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耳机调音转自百度diy耳机贴吧

diy耳机调音转自百度diy耳机贴吧
diy耳机调音转自百度diy耳机贴吧

其实调音本身也不是玄学,从音箱开始,调音就出现了,选什么样的箱体,选什么样的盆腔,选什么样的磁铁,用什么样的消音棉,甚至密封胶,还有箱体怎么设计。这当中还要牵涉到多单元箱子的分频问题,这个更是要谈到电气知识了。然后讲到拜耳发明了的耳机,再后来缩小到平头,然后到入耳,都需要调音。可以说,越大的东西,调音越复杂,因为可以调整的环节更多。耳机,发烧烧个几万块差不多了,音响音箱这一块,几万块只是入门,大烧都是几百万,所以,我等屌丝就不要真的指望说什么耳机听出箱子的感觉了,就是入门的往那一摆,再牛逼的耳机声场上低音量感也得歇菜~~更别说稍微好点的各声道还带分频的。

从调音针对的对象来说,一个是厂家制造单元时候的调音,这个是针对单元本身,它决定了单元最终的素质,话说,我们都没有设计单元这个水平吧所以,其实我们通常讲的调音就是从单元的外围入手,来进行声音的调节,电气方面也好,物理方面也好,一切还是要立足与单元本身的特性的~而耳机这个角度来说,头戴的可以调节的空间更大些,平头次之,入耳再次之,所以,其实调音这一块,入耳是相对来说最简单的,当然,说是简单,其实也不简单,因为入耳的调音是最精细的。

说头戴难,是因为头戴的调节空间大,头戴的单元基本上都是背后n个孔,

比方说这个货,你看到背后那么多的孔了么有人数过没我数过了,9个,你告诉我堵哪个或者哪几个孔好谁算术好给个排列组合出来,单这九个孔可以出多少种声音~~这还不算,用什么东西堵这个孔~厚的调音棉薄的调音棉多厚的,多薄的可不可以这个孔用厚的那个孔用薄的或者直接用胶水封死你看,9个孔,折腾死人了!

而且我会告诉你这货背后中间还有个孔么我当然不会!那不是再让你增加烦恼么而且我也不会告诉你,这个孔里面放各种东西可以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你要是敢恶心死人,你可以放点鼻屎试试看!我会告诉你么我不会!然后还有装这个单元的壳子背后是密封呢还是不密封呢这壳子的前面加不加泡棉或者其他滤音的东西?

所以你看,一旦扩张开来,那调音就真的成了玄学,真的无从下手,变数太多了~没事,不用担心,我们慢慢来~

以前喜欢摄影,摄影本身是一个减法的学问,为什么这样说,就是你只要关注你表现的东西就好了,其他的可以不要的一概不要,越简单越好,我觉得调音跟这个有共性,这个也是我从一个40多岁的老玩家那里学到的,他说,调音就是滤音的过程~我表示豁然开朗!我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讲给你听,你看看有没道理~

任何单元本身,出来后,素质就已经定性了,尤其是声场,层次,解析度分离度这些硬性的素质,基本就是先天的,好的单元跟差的单元,即使是在没煲开的情况下,也是一耳朵可以听出区别的,而且这些东西通过外围的调整没办法改变,所以,我们调音本身,主要针对的还是各个频段的声音的量的控制,而且这个量,主要还是减少,对其他频段不产生影响下的减少,所以叫滤音~拿掉不想要的,留下想要的。

当然,要完美解决这一点很难,要拿掉齿音,必然会牺牲一些高频,要拿掉一些低音,必然会损失中低音的一些弹性,这是各个频段衔接上的问题,没办法避免。有同学会说了,我可以通过调音的手段增加低音高音什么的啊,其实针对单元本身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更多的是你集中了多少~以入耳为例,讲最简单的,如果单元跟前腔的密封不够好,低音从后腔就溜掉不少,那你说我密封了是增加低音了量了!错,你密封了,只是留住了它本来就有的~把耳塞塞紧点以及用c套都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发现,低音增加的同时,中频就没有原来通透,高频也没原来靓丽,因为低音的量把它

们给掩盖了。讲到这边,有同学又要问了,我的耳机闷,低音混,那我怎么增加高频呢很简单,你减少中低频不就等于增加高频了么当然,还是要减少我们不想要的那些频段,同时不要给其他的频段带来过多的干扰,那才是科学的方法。一个顶级的单元,必须是中庸的,三段均衡的单元,它需要有很强的适应性,这样的单元才可以调节出不同的声音来,而一个有特色的单元,最多只能说是优秀的单元,肯定本身就有部分方面的缺失而导致的特色,当然这样的特色不能以好坏来区分,个人喜好吧~最后,一个先天不足的单元,通过外围的物理手段,怎么理也是理不出好声音的,所以,调音重要,单元素质也重要,缺一不可~~谁也没办法把垃圾单元调成神器~

谁都可以把极品单元调成垃圾货色~不信你给你的单元喷一口吐沫试试~

我不知道研究调音的人有几个研究过单元的结构,我看过一些单元的设计图纸啥的,表示比还是看的一头雾水,所以,就讲我的研究结果好了,一般的大的动圈单元,分焊盘,然后是磁芯,然后是振膜,然后四周的保护框架,平头的多会多个前壳,入耳的多会多个保护罩。先从最重要的振膜讲起。

振膜的结构一般都是中间一圈凸起,然后往边上有的有褶皱有的没褶皱的延展一直到振膜的外围,

我估计有不少同学都跟我一样用手按过坏的振膜!哈哈~是不是边缘下沉,中间保持一定的硬度不变形好了,我们差不多可以这样认为,高音部分,就是靠线圈里面的那个硬点的凸起来发声,低音部分则是靠线圈的外围来发声,而中频呢自然靠的是线圈附近来发声了,我们说,一个单元,中频才是它的灵魂,如果一个单元中频都不行,那根本就没有调节的必要了,讲到这边,小伙伴们有大概想到过怎样针对单元来调音了么

我说头戴跟平头水比较深点的原因就是因为头戴的在单元焊盘那一面基本都在高音区有开孔,低音区也有开孔,并且正反两面可调,所以自由度比较高,而平头基本上低音区都有开孔,而且是很多孔,同时正反两面可调,至于入耳的,好像焊盘那一面部分低音区开孔的我没见到过,高音区有开孔的一般也都是贴死了,你撕开或者捅破,声音就走样了,所以入耳的大部分只有前面部分可调,那么可调节性又要降低一筹,是不是越小自由度越低了?

明白这样的道理后,再来想调音,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有具体的思路了其实针对单元部分的直接调音就是调整单元可震动部分的幅度。

先讲背面部分的调音,以最上面那个40mm的羊毛单元为例,堵了中间的高音孔,那么发出来的声音就会稍显刺耳,因为限制了高频震动幅度,使得高频失去弹性,变的更加的突出,如果堵死,同时失去的还有中频和低频的弹性,这个影响很大~,你可以直接用手指按死这个孔试试~~所以这个孔的作用实际上是提升高频的,同样的,如果堵了低音区开的孔也就限制的低频部分的振膜运动,使得低音的量感变少,同时加快了低音的回弹,都堵死的话就会影响到中频,使得声音发干。

一般如果单元的低音比较闷,那就是低音的量太大了,用胶水封死几个低音区的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对低音的量感觉不足,把不织布给捅开,就能增加低频的量,再此我想说一句,通过对单元背面的调整是没办法去衰减高频的,更多的影响到的还是中低频~增加低频,肯定会对中高频有遮盖,突出高频,一样会使得中低频听感降低,这个基本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平衡点就对了~

平头塞的原理跟这个一模一样~

误人子弟了,低音区开孔的那个讲反了,这个不好修改,就直接补充下。修正一下,密封增加低音,开放减少低音。看来熬夜损伤大脑啊,哈哈。

然后再讲到前面部分的调音,这个还真有的说了,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

单元~

钛单元,这个开孔开的大,高音区跟重低音区都有开~

传说飞利浦的单元,我就买了两对,做好送人了,素质还不错,性价比挺好,后面考虑再入一些~

钛单元5孔版,个人觉得这个版本比多孔版本好,量下来了,低音就没那么肥厚了,高音的毛刺也得到一些减少,没有多孔版本的那么闷

不记得什么单元了,我对三角孔有点恐惧倾向,主观上不大喜欢前面是这样结构的单元。。

最典型的入耳单元~魔声的设计啊~~哈~

我表示你看到这么多不同的开孔是不是又觉得无所是从了其实不用管这些,这是单元的厂家在针对单元本身的特性做的一些调音的处理,我们一般调前面还是靠环形调音棉来解决问题的,这些东西我手边都有我们一一来看~

先说10mm的调音棉

第一种最基本的调音棉,这个调音棉本身不宽,基本是封不到单元的前出声

孔的,而且也比较薄,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把单元粘合到前腔的作用,如果你喜欢玩的话,你可以把这个调音棉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堵单元前孔,仅供娱乐~哈~

第二种,这个是带高密度金属滤网的,这个滤网透气性比较好,能在对细节较低损伤的情况下减少齿音和高频的毛刺,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你买回来的10mm的钛单元跟生物单元上面都有贴这个,说明什么说明钛单元跟生物单元的高频部分肯定是有毛刺的,所以厂家出厂的时候就给默认贴好了~在此我也要提醒一下买到钛单元说齿音严重的,你要多煲煲,第一耳出来的

声音根本不能代表一个单元本身的素质。

第三种,这个是带不织布纤维的,透气性差,用来做40mm单元这样的大单元中孔封闭的作用更大,比方说羊毛单元的声音偏暖,解析和层次显得差一

点,用这个贴了可以有效的提升高频部分的质量,同时也会削减部分低频的量,增加低频弹性。如果把这个用在入耳单元上作为调音来用,会使声音变得很混~基本上高频中频损失严重,当然,它也有个作用,对齿音非常敏感的同学在面对齿音突出的单元的时候,可以用这个作为终极武器,不过要记得得用针在上面扎孔,给中高频透气,慢慢增加扎的孔的数量,这个过程我只能说,需要很大的耐心,而且也不能批量的控制,只能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试。

第四种,这个是比较厚的中心开孔小的调音棉,除了堵住边孔,增加低音的弹性外,也会少许降低低音的量,同时,因为比较厚,能够起到吸音的作用,削减高频的毛刺,使用这个调音棉能够更好的烘托人声,像ie7/ie8这样中

高频比较好,声音偏冷,偏清淡的单元,用这个调音棉能够有效的给声音“增肥”,钛单元用这个也可以削减高音的毛刺,同时使低音变的不会那么浑浊。

然后还有8mm的,原理跟作用都一样,8mm的有凸头的,有平头的,平头的单元调节空间更大,凸头的用环状调音棉更多的是起到粘和作用。

再往下就是滤网了,滤网也是分金属滤网跟不织布纤维滤网,金属滤网也能削减高频,但是因为不是高密度的,对高频的影响很有限,不仔细分辨你感觉不出来~这个滤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灰尘或者什么别的东西掉到声腔里面,说白了,最主要的是防止耳屎。。。然后不织布的纤维滤网的作用可以参考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