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分析

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分析
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分析

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采用益气养胃汤治疗,总有效率89.6%(43/4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广泛应用。

【关键词】益气养胃汤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1]。本病以胃脘痞胀、隐痛为主症,病因病机,不外饮食不节,戕伤中州;或外邪内侵,损及脾胃;或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及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等。其病位在“胃”但与“脾”、“肝”、“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是虚中夹实。由于每个患者病因、体质不同,故有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等诸多兼症,但脾胃虚弱是其本。本文旨在探讨益气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3T15:36:48.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王军文 [导读]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 王军文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卅铺卫生院;甘肃庆阳745115)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方法: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和对照组的80.5%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 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与对照组的2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消化内科慢性疾病,基于不同原因影响下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采取西药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中医治疗可以依据病症分型,予以针对性治疗,联合两种方法可获得显著的作用[1]。本文阐述了在2016年1月至 2018年10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 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50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20-70 岁,病程 2~10 年;其中浅表性胃炎 14例,糜烂性胃炎 8例,肥厚性胃炎3例.对照组 25例,男13例,女12 例;年龄19-70岁, 病程1.5-11年;其中浅表性胃炎14 例,糜烂性胃炎7例,肥厚性胃炎4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患者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消瘦及贫血等一系列症状。②符合胃镜下表现,即镜下黏膜萎缩早期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变淡,呈暗红色或灰黄色,严重者黏膜以灰白色或灰蓝色为主,且病变部位与周围边界不清,于黏膜上可见红白相见,但以白颜色为主;除此之外,可在黏膜下见血管暴露,初期萎缩可看到黏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随着疾病的发展于黏膜下可见较大的蓝色树状静脉显露,是萎缩性胃炎重要特征之一。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无药物禁忌症及过敏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于近期 3 周内尚未服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等疾病;②合并消化性溃疡等疾病;③合并严重肝、肾、心、肺等系统疾病④存在明显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⑤存在严重应激反应,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枸橼酸铋钾于餐前服用,剂量为1.0 g;吗叮林剂量为10 mg,一天3次;雷贝拉唑剂量为20g,一天3次;疗程为3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和胃清瘀汤,组方包括刺猬皮15g、砂仁5g、丹皮 20g、梅花12g、石斛12g、丹参 20g、白芍15g、徐长卿15g、茯苓 20g、红景天30g、半夏10g、焦三仙各10g、白术20g、柴胡 10g,对合并脘腹胀满患者,增加炒莱菔子15g、槟榔10g、木香10g、草豆蔻 20g;对于合并气滞嗳气患者加入沉香 10g、旋覆花 10g、代赭石 5g;对于合并腹泻患者加入痛泻要方即加用陈皮 10g;防风 10g、对于咽中咯吐不爽者加入桔梗 10g、竹茹 10g、浙贝母 10g;对于烧心反酸严重者加入虎杖15g、浙贝母 20g、海螵蛸 30g;对于合并便秘患者加入火麻仁 15g、苦杏仁 10g;水煎 1 剂 500ml 分早晚空腹温服[2]。 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照标准.按2周为1个疗程, 2组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消失,病理组织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粘膜炎症范围缩小,病理组织活检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改变不明显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9.0 软件处理,以率(%)和(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取卡方检验与t检验(与正态分布相符合),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结果:2.1和对照组的80.50% 对比,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2.2与对照组的2 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3.讨论:中医学中认为引发慢性胃炎的根本原因是患者肝气郁结、胃脘失和以及日久中气亏损,发生此种情况的诱发因素是患者饮食及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所以可基于药物治疗上添加中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进而达成辩证治疗的目的[3],西医治疗方式是调整患者的胃部环境,进而使得细菌难以在新的胃环境中生存。利用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进而将因细菌引发的胃损伤症状进行缓解,患者胃功能可在良好且正常的环境下运行。但是西医治疗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效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短期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长期治疗的话病情容易反复,并且治疗效果会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总之,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中,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中药治疗方法,可切实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对于患者而言此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所以应当考虑对其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1]梁木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J]. 广东医学 ,2016,37(s2):235-236. [2] 高玉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50. [3] 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J]. 医学信息 ,2017,30(5):171-17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3T16:23:56.07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柳祥武[导读]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论述分析。 哈尔滨天泰医院 151801 【摘要】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论述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分别用中西药的方法对胃炎患者进行诊疗,并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结果全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且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8-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临床中常采用传统的西药对患者进行抗胃酸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但是有效率不高我们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加上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且在病程演变过程中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这就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5例,所有患者年龄最大为81岁,年龄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46.71±18.67)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肿瘤等相关消化道疾病。而且86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上腹部饱胀或疼痛等。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实施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表现为:病变组织有红白相间的表现,主要以白色为主,组织内血管透明可见,将此类症状定性为第一类症状;患者胃内黏膜皱壁有明显变薄的现象,将此类症状定性为第二类症状;表面黏膜较为粗糙,有颗粒样改变,并将此类症状定位第三类症状。以上病例均由固定的胃镜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患者实施完胃镜检查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在病变部位取病变标本3-6块送检。 1.3诊断标准 病理组织学检查由固定的有长期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标准参考新悉尼系统及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研讨会议中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然后对患者实施幽门螺杆菌检查。 1.4统计学理论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现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诊断结果 在我院所收治的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全部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症状。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在86例萎缩性胃炎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有51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症状,其中大肠皮化生27例、小肠皮化生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症状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07%。 2.2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35%;4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占54.65%。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29例,占42.65%;肠上皮化生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8例,占44.44%;异型增生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2例,占15.38%。由此可间幽门螺杆菌阳性主要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异性增生等因素有关。 2.3患者的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早饱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甚至出现暖气、恶心、消化不良、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目前,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幽门螺杆菌、饮食及环境因素、免疫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临床中常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抗感染等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但是效果不佳。性胃炎的治疗手段更为具体和有效。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接诊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西药结合的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采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3.讨论 3.1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反复遭到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反复迁延。一般多见上腹部痞满,疼痛,嗳气,食欲减退或无食欲,日久不愈则见消瘦、乏力。近年来,学者们在临床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大量观察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患者减轻了病痛同时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一定临床依据和参考,这方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加减、中医其他方法治疗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较长,症状反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多是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3.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的相关性

胃炎的保养与注意事项

目录 一、胃炎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2) 二、胃炎的分类保养 (3) 浅表性胃炎: (3) 糜烂性胃炎: (3) 萎缩性胃炎: (4) 三、胃炎保健食谱 (4) 四、胃炎的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5)

一、胃炎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1)忌饮食无觃律:胃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应以饮食觃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为原则。尤其是年老体弱,胃肠功能减退者,每日以4~5餐为佳,每次以六七成饱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2)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层,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人们在吸烟时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附着在口腔、咽喉部,随吞咽迚入胃内,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烟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恶性变。 辣椒,芥末、胡椒、浓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饮料,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也应戒除。 (3)忌过冷、热、硬食物: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人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应软硬适度,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粗纤维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机械消化负担,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损伤,加重黏膜的炎性病变。 (4)忌不洁饮食: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的食物,

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二、胃炎的分类保养 浅表性胃炎: 70%的人都有在所有人群中,有7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浅表性胃炎,只是有些人没有症状而已。自我感觉:中上腹疼痛、恶心、想吐。胃镜下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防治方法:浅表性胃炎是所有胃炎中最轻的一种,如没出现症状,一般通过预防即可缓解,如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伏案工作1-2小时后休息1次。 胆汁返流性胃炎: 心理调节很重要在胃病人群中,胆汁返流性胃炎非常多见,常见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的病人,胆囊结石、胆囊炎症病人,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以上情冴可造成胆汁、胰液和其它消化液返流胃里,灼伤胃黏膜,引起充血、水肿。自我感觉:病人感觉胃脘部灼热、疼痛、腹胀、口苦口干,稍迚食辛辣、刺激食物可加重症状。防治方法:资料显示,每次用100克新鲜的金钱草熬水当茶饮,对改善返流症状有很好的作用。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在生活上应注意不吃或少吃高糖食物,因这些高糖食物可产酸、产气,从而加重腹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情绪的调控,不能经常情绪被动、生气、郁闷,否则会加重肝淤气滞的症状。 糜烂性胃炎: 保护胃黏膜为主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型胃炎。自我感觉:糜烂性胃炎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胃脘部疼痛、上腹胀满,甚至有些还有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14T16:09:30.9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作者:甘非[导读] 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86.5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6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的提高,使得医患关系和谐,信任度增加,患者可以更好的遵医嘱按时吃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对抗疾病。【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情易反复[1],病程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临床的治疗效果一般。本文主要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纤维胃镜、电子胃镜等检查且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无精神、意识类障碍,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患者无伴随性恶性肿瘤;患者无相关药物禁忌症;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患者患有其他肝胆胰胃等相关感染性疾病;患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7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9岁到79岁,平均年龄(49.18± 2.63)岁;病程5个月到9年,平均病程(4.37±1.63)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7岁到81岁,平均年龄(49.18±2.36)岁;病程6个月到10年,平均病程(4.98±1.8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相应的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困扰患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与之沟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帮助患者全面疏导不良情绪,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依从性。(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好相互的信任关系后,可针对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疾病教育宣传,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让患者对疾病、治疗等情况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消除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充分而造成的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2]。(3)生活、饮食指导,对于有烟酒史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戒烟戒酒,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饮食应以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等为主,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注意饮食酸碱平衡,保护胃黏膜。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浓茶、咖啡等。(4)出院指导,患者即将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生活情况等再进行叮嘱和指导,并告知患者应定期复查,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总评分0分到100分,得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到90分为满意,60分到7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判定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相关检查胃黏膜萎缩表现基本改善,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经相关检查胃黏膜萎缩表现部分减少,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对比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则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2.84%,满意29.85%,一般满意2 3.88%,不满意13.43%,总满意率86.5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5%,满意21.67%,一般满意21.67%,不满意31.67%,总满意率6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浅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浅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为对照组采取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有效的为30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有效的为38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为1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胃粘膜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显然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恢复时间短。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若不加以控制会引发重度肠上皮不典型增生或化生,增大患癌几率[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等,而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2]。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要选择高效、温和的药物,进行了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比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來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5.23± 2.45)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10.23±2.2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4.25±2.19)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0.16±2.4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基本情况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果胶铋服用为3粒/次,4次/d,在饭前30min和睡觉前服用;克拉霉素的服用方法为25g/次,早上和夜晚各1次。 实验组: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果胶铋服用为3粒/次,4次/d,在饭前30min和睡觉前服用;阿莫西林服用为0.5g/次,3次/d,只在饭前30min服用。 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黏膜炎症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胃黏膜炎症消失5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消失,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复杂,临症繁多易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笔者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诊治多年,对本病诊治颇有心得,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本病中医辨证分型 1.1 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牵及两肋,嗳气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常用药如:苏梗、白芍、百合、橘皮、枳壳等。 1.2 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满闷不适,纳少恶心,口干苦粘,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常用药如:炒黄芩、蒲公英、蛇舌草、仙鹤草、川朴、苍术等,苔白腻脉滑者,可选用石菖蒲、砂仁,大便偏干加决明子。 1.3 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得食较舒,大便溏稀,怕冷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常用药如:炙黄芪、炙桂枝、白术、白芍、党参、茯苓、甘草、广木香,若肝脾不调,加炒防风、补骨脂。

1.4 胃阴不足型症见:胃中隐痛或灼热,口干咽燥,饥不饮食,舌质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常用药如: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白芍、甘草、木瓜等。 以上各证型中若见舌质有瘀点、紫气或瘀斑或舌下静脉偏曲者,为胃络阻滞之象,可选用活血之品,红花、丹参、莪术、三棱、川芎等。 2 本病内镜下辨证用药 若见胃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黏膜见陈旧出血瘀点,病理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者,选用:当归、丹参、川芎,偏红者选用:赤芍、丹皮、仙鹤草、茜草;若萎缩伴急性活动时,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液黄混浊者为湿热伤络,选用炒黄芩、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赤芍、炒苡仁、茯苓、泽泻;胃黏膜苍白变薄,血管清晰可见色暗紫,陈旧性血斑或瘀点,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选用:桂枝、干姜、炙黄芩、党参、白术、失笑散、王不留行、红花;胃黏膜呈颗粒样或结节增生,病理示: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症(二度以上者,嘱病人定期复查),选用莪术、三棱、九香虫、山慈姑、凌霄花、穿山甲;胃黏膜伴见溃疡者,选用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芍、白及、生牡蛎;内镜下见有胆汁返流者,酌加代赭石、降香、刀豆子,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 邵郡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邵郡 发表时间:2018-07-16T13:42:42.5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邵郡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 长沙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内镜下B型(黏膜变薄,黏膜颜色主要为白色,或者红白相间)、C型(黏膜呈结节或颗粒增生样,可见明显粗糙不平、隆起糜烂以及扁平隆起状)表现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分别为91.7%(22/24)、95.0%(19/20),明显高于内镜下A型37.5%(3/8)的诊断符合率 (χ2=10.301、11.221,P=0.005、0.003)。结论: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临床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二者,确保诊断正确性。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内镜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合并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大几率进展为胃肠道肿瘤,早期发现并确诊是临床治疗本病、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研究主要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和参考。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9.4±2.5)岁;入组对象均接受胃窦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病情,胃镜检查资料和病理诊断文件完整无缺失,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历资料缺失、合并内镜检查禁忌证者。 1.2 方法 胃镜检查前入组对象常规禁食8h,医护人员告知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免患者过度焦虑和紧张。评估患者个体情况,掌握相关病史,术前给予利多卡因胶浆经口服用,充分润喉食道。结合内镜下病灶部位胃肠粘膜表现实施综合判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特征分型如下:A型为黏膜减少,血管呈透见性;B型为黏膜变薄,黏膜颜色主要为白色,或者红白相间;C型为黏膜呈结节或颗粒增生样,可见明显粗糙不平、隆起糜烂以及扁平隆起状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时判定组内或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1)内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减少,血管呈透见性共计8例,其中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37.5%;2例为肠上皮化生,占25.0%;1例为上皮内瘤变,占12.5%。(2)内镜下检查提示胃窦黏膜变薄,且黏膜颜色红白相间,或以白色为主者24例,其中2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属慢性萎缩性胃炎,占91.7%;6例为上皮内瘤变,占25.0%;16例为肠上皮化生,占45.8%。(3)内镜检查提示黏膜呈结节或颗粒增生样,可见明显粗糙不平、隆起糜烂以及扁平隆起状共计20例,其中1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占95.0%;7例为上皮内瘤变,占35.0%,10例为肠上皮化生,占50.0%。内镜下B、C型表现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分别为 91.7%(22/24)、95.0%(19/20),明显高于内镜下A型37.5%(3/8)的诊断符合率(χ2=10.301、11.221,P=0.005、0.003)。 表1 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3 讨论 大部分观点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以胃窦黏膜色泽呈红白相间改变为主,局部黏膜皱襞减少,可见清晰血管,或伴随间质增生性反应[2~3]。基于本次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B、C两种分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较为一致,内镜下B、C型表现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分别为91.7%(22/24)、95.0%(19/20),明显高于内镜下A型37.5%(3/8)的诊断符合率(χ2=10.301、11.221,P=0.005、0.003)。其中B型主要表现为黏膜白色,或呈红白相间色泽;C型则以黏膜颗粒样增生、表面粗糙不平,局部胃黏膜可见扁平隆起。亦有文献报道[4]指出,合并上皮性来源化生以及肠道腺体化生的情况下病灶部位存在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内镜下探查可见黏膜皱襞消失,黏膜局部增生性结节、血管透亮等表现。当肠化生程度变得愈发严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愈有可能进展为胃部恶性肿瘤,二者关联密切[5]。由此可见,临床应充分重视胃镜下类似表现的病例,及早开展病理活检,以便于早期诊断处理。对于胃窦黏膜减少以及透见性血管表现的病例,其内镜检查可能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如内镜医师个人经验、粘膜色泽变化不明显以及灌注压力差异等等,最终判断结果因而存在差异性,需要临床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做出准确判断。 综上所述,内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临床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二者,确保诊断正确性。参考文献: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导语:现在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太多了,这个都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注意,在工作中不注意,在给自己吃食物的时候不注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样的症状下 现在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太多了,这个都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注意,在工作中不注意,在给自己吃食物的时候不注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样的症状下来对人们胃部的伤害是很大的,现在还有很多人患上这个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而这个疾病很少被人们所知,那么这个疾病该如何来治疗? 慢性胃炎可以分为三类;浅表性(非萎缩类),萎缩性,特殊类型 .浅表性:病变表浅,无萎缩性改变 .萎缩性;胃粘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胃癌的癌前病变,一般轻中度异性增生是可逆的,重度发生癌变的几率比较大,目前你还没有异性增生的改变所以不要担心)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多灶萎缩性(B型胃炎)和自身免疫性(A型胃炎)多灶萎缩性: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多发生在胃窦部自身免疫性:有自身免疫引起,自身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壁细胞减少,使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引起消化不良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引起的恶性贫血,此类型多发生在胃体部,较少见根据你的病理回报分析:应该是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由于目前此项治疗需消费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会引起细菌耐药,所以建议有下列情况者应用:1.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胃粘膜有糜烂,中至重度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及早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拖得时间越长,给自己的身体还有健康也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千万不要放弃对自身的治疗,只要有信心就一定可以痊愈,平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多去运动,

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1]。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因复杂,起病速度慢,病程相对漫长,且容易复发等特点,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最终目标,从而使患者的饮食,以及自身的营养状态和心理状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2]。因此,为探讨护理干预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特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38~79岁,平均(52.42±9.88)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及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疼痛以食后较甚、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H20044605)2粒/次,3次/d联合果胶铋胶囊(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Z20025123)2粒/次,3次/d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由导诊护士发放健康教育卡后,出院后采取自我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耐心、热情地向患者讲解病情及用药的目的,对于存在恐惧和焦虑的患者,要针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积极参与、配合治疗的整个过程。(2)指导用药: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患者领取处方药物,并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强调合理用药的必要性。(3)饮食护理:在不破坏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饮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应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类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忌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4)定期随访复查:患者出院前应为其强调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以便于对其病情的

治疗慢性胃炎的十大中成药

治疗慢性胃炎的十大中成药 目前,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中成药很多,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1)温胃舒胶囊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2)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3)养胃舒胶囊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4)虚寒胃痛冲剂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5)三九胃泰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

胃。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6)猴菇菌片药物组成:猴头菌。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7)胃乃安胶囊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8)胃康灵胶囊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9)养胃冲剂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主治: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脾胃虚弱证和胃肠病恢复期的调治。(实习编辑:郭婷婷)↑找个没人的地方测一测↑

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2-26T14:09:37.2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期作者:周晶晶 [导读]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护理效果良好。 (榆中县清水驿乡卫生院甘肃兰州 7301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参照组(1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13例)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76.83±4.7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0.75±5.26)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社会生活水平分,精力状况和躯体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整体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3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患者胃黏膜上皮以及腺体出现数目减少、萎缩、黏膜变薄,伴有肠腺化生和幽门腺化生等现象,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满、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嗳气、贫血、消瘦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力求在护理过程中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舒适状态,以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着重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4~65岁,平均(42.43±10.46)岁,病程1~5年,平均(3.79±1.33)年。参照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3~64岁,平均(41.71±10.32)岁;病程1~6年,平均(4.24±1.87)年。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和抗感染等。参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常规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用药、生活作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更加了解,提高自我防治能力。②消除负面情绪:由于慢性胃炎病情周期长且易反复发作,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及时掌握患者负面情绪的缘由,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排解患者不良情绪,语气应轻柔有礼,多关心鼓励患者,切忌大呼大叫、语气冰冷。③饮食健康、日常行为指导:督促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按时就餐,戒烟戒酒,作息规律,预防疾病复发。④体育锻炼指导:向患者说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和健康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等均对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鼓励患者一周进行三次以上体育锻炼,如慢跑、有氧运动等,每次锻炼时间为30min以上。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其中依从性内容包括遵循医嘱用药、不私自停药、不随意用药、戒烟酒、定期复查、注意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心态乐观和合理营养8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完全依从:70~80分(执行≥7项),部分依从:40~69分(执行4~7项),不依从: ≤39分(执行<4项);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分,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59分)。生活质量采用NHP表[2]进行评分,具体指标包括睡眠质量、社会生活水平、精力状况、以及躯体活动能力等,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若P<0.05,则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且以中国与日本的患者数量最高,已严重威胁我国公共卫生及患者生命健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较为繁杂,通常与多种并发症并存,患者身体长期不适,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一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恶化为胃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参照组,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原因分析为:整体护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护理人员在护

浅谈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浅谈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着重讨论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以及健康饮食对萎缩性胃炎的益处。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碳酸饮料刺激性食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 trophic gast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来越重,故有人认为CAG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本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也有极少数病人无任何临床表现。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CA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饮食与CAG的关系 CAG的形成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胆汁反流、免疫力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证治疗。CAG 患者的胃黏膜变薄,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能力差,消化功能低下,营养吸收能力变差。因此,仅靠药物治疗不能完全奏效,应配合营养治疗。且本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和指导对预防和治疗萎缩性胃炎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碳酸饮料与CAG 人们都喜欢饮用冰镇碳酸饮料。这是因为冰镇碳酸饮料温度较低,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喝起来更觉清凉爽口。最常见的碳酸饮料汽水其实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另外有糖和香料),把大约2~3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里,就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在水中就形成碳酸,汽水给人的那种刺激味道就是因为碳酸的缘故。盛夏酷暑,汽水虽然能消暑解渴,但不能一次喝得太多,否则就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大量饮用冰镇碳酸饮料,由于对胃强烈的冷刺激,可能引起腹痛,加重萎缩性胃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