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二)

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二)
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二)

农田杂草和鼠害防治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家栖鼠中最大的一种。

2、( )是防治害鼠的方针。

3、农田鼠害的防治技术主要有()()

()()。

4、物理防治即采用()防治害鼠。

5、熏杀灭鼠剂可分为()和()。

6、制作毒饵的原料由()()()三部分组成。

7、毒饵配制的方法有()()()()等。

8、鼠类属于()门()亚门()纲()目,是()中种属最多的一种小型或中型的世界性广布兽类。

9、农业害鼠的主要种类有()、()、()、()、()、()等。

10、属于野栖鼠种的是(),属于家野两栖鼠种的是(),属于家栖鼠种的是()。11、形态选择性是指植物由于()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或()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生化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

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生化反应包括()和

();生态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

和()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生

态选择性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选

择性。

三、连线题:将以下农药或施药方式同它们相关的作用机制相连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

1、以下组合施药部位均在土壤表层的是┄┄┄┄┄┄┄┄┄┄┄┄┄┄┄┄┄┄┄┄() A、涂抹施药撒施 B、泼浇滴灌 C、泼浇点状施药 D、撒施滴灌

2、在杂草2~5 叶期喷施除草剂,属于┄┄┄┄┄┄┄┄┄┄┄┄┄┄┄┄┄┄┄┄┄() A、播前处理 B、播后苗前处理 C、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化学防治害鼠?

2、化学防治害鼠的特点是什么?

3.鼠害的农业防治方法有哪些?

4.杀鼠剂分哪几种举例说明。

5.试述农田化学灭鼠的基本原则。

6.简述毒饵的制作和投放方法。

农田鼠害基本知识点

农田鼠害基本知识点 鼠类系啮齿动物中的主要类群,啮齿动物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 啮齿动物的体驱分为头部、颈部、驱干部、尾部和四肢五个部分。 构成啮齿动物毛被的毛可分为针毛、绒毛和触毛三种。 啮齿动物的毛色有单色毛或毛尖毛基不同的双色毛和三色毛。 啮齿动物的牙齿依其形态和功能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根据鼠类较为固定的栖息场所,可将鼠类分为野栖鼠和家栖鼠两大类。 根据鼠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和栖居方式,可将鼠类分为树栖、地栖、半水栖三大类。 鼠类洞穴通常由洞口、洞道、窝巢、仓库、厕所、盲道等部分构成,称洞系。 最先被鼠类取食,且取食频率最高,这样的食物被称为嗜食性食物; 常被鼠类取食,但取食频率较低的食物,称为可食性食物; 很少被鼠类取食的食物,称为偶食性食物。 鼠类对食物的选择不仅取决于食物营养价值,还取决于食物的可获得性。 鼠类盗食新的食物时常表现为先进行试探,然后再取食,或回避、拒食。 鼠类活动包括觅食、打洞、筑巢、求偶、避敌、迁移、越冬、蛰眠等。 与鼠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因素有鼠种、年龄、性别、环境、气候、季节和时间等。 根据不同鼠类长期适应的活动规律,将其分为夜行性、昼行性和昼夜活动3种类型。 按鼠类活动频次与24小时的关系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多峰型。 夜行性鼠类多活动于黄昏后或黎明前几小时,每晚出现2个活动高峰。 昼行性种类一般上午和黄昏前活动频繁。每天出现2个活动高峰。 啮齿动物与繁殖有关的生理生态现象可分为发情、交配、妊娠、产仔和哺乳五个阶段。 雌性动情期分为:①动情前期②动情期③动情后期④安静期。 胚后发育期大至可分为四个阶段1初乳期自初生至15日龄;2幼鼠阶段25-25日龄;3亚成体阶段25-70日龄;4成体阶段70日龄以上。 鼠类的婚配形式可以分为单配偶制和多配偶制, 鼠类的社群行为有避敌、迁移、越冬、蛰眠。 蛰眠可分为不定期、间断性和不间断性三类。 冬眠动物冬眠时的体温一般在0.1-10℃之间,低于0℃时会被冻僵,高于10℃时会使动物苏醒而恢复活动状态。因此,冬眠动物的窝巢都在冻土层以下,-1-10℃之间,当气温升高至0℃以上时冬眠鼠类开始苏醒出蛰。 农田鼠害猖獗的原因一是乱砍滥伐农田林木,随意开垦荒地,耕作制度不合理,改变了天敌与鼠类的栖息环境;二是无节制的猎杀毒杀农田鼠类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三是长期依赖鼠药使一些农田鼠类产生了抗药性,增加了灭鼠难度。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分布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鼠类年龄组成、性比率、多型现象等。 社群序位是鼠类群体生活中对资源占有的形式,包括在群体的趴卧顺序、交配优先、采食次序、警戒、护巢避敌行为等。享有较高序位的个体占有资源优势,其存活与遗传的机率均大于低序位个体,位序通过争斗或遗传等形式决定。也有些序位与年龄有关,占椐优势序位的强壮个体是灭鼠中的重点。 巢区一个个体或一个家族进行正常觅食、交配、育幼和避敌等日常活动的区域。 领域有些鼠种在巢区内,特别是在洞口周围一定区域内不准同种或异种个体侵入而进行积极防御的区域范围称为领域。 外激素的释放方式有两种,直接释放到体外,或寄放在一些物体或生活基质上 外激素的传导介质是水和空气,传播方式有静态(布朗运动)和动态(媒介物的流动)。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生长在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全球经定名的植物有三十余万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约八千余种;在我国书刊中可查出的植物名称有36000多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有119科1200多种。除可按植物学方法分类外还可按其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水生、沼生、湿生和旱生,按化学防除的需要分为禾草、莎草和阔叶草,此外还可根据杂草的营养类型、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 传播方式多,繁殖与再生力强,生活周期一般都比作物短,成熟的种子随熟随落,抗逆性强,光合作用效益高等。农田杂草的主要为害为: 与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局部气候温度,有些则是病虫中间寄主,促进病虫害发生;寄生性杂草直接从作物体内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有的杂草的种子或花粉含有毒素,能使人畜中毒。由此可见,掌握农田杂草防除技术极其重要。接下来,我就将本次学习的杂草防除的 各种技术整理成心得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植物检疫: 即对国际和国内各地区间所调运的作物种子和苗木等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新的外来杂草远距离传播。这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对近距离的交互携带传播无效,须辅以作物种子净选去杂、农具和沟渠清理以及施用腐熟粪肥等措施,以减少田间杂草发生的基数。 二、人工除草: 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简单农具除草。 耗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油菜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菜田的基本情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根据各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可划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个产区。春油菜区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 冬油菜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油菜的90%左右。目前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约有8000万亩。下面主要介绍冬油菜区的情况。 芝麻、等轮作。种植方式有移栽、直播两种,其中育苗移栽约占种植面积的8 0%。育 苗于每年九中下旬播种,十月中下旬移栽,第二年五月上、中旬成熟。直播于十月中旬 茬为水稻的称作水田油菜,为移栽油菜,田间杂草以禾本科为主。前茬为棉花、芝麻、 花生等夏播旱作物的称旱地油菜,多为移栽油菜,少量为直播油菜。 油菜田受杂草危害比较严重,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的考察,长江流域冬油菜田草害 面积达种植面积的50%油菜在苗期遭受杂草危害,常导致成苗株数减少和形成瘦苗、弱苗、高脚苗,抽薑后分枝结荚少。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时可以达到50%甚至更多。 二、油菜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在冬油菜区,田间的饿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早 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以及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猪殃殃、大巢菜、刺儿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杂草的种类也有明显的区别。 冬油菜区,播种时气温较高,墒情较好,一般在油菜播种后杂草既萌芽出土,并很快 形成出苗高峰。高峰期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持续30天左右。这些杂草与油菜幼苗竞争激烈,是形成草害的主体。12月份至1月份气温较低,田间杂草基本停止生长。待 到2月下旬气温回升时,一些入土较深的杂草种子陆续萌发,但数量较少,并且此时油菜生 长迅速,田间封闭,这些杂草往往因为光照不足而逐渐死亡,构不成危害。直播油菜田杂草 高峰出现的早晚和数量的多少,受秋季和冬季气温以及降水的影响很大。油菜播种后天气干 旱少雨,土壤墒情差,出苗高峰就推迟,但降雨后很快形成出草高峰。 因此,对于冬油菜区,杂草防治的时期有3个,包括播后芽前,冬前期和早春,尤其

2012鼠害防治方案

伊金霍洛旗草原工作站2012年鼠害防治预案 鼠害是草原自然灾害之一,害鼠达到一定种群数量后,对农作物、牧草等植物能造成明显的危害。要防治草场鼠害,首先要侦查鼠情,掌握当地主要害鼠的种类、分布、及其数量动态,分析其发生趋势,作出鼠情预测预报。伊旗境内草牧场上常见的害鼠有长爪沙鼠、鼢鼠、草原黄鼠、土拔鼠、五趾跳鼠等,其中数量大、危害严重的是长爪沙鼠。 一、长爪沙鼠的鉴别特征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 Milne-Edwards),别名:黄耗子、长爪砂土鼠、沙鼠、黄尾鼠和砂土鼠等。头和体背面中央棕灰色而有光泽,杂有黑褐色;体侧较淡,呈沙黄色,眼周形成一微白色斑纹并延伸至耳基;耳缘具短小白毛,耳内侧几乎裸露。下唇、颏、喉上部及前肢内侧毛端白色,颅骨宽短,颧弧细,泪骨发达,脑颅顶部隆凸,眶前孔大,鼻骨发达,长约为颅长的41%,其后端中间呈楔状缺刻;前颌骨后端向后超过鼻骨。门齿孔后端达上颊齿列前缘水平。腭骨后缘远离第3上臼齿后缘,中间有显著的向后突起。上门齿有纵沟,上颌前臼齿小,但明显。尾棕黄色,尾上被密毛,尾端有毛束,尾端毛束黑色,其远端的半段背面杂有黑毛,尾基足背面淡沙黄色;爪黑色,爪端色淡。体腹面其余部分污白色。 长爪沙鼠活动敏捷,多群居,不冬眠。多栖息在沙质撂荒地、固定沙丘、锦鸡儿丛、田边、地埂、道路两旁等植被稀疏、低矮的地区。植食性,春夏季取食植物须根和绿色部分;秋季以植物种子为食,同时贮粮,为冬季准备食物,有的洞内可贮存粮食15~30kg。长爪沙鼠不吃窝边草,白天活动,不冬眠。春秋各有一次活动高峰,大风天气很少活动,活动范围200~400m,个别可达1km。长爪沙鼠每年可产2~5胎,每胎产子2~11仔,平均6~8仔。4~7月为繁殖盛期,春季出生的幼鼠可当年进行繁殖。 长爪沙鼠的洞系结构十分复杂,分为越冬洞、夏季洞和临时洞。越冬洞比较复杂,有粮仓、老窝等。一般老窝体积2400m3,距地面80~120cm,内有由干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专题

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农艺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系列讲座 (初 级) (3) 1 —町_M B 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授课教师:何付丽 1 东北农业大学

绪论 一.杂草的来源与概念 1、杂草的来源 生产实践中,常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杂草三大类。杂草来源于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从杂草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关系,尤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农田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杂草既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又保持着野生植物的本性。例如稗草,结籽很多,随熟随落等方面,还保持有野生植物的特性,但稗草长期与栽培水稻同生,或多或少地带有栽培的习性,在生态类型中已反映有早、中、晚稗等类型。杂草与野生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生境条件不同,杂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与栽培植物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抗逆能力不同。 2、杂草的概念 杂草是伴人植物:杂草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由此,人们提出的杂草的定义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与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根据的。如:长错地方的植物; 不想要的植物; 除种植目的以外的非目的植物; 无应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 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等等。 在对杂草生物学特性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注重杂草本身特性的概念: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一类特殊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植物的某 些习性; 杂草是能以种群侵入栽培的、人类频繁干扰或人类占据的环境,可能抑制和取代栽培的或生态的或 审美的目的的原植物种群的植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 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 并非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但在漫长的环境中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的 植物; 适应了人工环境,干扰人类活动的植物等等。 上述概念强调了杂草对人工环境( man-made habitat )的适应性和危害性。进而,有人总结出杂草具有3性:适应性( adaptation )、持续性( persistence )和危害性 ( harmfulness )。 由此我们总结出杂草的概念如下, 狭义:长期生长在栽培环境条件下的任何植物,又叫农田杂草。 广义:生长在不需要它的地方的任何植物。 二.杂草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分布、鉴别与分类、群落组成与演替、生理与生态以及防治原理与方法的学科。 杂草学是伴随着种植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伴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略)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 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莲子草 009 苋科凹头苋 010 苋科反枝苋 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 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 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 018 紫草科麦家公 019 紫草科附地菜 020 石竹科蚤缀 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 024 石竹科牛繁缕 025 石竹科米瓦罐 026 石竹科雀舌草 027 石竹科繁缕 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 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 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 034 菊科胜红蓟 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 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鼠害防治技术与标准

鼠害防治技术 一、防治鼠害的意义 世上老鼠知多少?据说全世界有鼠口100亿只,分布数量之多以亚洲为冠,印度约有35亿只,是人口的6倍;日本有3亿只,约为人口的3倍;我国人口有12亿,鼠口将近40亿。鼠类传播疾病,窃取粮食和食品,破坏森林、草原、农田、以及啃咬物品建筑、通讯设施、家具衣物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害鼠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危害很大,因此,防治鼠害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1、鼠类对农林牧的危害 (l)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害鼠常年危害农业生产,从在土壤中盗食种子开始,啮食作物根、茎、叶和果实,直到作物收获后继续危害贮存的粮食及加工的食品,以及蔬菜、果树、果品、经济作物,无所不害。其发生面积之大,损失之重,超过历来被认为我国对农业危害最重的蝗、螟、粘虫、小麦条锈病灾害的总和。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鼠害再次回升。1993年和1994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分别为2333万公顷和2533万公顷,分别比1990年增加40%和50%。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全国每年因鼠害造成的粮食作物田间损失达30多亿公斤,棉花达20多万担,甘蔗达10万吨以上。西南、西北、东北、华南等鼠害严重地区的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一般减产5%-10%,重者达30%以上,部分农田甚至毁种或绝收。1993湖南邵阳县一个村失收水稻17. 9公顷(268亩),全村人均损失稻谷50.5公斤;广西贵港市一农户损失稻谷高达1250公斤。1994年江西早稻遭受鼠害面积100万公顷(1500万亩)、晚稻受害重的稻田减产3-5成;1995年,各地群众纷纷致信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以及农业部领导,反映鼠害猖獗。湖南郴州反映水稻每亩减产高达100公斤;江西玉山红薯受害40%:四川仁寿、合川、铜梁反映小麦、玉米、水稻减产30%一50%,有的毁种3-4次。此外一些地区花生、低酚棉、果树、甘蔗等作物也不同程度遭受鼠害。 害鼠对农户储粮的影响也很大。据调查,一个农户一年损失储粮少者10-20公斤,多者50公斤以上。我国2/3以上的农户,不同程度存在着鼠害问题。有关主管部门估计,每年因鼠害造成全国农户储粮损失达20-30亿公斤。1987年农业鼠害损失最严重,全国损失粮食高达1500万吨,约占80年代全世界损失量(5000余万吨)的2/7,等于我国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相当于62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被鼠吃掉了。 (2)对林业生产的危害 害鼠危害树木,啃食幼树的韧皮部或咬断苗木的顶芽和嫩枝,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因伤口长久不能愈合,使树木遭风折,或因微生物侵入伤口引起病虫为害,病朽断裂死亡。鼠害降低了造林的成活率,严重地威胁人工林的培育。害鼠啃食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田间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 (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田旋花等阔叶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冬防、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等。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

离传播。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小麦播种前及早整地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肥水、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脂、氯氟吡氧乙酸等防除藜、萹蓄、田旋花等;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冬季茎叶处理施药,宜在杂草基本出齐时进行;春后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前用药,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选择除草剂,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除草剂使用需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药剂需二次稀释充分混匀后喷施,施药器械使用前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跑、冒、滴、漏,使用后彻底清洗,以免发生药害。 (二)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马齿苋、藜、反枝苋、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杂草防控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附杂草防除技术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除草剂 除草剂就是能够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农药。广义上是指防除所有不希望其存在的植物的药剂。 (2)农田杂草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或者说是农田中不希望存在的植物。 (3)甩喷法施药 北方地区水稻田一种常用的施药方法,将农药制剂采用喷雾器对水稀释成所需要的容量后,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将药液以非雾化状态相对均匀地喷射到保持有一定深度水层田间。 (4)药土法施药 很多除草剂在水稻本田施用时,往往需要将除草剂制剂与一定量的载体如细土或细沙混拌后进行均匀撒施(要求田间有水层),称为药土法。 (5)选择性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是只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及作物,甚至只能杀死某一种或某类杂草的除草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4-滴 (2)1963 (3)“时差”和“位差” (4)内吸传导性 (5)旱生型杂草、湿生型杂草、沉水型杂草、藻类杂草 (6)65%、4米/秒 (7)2%、低洼 (8)广谱、茎叶兼土壤、触杀性 (9)光合作用、激素、酶促活化作用、钝化作用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 (1)D. (2)A. D. (3)A. D. (4)C. (5)C.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 7.√、 8. ×、 9.×、1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草相及叶龄:除草剂的药效与杂草的种类、叶龄、及株高密切相关。一般不同种类的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同一除草剂用于不同杂草群落的地块,表现的除草效果不同;杂草在幼苗阶段,根系少,次生根尚未充分发育,抗性差,对药剂敏感,防效突出;随着植株的发育,叶龄加大,植株增高,耐药力及抗药性增强,因而药效下降。(2)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pH值、墒情(土壤湿度情况)、微生物等对除草剂的药效均有明显影响,尤其对土壤处理剂影响更加突出。 (3)气象条件: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风速等)主要通过影响除草剂雾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2月6日

摘要: 1. 杂草的特性 2. 杂草的分类根据生活史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分类,根据习性分类 3. 杂草的危害 4.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 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论述: 杂草的特性 1. 生长快 2.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 出苗持续不一 4. 种子寿命长 5. 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 多种授粉途径 7. 多种传播方式 8. 拟态性杂草的分类1.根据生活史分类 (1) 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 两年生杂草 (3) 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 禾草 (2) 莎草 (3) 阔叶杂草3.根据习性分类 (1) 耕地杂草 (2) 林地杂草 (3) 草地杂草 (4) 水生杂草 (5) 环境杂草 (6) 寄生性杂草杂草的危害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 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妨碍农事操作 (4) 孳生病虫害

如何有效地防治鼠害

如何有效地防治鼠害 一、选择最佳灭鼠时期 根据农田害鼠繁殖发生危害的规律,结合耕作制度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农田鼠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为每年的春季3月份和秋季8月份。 1、春季3月份一般3月份气温已开始回升,鼠类活动日趋频繁,并开始繁殖,此时灭鼠即能减少春季繁殖量,收到“一杀百杀”的效果,对控制全年的害鼠数量将起很大作用,又可保证春播作物全苗、正常生长,减轻播种期鼠害程度;同时3月份农田的鼠粮少,此时处于冬后复苏的鼠类,大量出巢,饥不择食,容易取食毒饵,灭鼠效果好。 2、秋季8月份 8-9月份秋收作物日渐成熟,害鼠进入秋季繁殖高峰期,害鼠密度上升,此时灭鼠即可保证秋收作物顺利成熟收获,颗粒归仓,减少鼠耗损失,还可起到压低越冬基数,减轻翌年鼠害的作用。 3、作物受为害敏感期。如水稻圆秆拔节期,块根作物开始膨大期,花生夹果充实期稍前一些时间进行灭鼠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治和保护作物的效果。 二、科学投药灭杀 1、科学选用杀鼠剂积极推广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减少二次中毒现象。禁止使用含有氟乙酰纳等剧毒鼠药。通过实验研究,用0.5%溴敌隆水剂、0.75%杀鼠迷粉剂、98%氯敌鼠钠盐

粉剂防治农田黑线姬鼠和住宅区褐家鼠效果均达85%以上,可以作为大面积灭鼠的首选鼠药;如果交替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2、合理选择饵料毒饵饵料一般选择稻谷、大米、玉米粒、小麦粒、红苕块等鼠类喜吃食物。在毒饵中加入适量食盐、菜油等可增强适口性,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3、毒饵配制方法溴敌隆使用浓度1:100.先用0.5%溴敌隆水剂1升对温热水10升,充分搅拌后倒入100千克饵料中拌匀,待药被吸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堆30秒,然后摊开晾干,即成0.005%溴敌隆毒饵。杀鼠迷使用浓度为1:19.用0.75%杀鼠迷粉剂1千克,饵料19千克,加入适量的水(以能粘附药粉为宜)充分拌匀,即成0.0375%杀鼠迷毒饵。98%氯敌鼠钠盐粉剂使用浓度为1:200,配制方法同上。 4、投饵方法耕作区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按自然田块在田埂上或沟渠边及稻田附近的鼠类活动场所投饵一圈,形成保护圈;山坡旱地以耕地为中心设保护区,重点投药防治;住宅区采用连续多次投饵法,连续投饵3晚,按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原则补充饵量,对猪栏、牛圈、粮仓、厨房以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重点投药。 5、投饵量耕作区投饵实行少放多堆的原则,一般每相距5米一堆,每堆3-5克,每667平方米投饵量200克。住宅区按15平方米房间投饵2-3堆,每堆5-10克进行。 6、应急防治鼠害鼠类活动带有单一性和群集性,尤其在缺

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第六章农田杂草与杂草的综合治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朝贤研究员 一、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2.理解杂草的危害; 3.了解杂草的基本知识;杂草的特性;杂草的分类。 二、本章重要内容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

《农田鼠害的综合防治》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知道并记住化学防治的原则,常见的杀鼠剂、毒饵 的制法、毒饵的合理投放。会用以上知识点做选择、填空、解答题。 【学习重点】化学防治 【学习难点】化学防治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防治害鼠的方针是。 2、农业防治是结合农业生产,努力创造不适宜害鼠、、、的环境条件,减轻为害,以达到防鼠的目的。其措施包括与土地,整修、,清除,合理布局,及时,精收细打,坚壁淸野,改造仓房,仓库等。 3、诸多、、等都是鼠类的天敌。 4、利用灭鼠,也是生物防治的方法之一 5、物理防治灭鼠即采用。此外灭鼠,灭鼠、灭鼠等方法,也属于物理灭鼠法。 6、化学防治指用毒杀或害鼠的方法,是短期内杀灭大量害鼠的主要方法。 7、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是、、 、。 8、常见杀鼠剂有、、。 9、经口灭鼠药可分为及。 10、熏杀灭鼠剂分为和。 11、制作毒饵的原料由、、三部分组成。 12、常见的添加剂包括、、三种。有时也加入、。 13、毒饵的配制方法有、、、 。 14、如鼠害的密度高。可选用毒饵,若鼠害密度低,可使用毒饵。 15、采用饱和式投饵法,即单位面积总饵量分为投撒,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鼠药防治害鼠的居民区。 16、害鼠的综合防治包括、、、。教师同步导学案学生笔记及反思

二、检测预习 三、小组合作探究 1、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2、物理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3、化学防治的原则 4、常见的杀鼠剂有哪些 5、制作毒饵的原料有哪些? 6、毒饵的配置方法有哪些? 7、如何做到毒饵的合理投放? 四、教师精讲点拨 五、课堂达标与迁移 一、判断题 1、“竹筒毒饵站”是一种杀鼠新方法,不论城乡均可推广使用。 2、投饵应采用饱和式投饵法,即单位面积总饵量一次性投放。 3、如鼠害密度高可采用急性毒饵,若鼠害密度低,多选用慢性毒饵。 3、饱和式毒饵法尤其适用于用急性灭鼠药防治害鼠的居民区。 4、常见的添加剂有引诱剂、黏着剂、警戒色,其中警戒色是红色或蓝色的染料, 其目的是对人起警戒作用。 5、常见的添加剂有引诱剂、黏着剂、警戒色,其中引诱剂不仅能引诱鼠类接近毒饵,且能增加其对毒饵的取食量。 6、鼠类是色盲,故警戒色不会影响鼠类取食毒饵。 7、驱鼠剂对害鼠有驱避作用,可防止害鼠接近被保护目标。 8、烟剂是在正常温度下可气化的药剂,并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害鼠的呼吸系统,进入其体内而使之中毒死亡。 9、熏蒸剂是将农药原药、燃料、氧化剂、硝烟剂制成粉状物或锭状制剂。 10、经口灭鼠药分为速效灭鼠药和缓效灭鼠药。 11、速效灭鼠药,对鼠类作用快,且不产生拒食反应。安全可靠。 12、一般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单一作物连片种植比多种作物混载或套种区的鼠害重。

中国农田常见0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008 苋科莲子草009 苋科凹头苋010 苋科反枝苋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018 紫草科麦家公019 紫草科附地菜020 石竹科蚤缀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024 石竹科牛繁缕025 石竹科米瓦罐026 石竹科雀舌草027 石竹科繁缕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034 菊科胜红蓟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037 菊科猪毛蒿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063 旋花科篱打碗花 064 旋花科田旋花 065 旋花科小旋花 066 旋花科中国菟丝子 067 旋花科日本菟丝子 068 旋花科牵牛 069 旋花科园叶牵牛 070 十字花科荠菜 071 十字花科碎米荠 072 十字花科离子草 073 十字花科播娘蒿 074 十字花科独行菜 075 十字花科北美独行菜 076 十字花科印度蔊菜 077 十字花科风花菜 078 十字花科遏蓝菜 079 大戟科铁苋菜 080 大戟科泽漆 081 大戟科飞扬草 082 大戟科地锦 083 荇菜科荇菜 084 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 085 唇形科水棘针 086 唇形科香薷 087 唇形科密花香薷 088 唇形科鼬瓣花 089 唇形科夏至草 090 唇形科宝盖草 091 唇形科益母草 092 豆科天蓝苜蓿 093 豆科草木樨 094 豆科含羞草 095 豆科窄叶野豌豆 096 豆科广布野豌豆 097 豆科大巢菜 098 千屈菜科耳叶水苋 099 千屈菜科节节菜 100 千屈菜科圆叶节节菜 101 锦葵科苘麻 102 锦葵科野西瓜苗 103 锦葵科冬葵 104 大麻科葎草 105 柳叶菜科水龙 106 柳叶菜科草龙 107 柳叶菜科丁香蓼 108 列当科列当 109 酢浆草科酢浆草 110 酢浆草科铜锤草 111 车前科车前 112 车前科平车前 113 车前科大车前 114 蓼科萹蓄 115 蓼科柳叶刺蓼 116 蓼科卷茎蓼 117 蓼科辣蓼 118 蓼科酸模叶蓼 119 蓼科尼泊尔蓼 120 蓼科红蓼 121 蓼科皱叶酸模 122 蓼科齿果酸模 123 马齿苋科马齿苋 124 毛茛科石龙芮 125 蔷薇科蛇莓 126 蔷薇科朝天委陵菜 127 茜草科猪殃殃 128 茜草科茜草 129 玄参科陌上菜 130 玄参科通泉草 131 玄参科北水苦荬 132 玄参科婆婆纳 133 玄参科波斯婆婆纳 134 茄科曼陀罗 135 茄科龙葵 136 伞形花科积雪草

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 题目: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 年12月 6 日

摘要: 1.杂草的特性 2.杂草的分类 根据生活史分类,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根据习性分类 3.杂草的危害 4.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植物检疫,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5.除草剂的安全科学使用 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商品选购,除草剂的使用时间及方法, 除草剂使用器械及药液的配置,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论述: 杂草的特性 1.生长快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3.出苗持续不一 4.种子寿命长 5.可塑性和抗逆性强 6.多种授粉途径 7.多种传播方式 8.拟态性 杂草的分类 1.根据生活史分类 (1)一年生杂草:①夏性一年生杂草②冬性一年生杂草 (2)两年生杂草 (3)多年生杂草:①简单多年生杂草②匍匐多年生杂草 2.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1)禾草 (2)莎草 (3)阔叶杂草 3.根据习性分类 (1)耕地杂草 (2)林地杂草

(3)草地杂草 (4)水生杂草 (5)环境杂草 (6)寄生性杂草 杂草的危害 杂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作物争肥、争光、争水 (2)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3)妨碍农事操作 (4)孳生病虫害 (5)影响人、畜健康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运 农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除 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 不同作物与其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环境相似,用科学的轮作倒茬,改变其环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2.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作物种子进行精选,精除混杂在作物种子中的杂草种子,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精选种子的方法很多,如良种繁殖单位通过良种圃,人工穗选、粒选、汰除草籽;生产单位在播种前通过晒种、风选、筛选、盐水选、泥水选、硫酸铵水选种等方法汰除草籽。 3.施用腐熟的厩肥 厩肥是农家的主要有机肥料。堆肥或厩肥必须经过50-70℃高温堆沤处理,闷死或烧死混在肥料中的杂草种子,然后方可施入田中。 4.清除田边、路边、沟渠边杂草 5.合理密植,以密控草 科学地合理密植,能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杂草的生长,即以密控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6.深水淹稗的措施在北方稻田中采用的时间较久,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二)物理防除 1.机械防除 (1)深耕 (2)耕茬、少耕和免耕 (3)苗前耙地和苗期中耕灭草 2.火焰除草 3.电力除草 4.覆盖物除草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是农田杂草综合治理中的一项措施。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

最新农田鼠害防治技术

农田鼠害防治技术

农田鼠害防治技术 一、防治鼠害的意义 世上老鼠知多少?据说全世界有鼠口100亿只,分布数量之多以亚洲为冠,印度约有35亿只,是人口的6倍;日本有3亿只,约为人口的3倍;我国人口有12亿,鼠口将近40亿。鼠类传播疾病,窃取粮食和食品,破坏森林、草原、农田、以及啃咬物品建筑、通讯设施、家具衣物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害鼠对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危害很大,因此,防治鼠害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1、鼠类对农林牧的危害 (l)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害鼠常年危害农业生产,从在土壤中盗食种子开始,啮食作物根、茎、叶和果实,直到作物收获后继续危害贮存的粮食及加工的食品,以及蔬菜、果树、果品、经济作物,无所不害。其发生面积之大,损失之重,超过历来被认为我国对农业危害最重的蝗、螟、粘虫、小麦条锈病灾害的总和。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鼠害再次回升。1993年和1994年我国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分别为2333万公顷和2533万公顷,分别比1990年增加40%和50%。据不完全

统计,“八五”期间,全国每年因鼠害造成的粮食作物田间损失达30多亿公斤,棉花达20多万担,甘蔗达10万吨以上。西南、西北、东北、华南等鼠害严重地区的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等作物一般减产5%-10%,重者达30%以上,部分农田甚至毁种或绝收。1993湖南邵阳县一个村失收水稻17. 9公顷(268亩),全村人均损失稻谷50.5公斤;广西贵港市一农户损失稻谷高达1250公斤。1994年江西早稻遭受鼠害面积100万公顷(1500万亩)、晚稻受害重的稻田减产3-5成。此外一些地区花生、低酚棉、果树、甘蔗等作物也不同程度遭受鼠害。 害鼠对农户储粮的影响也很大。据调查,一个农户一年损失储粮少者10-20公斤,多者50公斤以上。我国2/3以上的农户,不同程度存在着鼠害问题。有关主管部门估计,每年因鼠害造成全国农户储粮损失达20-30亿公斤。1987年农业鼠害损失最严重,全国损失粮食高达1500万吨,约占80年代全世界损失量(5000余万吨)的2/7,等于我国年进口粮食的总量,相当于62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被鼠吃掉了。 (2)对林业生产的危害 害鼠危害树木,啃食幼树的韧皮部或咬断苗木的顶芽和嫩枝,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因伤口长久不能愈合,使树木遭风折,或因微生物侵入伤口引起病虫为害,病朽

中国农田常见207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 水绵 002 木贼科 问荆 003 木贼科 节节草 004 萍科 萍 005 槐叶萍科 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 粟米草 007 苋科 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 莲子草 009 苋科 凹头苋 010 苋科 反枝苋 011 苋科 刺苋 012 苋科 皱果苋

013 苋科 青葙 014 萝摩科 鹅绒藤 015 萝摩科 地梢瓜 016 萝摩科 萝摩 017 紫草科 斑种草 018 紫草科 麦家公 019 紫草科 附地菜 020 石竹科 蚤缀 021 石竹科 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 粘毛卷耳 023 石竹科 薄蒴草 024 石竹科 牛繁缕

025 石竹科 米瓦罐 026 石竹科 雀舌草 027 石竹科 繁缕 028 石竹科 王不留行 029 藜科 藜 030 藜科 灰绿藜 031 藜科 小藜 032 藜科 地肤 033 藜科 猪毛菜 034 菊科 胜红蓟 035 菊科 豚草 036 菊科 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051 菊科鼠麴草052 菊科泥胡菜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056 菊科稻槎菜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060 菊科蒲公英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

植物保护技术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练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杂草: 2、除草剂的选择性: 二、填空题: 1、除草剂的选择性分为、和。 2、形态选择性是指植物由于的差异导致对药剂或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生化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作用,生化反应包括和;生态选择性是指利用除草剂和的差异,从而安全有效地防除田间杂草,生态选择性可以分为选择性和选择性。 3、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施药时间分为、和;按施药对象分为和;按施药方式分为、、、和。 三、连线题: 将以下农药或施药方式同它们相关的作用机制相连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 1、以下组合施药部位均在土壤表层的是┄┄┄┄┄┄┄┄┄┄┄┄┄┄┄┄┄┄┄┄()A、涂抹施药撒施B、泼浇滴灌C、泼浇点状施药D、撒施滴灌 2、在杂草2~5 叶期喷施除草剂,属于┄┄┄┄┄┄┄┄┄┄┄┄┄┄┄┄┄┄┄┄┄() A、播前处理 B、播后苗前处理 C、苗后处理 D、茎叶处理 五、简答题:1、杂草的为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指长错地方、害大于益的杂草 2. 除草剂只杀杂草不伤作物,或只杀某种或某几种杂草而不伤害其他杂草和作物的特性 二、填空题 1. 形态选择性生化选择性生态选择性 2. 形态附着吸收量生物化学反应酶促活化作用除草剂钝化作用在土壤中的部位植物生育时间位差时差 3. 播前处理播后苗前施药苗后处理;土壤处理茎叶处理;涂抹施药撒施泼浇滴灌点状施药 三、连线题 1、2,4—D 茎叶处理剂时差选择性 2、二甲四氯酶促活化作用 3、敌稗位差选择性 4、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钝化除草剂作用 5、草甘膦用于作物播种之前形态选择性 四、选择题1~2: B C 五、简答题 1.与农作物争水、争肥2. 侵占地上和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3. 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4. 杂草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防除杂草将增加管理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