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军国政府在制定侵华战略的时候,基本步骤就是按照清军来的。

第一步占领东北,然后是华北,南下,在南方进行屠杀,清军的是“扬州十日”,日军是“南京大屠杀”。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个很自然的事情。

1.中国的国内形势。

明朝时农民起义不断,崇祯是被李自成灭掉的。

民国初年,国内形势也比较乱,军阀林立。

从这一点上,没有太多不同。

2.国家组织结构及应对

明朝实行的是文官政治,文官集团力量强大,但是反应慢,战争经验不足。

尤其是对清朝威胁认识不足,将清朝认为是土匪和小股骚扰力量,没有从更高的角度认识。

也没有进行过全国动员,李自成等也不可能从民族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民国时期,整体应该是半民主半军阀,人员都是新生力量,能力较强而且军事经验丰富。

从日军侵华开始,虽然,蒋介石一直在拖延,但是中国人的心理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一旦民国政府宣战,全国各派就立即团结动员起来。

3.战略部署

侵略军方面:日军的战略部署很清楚,基本照搬清军。

抵抗方面:明朝的抵抗就是被动的见招拆招。而民国政府,主动将占战场转移,吸引到上海,

打乱了日军部署,并采取了持久战战略。

4.战术

清军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运动作战。而明军基本就是修碉堡。

日军进入华北后开始大规模的修碉堡,共产党开始进行了游击战。

动静不同,高下立见。

5.国际形势

明末没有国际形势,就是1v1的战斗。

抗日战争初期也是1v1,但是随着日本在东北进攻苏联,和上海战斗的进行,国际势力开始介

入。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后,日本开始被美国社会否定,美国人由中立,转变为支持中国。

综上所述

清军战略正确,集中力量消灭了明朝政府和大顺政权。

日本虽然准备充分,但失道寡助。中国人能够认清形势,迅速团结,战略思想正确,并得到了国际社会支援。日军的敌人不是一个政府,而是整体中国人,这就是决定了其不可能胜利。

PS:再解释一下“失道寡助”:1.指人心道义,这个针对中外普通民众。

2.指利益,当时从国际利益上讲,“道”就是各国利益均沾,中国门户开

放,日本的独占企图就是否定这个“道”。

第一,领袖,蒋毛>>>>朱李

就抵抗的一方来说,这个因素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在满汉的斗争中,汉人没有一个好的领袖,是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满汉之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44年前的辽东的战斗,和入关后南明诸政权的抗清,约到1661年。这个阶段,汉人的领袖是以朱由检为代表的皇帝,和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军领袖。这两个人,从军事才能、人格魅力、心理素质,政治远见等各个方面来说,都太弱了!

朱由检这个由宫的奶妈抱大的领袖人物,和抗战中的蒋和毛,这些从各种残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胜利者相比,各方面的素质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单就一方面,即使日本继续进攻,占领了重庆延安,蒋和毛流亡到美国苏联,也断不会自己吊死在歪脖树上的。

李自成是个土包子,只会烧杀抢掠,没一点政治远见。蒋和毛都是有高级思想理论武器的。

第二个阶段,是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的阶段(1673年到1683年)。云南的吴三桂,台湾的郑经,还有其他几个藩王一起叛乱,但是汉人没有一个最高领袖人物,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对老百姓来说,若支持这些叛乱者,则赶跑满人后,势必要面对各个汉人势力(吴三桂,郑经,王辅臣等)之间的混战局面,不知道要打到哪年哪月。所以这个时候,汉人中最有才能的周培公他们,自然选择支持朝廷平叛。

第二,入侵的时机,走向统一的民国政府>>>>腐朽将死的明朝廷

中日之战前,国民政府刚刚完成北伐,正在努力地平定内部的军阀和党争。这是一个给国人以无限希望的正在走向全国统一的进步政权。虽然它一直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国人有意见,但却并不想推翻它(除了反对党),它还是很得民心的。要是清政府还在,而且敢对日本不抵抗的话,国人还不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起来把它推翻了再说抗日的事。战争一爆发,连反对党都不得不公开接受国民政府的合法性正统性,接受它的领导,达到了高度的团结统一!这是战前连蒋都不敢想的,他之所以要先安内,就是一怕中日战事一起,国军要两面做战,二怕反对党借机坐大。

与之相比,满清入关,是去砸碎一个相互攻伐,腐朽将死的旧世界。无论是已成僵尸的明朝廷,还是近似土匪的农民军,都不得民心。普通百姓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入关的满人身上。入关后,面对的更是“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的混乱不堪毫无生气不得民心的南明诸政权。这和高度团结统一的国民政府,根本没法比。

懂清初历史的都知道,满清在整个长江以北都没有对手,抗清战争基本只发生在江南。入关有吴三桂带路,战争的双方是吴三桂和李自成,入关后和南明是友军,联合进攻李自成。此时,南明自己又在内战,武昌的左良玉进攻南京以清君侧。直到清军趁虚占领整个长江以北,才真正有了对手。南明各个小朝廷才和农民军联合起来抗清,而它们内部又混乱不堪,根本没法理个头绪出来。单郑家自己内部,都还在争斗不息,吴三桂又反复无常,王辅臣见风使舵,两面投机。没一个一门心思坚定抗清的。

第三,旗帜(口号),三民主义>>>>反清复明

满汉之间的斗争,汉人没有一个可以凝聚人心的旗帜,当时最好的口号是“反清复明”,而满人入关后提出“满汉一家,一体眷顾”。中日之战中,中方的旗帜是“三民主义”(还有一个从属地位的“共产主义”),日本的口号是“大东亚共荣”。对防守一方来说,“反清复明”是最落后的,那个大明早就失尽人心了。国军本身虽然腐败,但三民主义确实非常进步,让中国有见识的地主士绅、民族资本家、知识分子、爱国将领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憧憬。另外,“共产主义”对于无产者来

说,那个诱惑力是“反清复明”对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和无产者根本无法相比的。题外话,凡是“返回,恢复,回归”这一类词,都是很落后的,无论大小,一带这种词汇,这个事通常就成不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它把一个回归这种给人倒退印象的事情做得那么成功,港澳的人在之前是充满了担忧的!)

说汉话,敬孔孟>>>>日本天皇,东亚共荣

对进攻一方来说,满人把自己当成继承汉人正统的一个新朝代是非常进步的。满清入关后,一切按照汉人的新朝代来处理的,这让很多汉人把希望寄托在它身上。对底层的汉人知识分子来说,满汉之分无关紧要,尤其它还说汉语,敬孔孟,完全接受汉文化。把满族和汉人的皇族(如明的朱家),或者朝廷里的一个小集团(如明的淮西集团或浙东集团)相比,没什么差别,唯一的不同就是满人留条大辫子而已。

日本由于本身的地理人口等因素,没法学习满人,搞日华一体,说汉语敬孔孟,完全接受汉文化,只好搞个“共荣共存”出来,这点汉人接受度上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另外,依附日本的中国人,无法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只能搞些鸡零狗碎的小政权,还都是傀儡,有的还是落后的君主制,中国人最不待见这些,不踏实,怕他们日后相互攻伐,混战不止,老百姓都向往大一统的中原政权,只有这样才能过安稳日子!若日本占了北京之后,找汪精卫、吴佩孚之类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组建一个大一统的全国性政权,日本人出钱出枪,日本军人最多编入中国军队担当顾问,一切军事行动都有中国军队来担当,让它首先进攻东北,实现东北华北的统一,最好再收复了台湾、琉球,塑造出一个有作为的大一统的中国正统政权形象,然后再进攻南京、延安,形成一个北京、南京、延安的三国局面,这样有日本人的扶持,还可能有点迷惑性,有点作为。

第四,占领者的策略,满汉一体,永不加赋>>>>蚕食中国,征服世界

中日之战中,中国人之所以无比团结,都是拜日本的国策所赐。在中日战前,日本做了两件事,先割台湾,再占东北,这就使它在中国失尽了民心。无论是台湾,还是东北,日本只做其中的一件,国人心理虽然不爽,但都不会跟它死扣。但它把两件事分步骤的一件件来做,第三步再进攻华北的时候,傻子也会觉得它下一步要灭亡全中国了,中国人只能以死相抗!

日本占领半个中国后,又继续四处出击(东南亚和美国)。这让中国人看到,它只是把中国做为征服世界的一个跳板,即使它占领了全中国,还要继续对外做战,还是没有安稳日子过,这使得它更不得人心。大家都知道,老百姓只想过安稳日子,政权姓什么不重要的,但日本人从任何一点上来说,都让人看不到过安稳日子的希望。

题外话,日本这个民族,单就任一件事来说,它都能做得很好,无比的好!就像任何一个小电器,它都做得无比精美,但是对一个大系统来说,它就做得不那么好了。中国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才有大气魄大胸怀,才适合做大系统。

在中日之战全面爆发前,日本如果不是分步骤占领台湾和东北,前两次都是掠夺些财产收点赔款就撤,不占地盘见好就收,那么第三次进攻,中国的各党派各阶层就会认为它只是再一次掠夺财产,很难达成那么牢固的共识,不太可能完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莫说两个完全敌对的党,只怕是国民党内各派系都不会完全团结起来。当然,日本人没有任何一举灭掉中国的机会,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本这个分步策略,恰恰也是它最大的败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满人的策略和时机都相对好的多。开始他们在东北折腾,内地的普通百姓还不把它当盘菜。后来它实力大了,关内的农民地主,正在遭受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祸害,他们期盼来个救星。清军一入关,做了几件挺关键的事,一是拉拢汉族官僚地主,“倡先投顺者”给以高官厚爵,二是替崇祯帝发丧,替汉人“报君父之仇”,三是宣布废除三饷加派,大家都知道,清朝有个很有名的“永不加赋”。这三项政策非常高明,把满清打扮成了继承朱明的正统,爱护百姓的好朝廷,这让普通汉人在经济上得利,让他们看到过太平日子的希望。而南明和农民军让人只看到混战。

一个来了替我们“报君父之仇”,又“永不加赋”,一个来了抢掠我们的东西去继续征服世界,谁能笼络人心谁遭抵抗就很明白了。

抗日战争,日本是被中国打败的吗????真的是吗???

抗日战争是二战的一部分,亚洲只是个分战场,我说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应该没人有异议把(苏联也有点功劳,不大,占的便宜倒不少)。

当时日军已经攻入西南腹地了,国军眼瞅着不行了,大家的印象都是打着正胶着正苦着呢,日本就突然投降了,中国几乎都没准备。

当然老蒋也是有功的,他的功劳在于,一开始就高瞻远瞩的知道,光靠中国打不赢,所以就祭起一个拖字,就是拖,你要从北往南打,我就在上海开打,把你拖成从东往西打。你要速战速决,我就拖,就不决战。一直拖到美国参战,你就完啦。

如果不是正确的战略,像明末一样,清军从北往南,你就跑到缅甸去,那就算天王老子来帮你也没办法。

其实当年的明朝小朝廷如果不往缅甸跑而是往四川跑,明朝未必亡,可惜,皇帝将军都没老蒋的眼光,灭亡就在所难免了。

应该说你完全没有了解过这方面历史。

你可以看看明清的历史,首先明朝并不算严格意义上被清朝灭掉。明朝算是死在大顺手里,而皇太极当时入关的口号是为崇祯报仇,而当时因为大顺对地主阶级的清洗,所以导致当时民心不顺,这算一个次要原因。

第二个我觉得才是主要原因,那就是信息的不流畅。明朝的时候要比抗日战争早了太多年。北京发生的事情,没准传到西北要用多少年。抗日战争就不一样了,经过宣传,很快就变成全中国都知道的事情。信息传递的速度就决定了能够团结的力量的大小。

第三个,其实当时的普通百姓可能对于国这个概念并不明确。皇太极也好,崇祯也好,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区别。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是家门口的一亩三分田。清军入关定国之后,就开始减税休养生息。这就注定了团结不起来多少底层百姓。要知道,革命抗战这种事情永远是某一个阶层的人引导的大多数人的一场战争。而在这一阶段时期要团结当时的大多数也就是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跟他们说均分土地了!他们就来了。只要团结了农民,给了他们利益,其实明朝是不会输给后金的。当时有关宁铁骑,有曹文昭,孙承宗,洪承畴,左良玉这一票强将。如果不是内乱,如果能发动农民战争,输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党用的就是这招,找到了大多数人的共同诉求。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给利益换卖命。

其实这两个对比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灭亡,基本都是内部轰塌了自己的堡垒才让外族有机可乘的。

我补充一个原因:民国时期经过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脑中种下了“国家和民族”

这个概念。在民族主义觉醒之前,推翻一个国家其实就是推翻一个政权,所谓的入侵,如果与普通民众是没什么关系的,无非是换一批主子而已;但民主主义一旦觉醒,入侵一个国家面对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所有人民,如果此时国家的政权有向心力的话,更是可怕。

所以在女真入侵中国时,明朝内部农民军和朝廷,朝廷各个派系之间依然互相争斗,完全无视外族入侵;而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国内民声都是要求一致抗日,军阀内战竟然停止了,竟然愿意主动让老蒋到重庆建立政府,老毛看到了这一点马上高举抗日旗帜,老蒋承受重大的压力只好眼睁睁看着马上饿死的共产党却不能剿灭转而联共抗日。

我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手到底是怎么样灭亡的。

明朝是被谁灭掉的呢?熟悉吗,明朝的历史的朋友都了解,如果没人照应着,皇太极早就完蛋了。皇太极是没有实力打败明朝的,我们光看边疆吃败仗,但是不等于说他可以有实力灭了明朝。那么多年中国都打不过北疆那么多民族,也没见被谁打败过,蒙古人算一个。蒙古人绝对特例,古往今来,驰骋欧亚非的真正威震四海的人也就是铁木真了。

1彻底打烂明朝根基的是那些义军,或者说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揭竿派。而不是什么吴三桂和皇太极。满人不过就是捡了个大便宜,用五毛们的语言就是揭竿派还没来得及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就被别人夺跑了。

2清朝在满汉文化上交互做的很不错,他们知道灭不掉汉族,灭不掉就的用汉人,用汉文化,虽然那些大臣们职权都不高,但是他们给出的政见却得到了重用。在打太平军、捻军的时候,汉人的职权才登上高峰。

日军侵华,我觉得这俩就没有可比性啊。

3当时国内局势很不稳定,整个世界局面都很混乱。日本在二战中太喜欢沾花惹草了。太利益独享化。最后还跟美国正面干上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战线太长了,企图短期内完成是完成不了的,中国不是朝鲜半岛那么点大。

4当时在中国战场上,他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国军。我觉得如果当时国共实力相当,保不齐,日本就赢了。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就跟我们打架一样,你和一个和你身材差不多的人干架,肯定是互有胜负。但是你和两个比你弱一点的人打架,往往结果可能是你的赢面要大。但历史不能假设,博弈中某X占了大便宜。

5日本计划的太完美,什么在中国教日语什么的,局面都没定下来,操之过急了。其实日本他们表现的已经非常好了,供给线上,还有中国老百姓送粮食。可能有人觉得不可信讽刺什么的,但这是事实。老百姓关心的只是吃饱肚子。民族大义,没那么高的觉悟的。

日本战线太长,如果单是日本和我们作战,没有他国的帮助,我们可能很难取胜,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说的很好,但是我觉得那时候的国际形势帮助我们,还有日本是一个外族,和满清不是一个概念,日本侵华,如果中国人都不努力保卫自己国家,那只有做亡国奴,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而满清入主中原只是让大家觉得换了一个皇帝而已,没有亡国的压迫,自然就不会有全国都投入到战争。

历史背景不一样了,民众的觉醒程度不一样。

明末民不知有国,别说明末了,清末这一状况也没得到改观。所以军力上的优势使得中原的抵抗力量(主要是官方)失败后就事实上统一了。而且满族积极融入汉文化,使老百姓觉得比在明朝生活的好,所以就很容易统一了。明末的时候多年天灾,灭亡那年又有鼠疫,说天忘明朝也不为过。

日本侵略的时候,国民的民族情绪已经觉醒了,不管是国还是共,还是国民都不能接受做亡国奴。日本的每一次前进都很困难。国际环境也使得日本分散了大部军力,日本的战略失误还是他失败的主因。

我想回答的是,在民国时期产生的能力挽狂澜经天纬地并且文治武功绝佳的领袖级人物,是整个封建王朝2300年的若干倍,这就保证了国人在战乱时期一致对外,小日本没那么容易有机可乘。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楼上分析的客观原因太多了,什么条件不同,战线太长,名族意识觉醒,这些都太客观了。

先从对立双方来看,清军入关八旗兵15~20万,附属蒙八旗,汉八旗60万,带兵的除了吴三桂出彩点,其他的都不是特别亮,综合来看,兵力100万,统帅部团结策略得当。而他的对手主要有大顺军,大西军,南明,唐王,郑军等,总人口5000W,军力100~200W综合来讲能人不少,实力不差,号令不一,内部倾扎,没有一个领袖级的人物,虽然有个李定国,李来亨,郑成功都是个渣渣,结果导致各个击破。

日本入关100万兵力,现代化装备,实力强劲,完全碾压的局面,统帅部(单讲中国统帅部,讲到其他国家就没有可比较性了)团结,各级将官比较狂妄但都比较规矩,没有出彩的。对手冯系西北军,晋系山西军,奉系东北军,中央军,桂系,川系,滇系,粤系,马步芳,当然还要算上共产党,姑且当作陕系八路军。其他派系战斗力相当弱,只有中央军,桂系,粤系,八路军有点战斗力,但对于日军来说都是渣渣。但是各个派系本身很团结,尤其各派军阀号令统一听从中央,政策上还过得去,尤其是共产党政策相当给力。一来日军没法各个击破,二来敌后各种被骚扰,三来消耗大于补充。结果就很显然了。

说到底中国国土面积太大,人口太多,即使占领了,日本人的真空面积也是相当大的。实际上日本的有效统治只有东北一块地方,50万的关东军近60万移民,各种要塞,各种现代化的工厂,基础设施等等。如果把这种模式照搬到关内,还是相当有前途的。不过小日本也没这么大的实力,大家基本上都看出来了。德国入侵苏联500w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动用500W的军队,结果也被消耗致死,更何况小日本。

我们一直没有打赢过日本人,共产党最大一次单个战役,歼敌也不过1000人左右,一个冈崎小队用了8个团3天没打下来,还让人跑了;国民党国内战场也好不到哪去,但在缅甸战场战损比例1:1,这个还比较厉害。在国内所以策略和朝鲜战场后期差不多,零敲碎打,积少成多,游击战,消耗战为主。或许按当时的情况来讲日本即便全部陆军投入中国,也不能达到绝对统治,只能被一点点消耗殆尽。没有外力帮助估计需要几十年才能完全赶走日本人。有一笔帐可以算算,37年10月占领广州后,就是逐步实现占领区的统治,当时国人4.5亿,日本军队关内70~100万·关东军50万,按照战斗力,日本人的最小编队不能少于1000人也就是一个大队,像冈崎这样的中队500人会很艰难。当时中国有大小县城3000多,按照这种情况日本需要300万军队只是占领,就算是有效控制也需要一半100多万,也就是说这些人还只是威慑不能去打仗的。因为城与城间距很大,即便是你发现了一个团的部队你也不敢随便去打,而他却一直骚扰你。

这个现象你可以看看当时的国共内战,民心向背这个先放开,国民党的基础统治基本到位,军队总数800万,共产党随着有效控制区的扩大,军队数量也达到了600万,你想想日本能做到这一点么。所以必败无疑。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对立的统帅部,不是相同数量级,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日本入侵的部队缺乏相当的谋士集团才是失败的原因,人家打游击你来扫荡,人家打消耗你该怎么办呢?人家发展根据地又怎么办,还有这么多有实力的部队怎么办,找不到打不着,天下无敌又如何。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还是回家吧。

他们也有过以华治华的政策,但是那些傀儡,伪军根本就是烧钱放血养别人的主,没一个像样的,要有几个吴三桂这样的或许还能撑一下局面,不得民心诶。

蒙古,满族,大和在我看来都是蛮夷,异族,除非你是那种被汉族文化同化过的民族,像李世民这种集团可以接受,当他是自己人,其他概不接受。中原大地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不管汉人再怎么折腾都是自家人,他会有点良心,不会干出我们接受不了的事情,而这些异族,动不动就屠城,这种仇恨一万年都要报,蒙族自己现在啥德行你们也看到了。满族辛亥革命的时候被杀的隐姓埋名,进一步同化,这恨也解了。倒是小日本,啥时候能把抗战冤死的中国人给杀回来。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的征服中国。实在不行,你也得装出一副中国人的样子。满清入关,打的旗号是为崇祯皇帝报仇。至少在宣传上把自己摆在中华文明学习者的地位。而之后为了巩固统治,更是大力汉化。到乾隆朝时,满洲人上层贵族已经汉化到相当程度了。

满清入关初期,明朝政府的统治中心已经基本被摧毁。南方重建的政权处于党争内斗之中,基本没有组织起有效抵抗。满清军队在北方收编明朝残余势力,以他们为先锋,比较快速的巩固住了自己的统治。

反观日本人。自认为是开化的文明人,中国是野蛮人。摆出一副征服者的姿态。从他们在东北,台湾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们的计划是将占领区任命都变成日本人,让日本文化变成占领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这种政策在中国大陆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日本入侵初期。中国北方已经在直皖,直奉等几次军阀混战中凋敝不堪。北伐战争以后,统治中心也南移到了长江流域。日本人对北方的占领没能摧毁中国的统治核心。收编的伪军战斗力普遍不强。不能作为南下的开路先锋,反倒要分流部分兵力对他们进行监视。

最后美国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和欧洲都抵抗乏力。真正战胜东西两线法西斯的,是美国,或者说是美国强大的展示动员能力和战备物资生产呵转运能力。当然,假设没有美国,中日战争的胜利者也一定是中国。理由同样可以从中日两国战争动员能力和潜力中看出。只不过。在这种一对一的单挑中。两国恐怕要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凭借巨大的战略纵深和资源优势脱死日本。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比较。

相同点:日本和后金都是外族入侵中原。事实上也只有这一个共同点而已。

不同点: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特别是自唐朝以来,可以说完全复制了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直到近代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开始强大,到了清末可以说日本是比中国强大的;再看看后金,还是比较落后野蛮的游牧民族(还实行用活人殉葬不是么),性格比较生猛,善于马上作战,而且遇上一个比较有谋略的军委主席努尔哈赤,不仅作战能力强,而且和明朝善于搞好关系。所以他赢了,并不是说明朝弱,而是当时明朝面临的环境极其复杂(遍地的农民起义)。事实

上,直接打败明朝的是李自成,打败李自成的清军,明清直接性的交战是在东北进行了N个回合的拉锯战,没分胜负,所以很难说明朝是被清灭亡的。

日本的侵华战争:关于日本侵华战争为什么注定是失败的,1938年,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提出了论持久战的观点,并从日本方面、中国方面说明中国不会亡国的结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两个主要原因

1,“失道寡助”

日本侵略者残暴不堪,激起了全民族的反对,陷入了四面楚歌,加上自身能源资源不足,在长久的消耗战中慢慢消弱。

2,“珍珠港事件”

在大环境下,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从中国战场抽掉了兵力对付美军,中国抗战的压力才大大缓解,当时这个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将领都为此庆祝,认为抗战的转折点要来了,这一点在多个抗战电视剧中都有体现。

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中国开始受到美国大范围的援助,日本也开始多面受敌。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点,在八月份德国宣布投降的时候,日本的天皇仍然宣布日本将玉碎到底,直到美军投放了原子弹,日本才低下了他不可一世的头颅,俯首称臣。

可以说并不是中国单独打败了日本,如果没有美军的参战(后期还有苏联的参与,蒙古也因此变成了独立国),中国的抗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伤亡有多么惨烈。

可能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你这么说,证据呢?

1,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亡情况: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总计为2,120,000人:

对美英等国作战死亡约155万人

在中国战场死亡约70万

苏日战争死亡约3万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

试想中国八年抗战消灭的只是70万,美国消灭了100多万,如果美国不参战,中国的战场走向会怎样还不知晓,而且日本投降的时候,中国战场的日军仍然有100多万,如果再耗下去,又会怎样,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当时可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但是确实在苏联的参战下消灭的,中国为此付出的可是一个蒙古的独立,这可是主权的损失,试想不是万不得已怎么会做出这种决定。

2,日本到现在为止都不觉得中国在二战中打败了他们,现在还是跟我们叫板,但是你看对美国,大气不敢喘,出现所谓的美军驻军犯罪现象,也只是抗议,!!!!至于清军入侵,这个就没有可比性了,当时明朝的腐败已经让老百姓失望透顶了,哪方面的势力都不是仁义之师,都不得人心,就像中国近代的军阀混乱。1,李自成就是个没有雄才大略的人,什么领导力之类都找不到,就知道享乐,有多少军队都是糟糕,

2,明末政府势力势力根本就是一团糟,前期将领不听指挥,孙传庭临危受命,也难挽败局,烂泥扶不上墙,地方势力太弱小,一个个被击破了。

3,清军前期军律严明,给老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还算得民心,通过联通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接下来就是秋风扫落叶了。

4,至于所说的扬州大屠杀跟南京大屠杀还是不一样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的无知之举,清军在扬州的屠杀,是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的放纵之举,蒙古西征血洗

了多个城邦,项羽坑杀了秦军几十万,在决定的势力面前,一切民心都是摆设,无力回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