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一_原子结构

上海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一_原子结构
上海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一_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关键点拨

1、认识核外电子排布得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得原子中,根据电子得能量高低与电子通常运动区域得离核远近,核外电子处于不同得电子层。电子层数可用两种方法表示:电子层序数(n)=1、2、3、4…或电子层符号K、L、M、N

核外电子排布得规律有: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时各电子层最多容纳得电子数就是2n2(n 表示电子层序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以上三点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需同时考虑。

元素得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得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得倾向.

2、统计原理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方面得运用

原子中得核外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得运动。科学上应用统计得原理,以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得多少,来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为直观起见,我们用电子云来表示这种运动规律。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必须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得伸展方向与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描述。除了能量最低原理外,原子核外电子得排布还遵循: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得电子,因此,在同一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得自旋状态相反;在同一亚层得各个轨道上,电子得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得轨道,其中未成对得电子在不同轨道中得自旋状态相同。

3、描述核外电子排布得表示方法

在描述核外电子排布时,我们可运用不同得表示方法,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侧重,我们可以按需来选用.

①电子式与结构示意图?在元素符号得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得最外层电子,这种图式称为电子式。例如,氧原子··、钠原子Na·、氯离子[::]—、氢氧根离子[::H]—、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就是用来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况得示意图.小圈与圈内得数字分别代表原子核与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得数字代表该层得电子数。

例如,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离子得结构示意图为:

氯离子得结构示意图为:

②电子排布式与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一般先占有能量较低得轨道,然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得轨道。在第?至第三电子层中,各亚层中轨道能量由低到高得顺序为:E1s,

为了清楚地表示同一亚层不同轨道中得电子排布情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也可以用轨道表示式来表示。在轨道表示式中,我们用“口"代表一个轨道,用“↑”与“↓"分别代表两种自旋状态相反得电子。例如,从氮原子得轨道表示式中,我们可以获知其电子亚层、电子云得伸展方向、电子自旋等核外电子排布得信息.

【例1】某种微粒得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

(1)结构示意图中得“x”表示,,结构示意图中得“y”与微粒得电子层数共同定了该微粒得.

(2)如x—y=10,则由该结构示意图推知该微粒就是(选填“原子”或“离子”)(3)如y=8,该微粒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则该微粒得符号为.该微粒得结构示意图为。

(4)如y=1得中性原子M跟y=7得中性原子N化合,则形成得化合物为.(用化学式表示)

【例3】某元素原子得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试回答:

(1)该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层,有种能量不同得电子

(2)核外电子占有得轨道总数就是个,有种不同运动状态得电

子.

练习题:

1、化学符号“C”左上角得数字“35"表示?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

2、古代哲学家们形成了不少有关物质构成得观点,但最终都没能成为科学,就是因为?A、古人得思辨能力不强B、古人得观点没有实验依据

C、古人得协作精神不够D、古人得分析推理能力较弱

3、金属铂就是催化科学中常用得材料,而铂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与,关于两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中子数相同B、质子数与质量数都相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原子D、这两种原子就是元素Pt得同位素

4、下列用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所表示得各对原子中,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得就是?A、2s22p2与2s22p4 B、3s2与3s23p5?C、1s1与2s22p5 D、3s2与3s23p6?5、请您根据下列主族元素得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指出这些原子所含得质子数、电子数与电子层数.

(1)(2)

6、已知:某元素原子得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试回答?(1)该原子得核电荷数就是多少?核外共有几个电子层?

(2)有几种能量不同得电子?核外电子占有得轨道总数就是几个?

真题演练

1、(16、嘉定宝山、一模)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得就是

A.氯原子得电子排布式3s23p5B.Cl-得结构示意图

C。氯离子得电子式Cl-D.质量数为37得氯原子

2.(16、虹口、一模)下列化学用语所表示得微粒,对水得电离平衡没有影响得就是?A. B。C。1s22s22p63s1??D. [::]-

3。(16、松江、一模)下列有关氮原子得化学用语错误得就是

A。:B.?C、1s22s22p3?D、

4.(16、闵行、一模)16O中得“16”表示得含义就是氧元素得

A.相对原子质量B.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C.某种同位素质量数D.某种同位素质子数

5。(16、崇明、一模)有关氧元素及含氧物质表示正确得就是

A.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得氧原子:

B。氧离子得结构示意图:

2 8

C。氧原子最外层p亚层电子排布式:2s22p4

D.某碳氧化合物电子式:

6。(16、松江、一模)写出NH4Cl得电子式。

7。(16、松江、一模)写出与氯同周期,有2个未成对电子得原子得电子排布式

、.

8、(16、闵行、一模)铝原子核外有种不同运动状态得电子,有_____种能量不同得电子。

9、(16、松江、一模)乙烯得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考二模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 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 C. 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 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答案】A 【解析】 两种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所以互为同位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金属的冶炼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A. 金属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D. 金属熔点的高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不同的金属常用不同的冶炼方法,主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冶炼方法; 金属冶炼是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过程,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冶炼越难,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冶炼方法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即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确定,与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多少、熔点高低以及存在形式没有太大的关系,故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如K、Ca、Na、Mg和Al等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如Fe等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 3.主链上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三化学二模静安区试卷

静安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202004. 说明:1.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一律不给分。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Zn—65 Ba—137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科学家》2020年1月10日报道,通过取样分析,目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是385ppm,带来了明显的温室效应。“ppm”是一种 A.浓度单位 B.质量单位 C.体积单位 D.长度单位 2.以下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乙醇的分子式C2H6O B.CO2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 17Cl D.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3. 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酯类 B.属高分子化合物 C.碱性水解即皂化反应 D.不溶于水 4.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相同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以下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A.甲烷、乙烷、丙烷 B.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C.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 D.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6H2原子团的以下物质 5.以下实验方法肯定错误的是 A.用色谱仪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 B.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和检验墨水的成分 C.用碘—淀粉溶液吸收法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 D.用AgNO3检测游泳池水中次氯酸的含量 二、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CO可作冶铁的还原剂 B.空气或氧气可作炼钢的氧化剂 C.一定条件下,用H2或CO可将钙从CaO中还原出来 D.侯德榜制碱法得到的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铵 7.氢硫酸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从H2S的性质全面考虑,下列吸收H2S制备氢硫酸的装置最合理的是

化学选修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原子符号:A z X 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完整word)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化学等级考二模试卷

201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化学试卷2019.4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大规模开发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A. 铁、铜、铝 B. 铁、铝、铜 C. 铝、铜、铁 D. 铜、铁、铝 2. 下列微粒的表示方法能确定氟离子的是() A. X- B. C. D. 3. 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 该擦() A. 医用酒精 B. 氯化钠溶液 C. 葡萄糖溶液 D. 碘酒 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有利于减排CO2 B. 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 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 提高了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5. 常温下,将铝条放入下列溶液中,无明显变化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6. 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A. C8H18 B. C9H18 C. C10H18 D. C11H18 7. 12C和14C互为() A. 同分异构体 B. 同位素 C. 同系物 D. 同素异形体 8.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 A. 纸层析 B. 结晶 C. 分液 D. 过滤 9. 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 B—F键的键角为120° B. B—F键是非极性键 C. 3个B—F键的键能相等 D. 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10. 准确量取22.00mL Na2SO3溶液,最合适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滴定管 C. 50mL量筒 D. 有刻度的25mL烧杯 11. 给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Na2SO3晶体 B. C2H5OH C. C6H6 D. Fe

2017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不能用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NaCl B. MgCl2 C.AlC13 D.FeC12 2.关于氮肥的说确的是 A.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 C.使用碳按应深施盖土 D.硫铵与石灰混用肥效增强 3.可用铝热反应冶炼的金属是 A.W B. Na C.Mg D. Hg 4.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SO2 B. H2S C. HBr D. NH3 5.只表示一种微粒的化学用语是 A. B.X:X C.ns l D. X-X 6.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一定用不到的试剂或试纸是 A. NaOH溶液 B.浓盐酸 C.稀硫酸 D.红色石蕊试纸 7.可检验FeC13溶液中是否含FeCl2的试剂是 A. KSCN溶液 B.氯水 C. 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8.分子式为C n H2n+l Cl(n>l)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 的最小值是 A.3 B.4 C.5 D.6 9.能证明NaCl是离子化合物的事实是 A.常温下是固体 B.易溶于水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态能导电10.短周期元素W、Q、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X是两性金属元素。则 A.简单离子半径:XQ C.X的族序数大于周期数 D. Y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11.有关漂粉精的认识错误的是 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B.漂粉精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 C.漂粉精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D.漂粉精杀菌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

12.下列图像与选项对应的是 13.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物质选用试剂 A NaBr溶液(NaI) 溴水 B CuCl2溶液(FeCl3) 铜粉 C 乙烷(乙烯)氢气 D 溴苯(苯)液溴 14.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有关山梨酸的说确的是 A.属于二烯烃 B.和Br2加成,可能生成4种物质 C.1mol可以和3molH2反应 D.和CH3CH218OH反应,生成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15.正确认识铁制品的电化腐蚀与防护方法的是 A.铁制品腐蚀时既可做正极也可做负极 B.铁制品腐蚀时铁电极发生反应为:Fe-3e→Fe3+ C.铁制品腐蚀时或发生析氢腐蚀或发生吸氧腐蚀 D.铁制品连接电源正极可防止腐蚀 16.下列各项应用涉及的化学原理完全相同的是 A.用氯化铁或液氯处理废水 B.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 C.用二氧化硫或氯气漂白织物 D.用亚硫酸钠或氨水处理二氧化硫尾气

高三化学第18讲原子结构化学键教案

第18讲原子结构化学键 (第一课时) 考纲要求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 考点一原子结构、核素 1.原子构成 (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 原子(A Z X)原子核 Z——决定元素的种类 中子[A-Z] 在质子数确定后 决定原子种类 同位素 Z——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 1 12 的比值。一种 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②同一元素的各种稳定核素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不变。 (3)氢元素的三种核素

1 1H:名称为氕,不含中子; 21H:用字母D表示,名称为氘或重氢; 31H:用字母T表示,名称为氚或超重氢。 (4)几种重要核素的用途 核素23592U 146C 21H 31H 188O 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 3.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较易得到电子,活泼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在化合物中主要显负化合价。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氦为2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或得到电子,通

2019上海等级考化学真题试卷

2019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0-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元素中文名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118 B、中子数是295 C、质数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 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3、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A、晶体硅溶化 B、碘升华 C、熔融Al2O3 D、NaCl溶于水 4、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 、Cu加入氯化铁B、Zn加入硫酸 C、H2通入灼热氧化铜 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5、0.005 mol/L Ba(OH)2中H+浓度是 A、1×10-12mol/L B、1x10-13mol/L C、5×10 -12 mol/L D、5×10-13molL

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均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与环己院为同系物 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10、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11、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12、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A、硝酸钡,稀硫酸 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 D、稀硝酸、氯化钡

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题

2010年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试卷(模拟卷) 一、 Windows操作(共6分) 1在C:\KS下建立文件夹Prog;再在Prog下创建快捷方式WT,运行该快捷方式命令可打开write.exe。 2把Windows XP有关“添加其他Windows 版本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帮助信息窗口中的文本内容,复制到“记事本”上,并以文件名dyj.txt保存到C:\KS下。 二、Office操作(共16分) 启动Word,打开C:\素材word.doc 文件,按下列要求操作,将结果以原文件名另存在C:\KS 文件夹中。 1.删除标题中“摘自”和大引号,设置其余文字成文本框标题,文字为蓝色一号、加粗、空心、字符间距加宽3磅,设置文本框为淡黄色填充、无边框线;删除全文中所有相邻文字间的空格。 2.设置正文中所有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后间距为0.5 行;第二段添加淡蓝色的填充底纹; 将第四段分为两栏,第一栏宽为18 字符,第二栏宽为20 字符,栏间加分隔线。 3.按样张插入图片C:\素材\picture.jpg,设置图片的高、宽缩小为原图片的20%,并添加文字“中国馆”(利用文本框把此图和文字一起放置在如样张所示位置)。 注意:分栏及图文混排位置应与样张大致相同。 【Office操作样张】 三、网页设计(共20分) 利用C:\KS\wy文件夹中的素材(图片素材在wy\images中,动画素材在wy\flash中),按以

下要求制作或编辑网页,结果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1.打开主页index.htm。设置网页标题为:3G,设置网页背景图像为bj.jpg,,背景不随网页滾动而滾动,并在index.htm网页第1行插入一个3行3列的表格。 2.设置表格属性:对齐方式水平居中、边框线宽度、单元格边距、单元格间距均为0,指定宽度为800像素,合并第1行的第2列和第3列单元格,第2行的第1列和第2列单元格,第3行的第 1、2、3列单元格,所有单元格属性为水平居中和相对垂直居中。 3.在表格第1行第1列单元格插入图片tu01.gif,设置宽为250像素,高为100像素,图片中包含中国电信四个字的热点区域链接到dx.htm,并使该页面能在新窗口中打开;在表格的第1行第2列单元格插入动画3G.swf,设置宽为650像素,高为120像素。 4.根据样张在表格的第2行第1列单元格插入文本文件“dx.txt”中的内容,字体设置为隶书、24像素(或18磅),按样张插入表单,添加相应的表单元素,在表单下方将两个按钮设置为登录和重置,并按样张设置在表单下方居中。 5.根据样张在表格的第3行插入“联系中国电信”、“版权所有?中国电信”,插入版权符号?,字体设置为隶书、24像素(或18磅),颜色为蓝色(#0000FF),“联系中国电信”链接到邮箱地址admin@https://www.360docs.net/doc/6e783936.html,。 (注意:由于显示器分辨率或窗口大小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网页制作工具的不同,网页效果可能与样张略有差异,因此网页样张仅供参考,最终效果以题目要求为准。) 【网页设计样张】 四、多媒体操作 1.图像处理(9分) 打开C:\素材文件夹中的湖.jpg和天鹅.jpg,将天鹅合成到湖中,并调整其大小,通过适当编辑,使天鹅在湖面上呈现出如样张所示效果;按样张添加文字(华文行楷,100点),并对文字添加“色谱”(Spectrum)的渐变叠加图层样式,并设置投影效果(正片叠底,角度60,距离10像素,扩展5像素,大小10像素)。将结果以photo.jpg为文件名保存在C:\KS文件夹中,最终结果参照样张(“样张”文字除外)。 提示:结果保存时请注意文件名及JPEG格式。

2018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 化学二模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018.4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氯 B .铝热剂 C .氨水 D .石油 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Fe B .CH 3COONH 4 C .CO 2 D .CH 3COOH 3.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盐酸除锈 B .石油分馏 C .煤的气化 D .氯气消毒 4.关于二氧化碳,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分子比例模型 B .分子电子式 C O O C .分子结构式 O=C=O D .溶于水电离:CO 2 + H 2O → H + + HCO 3- 5.下列我国古代的几种技术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卤水煮盐 B .铁矿石炼铁 C .化丹(Pb 3O 4)为铅 D .火药爆炸 6.容量瓶上不会标示 A .标线 B .容量 C .温度 D .浓度 7.潮湿氯气、新制氯水以及次氯酸钠溶液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因为它们都含有微粒 A .HClO B .ClO - C .HCl D . Cl 2 8.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A(g) + B(g) → 2C(g) - Q B .2A(g) + B(g) → 2C(g) + Q C .2A + B → 2C + Q D .2C → 2A + B - Q 9.下列溶液不能区别SO 2和CO 2的是 A .酸性KMnO 4溶液 B .品红溶液 C .氢硫酸溶液 D .Ba(OH)2溶液 10.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 的信息。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过渡元素 B .质量数为74.92 2A(g) + B(g) 物质具有的总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教案设计

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教学目标】 了解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重点难点】 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教学过程】 一、引言: 01.20世纪初,丹麦科学家玻尔把原子类比为太阳系,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认为核外电子像行星绕着太阳运行那样绕着原子核运动,玻尔还因此于191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然而在后来的十年里,玻尔的行星模型却被彻底否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02.那是因为电子是一种质量极小的微观粒子,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又接近光速,因此电子的运动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相性。此时,不可能像描述宏观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何处。而只能用统计的方法,确定它在原子中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 03.就以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为例,这种概率统计的结果如何?有 何规律? 二、指导阅读: 01.假想给电子拍照,然后把照片叠加在一起得到电子云图像(右图)。 02.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即为电子云轮廓图,该 轮廓图即为原子轨道。

03.s能级的原子轨道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分别如下,由此可见: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p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的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 三、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 01.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你已经了解了哪几个方面? 02.写出原子序数为3-10的电子排布式,到此,你能解释下列电子排布图吗? 03.阅读: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自旋。 四、小结: 01.描述电子运动状态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02.构造原理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其余问题靠什么解决的?

03.可见,学习原子结构的方法如何? 五、课后作业: 01.图1和图2分别表示1s电子的概率分布和原子轨道。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1个电子 B.图2表示1s电子只能在球体内出现 C.图2表明1s轨道呈圆形,有无数对称轴 D.图1中的小黑点表示某一时刻,电子在核外所处的位置 02.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其理论依据是()A.构造原理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 03.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A.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B.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C.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04.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A.1种 B.2种C.3种 D.8种 0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态硅原子的是() A B C D

上海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一-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 关键点拨 1.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根据电子的能量高低和电子通常运动区域的离核远近,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电子层数可用两种方法表示:电子层序数(n)=1、2、3、4…或电子层符号K、L、M、N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有: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时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以上三点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需同时考虑。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的倾向。 2.统计原理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方面的运用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科学上应用统计的原理,以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来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为直观起见,我们用电子云来表示这种运动规律。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必须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描述。除了能量最低原理外,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还遵循: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因此,在同一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在同一亚层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其中未成对的电子在不同轨道中的自旋状态相同。 ¥

3.描述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在描述核外电子排布时,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侧重,我们可以按需 来选用。 ①电子式和结构示意图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图式称为电子式。 例如,氧原子·???? O·、钠原子Na·、氯离子[:?? ?? l C:]-、氢氧根离子[: ?? ?? O:H]-.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是用来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 况的示意图。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代表该层的电子数。 例如,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一般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在第 至第三电子层中,各亚层中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E1s,

上海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网_0

上海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网 篇一:2016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考试大纲 (2016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市高等学校学生,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安排在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主要内容是基于不同语种的程序设计。通过程序设计的教学和考核,旨在训练大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技术,重在培养大学生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语言是当前常用的一种简洁、高效、功能丰富的程序设计语言,

是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能力、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掌握C语言的语法和使用它进行编程的方法,并能上机调试运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C语言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考试细则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 3.考试环境: 篇二: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市高等学校学生,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给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二、考试目标考试的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

高三化学考前复习教案:专题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专题二原子结构与性质(两课时) 【考试说明】 1、了解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了解元素电离能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关系。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知识要点】 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所含有的相同。同一纵行相同。每一个周期总是由(ns1)开始到(ns2np6)结束.如此循环往复,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2、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原理,不同周期里所含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并且随着周期序号的递增,金属元素的种类也逐渐,非金属的种类也逐渐。 3、元素的分区和族 (1)s 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属于活泼金属, 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p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非金属和少数金属;(3)d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族元素, 为过渡金属; (4)ds区:, (n—1)d全充满,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 包括, (5)f区:, 包括元素 区全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区。主族主要含区,副族主要含区,过渡元素主要含区。 考点二: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金属性与非金属性,4、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完整)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 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48Ca和44Ca具有 A.相同的质量数 B.不同的质子数 B.C.相同的中子数 D.相同的电子数 2.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性质中的 A.高强度、低密度 B.高强度、导热性 C.低密度、导电性 D.导电性、导热性 3. 下列过程中,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钾熔融 B.碳酸钠溶于水 C.碘升华 D.晶体硅熔融 4. 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NaOH C.NaCl D.NH4Cl 5. 有机反应一般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反应比较复杂B.产率较高 C.副产物较多D.反应速率较慢 6. 下列固体中经充分加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的是 A.NH4HCO3 B.NaHCO3 C.Al(OH)3 D.CaCO3 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 B. 是直线形分子 C. 属于极性分子 D.结构式为C=O=O 8. 下列变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是 A.铁遇浓硫酸发生变化 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 C.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 D.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 9. 海水提溴的过程不包括 A.浓缩 B.氧化 C.提取 D.灼烧

+H 2O +H 2O +O 2 +O 2 10.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 2S SO 2 B. SO 2 H 2SO 3 C. S SO 3 D. SO 3 H 2SO 4 11. 侯氏制碱法中,使NH 4Cl 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 A.通入二氧化碳 B.冷却 C.通入氨气 D.加入研细的食盐 12.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OHCCH 2CH 2CHO B.CH 3CH 2OCH 2CH 2OH C.CH 3 CH=CHCOOH D.HOCH 2 CH=CHCH 2OH 13. 醇脱水得到烯烃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A .浓氢溴酸酸,加热 B .NaOH/H 2O ,加热 C .浓硫酸,加热 D .NaOH/C 2H 5OH ,加热 14. 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吸热反应 B .在常压下进行 C .在沸腾炉中进行 D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15. 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A .N 2的电子式为 B .N 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 .N 3—的质子数是20 D .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16. 重量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 .未作恒重操作 B .硫酸铜部分分解 C .硫酸铜晶体未完全失水 D .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 17. 铝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现①的转化,可通入过量CO 2 B. 实现②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 C. 实现③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 D. 实现④的转化,可通入过量NH 3

2018年上海各区高三化学等级考二模理论分析题汇总

例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部分: 用编号对应的元素微粒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21.元素②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元素③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 22.元素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3.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4.元素②与④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比②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熔点(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温度下,在2.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①③的单质发生反应,20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产物为68.0g。用单质③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 a.c(N2):c(H2):c(NH3)=1:3:2 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c.容器中压强不变 d.3v正(H2)=2v 逆(NH3) 达到平衡后,若使平衡常数K值增大,则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的速率变化更大。例2.硫化钠广泛应用于染料工业。请完成下列各题: 21.S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其核外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写出Na2O 的电子式,比较Na2O和Na2S的熔点高低:Na2O ___ Na2S。 22.O、S属于同主族元素,其单质的氧化性不同,用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O、S、S2-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0℃时,在体积固定且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a 2SO4(s)+4H2(g)Na2S(s)+4H2O(g) -Q (Q>0)并达到平衡。 23.上述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1molH2,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填“能”或“不能”)_________判断该反应达已经到平衡状态。若初始时加入的Na2SO4为2.84g,10分钟后达到平衡时Na2SO4的转化率为45%,v(H2)=_____________。 例3.碳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含碳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 21.碳元素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最外层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2.碳和硅是同主族元素,下列能说明二者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填编号)a.CH4的稳定性比SiH4强b.SiH4的沸点比CH4高 c.碳酸是强酸,硅酸是弱酸d.碳原子半径比硅原子小 例3.氮化硅(Si3N4)是一种重要的瓷材料,可用石英与焦炭在800℃的氮气气氛下合成: 3SiO2(s) + 6C(s) + 2N2(g)高温Si3N4(s) + 6CO(g) 2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平衡常数:K (800℃)>K (850℃),则正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4.任写两种能提高二氧化硅转化率的措施、。

人教版高三化学补习闪充方案 专题五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三化学补习闪充方案 专题五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高考怎么考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根据高考指挥棒来学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1.(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B、Y为N、Z为Na, A.H、B、N均以共价键结合,故A正确; B.Na与水、甲醇均反应生成氢气,故B正确;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硝酸,属于强酸,故C正确; D.XF3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故D错误; 故选:D。 2.(202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Ⅲ))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 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W>X>Y>Z B.原子半径:Z>Y>X>W 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解析】:A.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非金属性Cl>N>H>Na,故

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Na>Cl>N>H,故B错误; C.元素X的含氧酸有硝酸和亚硝酸,亚硝酸是弱酸,故C错误; 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故D正确; 故选:D。 3.(2020年天津市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 Y Z W 分子式H3ZO4 0.1mol?L﹣1溶液对应的pH(25℃) 1.0013.00 1.570.70 A.元素电负性:Z<W B.简单离子半径:W<Y C.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Na、Z为P、W为S, A.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电负性:Z<W,故A正确;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W>Y,故B错误; C.P的3p电子半满为稳定结构,则元素第一电离能:Z>W,故C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但由于氨气分子间含氢键,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故D错误; 故选:A。 4.(2020年1月浙江省高校招生选考)(1)比较给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2O C2H5OH(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OH﹣和C2H5O﹣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 (2)CaC2是离子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aC2的电子式。 (3)在常压下,甲醇的沸点(65℃)比甲醛的沸点(﹣19℃)高。主要原因是。 【解析】:(1)水为弱电解质,能微弱的电离;而乙醇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给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2O>C2H5OH;C2H5ONa能水解,即C2H5O﹣能夺取水中的氢离子,故能说明OH﹣和C2H5O﹣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Na+H2O═NaOH+C2H5OH,故答案为:>;C2H5ONa+H2O═NaOH+C2H5OH;

2016修订版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

附件1: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 (2016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市高等学校学生,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安排在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考试的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使学生能跟上信息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通过考试在教学上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能适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不断线”的要求,并为后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奠定基础。 三、考试细则 1.考试时间: 90分钟。 2.考试方式: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

3.考试环境: ●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7中文版。 ●应用软件环境:Office 2010中文版(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完 全安装)、Photoshop CS4中文版、Flash CS4中文版、Dreamweaver CS4 中文版、Audition 3.0中文版等。 四、试卷结构 考题由4个部分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含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及计算机网页制作。 按本考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范围,并按照知识认知和技能掌握的要求命制考题,原则上达到以下百分比要求:在认知要求方面,“知道”、“理解”和“掌握”分别占40%、40%和20%左右;在技能要求方面,“学会”、“比较熟练”和“熟练”分别占20%、40%和40%左右。详细见下表: 注:以上是每次考试的总体性要求,每份考卷的具体分值分布可以略有偏差。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2019届上海杨浦区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

1 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 2019.03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分离方法与物质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变化无关的是 A .萃取 B .结晶 C .蒸馏 D .纸上层析 2.下列铝合金的性质与其用于国产C919飞机外壳无关的是 A .导电性 B .密度小 C .抗腐蚀性强 D .硬度大 3. 1H 、2H 、3H 中数字1、2、3表示 A .中子数 B .质量数 C .核外电子数 D .质子数 4.不能正确表述二氧化碳分子的是 A .键角:180° B .结构式:O=C=O C D .属于非极性分子 5.对NH 3 A .制氮气 B .制氮肥 C .制硝酸 D .做制冷剂 6.Fe 与下列物质反应的产物,能使KSCN 溶液显红色的是 A .H 2O B .O 2 C .S D .足量稀HNO 3 7.检验NH 4+的方法是:向未知物中加强碱、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产物,该检验过程中不涉及的反应是 A .NH 4++OH ─ NH 3↑+H 2O B .NH 3 + H + → NH 4+ C .NH 3 +H 23? H 2O D .NH 3? H 24++OH ─ 8.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不可能 A .硬度很大 B .常温下为气态 C .属于原子晶体 D .属于非电解质 9.能使Al(OH)3的电离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的是 A .HNO 3 B .H 2CO 3 C .NaOH D .氨水 10.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3FeO(s) + H 2O(g)Fe 3O 4(s) + H 2(g) ─ Q ,H 2O 和H 2物质的量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2min 时仅改变一个条件,该改变的条件是 A .减少c (H 2O) B .增加c (H 2)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11.在液溴和溴水的混合物中,对液溴描述正确的是 A .深红棕色,在下层 B .深红棕色,在上层 C .紫黑色,在下层 D .紫黑色,在上层 12.接触法制硫酸中能提高SO 2转化率的条件是 A .400~500℃ B .常压 C .催化剂 D .过量的空气 △ 物质的量(mol) 0 1 2 3 H 2O 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