DR系统及电脑等)预计投1500万元(27个乡镇即27个DR机,每台50万元计,同时电脑、光纤等),资金政府投入或引进第三方进行投资(2)第三方的进入,可通过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投标,

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66条

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66条 一、医院各诊疗区域改善服务共同要求 1.院容院貌整洁,房屋建筑布局合理,道路平整,载有患者的推车经过不会颠簸。 2.医院指示标牌齐全,清晰明了,易于寻找。 3.院门口道路交通通畅,院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 4.诊疗区域有防滑、防摔倒设施和安全警示。 5.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窗口工作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安、保洁等,下同)尊重患者、态度亲和、耐心友爱、用语文明,无“生、冷、硬、顶”现象。 6.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7.工作人员着装整洁,佩戴胸卡(牌)。 8.实行首问和首诊负责制,对患者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宜,立即给予答复或处置;非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宜,协调相关科室解决。 9.医生对患者或家属病情沟通充分,问诊耐心细致,检查、用药、耗材、医保(农合)目录内项目交代清楚。 10.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对特殊检查和使用贵重药品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并签字确认,保障患者知情权。 11.诊疗科室布局科学、诊疗流程合理。 12.院内严格禁烟。 13.有患者投诉(医患沟通)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接待,对患者投诉能耐心解释、认真调查、及时反馈。

14.有改善医疗服务教育培训计划。 15.院内醒目位置公布有服务投诉电话。 16.有措施保障急诊用电梯24小时畅通。 17. 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 18.切实落实“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 二、门诊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 (一)挂号缴费 19.医生和出诊信息能通过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提前公示。 20.能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能做到分时预约。 21.有预约号过时后的处理措施。 22.有线上线下多种缴费方式。 (二)导诊分诊 23.危急重症患者优先就诊。 24.残疾人、现役军人等优先就诊,70岁以上患者视情况优先就诊,80岁以上患者从绿色通道就诊。 25.医生排班合理有弹性,高峰时段能增加机动诊室接诊。 26.有突发事件的识别系统和应急预案。 (三)门诊环境 27.诊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温馨。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按照《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和《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33号)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知晓率达到了100%。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制度、转诊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5、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 7、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在挂号、交费、取药等处设立“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专用”窗口并有明显标识,切实提供“一窗式”专门服务,每个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超声、心电、常规影像、常规检验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生化等检验项目不超过6小时。 3、药品和医疗器械、手术、麻醉、特殊检查告知率100%,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病历甲级率大于90%,手术安全核查率100%,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办法,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100%。 4、探索实施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2014年各病种共实施45例;开展了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一年来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85 例;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全院病房100%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医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5、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外地高级工程师历时2个月,完成了HIS电子医疗系统的全面升级和使用。 6、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168种,配备使用率45%。 7、实行门诊划价、收费一站式服务,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病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8、实行“无假日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无假日值班制度,24

医院信息平台

2.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临床业务、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数字化运作,主要包括临床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三部分,如图所示: 3.医院信息平台。医院信息平台是实现医疗监管和区域协同的基础,对内实现医院内部不同业务系统的统一集成、互联互通和信息整合,对外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医疗业务协同和医疗业务监管等功能扩展。 医院信息平台包括以下功能组件: (1)注册服务。注册服务包括对患者、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医疗卫生术语的注册管理服务,系统对这些实体提供唯一的标识。针对各类实体形成各类注册库(如个人注册库、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库等),每个

注册库都具有管理和解决单个实体多个标识符问题的能力。注册库有一个内部非公布的标识符。 (2)电子病历与临床数据中心存储(CDR)。电子病历是由医疗机构以电子化方式创建、保存和使用的,重点针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信息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被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按照以患者为中心建立的EMR文档的存储带来了临床数据中心存储库CDR(Clinical Data Repository)的形成。 CDR的存储遵循卫生部印发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的有关数据标准,依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中对医院电子病历的功能规范,将医院的临床数据信息:病历概要、门(急)诊诊疗记录、住院诊疗记录、健康体检记录、转诊(院)记录、法定医学证明及报告、医疗机构信息等信息按照标准技术格式进行存储。 (3)电子病历浏览器。电子病历浏览器(即EMR浏览器)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的基于web 的访问个人电子健康记录的应用程序,提供电子病历的展现。电子病历浏览器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环境,在该环境下被授权的医护专业人员或患者可以方便地访问电子病历中保存的相关数据。电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一、总则 本规范提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应当遵循的功能及安全性能,对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会诊、信息资源管理等业务功能规 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定义。 本规范可用于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以及 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测试、验收和评价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 1、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采用现代通讯、电子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 处理、存储和查询,对异地患者实施咨询、会诊、监护、查房、协助诊断、指导 检查、治疗、手术、教学、信息服务及其他特殊医疗活动的信息系统。 2、远程会诊 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离线或在线交互方式,对患者及其病史、检查等进行分析,完成病情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的医疗行为, 包括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重症监 护等医疗服务。 3、远程心电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心电资料,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报告。包含高端远程实时心电监护。 4、远程影像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包括放射影像资料、 B 超影像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由上 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报告。 5、远程重症监护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重 症病人临床资料,包括实时在线的监护信息、放射影像资料、 B 超影像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等,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治疗指导意见。 6、远程病理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诊断报告。 7、远程手术示教 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远程会诊技术和视频技术,对临床诊断或者手术现场的画面影像进行全程实时记录和远程传输,使之用于远程教学、远程观摩、远 程诊断等。 8、远程医疗申请单 包括申请方医生姓名、职称、单位名称、医院等级、所属行政区域、申请目 的与要求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 9、患者、居民和个人 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获取和接受服务的个体。(在本规范中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 10、远程教育 在远程医疗信息会诊系统上,授课专家通过音视频和课件等方式为基层医生提供业务培训、教学以及技术支持。 11、远程医学数字资源 上级医院收集整理的有典型意义的病例、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以及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二、项目单位 单位名称:北京科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法定代表人: 三、项目完成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 四、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 五、项目意义及必要性概述 医疗领域关乎民众健康,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医疗资源的物理分配不均,提高救治水平是国家发展医疗事业的主导方向。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逐步普及,为医疗领域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西京润基智慧医疗系统正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进行的有益尝试,智慧医疗系统的推广对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改进了医院的管理及运营模式 通过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应用推广,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规范了医院流程,从医生角度来说,减少了劳动强度、规范了诊断内容,方便教学和学术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管理者可以从繁重的文字工作

中解放出来,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来自全院的各方面信息,从而及时将本院的各项管理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全院上下实现的无纸化办公及无胶片存储,大大地降低了医院的成本,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各级医院相互联系,资源共享,注重提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医院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看病的场所,而是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及健康咨询为一体的服务型机构。(二)改进了对大众的医疗服务 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患者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均可就近就医,享受到基本同质的医疗服务,保证就诊及时;人们可以省去在医院排队挂号、划价、检查及取药的时间;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专家来为自己诊治;可以在家中向医生做健康咨询;可以随时得到医生的健康提醒;病人将真正成为医院服务的中心。 (三)改善了医院的教研工作 通过该系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和查询当天病人的流量,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电子处方和电子申请单简化了医生的开单过程,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诊疗设备进行的影像检查数据更加准确,病患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输到诊治医生手中,不仅对病人能做出及时的诊治,而且对复查的病人尤为有利。远程会诊及远程监护可以使医生实现足不出户进行就 医,医生的才能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样数字化医疗赋予了医院日常教育和科研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项目的实施会促进廊坊市乃至河北省智慧医疗的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 六、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七、实施基础概述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租赁办公用房1栋,建筑面积5122.78平方米,

XX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方案

××××医院 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医改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二、工作目标 自20xx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加强医疗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就医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

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主要容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分楼层设置缴费窗口,安装自主挂号缴费机,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原则上≤10分钟。同时医院逐步在挂号室、出入院办理、取药和检查检验等人流聚集区域设立转诊服务窗口、提供流动导医服务。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设施。在门诊大厅、检查检验等人流密集区域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轮椅、座椅、纸笔等便民设施,诊疗区域要设置舒适的候诊区,同时逐步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的放射防护。继续开设周末无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间普通门

医疗信息服务合同

医疗信息服务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为贯彻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宣传规范医疗服务,创建和谐医疗环境,让老百姓了解医院,正确选择规范的医院。_______________医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网站的网络信息平台,本着“为医院输送病人、给病人介绍专家”的服务宗旨和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特色医疗信息服务,介绍合作医疗机构的重点科室和知名专家,为医院输送各种疑难杂症病人。就此项目的合作,双方本着诚信、优质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项目:特色医疗信息服务 二、合作时间:___年,即: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_年___月___日。 三、合作权益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本合作协议中的各项条款,诚信服务,患者至上。 2)在中国医院信息网、《名医在线》、《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等媒体免费发布与甲方合作的重点科室和知名专家信息。 3)免费为乙方建立医院网站。 4)免费为合作科室的知名专家建立个人网站。 5)做好网站推广计划和网络营销。 6)免费为乙方导医,介绍病人到乙方就医。 7)甲方会员到乙方就医,不收乙方介绍费。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本合作协议中的各项条款,诚信服务,患者至上。 2)无偿提供甲方会员就诊的专用诊室,诊室门口安装“中国医院信息网站会员就诊部”铜牌,方便甲方会员就医。 3)负责甲方会员就诊登记,门诊管理等工作。 4)无偿提供合作科室和知名专家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5)甲方介绍病人到乙方就医,乙方按相关收费标准收费。 6)甲方会员到乙方就医,乙方按特需门诊服务的收费标准收取专家门诊挂号费,药费、检查费等收费标准不变。 7)为甲方会员服务,保证服务质量,不乱开药,不收红包。 8)每年承担________元的网络信息维护费。 四、其它 1)双方定期交流,互通信息,共同做好此项合作业务的服务工作。 2)协议期满,双方视此项业务的开展情况,续签或另行协商。 3)在合作过程中,如有违约,违约方负责。 4)协议中未及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生效,并遵照执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扎实改进我院医疗服务,我院根据《舒兰市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经过改进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改进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自一年,用 3 年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进,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实施范围 全院各科室基本辖区卫生机构。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 .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发挥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质量控制与管理作用,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和评价的规范化和同质

化。至年,建设院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立健全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履行考一核、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的职责。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至少每季度督导评价一次,职能部门每周至少深入科室查房二次,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对科室医疗质量督导评价一次。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的重点病种病例信息登记比例不低于95 %。 2 .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会诊、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查对、病例书写规范与管理、交接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 (二)深化十项措施执行,改进患者就医体验. 3 .优化诊室布局流程。根据门急诊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布局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医保、新农合、分级诊疗转诊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在挂号、出入院办理、取药和检查检验等人流集中院域,设立转诊服务窗口,完善导医制度,做到人员导医与标示告示导医的有机结合,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窗口服务效率。到年底,各医院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 分钟,大型设备检查项目出具检查结果时间不超过48 小时,常规检查项目出具结果不超过30 分钟,急诊检查随到随查随出结果。 4 .美化医院就医环境。做好候诊、就诊院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进一步

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附件3 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进一步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本规范。 一、管理范围 本规范所称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以下情形: (一)某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邀请方)直接向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受邀方)发出邀请,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为邀请方患者诊疗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双方通过协议明确责权利。 (二)邀请方或第三方机构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受邀方以机构身份在该平台注册,邀请方通过该平台发布需求,由平台匹配受邀方或其他医疗机构主动对需求做出应答,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为邀请方患者诊疗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邀请方、平台建设运营方、受邀方通过协议明确责权利。 邀请方通过信息平台直接邀请医务人员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必须申请设置互联网医院,按照《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管理。 二、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基本条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1.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批准、与所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相应的诊疗科目。 2.有在本机构注册、符合远程医疗服务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3.有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信息化技术保障措施。 (二)人员基本条件。 邀请方与受邀方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安排相应医务人员参与远程医疗服务。邀请方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可多点执业)陪同,若邀请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由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陪同;受邀方至少有1名具有相应诊疗服务能力、独立开展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可多点执业)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可提供远程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 有专职人员负责仪器、设备、设施、信息系统的定期检测、登记、维护、改造、升级,符合远程医疗相关卫生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的规定,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满足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需要。 (三)设备设施基本条件。 1.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应当满足图像、声音、文字以及诊疗所需其他医疗信息的安全、实时传输,图像清晰,数据准确,符合《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满足临床诊疗要求。 2.重要设备和网络应当有不间断电源。 3.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应当至少有2家网络供应商提供的网络,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信息传输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建设远程医疗专网。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 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医疗服务是医疗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就医感受,事关医患关系的和谐,事关卫生行业的形象,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事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随着医改逐步深化,为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方便看病就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赵育鹏 副组长:李全信蔡红杰孙国锋秦东平党艳艳 苏格芳赵艳莉 成员:于功宁周晓艳常瑜张力博袁建平 种应征王玉芳王建勋弓志珍张新蒲 陈启锋杨华曹丹梁雪丽申莉侠 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行动目标 自2015起至2017年底,我院利用3年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便

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落实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认真梳理、分析、解决本单位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针对我院医疗服务布局、流程、设施、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不方便的问题,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细化并落实改进举措。注重实效,力戒形式,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成效。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大胆改革传统的服务体系、服务流程、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等。敢于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注重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的运用,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 (四)坚持质量优先。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医学科学和规律,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方案

成都市××××医院 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及四川卫生计生委关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四川省医疗机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5〕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医改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二、工作目标 自2015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加强医疗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就医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

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分楼层设置缴费窗口,安装自主挂号缴费机,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原则上≤10分钟。同时医院逐步在挂号室、出入院办理、取药和检查检验等人流聚集区域设立转诊服务窗口、提供流动导医服务。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设施。在门诊大厅、检查检验等人流密集区域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座椅、纸笔等便民设施,诊疗区域要设置舒适的候诊区,同时逐步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

医疗信息共享资料

医疗信息共享 目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是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医疗资源浪费、医疗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兴医疗服务平台,是国内外医学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研究的重点。为了提高临床文档的利用率并满足各个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患者临床信息的业务需求,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各个医疗机构临床数据的互联互通,尝试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为医疗信息的全面共享进行一次尝试和验证。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系统整合理论和经验,在充分参考HL7 RIM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标准化、高扩展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等要求,利用现在成熟的SOA体系框架理论、Web Services技术和Oracle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和产品来构建和形成用于组成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中心和临床检验结果CDA文档,形成整体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我们在天津医科大学及其6所附属医院之间较好的网络环境和较完善的医学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内容庞大的HL7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筛选,只选用其中符合学校和6所医院实际情况的部分内容来进行信息采集和共享应用。利用XML格式文档来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传输... 信息共享是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从以医院财务和医疗业务为中心转化到以病人为中心,电子病历的建立和完善将成为核。而区域卫生信息化将在区域内以电子健康记录为核心,与医院电子病历有效衔接,消除各家医院独立发展造成的“信息孤岛”。 信息共享的困难: 1、技术上难兼容。某家大医院的信息科技术人员坦言,信息的互联互通,医院有自己的顾虑。现在每家医院都已经在搞电子病历,但都是和不同的软件开发商合作,采用的系统不同,电子病历的模式都不一样。几家大医院如果实现互通的话,在技术上就存在难度。 2、治疗技术有“壁垒”。患者的诊疗信息如果公开,自己的一些治疗方法如果被别的医院看到,可能会被别人偷师,这样做也容易流失病人。 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告诉记者,在南京,同是三级医院,还是存在着差异的。比如一个病人在甲医院做了一次检查,转到乙医院则可以免去做这项检查的费用,但是乙医院仍可能以不信任为理由提出再做一次检查,说也是对病人的健康负责,但病人往往在两者间很难判断。这样,所谓的医疗信息共享实际上是失去意义的。 3、不能很好保护隐私。健康状况是一个人的隐私,如果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话,病人就诊的记录,南京所有的医院都能查到。浏览的对象过多,病人的隐私无法得以保护。而政府部门想要通过信息共享建居民健康档案,哪些健康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这些都还有待研究完善。 4、法律效力难保证。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电子病历推广和应用的依据。但还是有病人担心,一旦发生医患纠纷,电子病历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电子病历可以删改,很难保证“电子病历”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一旦打起了官司,如何保证“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有市民质疑,尽管医院现在对于电子病历的修改都实施监控,但是监控权仍是在医院内部,对于病人来说,仍然是信息不对称。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服务 —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总论 (4) 1.1 提要 (4) 1.2 市场定位 (5) 1.3 项目的意义与必要性 (5) 1.3.1 推进国家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5) 1.3.2 推动卫生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 (6) 1.3.3 提升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6) 1.3.4 为远程医学教育提供高效管理工具 (7) 1.3.5 促进与带动医疗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8) 第2章.建设方案 (9) 2.1 系统功能结构 (9) 2.2 系统详细功能 (10) 2.2.1 远程会诊 (10) 2.2.2 远程检查 (12) 2.2.3 远程监护 (13) 2.2.4 预约挂号 (14) 2.2.5 医生下乡 (14) 2.2.6 远程培训/考试 (15) 2.2.7 视频会议系统 (18) 2.2.8 远程检查系统 (19) 2.2.8.1 远程听诊系统 (19) 2.2.8.2 远程病理检查 (21) 2.2.9 远程监护系统 (21) 2.2.10 影像诊断系统 (24) 2.2.11 远程预约系统 (24) 2.2.12 远程教育系统 (25) 2.2.13 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34) 2.2.14 费用中心 (34) 2.2.15 短信平台 (34) 2.2.16 投诉中心 (36) 2.2.17 基础信息平台 (36) 2.3 系统功能特点 (37) 2.3.1 系统功能 (37) 2.3.2 系统特点 (37) 2.4 远程诊断解决方案和特点 (38) 2.4.1 连接全国各著名大医院及医疗科研机构 (39)

2.4.2 连接省级医院与各地市医院 (40) 2.4.3 连接地市医院与区县医院或社区医院 (40) 2.4.4 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41) 第3章.项目实施方案 (44) 3.1 系统体系架构 (44) 3.1.1 系统架构 (44) 3.1.2 网络规划 (44) 3.1.3 业务流程 (45) 3.1.3.1 预约会诊 (45) 3.1.3.2 会诊基本过程 (46) 3.2 系统基本功能结构 (46) 3.2.1 系统功能说明 (46) 3.2.2 模块基本功能说明 (47) 3.2.2.1 预约管理 (47) 3.2.2.2 接收会诊 (49) 3.2.2.3 会诊管理 (50) 3.2.2.4 专家管理 (53) 3.2.2.5 会诊辅助管理 (55) 3.2.2.6 系统管理 (59) 3.3 技术要求 (59) 3.3.1 运行环境要求 (59) 3.3.2 性能 (60) 3.4 二次开发功能 (61) 3.4.1 远程医疗计费 (61) 3.4.2 电子病案库 (62) 3.4.3 远程会诊网站 (62) 第4章.项目预算 (63) 4.1 项目经费预算 (63)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 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关于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执行〈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医疗安全,合理医疗费用,结合我院实际,现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服务理念;依靠科技进步,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注重人文关怀,为就医群众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二、活动目标 依据国家、市发布的医疗质量管理规定、技术准入标准、质量控制标准、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以及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各项规定,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在规范诊疗行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提升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近年来“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成效。通过加强医疗流程管理、落实单病种和临床路径,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规范意识,杜绝过度医疗行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实施对象 全院各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必须执行本方案。 四、组织管理

医院由院长负责,成立改进医疗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工作方案,进行全院动员,组织实施改进医疗服务工作督导检查,加强整改。 五、活动内容 (一)、落实七大措施,推进优质医疗服务 1、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窗口服务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创造舒适就医环境,我院实行先就医,后挂号,节假日不休息,医生上午基本不休息的原则,免费接收患者的健康咨询,免费测量血压、体温。 2、为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我院一直贯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原则,继续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政策,医院全面实行基本用药目录,药物零差价销售,并且全部药物纳入报销范畴;杜绝大处方,实行门诊处方金额控制在30元内,药房人员把关,住院处方每天开药;我院与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简化患者入院流程,确实减轻病人就医费用。 3、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内涵建设,大力培养人才,推进优质服务,严格执行疾病诊疗规程,确保病人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同时下一步加大对设备的投入,确保病人疾病的准确性。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要 一、项目名称:某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 二、项目单位 单位名称: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法定代表人: 三、项目完成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 四、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 五、项目意义及必要性概述 医疗领域关乎民众健康,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医疗资源的物理分配不均,提高救治水平是国家发展医疗事业的主导方向。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逐步普及,为医疗领域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某智慧医疗系统正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进行的有益尝试,智慧医疗系统的推广对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改进了医院的管理及运营模式 通过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应用推广,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规范了医院流程,从医生角度来说,减少了劳动强度、规范了诊断内容,方便教学和学术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管理者可以从繁重的文字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来自全院的各方面信息,从而及时将本

院的各项管理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全院上下实现的无纸化办公及无胶片存储,大大地降低了医院的成本,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各级医院相互联系,资源共享,注重提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医院将不再仅仅是一个看病的场所,而是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及健康咨询为一体的服务型机构。(二)改进了对大众的医疗服务 通过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患者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均可就近就医,享受到基本同质的医疗服务,保证就诊及时;人们可以省去在医院排队挂号、划价、检查及取药的时间;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专家来为自己诊治;可以在家中向医生做健康咨询;可以随时得到医生的健康提醒;病人将真正成为医院服务的中心。 (三)改善了医院的教研工作 通过该系统,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和查询当天病人的流量,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的电子处方和电子申请单简化了医生的开单过程,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诊疗设备进行的影像检查数据更加准确,病患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输到诊治医生手中,不仅对病人能做出及时的诊治,而且对复查的病人尤为有利。远程会诊及远程监护可以使医生实现足不出户进行就 医,医生的才能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样数字化医疗赋予了医院日常教育和科研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项目的实施会促进某市乃至河北省智慧医疗的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 六、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七、实施基础概述 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项目租赁办公用房1栋,建筑面积5122.78平方米,本次申报项目为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平台一期,装修改造面积为1281平方米。本项目主要用于智慧医疗健康管理软件开发及服务。智慧医疗健康管理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2018-2020年)实施方案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以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北京地区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了北京地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8—2020年,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不断落实深化。进一步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利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 4 -

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二、巩固切实有效举措,形成医院工作制度 在总结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 (一)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分时段预约诊疗精确到30分钟;二级综合医院分时段预约诊疗精确到1小时。三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探索提供预约停车等延伸服务。 责任部门:委医政医管处、基层卫生处,市中医局 (二)远程医疗制度。到2020年底前,我市各综合医联体 - 5 -

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doc资料

改善医疗服务24条具体措施 一、改善门诊服务 1、规范窗口服务。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2、改革服务流程。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 3、推进预约诊疗。 4、方便患者检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 5、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 7、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门诊实行分科候诊。 8、强化患者身份识别。 二、改善急救医疗服务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接到呼救信息后,无特殊情况下,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 10、强化院内急诊服务。对急危重病人抢救在先,缴费在后,及时实施救治。今年,全省二、三级医院都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 三、改善住院服务 1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和整体护理服务为核心,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12、改善住院保障条件。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化,为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方便住院患者。

13、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三级医院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要达到100%。 四、加强医德医风行风建设 14、实施“三合理”规范。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检查和治疗行为,努力控制医疗费用。 15、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16、公开服务信息。医疗机构所有收费和服务项目应全部公开,采取电子信息平台、一日清单等有效措施方便群众查阅。 17、重视医患沟通。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亲自沟通。重视门诊患者的沟通。 18、拒收红包、回扣。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强化对红包、回扣等行为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加大查处力度。 19、规范投诉管理。二级以上医院都要建立健全投诉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 五、改革服务模式 20、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全省二、三级医院都要按规范尽快组建医院志愿者服务队。 21、重视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全省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职能分工,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 22、实行专家基层坐诊制度。 23、试点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24、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切实为基层解决疑难问题,造福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