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摘要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里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对心理距离学说的认识,去探究文艺欣赏中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模仿形式,从而得出对第二美感的认识,以此来诠释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贡献。

关键词心理距离; 第二美感; 欣赏者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第二美感

李沣霖

美,无时无刻都在对人们说着谎言,尤其是在文艺欣赏的过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谎言才会给人最真挚、最纯粹的美的感受,也因此,作为审美者就会不可避免的在审美过程中产生自己对文艺作品的新的感受,尤其是第二美感。而这种感受又因审美者本身的社会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不同,因为这样的不同变化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它起源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他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首次提出了心理距离说,正因此他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于朱光潜先生的推重,我们可以从其作品《悲剧心理学》中看到距离说的影子。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美学从审美趣味说逐渐向审美态度说的角度过度。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审美态度说产生并取得主导地位的变化历程。而布洛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他认为美是不存在纯粹客观性的,因此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美,就会让我们失去许多美感的事实,美感是人们对艺术品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个效应来自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用布洛自己的话说,“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①为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一抽象的概念,布洛用“雾海行船”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当

船在海上遭遇大雾天气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因呼吸不畅和怕影响行程的心理而感到焦虑而恐惧。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大雾,抛开恐惧下的不愉快,然后全神贯注的去欣赏周围的景色,也会感到一种奇妙的美,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静的海水,远处的海岛身上仿佛被盖上一层棉网,如梦境般的浮现在眼前,是雾将天和海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周围弥散着广阔和沉寂的气息,一切都让人捉摸不定。正是因为人们对海雾不再担心、恐惧、紧张,与海雾建立适当的“心理距离”,才体会到海雾的独特美丽。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去看问题的思路,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将人的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在常态状况下,“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就是以它具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的那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一般地也不能离开受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象。”②这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人对物的理解与判断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现实性和物的实用性的高度统一。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情况的束缚呢?这就需要心理距离的介入。

于是,这种距离便横亘在欣赏者自身和其自身感受之间,成为了欣赏者心理中的一种内在矛盾。“距离的内在矛盾”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距离的内在矛盾”强调审美距离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近”或“距离太远”。因此,我们感觉此时此刻仿佛美在对我们说谎,这谎言指的不是美的本身,而是美感,是人在这种审美的活动过程中对美所产生的新的认识与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人在艺术中对生活的理解和在生活中艺术被人理解的深浅问题。

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地位

心理距离的传统意义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不存在的,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的含义,将会失去多种多样的美感事实,因此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美,说明美感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来自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指的是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美学名词,接下来将从欣赏者和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作用。

(一)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关系

欣赏者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单单是指读者,其中还包括作者,因为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已是对作品进行欣赏的了,文字都是在充分的感受和体味后源于作者心灵的体

现,它是作者在自己的脑海中,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细节里去寻找那种和他本人内心所要表达和要表达而无法表达的特殊感觉。因此,他们是美的翻译人,传递者,可以将情感用文字把文字以外的内容用特殊的美感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作者对自然美感和社会生活的切心体验和把握,以及文字外的独特的精神支持。正因为作者是这种纯美感觉的表达者,所以我们才把他列为欣赏者之一。

欣赏者更多的被理解为读者,是对作品美的实践者,当然,也是第二美感的发现者。通过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精神体验,将逐渐打开艺术家(作者)为我们展现的美感,对美感的研究应该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前提下的历史优先性原则,美不是从偶然中来的,是在历史的沉淀中提炼的;美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条重要支流;人是历史中的变体,因其身心和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都处于历史之中,美感作为人面向艺术、面向美的心理活动同样受到历史的控制与制约,这就使得美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反应,因此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我们在进行文艺欣赏时,为了做到对作品所存在的理由、意义的正确理解,就必须对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场景、生存背景都要有所了解,借此把握历史、文化赋予美与美感的独特理解,从客观上来认识因审美所产生的心理距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已形成的审美经验所带来误读的问题,还可以使不同种族、文化场景和时代的美避免被一种定性的眼光所审视,进而摆脱因单一的文化思维对一些作品的扭曲。

美感产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每一次审美活动的发生与美感体验的获得必定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但仅立足于此讨论美感问题,无疑忽略了人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距离就会被主观性的改变。所以便产生了审美活动中的许多先见、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等问题。因为欣赏者在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问题上会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因其自我生活经验和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共同影响,继而会从作品中发现新的蕴涵,得到升华于美感的另一种独特的精神感受。另外,同是一部作品他的读者是不确定的,在数量上的不确定,在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上的不确定,在个人心态和行事观念上的不确定,在个人生活经验与阅历上的不确定,这就使得第三个、第三批、第三时间的读者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第二美感,而通常状态下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和初步理解可认为是第一美感。

简言之,第二美感就是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文艺欣赏时,因历史性的社会性的

等各种时空因素,在审视作品的活动中与作者和自我本身已进行或完成的审美活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独特精神感受,是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特殊关系。比如对“燕瘦环肥”的审美理解就必须在特定的社会中才可以成立,而又在不同的社会时段显示出不同的变化: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就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中清楚的感觉到杨贵妃的丰腴。然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却是非常清瘦的。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言诗》说道:“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③美人的肥瘦与书法怎么说也隔着十万八千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真难为苏老先生了,但这并非是别出心裁,而是不同时代的人对美不同的看法,用什么来解释这种不同,我认为用第二美感尤为恰当。

(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在作者完成作品后,第一美感也会随作品而生。而欣赏者所表达的多为第二美感,因为据欣赏者的自我体验,他们认为这更为可信,而第一美感在获得后的感觉其实是很飘渺的,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握的。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第一美感和第二美感之间出现了审美意识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欣赏者在文艺审美中重要的心理变化,即是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谎言,确切的说这是美的谎言。心理距离正是运用这样的谎言来解决欣赏者心中的矛盾,即使不能完全根除,也可以有所缓解。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三点:

1. 让作品的意义不断提升

欣赏者在读了作品之后,并未仅仅停留在作品本身和作者所要反映的思想的层面上,而是经过自己反复咀嚼、加工、再加工,结合自身阅历、价值观和对作品中某一观点的认同度,来得到对作品意义的新的理解,从而让作品的意义不断地升华,不断地丰富。当然这不否定其中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因素,但这正是让作品流芳百世,推动文化多元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的发展变化历程正说明了这点。这里以唐诗为例,唐代诗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过程,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出现了盛世文学的新光辉,对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结,都为中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遥想当年,文人墨客或团坐于长亭赏月,或沿溪河觥筹交错,或扶雕栏指点江山,挥雄斥方劲遒之时,既是作品的原始创作者也是作品的第一欣赏人,舞文墨尽切磋之际,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痛快地表现出来,这无疑是感到这种心理距离的同时而表达自我才情和对自身肯定的文学自信。可喜的是,这恰好默默地为作品意义的丰富做出了特殊贡献。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能看到两千年前的优秀作品的原因。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本想用辛辣的讽刺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来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揭露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以此来抨击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和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的危害。但奇怪的是这部作品在当时竟被认为是最好的儿童读物,因为书中小人国、大人国和甲壳虫的故事构思奇妙,情节离奇,描写生动有趣,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被这些深深吸引。在小人国一卷中,格列佛用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但善良的格列佛不想因此就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 这让利立浦特国王很不高兴。这时恰逢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扑灭了大火,谁曾想这件事却让皇后十分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闻讯后立马逃离了利立浦特国,几经周折来到了不来夫斯古帝国,最后才平安回到英国。作者本想借这个故事来反衬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侵略战争,抨击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的阴暗面。但因故事生动离奇的情节,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所以对这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产生了主观上的单纯理解,从而将其升华为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并生动离奇的儿童读物。这和作者的原始初衷是大相径庭的,产生了审美意义上的心理距离,因此在作品的文学性上延伸了其意义。

2. 让作者能更充分地发掘美

作者在其艰难的创作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发现,他的创作或多或少的会与先前预设好的思路或内涵发生一定的偏移,这正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的心理距离,而作者因害怕这种距离的产生会增强或减弱其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便会不断的努力,这在无形中让作品不断升华,从而达到作者理想中的标准,读者心中期盼已久的境界。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何为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认为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不太合适,不如“推”好。到底是“敲”还是“推”?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就骑着毛驴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有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此举不失礼仪!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后连连点头称赞。

我们不主张像贾岛那样的苦吟,但是从他的创作过程中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创作思路和所要表达的蕴意都与先前产生了一定的偏移,为了缩小这种心理距离,他就要不停的思考,不断的去尝试,以至于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来完成作品。“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④因此,只要驾驭好自己的心灵,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无须苦思焦虑,应用美好的文采,掌握写作的规律,不必要劳累心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心理距离给了作者一次超越自我的机会。

再如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用远古神话和故事传说作为题材,语言还多幽默风趣,婉而多讽的味道,在随意中点染历史,在理解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非攻》创作于东北三省失守,榆关失陷,华北告急之时,鲁迅用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创作了这篇文章。墨子本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非攻,反对侍强凌弱,提倡兼爱,是小生产者的利益的代表者。而《非攻》中的墨子,作者用机智、善辩古代思想家的形象来表现他反对侵略、反抗强暴的一面。他历经长途跋涉,同楚王、公输般及公孙高等斗智斗勇,由于墨子的远见卓识和随机应变,在与公输般斗云梯中取得了胜利,因此制止了一场非正义的战争。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笔下的墨子和其他人物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其历史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通

过这样的办法借以讽刺批评了那些在“九·一八”以后大力鼓吹“民气”的“空谈家”,卖国求荣的“外交家”,以及国民党反动派政治腐败、军队无能等不争事实。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理解和感悟往往是不与现实相同的,可以是对现实的曲解,也可以是对现实的升华。用与现实本意强大的反差来突出表现作者对社会的理解和态度,这让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心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距离,但是欣赏者会在怀疑中渐渐地与作者的思想持平,和作者站在同样的立场上来看待现实。而作者本身也会为了能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去努力减小这种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实现思想上的共鸣。

3. 让读者与作者得到共鸣

心理距离可以为读者与作者因本身所处的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做出最为合理的解释,从而达到共鸣。欣赏者本身也不能完全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而肯定自身对第一美感的准确理解。这正如白居易写完每首诗都要征询老妇人的意见而多易其稿一样。欣赏者在获得一定的审美内涵或进入一定的审美意境后,便会对作品内容和其所反映的某种思想产生怀疑,这种矛盾的心理是欣赏者很难接受的,他们在摆脱这种矛盾心理的同时或之前,基于初成的模糊的第二美感而渐渐肯定作者的意图,并慢慢将其扩充完整或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然后,会溢于精神,成于语言,形于文字,充分的表达出埋于内心许久的深切感受。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欣赏者还是作者对于美的认识,都没有对错之分,文学即人学,只是自然人对社会的理解罢了。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它构思奇特,形式丰富,思想深刻。作者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其重要思想,所以寓意深远,感情浓郁。由于当时的环境,不能直言,于是采取了隐晦的表现手法,因此读起来比较难懂。多少年来,读者对它的探究也未曾停止,但都是基于自己本身对其的理解,还是很浅层次的。《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在1932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鲁迅曾表明了自己写作《野草》时孤寂的心境:在后来的《新青年》团体散解散后,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倘若时光可以倒流,我倒是愿意与鲁迅同时代且是《野草》的忠实读者一同来探讨一下这部作品,我想他给我的答案一定会有别于今人,因为每个人的经质和他所处的环境会使其对作品的理解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对饱含作者孤聊而不断求索的思想也会有不同层面上的解读。当欣赏者发现这种不可逾越的心理距离的时候,就会致力于化解来自本身的第二美感和作者的思想达到平衡或超越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分歧上,这就在无形中充分发挥了心理距离的巨大作用。

三、第二美感的美学意义

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学科被称为接受美学,它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强调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重点探讨读者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的文学和文学批评相比较,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更为具体更加细致,特别注重读者的感受,推重以欣赏者为中心的阅读方式,这就和以往只重视和单纯的研究作者和作品的研究方法有了极大不同。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姚斯和伊赛尔等,他们主张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极端中引出来,在历史、社会的条件下去考察审美经验,认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上并且重视读者的审美经验,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对作品接受的效果所反映出的文学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用问答的方式去探讨美,重点研究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与世界这四大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与传统的文学和文学批评有着巨大不同,不再单一的以研究作者和作品为目的,而是更多的关注读者这一庞大的文学接受群体,从他们的感受和与作者、作品、世界这些文学要素的关系上着手,来书写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还认为因为读者本身是自然人,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主动的对作品进行审美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作品的群体,因此读者就可以影响或者决定作品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和历史时期下的文学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间接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产生,决定文学作品的质量。

第二美感的美学意义关键是在于它丰富了审美主体,使得审美主体不再是接受美学中所讨论的读者,还包括文学创作中的作者,将他们共同丰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审美欣赏者,这极大的丰富了文学活动中的接受过程,为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尝试。这也是在文艺欣赏中从欣赏者的角度对审美做出的全面分析,并试图为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欣赏与文学接受等文学因素构造一条审美联系的纽带,即心理距离,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整合一系列文艺欣赏中的二元对立,为它们提供一个一元

的基石。出于各种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欣赏者在审视作品的活动中与作者和自我本身已进行或完成的审美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感受,这样在欣赏者和心理距离之间就产生了第二美感,因此第二美感的产生离不开欣赏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它是作者和读者对作品进行审美活动后的产物,是文学接受的效果。此外,第二美感还是文学四要素:作品、作者、读者和世界的联系者,作者在对世界进行审美活动时,通过第二美感的作用创作了作品;读者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会因为第二美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不断的丰富内心的世界;如果把作者和读者共同理解为欣赏者,那么他们也会因第二美感对世界进行文学层面上的审美创造与再创造。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我们把文学四要素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能更好的发挥第二美感的美学意义,从而带来丰富的并且愉快的审美感受。

运用第二美感的美学意义可以补充布洛心理距离学说的不足,前文中提到布洛认为“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其实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对“距离”定义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注意意义上的距离,是指观察者在对象身上注意到什么和没有注意到什么的这一事件。例如在船上对海雾的观赏。另一个是情感意义上的距离是指一种机能,是观察者对对象的情感反应。比如嫉妒的丈夫看《奥德赛》时的反应则应是情感距离。这实质上是反映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态度,将注意意义上的距离理解为美,将情感意义上的距离理解为美感,把美等同于了美感,美是以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为依托的,如果脱离了审美客体,美感将从何而来?例如我们看那些抽象派的绘画和荒诞派的戏剧等后现代的艺术作品,都是零碎的、扭曲的、荒诞的丑事物,你还会有美感吗?因此在进行审美欣赏时绝不能脱离审美客体,可以通过第二美感来从注意意义上的距离上升到情感意义上的距离,以达到在文艺欣赏中平衡心理距离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去发掘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继承心理距离的传统意义,从欣赏者的角度进行文艺欣赏活动时,在挖掘作品的深层次的意义,理解作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过程中,就会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心理距离。通过对第二美感的发掘与认识,及其特殊的美学意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不单单是对生活的模仿,也可以对其本身模仿,艺术对艺术的模仿则是更高一层次的审美活动。因此,在文艺欣赏中心理距离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这深一层次的审美活动。

[注释]

①布洛.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A].美学译文(2)[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P96.

②章安祺.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P375

③(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二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2,P371

④王运熙、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P245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3]蒋孔阳.美感的诞生.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4]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张首映.姚斯及其《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J].文艺研究,1987,(01)

[7]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至1992年12月版

[8](美)M.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 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

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免费下载】《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

2007年02月13日星期二 12:35 一、单项选择题。 (略) 二、多选题(略) 三、名词解释题。 审美体验高峰体验母题心理时空 四、判断分析题。 1、愤怒出诗人是有科学依据的。() 2、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二者之间有统一,又有矛盾。() 五、简答题。 1、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 2、艺术体验的生成的特征。 3、模仿对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艺术美的创造有何作用? 4、艺术作品中的异态有哪些表现? 六、论述题。 1、为什么不能说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秘体验? 2、论述娱乐的深刻意义。 2007年1月四川《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0816) 2007年02月13日星期二 12:4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 A、康德 B、费希纳 C、布洛 D、克罗齐 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 B、作家的创作活动 C、读者的接受心理活动 D、作品的心理蕴含

3、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 A、荣格 B、阿德勒 C、拉康 D、柯勒 4、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的体验类型是()。 A、爱心体验 B、宗教体验 C、归依体验 D、崇高体验 5、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A、模仿 B、情感 C、节奏 D、宗教 6、作为艺术技巧的拟人手法直接脱胎于()。 A、形象思维 B、神话思维 C、原始思维 D、具象思维 7、高原体验是()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马斯洛 D、拉康 8、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 A、情感 B、感知 C、认识 D、想象力 9、动机簇活动中最复杂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 A、趋避式动机冲突 B、双避式动机冲突 C、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 D、双趋式动机冲突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复习题)(0816) 2007年02月14日星期三 18:25 第一部分: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和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

安全距离规范汇总

安全距离规汇总

目录 1、仓库的安全距离 (3)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4)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5)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6)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7) 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 (7) 7、高坠半径 (8) 8、工厂车间布置 (9) 9、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 (10)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 (11) 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 (11)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 (13) 13、临时架空线距离 (14)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5) 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 (16) 17、防火间距(一) (16) 18、防火间距(二) (17) 19、防火间距(三) (17) 20、防火间距(四) (18) 21、防火间距(五) (19) 22、甲乙类液体储罐间距 (20) 23、防火间距 (20) 24、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1) 25、高层建筑疏散 (22) 26、车间安全通道宽度 (23) 27、厂道路宽度 (24) 28、焊接作业距离 (25) 29、钢平台距离要求 (26) 30、易燃易爆商品储存条件 (27) 31、电线管线距离 (28) 32、电线敷设高度 (29) 33、配电箱距离 (30) 34、电灯和风扇距离 (31) 35、开关插座距离 (31) 仓库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五距”标线 (33) 生产车间为什么要划出清晰的“疏散通道”标线? (38)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 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

运动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和填空 1、1925年,格里菲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运动员的注意品质主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5、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对象的特点、对活动的态度、主体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 6、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新对象的吸引程度、个体的神经类型和已有习惯、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7、运动知觉是对外界物体运动和机体自身运动的反映,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协同活动而实现。 8、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确的识别和觉察。 9、影响运动记忆效果的因素: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不同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大脑的功能状态。 10、特质焦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高的人,几乎在他们所面临的许多情况下都表现出焦虑,无论是在训练场、比赛场、参加社交活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为遇到的许多事情担忧或有一种模糊的心神不定之感。 11、状态焦虑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 12、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有: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1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性具有稳定性。 1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个性的独特性。 15、气质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 16、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17、运动动机是指激发一个人从事运动活动的内在动力。 18、动机的功能有三类:(1)是激发功能(2)是指向功能(3)是维持和调节功能 19、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技能形成的条件,操作或智力活动达到自动化程度,是技能形成的标志。 20、打太极、舞蹈、游泳、滑冰、短跑等都属于连续性运动技能。 21、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项目所运用的技能,都是典型的开放式运动技能。 22、自动化阶段的特点:视觉控制作用减弱,动觉控制作用加强,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动作的错误。 23、动觉反馈:在形成运动技能以后,动觉反馈是运动程序的控制器,保证着运动技能的顺利进行。 24、人为性反馈:观看录像等向学习者提供投篮动作信息的过程,属于人为性反馈。 25、同时反馈:学习者一边看镜子一边修正自己的动作属于同时反馈。 26、身体活动产生的良好的情绪体验:1.最佳表现。2.流畅体验。3.高峰体验。4.跑步者高潮。 27、最佳表现是指一个人在某项活动中的行为超越了其自身正常水平的现象。 28、锻炼迷瘾是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法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29、什么是团队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30、自然实验法:这是在日常的生活、教学、训练、比赛等活动情况下,对某些条件加以必要的控制盒改变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1、实验室实验法:这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运用各种特殊的仪器并严格控制外部条件和相应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 32、自变量是指呈现给被试的某种形式的刺激;是因果关系中作为原因的那个方面。 因变量是指被试做出的反应,即因果关系中作为结果的哪个方面。 33、效度——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测特性或功能的真实性程度。

最新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资料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 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 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 A.弗洛依德 B. 弗洛姆 C.荣格 D. 歌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 ) A.异质同构理论 B.唤醒理论 C.深度知觉理论 D.心理距离说 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 ) A.《论诗三札》 B.《变态心理学》

C.《文艺心理学》 D.《悲剧心理学》 5.体验的核心是(A ) A.情感 B.认识 C.经历 D.意蕴 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 A.镜像阶段论 B.表现性 C.简化原则 D.格式塔质 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 A.第一个层次 B.第二个层次 C.第三个层次 D.第四个层次 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 A.实验心理学 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心理学 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 A.拉康 B.阿德勒 C荣格D柯勒 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 A.只有积极意义 B.主要是积极意义 C.无所谓 D.只有负面影响 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 A.爱心体验 B.崇高体验 C.归依体验 D.宗教体验 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 A.荣格 B.弗洛依德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安全距离与自我空间 每个人与人交往,都希望有一定的安全感并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为了得到这种安全感,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的独立。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再去餐厅就餐的时候,如果身边靠的很近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话,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甚至有些反感。有些人为了避免这样,通常会想出各种办法,或者将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或者直接避开与人相邻。在乘坐电梯或者挤公交的时候,当身边的人太多,到了挤人的地步时,许多人会觉得很不舒服,很反感,想尽量避免这种身体上的碰触。这些情况,都是被人侵犯了私人领域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有些焦虑和压抑了。 FBI认为,每个人都是需要一定的自我空间的,这种空间跟人们的年龄、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联系都不大。研究说明,男性对私人空间的渴望比女性更为明显和宽广。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一旦缺少了私人空间,他们就会感到无助与焦虑,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状态。这种情况在陌生人之间尤为明显。FBI认为,从两个人的空间距离感可以看得出两个人的关系的亲密度。比如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而一旦两个人开始认识,空间距离会明显缩小。关系越亲近,两个人的空间距离会越小,比如情侣之间的手拉手和相拥,都是空间距离随着关系亲密度的改变而改变的。 对此,FBI还针对犯罪者的心理做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有着极端行为的犯罪分子都是对空间要求非常强烈的人。一旦有人冒然闯入他们内心的私密空间,他们往往便会采取一些行动,这些行为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温和的避让和提醒,但如果情况的不到改善,则很可能酿成犯罪行为。所以,在与人的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过分的亲近,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这会让人产生反感。长时间的研究之后,FBI分析了对空间距离的渴望和态度代表的一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种是会随时与人保持亲密空间的人。这种人的底线是很低的,与朋友和亲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而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稍大。这种人在对待亲人朋友和陌生人的时候态度是迥异的。对于亲人朋友,他们可以无限纵容,即使是有些小小

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

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 一、我国运动心理实验和测验发展概况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对优秀运动员通常利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并在心理学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其目的在于对运动员的训练要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应用心理实验与测验作为对运动员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保证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的重要手段。 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是研究运动员心理现象的测试,是测量运动 员心理状态数量化的手段,即是通过有目的控制或改变运动员心理现象发生的条件,从而引起和改变运动员某种心理活动,以揭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发展规律。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身体与心理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及合理战术地运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基础。因此,多学科应用于体育运动是我国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心理实验和测验作为很有实用价值的评定手段,目前,许多国家已在体育运动科研领域广泛采用。运动实践证明,通过心理实验与测验可以选拔优秀运动员,辨别具有哪些心理特点的人从事某运动专项具有较大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就提高了人材选拔的效率,减少淘汰率。通过心理实验与测验还可对运动员心理潜在机能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心理活动及其特征进行评定,并能够较全面地评价他们心理方面的优缺点,预测参加比赛获得成功的把握程度。运动心理实验和测验有助于及时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他们身心潜能、以取得比赛的胜利。

二、测试指标 “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诊断”系统测试指标共分八大类:个性特征、 竞赛情绪、注意特征、感知觉能力、比赛动机水平、意志品质、自信水平和中枢神经疲劳。 1、个性特征测试指标包括性格倾向性、精神质(适应力)和 情绪稳定性: 2、竞赛情绪包括赛前情绪和竞赛状态焦虑水平: 3、注意特征包括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和 注意转移: 4、感知觉能力包括速度知觉和反应能力: 5、比赛动机水平包括赛前动机水平和动机变化趋势: 6、意志品质包括主动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和自觉性: 7、自信水平包括一般自信、特质自信和状态自信: 8、中枢神经疲劳主要是运动员自我感受的测试。 本系统包括四个功能模块:1、多项心理测试2、速度知觉测试3、赛前动机测试、4心理因素测试 1、多项心理测试可以对运动员的多项心理能力及水平进行测量和诊断。本部分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测试:(1)运动员注意力水平测验:包括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和注意转移等四项注意品质测验。(2)运动员意志品质测验(YZP-1):该测验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和主动性五个维度意志品质进行测验,完成测验

36张安全距离图及及法规依据解析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距离。 距离是安全最有效的保障。 36张安全距离图 1、仓库的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 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 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 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

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 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 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 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 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 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国家标准GB50160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内容摘抄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 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 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 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 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表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 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 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 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 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运动员的认知过程,运动员的心理健康,运动员的社会互动等。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心理特点,了解体育运动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形式。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7周,总课时数34学时,安排在第七学期。 本课程学分数为: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运动中的心理学问题,具备综合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践的基本能力,培养对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1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本章回顾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运动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分析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介绍中国运动心理学当前的工作领域。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运动心理学史、运动心理学性质和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特点。难点是:运动心理学的任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第2章运动活动的感知过程 本章讨论了对于运动活动具有特殊意义的感知觉问题,包括动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知觉特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专门化知觉的特征、测量方法及培养手段,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意义。 难点是:动觉在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第3章运动活动的记忆过程 本章讨论了运动记忆的特点、性质和作用。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短时运动记忆、长时运动记忆的特点及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的特点及在训练竞赛,组块的含义。 难点是:运动中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运动表象的特点及其在训练竞赛中训练。 第4章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 本章首先介绍对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进行传统研究的情况,然后介绍对运动活动的思维过程进行决策研究的进展。

运动员心理选材及心理诊断

运动员心理选材及心理诊断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心理选材 优秀运动员成长的因素有许多,不仅需要运动员有超群的身体素质、良好的遗传优势和极大的生理潜能。而且还需要有运用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体有生理和心理两种机能,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员进行运动活动,是身体运动(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共同进行的,而心理活动起着支配、调节、控制和主导的作用,心理因素在运动中(特别是在竞技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对此也越来越感兴趣,并积极深入地进行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比赛成绩的发挥,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是密切相关的。心理训练已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科 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科学选材是从众多的少年儿童中选拔具有优越先天性竞技能力,并具有巨大竞技潜力者作为训练对象,以求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使其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在许多方

面显现着遗传的性状,运动员的气质、反应、个性都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性的强烈影响。 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科学理论依据:遗传机制、年龄心理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可变性与稳定性。遗传因素为心理能力的预测提供了可能。遗传因素是人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运动员也不例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运动员心理选材问题上,遗传因素是根本,而后天环境及科学系统的训练则是促使其成为优秀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条件。在人的解剖生理特点方面,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对人的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人的心理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人的心理是在生理(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等)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的心理本质与活动规律(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揭示,为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预测提供了重要条件。 《发展心理学》《儿童少年年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不仅在机能、形态、素质等方面有其年龄发展的心理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的发展都具有年龄心理特点,如时间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填空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结构主义把心理区分为三个心理要素,即感觉,表象和情感。 3.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就是确定刺激—反应之间可以预测的关系。 4.美国的格里菲斯博士被认为是现代运动心理学的先驱,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亦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5.心理学,体育科学与体育运动实践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被认为是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方向、学派体系和职业化的基本要素。 6.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7.心理内核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自己希望他人认为的自我。 8.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向性和神经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 8.阿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归纳为三类:即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0.人格的各种特质都是先天和后天环境与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 11.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又可以称作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又可以称作诱因。 12.按动机的来源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内部运动动机和外部运动动机。 13.按动机的指向性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直接运动动机和间接运动动机。 14.成就动机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一种是获得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4.维纳于1972年提出了归因的二维模式,这两个维度是稳定性和控制点。 15.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同一注意的两个方向。 16.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17.大脑额叶在保证有意识。持久的集中注意中起着重要作用。 18.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19.心理唤醒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 20.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制焦虑两种。 21.个体在赛前出现的竞赛状态焦虑被称之为赛前状态焦虑。 22.倒U曲线理论是解释唤醒与运动表现关系的最著名的理论假设之一。这一理论假设源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3.最佳功能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汉宁提出来的。 24.构成运动技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认知要素和运动要素。 25.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闭锁回路理论和图式理论。 26.一般把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27.评价学习的效果,应该吧着眼点放在保持测试或者迁移测试。 28.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是身心统一的运动。 29.根据心理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临赛心理训练。 30.根据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心理过程训练和心理状态综合训练。 31.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和应用阶段。 32.一般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

名词解释 21艺术典型(177) 所谓典型,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深广的概括性、性格丰富而又有机统一的圆整的人物形象。 22意境(181) 意境,是由客观景象与主观情趣互渗交融而生成的趋于空灵的艺术天地。 28召唤结构(253) 伊赛尔指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本文的基础结构,即本文的召唤结构。 29期待视野(254) 前理解包括前拥有、前观念和前假定,从前理解中产生出期待系统,姚斯称之为“期待视野”。 30共鸣(261) 在声学中,共鸣是指两个物体振动频率相等或相近,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振而视振幅急剧增大、声音骤然加强的现象。文艺学借用过来,用以指称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或相似情感的精神感应现象。 25现实主义(333) 是艺术中一种偏于反映现实,要求按事物本来的样子描写,力图真实再现现实存在的生活图景的创作倾向。 26理想主义(333) 是艺术中一种偏于超越现实、要求按实物应该有的样子描写,力图真诚表现主体向往的生活情景的创作倾向。 37古典主义(339) 是一种强调继承传统、贯通古今,要求遵循规范、恪守规则,重视理智的驾驭、追求形式典雅的创作倾向。 38浪漫主义(339) 是一种强调个性显现、要求手法变异,反对千人约束而寻求新的突破,注重情感的宣泄而导致形式相对“无序”的创作倾向。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艺术创作 1简述创作激情的特点(107-108) 深刻性。肤浅的情感仅与感性欲念相关联,不能体现人性的深度,也就缺少必要的文化价值。别林斯基认为,“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

运动心理学(2)

运动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三个过程) 3.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因。 4.成就需要:是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5.应激:是指人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是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过程。 6.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7.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里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8.优势反应:是指那些习惯性的、唤醒水平升高时极易诱发出的行为反应。 9.归因:是指给行为归结原因。 10.基本归因偏差:指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原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11.可控性:是指归因时对原因是否可控或在多大程度上可控的认识。 12.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一项指定任务、达到一个预设目标或克服一个前方障碍的潜力或能力。 13.运动自信:是个体对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胜利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4.特质运动自信:是指个体通过常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5.状态运动自信: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对其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度。 16.动觉: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觉知。 17.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时,通过眼睛、视传入神经和视觉中枢产生的对波长为380~740毫微米的电磁辐射产生的感觉。 18.听觉:是个体对声波物理特性的反映,是通过耳朵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感觉。 19.触压觉:是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 20.平衡觉:是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通过内耳的前庭器官引起的感觉。 21.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 22.遗忘: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23.前摄干扰:是指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4.热身损耗: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刻回复到原有表现水平的现象。 25.连续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指那些具有重复或韵律性质,持续若干分钟以上的动作技能。 26.分立技能:是指组织方式上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技能,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27.表象: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8.组块:是指在短时记忆的短暂时间中,个体对彼此分离的刺激。 29.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经过相应的心理历程,从问题的起点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0.决策:即作出选择的过程。 31.创造力:是指立异、改造和发明的能力。 32.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其基本条件是熟练的技能技巧和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性。 33.警觉: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4.警戒: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限内在一定环境中觉察特定的、不能预期出现的事件的准备状态。 35.心理不应期:在相继给予两个刺激并对两个刺激分别产生反应时,如果两个刺激间隔时间短,第二个反应的时间就延长。 36.心理训练(狭义):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37.目标设置:是指对动机性活动将要到达的最后结果进行的规划。 38.任务定向:是强调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文物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39.自我定向:是强调横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社会参照,已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里定向。 40.放松训练:是以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过程。 41.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过程。 42.暗示训练:是利用言语等刺激物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43.角色定位:是指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对自己、队友、对手之间关系的认识倾向,它直接左右着运动员判断自己的比赛表现正常与否,影响着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应变能力。 44.身体调节:指通过改变身体状态调节情绪,包括表情调节、呼气调节和饮食调节等。 45.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 46.领导:是指引、影响或控制个人或组织,以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47.观众效应,是指有他人在场时,操作成绩产生的变化。 48.攻击:有意识地使他人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的行为。 49.暴力:是指极端的、严重的攻击行为。 50.独立标志:1923年,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51.二维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解释有以下4个方面: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大小和幸运与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两个维度:内外控和稳定性。 52.阿尔波特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体特质,个体特质是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那些特质。 53.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制性、紧张性。 54.艾森克的三维人格: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ENP) 55.操作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成分参与,有过去的知识经验作为中介,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作 56.用。 57.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2.现场研究法3.心理测量法 58.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1.分工更加明确2.专业领域细化3.研究方法综合化4.研究内容更加广泛 59.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60.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2.社会需要3.物质需要4.精神需要 61.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1.在儿童时期经历过来自父母的高成就压力2.选择既不过低也不过高的生活3.从事风险大且责任重大的职业62.☆直接动机——活动过程本身;间接动机——活动结果 63.如何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1.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2.合理运用强化手段3.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4.变化训练比赛环境,间接激发动机5.给予自主权,培养责任心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64.如何因人而异以直接激发动机:1.依从方法2.认同方法3.内化方法 65.唤醒的表现:1.电脑唤醒2.行为唤醒3.植物性唤醒 66.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作用:1.影响人的行为选择2.影响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3.影响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4.影响人们在预期和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 67.如何培养自信:1.注意可控因素2.想象成功情景3.积极语言暗示4.发现尺短寸长5.夸大外部动作6.创设原有环境7.集体相互鼓励8.演示水杯实验 68.对外界物体运动速度的知觉受以下条件制约:1.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成反比。2.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与速度知觉的下阈限及上阈限成正比。3.在一定范围内,光线亮度与速度知觉成正比。4.运动背景条件也会影响速度知觉。5.物体或动作的运动方向对速度知觉有影响。6.知觉者的主体状态对速度知觉也有影响。 69.专门化知觉的特点:1.专门化知觉的具有综合性2.专门化知觉的具有专项性3.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动觉都是专门化知觉的主要因素70.运动活动与知觉基本规律的联系1.运动活动与知觉的选择性2.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整体性3.运动活动与知觉的理解性4.运动活动与知觉的恒常性 71.运动直觉的性质:1.快速性2.直接性3.或然性4.情境性5.信息受限性 72.注意对运动活动的影响:1.特质注意和状态注意2.注意能力的个体差异3.焦虑唤醒与注意过程的相互关系 73.设置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目标的接受和认同2.及时反馈,了解结果3..目标的公开化4.目标的多极化 74.运动员受伤后的悲伤反应过程:1.第一阶段:否认2.第二阶段:愤怒3.第三阶段:讨价还价4.第四阶段:抑郁5.第五阶段:接受与改造75.哪些心理学手段有助于促进损伤的康复:1.与受伤的运动员建立亲密的关系2.传授损伤与康复过程的知识3.教会特殊的心理应对技能4.教会怎样应对伤病的复发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6.向其他受伤的运动员学习 76.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1.领导方式2.目标整合3.志趣一致4.心理相容5.成员互补6.外界压力7.内部竞争8.团体规模9.团体稳定性77.勒温的分类:1.专业型领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 78.李克特的分类: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2.慈善式的集权领导3.协商式的集权领导4.参与式的集权领导 79.教练员的影响力类型:1.强制影响力2.自然影响力 80.攻击行为的种类:1.敌意性攻击2.工具性攻击 81.人为什么会攻击:1.本能2.社会学习3.道德水平4.挫折诱发 82.怎样帮助运动员和观众减少攻击行为: 83.1.帮运动员:a.应该给年轻的运动员树立非攻击性但十分有效的果敢行为的榜样。b.参与攻击的运动员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c.参与攻击的运动员所受到的惩罚必须超过他从攻击中获得的好处。d.对于参与攻击甚至听任运动员参与攻击的教练员,应该予以解雇,或者审查、暂停其执教

自考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部分重点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自上而下的方法,而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记忆标示:“↑”。)它不是高度思辩和演绎的方法,而是经验的、实证的、归纳的方法。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审美心理机制。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作家。艺术家要把对生命的体验在创作中表现出来,首先要有深刻的体验。 2, 是作为体验化的创作进程。 3,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存在,不仅在于它再现了客观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在于它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体验形式化。 4,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艺术接受者如果没有生命体验,实际上不可能体验到作品里的艺术生命内容观众和接收者是艺术家愿体验的二度体验着,他们接受艺术的过程是对艺术家愿体验的升华。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研究文艺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核心心理——审美心理。艺术情感是人类情感,带有普遍性。 第一章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一、费希纳: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主要著作《美学导论》,其中有16种审美原则: 一是审美阈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换言之,进入审美阈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二是审美加强原则。 三是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四是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五是清晰性原则。 六是审美联想原则。 七是审美比较原则。 1 八是审美序列原则。 九是审美调和原则。 十是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 十一是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十二是审美的传导原则。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日本俳句的简洁性常会将人们对于材料和细部的体验和感知的那种“自在状态”给分离出来。 建筑的触感领域是靠着触感限定的。当构成一处建筑空间的细部材料性凸现出来时,我们就打开了触感领域,我们也就强化了感受体验,投入到了心理的维度。 今天,左右着建筑“产品”的工业和商业力量倾向于使用合成材料;木窗框上要套上防水的乙烯塑料套子,金属要电镀,或者是涂上一层人工合成涂料,瓦也要用人工合成的色彩层覆盖一遍,石头上面则被弄得就像有木头肌理一般。由于使用了这些工业或是商业方法,触感就被消除或是降低了,因为材料和细部的肌理和本质被掩盖了。 我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整体性感知有赖于触感领域里的材料和细部,就像一道大餐里的味道有赖于真实食料的口感一样。想象一下,人们只能吃人造味道食物的感觉。所以,建筑中,如果失去触感,人造合成环境的幽灵就会占据上风。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嗓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问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当熟悉空间的环境心理以后,就可分析人们的生活空间,推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与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之际,就可以恰当地组织空间,慎重地布置建筑物或建筑群,合理地调整它们的面积、高度和距离,充分考虑和处理人和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关系.经过这样处理的设计,不仅具有环境心理的学术依据,而且开阔了设计视野,能从环境心理的龙度设计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心理方而的要求。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设计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群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作为环境空间的属性之一,古已有之,无处不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割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在园林绿地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