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学年第一学期曹杨二中高一期中考试卷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学年第一学期曹杨二中高一期中考试卷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学年第一学期曹杨二中高一期中考试卷

上海市曹杨二中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蕾审核人:朱颖蓓陈晓峰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积累应用(8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沙》)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

(4),荫此百尺条。(《咏史》)

(5)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中的“,”,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6)陶渊明《饮酒》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2.按要求选择(2分)

(1)李总在公司年度总结大会上,表达自己渴望更多贤才加盟公司的心情时,引用了以下一句诗。最恰当的是()

A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C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参考答案: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照我罗床帏

以彼径寸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二阅读 (5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6题。(11分)

鼠,特别是家鼠,本是令人痛恨的动物,然而它在十二生肖的乐队中却有拉首席小提琴的荣耀。古人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位的鼠永远打头。鼠与人类关系密切,有关鼠的童谣在旧时深受儿童喜爱,流行于京津一带的《小耗子偷油》,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人都会有印象;而《猫拿耗子》中“耗子大爷”的形象更带有几分老北京市民的懒散与穷讲究,十分可爱;不过,最让儿童神往的莫过于“老鼠娶亲”的民间传说,几乎流行于全国;春节前后,有关生肖的年画、剪纸,不仅是成年人点缀年节气氛的物品,更是儿童进入童话世界的向导。在浙江绍兴一带,人们常称年画为花纸,鲁迅《狗·猫·鼠》一文忆及童趣有云:“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清代梁玉绳《清白音集。嫁鼠词自注》:“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民间布玩具多有表现这一题材者,颇受儿童欢迎(如下图)。旧时流行的玩具,用手帕折叠为鼠,或用布缝制而成者,都曾是儿童的宠物。作为生肖,老鼠在民间艺术如剪纸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清光绪间山东掖县“十二生肖童子”之一的鼠,但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老鼠题材者就不多了。元代钱选《桃枝松鼠图卷》所绘并非家鼠,明宣宗朱瞻基则有《苦瓜鼠图卷》,画的分明是家鼠了。文学作品中,鼠的形象在《诗经》中早见,如《魏风·硕鼠》《鄘风·相鼠》等。唐代曹邺的《官仓鼠》以鼠喻贪污之官吏,有《硕鼠》遗意。唐代王度的《古镜记》写鼠妖为魅,开后世鼠婚故事之先河。《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至八十三回,写无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是鼠婚故事的发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阿纤》一篇,写人鼠恋爱,生动传神。但以鼠为妇,恰如许仙爱上了雷峰塔下的白蛇,终不如鼠妖为魅更具浪漫色彩。清传奇《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既是鼠窃狗偷之徒,又是杀人凶手,但以鼠为绰号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都是坏人,《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属一百零八将中的人物;《三侠五义》中大闹东京的“五鼠”,更是结拜的侠义之士,受到读者的喜爱。

(1)文中第一自然段说到鼠有着“拉首席小提琴的荣耀”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A.关于鼠的民间传说很丰富,它们能引导许多儿童步入童话的世界。

B.《猫拿耗子》和“老鼠娶亲”都是生动有趣、广泛流传的著名童谣。

C.鼠一向是儿童的宠物,所以关于它的童谣好听好唱,流传不绝。

D.每年春节前后,有关鼠的年画、剪纸作品都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唐代作品《官仓鼠》的主题与《诗经》中的《相鼠》相似,具有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妙。

B.蒲松龄笔下的“鼠仙”与《聊斋志异》中众多的狐仙一样可爱迷人,富于浪漫色彩。

C.在我国传统的剪纸和绘画作品中,老鼠常常充当主角,其中包括家鼠和松鼠。

D.鲁迅对“老鼠成亲”之类的年画也曾发生过浓厚的兴趣,那尖腮细腿的“读书人”模样与花花绿绿的颜色煞是诱人。

E.“五鼠闹东京”说的是五侠义之士的故事,他们广交朋友,肝胆照人,是一百零八将中的人物。

F.《西游记》中老鼠精兴风作浪,十分可恶,但她与唐僧的故事却脍炙人口,代代相传,说明人们对老鼠又恨又爱的复杂心态。

G.鼠的艺术形象在我国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还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广泛欢迎。

(4)请对附图作一简要描述。要求生动传神,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鼠在生肖中排行老大;A;D;G;略

(二)阅读下文,完成7—9题。(13分)

流逝的古典

黄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⑤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⑥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

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⑦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7. 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写听“老教授的课”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⑤段“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中“抚摸”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⑥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幻想芦塘旁边的亭亭玉立的女子,从而产生淑静,典雅的感觉。

B.文中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C.只有多读古书,才能让“古典”不至于流逝。

D.本文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古典珍贵无比的价值。

7. (2分)运用排比,层层铺排,集中表现了古典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

8.(3分)(1)以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2分)。(2)暗扣标题(或照应标题),“午后的阳光”“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正在慢慢消逝(1分)。

9. (3分)“抚摸”这一满含深情的动作,(1分)体现了作者用心体验,感悟之深,能感受到古典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1分)表现了作者对古典书籍的挚爱之情。(1分)

10.(2分)现代的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1分)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1分)

11. (3分)B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4分)

阙题①

唐代: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2.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1分)

A 山居即兴

B 咏物寄语

C 暮春思归

D 青溪怀古

13.就诗中画线句子,从情景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3分)

参考答案:

12. A

13.”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2分)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2分),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畅适之情。(2分)

四、按要求完成第14-18题(10分)

14.下面句中的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以欹为美(倾斜)/日以十本为率(效率)/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中间)

B 斫其正(砍削)/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宰以卓异闻(闻名)

C 甘受诟厉(辱骂)/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被)/故病且怠(呈病态)

D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慧)/持就火炀之(靠近)/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

15.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字而幼孩

B 所读书必手钞

C 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

D 锄其直,遏其生气

16.选出下列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阴雨者时之余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

B 又何以蕃吴生而安吾性耶?/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C 蒙辞以军中多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D 故不我若也/信乎其似巢也

17.选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的现象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而江浙之梅皆病/养其旁条,删其密

B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C 所读书必手钞/及疲,乃布裘坐观

D 名我固当/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1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以故名高一时

B 以疏为美/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C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衡乃穿壁引其光

D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0题。(14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答案:(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答案:(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答案: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2分)

答案: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深明大义(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写作(40分)

23.请以“眼泪为谁而流”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上海市2018-2019学年曹杨二中高一上期末数学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曹二高一上期末数字试卷 2019.1 一、填空题: 1、(19年曹杨高一期末1)若集合{}31,2,3,4,0,1x A B x x R x ?-? ==<∈??+?? ,则A B I =__________; 答案:{}1,2 2、(19年曹杨高一期末2)函数()f x =_________; 答案:x<=1,≠0 3、(19年曹杨高一期末3)方程()()222log 1log 21x x -=+的解为x =___________; 答案:4 4、(19年曹杨高一期末4)已知函数()y f x =是奇函数,且当0x <时,()3x f x x =+,则当0x >时,()f x =__________; 答案:()3x f x x =-+ 5、(19年曹杨高一期末5)函数()()211f x x x =+≤-的反函数()1f x -=__________; (2)x ≥ 6、(19年曹杨高一期末6)已知扇形的周长为4,面积为1,则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 答案:2 7、(19年曹杨高一期末7)设m R ∈,若函数()()211f x m x mx =-++是偶函数,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 答案:(0,+∞) 8、(19年曹杨高一期末8)设函数()1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0,1) 9、(19年曹杨高一期末9)对于非空数集,A B ,定义集合运算:{},A B ab a A b B =∈∈e ,已知{}{}1,2,1,1,3A B ==-,则集合A B e 中的元素之和为_________; 答案:9 10、(19年曹杨高一期末10)已知点()(),P a b a b ≠是直角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一点,点P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点'P ,若点P 及点'P 都在幂函数()y f x =的图像上,则()f x =__________; 答案:1/x 11、(19年曹杨高一期末11)已知函数()()()9 6,2201 x f x g x a a a x = -=?->+,若对任意[]10,2x ∈,总存在[]20,2x ∈,使()()21g x 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3,+∞) 12、(19年曹杨高一期末)已知函数()()2 024x x m f x m x mx m x m ?≤?=>?-+>??,若存在实数b , 使得函数()()g x f x b =-有3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m>3 二、迭择题: 13、(19年曹杨高一期末)如果,a b c d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 c b d ->- B.a c b d +>+ C. a b d c > D.ac bd > 答案:B 14、(19年曹杨高一期末)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唐诗中的两句诗为“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 莱不成仙。”其中后一句“成仙”是“到蓬莱”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A 15、(19年曹杨高一期末)已知角α的终边在第一象眼,那么角 3 α 的终边不可能再()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数学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019.06)

曹杨二中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2019.06 一. 填空题 1. 已知向量(3,1)a =,(,6)b x =-,若a b ⊥,则实数x 的值为 2. 若120°角的终边经过点(1,)P a -,则实数a 的值为 3. 已知向量(4,3)a =,则a 的单位向量0a 的坐标为 4. 在等差数列{}n a 中,165a a +=,43a =,则8a 的值为 5. 若a 、b 为单位向量,且2()3a a b ?+= ,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 (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6. 已知向量(cos ,sin )a θθ=,(1,3)b =,则||a b -的最大值为 7. 若4sin 25 θ =,且sin 0θ<,则θ是第 象限角 8. 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为BC 边上(含端点)的动点,则AD BC ? 的取值范围是 9. 若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10. 走时精确的钟表,中午12时,分针与时针重合于表面上12的 位置,则当下一次分针与时针重合时,时针转过的弧度数的绝对值 等于 11. 如图,P 为△ABC 内一点,且1135 AP AB AC =+,延长BP , 交AC 于点E ,若AE AC λ=,则实数λ的值为 12.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有时将余弦定理写成:2222cos a ab C b c -+=,利用这个结构解决如下问题:若三个正实数x 、y 、z 满足229x xy y ++=,2216y yz z ++=,2225z zx x ++=,则xy yz zx ++= 二. 选择题 13.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若{}n a 的前10项之和大于前21项之和,则( ) A. 0d < B. 0d > C. 160a < D. 160a > 14.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n n n n a a a +?=+-(n *∈N ),则42 a a 的值为( ) A. 1615 B. 43 C. 13 D. 83

2017年上海市春春季高考语文作文题解读

【作文材料】 有人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精华解读】 春考过后,作文题出,好评之语屡见,却只是隔靴搔痒,未涉及如何操作。四五学生问我,慎思之后,始敢下笔。 “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一句中,“寒冷”对“温暖”,“崎岖”对“平坦”,据此而推,省略内容也应当是两两相对。这些词语乃修饰之词,是“我”对于“许多地方”的感受。“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意即所行之处,皆值得“我”关注。为什么值得“我”关注呢?一定是“我”能从中有所收获。材料中“地方”和“土地”可以当作同一概念,是“我”的足迹,大而言之,是“我”的人生经历。由此可以得出一观点:人生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关注。“关注”不仅仅是目光和精力的集中,更是行动的实践和付出。 如果从“寒冷”对“温暖”、“崎岖”对“平坦”的角度分析,个人认为可以从分析人生的两面性入手,“寒冷”和“崎岖”代表人生中不好的一面,“温暖”和“平坦”反之。人生“不好的一面”有哪些呢?比如人性的丑恶、愿望的无法满足、种种让人痛苦的经历。对此,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至于好的一方面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又该如何对待呢? 接下来是一些具体的操作: 标题:材料作文拟一个好标题很重要。根据这则材料,我试着拟了两个标题: 1、人间冷暖处,自有花开落 2、脚下所行,心之所及 开头:可以直接引用材料,或是引用一些名言警句。通过引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间:注意论据的使用。 1、理论论据 (1)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2)人生就是场经营,有人经营感情,有人经营利益,有人经营幸福,而有人经营阴谋。(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2、事实论据 (1)苏东坡坦然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贬谪途中,为官一地,关注当地民生疾苦,并能造福一方,如修建苏堤。 (2)托尔斯泰看透农奴制的罪恶解放农奴。 (3)贝多芬成为聋子之后反而创造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4)史铁生残疾之后深入思考人生,其作品意蕴深邃。 …… 写中间这一部分有多种方式。通过罗列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只是其中一种罢了。你也可以压缩事实论据,从人生的具体表现、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应对措施这些方面入手。 结尾:可以对前文的观点做一下强调,也可以对前文做一下总结。在你论述时,要是能和标题照应一下会更好。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最新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最新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归牧的牛羊走在回答的路上,②,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点字的注意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脊(jǐ)摇曳 B.啾(jiū)劳做 C.氲(wēn)疲惫 D.荷(hé)洋溢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纯昭示憧憬 B.清醇显示憧憬 C.清醇昭示希望 D.清纯显示希望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B.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 C.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蹿声奏

出动听的诗行 D.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聚众赌博已经蔚然成风,这无疑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的阻碍和危害。 B.目前在通讯行业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分庭抗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 C.在公司表彰会上,财务部长的话无意中揭了他的短,他越听越冒火,到后来气冲霄汉,与财务部长当场争执起来。 D.路遥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凡脱俗的才华为我们创造了一笔独特的精神财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6年曹杨二中自招数学试卷(答案)

冲刺17年自主招生之 2016年曹杨二中自招数学试卷 1. 存在,可化简为___________. 【答】 【解析】由00a b ab ->, ≥ 00a b ?≤,≤, 原式 += =± ,题有问题 A. B. - C. D. - 2. 123kx k -=有1个整数解x ,正整数k 的个数有____________. A. 4 B. 5 C. 6 D. 7 【答】C 【解析】212312323kx k k k k k =+?+???∣ ∣有()()12116++=个不同解. 3. 同一直角坐标系,y kx b =+(k b ,为实数,0k ≠)代表的直线有无数条,不论怎么抽, 都能得证其中两条过完全相同的象限,至少要抽____________. A. 5 B. 6 C.7 D. 8 【答】A 【解析】除了x 轴y 轴,其他直线至少过两个象限,取5条直线至少有3条非x 轴y 轴,总共四条象限,必有两条过同一象限,4条直线构造1010x x x y ===-=,,,不符合题意 . 4. []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 . M N ==(x 为实数). 当1x ≥时,M N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 【答】D 【解析】设()221k k <+,()2211k k k M k ?< +?<+≤≤, 而1k k <+,N k == N M ?≤,取1x =可使等号成立.

5. ABC △中,AB AC AD =,为高,AD BC AB AC +=+, ABC △周长为2,则ABC S △为_________. A. 316 B. 38 C. 3 4 D.无法计算 【答】A 【解析】设2BC a AD h ==, ,224343a h ah h a h +=?=?=, 53 22238 a a a =+??=,243316ABC S ah a ===△ 6. 矩形ABCD 边AB 经过O ⊙圆心O E F ,、分别为AB DC 、与O ⊙交点,34AE AD ==,,5.DF =求O ⊙直径______________.= 【答】10 【解析】设OE r =,()2 22 3544205r r r r =+-+?=?=?直径为 7. 任意实数x y 、,定义2*xy x y ax by = +(a b 、为常数),等式右端的计算是通常的四则运 算. 若1*212*32==,,则()2*1____________.-= 【答】2 【解析】41212223a b a b ?=??+??= ?+? 02a b ?==, ?原式2x ==. 8. 函数121y x 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答】3 【解析】()()2112103y x x x x x = ++-+++--+=∣∣∣∣∣∣≥∣∣,1x =-时等号成立. 9. 实数x y 、满足2 245x x y --=,则2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 9 22 x y -≤ 【解析】设2x y k -=,24250x x k -+-=,9 1682002 k k =-+?△≥≤ A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a b c ∈R 且0a ≠,则“240b ac -<”是“函数2 ()f x ax bx c =++的图像恒在x 轴上方”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解出“函数2 ()f x ax bx c =++的图像恒在x 轴上方”求得等价条件即可辨析. 【详解】 “函数2()f x ax bx c =++的图像恒在x 轴上方”即“240b ac -<且0a >”, 所以“240b ac -<”是“函数2 ()f x ax bx c =++的图像恒在x 轴上方”的必要非充分条 件.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辨析,关键在于准确弄清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已知,0x y z x y z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xy yz > B .xy xz > C .xz yz > D .x y y z > 【答案】B 【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0x y z x y z >>++=,所以0x >,所以xy xz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型. 3.若函数22y x x =-在区间[,]a b 上的值域是[1,3]-,则点(,)a b 位于图中的( )

A .线段A B 或线段AD 上 B .线段AB 或线段CD 上 C .线段A D 或线段BC 上 D .线段AC 或线段BD 上 【答案】A 【解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结合值域分析定义域区间端点满足的特征,即可得解. 【详解】 作出函数2 2y x x =-的图象,由题在区间[,]a b 上的值域是[1,3]-, 所以1,13a b =-≤≤或11,3a b -≤≤=, 即点(,)a b 位于图中的线段AB 或线段AD 上.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函数值域判断定义域特征,并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表示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其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已知集合{(,)|120,120,,}A s t s t s t =≤≤≤≤∈∈N N ,若B A ?且对任意的 (,)a b B ∈,(,)x y B ∈均有()()0a x b y --≤,则B 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 ) A .10 B .19 C .30 D .39 【答案】D 【解析】根据()()0a x b y --≤,转化为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不存在或小于等于零,分析要使这样的点最多,点的分布情况,即可得解. 【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上英语期中考试

Ⅱ.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below,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ro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1) Mr. Mancinelli emigrated from Italy to America with his family when he was eight and began working at a local barbershop when he was 11. He now still ___21___ (do) his job full time, cutting hair five days a week from noon to 8 p.m. In the past five years, he ___22___ (work) at Fantastic Cuts, a hair salon ___23___ (locate) in a small shopping center in New York City. (2) The Rocket ___24___ (be) arguably the most popular NBA franchise in China since the team ___25___ (draft) Chinese superstar Yao Ming. Yao played his entire NBA career in Houston. (3) Though it’s not mainstream, if you walk through major cities you may see a fan ___26___ (dress) in the sweeping robes and wide sleeves of Hanfu, which literally translates to “Han clothing.” This kind of clothing ___27___ (sell) well among certain young people. (4) But the central issue ___28___ (remain): who is ___29___ (blame) for the unsustainable imbalance in the world economy --- and how can it ___30___ (tackle)? Section B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only be used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need. 1/ 13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学年度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曹杨二中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第Ⅰ卷(共105分)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50分) Section A Directions: Read the passage below,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Black Friday is the Friday following Thanksgiving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ten 1 (regard)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mas shopping season. The date for Black Friday 2 (vary) between 23 and 29 November, not like Christmas Eve, Black Friday is not a federal holiday, 3 California and some other states observe “The Day after Thanksgiving” 4 a holiday for state government employees. Many non-retail employees and schools have both Thanksgiving and the day after 5 , followed by a weekend, there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shoppers. It has routinely been the busiest shopping day of the year since 2005. In recent years, many retailers, like Walmart, Target, Toys R’Us and Best Buy kick off a Black Friday saving event 6 stores and online, 7 (lower) the prices on popular toys, updated electronics and fashionable clothes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one or two weeks earlier. In some cases, this may trigger more and more ridiculous deals, especially 8 it involves camping outside stores for silly amounts of time to get to a chance at one the only two units available in a particular sale. In many others, it’s just a great time to save some money. Black Friday has long been a high-risk, high-reward day for retailer. 9 the consumers expect long lines and extended hours at stor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retailers constantly change their retail strategies, 10 (hope) to boost their sales figures. Like it or not, Black Friday will remain important. 【答案】 1.regarded 2.varies 3.but 4.as 5.off 6.at/in 7.lowering 8.when 9.while 10.hoping 【分析】 1. 考察非谓语动词。此处表示被动,且有词组regarded as, 被视为。Black Friday 被视为圣诞购物季节的开

山东省2017年春季高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扁.舟(biǎn)狡黠.(xiá)跌宕.起伏(dàng) B.嗔.怒(ch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 C.恫.吓(dòng)字帖.(tiě)潸.然泪下(shān) 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斑驳脏款称心如意 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 C.妆裱憧憬锲而不舍 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 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 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 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烕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 ....了。 B.王熙凤是一个精明强干、八面玲珑 ....、逢场作戏的人。 C.这张画上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D.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风景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电子商务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B.昆曲是发源于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索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C.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选手,大多是以中职学校的学生为主。 D.“绿色庄园”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基本上满足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猜想它以前、很早以前的主人②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 ③门都关闭着,让你去猜想它的蕴藏④漫步在苏州的小巷中是一种奇特的经验 ⑤一座座门庭 A.④②⑤③① B.②⑤④③① C.④⑤②①③ D.②⑤①③④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雷雨》《骆驼祥子》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分别是曹禺、老舍。 C.“再拜”指第二次拜,表示礼节隆重,旧时书信末尾常用“再拜”表示敬意。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9.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排比) B.苍苍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夸张) C.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拟人) D.我听到绿叶丛中紫罗兰的嗫嚅,芳草里铃兰的耳语,流泉边迎春花的低笑。(对偶) 10.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是 即事二首(其一) 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A.前两句以燕语写声,以槐阴写色,有声有色,画面感强。 B.后两句写一场雨过,窗外芭蕉叶尽情伸展,显示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C.燕语、槐阴、雨声都是以动写静,衬托出夏日庭院的幽静。 D.诗人善于捕捉典型的事物形象,略加点染,全诗便意趣盎然。 机密★启用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