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并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用行动绽放中国精神风采

二、重点难点

1.中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 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4. 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四、教学内容:

案例:国歌突然奏起时怎么办?女排和香港观众自发站起行注目礼

2015年7月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女排大奖赛香港站首轮,中国队和泰国队比赛开始前,两队进行热身训练时,现场不知何故突然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可能是现场DJ不小心试音时播放了国歌。正在热身训练的中国女排队员们,以及主帅郎平、助理教练赖亚文和安家杰等全体成员听到国歌之后,纷纷马上停下活动,站在原地,对国旗行注目礼。此刻,看台上的香港观众也自发地站了起来,隔网而立的泰国女排此时也停止了训练,站在原地。中国女排全体成员、现场观众以及泰国女排的反应,赢得了大量网友的赞赏。不少网友说道:“给中国女排姑娘们和在场的香港市民点赞!”,“我记得咱小学起就有规定,奏国歌时都要放下手中的事,立正行注目礼”,“这才是对待国歌的正确态度”。

爱国,时时刻刻都要放在我们心中。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塑造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并贯穿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之中。

(备注:筚路蓝缕,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也作“荜路蓝缕”。)

(一)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百家争鸣,学术有异,但均重视精神价值

朱子曰:“人所以异者,以其有仁义礼智。若为子而孝,为弟而悌,禽兽岂能之哉?”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主流观点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义利观: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基于对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义思利、以义制利、先义后利。汉代黄石公《素书·正道章第二》: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点评:人有不同,乃境界高低。境界有三,小我、大我、无我!此处“俊、豪、杰”者,皆大我也。俊者,德高望重,义薄云天,才通古今,光明磊落豪者,举止威仪,精明果敢,一诺千金,仗义疏财。杰者,尽忠职守,顾全大局,明事就理,不卑不亢

理欲观:中国古人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刻对私欲、贪欲保持警惕。

《荀子·修身》:“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二)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仁、义孔子:“杀身成仁”;孟子:“舍生取义”;

墨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兼爱提倡: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非攻

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案例:有位年轻人,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报考清华大学,落榜;去日本,一所所学校考过去,全落榜;再回国;在复旦大学注册学籍,又遭除名;干脆留学法国,学校也

未学成;直到功成天下举世瞩目,文凭却仍然只是个高中生。他上遍中日法三国社会大学,会六国语言,精通英、法、俄,德、日语和西班牙语,终成一代革命家。

(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礼记大学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教化的目的:明人伦,即培养有道德的人。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左传》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要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重视发挥人的精神的能动作用,发挥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邓小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江泽民:三个代表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习近平: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文化强国!精神文明。

二、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

(二)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三)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欣赏歌曲:《黄种人》、《我的中国心》感受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会随着历史变迁逐步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

第二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始终贯穿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正是出于对自己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的眷恋与热爱,中华民族才能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基础。

我有我的良心、人格,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案例:编织爱心谎言,圆患病盲童观看天安门升国旗心愿

2005年10月23日,吉林省九台市卢家小学的学生小欣悦在编排舞蹈时突然摔倒在操场上。医院的诊断给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判了“死刑”:髓母细胞瘤,脑瘤中最严重的一种。小欣悦患了绝症,病情越来越严重,由于脑部积水,头部变大,并引发双目失明。认识小欣悦的人无不叹息,这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成绩全班第一,又是班长,还是学校的小升旗手。身患重病的小欣悦总是向父亲提起一个心愿:去北京看看天安门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但她身体状况不好,医生建议不要去北京。为了不让欣悦失望,父亲只好编出善意的谎言,准备在长春找一个有国歌响起的地方,告诉她那里就是北京天安门。

2006年3月22日,小欣悦在父亲和志愿者、随行医生的陪护下,在长春市转了几圈后来到长春公共关系管理学校,并告诉小欣悦已经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公共关系学校2000多名同学身着统一服装,整齐地站在操场上。1时30分,“仪仗队”正步声响起,小欣悦原本已经十分萎顿的神情,一下就精神了起来,耳朵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一点一点地转过来。一直抓着爸爸衣襟的指甲也开始松开,她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满足的笑。

听着雄壮的国歌,小欣悦试图举起右手,对着国旗表达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礼节,但是由于手上无力,她没能表达自己的心愿,但是小欣悦没有气馁,继续用尽全力抬起自己的右手,一次、两次……最终没有成功,她只能将手举到了额头处。

思考:小欣悦观看升国旗的现场令许多人动容、流泪。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

点评:八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爱国主义是怎么回事,就像对生存有着本能的追求一样,小欣悦对祖国有着天然的眷恋。我们成年人在很多地方都要学习孩子的这种态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人不失赤子之心”。道德高尚的君子总能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纯真坦荡。如果上天眷顾出现奇迹,小欣悦能有时间慢慢成长,那样她一定会了解爱国主义的全部。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我是爱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个人?”

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立身之本。中国的主体一直是统一的过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元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的优良传统。

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英国现代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传统;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

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勤劳勇敢是形成最早、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受欢迎的美德之一,有着永恒的意义。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走进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勤劳勇敢都蕴含其中,数千年的历史已把勤劳勇敢沉淀为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刚毅的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表现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提问思考:什么是爱国主义?它具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列宁: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蓝色飘带,铺展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

勃勃的飞龙,舞动于锦绣大地之上。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我们的使命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视频案例:夫妻驻守荒岛二十多年:开山岛民兵夫妻哨

点评:他们是最爱国的人。王继才、王仕花夫妻,一个是农民,一个是民办教师,为了共同的爱守岛,为了共同的爱风雨同舟,为了共同的爱忘其家、忘其亲、忘其身。这种爱是什么?是爱国,是对国家的爱!正是靠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虽然是普通人,地位低微,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坚守孤岛为我责。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是构成“祖国”或“民族”的最基本的要素。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案例:天灾面前有大爱——汶川地震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多少?请同学总结。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曲艺文化、中医药文化、器物文化-等等。搞文化知识竞赛,以广东文化为主。

爱国就要爱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美国总统演讲: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案例:波兰音乐家肖邦在被迫流亡德国、法国的19年间,身边始终带着出国前朋友们送的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临终前要求朋友在他去世后将其心脏带回波兰华沙安葬,以完成他生前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邓小平: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爱国主义的社会历史性: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爱国主义的阶级性:爱国主义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赏析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案例: 2005年 10月 17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顺利返回。 2008年 9月 25日“神舟七号”顺利升天。 2011年 9月 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正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断拼搏与奉献,激励我们为国家进步与发展不懈努力”。

3.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祖国和同胞服务走出去”。古今中外,所有的学校都是为培养能为祖国服务的人才而设立的。从实践来看,大凡作出一番成就的杰出人才,都是忠诚的爱国者。所以说,大学生要成长为有用之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强调首先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案例——杨丞琳欠扁语录:

1. 2003 年7月2日在《我猜我猜猜》中,宪哥问杨丞琳知道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吗?她说11年。宪哥告诉她打了8年,她居然说:“8年而已喔!”在听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30万后,她居然说:“才30万?”后又提出“日本人的东西都要学”。

2. 杨丞琳发表亲日言论,对她的日本朋友说:“我前生一定是个日本人!穿和服走在雪里的感觉最高贵!”2007年4月杨丞琳为对抗日无知言论道歉,媒体疑其目的不纯,民众不屑。

三、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思考提问: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具有哪些表现?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特征: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

一体化。因此,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提问思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应注意什么?

注意: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希特勒宣称: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实行种族歧视。

注意:爱国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沙文主义(chauvinism)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沙文主义鼓吹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鄙视和排斥其他民族,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因而有时会成为侵略性的、极端反动的民族主义。如今的含义也囊括其他领域,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沙文主义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叫做民族沙文主义;在国际关系上的表现叫做大国沙文主义。

提问思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尤素夫·马本斋组织伊斯兰斯小队,即回民支队,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许世友,(1905-1985)河南人,少年贫苦,曾在少林寺当和尚。后投身革命、杀敌抗日,战功赫赫。

茶马古道:各民族爱国抗日的见证。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茶马古道”南起云南的茶乡普洱,经下关、丽江、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西进西藏拉萨,又经亚东,越过喜马拉雅山口,经印度噶伦堡,到加尔各答。茶马古道”的另一条主要线路,起自四川雅安,经康定(打箭炉),过昌都,进拉萨,这条线路又称“大北线”。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缅甸沦陷,日军侵犯云南的畹町、龙陵、腾冲,滇缅公路被迫中断,由此,最后一条通往中国战区的通道也被切断,使外国援华的物资无法从缅甸运入中国。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时,贯穿滇、川、藏直达印度出海口的茶马古道成了唯一能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地面通道。拉萨,成为了中国大西南商旅云集的商业大城市。这时候藏族、汉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回族、彝族各民族的马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商队,延续着他们世世代代血脉相连的命运,走上茶马古道。

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案例:路易斯·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之父,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

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后,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飞来。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在荣誉面前,钱学森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要捍卫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

案例:中国国家二级机密川剧“变脸”遭泄卖。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看完川剧后曾叮嘱过,变脸是国家机密,不能随便泄露。1987年,文化部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据2006年《羊城晚报》报道中国戏剧界惟一国家二级机密川剧“变脸”绝技,目前正被个别贪图钱财的演员私下向国外传授,“变脸”现已流传到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地。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

近代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必由之路。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邓小平曾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一)推进祖国统一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2008年12月更实现了两岸直接双向“三通”。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持“九二共识”立场,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对于台独势力,要坚决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次会议于 2005年 3月 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促进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要求大学生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大学生要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大学生要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从自身做起,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大学生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

新的国家安全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交织,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等。

2.增强国防意识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增强国防意识,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增强国防意识,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增强国防意识的基本途径和要求: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3.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4)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有间谍器材的义务。

第三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2.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3.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二)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三)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从自身做起,把个人成长成才的愿望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