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理基础PPT

肾脏病理图片(肾小球肾炎病理图片)

肾小球肾炎病理图片集锦 正常肾小球,显微 这是光镜下的一个正常的肾小球。肾小球血管袢薄而清晰。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数目正常。周围的肾小管 也正常。健康状态良好。 正常肾小球,显微,PAS染色 这是正常肾小球,用PAS染色以突出基底膜。肾小球

血管袢薄而清晰。 正常肾小球,图示 图示为一个正常肾小球。注意血管袢和系膜的关系。15%的肾小球滤过发生在系膜。其它的通过有孔的上皮细胞滤过。正常的阴离子屏障阻止象白蛋白这样的蛋白分子从内膜通过。正常系膜含2~4个系膜细胞。

它具有巨噬细胞的功能。 微小病变,电镜 这是微小病变。它的特点是:上皮细胞(足细胞)的足突消失,正常的离子屏障丧失,表现为选择性白蛋白漏出,及随后的蛋白尿。光镜下,微小病变的肾小球是正常的。在这张电镜照片的下半部的毛细血管袢中有2个高电子密度的RBC。内皮出现孔隙,但基底

膜正常。然而,上皮细胞表面的足突消失(呈融合状)。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微 这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在肾小球的中央有一片胶原硬化区。和微小病变相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人更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发

展为慢性肾衰,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不好。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微,三色法染色 这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人。三色法染色显示了蓝色的胶原沉积。成人和儿童肾病综合征有1/6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低倍镜 小球充满细胞,毛细血管袢分辨不清。这是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也称作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高倍镜 链球菌感染后的细胞大量增生是因为在毛细血管袢内及周围有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造成的。可在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一亚群感染的数周后发生此病。病人抗O滴度特征性

肾脏病理图片详解

狼疮(Lupus)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到肾脏就会出现以血尿、蛋白尿等为表现的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2003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肾脏病理学会(PRS)结合多年的临床和病理经验修订了狼疮肾炎的病理组织学分类,针对以往病理学分类的不足,发表了新的分型标准,来看下图: I型的病理是轻微系膜型(图上的“微小病变”属笔误~),如1楼的墙壁轻微有些裂缝。

II型是系膜增生性狼疮肾炎,如图上2楼是“2”片“增生”的叶子“系”着“膜”。 III型是局灶性狼疮肾炎,“局灶”是指受累肾小球50%。图中可见破坏的墙壁面积大于50%,“4”根立柱全部裸露,灰尘“弥漫”。 V型是膜性狼疮肾炎,可以理解为类似水立方的“五”边形“膜”。 VI型是严重硬化型狼疮肾炎,超过90%的肾小球呈现球性硬化,不再有活动性病变 这是最基本的狼疮肾炎I到VI型的图说,值得注意的是III型和IV型主要是受累程度上的差别,分水岭是受累肾小球是否达到50%。III、VI型病变要区分活动性病变(A)、慢性病变(C)还是活动性病变和慢性病变混合(A/C),根据病变活动程度决定治疗方案。VI型病变还要区分是VI-S(弥漫性节段性)还是IV-G (弥漫性球性),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这两种亚型之间存在症状、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差异。 附: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ISN/RPS, 2003) ───────────────────────────────────── Ⅰ型,轻微系膜型LN (ClassⅠ,Minimal mesangial LN) 光镜下肾小球正常,但荧光(和/或电镜)显示免疫复合物存在 Ⅱ型,系膜增生性LN (Class Ⅱ,Meangial proliferstive LN) 光镜下可见单纯系膜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或伴有系膜基质增宽及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 荧光和电镜下可有少量的上皮下或内皮下免疫复合物伴同沉积 Ⅲ型,局灶性LN (Class Ⅲ,Focal LN) 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呈局灶性(受累肾小球少于全部的50%)及节段性或球性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膜增生和中重度系膜增生,或有新月体性形成,典型的局灶性的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有或无系膜病变

如何看肾活检病理报告单

如何看肾活检病理诊断报告 作者程小红 肾活检病理诊断是明确病变部位(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病变性质(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范围(局灶性或弥漫性、球性或节段性)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是决定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肾活检病理诊断是通过部分肾组织的病变情况从而推断整个肾脏病变,其病理所见的描述有时并不能独立作出疾病的最终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疾病诊断。因此,如何从病理检查报告中了解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有关信息,并与临床结合,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疾病,是肾科医生的基本功。免疫荧光检查和光镜检查是肾脏病理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因此重点谈谈这两种检查报告的阅读技巧。【免疫荧光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是利用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已知抗体上,用标有荧光素的已知抗体与待检肾组织反应,若肾组织中有与已知抗体相应的抗原存在,则两者结合为抗原-已知抗体-荧光素的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在具有紫外光源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作为指示物的荧光素被激发放出鲜艳的荧光,即表示受检肾组织内在荧光显现的部位有与之相应的抗原存在。 免疫荧光检查是肾小球疾病病理检查中不可少的方法。应注意已知抗体和补体种类要全,保证有1~2个肾小球。通过免疫荧光检查,可显示如下抗原: 球蛋白类: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常规检查肾组织切片上的人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以确定参与免疫反应的球蛋白种类; 补体类:如C3、C1q,以证实免疫反应过程中补体被激活的途径,即经典或旁路途径; 血浆蛋白类:如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可确定肾脏病变的活动性; 特异性抗原:如HBsAg、HbcAg、IV型胶原的α链等,用于发现肾炎相关性抗原。 看免疫荧光检查报告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何种成分沉积:IgG、IgA、IgM、C3、C1q、FRA;都沉积时称“满堂亮”。 沉积的部位: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系膜区、肾小囊内、肾小管基底膜、肾间质、血管壁等。 形态:连续线型、不连续颗粒状、团块状或短线状、不规则等。

肾活检病理组织染色

一、常规染色技术(HE 染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简称HE 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内核糖体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细胞质染成红色或淡红色。HE 染色可以显示肾小球的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还能很好的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肾间质水肿情况。 (一)需要试剂 ①苏木素染液;② 1% 盐酸乙醇液;③氨水;④ 1% 伊红液。 (二)具体染色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入水。 2.苏木素染细胞核1 ~2 min,水洗。 3.入1% 盐酸乙醇分化数秒,水洗。 4.氨水返蓝数秒。 5.流水冲洗,镜下观察细胞核成蓝色。 6.1% 伊红染数秒,水洗。 7.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胞核呈蓝色,胞浆呈红色,红细胞呈橘红色,其他成分呈深浅不同红色。(三)注意事项 1.组织切片的脱蜡步骤应彻底,否则组织无法着色,影响观察。 2.伊红染色的时间需严格控制。过长胞浆染色红色过深。 3.染色后的组织切片要将组织四周的污染物痕迹擦掉。 二、特殊染色技术 (一)过碘酸- 希夫氏染色(PAS 染色) PAS 染色可以显示肾小球内的细胞增生、浸润和系膜基质等,并能很好地显示基底膜,是显示糖原和糖蛋白的基本染色。 1.需要试剂① 1% 过碘酸;② schiff 氏液染;③苏木素染液;④氨水。 2.具体染色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入水。 (2)入1% 过碘酸氧化10 ~15 min,水洗。 (3)入schiff 氏液染10 ~30 min,水洗。 (4)苏木素染细胞核1 ~2 min,水洗。 (5)入1% 盐酸乙醇分化数秒,水洗。 (6)氨水返蓝数秒。 (7)流水冲洗,镜下观察细胞核成蓝色,基底膜染成粉红色。 (8)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PAS 阳性物质(多糖和糖原)呈红色,核呈蓝色。 4.注意事项

肾活检病理组织染色

一、常规染色技术(HE染色) 苏木素-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细胞核和细胞内核糖体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细胞质染成红色或淡红色。HE染色可以显示肾小球的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还能很好的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肾间质水肿情况。 (一)需要试剂 ①苏木素染液;②1%盐酸乙醇液;③氨水;④1%伊红液。 (二)具体染色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入水。 2.苏木素染细胞核1~2min,水洗。 3.入1%盐酸乙醇分化数秒,水洗。 4.氨水返蓝数秒。 5.流水冲洗,镜下观察细胞核成蓝色。 %伊红染数秒,水洗。 7.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胞核呈蓝色,胞浆呈红色,红细胞呈橘红色,其他成分呈深浅不同红色。(三)注意事项 1.组织切片的脱蜡步骤应彻底,否则组织无法着色,影响观察。 2.伊红染色的时间需严格控制。过长胞浆染色红色过深。 3.染色后的组织切片要将组织四周的污染物痕迹擦掉。 二、特殊染色技术 (一)过碘酸-希夫氏染色(PAS染色) PAS染色可以显示肾小球内的细胞增生、浸润和系膜基质等,并能很好地显示基底膜,是显示糖原和糖蛋白的基本染色。 1.需要试剂①1%过碘酸;②schiff氏液染;③苏木素染液;④氨水。 2.具体染色步骤 (1)切片常规脱蜡入水。 (2)入1%过碘酸氧化10~15min,水洗。 (3)入schiff氏液染10~30min,水洗。 (4)苏木素染细胞核1~2min,水洗。 (5)入1%盐酸乙醇分化数秒,水洗。 (6)氨水返蓝数秒。 (7)流水冲洗,镜下观察细胞核成蓝色,基底膜染成粉红色。 (8)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 3.染色结果PAS阳性物质(多糖和糖原)呈红色,核呈蓝色。 4.注意事项 (1)组织切片的脱蜡步骤应彻底,否则组织无法着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