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年终工作总结(五篇)

营商环境年终工作总结(五篇)

(篇一)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局紧紧围绕示范区统一安排部署,抓早动快,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现将有光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扎实促进科技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通过政策制定宣传、积极动员申报、加强培训服务,做好政策落实等多措并举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向省科技厅推荐了17家企业申报高企,申报数历年来最高。2019年落实科技型企业相关奖补资金145万元,同时协同税务部门积极落实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负担,使得企业更多资金用于加大科研投入。

二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方面,通过积极争取,省科技厅将在**实验室筹建过程中充分考虑旱区农业相关领域。就请求支持**建设旱区农业水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家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先正达生物种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多次到基础司、农村司汇报对接。积极争取**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年,获批**省科技项目123项,项目资金3019万元,组织申报2020年**省科技项目237项,为开展农业科技和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发起筹备设立**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引导基金,基金规模暂定为10亿元,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政策核心条款清单梳理工作。按照《**示范区促进政策落地落实专项行动方案》要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在前期制定的各项业务办事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励政策和政策落实条款,使得企业能够对各项政策从申报文件依据、条件,提交材料、申报网站等一目了然,更加方便企业申报相关资质并享受政策激励。

四是强化政策宣传宣讲体系建立。为更好地宣传相关政策和服务企业,我们对各项业务都建立了QQ群,及时的将相关的政策动态推送给企业,同时通过网站发布相关政策信息。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筹划开展政策服务宣传宣讲活动,加大对制定的政策核心条款清单和政策落地服务流程图等宣传力度,适时组织专家对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进行详细的解读,方便企业及时领会掌握。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科技政策主要存在现有部分政策制定过程存在各部门多头制定,存在政策打架、政策出台后相关落实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落实政策时遵守的标准不明确。下一步我们将对涉企科技政策做进一步梳理,明确时间节点,落实流程和要求,在日常业务中加大宣传力度,主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是满足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相关政策激励。

(篇二)

2019年以来,**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精神和决策部署,切实担当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责,以“打造千亿主导产业、进军全国百强园区”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创新驱动,高效园区、诚信园区、低费园区、创新园区和法治园区建设全面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优化工作体制环境

一是优化内设机构职能。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园区实际,对部分机构职能进行调整。经过此轮重大调整后,经开区内设各局室职能定位更加科学、明晰,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顺畅高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开区政务中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制定并下发《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实行“周汇总、月调度、季讲评”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指标、重点任务精准调度。四是畅通园企沟通渠道。成立园区商事协调委员会,负责宣传涉企政策,及时跟进解读、精准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并向企业精准传达各

类优惠政策,提高政策可及性;开展营商环境座谈会,促进政企互动。

二、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努力推进“企业办事不出园”。精心组织企业家座谈会,主动与区直职能部门对接,结合企业发展所盼和经开区发展所需,积极争取市区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行政职能下放到园区,让企业办事更加省时省心省力。二是全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审批环节,实行“容缺受理”,设置办事提醒,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按照**市“四级九统”工作要求,梳理园区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办理流程和办事要素,启动编制新版《政务服务指南》。三是精心打造“五星级”政务服务大厅。园区先后出台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容缺受理服务制度、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制度、24小时“不打烊”取件工作制度、帮代办工作制度、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工作制度、自助打印复印服务制度、免费印章服务工作制度、窗口人员创先争优考核奖励制度,让来办事的企业充分感受五星级政务服务。

三、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帮扶制度。制定并印发《开展服务园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实施方案》延伸拓展“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对园区家规模以上和四上企业均安排一名干部联点,要求主动上门对接,当好政策宣讲员、问题协调员、日常勤务员。二

是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和投资审批时间。简化项目入园登记审批,推广企业入园注册全程电子化,取消“**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落户证明”的开具,设立入园项目的正面与负面清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持续降低要素成本。降低用电成本。制定企业用电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全程代办园区企业临时用电和正式用电。对苏宁物流园、宝湾国际物流园、戴湘汽配、健科电子等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的上门服务,并提供相应的用电咨询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积极对售电政策进行宣讲,积极促进新企业加入售电交易市场。降低物流成本。与区直部门对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重点是取消旺旺路全线、湘江大道**段全线、雷锋大道星城收费站至腾飞路口路段的禁货措施,开辟货运物流绿色通道,确保全区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到企业的全线畅通。降低用工成本,进一步向企业宣传“五险一金”优惠政策。组织园区企业新申报过渡费率试点,安排专人组织协助企业职工申报公租房租赁补贴及购房贷款利息补贴。四是加快政策落地。进一步梳理园区政策清单,重点梳理近年园区下发的文件与纪要、合同类政策。下一步将督促各相关部门、责任人按照时间进度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五是推动综合治理。建立维权走访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一步理顺经开区和街道对接机制,依法运用综合治理手段,切实维护良好的建设环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开展“正锋行动”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专案组,对强揽工程、恶意阻工和故意破坏正常施工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

集中整治,切实维护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全力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四、破解重点难题,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园区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支持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截止目前,园区已组建国家级实验室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6个,省市企业技术(工程)中心52个,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园区企业主编或参编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达20多项。晟通科技在建筑铝模板、轻量化企业等领域迎来井喷式增长,成为化解铝产能的典范。金龙集团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优势,发展有色循环经济,成为行业领先企业。长高集团是全国高压开关设备领域多项国家标准化的制定者,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典范。二是完善综合配套。成立“人才兴园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产业强园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不断完善园区配套,着力构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区位环境。在教育方面,继周南**学校、砂子塘世博学校建成后,南雅**学校计划2019年秋季开学,明德**学校预计2020年开学,亿达小镇配套学校正在筹备。此外,园区已支持凯尔花缇紫郡楼盘内的幼儿园成功申办区公办幼儿园,后续还将筹建一所经开区公立幼儿园。在生活配套方面,引进金桥国际、奥特莱斯、开利星空等商贸综合体,完善生活设施配套。另外,搭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引进知识产权、法律、财务、金融等服务机构,构建完备的

生产配套;加速推进金桥国际商贸城、高星物流园、环球奥特莱斯等商贸服务载体的建设,努力将**得天独厚的环境、人文、产业优势转化为旺盛的人气。三是主动服务企业用工。对园区73家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技能培训情况进行摸底汇总,与湖南信息学院,**职业中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接,联合区人社局根据企业所需专业开设培训班。组织企业参加每月28日现场招聘会,与10家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10场以上校园招聘会。成立国有人力资源公司,补充园区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区人社局对人才招聘中介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四是服务对接企业厂房需求。主动搜集园区内闲置厂房资源以及厂房的承重、行车、用电负荷、水费、租金、食堂、宿舍等配套信息,编写了《标准厂房入园企业服务手册》,让企业的厂房需求能够实现精准对接和项目迅速落地。出台《标准厂房产业扶持和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标准厂房管理服务小组。同时,对拟入驻厂房项目在公司设立、税务登记、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三同时”等方面提供代(带)办和指导服务。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阶段,园区将紧紧围绕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破解各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全面构建省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营商环境

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围绕省政府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获得感最强”省份的目标,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将我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如下。

今年以来,为全面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我县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等几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组织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机制。我县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三名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县“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