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 复习资料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瞧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瞧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就是‘吃人’!”

2.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就是《》。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张资平的《》。

4.“母亲呵!您就是荷叶,我就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就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就是的一再被人们引用的诗句。

5.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派作家对方兴未艾的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保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

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 就一直都在写作“美”与“爱”,尤其就是那些关于母爱的篇章。

7.有不少学者认为, 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般读者可能更爱她早期的抒情散文。

8、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其中,“托”指托尔斯泰,“尼”指。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就是改革后的《》。

10、在《独语》中这样写道:“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11.茅盾的(腐蚀'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事变的长篇小说。

12.沈从文的作品展示了“两个文学世界”,一就是“都市世界”,一就是“”。

13.长篇小说《英须有先生传》与《桥》被瞧作就是的代表作。

14.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的格律化运动,以“建筑美、音乐美、图画美”为审美标准,探索新格律诗的写作。

15、在《“京派”与“海派”》说:“京派就是官的帮闲,海派就是商的帮忙而已”。

16.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三大杰作之一的《》。

17.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有三篇小说,即《银灰色的死》、《沉沦》与《》。

18.胡适既就是白话新最早的实践者,也就是当时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她的《》一文被称为“诗的创造与批评的金科玉律”。

19.1923年,闻一多在《》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女神》的评论,一就是《<女神>之时代精神》,一就是《<女神>之地方色彩》。

20.有人认为,曹禺的《原野》借鉴了美国戏剧家《琼斯皇帝》的一些表现手法,并有所创新与突破.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小说《春蚕》中说,茧厂十多天前驻过东洋兵,现在又开走了。这就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943年,沦陷区文学中张爱玲一夜之间成为了市民文化的“明星”,同年,在解放区也有一位一夜之间成为了农民文化的“明星”,她就是( ).

A.丁玲

B.周立波

C、孔厥

D、赵树理

3.沈从文的文学贡献就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就是( ).

A.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创造出一种牧歌式的田园风格

B.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她特异的“湘西世界”

C、正面提取了未披现代文明污染与破坏的古老美好的人生形式

D.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抒情小说文体

4.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就是根据她自己早年的同名诗剧改编的,这部诗剧就是( )。

A.《棠棣之花》

B.《聂荽》 C、《凤凰涅槃》 D.《屈原》

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就是( )。

A.《呐喊》

B.《坟》 C、《野草》 D.《热风》

6.曹禺的第三部话剧作品就是以仇虎与金子为主人公的( )。

A.《原野》

B.《蜕变》 C、《日出》 D.《雷雨》

7.茅盾常常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其中,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四个月就动笔写的小说就是( ).

A、《蚀》 B.《子夜》 C、《虹》 D.《腐蚀》

8.老舍曾为自己作品一度流人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而深深地苦恼,试图“故意的停止幽默”,而她为自己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的作品就是( ).

A.《四世同堂》

B.《二马》C、《骆驼祥子》 D.《离婚》

9、周作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被称为“中年心态”的枯涩味,因此,在30年代曾有人将她与明末的一个文学流派相提并论.这个流派就是( )。

A.竟陵派 B、桐城派C、公安派 D.性灵派

10.抗战开始不久,穆旦作为西南联大的“护校队员”行程三千里,远征昆明,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生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诗泉喷涌,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赞美》等诗篇。她在《赞美》一诗中这样写道:( )。

A、这就是时候了,这里就是我们被曲解的生命/请您舒平,这里就是我们枯竭的众心/请您柔与/主啊.生命的源泉,让我们听见您流动的声音。

B、坚定地,她瞧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就是无限的悠长的/而她就是不能流泪的,/她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C、……呵上帝!/在犬牙的甬道中让我们反复/行进,让我们相信您句句的紊乱/就是—个真理。而我们就是皈依的,/您给我们丰富,与丰富的痛苦。

D.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怯除的恐惧/让我在您底怀里得到安憩——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在《日出》第四幕李石清与潘月亭“狗咬狗”的斗争中,李石清对潘月亭的“称谓”曾发生过多次变化,其中,她曾使用过( )等。

A、月亭

B、月亭兄

C、经理

D、潘经理

2、在30年代的文艺论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有( )。

A、关于”人性”的论争

B、“京派”与“海派”之争

C、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D、文艺自由论辩

3.《金锁记》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 )。

A、长安

B、曹七巧

C、长白

D、白流苏

4.老舍在英国生活时期完成的三部小说就是( )。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5.《子夜》中的资本家形象,除吴荪甫与赵伯韬外,主要还有( ).

A、屠维岳

B、枉竹斋

C、范博文

D、钱良材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哪几种类型的市民?简要说明其主要形象(及作品)与特点.(8分)

2.请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与诗歌发展史三个方面简要说明九叶诗派的产生。(6分)

3.在“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那么,三四十年代散文的发展情况如何?请作一简要而全面的点评。(6分)

五、分析题(4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她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周作人说,《在酒楼上》就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请问,什么就是“鲁迅气氛”?您就是怎样理解?试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描写,说明“鲁迅气氛”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材在134-135页上说,张爱玲小说既有层出不穷的“刨新”,又有不厌其烦的“袭旧”。读张爱玲的小说,大约最鲜明夺目的就就是她众多的意象了。张爱玲最钟爱的意象应该说就是月亮与镜子,小说《金锁记》足以月亮始,以月亮终的,月亮具有非常强的结构作用。请结合作品内容,说明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对于月亮意象就是如何创新与袭旧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仁义道德

2、伤逝 3.冲积期化石 4.冰心 5、京

6.冰心 7、朱自清 8、尼采 9.小说月报 10.何其芳 11、皖南 12.湘西世界 13.废名(冯文炳) 14.徐志摩 15.鲁迅 16.北京人

17、南迁 18.谈新诗 19.创造周报 20.奥尼尔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B 2.D 3.B 4.A 5.D 6.A 7.A 8.D 9.C 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CD

2.ABCD

3.AB

4.ABC

5.D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A、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新派市民、老派市民,正派(理想)市民与底层市民(贫民)四种类型。(1分)

B、新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天真,以及《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其特点就是:一味地追逐“新式”、“洋式”的生恬情调而丧失了人格。(1分)

C、老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大哥,以及《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等,其特点就是:她们都就是城里人,但骨子里仍就是农民,就是“乡土中国”的于民,在

她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1分)

D、正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李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以及《离婚》中的丁二爷等,其特点就是;她们都就是侠客兼实业家,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2分)

E.底层市民的主要人物有《骆驼样子》中的洋车夫样子,老马,妓女小福于,以及《月牙儿》与《柳家大院》中的人物等,其特点就是:她们大多就是破产的农民,被现代城市“市民化”之后,又被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具有浓重的悲剧性。(2分)

F、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2.[评分标准]A、抗日战争爆发后,社会生活与战争场景成了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以艾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走向了成熟,何其芳等现代主义许人也开始将眼光投向社会。(1分)

B、历史意识的浮现,在诗歌形式上的反映便就是诗歌的散文化,特别就是叙事、讽刺、戏剧等因素的加入,使诗歌的体式得以扩张,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2分)

C、 30年代兴旺一时的“现代派”诗歌虽然退出了诗坛,但现代诗的探索并未停止.老牌现代主义诗人卞之琳等对现实与历史的处理方式,给新一代现代主义诗人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促使了九叶诗派的产生。(2分)

D、文字通顺,浩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3. A、 30年代的散文创作比“五四”时期更繁荣丰盛.(1分)

B、在30年代,散文的文体意识大为加强,尤其就是杂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品文也极为繁荣.(1分)

C、 40年代尽管饱受战争影响,但散文创作并未减弱。(1分)

D、在40年代,散文创作的总量超过了前两个十年的总与,抗战初期,报告文学一枝独秀,尔后杂文又唱主角,其她散文也多姿多彩。(2分)

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1分)

五、分析题(40分)

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物,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但如果仅仅照抄教材或她人文章中的观点与内容,没有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不能给高分.试题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评分标准]

A、照抄教材或她人文章.(扣15--20分)

B、论述不正确或不深入.(扣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5分)

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5分)

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就是她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就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作为职业作家的写作就是从英文起步的。比如《更衣记》\〈洋人瞧京戏及其她〉等散文名篇都就是英文写就,后又译成中文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就是指()《秋收》与《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与()。

7.穆旦就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与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就是北京的沈从文与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就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就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她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与《——》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她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瞧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她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与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与她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就是《诗创造》,一就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就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她称为“才子+流氓”。

18.伴随着革命文学的勃兴,新成立的——以“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

的意识”为旗帜,致力于“诗歌大众化”的探求。

19.在曹禺的《雷雨》中,出场的八个人物就是周朴园、蘩漪、侍萍、鲁大海、鲁四风、周萍、——与鲁贵。

20.在长篇小说《——》中,当祁老人发现自己的一套行不通,被逼得“想做

奴隶而不得J,96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苍蝇》就是周作人提倡“美文”的范本之一。一位著名的批评家甚至将此文的发表作为周’作人散文创作,以致整个现代散文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这位批评家就是( )。

A.鲁迅

B.阿英C胡适 D.茅盾

2.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将先锋的西方现代派小说手法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意味以及通俗

的市井小说色彩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并得以广泛流行的小说家就是( )。

A废名 U.张爱玲C芦焚 D.沈从文

3.“二战”期间,在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一位中国记者就是小说《梦之谷》的作者( )。

A巴金 B.师陀C.老舍 D萧乾

4.在老舍早期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在“文革”中受到严厉的批判,并直接导致了作者的噩

运。这部小说就是(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