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

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点

(1)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

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

(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关键是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答案】(1)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最应该坚持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由: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正确选择自己的成才目标,立志成才,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堂

检测

【随堂练习及时矫正】

1.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

A.超过发达国家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奋斗目标。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所以B.D选项不符合题意,而A选项明显是错误的。C选项正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目标。

【答案】C

【课后操作迁移升华】

一、选择题

1.对于小康生活的正确理解是()

①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②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③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④小康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认识和理解,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A

【答案】A

2.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答案】A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 )

A.全国人民的心愿

B.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C.中国的基本国情

D.国家的基本国策

【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

【答案】C

4.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这可为农民减轻负担8.42亿元。陕西省委、省政府这一举措 ( )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题考察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解

【答案】B

5.“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

A.人均GDP800——1000美元 B.2000美元

C.2500美元 D.3000美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现在小康水平的正确认识。

【答案】A

6. 以下关于小康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B.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D.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超过发达国家

【解析】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不是超过发达国家而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故选D。

【答案】D

7.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目标有()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B.消灭非公有制,

C.计划经济更发达

D.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解析】目标主要有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故选A

【答案】A

8.世纪之交,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达到了()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全面小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当前的生活水平,我国人民生活当前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解:

(2)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样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小康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回答要联系实际。

【答案】(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2. 某市部分初三学生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

同学甲:“中国的问题仍然是人口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同学乙:“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了。”

同学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言,因此,我们必须要平均使用力量去抓好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针对三位同学的发言,并结合所学过的初三《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发言。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解析】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去努力,但也必须有工作重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1)①甲同学认识到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正确的。但忽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而是错误的。②乙同学看到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正确的。但否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也是错误的。③丙同学认为建设小康社会要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齐头并进,这是正确的。但没有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也是错误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努力: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认真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体会

中国如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

什么是小康社会?

"小康水平"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小康的含义是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建立"小康社会"的构想。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有四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均收入指标,二是恩格尔系数,三是人类发展指标;四是贫困人口比例。

过去20年,主要是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为发展的主题;今后20年,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言:"更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关怀"与"共同富裕"的含义。

所以说,下一步中国解决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的重点就应该转向所谓中国的"第三世界"和"第四世界",特别是"第四世界","第四世界"中少数地区在世界上的排位非常低了,比如说贵州人均GDP在世界上20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第177

位。下来就是甘肃157位,陕西也很低,155位,然后西藏154位,广西155位。这几个地区,我认为都是将来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今后主要是要解决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农村人群和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弱势群体的小康问题,这个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这个提法核心是共同富裕。这就包括要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降低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要提高他们的人均人力资本。

从总体上看,中国摆脱了绝对贫困状况,经历了温饱阶段,开始进入小康社会,但还不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判断是实事求是的,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继续奋斗,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计划 张艳 本学期,根据自己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高效课堂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本课题组将围绕总课题组的实施方案,制定好本课题研究计划,继续将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相融洽,立足语文课堂,扎扎实实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目标: (一)从课堂结构入手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堂高质量、高效率的课,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即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其次课堂结构衔接要紧。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让学生发言,展示,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如人意,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尤其是注重表扬引导,使学生在一年级就基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尤其是查字典的方法;观察生活的方法. (三)培养合作意识 在课堂的活动形式中突出合作,以合作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

向交往、学生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主张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与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发挥。 (1)师生合作新课程强调师生相互合作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式和新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理解课改精神,灵活运用自己的研究,巧妙地吸收他人之长,实施一套适应学生的教学理念,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兴趣和努力的一致。 (2)生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主体活动、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形式。

足球理论考试题目

足球理论考试题目 【一、替补程序】 替补队员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替补前应先通知裁判员; ●替补队员在被替补队员离场,并得到裁判员信号后方可进入比赛场地; ●替补队员只能在比赛停止时从中线处进场; ●替补队员进入比赛场地,即完成了替补程序; ●从那时起,替补队员成为场上队员,而被替补队员终止为场上队员; ●被替补下场的队员不得再次参加比赛; ●所有替补队员无论上场与否,裁判员均有权对其行使职权。 【二、直接任意球】 (1)裁判员认为,如果队员草率的、鲁莽的或使用过分的力量违反下列六种犯规的任何一种,将判给对方踢直接任意球: ●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拌摔或企图拌摔对方队员; ●跳向对方队员; ●冲撞对方队员; ●打或企图打对方队员; ●推对方队员。 (2)如果队员违反下列四种犯规中的任何一种,也将判给对方踢直接任意球: ●为了得到对球的控制而抢截对方队员时,于触球前触及对方队员; ●拉扯对方队员; ●向对方队员吐吐沫; ●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在犯规发生地点踢直接 任意球。 【一嘴二脚三体四手】 【三、脚内侧传接球动作技术】 脚内侧传球是足球传球中最简单最准确的传球方法,在日常踢球中使用率也是非常之高。脚内侧传球在原地练习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助跑支撑、摆腿、触球、随摆 1.助跑支撑,助跑就是在触球之前给自己的一个跑动空间,用途主要在便于发力和为支撑腿的摆放留出判断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脚内侧传球的助跑方向在练习时是与目标成直线的。支撑就是指支撑腿也就是不触球一侧的腿,支撑腿撑地时与球平行,与球距离为一拳到两拳之间(距离过近一定会杯具的提到自己的支撑腿,过远很有可能一脚下去什么也没有踢到)。支撑腿的脚尖正对目标方向,膝关节微微弯曲。 2.摆腿,在支撑脚着地后,触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需要注意的是大腿在摆动过程中外展(为触球发力时留有空间)。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孙坨子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和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着成效,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胡兴军,全面指挥协调高效课堂的实施工作。 副组长:王超、刘秀,具体负责高效课堂方案的实施。 成员:全体教师,在校长、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方案,组织实施,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 三、基本思路和目标要求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研修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切入点,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把教师的技能转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业务素质有所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2.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4.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第一步:认真研读课标、教材。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学段教材,研读单元教材和每篇文章和章节内容,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教材的联系、知识的纵向线索和横向结构、把握知识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和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性教学计划,为有效备课打牢基础。 主要措施: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自己研修、集中学习课标,然后测评课标的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能内化课标,深入学习有效教学理论。 第二步:以教学设计为主。 基本要求:本阶段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高质量落实我校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要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足球理论考试题2

1、()有权决定比赛用球。 A: 裁判员 B: 队员 C: 官员 2、球门区是由两条()米垂直线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相连接。 A: 4.5 B: 5.5 C: 6.5 3、由于脚底停球技术便于掌握,故常用来停各种反弹球和地滚球。 A: 对 B: 错 C: 4、裁判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A: 记录犯规 B: 记录受伤队员 C: 记录成绩及比赛时间 5、一般情况下,中短距离传球应为()。 A: 反弹球 B: 高空球 C: 地面球 6、个人进攻战术包括摆脱跑位()等。

A: 运球过人 B: 射门 C: 补位 7、踢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把球击向预定目标的()。 A: 动作 B: 技术 C: 射门 8、一场足球比赛应有两队参加,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名,其中必须有一名守门员。 A: 10 B: 11 C: 12 D: 9 9、()年开始,中国实行以俱乐部职业队为主的联赛。 A: 1993 B: 1994 C: 1995 D: 2002 10、中国男子足球队第一次参加的世界杯比赛是第()届。 A: 15 B: 16 C: 17

D: 18 11、头顶球技术的结构是由移动选位、身体的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身体平衡四个环节组成。 A: 对 B: 错 C: 12、中场休息队员有中场休息的权利。中场休息不得超过( )分钟。 A: 15 B: 20 C: 13、头顶球技术动作结构是由()个环节组成。 A: 3 B: 4 C: 5 D: 6 14、在足球比赛中,以下哪种犯规应判罚间接任意球。() A: 故意手球 B: 危险动作 C: 踢对方队员 D: 冲撞对方队员 15、有球技术不包括()技术。 A: 传球

功能性课程知识梳理

功能性 1.功能性定义:从宏观来看.一切有目的 .的训练都可以叫功能性训练(不同的训练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2.功能性的起源:起源于损伤康复领域 3.功能性的应用: A.帮助那些退化或丧失身体某些功能的人去恢复他们的本身具备的功能 B.帮助竞技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力量(爆发力)、平衡、移动、敏捷.反应力 .等) C. 帮助竞技运动员恢复运动损伤 D.大众健身领域(帮助会员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4. 人动器材不动,称为闭合链又叫(远端固定)人不动器材动,称为开放链又收(近端固定) 5.运动表现 =身体素质 +专项技术 6.专项体能训练师可以根据该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对于运动员更加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但体能训练师不能越界,对于专项技术上的主要指导还是由一般运动员出生的主教练担当。 7.身体的肌肉还是身体的运动能力都符合一个原则就是用进废退。 8.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区别? 1.传统力量训练针对的是肌肉,功能性训练针对的是动作(完成动作和动作的 标准为前提)力量训练多用于肌肉维度训练 . 功能性训练多用于全身消耗减脂。 2.功能性训练总结: A.不同的训练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B.从宏观来讲一切有目的的训练 都可以称为功能性训练。 C.那么宏观上功能性训练也包含了力量训练. 9. 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核心的不同点是训练目的的不同. 10.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就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 11. 爆发力的肌纤维(白肌)是粗壮形的. 耐力的肌纤维(红肌)是细长形的 名称消耗力量额外的功能效果客户的核心需求 器械加有氧消耗热量提高力量心肺功能短时间内变化相 1.增肌就是要对目标肌肉刺激(孤(增肌)参与肌肉少(低强度)对小(训练单一)立肌肉) 2.传统器械是孤立肌肉最好的训练 方法 功能性训练消耗热量提高力量平衡 .协调 .敏捷 .身体素质得到全(减脂)参与肌肉多爆发.心肺功能面的提升有趣味 . 等多样性1.训练使会员在安全 . 有效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消耗 2.功能性训练是多方位 .多关节全身性的运动 .是很有效的减脂方式 传统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对比

人教版选修六unit5语言知识点精讲

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 1.★考点appoint vt.任命;委派 appoint sb.as/to be 任命某人担任…… appoint sb.to do sth.指定某人做某事 make/fix an appointment 约会,预约 2.★考点burn to the ground 把……烧光;全部焚毁burn to the ground 把……烧光;全部焚毁 burn...to death 烧死…… burn down 烧毁,烧光 get burnt 被烧伤;遭殃 3.★考点be about to do...when... 正要做……,这时……be about to do...when... 正要做……,这时…… be doing...when... 正在做……就在这时…… had (just) done...when... 刚做完……这时…… be on the point of doing...when... 正要做某事这时… 4.★考点make one’s way to/towards 前往;向……走去make one’s way 前往;向……走去;成功,有所成就

give way for 让路;让位于 feel one’s way 摸索着前行 on one’s/the way 在去……的路上 lose one’s way迷路 5.★考点shoot v.(shot,shot)射击,射中 辨析shoot/shoot at 6.★考点anxious adj.忧虑的;不安的 anxiety n.焦虑 anxiously adv.焦急地 be anxious to do 渴望做…… be anxious for/about 为……担心/担忧 7.★考点panic vt.& vi.恐慌;惊慌 温馨提示 panic 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均为panicked,动词-ing形式为panicking。be/feel panic over/about 因……而恐慌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 1、把我校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 1、重视“再培训”工作。做好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培训工作。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实效年级教学视导。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初,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一年内新模式开课率达到100%,二年内达到县内示范水平,三年内在榆林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总体目标 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三、高效课堂实施内容 1、构建“五步导学”课堂模式。(1)目标导学: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重点自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3)问题探究:围绕问题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梳理章节内容知识链,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教师适时点评;(4)反馈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足球理论知识测试

2018-2019下期息县思源实验学校足球理论知识测试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国际足联规定,11人制标准足球场地长_________米,宽________米。 2.一场足球赛(11人制)双方场上队员各_______名,其中一人必须是_______,每队最 少球员数量为_______人。比赛用球为标准的________球。全部球员,只有________可以在比赛中于_______内用手及上肢接触球。 3.标准11制足球场球门的宽度为________米,高度________米。 4. 11人制足球比赛的时间每半场______分钟。上下半场休息时间不得超过______分钟, 全场共______分钟. 5.伤停补时,比赛中,常常会因为一些突发事故中断比赛,在半场结束时,主裁判会 延长______分钟来弥补耽误的时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伤停补时。 6.掷界外球时,双脚不准______,球必须举起至_____的上方,不准______发球或 _______发球。 7.禁区内的所有犯规,裁判都会判罚_______,罚点球点距离球门______米。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 1.11人制足球赛,踢间接或直接任意球时,防守队员应距球多远() A.10米 B. 9.5米 C. 9.15米 2.间接任意球能否直接射门() A.能 B.不能 3.判断球的出界和进门标准是() A.球的整体 B. 球的部分 C. 球的1/2 4.古代足球起源于() A.英国 B.中国 C.巴西 5.现代足球起源于() A.英国 B. 中国 C. 美国 6.我国古代足球游戏被称为() A. 蹴鞠 B. 踢球 C. 打球 7.正式足球比赛的用球是有规定的,球的重量是() A.396-453克 B. 400-500克 C. 413-450克

如何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学习体会

如何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学习体会 李浩 课堂梳理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每堂课必备的环节,有效的梳理知识加强了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有效的梳理知识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的把握,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因而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有效的课梳理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有效的梳理知识使人对课堂感受到一种整体美、和谐美,如听过一支优美的曲子,让人回味悠长,从而增加审美情趣…… 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讲课亦是如此,课堂梳理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有效的知识梳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平常教学中,虽然物理教师对课堂梳理知识的有效性也很重视,但由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引入有效性的设计、新环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练习有效性的设计等等该重视的内容太多,到梳理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那么课堂梳理知识的有效性就谈不上了。 还有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公开课和讲课比赛的课例中,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比赛课的梳理知识成了千篇一律的内容,都成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本来这样的小结也无可厚非,只要教师引导的好,把时间恰当地留给

学生进行感悟、归纳、总结,也是很好的梳理过程,但由于教师留给学生梳理知识的时间太短太少,结果梳理知识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简要知识点的过场戏。我觉得比较好的,特别是有效性的知识梳理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后继问题,是前后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内化为学生自身已学的知识系统中去,因此,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的知识梳理,让梳理内化知识更加变得有效性。 一、有效梳理内化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经过精心准备后向学生系统传授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场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作为物理教学课堂也亦如此。 物理课堂知识的梳理内化,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环节,是教师或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回顾。好的知识梳理和内化,不仅对该节课起了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发挥想象、启迪灵感等教学效果。 二、有效梳理内化知识的作用性探究 课堂梳理知识的作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系统知识的归纳。新课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小结时也可利用板书,让学生归纳出有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口

选修六unit5知识点。

U5(选修六) 1 volcano n. 复数—volcanoes火山 an active volcano活火山 an extinct volcano死火山 a dormant volcano休眠火山 volcanology火山学 volcanologist火山学家 pianist钢琴家 physicist物理学家 Novelist小说家 2. erupt 1)(火山)爆发,喷发 Mount Vesuvius hasn’t erupted for a good many years. 维苏威火山已经多年没有爆发了。 2)(搏斗,暴力事件,噪音等)突然发生,爆发 Violence in street can erupt for no apparent reason. 街头暴力可以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爆发。 erupt into laughter/shouting/crying, etc.突然大笑/叫喊/大哭 He erupted into laughter without any reason. 他毫无理由地大笑起来。 3. alongside alongside= with “和” It’s a pleasure to work alongside such men. 与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乐事。 beside “在...旁边” The boat pulled up alongside the dock. adv. 在旁边;沿着;靠拢着;并排地 The police car pulled up alongside.那辆警车在旁边停下 4 equipment n.配备,装备 The complete equipment of the new hospital will take a year. 把这个新医院的设备配齐要化一年时间。 equip v.装备,使有准备使能够做某事 Equip ourselves with knowledge Equip the army with modern weapons 5. bored (人)厌烦的 boring (物)令人厌烦的 I am bored with the same old routine day after day. The book is boring. bore v. (尤指无聊的长话)使(人)厌烦

第四课 知识梳理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1.你对中学生活有何新感受? (3条) (1)新环境、新生活、新鲜事,都会让我们激动和兴奋。 (2)初中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动和兴奋之余,我们也会有困惑和担心,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3)在这个时候,不应畏缩逃避,而应积极面对。2.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3条) (1)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调整心态,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目标。 (3)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克服依赖心理。在学习上做到自主;在生活上做到自理、自立;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3.怎样加强自我管理? 5.良好班集体的特征是什么? (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严明的纪律。(3)有融洽的同学关系。(4)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6.为什么说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1)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2)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3)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7.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3条) (1)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建立起纯朴、融洽的同学关系。 (2)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3)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8.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5条)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有助于我们明己之长,知己之短。 (3)有助于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4)有助于发掘自身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9.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方法,3途径) (1)方法:①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途径:①自我观察。②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③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 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10.学习有什么重要性? (1)学习----成才的阶梯(2)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3)学习可以增长才 干。(4)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1.新时代要求我们具备的能力? (1)求知能力。(2)做事能力。(3)与人合作能力。(4)生存能力。12.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条)(1)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宋集乡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效课堂实施计划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实施课堂评价方法改革、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为此,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建和谐幸福校园为主题,认真践行十八大教育重要思想,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区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立足学校现实,围绕“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创建高效课堂”和“优化校本教研”三个重点工作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 三、目标任务 1、构建高效课堂,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 2、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习效率。 3、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学习效益高的目标。 4、引导教师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理解课标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教师准确理解课标要求,系统掌握教材的编写体系和特点,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加强新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强化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一直是我校的管理亮点,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细做实常规管理工作,夯实教学各个环节,使教学常规管理进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提高常规管理的档次和水平: 1、加强备教批辅评研的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教研室下发的规范要求做好教学过程的常规工作。要做好个人的备课,突现出个性化教学风格,致力自我探究、自主发展、自己创造,严禁一切拿来主义行为的发生,防止只备不用现象的发生;要控制作业的量,克服作业设计呆板、重复、单一的现象,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习、教学相长的助推器;加强对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性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查漏补缺,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要按计划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积极参

大学足球理论考试题库.

足球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足球比赛开球时,守方每一位队员需站在开球点( D ) (A)12m (B)10m (C)11m (D)9.15m 2、足球比赛时,驱逐球员出场用的牌子为( B ) (A)黄色 (B)红色 (C) 橘色 (D)白色。 3、一般国际足球赛的比赛时间为( A ) (A)90分钟 (B)80分钟 (C)70分钟 (D)60分钟。 4、足球比赛时,出场比赛人数为每队11人,若少于( A )人出场时,裁判员有权暂停或终 止比赛。 (A)7人 (B)8人 (C)9人 (D)10 5、足球比赛时,可替换人数为( C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6、足球比赛时,替换球员应从( C )处入场。 (A)球门线 (B)中圈 (C)中线 (D)底线 7、足球比赛开始时或得分后,球应于( C )往前踢出才是开始比赛。 (A)罚球点 (B)球门 (C)中点 (D)终点 8、在何种情况下称为越位( C ) (A)在己方半场,攻方与最后二名球员平行 (B)在对方半场,攻方与最后二名球员平行 (C)当同队队员踢或触球瞬间,队员处于越位位置 (D)以上皆是。 9、故意手球包括:( D ) (A)用手和手臂携带球 (B) 用手和手臂击、推球 (C) 蓄意用手和手臂扩大防守面积而球碰手 (D)以上皆是。 10、当球的( D )球体,无论在空中或地面越过边线或端线,应判界外球。 (A)1/2个 (B)1/3个 (C)3/4个 (D)整个 11、足球比赛时,如掷界外球动作违反规则,则( B ) (A)重掷 (B)由对方掷球 (C)坠球 (D)获得任意球。 12、在何种情况下接球不算越位( D ) (A)球门球 (B)角球 (C)掷界外球 (D)以上皆是。

第五课重点知识梳理

第五课:重点知识梳理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例(扬州期末调研)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在对同一个字词的释义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对“社”、“资”的新解释。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30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这表明文化创新(A) A.来自社会实践 B.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C.就是推陈出新 D.应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例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B)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例2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士兵突击》、《李小龙传奇》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它们的主创人员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说明(B) A 、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传统经典 B 、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 、应该否定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 D 、大众文化真正需要的就是原创作品***4、如何实现我国的文化创新?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现。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同时又要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借鉴中,必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例1、2008年10月14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在山东济南揭晓。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 首”的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这说(C)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例2、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这主要表明(A)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unit3知识点+练习

Unit 3 词汇: 1.abuse n./v.滥用;虐待 drug abuse 吸毒 be badly abused 被虐待 abuse of power 滥用权力 2.stress n. 压力;重音 v. 加压力于;使紧张 lay/put/place stress on 把重点放在??上;强调 under the stress of 为??所迫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强调??的重要 性 单项填空 Things can easily go wrong when people are under ________. A . stress B.weight C.load D.strength Some schools _________________( 重视)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3.ban v. 禁止;取缔n. 禁令 be banned from doing sth.被禁止做某事 there be a ban on... 禁止;禁令 4. quit v. 停止 (做某事 );离开 quit doing sth.停止做某事 quit office/one's job离职 quit oneself of sth. = be quit of sth. 摆脱某事 单项填空 He decided to ________ the position after quarreling with the manager. A . stop B . block C . loosen D. quit 5. effect n. 结果;效力 have a good/bad effect on 对??有好 / 坏的 影响 be of no effect 没效果;无用 take effect(法律 )生效; (药 )奏效 bring/put ...into effect 实施 come/go into effect 生效 in effect 事实上;在实施;生效 side effect 副作用 6. desperate adj. 不顾一切的;绝望的 be desperate for 极需要??;极向往?? be desperate to do sth. 非常想做某事 dosth. desperately 拼命地做某事in desperation 绝望地;不顾一切地;拼命地7. disappointed adj. 失望的;沮丧的 be disappointed about/at/in... 对??感到失望 be disappointed to do 做某事失望 be disappointed that... 感到失望?? be disappointing 令人失望的 disappoint sb. 使某人失望 to one's disappointment 令人失望的是 8 ashamed adj. 感到惭愧;羞耻的 be ashamed that... 对??感到羞耻;感到羞愧的是 feel/be ashamed of 对??感到惭愧 feel/be ashamed for sb. 替某人感到羞愧 be ashamed to do sth. 耻于做某事 be ashamed of oneself 为自己感到惭愧 It's a shame that...遗憾?? What a shame that...多么??遗憾 (1)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考试不及格而感到羞愧). (2)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意思 寻求帮助 ). (3)________________( 真是太遗憾了 )that you can’t stay with us. 9.due to 由于??(不置于句首 ) be due to do sth. 预期做某事 be due for sth. 应有;得到 be due to (doing) sth./ sb.归因于(做)某事/某人 1)The meet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定到 3 点钟才开始 ). (2)His abs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暴雨). 10.be/become addicted to 对??有瘾。后接 doing addict oneself to 沉迷于;醉心于 addiction to... 对??上瘾;习惯于 a video game addict 游戏迷 (1)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毒品已严重上瘾了 ). (2)Ki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迷上电脑游戏 )are often upset. 11. be/get/become accustomed to习惯

高效课堂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在发生着令人欣慰的质的变化。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习惯乃至评价标准不可能随着课程的改变而彻底改变,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益的低下。故此,实施课堂高效教学,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状,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

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2)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从而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这需要教师的一个引导过程。 (1)审题激质疑:关键字句是题目的“窗户”,透过“窗户”才能领略内涵,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围绕题目提出问题,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更能迅速地掌握题目的脉络和内容。 (2)身边小事启质疑:除了课堂教学训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

足球理论试题

足球理论考试练习题 名词解释 1.职业足球运动员2.头顶球3.足球产业4.断球5.运球过人6.足球技术7.接球8.比赛阵型9.二过一配合10.选位11.足球战术意识12.强行突破13.选位14.个人进攻战术15.踢球16.比赛阵型17.跑位18.补位19.运球20.区域盯人 选择题 1、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 A、英国 B、中国 C、巴西 2、古代足球运动的统称是。 A、白打 B、足球 C、蹴鞠 3、最早的球会组织出现在。 A、英国 B、法国 C、巴西 4、踢球质量的好坏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而影响踢球力量的主要因素是。 A、助跑速度和随前动作 B、踢球腿的摆动速度 C、踢球腿的摆幅和摆速 5、有球技术不包括技术。 A、踢球 B、传球 C、假动作 6、踢球时,用小腿“爆发式”摆脱动作的主要作用是。 A、加大踢球的力量 B、隐蔽 C、动作小不易受伤 7、在各种踢球技术动作方法中,哪种脚法踢球对球的性质更具灵活性多变性: A、正脚背 B、脚背内 C、脚后跟 8、足球比赛攻守过程中采取的个人行为和集体配合称为。 A、基本技术 B、基本技巧 C、基本战术 9、集体进攻战术包括边路进攻、中路进攻、转移进攻、。 A、角球进攻 B、任意球进攻 C、快速反击 10、个人进攻战术包括摆脱、跑位、等. A、运球过人 B、射门 C、补位 11、在由国际足联、各联合会或各国足协主办的正式比赛中,每队允许有名替补队 员上场比赛。 A、5 B、4名 C、3名 12、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

A、长105米、宽68米 B、长100米、宽63米 C、长110米、宽70米 13、罚球点应该是11米,丈量时应该从地方开始。 A、球门线外沿量起 B、球门线内沿量起 C、球门线中间量起 14、判断球是否出界,或死球应该用标准。 A、球体大部分出界为准 B、球体已在线上为准 C、球的整体无论从空中和地面出界为 准 15、本方队员罚踢任意球时,对方队员应退出米。 A、9.15 B、10 C、9.35 16、球门区是由两条米垂直线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相连接。 A、4.5 B、5.5 C、6.5 17、罚球门球时,应该在地方罚。 A、出界的一边 B、球门区任意一点 C、裁判员指定 18、有权决定比赛用球。 A、球员 B、裁判员 C、官员 19、正式比赛中,每队可向裁判员提交名替补球员名额。 A、3 B、5 C、7 20、在比赛中,经裁判员同意后,场上队员可以跟同队守门员交换位置,但必须。 A、经教练员同意 B、重新下场 C、交换比赛服装 21、双方协商确定比赛服装颜色,一般是以意见为主。 A、主队 B、客队C裁判员 22、规则规定队员的装备必须包括运动上衣、短裤、足球鞋、护腿板和。 A、护踝 B、长筒球袜 C、队长袖标 23、裁判员在比赛中遇到下列情况必须停止比赛。 A、队员受轻伤 B、队员仅仅处于越位位置 C、队员受重伤 24、如果裁判员在比赛中受伤不能继续工作,应由进行替补。 A、第一助理 B、第二助理 C、第四官员 25、裁判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A、记录犯规 B、记录比赛时间和成绩 C、记录受伤球员 26、裁判员在遇到下列情况有权终止比赛。 A、突然下雨,场地泥泞 B、场上队员严重受伤危机生命 C、在比赛中,某队不足7人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