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提纲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

碑。

3、开国大

典:1949年10

月1日。

4、新中国成

立的意义: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开辟了中国历

史新纪元。从

此,中国结束了

一百多年被侵略

被奴役的屈辱历

史,真正成为独

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成为国

家的主人。新中

国的成立,壮大

了世界和平、民

主和社会主义力

量,鼓舞了世界

被压迫民族和被

压迫人民争取解

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

会议以《义勇军

进行曲》为国歌

的原因:①《义

勇军进行曲》诞

生于抗日战争时

期,曾经激励了

无数中华儿女奋

起抗日。②以这

首歌曲为国歌,

能够时刻激励中

国人民居安思

危,继承传统,

奋发图强

5、(1)时

间:西藏和平解

放:1951年。

( 2)历史意

义:标志着祖国

大陆获得了统

一,各族人民实

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

爱的人

1、可爱的人

指中国人民志愿

军,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到

1953年7月

(1950年6月朝

鲜内战爆发),

以彭德怀为司令

员的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鲜前

线,同朝鲜军民

一起抗击美国侵

略者。

2、战斗英雄

黄继光(上甘岭

战役)、邱少

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

因:①旧的封建

土地制度严重阻

碍了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

展;②新解放区

的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地改

革,获得土地。

2、时间地点

内容: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

民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

法》,它规定:

废除地主阶级封

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

部分少数民族以

外,全国大陆基

本上完成了土地

改革。

3、意义:土

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摧毁了我国

存在两千多年的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被消

灭;农民翻了

身,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

主人。这使人民

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农业

生产获得迅速恢

复和发展,为国

家的工业化建设

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

化起步

1、第一个五

年计划(1953年

~1957年)的任

务:主要是集中

发展重工业,建

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初

步基础;相应地

发展交通运输

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相应

地培养建设人

才。

2、背景:新

中国成立后,经

过三年的经济恢

复,国民经济得

到根本好转,工

业生产已经超过

历史最好水平。

但我国的工业发

展水平仍然远远

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3、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鞍钢);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4、意义和影

响:使我国开始

改变了工业落后

的面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

进。

5、宪法的颁

布: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宪法

规定我国坚持人

民民主专政,坚

持社会主义道

路,这是我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宪

法,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也是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

第5课三大

改造

1、重点:三

大改造的形式:

农业、手工业采

用合作化,工商

业采用“公私合

营”,对资本家

占有的生产资料

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

大改造的意义:

到1956年底,国

家基本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

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任务。我

国初步建立起社

会主义的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3、①原因:

土地改革后,农

业生产有了恢复

和发展。但是我

国农业仍然是一

家一户分散经

营,难以解决生

产工

具、资金和

水利问题,难以

抵御自然灾害,

影响了农业生产

发展,满足不了

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②效

果:促进了农业

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任务:

②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实

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需要。

(3)意义:

是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良好

开端。

(4)中共八

大和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比较

①两次会议

的相同点:都提

出要集中力量发

展社会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

的不同点:实施

的情况及影响不

同。八大后,社

会主义建设蓬勃

展开,成就显

着,但由于

“左”倾错误的

影响,正确的路

线没有得到坚

持。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我国坚

持改革开放,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

取得了迅速发

展。

(5)原因:

党和人民对我国

社会主义所处的

发展阶段认识不

足,对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缺少经

验,忽视了客观

经济规律。急于

求成

2、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

1958年发动。

(2)原因:

党和人民对于我

国社会主义所处

的发展阶段认识

不足,对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缺乏

经验,又急于求

成,忽视了经济

发展的客观规

律。

经验教训:1

立足国情 2. 一

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3.遵循

客观经济规律

(3)表现:

以高指标、瞎指

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标志的“左”的错误泛滥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人民的好战士雷锋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

业、密切联系群

众,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成就:大庆

油田结束了中国

靠“洋油”的时

代,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航

天工业从无到有

的发展起来

第7课“文

化大革命“的十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

中期,毛泽东错

误地认为,党中

央出现了修正主

义,党和国家面

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他希

望通过“文化大

革命”防止资本

主义复辟。

2、开始:

1966年,中共中

央接连发出开展

“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的决

定,成立“中央

文革小组”,

2刘少奇案是

文革最大的冤

案,可见民主法

制被践踏到何种

程度。

3、1971年九

月粉碎林彪反革

命集团; 1976

年10月粉碎江青

反革命集团文化

大革命结束

4、文化大革

命造成的危害:

使国家政权遭到

削弱,民主与法

制建设遭到践

踏;严重摧残了

教育、科学和

文化事业,

阻碍了教育、科

技事业的发展;

致使国家经济发

展缓慢,拉大了

中国与世界发达

国家之间的差

距。

5、启示:我

们必须正确认识

国内的主要矛

盾;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我们

必须始终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

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准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时间时间差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以场馆反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

现中国共产党的

历史性的伟大转

折奠定了思想理

论基础

3、时间:

1978年底

4、内容:

(思想上)彻底

否定“两个凡

是”的方针,重

新确立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政

治上)停止使用

“以阶段斗争为

纲”的口号,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组

织上)会议实际

上形成了以邓小

平为核心的党中

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建国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

想路线、政治路

线、组织路线的

拨乱反正,是改

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

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

6、民族法制

建设的加强:

1982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这是

新时期一部比较

完备的宪法。此

后,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和

《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法》等一系

列法律。

7、意义:反

映了我国法制建

设取得了伟大成

就。广大人民的

法制观念不断提

高,依法办事逐

渐成为了人们的

共识,我国正在

向依法治国,建

设法制国家的道

路迈进。

第9课改革

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作用: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

一条新路。

2、深圳等经

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

从1980年设立经

济特区(广州的

深圳、珠海、汕

头,福建的厦

门)四个经济特

区;现在的开放

格局:开成了经

济特区——沿海

开放城市——沿

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

个全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开放

格局。

目的:吸收

侨资、外资,引

进先进科学技术

和管理经验,经

现代化建设

(2)国有企

业改革的开始:

从1985年起,城

市改革全面开

展,重点是国有

企业改革。

(3)国企改

革:三个方面,

把原来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

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

展;对国有企业

实行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的

生产经营自主

权,实行经营责

任制;实行按劳

分配为主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

度。

(4)作用:

1992年,党的十

四大提出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目标,

国有企业开始推

行公司制、股份

制、改组、联合

等,国有企业的

改革加快了步

伐。

第10课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1、建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

义:

(1)改革开

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在中国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南巡讲话“关键是发

展经济。发展才

是硬道理。②影

响——进一步解

放了人们的思

想,对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产生了深远影

响。

(3)邓小平

理论指导地位的

确立: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

邓小平理论在全

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中共十

五大把邓小平理

论写进党章,确

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

第11课民族

团结

1、民族区域

自治的原则:一律

平等。

2.民族区域

自治的内容:在国

家统一的领导下,

在各少数民族聚

居的地方设立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利,由当地少数

民族当家作主管

理本民族的内部

事务。

3.民族区域

自治的意义:实现

了各民族的平等,

满足了少数民族

自己当家作主的

愿望.保证了少数

民族享有广泛的

管理本民族内部

事务和参与国家

管理的权利。

4.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措施:(1)

从人力、物力和

财力等方面给予

大力支持和帮

助。

(2)培养少数

民族干部和抽调

内地干部支援建

设。

①政治上:

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治制度。

(有利于促进祖

国统一,民族团

结和民族平等,

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和政治制

度。)。

②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

要战略方针。

2、一国两制

的内容:在祖国统

一的领导下,国家

的主体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同时在

台湾、香港、澳

门保持原有的资

本主义社会制度

和生活方式长期

不变。

3、一国两制

的意义:(1)体

现了实现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

权的原则性。

(2)充分考虑了

台湾、香港、澳

门的历史和现

实。(3)有利于

台湾、澳门、香

港的长期稳定。

(4)有利于祖国

的统一和民族振

兴。(5)有利于

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

4、港、澳回

归祖国的意义和

影响:中国人民

洗刷了百年国

耻,增强了中国

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促进改革开

放,我国在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道

路上迈出了重要

一步。

第13课海峡

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放后(一国两

制,统一祖国)

三个时期,最终

在“一国两制”

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

的交流:1987

年,两岸打破了

近38年的隔绝状

态;1990年台湾

成立海峡交流基

金会,1991年大

陆成立海峡两岸

关系协会,两个

民间团体通过对

话达成九二共识

(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加强两岸

经济交流,互补

互利);1995年

江泽民提出八项

主张的指导思想

3、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

为解决台湾问题

提供了法律依

据;

⑤从可行性

来看,香港、澳

门的回归和持续

繁荣为统一台湾

提供了范例。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和外交

一、新中国

外交的主要成

就:

1、建国前建

立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一支海军—

华东军区海军建

立。新中国成立

后,又相继建立

了北海、东海和

南海舰队

2、1971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

导弹驱逐舰,完

成了多次科学实

验和对外出访任

务。接着海军又

陆续装备了我国

自己制造的核潜

艇。

3、1958年中

国决定自行研制

和潜艇。1974年

研制出我国第一

艘核潜艇

4、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

后,我国海军不

断补充新型舰

艇,现代化水平

有了明显的提高

5、海军由水

面舰艇部队、潜

艇部队、海军航

空兵、海军陆战

队等多兵种组

成,活动范围也

逐步扩大

6、人民空军

是在陆军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

在朝鲜战场击落

敌机三百多架。

人民空军建

立早期,飞机主

要从国外购买,

后来逐步走向国

产化道路。

1956我国仿

制成功歼5型歼

击机。后来,我

国有制造了各种

型号的歼击机,

轰炸机和强击

机。

7、1966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并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苏联等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和平共处五项的基本准则。(首先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的肯

定,并发表联合

声明。)

4、在亚非国

际会议上,周恩

来提出“求同存

异”的方针。这

一方针的提出具

有重要意义满成

功,②促进了中

国同亚洲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③

使中国赢得与会

国的理解和尊

重。

三、外交事

业的发展

5、尼克松总

统访华。中美双

方在上海签署了

《中美联合公

报》。两人握手

足有一分钟,尼

克松说是为了纠

正1954年美国国

务卿杜勒斯拒绝

和周恩来握手的

失礼行为

6、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

交关系。美国承

认只有一个中

国,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中美

关系正常化

7、1971年

10月25日,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新

中国终于重返联

合国。

8、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访华,中日建

交。

9、中国承办

亚太经合组织会

议:主题是“新

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

进共同繁荣”。

上海APEC会议是

中国迄今举行的

规模最大、规格

最高的多边外交

活动。

10、2001

年,上海合作组

织成立。它是第

一个以中国城市

命名的国际组

织,它的成立进

一步加强了我国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11、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

设奠定了基础。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和文化

一、科学技

术的成就(一)

1、“两弹一

星”(指原子

弹、导弹和人造

地球卫星):

(1)核技术

领域:①1964年

10月,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意义:加强

了我国的国防力

量,打破了帝国

主义的核垄断,

对于维护世界和

平具有重要意

义。②1966年10

月,装有核弹头

的中近程地地导

弹发射成功,我

国有了可用于实

战的导弹。

(2)航天技

术领域:1970

年,我国用长征

号运载火箭,成

功地发射了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

号”,成为继苏

联、美国、法

国、日本后,第

五个能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的

国家。1999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

无人飞船“神州

一号”。2003

年,“神舟五

号”载人飞船成

功地将宇航员杨

利伟送上太空。

2005年,“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

又成功地宇航员

费俊龙、聂海胜

送上了太空。

(3)杰出科

学家和技术人

员:邓稼先、袁

隆平(学习他们

振兴中华、刻苦

钻研、奋发图强

的精神,继承和

发扬他们的优良

品质,进一步增

强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决

心和信心)。

2、籼型杂交

水稻

(1)培育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2)启示: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1、“863计划”:确定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

个领域作为我国

发展高技术的重

点。1996年又将

海洋高技术列为

计划的第八个领

域。

2、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应用:

(1)应用:

浏览新闻,查阅

资料,发电子邮

件(E-mail),

通话,购物、上

课、看病等。

(2)影响:

①正面:健康上

网,有利于增强

自己与外界的沟

通与交流,有利

于创造出全新的

生活方式和社会

互动关系。②负

面:网络的不健

康也会给青少年

网民带来危害。

如:在网上浏览

不良信息,有的

超时无节制上

网,影响学习和

身体健康等。

三、改革发

展中的教育

1、1986年颁

布实施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国家

增加了义务教育

的经费投入,并

鼓励社会力量捐

资办学。

2、2000年,

全国基本实现了

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我国小学、

初中发展水平,

以居于发展中人

口大国的前列。

3、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党

和政府实施“科

教兴国”的发展

战略,明确提出

“把教育摆在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

4、新中国以

来,高等教育取

得了前所未有的

巨大发展,从整

体上看,高等教

育已形成相当的

规模,学校数量

大大增加,学科

门类比较齐全,

布局结构日趋合

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

四、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1956,我国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2、1959年,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是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3、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了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4、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的

举办了亚洲运动

5、2008年,

中国成功举办世

界奥林匹克运动

第七单元社

会生活

1、改革开放

前后人们衣食住

行的变迁:(1)

主要变化:

衣:改革开

放前凭布票供

应,色彩和样式

单调,千篇一律

的中山装、解放

装。改革开放后

衣着日益丰富,

服饰成为人们显

示风度,展示个

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

放前凭粮票供

应,食物匮乏、

单调,人们营养

不足,有些农村

未解决温饱。改

革开放后不但能

“吃饱”,还要

讲“吃好”,讲

究营养均衡,粗

细搭配。

住:改革开

放前居住条件较

差,多数是茅草

房、土坯房、大

杂院。改革开放

后有很大变化,

人居面积增加,

室内装修和居住

环境也有明显改

善。

行:改革开

放前公交车、自

行车是城市人的

主要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后出租

车、私家车开始

成为城市人的主

要交通工具,而

且旅游坐飞机也

不稀罕。

(2)变化的

原因:改革开放

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

2、改革开放

后就业制度的变

化:从前的“铁

饭碗”被打破,

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3、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全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川教版

第3课盛唐的社会景象练习 一、选择题 1.归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正确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3. 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4. 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 下列能够准确概括隋唐时期历史特征的词语是:( ) A.纷争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流与冲突 6.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 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8.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图名叫《唐玄宗走马任姚崇》,从中能直接体现唐玄宗 A.任用贤 才 B.重视地方吏治 C.重视发展生产 D.提倡节俭 10.下面为我国某一朝代的户数统计示意图,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这是有关唐朝前期的户数统计示意图 B.唐朝前期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C.展示了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社会状况 D.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向前发展的 11.唐代诗人陆龟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12.如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汉朝都城长安 B.唐朝都城长安 C.隋朝都城长安 D.北宋都城 东京 1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点是() A.轻徭薄赋 B.减轻刑法 C.重视人才 D.善于纳谏 14.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15.教材“动脑筋”中,介绍了阿拉伯商人在广州看到了“唐朝官员穿了五件丝绸衣服,显露出胸前有粒黑痣”的故事,说明()

七年级历史下册 重点复习资料 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 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 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 ③倡导节俭。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2.走向全盛的唐朝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选用良吏,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任要职; ②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法; ④重视教育 ⑤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如用和亲、封赏笼络顺从的少数民族贵族;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统治措施 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 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 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⑤减免赋税徭役。 开元盛世: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 统治措施: ①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王景担任宰相; ②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 ③整理财政,清野土地户口; ④废除酷刑苛法; ⑤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表现为: 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5、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 ②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③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4.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与吐蕃: 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④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唐与南诏: 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访华。跟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著名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3、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 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 割_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② 赔款 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 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须同 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列强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起止时间: 年—— 年 侵略国家: 和 发动, 和 是帮凶。 结果:① 年, 联军火烧 。 ② 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其中,《 》割地最多,割地范围 是: ; 《北京条约》割占 范围是中国 以东,包括 在内。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⑵领导人: 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 村。 ② 年占领 ,改名为 ,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④1864年, 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 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 战役(太平军将领: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62年 的 战役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 。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____ 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___ _。放弃西北边塞。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在新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政府设伊犁将军。近代:①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 知识迁移: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卫温船队到达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1624-1662年荷兰侵占台湾38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1895-1945年日本侵占台湾50年,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解题讲课视频播放 初中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 (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 (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宋代诗人陆游这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对哪两位书法家书体的合称( ) A、阎立本、柳公权 B、颜真卿、吴道子 C、颜真卿、柳公权 D、颜真卿、柳宗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明长城的西端是(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鸭绿江 D、雁门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两宋绘画的特色突出表现在( ) A、山水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B、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C、花鸟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D、人物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诵读经典美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这些作品对应的文学体裁分别是( ) A、诗歌、散文、戏曲 B、诗歌、散文、小说 C、唐诗、宋词、戏曲 D、唐诗、宋词、小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书》 D、《农政全书》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下图文字的文学体裁是( )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右图所示战国时期巴国编钟在1972年出土于( ) A、涪陵 B、云阳 C、巫山 D、忠县

【八年级】八年级历史下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鲁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02——107,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的一颗耀眼金星。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而且赢得了世人的信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三、学习目标: 1、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 2、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3、通过学习“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 四、知识重难点: 重点是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难点是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必然赋予强烈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渗透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五、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图片和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引导学生讨论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教师以此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对照大屏幕读目标。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3..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5. 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出示自学检测: 一、文学的繁荣 1.伴随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方针的提出,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 2. 文革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 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习题精选三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 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著名的谏臣是( )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 ) 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鲁教版_七年级(下册)_历史总复习知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容:(1)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 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1)时间:和平解放: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 以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 “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 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1.集体的基本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②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③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②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③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4、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适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5.怎样为集体添光彩?(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6.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7.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原因)?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怎么做?)(原因)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怎么做?)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通过参加各类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8、我们应怎样对待复杂的社会生活?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②参与社会生活,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③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④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9.怎样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清从众与盲目从众,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10.我们应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谦让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做到先人后己,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时间:1839年6月3日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中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虚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为国捐躯) 二、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条件: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1840年6月—1842年8月 3、《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修改条约被清政府拒绝) 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时间是1860年。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头目华尔。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岳池县2006-2007学年度下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相信你,觉着、冷静,用睿智的大脑和灵巧的小手,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满意的答案需要日常的勤奋,坚韧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学习。 一、请你选择最有说服力的一项。(50分) ( ) 1. 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 A B C D ( ) 2.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主要是 A. 轻赋省刑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广开言路 D. 任用贤能,提高行政效能 ( ) 3. 隋大运河的中心是 A. 涿郡 B. 洛阳 C. 余杭 D. 江都( ) 4.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拥有决策权的是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宣政院( ) 5. 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是 A. 两宋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 6. 我国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毕昇 B. 吴道子 C. 赵孟兆页 D. 吴承恩( ) 7.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指公元1127年,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徽宗钦宗二帝,标志着 A. 北宋灭亡 B. 辽灭亡 C. 元灭亡 D. 清灭亡( ) 8.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国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 A. 回族 B. 突厥族 C. 吐蕃族 D. 回纥( ) 9.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八股取士 C. 设军机处 D. 厂卫制度( ) 10. 明朝前期,我国是一个繁荣开放、统一的国家。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张骞通西域

“2020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其他图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之间虽有兵戎相见,但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仍是主流,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导入: 师: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 生:······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二、唐与吐蕃的关系 1、出示P20《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帮助学生认识唐朝边疆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及分布。(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2、指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学习。 ①先让学生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指出吐蕃是今天我国藏族的祖先,又是7世纪到9世纪青藏高原上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名 ②给学生介绍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及其与唐朝通婚的史实。(介绍意义:两族的联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③通过教材小字部分介绍文成公主进藏的具体史实及其影响。 ④老师提问: 师:代表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生:1、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2、唐穆宗时,唐蕃双方会盟及建立会盟碑。 教师指导学生看辅栏P19《会盟碑》的话教师进行解释:不再作战,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 通过这句话帮助学生领悟唐蕃之间愿友好相处,不再作战,永结亲情的愉悦心情。 师:那从我们刚才讲的来看唐蕃友好往来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生:联姻与会盟,完全回避了“兵戈”战争。 师: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辅导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解体 B、①以工代赈②苏联解体 C、①农业集体化②苏联解体 D、①1936年新宪法②苏联解体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选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中期后的社会危机习题精 选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明朝时我国引种玉米和甘薯情况的猜测,最无可能的是( ) A、种子由欧洲人带到东南亚再传入中国 B、先在江南地区种植再向北方传播 C、种子由郑和的船队带回中国 D、来自于西班牙殖民地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C、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 )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在位皇帝道光帝。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教材第8页表格。3、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⑵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94—18952、侵略者:日本3、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4、重大战役:黄海大战爱国将领:邓世昌。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5、结果:签订《马关条约》⑴时间:1895年4月。⑵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⑶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③增辟通商口岸等。 ★⑷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结合《马关条约》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七十三篇

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七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念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重要标志是( ) 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造纸术⑤甲骨文的发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科技成就斐然。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A、司马迁——《资治通鉴》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曹雪芹——《西游记》 D、杜甫——《蜀道难》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③火药应用于军事④造纸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 A、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B、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C、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 D、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材料中的“城”指的是( )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纽约 D、斯莫尔尼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解析】: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求同存异” D、“荣辱与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04年1 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B、1955年的亚非会议 C、1955年的万隆会议 D、2001年的APEC会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加入WTO D、中美建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