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一《蜜蜂王国》 青岛版

信息窗一《蜜蜂王国》 青岛版
信息窗一《蜜蜂王国》 青岛版

信息窗一:《蜜蜂王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蜜蜂王国豪华皇宫的情境图。通过蜜蜂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得数是百以内的数)的口算方法的学习。

学情分析:

这部分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所以,可以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口算这类题目的方法。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了。你瞧:(出示课件)欢迎大家来到蜜蜂王国,这就是蜜蜂生活的家园,王宫的中间坐着的就是蜂王。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

师板书:有57只保育员,29只清洁工

有32只侍从,45只卫兵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师板书有价值问题: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2、

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3、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4、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先来解决黑板上这几个问题,让我们把其余的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好吗?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加法口算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师:我们先来解决“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好吗?请同学们齐读这个问题。你能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吗?

生:保育员有57只,清洁工有29只。

师:请同学们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出来。

生齐读。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回答:57+29

师: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57只和29只合起来,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看来加法的意义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把两个数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那么57+29该怎样计算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下你们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可能有:

①50+20=70 7+9=16 70+16=86

②先算57+20=77;再算77+9=86。

③把29看作30,先算57+30=87,再算87-1=86。

④把57看作60,先算60+29=89,再算89-3=86。……

师:谁听到了?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听到的想法。

生同桌交流。

师相机板书算式和计算方法。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交流。

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

这种口算方法你掌握了吗?请同学们把这种方法再和同位交流一下。

2.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师:刚才同学们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出示课件)要解决“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我们首先要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想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你能根据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想办法解决“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吗?

要求:在本子上独立列式计算(强调写字姿势),指名板演。

对照黑板订正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交流。

师: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同桌俩互相说说口算过程。

学生同桌交流。

(二)减法口算

1.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师:下面让我们来解决“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你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出示课件)

生:保育员有57只,清洁工有29只。

师:请同学们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出来。

生齐读。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57-29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要求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就求57比29多几,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回答真棒!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要用减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指名交流。

可能有:

①先算57-20=37,再算37-9=28。

②把29看作30,先算57-30=27,再算27+1=28。

③先算59-29=30,再算30-2=28。……

师:谁听到了?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听到的想法。

生同桌互说。

师相机板书算式和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请大家看黑板,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学生交流。

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知识,把题中的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这种方法你掌握了吗?同位俩互相说说这种口算方法。

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啊!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一个减法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要求:在本子上独立列式计算(强调写字姿势),指名板演。

对照黑板订正答案。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指名交流。

师:你也是这样想的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小结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板题)

三.巩固练习

1.基本计算练习。

自主练习1、3

师:现在你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小蜜蜂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想出题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现在我们也像蜜蜂王国里的小蜜蜂一样,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两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利用实物投影集体交流订正。

2.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2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这道题有几个要求?怎么才能知道谁看的多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要把每个同学看书的总页数算出来,再比较。

师:那你能估一估谁看的页数最多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估算过程和方法。

师:我们估计的对不对呢,来计算一下看看吧。

学生计算解决问题,验证估计的准不准。

集体交流订正。

自主练习7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7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做到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自主练习4(出示课件)

师:这是同学们200米跑的比赛成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提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解决出来。

3.拓展练习。

(1)采花蜜。

师:你觉得小蜜蜂应该落到哪朵花上?说理由。

学生完成,说说口算过程。

(2)蜜蜂回家。

师:小蜜蜂采完花蜜该回家了,你能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谈体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1.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 3.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

57+29=86(只) 57-29=28(只)

50+20=70 57+20=77 57+30=87 57-20=37 57-30=27 17-9=8 7+9=16 77+9=86 87-1=86 37-9=28 27+1=28 40-20=20 70+16=86 20+8=28

2.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4.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32+45=77(只) 45-32=13(只)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备课教案

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理解学会等式的意义。 2.在等式的基础上理解方程的意义及其判断方法。 3.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关系。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含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 预习要求: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并做相关习题。 2.观察情境图,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检查预习 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习题,并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情境提示,发现问题 同学们,老师这有一幅关于动物的图片,想不想看? 请看大屏幕,屏幕上是饲养员喂大熊猫的图片,大熊猫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是我们珍贵的资源,人人都有保护它们的义务。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米粉重多少千克? 二、共同探究,尝试解决 (一)解决米粉重多少千克?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2.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读出来。 3.要想求米粉重多少千克?你能不能找出一个关系式表达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自由讨论,探索方法。

(二)借助天平理解 1.认识天平 (1)师:把图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研究等式。关于天平,你都知道什么? (2)教师介绍天平功能、结构(托盘,支架、砝码)使用方法。 (3)借助天平理解已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分组实验:①天平左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②在左盘再放上一个1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10=20表示。 天平平衡,得到:10+10=20 ② 2.借助天平理解含有未知量的相等关系。 分组实验: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不知重量的方木块, 天平平衡,得到:20+x=50 如果左边低右边高,得到: 20+x>50 3.借助天平示意图理解例题中的相等关系。 出示天平示意图:左盘是右盘是 4.借助天平示意图理解例题中的相等关系。 (三)解决2004年人工养殖大熊猫有多少只? 1.引导学生将信息和问题合在一起读出来。 2.要想求2004年人工养殖大熊猫有多少只?你能不能找出一个关系式用字母x表达他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小组讨论,探索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第二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内容: 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7页,练习三中的第3、6、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4各数比较大小,初步认识“〉”“<”、“=”符号。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使学生获得对数感的经验,对以后统计的题目的理解做准备。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图片、绒板、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学生准备1—4的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比较大小的各种符号,学会运用各种符号。 教学设想: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物品的多和少引出数字的大小,再有符号辨别,为以后的简单统计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各数的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听的认真,学得好。 1、出示主题图。

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草地上有三只小猴子,它们从商店买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吃的可香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吗?它们是怎样分的这些水果吗? 2、教师分别出示小猴子、梨、桃和香蕉图。 教师先出示三只小猴子图,提问:这是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猴子的下面写3。教师在小猴子的旁边再出示四个梨,并指着四个梨提问:这是几个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梨的下面写4。然后教师依次出示3个桃子、2个香蕉,分别写出3和2。 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引出数字并比较大小。 3、比较数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分这些水果的吗?请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https://www.360docs.net/doc/6e6358689.html, 师;在这些水果中哪种水果和小猴子的个数同样多?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少?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多? (1)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3的多少。 师:3和3比较谁多?(一样多) 师:3和3一样多我们就在3和3的中间写等于号。 师:板书:3=3。教师领读:3等于3、中间的符号叫做等于号。 (2)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2的多少。 师:3和2比较谁多?谁少?(3多、2少) 师:教师肯定3比2多。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位置教案青岛版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位置 [教学内容] 左右、上下、前后的教学。 [教学目标] 1. 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2. 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2. 能分清上下、左右、前后。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剪下的画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新授课 1. 小游戏,你说我做。 (1)教师和一学生做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2)学生明白后,同位做这个游戏。 (3)引出问题,你知道上、下、前、后吗? (4)小比赛,只说上下、前后,看谁反映最快。

(5)做左右,请几位学生上台,背向大家比赛左右。 2. 分清左右。 (1)请这几位同学面向大家做左右,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和下面同学不一样呢? (2)生小组讨论。 (3)请同学回答,(一般会有个别学生找出原因)。因为他们是和我们面对面的,他们的左边正好在我们右边,如果他们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3. 分出上下。小队比赛,看哪个小队找上下找得准。 4. 游戏,你说我指,巩固左右的认识。 (1)教师和一个学生做游戏。指鼻子指眼,说好指眼时是自己的左眼或右眼。 (2)请两位同学上台做这个游戏。(以此演示两人面对面时如何指左右眼、左右耳。) (3)同位做这个游戏,巩固左右。 三、练习 1. 说说或指指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东西在左边,哪些东西在右边吗? 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 自主练习3,找一找,贴一贴。 大树左边有5只小鹿,右边有3只兔子,树上有4只小鸟,树下有6个蘑菇。 (1)看黑板图,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读题,你来贴一贴。 (3)集体订正。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一元二次方程》跟踪练习 一. 选择题 1. 如果(a -1)x 2+ax +a 2-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必有( ) A. a ≠0 B. a ≠1 C. a ≠-1 D. a =±-1 2. 某种产品原来每件的成本是1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 ,现在的成本是81元,设平均每次降 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 ,则所得方程为( ) A. 100(1+x)2=81 B. 100(1-x)2=81 C. 81 (1-x)2=100 D. 81(1+x)2=100 3. 若a -b +c =0,则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根是( ) A. 2 B. 1 C. 0 D. -1 4. 若ax 2-5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3a +6>0的解集是( ) A. a>-2 B. a<-2 C. a>-2且a ≠0 D. a< 12 5. 一元二次方程3x 2-2x =1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3,2,1 B. 3,-2,1 C. 3,-2, -1 D. -3,2,1 二. 填空题: 6.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1)(ax -2) =x 2-2x +6中,a 的取值范围是 7. 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m -2|+2(m +1)x -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8. k 为何值时,(k 2-9)x 2+(k -5)x -3=0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9. 已知09|25|2=+++-b a a ,关于x 的方程ax 2+bx =5x 2-4是一元二次方程,则5x 2+2x -1= 三. 解答题: 10. k 为何值时,(k 2-1)x 2+(k +1)x -2=0;(1)是一元一次方程?(2)是一元二次方程? 1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是1,且a 、b 满足等式 的根求方程0c y 41,3a 22a b 2=---+-= 1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长5m 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m ,如果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 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设为xm ,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2)已知,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 ,如果花园的面积是24m 2,求花 园的长和宽。 (3)有n 支球队参加排球联赛,每队都与其余各队比赛2场,联赛的总场次为132次,问共有多少 支球队参加联赛? (4)某工厂经过两年时间将某种产品的产量从每年14400台提高到16900台,求每年的增长率x 是 多少?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练习 积累●整合 1、下列方程一定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ax 2+bx+c=0 B .m 2x+5m+6=0 C .4 2x 3-33x -1=0 D .(k 2+3)x 2+2x -3=0 2、一元二次方程x 2-2(3x -2)+(x+1)=0的一般形式是( ) A .x 2-5x+5=0 B .x 2+5x -5=0

一年级上册认识位置教案学习资料

一年级上册认识位置 教案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活动中识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绘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乐趣。 4、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准备:《幸福拍手歌》、韵律操音乐 课件、小鹿、小兔、小鸟、蘑菇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 听《幸福拍手歌》并一起做动作。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在课堂上应怎样做呢。 生1:遵守纪律。 生2:认真听课。 生3:…… 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希望大家能按照刚才说得去做,好不好?(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二、做游戏认识左右 1、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喜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 (板书: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先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老师说哪你就指哪。注意听, 准备: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 指眼睛、鼻子、头发、脸蛋 (同学们真棒,都指对了,反映很快。) 2、增加游戏难度引出左右

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听:指左耳 (你指的是左耳吗?想一想,应该是哪只耳朵。) 指右眼(手不要放下来,同桌相互看看,有没有错误,应如何改正。) 指左眼指右耳 我发现小朋友们这次速度慢了,而且还有出错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这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什么地方? 增加了左右(板书:左右) (真是位些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3、认识左右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大家举一下你的右手。 (真聪明,都举对了) 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那右手都能干些什么呢? 生1:写字 生2:画画 生3:吃饭时拿筷子 生4:…… (真是些爱动脑筋、细心观察的好孩子) 右手的作用可真大!我们的另一只手是左手,左手又能干什么呢? 生1:吃饭时拿馒头生 生2:写作业时按本子 生3:…… 对,我们一般情况下做事情时,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忙一起来做,可见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同学们之间也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4、认识身体中其它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哪位小朋友能告诉大家,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 生1:左耳右耳 用手指一下你的左耳右耳。 生2:左脚右脚 跺一下你的左脚,再跺一下你的右脚。 生3:左眼右眼 指一下你的左眼右眼 生4:左肩右肩 拍一下你的左肩,再拍一下你的右肩。

最新青岛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学案

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 学习目标:1.能根据题意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能正确的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过了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现实生活与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一些问题。 想一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 例1.如图,将一根为64cm的铁丝剪成两段,再将每段分别围成正方形,如果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160平方厘米,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 分析: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解: 例2.某花圃用花盆培育某种花卉,经市场调查发现,出售一盆花的盈利与该盆中花的棵数有关。当每盆栽种3棵时,平均每棵盈利3元。以同样的栽培条件,每盆增加1棵,平均每棵盈利将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增加10元,每盆应当种植该花卉多少棵? 二.对应练习 1.天全村计划建造如图所示的矩形蔬菜温室。要求长宽的比为3:1,。在温室内,沿前后两侧内墙各留3m宽的空地放置工具,其他两侧内墙各留1 m的通道。当矩形温室的长与宽多少时,蔬菜种植区的面积是300平方米?

2.矩形ABCD的边AB=200cm,O为AB的中点,O E⊥AB交CD于点E.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向点B运动;另一质点Q同时从点O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OE向点E运动。经过多少秒时,⊿OPQ的面积为1800平方厘米? 三、当堂检测 1.两个实数的和是10,积是-75,求这两个数. 2. 如图,道路AB与BC分别是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AB=1000m.某日晨练,小莹从点A出发,以每分钟150m的速度向东跑;同时小亮从点B出发, 以每分钟200m的速度向北跑,二人出发后经过几分钟,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仍然是10002 m? 教学反思: A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方程的意义》

简易方程 课题: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9-50页信息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化的思想。 3、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一架天平。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天平)你在哪见到过天平?谈谈你对天平的了解? 预设:可以称东西;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

1、多媒体出示: 谈话:现在我想用天平来称米粉的质量,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左边重右边轻;右边重左边轻;左右两边相等。 2、验证猜测:称一称,天平会怎么样呢? 20+x>50

20+x<50 谈话:天平平衡,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20+x=70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等式。 师概括: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板书:等式)你还能再说出几个等式吗? 生举例…… 2、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天平左边放一个香蕉和一个桔子,桔

子重200克,右边放一个梨,重300克;天平平衡。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预设:100+200=300 谈话:香蕉的质量还不知道,是一个未知数,怎样来表示这个未知数? 预设: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如Y,x…… 用式子表示:x +200=300 谈话:这个式子也是等式。这个等式表示什么意思,说说看。 预设:表示香蕉的质量 + 桔子的质量 = 梨的质量。 师小结:刚才的数学式子分别表示出了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的关系。 3、认识不等式 拿走一个香蕉,这时候,天平还会平衡吗?(多媒体演示结果) 谈话:这时,天平不平衡,怎样用式子表示出来呢? 预设:(200<300;300>200) 师概括: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不相等的式子叫什么呢?(板书:不等式)你能再举几个不等式的例子吗? 生举例…… 4、根据天平图,列出式子。 师: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天平图,(多媒体出示)你能用式子把天平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表示出来吗?小组讨论。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位置》

认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初步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位。 情感态度: 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看看你举起的这只小手,是你的哪只手? 生:左手。 师: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呢? 生:右手。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入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乐于参与活动;另一个方面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学到的知识才能扎实、灵活。) 二、你说我讲

1.左、右。 师: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左右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 生1:我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书。 生2:我用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 生3:稍息的时候我伸出的是左脚。 ……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时候,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生:是的。 生:是靠右边走的。 师: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师:观察汽车方向盘,在车的哪侧? 生:左侧。 2.摆一摆,说一说。 师:同桌合作,你能将你们的学习用品摆一摆吗? 规则1:书在桌子的上面,在文具盒的下面。 规则2:从左到右: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四种常见题型(青岛版)

一元二次方程四种常见题型 一元二次方程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进一步学好其它知识的基础,也是各类考试中必考内容之一,常见题型有如下四类: 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知识要点:1.一元二次方程满足的条件:(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4)系数不能为0.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0(0)ax bx c a ++=≠,其中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典例分析: 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1(2)1(32+=+x x B .02112=-+x x C .02=++c bx ax D .1222-=+x x x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需满足的条件可知,B中的未知数在分母中,是分式方程;C中二次项系数a 有可能为0;D整理后最高次项是一次,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A.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a x x a 的一个根是为0,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 2 1 分析:由方程根的定义,将0x =代入原方程中,则原方程变为关于a 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把0x =代入原方程中,得012=-a ,∴1a =±,∵10a -≠,即1a ≠,∴1a =-故应选B . 评注:(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有时需要将其化简后再判断,如例1中的D ;(2)在求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参数时,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这一内含条件,如例2中10a -≠. 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要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本教学设计由https://www.360docs.net/doc/6e63586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358689.html,提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 (学生活动。) 2、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 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揭示课题。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比大小》) 二、新授 探究一: 1、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 (点击媒体演示:一样多。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2、认识等号。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点击媒体出示:=)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媒体出示: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的意义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形成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本单元有四个信息窗。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是: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2.前置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 3.后继地位: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所做的准备之一,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4.核心知识点: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5.教学重难点: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三、实施建议: 1.抓住列方程解题的关键。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找等量关系的专项练习,为列方程解题扫清障碍。2.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决不能单凭讲解和记忆,应该按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借助天平平衡的道理建立等式、方程的概念,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3.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检验的方法,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并能及时对错误的结果进行订正。 四、课时安排 信息窗1 方程的意 义1课时 信息窗2 等式的性质(一) 2课时 信息窗3 等式的性质(二) 2课时 信息窗4 列方程解决问 题2课时 信息窗5 稍复杂的方程解决问题2课 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3.2 比大小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 P17《比大小》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3、会用“>”“<”和“=”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和“=”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本教学设计由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35868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e6358689.html, 提供教学过程:一、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 。 (学生活动。 ) 2、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 14~15 页的主题图。 )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 3 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 4 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 3 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 2 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 1/ 13

3 、4、 3、2。 教师同时板书。 )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 3、揭示课题。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1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9-51页的第四单元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结合操作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辨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培养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的能力,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方程的历史,产生自豪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理解常见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板条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到公园见过饲养员喂养大熊猫吗?谁来谈谈你对这些大熊猫的了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公园饲养员喂养大熊猫的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2.收集信息:通过这幅图,你 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盛米粉的碗重20克,图 中的那只熊猫一次需要喂一碗米

粉。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碗米粉重多少克? 师引导: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科学家们就是利用跷跷板的原理,设计了一种能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出示天平图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认识天平 师:通过情景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天平的左边是一碗米粉的重量,右面是两个砝码的重量。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天平都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天平)(科学课中学生对天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对天平的认识,教师再补充完整、介绍天平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 2. 利用天平表示不等的式子。 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多少克(20+x克),仔细观察下面这两架天平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第一架天平的左边重,第二架天平右边重 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两个关系式吗? 预设:x+20>50 x+20<100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写的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吗? 板书:x+20>50 x+20<100 3.利用天平理解相等的式子。 你能用式子表示下面几架天平的关系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2比大小(5)

第二课时《比大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三、教具学具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三、教学活动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1、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 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二)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 字 3、学习“3=3” (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 (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课题: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5-60页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的平衡原理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化的思想。 3、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一架天平。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天平)你在哪见到过天平?谈谈你对天平的了解? 预设:可以称东西;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 1、多媒体出示:两个桔子和一个苹果。

谈话:现在我想用天平来比一比两个桔子和一个苹果的质量,可能会出现怎样的 结果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左边重右边轻;右边重左边轻;左右两边相等。 2、验证猜测:(多媒体出示:桔子每个200克,苹果400克)这样的两个桔子和 一个苹果,称一称,天平会怎么样呢? 谈话:天平平衡,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 来表示吗? 预设:200+200=400或200×2=400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等式。 师概括: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板书:等式)你还能 再说出几个等式吗? 生举例…… 2、认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天平左边放一个香蕉和一个桔子,桔 子重200克,右边放一个梨,重300克;天平平衡。你能用式子表示出来吗? 400 200克 200克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信息窗,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单元的角度来看,这节课为后面列方程和解方程打下了基础。从整个年级的角度来讲,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并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二、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探究、讨论、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部分。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针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熟悉喜爱的大熊猫入手,创设了喂养熊猫的情境,提出:管理员叔叔正要给熊猫喂米粉呢!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青岛版2020年一年级上册数学4.1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教案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基本技能: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辨认“左右”。 教学难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小鹿、小兔、小鸟和蘑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5分) 1、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谁想来参加? 生:我 师:咱同学的热情可真高!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会玩吗? 生:会 师: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先把你的小手放在鼻子上,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指眼睛、鼻子、头发、脸蛋)(同学们真棒!都指对了,反应真快。) 2、增加游戏难度引出左右 师:如果游戏再难一点儿,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真勇敢!准备!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眼 (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指,有的指对了,有的没指对) 师:哈哈,有的同学的小手晃来晃去不知该指哪儿了,我们就先玩到这里。这一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哪里? 生:加上了左右 师:你听的真仔细!老师在刚才的口令里的确加上了表示位置的两个词,左右(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位置(板书) 二、自主探究(10分钟) 1、认识左右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师:看来,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首先要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你是怎样区分左右的? 生:写字的就是右手 师:对!请大家举一下你的右手。(师也举) 哎?你们举错了吧?我们既然举得都是右手,怎么不在一边啊? 生:因为老师和我们是面对面的,不是朝同一个方向。 师:噢,我明白了,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我们右手的方向就正好相反。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 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测试题(含答案)[1]

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a-3)x 2=8 (a ≠3) B.ax 2+bx+c=0 C.(x+3)(x-2)=x+5 D.23 32057 x x + -= 2、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2 16x += B .()2 16x -= C .()229x += D .()2 29x -=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 1k >-且0k ≠ C 、1k < D 、1k <且0k ≠ 4、关于x 的方程2(6)860a x x --+=有实数根,则整数a 的最大值是( ) A .6 B .7 C .8 D .9 5、某电视机厂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把某种型号的电视机的成本降低36%, 若每年下降的百分数相同,则这个百分数为 ( ) A 、10% B 、20% C 、120% D 、180% 6、使分式256 1 x x x --+ 的值等于零的x 的值是( ) A.6 B.-1或6 C.-1 D.-6 7、设a b ,是方程22009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a b ++的值为( )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8、下面是某同学在九年级期中测试中解答的几道填空题:(1)若x 2=a 2,则x= a ;(2)方程2x (x-1)=x-1的根是 x=0 ;(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5 .?其中答案完全正确的题目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9、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6,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060162=+-x x 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0 B 、20或16 C 、16 D 、18或21 10、如果x 2+2(m -2)x+9是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等于( ) A.5 B.5或-1 C.-1 D.-5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