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13年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13年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13年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一、全国2013年2月4日—15日安全生产简要情况

(一)特别重大事故情况

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同比持平。

(二)重大事故情况

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2人,同比增加1起、12人。

(三)较大事故情况

发生较大事故25起,死亡和下落不明108人,同比减少3起、7人。

1.煤矿发生1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2起、9人;

2.建筑施工发生2起,死亡7人,同比持平;

3.火灾发生2起,死亡8人,同比增加1起、5人;

4.道路交通发生17起,死亡69人,同比减少4起、20人;

5.水上交通发生2起,死亡和下落不明16人,同比增加2起、16人;

6.渔业船舶发生1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1起、5人。

二、广东省2月9日至2月15安全生产情况汇报

全省春节假期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1起,死亡

52人,受伤170人,全省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比往年同期明显好转。今年春节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事故死伤人数明显下降。今年春节期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造成52人死亡、受伤17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1.21%、23.77%。二是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今年春节期间共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1起,与去年春节期间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7起相比同比下降了85.71%。三是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事故明显减少。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2起,死亡39人,受伤168人,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起数下降17.44%、死亡人数下降37.01%、受伤人数下降23.98%;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未发生安全事故。四是火灾事故反弹。各类火灾事故194起,死亡10人,受伤1人,与去年春节期间相比,起数上升94%,死亡人数增加10人,受伤人数持平。

三、罗定市2013年安全生产情况:

2013年春节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生产秩序井然。自2月8日零时至16日18时,全市工矿商贸企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春节假日“零死亡”的佳绩。

节前及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40多个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近1000人次,深入车站、商场、市场、旅

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和企业,进行“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整治安全隐患2590处,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100多起。

非煤矿山方面:全市共有非煤矿山16家,共检查16家,出动检查人员74人次,检查覆盖率达100%。检查主要内容:露天矿山的运输道路宽度、坡度及安全防护措施和工作台阶的宽度、破面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严格遵循自上而下开采方式,是否落实防止排土场坍塌等安全管理措施。此次检查共下达现场检查记录16份,发现安全隐患36条,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36份。

危险化学品方面:按照一季度安委会会议及有关文件部署,突出对重点监管品种、重点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严格控制新建危险化学品项目,此次共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6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企业56家,出动检查人员248人次,检查覆盖率达100%,下发现场检查记录62份,发现安全隐患72条,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72份。

烟花爆竹方面:春节期间,将是烟花爆竹销售旺季,打击非法经营活动是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当作一项重中之重,对重点户、重点人实施重点监控。此次检查,共对1家批发企业和122家零售经销点进行全面检查,出动检查人员184人次,整改安全隐患123处,立案查处非法运输、储存、经营、行政案件30宗,拘留11人,收缴非法产品价值82万元。

民用爆破器材方面:对爆破作业单位以及已经停产或关闭的涉爆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属地派出所在检查的基础上,分别与上述单位签订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矿山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好安

全警戒等安全管理制度。截止目前,出动检查人员74人次,检查民用爆破器生产企业1家,涉爆场所16处,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处。

人员密集场所方面:消防部门在全警出动同时,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点多、面广、力量大的优势,重点抓“五小”企业及学校、幼儿园、商场市场、网吧、电子游戏室、KTV 歌舞娱乐场所检查,共检查单位、场所2147处,发现火灾隐患和2259处,下发治安隐患通知书2259份,责令当场改正1387处。

建设工程方面:以预防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着力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此次共检查建筑施工工地46处,发现隐患59处,下达整改通知书46份。

交通运输方面:道路交通共出动人员145次,在危险路段排查的基础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梳理,共排查道路交通隐患36处,已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同时,加大对30家运输企业的安全检查整治。

中小学校舍及校车方面: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深刻汲取泗纶镇中心小学去年“12.28”事故教训,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围墙、厕所等墙体有小裂缝,相关学校都落实了整改措施。各校加大安全投入,购置了灭火器、事故应急灯、疏散安全指示标志等。经对全市643间中小学进行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725处,发出整改通知643份。

冶金、建材等其它行业方面:结合“两节”安全生产特点,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开展冶金、建材等行业和领域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农机执法检查,本次共

年检农机车辆183台,登记保险21台,查处违章3台。

(安全生产)安全形势分析

第三季度安全形式分析报告 保管二队 政治处: 根据仓库有关通知精神,现将保管二队当前官兵思想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部队安全形势分析 (一)兵员构成的复杂化 首先,我们从兵员的构成上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兵员构成的多样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调整部队兵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生子女兵明显增多,具有较高学历、学有一技之长以及已经有过就业经历的情况也与年递增。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使部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文化品味也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在部队的安全管理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他们的文化品味、物质追求、以及需求层次都较高,他们有着自我展示、超前消费等思维理念,并且很多是家庭的宠儿,有的也“闯荡”了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进入部队后,由于部队环境和管理要求与他们的需求与习惯差异较大,造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波动大,容易造成一

些偏激行为的出现。二是城、乡兵之别。城、乡兵由于他们所处环境与客观要求的不同,他们在部队的表现与要求也不相同。城市兵考虑较多的一般是入党、立功以及退役后的工作、婚姻等现实问题;同时,加上年龄、个人的发展等因素,他们一般不要求转士官。农村兵则情况不同,一般情况是回乡后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家庭和本人的意愿都是希望在部队能有所发展。所以他们在考学、转士官、学技术等问题上愿望较强烈。由于这种追求上的差别,导致他们对部队日常事务的心态和不同方面所表现出的热情上有所不同。这些在部队的日常管理中都有所表现,所以在日常的部队管理上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即在他们所关心的方面要投入更大的热心,来理解、引导、帮助他们,而不能以生硬的态度来曲解、压制他们,导致在安全管理上留下隐患。 其次,从兵员所面临的问题看。大致可归结为三类问题,这就是:个人家庭问题、成长进步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只要从这三方面来切入我们的工作,就能把握住基层官兵的思想脉络,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一是个人家庭问题。包括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经济官司,家庭困难,恋爱挫折等等。这些问题和

2021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021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全旗一季度安全生产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旗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呈现“两降一升”特点,即事故起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下降,死亡人数略有上升。 (一)事故总量下降 全旗共发生各类事故12起,同比减少4起,下降25%;死亡4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88.3万元,同比减少33.6万元。 (二)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呈稳定趋势 工矿商贸企业无事故发生,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上升 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起,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上升250%;死亡4人,同比增加2人,上升100%;直接经济损失72.4万元,同比增加67.4万元,上升13.48倍

(四)消防火灾事故呈下降趋势 共发生火灾事故5起,同比火灾起数减少9起,下降64.29%;直接经济损失15.9万元,同比减少101万元,下降86.38%。 二、一季度各类伤亡事故通报 (一)1月31日17时35分许,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汤新明驾驶蒙k24460重型货车与沈阳市姚文哲驾驶的辽a79427号小型客车正面相撞,造成姚文哲当场死亡。 (二)3月7日17时40分许,杨保胜驾驶蒙b41497号大型普通客车因采取措施不当,撞在靠道路右侧停放的吴利华驾驶的蒙m06251号重型普通货车尾部,造成客车上2名乘车人死亡。 (三) 3月7日下午14时30分,赵灿红驾驶辽cb0672陆虎牌小型越野车与王志强驾驶的蒙l15235号大型客车迎面相撞,造成辽cb6072越野车乘车人于涛当场死亡。 (四)2月20日发生因小孩燃放烟花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

(五)3月16日发生因违章焊割作业引起火灾。 三、各类伤亡事故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一)道路交通:一季度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全旗各类事故总数的58.3%和100%。主要原因是车辆驾驶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驾驶员素质偏低,疲劳驾驶等。 (二)消防火灾:一季度消防火灾事故较去年同期得到有效遏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有大幅度减少。 四、一季度安全生产主要工作 (一)、复工验收。结合我旗实际制定了《2012年全旗煤矿复工验收标准》和《2012年企业复工验收工作方案》,成立了复工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验收范围、程序和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按照“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关口,积极开展复工验收工作。对于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安监局以正式文件下发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完善。目前,根据企业申请,已有39家企业经验收组验收复工生产(其中煤矿16家、非煤矿山17家、危化6家)。

乡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纳入本乡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保证目标实现。 二、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要有书面记录,形成纪要,并根据会议决定,及时督促有关站所认真落实防范措施。 三、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监督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手段。 四、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乡镇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与辖区的村、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认真组织考核、奖惩。 五、制定本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经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签署后,报县政府审批和有关部门备案。 六、组织有关站所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和检查,并建立安全检查管理台账。 七、负责及时消除威胁公共安全的事故隐患,并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资金,对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采取严密的监控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八、及时督促各行政村及乡政府各站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险情)后,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防止事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如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学习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乡村社三级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2、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办公会议,汇报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监管责任。 3、汇报会议制度。安监站定期向乡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 4、检查制度。安监站对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掌握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动态。 5、安全办公会议由安监站组织,办公室负责做好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村、各单位。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 (最新)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及调查处理制度 (最新) 为了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员工伤亡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项目部及架子队必须依照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 一、事故报告 1、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工程名称、项目类别、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害人数、损失情况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2、报告时间:发生工伤事故项目部应在二十四小时内用电话、电传向公司领导、安环部、社管中心报告。发生死亡及以上事故由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传真或电话报至指挥部安环部,再由指挥部安环部报公司安质处。发生事故后一周内向指挥部安环部报送初步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3、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报告,同时应按“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调查 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安全管理负责人或指定工程、安质、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调查。死亡及以上事故按《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三、事故分析 1、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确定事

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等。 2、根据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间接责任者;再根据这些责任人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四、事故现场调查组成人员: 1、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部指派生产、技术、安全、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项目部或公司领导带队,由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会同所在地政府劳动、公安、工会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3、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公司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其他领导带队,组织公司有关业务处(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五、事故调查程序: 1、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组织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标志。 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的报告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2008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未发现校园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均在控制进度以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现将2008年上半年我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基本形势 1—6月份,我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2人,死亡人数占市政府下达全年控制指标的20%。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少死亡5人,下降71.4%,

其中各行业事故主要分布为:1、煤矿: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2、非煤矿山:机制砖厂发生事故1起,受轻伤3人。 3、危险化学品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4、烟花爆竹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5、道路交通:发生事故5起、死亡2人,受伤8人。 6、建筑施工发生事故6起,伤6人。 7、其他行业未发生事故,无人员伤亡。 8、火灾:发生事故引起、死亡零人。同比下降38起。 全县未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事故,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春节、全国“两会”及“五一”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二、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全县安全生产的特点: 1、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继续转好。通过全县上下开展“压事故、控指标、保平安”攻坚战和隐患排查治理专若整治,全县上半年事故死亡人数迅速下降,1一6月死亡人数较上年同期少死亡5人,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大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与去同期相比,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五大高危行业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水平明显提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2020年)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 (2020年) 各级党政、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从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正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时坚持做到以下“七要”: 一、上情要吃透。上情就是上级领导机关一个时期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意图。通过学习领会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等,切实弄清上级指示、要求、工作部署,新颁法

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抓住关键,吃透精神,为有针对性的分析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遵循和指导。 二、下情要摸准。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仅仅保持与上级一致,实现“上情下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下情上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多听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工作现状、安全状况的汇报,多听企业一线工人的反馈意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的人员,还要亲自到生产经营第一线摸实情、查实况、抓苗头、找问题,原汁原味的反映所属单位的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做出准确分析形势,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要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上级指示、要求不同,不同行业领域事故多发规律不同。要注意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季节、气候、重大节假日等特点,把握当前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特点和规律,为找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四、分析要透彻。从行业领域、所管辖区域等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根据事故总量、较大事故起数、不同行业

安全生产报告制度93209

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一、目的 为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和考核,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及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情况报告。 三、职责 1.公司总经理是安全生产报告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是安全生产报告管理工作的直接领导。 2.安全环保部是安全生产报告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公司各种安全生产报告管理的整理、传递、上报、归档工作。负责将公司重大问题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的上级部门报告。 3.各部门按照本制度规定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汇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不安全情况和生产突发事件信息。 四、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的形式和内容 安全生产报告是指公司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障碍)情况的信息,发生人员重伤以上事故按《事故统计报告管理制度》执行。安全生产报告包括:即时安全生产情况报告、作业完毕安全报告和定期安全生产情况报告三种形式。 1.即时安全生产情况报告 是指当各部门发生如下事件时的请示和汇报:

1)人身、设备等事故的报告; 2)设备异常情况报告; 3)设备检修即时报告; 4)生产事故即时上报的有关事项; 5)其它重要事件的请示和报告。 2.作业完毕安全报告 是指班组调度主任接班时汇报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和生产安排;作业中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和有无各类事故影响;交班前汇报当班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下班需处理的问题。 3.定期安全生产情况报告 是指各部门按每日、每周、每月等定期向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环保委员会的安全生产报告。主要包括:安全、技术监控、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情况等汇报。其中安全、技术监控、设备可靠性的汇报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定的汇报程序及要求进行汇报。 五、即时安全生产情况报告要求: 1.对于人身、设备等事故的报告可直接反映给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视事故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逐一上报,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时间、地点和部门; 2)事故伤亡人数、简要经过、初步原因分析; 3)事故应急处置情况,包括伤员抢救等情况。 2.设备事故或突发事件即时汇报基本内容包括: 1)事故或事件时间、地点和单位;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形势分析

(安全生产)安全形 势分析

第三季度安全形式分析报告 保管二队 政治处: 根据仓库有关通知精神,现将保管二队当前官兵思想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壹、当前部队安全形势分析 (壹)兵员构成的复杂化 首先,我们从兵员的构成上进行分析。主要体当下俩个方面:壹是兵员构成的多样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调整部队兵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当下很多方面,如独生子女兵明显增多,具有较高学历、学有壹技之长以及已经有过就业经历的情况也和年递增。这种情况的出现,壹方面使部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文化品味也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在部队的安全管理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他们的文化品味、物质追求、以及需求层次都较高,他们有着自我展示、超前消费等思维理念,且且很多是家庭的宠儿,有的也“闯荡”了社会。在这种情

况下,当他们进入部队后,由于部队环境和管理要求和他们的需求和习惯差异较大,造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波动大,容易造成壹些偏激行为的出现。二是城、乡兵之别。城、乡兵由于他们所处环境和客观要求的不同,他们在部队的表现和要求也不相同。城市兵考虑较多的壹般是入党、立功以及退役后的工作、婚姻等现实问题;同时,加上年龄、个人的发展等因素,他们壹般不要求转士官。农村兵则情况不同,壹般情况是回乡后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家庭和本人的意愿都是希望在部队能有所发展。所以他们在考学、转士官、学技术等问题上愿望较强烈。由于这种追求上的差别,导致他们对部队日常事务的心态和不同方面所表现出的热情上有所不同。这些在部队的日常管理中都有所表现,所以在日常的部队管理上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即在他们所关心的方面要投入更大的热心,来理解、引导、帮助他们,而不能以生硬的态度来曲解、压制他们,导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 “七要”(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要做到“七要”(标 准版) 各级党政、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查找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从而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正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极端重要性,把握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时坚持做到以下“七要”: 一、上情要吃透。上情就是上级领导机关一个时期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和意图。通过学习领会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等,切实弄清上级指示、要求、工作部署,新颁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抓住关键,吃透精神,为有针对性的分析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提供遵循和指导。

二、下情要摸准。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仅仅保持与上级一致,实现“上情下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下情上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多听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工作现状、安全状况的汇报,多听企业一线工人的反馈意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分析的人员,还要亲自到生产经营第一线摸实情、查实况、抓苗头、找问题,原汁原味的反映所属单位的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做出准确分析形势,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要突出。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上级指示、要求不同,不同行业领域事故多发规律不同。要注意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季节、气候、重大节假日等特点,把握当前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特点和规律,为找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四、分析要透彻。从行业领域、所管辖区域等不同层面,全面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根据事故总量、较大事故起数、不同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等数据、事故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等元素,找出事故比同期多发或减少的主要原因和教训。并从企业安全投入、教育培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徐州金鹰商场人民广场店改造项目装饰工程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及安全技术措施 南京金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8日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图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管理体系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必须保证无重大伤亡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杜绝重伤及伤亡事故的发生。 2、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管理体系必须健全,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领导,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领导监督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使整个施工过程形成从上到下,人人负责,层层落实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 3、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2)生产经理:直接对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按规定组织检查、做好记录。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部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3)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部工程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4)机电负责人:保证所使用的各类机械的安全使用,监督机械操作人员保证遵章操作,并对用电机械进行安全检查。 (5)施工工长(专业工程师):负责上级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制定分项工程的安全方案,进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监督并参与班组的安全学习。 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既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 1、安全教育的特点 (1)安全教育的全员性:安全教育是企业所有人员上岗前的先决条件,任何人不得例外。 (2)安全教育的长期性:安全教育贯彻了每个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了每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安全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3)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安全生产的管理性与技术性结合,使得安全教育具有专业性要求。 2、安全教育的内容 类别 安全教育的主要性 内容 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生产的

我国近年安全生产形势简析

我国近年安全生产形势简析 1前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党中央国务院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2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好转2.1各类事故得到相应控制在国家经 济快速增长,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各类事故得到相应控制。工矿企业伤亡人数相对下降,工矿企业事故由1990年的5756起,死亡7759人,2002年上升到13960起,死亡14924人,平均每年上升7.7%和5.6%。死亡人 数上升幅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cdp)增长速度。 2.2一些行业死亡人数相对指标下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1990年的3 3.38下降 到2002年的13.70,1990~2001年平均万车死亡率为21.9,平均每年下降7.2%。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1990年的6.66下降到2002年的5.00。1990~2002年 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5.67,平均每年下降2.6%。 2.3一些事故多发行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 下降。1990~2002年,煤炭产量从105415万吨增加139335万吨,但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4425起和7360人,下降到2002年的4344起和6995人,平均每年下降0.2%和0.4%。水上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船只 艘数和运量在增加,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2799起和703人,下降 到2002年的734起和463人,平均每年下降10.6%和3.4%。铁路路外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铁路路线在增加,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由1990年的13929起和8428人,下降到2002年的11922起和8217人,平均每年下降0.2%和4.2%。3事故总量仍处上升阶段,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3.1事故总量大,并 呈上升态势全国发生的各类事故,由1990年的330993起,死亡68342人,上升到2002年的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平均每年上升10.3%和6.1%,平均 每天死亡350人。 3.2道路交通事故增幅大道路事故由1990年的250297起,死亡49271人,上升 到2002年的773137起,死亡109381人,平均每年上升9.9%和6.9%。道路交 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5.0%左右。 3.3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特大事故多发我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设施 建设投入明显不够。如,原国有重点煤矿在“一通三防”方面的欠帐达40多亿元; 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交通设施和路况差,造成特大交通事故多发。2000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71起,死亡3531人;2001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40起,死亡2556人;2002年全国 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28起,死亡2341人。平均三天发生一起 死亡10人以上事故。其中,煤矿和道路交通是特大事故多发行业。 3.4非公有制企业事故比重大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起点低,企 业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普遍低,大量使用农民工,造成事故多发。

安全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安全生产状况分析报告 根据对在建项目安全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情况,现将在建公路水运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分析如下: 一、全县在建重点公路水运项目生产安全总体情况(一)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 年,全县在建公路水运项目共个,其中,县道项目个,乡道项目个,渡口改桥梁项目个,新建桥梁个. 全年,全县在建公路水运项目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零事故). (二)检查发现隐患总体情况 年局质监办根据安全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情况,共检查次,涉及个项目,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处.按照隐患类别统计,安全基础管理类隐患处,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类隐患处,占. 二、安全隐患统计分析 (一)按隐患类型分析 .安全基础管理方面.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条件、安管人员持证、安全体系建立、风险评估、应急管理、隐患排查记录等是安全基础管理方面数量最多、存在项目最广地安全隐患.这类隐患共处,主要集中在新开工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地检查工作开展不到位、记录不全等方面. 表年安全基础管理方面不同隐患类型统计分析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安全防护类、警示标志类、高处作业类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数量最多、涉及项目最广地安全隐患.这类隐患共处,分别在近半数地项目上都有所体现.这反映出大部分项目在临边防护,警示提醒、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及人员上下通道等方面安全管理不到位. 表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不同隐患类型统计分析表 三、突出安全隐患分析 (一)安全基础管理方面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 ()施工单位未按要求编制本项目地安全生产费用计划,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现场地安全防护用具偏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为: 安全保证体系责任未落实到人,安全检查记录、台账不完善;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到位,汛期安全专项方案粗糙,汛期隐患排查资料不全等. .新开工项目地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新开工项目主要安管人员存在缺岗现象;()安全生产“安管人员”持证不符合要求;

通信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及形势分析

各位领导、业内同仁上午好,我们大家都知道安全生产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为国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搞安全生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预防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通过我们研究、学习,从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在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首先谈一下行业安全生产的特征,第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分析,第三就是网络安全事故情况分析。总的来说,通信业安全生产谢院长已经讲了,通信业是一个安全生产的低危行业,通信业生产活动与其他高危行业,煤炭、矿山、石油等有所不同,特别突出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相对较少。但是电信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这里就不说了。第三强调一下虽然通过我们的分析,整个通信业安全生产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但是由于通信业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通信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有可能会带来比较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通信业的安全生产。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我们狭义上理解,不管是人生财产安全,我们是低危行业,我们存在一些高危环节,但作为网络安全来讲,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还是非常突出的。这些隐患转成安全生产隐患,对整个行业、社会、国家的不利影响必须大,所以网络安全也应该属于安全生产的范畴。下面简单归纳一下行业安全生产的三个特点,第一通信业属于安全生产的低危很也,大家都有共识,但存在高危环节,特别是新形势下,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高危环节都需要我们重视。低危行业主要是因为人员素质比较高,另外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危害因素相对其他行业比较少。同时由于安全生产也存在登高、下井、野外、车辆驾驶、火灾方面的危险和隐患,也存在一些高危环节。另外通信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特征是通信安全生产受客观外界影响的因素比较大,这实际上别的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相对来讲来自外部的影响可能要大于来自内部的影响。第三通信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内部分工繁杂,技术工种、业务工种交错存在,所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这是相对的。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运营过程中各方面生活工作内容比较繁多,对安全生产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从整个通信业安全生产的特征来进,我们归纳有三点。基于这样的特征,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安全生产隐患演变而来的,我们通过分析行业的安全生产特征,可以很好的定位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征。说到安全生产事故,要谈谈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简单来讲行业通信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隐患就是有三个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来看这三方面都有所体现,很多事故发生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管理上的缺失引发的生产事故,这个后面会有一个分析,这是我们做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安全生产监管相关工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从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总体情况来看,近几年通信业在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下,做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整体来讲是好的。08年来看,各企业的责任伤亡率低于控制指标。从人员财 产类的生产事故来看,从运营、施工、代维这几个行业来看有所差别,从运营层面来看,三大央企比较突出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是道路交通、触电、高处坠落、火灾、中毒、特种作业。根据统计07到09年上半年运营企业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比例交通40%,触电39%,高处坠落占21%,其他相对比较少。代维企业来讲,主要事故是道路交通、机械伤害、强电设备安装及维护中发生的触电事故,以及铁塔等高处设备安装及维护作业使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从掌握的数据来看,交通事故占到很高的比例,这跟生产作业特征有很大的管,占80%。从施工单位来讲,主要的威胁和事故原因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电、高空作业坠落等等。整体来讲,交通也占到非常大的比例。综上所述,通信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事故类型造成的损失程度在各个年度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因为安全生产进步、安全生产管理日趋规范、监管力度加大等等原因,企业的总体安全生产条件在逐步好转。从网络运行层面看,我今天谈的

(安全生产)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形势分析报告编制说明 一、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事故数据,均直接采集于建设部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统计时间截止至2005年2月16日。 二、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统计口径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通过网络上报的,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或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一次重伤1人以上事故和死亡事故。为分析方便,本分析报告中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基本统计指标,没有使用“重伤人数”。 三、本分析报告各项数据,在2005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第二次联络员会议之后,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进一步核对和确认。

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04年度) 2004年,全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宣传贯彻“一决定、两条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紧围绕2004年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向稳定好转。 一、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总体情况 2004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1.46%和13.12%;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2起、死亡175人,与2003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2.50%和18.60%。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情况见图一,2004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情况见图二。 图一建筑施工事故起数与2003年同期比较

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制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制度 第一条为不断提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促进安全,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确保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地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有效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用事故案例教育人、警示人,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实现从业人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让全体干部职工时刻牢记血的教训,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促进安全稳定发展。 第三条警示教育内容 (一)安全形势教育。针对国家、省、市、县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结合**系统实际,利用召开安全例会、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等方式对广大从业人员进行形势分析教育。 (二)事故案例教育。对部分地区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根据事故类型、发生原因、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对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反思教育、深度反省,认真查找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法律法规教育。对国家重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新颁发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等进行全面、全员、全方位的教育。 第四条警示教育平台 (一)结全单位实际,以播放安全警示教育影视片,张贴安全标语,开办安全专栏、举办安全警示教育演讲、发放安全警示宣传材料等形式营造警示教育浓厚氛围。 (二)建立完善合格的警示教育基地,适时更新完善各类事故的文字材料、宣传图片、光碟、案例等,深入广泛开展企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 (三)明确警示教育日,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将每年11月8日作为**系统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日;各公司要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作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日。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二道江区二〇一一年三月份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一、三月份企业安全生产概况: 1、我区非煤矿山企业季节性生产特点突出,3月份正值春季和国家“两会”,全区除亚泰和宏源建材以外的非煤矿山全部停产,而这两户企业是省、市、区的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因此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共9户,停产1户;经营单位13户,停产3户,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户,固定网点32户。 3、进入3月份以来,以通钢为首的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形式较好,目前我区在册的规模以上企业44户。其中围钢企业22户、机加制造3户、建材6户、冶金2户、其它11户。以上企业未发生重伤亡以上等级的事故,安全生产形式趋于稳定好转。 4、具有职业卫生伤害的企业共计114户,其中采矿14户,制造业1户,木材加工业4户,记录媒介的复制业1户,石油加工业3户,化学原料制造业20户,医药制造业2户,橡胶制造业1户、塑料制造业2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户、黑色金属冶炼业5户、有色金属冶炼业3户、金属制品6户、通用设备制造业20户、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户。 二、形势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三月份,尚在生产的非煤矿山企业是亚泰水泥石灰石矿、宏源建材石灰石矿。 以上两户矿山企业均按照采矿设计生产施工。生产现状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 标准化建设工作,较上个月基本持平。 主要问题:标准化建设需进一步开展,加大在生产企业的隐患排查工作的监督检查。 2、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进入三月份,先后转发和下发了等危险化学品标准化工作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改造提升方案文件。在“两会”期间,我局和消防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联合检查,对查处的问题分别由我局和消防部门下达整改指令书,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目前,全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相关单位和各企业能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落实各层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意识,狠抓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全面堵塞安全漏洞,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到位、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狠抓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加大安全投入,切实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

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2010年一季度,全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大小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 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2009年全市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2009年,全市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建筑施工事故”)5起、死亡7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上升;但杜绝了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全市发生的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依次是:宁远县现浇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1起、死亡1人,江永县、中心城区冷水滩片物料提升机械伤害事故各1起、死亡各1人,中心城区市环保实业公司零陵纳污管道工程坍塌事故1起、死亡2人,祁阳县现浇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1起、死亡2人,其它县(区、管理区)全年没有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 (二)专项分析 1、事故类别分析。2009年,全市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全部是坍塌和起重伤害。分别死亡5人、2人。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71.43%、28.57%。 2、事故项目履行建设程序分析。事故项目中只履行部分建设程序的有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40%,死亡2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8.57%;未履行建设程序的有3起、占事故总起数的60%,死亡5人、占死亡总人数的71.42%

3、发生事故的地域分析。中心城区:零陵片和冷水滩片各发生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40%;死亡3人,占死亡总人数的42.86%。县级城市(含县所辖乡镇):发生事故3起,占事故总起数的60%;死亡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57.14%。 (三)事故主要特点 1、事故发生时段比较集中。事故发生起数主要集中在5月、6月、9月和10月,占全年事故总起数的80%;死亡人数较多的事故主要集中在9月和10月,占全年死亡总人数的57.14%。 2、坍塌事故明显增加。与2008年相比,坍塌事故起数由0起上升到3起,占全年事故起数的60%;死亡5人,占全年死亡人数的71.43%。 3、县区发生事故频率呈上升趋势。与2008年相比,县区发生事故的起数上升200%、死亡人数上升33.3%。 (四)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直接原因分析。一是现场的安全施工组织措施及管理不到位。如江永县“5.14”和冷水滩“6.24”升降机拆卸安全生产事故,均由于升降机架体拆除施工组织和管理不力,分别导致架体标准节从吊钩脱落并下坠,打到下面拆卸人员,死亡1人;固定提升机升降平台的钢丝绳突然断裂,拆卸人员坠落,死亡1人。二是支撑系统不稳定,严重违反技术规范标准。如宁远县“1.17”莲花小学看台工程屋面模板坍塌事故,由于屋面模板支撑失稳发生坍塌,造成1人死亡;祁阳“10.6”文明铺镇天龙米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1)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涉及企业生产、危化品和在建工程等行业和领域。通过日常检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按新《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主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要牢固树立管企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 2、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对重大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未按企业安全发展的要求配臵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和物资,如必备的安全设施、安全器材、职工劳保用品的配备、安全隐患整治等等。企业的发展,关键要舍得安全资金的投入。 3、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培训不到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一岗多能,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素质信偏低,同时,企业对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普遍素质偏差,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兼职多。 3、未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开展工作,基础台帐不健全。前阶段从安监局抽查名豪、海福印铁等企业来看,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本行业领域内的生产经营的情况不清,底细不明,对自己的责任权限不明确,未建立健全相关业务管理台帐,相关记录不规范、会议、检查和隐患排

查记录等不全面,甚至没有记录,特别是对隐患排查整治台帐的建立、责任落实、销号处理等。 4、工作不深入不细致,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各企业对安全工作存在麻痹大意思想,检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发现不了问题隐患,走过场,满足于现状。如对职工的宣传教育较少,很少开展安全自查。 5、违章处理力度不够,责任追究不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检查和执法工作常碍于情面,对违章处理不够严格,处理只留在口头上,没有起到警示作用,特别是在职工职工卫生健康方面,如高噪声空间作业的未按作业要求配戴防噪塞、粉尘空间作业的未戴口罩等。 几点建议(五个到位): 1、高度重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各企业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读懂新《安全生产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2、加大投入,安全设施配臵到位。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就要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配臵和投放,确保人力、资金、物资配臵到位。 3、健全机构,安全监督管理到位。各企业要按要求配备配齐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4、宣传发动,安全知识普及到位。利用职工会议、班组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