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管理制度

疫苗管理制度
疫苗管理制度

疫苗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1、疫苗购进管理制度 (1)

2、疫苗验收管理制度 (3)

3、疫苗储存、养护检查和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4)

4、进口疫苗管理制度 (6)

5、疫苗有效期管理制度 (7)

6、不合格疫苗管理制度 (8)

7、疫苗销售管理制度 (9)

8、疫苗运输管理制度 (10)

9、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1)

10、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和管理制度 (12)

11、疫苗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13)

疫苗购进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疫苗采购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防止假劣疫苗进入流通领域,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确定供货企业的法定资格及质量信誉

2.1.1.选择供货方:供货方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具有合法的《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其《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范围中须有生产(经营)疫苗的业务,经营方式、范围应与证照内容一致。考

2.1.2.量信誉、质量体系状况、履行合同能力,包括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及服务等。

若供货方为首营企业,要求必须进行首营企业审核,要求供货方提供加盖首营企业原印章的合法证照、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复印件;疫苗销售人员需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疫苗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需加盖企业原印章)

2.1.2.建立合格供货方名单:采购部门将审核合格的供货方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单,并存档备查。采购部门应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购”的原则,在合格供货方名单规定的范围内采购。

2.2.审核所购入疫苗的合法性和质量信誉

向供货单位索取以下拟购入疫苗的质量证明:生产批件、法定的质量标准、商标注册证、疫苗批签发证明等文件资料,如是进口疫苗还须提供《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品通关单》。以上资料均应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质量部门保留存档。

2.3.购进首次经营疫苗或准备与首营企业开展业务关系时,业务部门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企业)审批表,连同相关的资料及样品报质量管理部门审核。首营品种与首营企业必须经质量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开展业务往来并购进疫苗。质量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将审核批准的“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及报批资料等分别存档备查。

2.4.编制购货计划。根据GSP要求,采购部门要定期根据销售量、库存状况及上期购入疫苗的质量状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必须有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参加并审批,有记录可查。

2.5.在采购时与供货单位签定书面合同,并签定确保疫苗质量的质量保证协议书。质量保证协议书应明:疫苗质量应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疫苗附产品合格证及批签发证明文件;疫苗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购入进口疫苗,供应方应提供

符合规定的证明文件。

2.6.建立购进记录

记录应注明疫苗的品名、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7将已签定生效的合同复印件给验收人员,作为到货验收的凭证之一。

2.8购进疫苗应有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相符。

2.9每年对疫苗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

疫苗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保证入库疫苗的数量准确,质量合格,杜绝不合格疫苗的流入,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疫苗验收人员应有医学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及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并对疫苗的接种反应和疫苗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2.2必须要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符合疫苗储存温湿度要求的收货验收场所,符合卫生条件,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

2.3验收人员根据原始凭证,严格按照法定的产品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疫苗、售后退回疫苗的外观、性状、疫苗内外包装及标识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细则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逐批检查验收。

2.4疫苗质量验收,包括疫苗外观的性状检查和疫苗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收货时应重点检查疫苗运输中的温度控制状况,对运输方式、运输设备及温度状况、运输时间等如实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运输的疫苗应拒收并记录,并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2.5 验收疫苗时应按规定进行验收,检查疫苗检验机构签发的疫苗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的复印件;进口疫苗还应检查进口疫苗通关单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均应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

2.6 验收应按规定比例抽样,抽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2.7 验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的一类疫苗,其产品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上应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2.8 对验收抽取的整件疫苗,应加盖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2.9 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在入库凭证上签章,不合格的不准入库。不得随意降低标准收货。

2.10 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质量管理机构处理。

2.11 验收首次经营疫苗时,按首营品种审核要求进行。

2.12 一般情况下,验收应在到货并手续齐全后一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

2.13 直调疫苗应经过质量验收,保证疫苗质量,做好验收记录。

2.14 做好疫苗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应真实、完整、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企业、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疫苗储存、养护检查和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1、目的:为实现科学、合理储存,确保库存疫苗、出库疫苗质量合格,防止不合格疫苗流入市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 储存管理

2.1.1、库区应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并有符合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2.1.2、疫苗储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办公生活区须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装卸作业场所有顶棚。

2.1.3、设置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库(柜);冷库的总容积应与经营规模适应;配备专供疫苗冷藏设施设备的发电机组。冷库的温度应符合疫苗的储存要求,具有温度自动监测、调控、记录、报警的设备,能够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其中冷库的温度为2——8℃。相对温度保持在45﹪--75﹪之间。经营有特殊产品要求的,其储存条件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2.1.4、仓库划分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发货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等专用场所。各库(区)均须设有明显标志。

2.1.5、仓库应保持疫苗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避光、通风、排水的设备;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

2.1.6、仓库有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2.1.7、仓库所用设施和设备须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并建立档案。

2.2、疫苗养护

2.2.1、疫苗养护人员应有医学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并对疫苗的接种反应和疫苗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由经过专业培训、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养护人员具体负责疫苗储存中的养护和质量检查工作,并对保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2.2.2、疫苗储存养护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疫苗的存放,应依照疫苗属性和贮藏条件规定,结合库房实际情况,由养护人员提出建议,并指导监督保管员做好疫苗储存和色标管理工作。

2.2.3、养护人员应指导、配合保管人员,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予以记录,同时做好温、湿度计的维护保养工作。

2.2.4、养护人员对库存疫苗应每季进行循环质量检查,并填写养护记录,建立养护档案。在检查中,发现质量异常和超过有效期、贮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隔离、暂停发货等有效措施,并由质量管理机构通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2.2.5、经质量管理科审批,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建立健全重点疫苗养护档案,结合经营品种的变化,定期分析、调整重点养护品种目录,不断总结经验,为疫苗储存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2.2.6、重点做好夏防、冬防养护工作。每年定期制定夏防、冬防养护工作计划,适时检查、养护疫苗质量,确保疫苗安全度冬过夏。

2.2.7、每季汇总、分析、上报养护检查情况,及时汇总久储疫苗信息。对近效期疫苗应每月汇总效期报表。

2.3、疫苗出库复核

2.3.1、复核员接到出库疫苗后,按复核单上的购货单位、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等逐项核对,同时检查包装质量,合格者复核员在复核单签名。若出现以下情况停止发货,报本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按公司《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的规定进一步确认、处理;

2.3.1.1、疫苗包装内有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2.3.1.2、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2.3.1.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2.3.1.4、疫苗已经超出有效期;

2.3.1.5、货物与复核单内容不相符;

2.3.2、拆零疫苗应逐品种逐批号对照发货凭证进行复核,拆零疫苗拼箱应加封并有醒目的拼箱标记。

2.3.3、疫苗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疫苗出库时,应按出库凭证对实物进行数量、项目核对和质量检查,并做好疫苗出库复核记录,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进口疫苗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保证进口疫苗质量,保证人民预防接种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进口管理办法GSP、《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采购进口疫苗时,必须严格审核该企业的合法性和可靠性,索取和审核盖有该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必要时查看原件。

2.2、采购进口疫苗应按《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确保购进疫苗的质量。应向供货单位索取该批进口疫苗的以下资料:

2.2.1、《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进口药品批件》复印件;

2.2.2、《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者注明“已抽样”并加盖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2.2.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疫苗,需要同时提供口岸药品检验所核发的批签发证明复印件。

上述各类复印件均需加盖供货单位公章。

2.3签订合同时注明有关质量条款,并对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予以了解和确认。

2.4验收进口疫苗时,应核对报告书的品名、剂型、规格、批号等与实物是否一致,核对生产国家、注册证的规格、厂商、注册证和批件的有效期等相关资料内容,做到不符合规定不入库,并做好验收记录。

2.5对从尚不能确认质量保证信誉的供货单位采购进口疫苗时,以及对所附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批件》的复印件有疑问时,与药品检验机构联系复核无误后,方可销售,并有记录。

2.6进口疫苗的包装和标签必须用中文注明疫苗名称、主要成分、注册证号,及依法登记的国内销售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必须使用中文说明书。进口疫苗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号国家《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的规定。

2.7在销售进口疫苗时,应将加盖本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疫苗有关证明文件,随货一并发往购货方。

2.8经审核合格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必须内容齐全整洁,字迹清晰可查,并编号归档备查。

疫苗有效期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疫苗管理,确保人民预防接种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GSP、《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疫苗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

2.2、在疫苗货位上按色标分类管理。3个月内有效期挂红色效期牌,3个月至6个月内有效期挂黄色效期牌。

2.3养护员根据仓库效期品种状况及保管员填报的效期报表,每月汇总半年内近效期品种信息,上报业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留存。

2.4发货应坚持“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2.5及时处理过期失效疫苗,杜绝过期失效疫苗进入流通领域。

不合格疫苗管理制度

1、目的:为严格不合格疫苗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疫苗进入或流出本企业,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 质量不合格疫苗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与有关规定不符的疫苗,均属不合格疫苗,包括:

2.1.1、定量检测(即含量测定)结果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有关规定的疫苗;

2.1.2、定性检测(即理化鉴别)结果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有关规定的疫苗;

2.1.3、细菌检测(即微生物测定)结果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疫苗;

2.1.4、疫苗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疫苗。

2.2在疫苗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疫苗,应存放于不合格库(区),挂红牌标志,报质量管理部门,同时填写有关单据,并及时通知供货方,确定退货或报废销毁等处理办法。

2.3质量管理科在检查疫苗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疫苗,应出具质量报告书或不合格疫苗的停销通知单,及时通知储运部门与业务部门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销出的不合格疫苗。并将不合格疫苗移放于不合格库(区),挂红牌标志。

2.4疫苗养护过程或出库复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疫苗,应立即停止销售和发运。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销出的不合格疫苗。并将不合格疫苗移防于不合格库(区),挂红牌标志。

2.5上级药监部门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疫苗时,或上级药监、药检部门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疫苗,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同时,按销售记录追回已销出的不合格疫苗。并将不合格疫苗移放于不合格库(区),挂红牌标志,等待处理。

2.6不合格疫苗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和销毁。

2.6.1不合格疫苗的报废、销毁由仓储部门提出申请,填报不合格疫苗报损有关单据;

2.6.2不合格疫苗在报损时应上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6.3不合格疫苗销毁时,应在质量管理科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疫苗销毁记录。销毁疫苗时,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

2.7对质量不合格的疫苗,应查明原因,风清责任,及时制定和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明确为不合格疫苗仍继续发货、销售的、应按经营责任制、质量责任制的规定予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予以处罚。

2.8企业验收、养护人员对不合格疫苗的情况应按季向公司质量管理科报告,重大不合格疫苗事件应随时上报。

2.9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疫苗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妥善保存五年。

1、目的:为了加强疫苗销售与售后服务质量管理,保证合法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开户

2.1.1企业应依法将疫苗销售给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严格执行销售客户合法资质审核制度,对新的商业客户、医疗单位,业务人员必须要求客户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营业执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除外)的复印件并加盖该单位原印章,以上证件中须具备经营、流通、接种疫苗的资格。

2.1.2业务部门负责收集并审核客户合法资质证明,负责填写“销售客户资质审核表”,登记销售客户资格登记表,所审核的材料编号留存,建立合法销售客户资格档案。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审核情况的指导和监督。

2.2销售开票

2.2.1应正确介绍疫苗,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用户。疫苗营销宣传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的内容必须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

2.2.2遵循“先产先出”、“进期先出”的原则,使用合法票据做好营业开票的工作,将疫苗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客户。

2.2.3销售一类疫苗应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

2.2.4建立销售记录,记载疫苗的品名、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购货单位、销售数量、销售日期等项内容。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2.5企业销售疫苗时,应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的复印件;进口疫苗还应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以上复印件均应加盖本企业原印章。

2.3售后服务

2.3.1对客户的查询和投诉,由受理人填写《顾客投诉受理记录》,及时进行调查、研究,有落实措施,一般情况7天内必须给予答复。涉及到疫苗质量的查询或投诉,填表转质量管理部门处理;涉及到其他问题的交责任部门处理。

2.3.2对抽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业务部门配合质量管理部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质量管理部门做好记录。对已售出的疫苗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追回疫苗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疫苗应按照《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2.3.3业务部门对售出疫苗发现任何可疑异常反应要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受理人按“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要求填写报告至质量管理部门,由质量管理部门汇总上报。

2.3.4对客户的退货要清理数量、查明原因、核对销售记录,确认为本企业售出疫苗后,填写客户销售退货单据,交验收员办理验收手续。

1.目的:为保证运输的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疫苗流入市场,特制定本程序。

2.内容:

2.1、装箱时要认真核对货物数量,交接手续完备。

2.2、送货员接到运货单后,装车时应轻拿轻放,重件、整件放在下面,包装牢固,标识清晰,按疫苗运输标识要求配装、运输,堆码整齐,不得将疫苗的包装倒置,堆码高度适中。

2.3、运送疫苗必须在冷链系统中运行,以保证疫苗在运输中不变质。

2.4、运输时,应针对运送疫苗的包装条件及道路状况,采取防震措施,防止疫苗破损和混淆。

2.5、做好运输记录。

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内容:

2.1疫苗批发企业应具备与疫苗经营相适应的储运设施设备:

2.1.1、两个以上独立的冷库(柜);

2.1.2、用于疫苗运输的冷藏车及车载冷冻、冷藏设备;

2.1.3、温度自动监测、调控、记录、报警的设备;

2.1.4、疫苗冷藏设施设备的发电机组。

2.2、用于疫苗储运的设施设备应符合以下条件:

2.2.1、冷库的温度应符合疫苗的储存要求,并能自动调控、显示和记录温度状况,其中冷库的温度为2-8℃。经营有特殊产品要求的,其储存条件应符合产品说明书;

2.2.2、冷库的总容积应与经营规模适应;

2.2.3、冷库运输的车辆及冷藏(冻)箱应能自动调控和显示温度状况。

2.3、企业应配置与检测水平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根据企业发展要求逐年添置更新,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2.4、对现有及新购仪器设备应逐一建档,包括出厂仪器所附各类资料及仪器检定维修情况。

2.5、所有精密仪器均制定操作规程并张贴于醒目处,使用过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2.6、仪器设备摆位相对固定,不得私自移动,并有专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7、使用完精密仪器设备后进行详细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请示领导给予修理。

2.8、计量器具由专职计量人员管理并建立档案,定期联系检定工作,进行登记并张贴检定标记。

2.9、凡损坏经维修确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需经核实后进行报损并及时更新。

2.10、疫苗储存和运输的设施设备应当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养、校准、记录并建立档案。

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和管理制度

1、目的:为促进合理预防接种疫苗,提高疫苗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GSP、《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疫苗批发企业在接到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地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2.2、疫苗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疫苗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3、疫苗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2.4、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疫苗不良反应情况的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严格报告本单位经营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5、在疫苗经营过程中,销售部门应注意收集从本部门售出的疫苗所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并随时报告质量管理科。

2.6、各部门全体员工应注意收集所经营的疫苗所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及时填报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科。

2.7、质量管理部门应对销售部门报告的疫苗不良反应情况,每季度逐级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严重或罕见的疫苗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2.8、发现任何可疑不良反应都要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并按照“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要求填写报告。

2.9、填写报告的内容和字迹要清楚、整洁;不用不规范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和草体签名。

疫苗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1、目的:为保证疫苗质量,明确疫苗质量管理人员职责,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企业应有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疫苗质量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有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及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至少有1名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预防医学类专业技术职称。

2.2、疫苗质量管理人员具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技术工作经验,并不得兼职。

2.3、疫苗质量管理人员对疫苗的接种反应和疫苗质量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2.4、疫苗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疫苗的验收、养护等质量工作及相关记录和档案的管理。

2.5、疫苗质量管理人员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确保

疫苗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各岗位质量责任制

一、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1、目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药品、疫苗经营各环节工作的开展。

2、内容:

2.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各项有关药品、疫苗质量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对广大客户负责,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

2.2、保证企业质量领导组织行使其职能,主持制定本企业质量方针、目标、规划,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能。

2.3、组织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和重大质量问题的解决及质量改进工作,在企业经营与奖惩中保证质量否决权制度的落实。

2.4、配置必要的管理资源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5、审定并签发质量管理制度及文件。

二、质量副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1、目的:推进本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内容:

2.1、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分管质量管理工作。

2.2、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护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保证、落实公司的冷链系统的建设、运转。主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2.3、组织并督促领导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实施和检查考核。

2.4、按规定的管理职责、质量职责对公司的质量管理进行计划、指导、实施和协调,对分管工作的质量负责。

2.5、协助总经理研究、部署、检查质量工作,对质量工作奖惩办法提出建议,并根据总经理的授权,具体实施质量奖惩。

三、业务副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1、目的:推进本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内容:

2.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

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2.2、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当经营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应首先保证疫苗质量。2.3、抓好业务经营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业务经营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对业务经营工作质量负领导责任。

2.4、在掌握经营进度的同时掌握质量动态,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科联系,对重大质量的改进措施在业务经营管理中的落实实施负责。

2.5、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质量教育,对业务经营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考核。2.6、协助总经理做好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

四、销售科质量责任制

1、目的:加强疫苗销售及售后过程的质量管理。

2、内容:

2.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审核销售客户的法定资格和质量信誉,确保将疫苗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购货单位,对疫苗销售的合法性和疫苗售后质量负责。

2.2、加强对近效期疫苗的管理,严禁销售假劣疫苗和质量不合格疫苗。

2.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正确宣传和销售疫苗。开展市场预测和销售分析,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合理制订业务计划。

2.4、组织开展质量查询、用户访问,收集、整理各种质量信息,全面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的基本评定,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严格执行本企业的《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及相关管理制度。

2.5、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按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疫苗的退换货手续。

2.6、建立健全销售客户资格档案。

五、质量管理科质量责任制

1、目的:加强质量管理,组织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内容:

2.1、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行使质量管理职能,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各项有关药品、疫苗质量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

2.2、对全公司疫苗质量进行裁定和否决,对公司所经营疫苗的质量负责。

2.3、负责起草企业疫苗质量管理制度,并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

2.4、负责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质量审核,督促建立疫苗质量档案。

2.5、负责疫苗质量的查询、疫苗质量事故、质量投诉等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及报告。

2.6、负责日常质量管理与检测工作,收集和分析疫苗质量信息。

2.7、协助开展对企业员工疫苗质量管理知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

2.8、根据公司总经理对质量管理的要求,组织实施质量职能统一管理,保证和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六、验收员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验收员的职责,严格疫苗验收工作。

2、内容:

2.1、验收人员根据凭据,按照法定的产品标准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疫苗质量进行逐批(批号、批次)验收。不合格的不准入库,不得随意降低标准收货。验收合格的,验收人员在入库凭证上签章。

2.2、购入疫苗应索取产品检验报告,进口疫苗应索取加盖供货单位公章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者注明“已抽样”并加盖公章的《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进口药品批件》复印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批签发的疫苗,需要同时提供口岸药品检验所核发的批签发证明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2.3、销售退回疫苗,根据凭证按验收程序对疫苗质量进行逐批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入库重新销售。

2.4、验收过程中,当不能准确判断所验疫苗质量时,应及时报质量管理科确认处理。2.5、认真执行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做好验收记录和各项质量管理台帐,质量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二年备查。

七、养护员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养护人员的责任,合理开展疫苗的养护工作。

2、内容:

2.1、在质量管理科专业技术指导下,负责疫苗储存中的养护和质量检查、常规检测工作,对保管人员进行储存业务指导。

2.2、疫苗养护工作应依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按分类储存的要求和贮藏条件的规定,结合库房实际情况指导保管员合理存放疫苗,督促保管员做好在库疫苗管理。

2.3、指导、配合保管人员,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妥善保存温湿度记录。积累资料,掌握规律,及时制定冬、夏防计划,指导监督保管员合理存储疫苗。

2.4、对库存疫苗应按季进行质量循环检查,填写养护记录,结合库存养护管理实际,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在检查中,发现质量有问题的疫苗应挂牌暂停发货,及时报质量管理科

确认处理。

2.5、建立健全疫苗养护档案,内容包括:疫苗质量养护记录、重点养护品种确定表、检验报告书、查询函件、质量报表等,并妥善保存。

2.6、做好养护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八、采购科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采购人员的责任,做好疫苗的采购工作。

2、内容:

2.1、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把好进货质量关。认真审查供货单位法定资格,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由质量管理科配合对其进行现场调查认证,建立供货单位资格档案。

2.2、签订购货合同时,必须按规定明确必要的质量条款,并要求供货单位附相关资料。2.3、做好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必要的证明材料、产品检验标准、质检报告和首批样品等,对质管人员反映的与供货单位有关的疫苗质量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

2.4、对采购的疫苗质量负责,了解疫苗售后质量情况,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做好疫苗质量查询,对不合格疫苗实行严格控制管理。

2.5、使用合法的购进票据,做好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二年备查。

九、储运科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储运科的责任,做好疫苗的储运工作。

2、内容:

2.1、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与药品、疫苗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储存的疫苗质量负责。

2.2、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效益、质量与数量、质量与信誉的关系。

2.3、落实疫苗在冷链条件下储件与运输,遵守有关质量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2.4、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开展疫苗质量验收、养护以及疫苗常规检测等工作,对在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2.5、按照各级质量管理的要求和规定,合理组织仓储与运输管理资源的配置。

2.6、积极参加质量教育培训、考核。

十、保管员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保管人员的责任,做好疫苗的保管工作。

2、内容:

2.1、疫苗应凭验收员签章的验收合格凭证入库,按凭证项目核对确认,有效期疫苗入库后,应挂效期牌,每月按时准确填报效期报表。

2.2、保管员应熟悉疫苗质量性能及储存要求,在养护人员指导下按照疫苗的不同储存要求分类存放,按库、区进行科学储存。

2.3、疫苗堆垛时要注意与仓库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的距离,疫苗唛头标记朝外,堆垛不倾斜,疫苗不倒置,做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爆炸),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库容、库貌整洁。

2.4、做好库内温湿度记录(每天定时二次)及管理调节工作。冬天库房注意保温,夏天库房注意通风、降温、除湿。

2.5、库存疫苗发货出库应有正式凭证,并严格执行“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保证疫苗质量。近效期疫苗、滞销疫苗及时向业务部门和质管部门报告。2.6、坚持做到下列疫苗不准出库:

2.6.1、过期、失效、变质及质管部门通知不发货的品种;

2.6.2、瓶签(标签)脱落模糊不清的品种;

2.6.3、质量怀疑未经确认的品种;

2.6.4、有退货通知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暂停销售的品种。

2.7、确保在库房疫苗账账相符、账货相符。

十一、复核人员的责任

1、目的:明确复核人员的责任,做好疫苗的出库复核工作。

2、内容:

2.1、熟悉并掌握本岗位工作质量要求,对出库疫苗进行复核和质量检查,按发货凭证项目逐批次核对出库疫苗实物,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标志清晰。交接手续完备,把好疫苗出库关。

2.2、认真做好疫苗出库复核,并签章负责,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准确,便于质量跟踪,并按规定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二年备查。

2.3、对出库复核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仓储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联系处理。

十二、有关部门质量责任制

1、目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合理开展疫苗经营的各项工作。

2、内容:

2.1、办公室组织落实方针、目标的实施、考核工作,行使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检查、监督和考核,组织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调配质量管理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

负责员工年度健康检查。

2.2、财务科负责组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定期组织库存疫苗的清点,首营品种的价格审核,仓储设施、仪器设备和质量管理工作经费的预算及监督执行。

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行政类规章制度 职工职业道德行为守则 一、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守则 1、遵守卫生部《医德规范》,树立高尚情操,遵纪守法, 为医清廉。 2、热爱本职,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观察仔细,诊断准 确,治疗及时,用药合理,护理精心,尊重病员人格, 不分亲疏,维护病员合法权益。 4、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 故的发生,保守病员秘密。 5、举止端庄,仪表整洁,接待热情,接受意见虚心,言 谈举止文明适度,沉着耐心,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文明行医。 二、医技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守则 1、遵守卫生部《医德规范》,树立高尚情操,遵纪守法, 为医清廉。 2、热爱本职,刻苦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本专业技术水平。 3、忠于职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观察仔细、认真, 态度严谨,报告及时、准确。

4、爱护仪器,熟悉性能,精心维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5、举止端庄,仪表整洁,接待热情主动,言谈有度,尊 重同行,团结协作,文明服务。 三、药剂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守则 1、遵守卫生部《医德规范》,执行药品管理法规,遵纪 守法,不以药谋私。 2、热爱本职,努力钻研药学专业知识,掌握业务技术技 能。 3、忠于职守,严格检查,保证购进药品的质量。 4、热情为病人服务,配方准确,解释耐心,细心查对,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团结协作,服务临床,及时组织供应病人需用药品。 四、后勤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守则 1、遵守卫生部《医德规范》,树立高尚情操,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 2、爱后勤工作,忠于职守,严格操作规程,优质安全为 病人服务、为医疗工作服务、为职工生活服务,坚持 “三下”(下送、下收、下修)。 3、当家理财,科学管理,严格纪律,精打细算,勤俭节 约,爱护公物;防止浪费,保证供给。 4、严守财经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帐目、凭证、报 表和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搞好监督、审计,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确保证适龄儿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杜绝疫苗因储存和运输不当可能造成的不良损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县疾控中心由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疫苗的储存、运输管理工作。接种单位也应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 二、县疾控中心所进疫苗均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由市疾控中心疫苗冷藏车负责运送;县所辖各接种单位进苗由县疾控中心使用冷藏设备(放置有冰排及温度计的冷藏箱、冷藏包由疫苗运输车负责运送,或由各预防接种门诊派专车通过配发的冷藏设备(放置有冰排冷藏箱、冷藏包进行运输。所有疫苗在运输到位后应马上放置于冷库(冰箱、冰柜等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安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苗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条件应符合疫苗储存要求。 三、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取和检查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提供规定的证明文件及资料。收货时应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并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验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四、县疾控中心在向接种单位供应或分发疫苗时,应提供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 五、对验收合格的疫苗,应按照其温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并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六、为保证合理使用疫苗,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县疾控中心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供应或分发疫苗。疫苗出库

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位和疫苗生产厂家、品种、数量等,按照先进先出和按批号出库的原则发放,并做好出库记录。 七、县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应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供应、分发和接种,并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由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质量异常的疫苗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八、县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储存的疫苗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过期、失效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 九、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每月对疫苗的出入库情况进行一次核对。 十、县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有关疫苗储存、运输的温度要求,做好疫苗的储存、运输工作。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储存和运输。 十一、县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对储存疫苗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 1、应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对低温冷库进行温度记录。 2、对冷链设施(低温冷库、低温冰箱、普通冰箱、冷柜、备用发电机组等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疫苗储存时,应当定期对储存设施或设备的运行状态、储存的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 3、应采用温度计对冰箱(包括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冰柜进行温度监测。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低温冰箱的中间位置。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 4、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二类疫苗相关管理制度 单位成立疫苗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制度。业务由业务主任、疫苗专干具体负责。 一:采购 接种单位应从有疫苗销售资质单位采购,每年应索要疫苗销售单位相关资质、销售人员身份证明、销售人员委托书,二类疫苗备案表等资质并保存。 采购每月一次,采购计划由各分站列出,上报至总站,总站进行汇总,报业务主任和单位负责人签字。采购的二类疫苗效期应大于现在时间三个月以上。 所采购疫苗由疫苗销售单位全程冷链配送到总站,总站专人核对疫苗数量、批号、效期及盖有销售单位公章的相关证明,相关证明包括发票、销售清单、冷链记录、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疫苗需要),并对相关证明保存,保存应超过疫苗效期三年。对于通过验收的购入疫苗及时、准确登记。 二:存放 疫苗存放按照品种、批次不同进行存放,疫苗存放不得与冷链设备内壁接触,疫苗间留有1-2厘米的空隙,疫苗存放环境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温度记录要求每天两次,冷链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做好记录。三:分发

总站向各分站调拨疫苗时要保证疫苗处于合理温度环境中,调拨人填写发放记录、冷链运输记录并保存,全程配送是由疫苗专业冷链车配送。调拨人应主动向各分站发放同批次疫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冷链运输记录、进口药品通关单,各分站接收人员现场核实温度、疫苗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是否与相应资料相符,相符后签字接收,同时必须将相关资料按调拨日期保管。发放疫苗原则为:先近效期,后远效期;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四:统计 每月各分站除提交下月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外,还有将本月使用完二类疫苗数量以及现有二类疫苗库存数进行现场核查,上报到总站,由专人进行统计。年底,各分站与总站进行二类疫苗核对,做到“帐、物、簿”相符。 五:损害赔偿 由于接种二类疫苗出现的异常接种反应所造成的损害赔偿事宜,总站协调二类疫苗销售企业负责赔偿。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2020年最新医院管理制度

X X X 医院 2020年最新医院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1、病历记录应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炼、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2、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新入院患者必须书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婚否、入院日期、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系统回顾,个人生活史,女患者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本科所见、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4、书写时力求详尽、准确,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书写。 5、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书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如无实习医师时则由住院医师书写病历,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改并签字。

6、再次入院者应按要求书写再次入院病历。 7、患者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入病程记录内。 8、首次病程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一般患者可2—3日写一次),重危患者和病情骤然恶化的患者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住院医师负责记载,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9、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作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认真填写记录并签字。 10、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或另附手术记录单。 11、凡移交患者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住院医师负责写入病程记录内。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年版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强化疫苗质量管理,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县疾控中心由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疫苗的储存、运输管理工作。接种单位也应确定专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 二、第一类疫苗由市疾控中心、第二类疫苗由疫苗生产企业或疫苗配送企业使用疫苗冷藏车配送到县疾控中心冷库。预防接种单位所有疫苗均由县疾控中心使用疫苗冷藏车运输配送。并对疫苗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确保符合疫苗储存、运输要求。所有疫苗在运输到位后应马上放置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保证疫苗质量安全。? 三、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当索取和检查《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收货时应当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类型、本次运输过程的疫苗运输温度记录,对疫苗运输工具、疫苗冷藏方式、疫苗名称、生产企业、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用途、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内容进行核实并做好记录。对资料齐全、符合冷链运输温度要求的疫苗,方可接收。 四、对验收合格的疫苗,应按照其温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冷藏设施设备中,并按疫苗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五、为保证合理使用疫苗,减少不必要的损耗,要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供应、分发和使用疫苗。疫苗出库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位和疫苗生产企业、品种、规格、数量等,并做好出库记录。? 六、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对超过有效期或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应当采取隔离存放、暂停发货等措施。接种单位需报废的疫苗,应当统一回收至县疾控中心,在县食药监局和卫计局的监督下,按照相关规定统一销毁。销毁记录保存5年以上。 七、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八、采用温度计对冰箱进行温度监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度记录(间隔不少于6小时)。采用自动温度监测系统对冷库进行温度监测,同时按照冰箱温度监测要求进行人工温度记录。 九、如停电或储存运输设备发生故障,造成温度异常的,填写“疫苗储存和运输温度异常情况记录表”,并按《冷库故障应急预案》处理。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5月17日

医院管理制度-章程规章制度.doc

医院管理制度-章程规章制度 医院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所分管的科室,调查研究,直接掌握情况,抓好典型,协助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坚持持续改进。 2、深入科室,围绕患者安全,重点了解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后勤保证以及服务质量,患者生活等工作。征求科室及各类人员对医院管理工作(包括医院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意见和建议,表扬好人好事,改进工作。 3 、院领导要参加部分业务实践,如查房,重大手术,疑难病例的会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其他有关业务活动等。 (二) 医院领导干部行政查房制度

1、医院院长至少每月主持一次行政查房,各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深入到一线科室,重点检查医疗、护理、科技、教学、后勤保障及科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听取患者和临床科室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行政查房前,相关职能科室要到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反映,作好准备。每次查房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展开。 3、认真做好行政查房记录,相关科室必须限期给予答复和反馈,并在下一次查房时作汇报。 (三) 领导班子集体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1、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评估在保持医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2、紧密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与目标,对存在的不良事件与缺陷,要从管理的体系、运行机制与制度程序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形成良好的医院质量与安全文化氛围。 3、 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有医院领导班子集体参加的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全院专题工作会议,以及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工作会议。 二、会议制度

疫苗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工作。 二、每月制定免疫规划疫苗需用量计划,并上报。 三、免疫规划用疫苗进货渠道正常,符合规定。 四、疫苗领发账目正规齐全,账、苗相符。 五、疫苗储存、运输温度符合要求。 六、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 出库”的原则。 七、原则上接种门诊可供一定时间内使用的疫苗贮存量,不得超过1个月。 八、疫苗报废需经报告批准。 九、接种实施时严格核对接种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 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或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平遥县卫生防站

一、疫苗实行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市—县—(乡)镇—接种门诊 (接种点)。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登记,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 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三月前将下一年度的计划免疫用苗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 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帐目,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 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冷链设备要有 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冷藏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 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 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平遥县卫生防站

第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为加强疫苗管理,规范疫苗计划、领发、运输、贮存和使用,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 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流脑 A 群,流脑A+C. 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减毒疫苗.腮腺炎疫苗十二种。 一、部门职责第一类疫苗的管理由免疫规划所综合业务室和冷链办公室负 责。 1、每年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全省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2、负责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分发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负责对冷库、冷藏车、冰箱等冷链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冷链办公室负责冷链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二、疫苗计划的制定每年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全省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开展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的计划,同时依据全省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每年漏种儿童数,适龄的流动儿童数以及上年底疫苗库存量等制订第一类疫苗初步需求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时间与

方式等。 根据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第一类疫苗需求计划,汇总、审核、平衡后,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制定最终计划,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三、疫苗采购和接收 1、第一类疫苗由省政府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2、综合业务室应向供应第一类疫苗的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其疫苗经营资格的有关证明。 3、在每次接收疫苗时,必须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查看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着位置,是否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接收疫苗时要查看并登记疫苗的冷藏条件,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否则不予接收,如数退回。 4、在接收疫苗时,必须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认真填写疫苗领(发)记录,验收人要签名。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2 年备查。 四、疫苗的贮存 1、疫苗贮存数量应根据全省免疫策略、冷链贮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原则上第一类疫苗贮存量约为全省 6 个月的需求量。 2、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失效期长短、进库先后,分类进行码放,并做好标识。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1 疫苗分类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1.1 第一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1.2 第二类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2 疫苗使用规定 2.1 第一类疫苗 2.1.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和重点人群接种疫苗。 2.1.1.1 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包括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HepB)、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IPV)、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DTaP)、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DT)、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MR)、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MMR)、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HepA-I)、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JE-L)、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JE-I)、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MPV-AC)。 2.1.1.2 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包括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出血热疫苗,EHF);发生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时,对重点人群应急接种的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炭疽疫苗,Anth)和钩端螺旋体疫苗(钩体疫苗,Lep)。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国医院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条医院必须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第三条广大医院职工是办好医院的依靠力量,必须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鼓励职工努力学习政治、钻研业务技术,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 第四条医院必须教育全体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章领导体制 第五条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领导。医院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政治思想工作和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讨论和决定管理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奖惩工作;审议医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和重要工作部署等。院长负责全院行政、业务的领导工作,副院长在院长领导下分管相应的工作。党委书记和院长都要对党委负责,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工作中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党委书记要支持院长的工作,尊重院长的意见,使院长有职有责有权。院长要接受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党委讨论。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党支部保证监督各项任务的完成。各级医院要逐步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扩大自主权,实行责任制,以加强医院管理,克服平均主义,调动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第六条医院根据减少层次的原则实行院和科室两级领导制。院一级设置精干有力的办事机构。医院按照规模、任务、特长和技术发展情况,设立业务科室。行政科室和业务科室的设置或撤销,须经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第三章医疗预防 第七条医院设急诊室,并要有一定数量的观察床。挂号、收费、检验、放射、药剂、手术等科室,要密切配合,为急诊提供方便。有条件的医院可设急诊科。急诊科、室要配备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要相对固定。建立抢救室和传呼设施,常备必需的急救药品器材,制定抢救常规和抢救程序。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室要建立健全医疗、护理、查房等制度,留院观察病人应有病历、正式医嘱和观察记录。实行二十四小时开放应诊。危急病人不受划区分级分工医疗限制。可能在转院途中死亡的病人不应转院。门诊各科室各部门要按规定任务配足医疗力量,搞好协同配合,有秩序地安排就诊,简化手续,方便病人,尽可能缩短候诊时间。建立门诊病历,实行预约门诊、计划门诊和门诊一贯制。主任医师要定期参加门诊,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应保持一定比例,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专科或专病门诊。门诊病人经三

疫苗管理规定

疫苗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疫苗领取、登记、验收、存贮、使用管理制度 为贯彻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保我镇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根据《条例》的规定,疫苗管理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各级供应下发时不准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类疫苗的收费应执行当地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 第二条各级都要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帐目,做好疫苗的储存、领发和结算等工作。 第三条各级疫苗管理人员及接种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疫苗知识、性质、保存运输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禁忌症。疫苗预防接种人员应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使用指导原则和工作方案。 第四条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时,应严格查验疫苗的品种、批号、效期和外观等,严防错种。从冰箱内取出的疫苗应立即接种。如不能立即使用应放置在冷藏容器内,疫苗开启后活疫苗应在半个小时用完,死疫苗应在一个小时内用完,否则废弃。各次接种剩余的疫苗应做好标记,放回冰箱,下次先用。冰箱内除疫苗外不得存放其它药品和杂物,不得有过期失效的疫苗。 第五条疫苗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的基本原则。各级都要严格按疫苗的实际需要量制定计划和供应下发,避免一类疫苗因供应下发数过多而造成失效浪费。

第六条为保证新生儿乙肝疫苗24小时的及时接种,各预防接种单位都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乙肝疫苗,供苗单位应依据报表数和实际接种数及时补充供应。新生儿乙肝疫苗必须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七条各级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购进一、二类疫苗时应当进行查验和登记疫苗的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各级自行从疫苗生产或批发企业购置的二类疫苗,要查验审核疫苗生产(批发)企业的资质和疫苗推销人员的法人委托书,索取由国家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疫苗每批检验合格证明或上级疾控单位的疫苗出库证明。 第九条疫苗出入库证明、查验登记表、领发手续、温度记录等应立专卷保存,疫苗帐目应能反映出疫苗年度的拨入数、库存数和各单位领取下发数。 第十条二类疫苗资金要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挤占,及时做好清欠和还欠工作,确保疫苗资金周转畅通。 第十一条疫苗的分发要遵循“先短效、后长效”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先出”的原则,上级供苗单位应随时对地区间或用苗单位之间的疫苗余缺进行调剂,收回多余疫苗。防止人为因素或管理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浪费。 第十二条疫苗的贮存、运输要严格按温度要求进行,防止疫苗的温度暴露。疾控中心向乡镇接种单位运送疫苗应使用冷藏箱,乡镇级至村级的疫苗应使用冷藏包或冰瓶。 第十三条疫苗的贮存要按疫苗的品种、批号和规格分类码放,一、二类疫苗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贮存疫苗的冰箱、冷柜内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存储疫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疫苗冷链管理制度 一、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 二、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验收报告书使用和损坏情况等。 三、建立维修记录,随时监测机械运转情况,同时应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四、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冰箱内禁止存放化学试剂或药品,严禁存放食物和私人物品,严禁存放过期疫苗。 五、定期对冰箱进行全面保养,经常保持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 可用软布、洗涤剂擦洗内外壁及附件,清洁后用干布擦干,不可用酸、强碱、化学稀释剂、汽油或挥发油擦洗冰箱任何部分。 六、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七、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摆放平整,避免震动,上部和散热面要分别留有≥30厘米(cm)、10cm的空间。1个房间安装3台以上冰箱时,应有安装空调或排气风扇。 八、冰箱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净,每周开机数小时。冰箱蒸发器结霜厚度≥4毫米(mm)时要及时除霜,除霜时不得使用锐器。 九、领取或运输疫苗时须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冷藏箱、冷藏包等),疫苗在运输全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及接收

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并填写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十、储存和运输疫苗时,冷藏箱或冷藏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冰制好的冰排,疫苗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应在冷藏箱或冷藏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便吸水并预防疫苗破损。每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要擦净水迹,保持箱内干燥和清洁。 十一、在冰箱冷冻室、冷藏室的中间位置放置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温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记录保存2年备查,每次应测量冰箱内存放疫苗的温度,冰箱温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十二、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冷链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一、疾控机构由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疫苗的储存、运输管理工作。 接种单位也应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 二、疾控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接种单位应根据免疫程序、 年度工作计划、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储存数量。 三、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采用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 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 的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含吸附剂疫苗不可贴壁放置。 四、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应将可冷冻保存的疫苗存放在底部、冷藏保存的疫 苗放在冰箱上部,避免冻结。 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 风疫苗、麻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疫苗、钩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在2~8℃条件下避光储存和运输。 六、脊灰减毒活疫苗在-20℃以下保存,运输过程可在冷藏条件下进行。 七、其他疫苗和疫苗稀释液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 使用说明的规定执行。 八、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未配冷藏车的单位在领发 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冷藏箱中运输。 九、为保证合理使用疫苗,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 出的原则供应或分发疫苗。 十、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应定期对储存的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的疫苗, 应当立即停止供应、分发和接种,并及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十一、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应对储存疫苗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疫苗的收货、验收、在库检查等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类疫苗管理制度 篇一:关于进一步规范二类疫苗管理工作的通知 长卫发20xx31号 ********卫生院 关于进一步规范二类疫苗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杜绝二类疫苗预防接种不规范行为,减少和避免群众误解及投诉,保证疫苗使用的安全有效,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根据 ********20xx34号文件、******20xx123号文件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我县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规范采购管理,确保疫苗质量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除一类疫苗外的其他疫苗,是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本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 种工作的需要,制定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向县卫生局

和县疾控中 心报告并获得批准后,再自行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采购。 本单位二类疫苗的进购必须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二类 疫苗进货合同,并索取相关文件备案,不得在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进购疫苗。同时将二类疫苗纳入单位药库管理,严禁以个人名义采购、接种二类疫苗,购买疫苗往来必须用单位转账支付,杜绝现金支付。 二类疫苗的运输和储存,必须严格在冷链要求下运行,以确保疫苗效价不受影响。 二、规范接种程序,确保安全有效 本单位要严格落实二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自费自愿”的原则。在二类疫苗与一类疫苗接种安排上,遵照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优先接种的原则,不允许用二类疫苗代替一类疫苗。要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履行告知义务和知情同意、手续完善的情况下接种二类疫苗。 防疫专干不得诱导或强迫接种二类疫苗,严禁在受种对象或其监护人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为其接种二类疫苗。防疫专干在接种二类疫苗时,要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收取相关费用,不得违规收费。防疫专干从即日起立即清点库存二类疫苗,登记造册后将剩余二类疫苗退回原购买单位,并确保与购买单位无经济纠纷。清点工作必须在本月10日

中医医院日常工作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作者:liuliu550 中医医院工作制度(试行) 一、医院领导干部深入科室制度 1.院领导必须坚持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经常深入科室,调查研究,检查党的中医政策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及时推广。 2.院领导每月至少深入各科室1次,带领有关干部全面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征求病人和工作人员意见,发觉问题及时解决。 3.业务院长至少应有1/4时刻参加业务实践。如定期出门诊、查房、参加重危病员的抢救,疑难病例的会诊及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科学治理水平。

二、会议制度 1.院办公会一般由正院长主持,其他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一般每周召开1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2.院周会:由院长主持、科主任、护士长参加,每周1次。传达上级指示和院办公会决定,安排本周工作。 3.科周会:由科主任主持,每周1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安排本周工作。 4.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或总护士长主持,各科室、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1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置本周护理工作。 5.门诊例会:由医务科或门诊部主任主持,门诊各科负责人参加,每月1次。研究解决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急

诊抢救、病人就诊以及门、急诊治理和疫情报告等有关问题,协调各科工作。 6.晨会:由病房负责医师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工作人员参加。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要紧问题,布置当日工作。时刻不能超过30分钟。 7.工休座谈会:院每季1次,由行政副院长主持,科每月1次,由护士长主持。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的意见,增强团结,改进工作。 三、请示报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 1.严峻公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时。

疫苗贮存管理制度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疫苗贮存管理制度

疫苗贮存管理制度 一、疫苗实行一个窗口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镇—接种门诊(接种点)。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台帐,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三月前将下一年度的计划免疫用苗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冷链设备要有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 第 2 页共 4 页

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第 3 页共 4 页

第一类疫苗管理规定

第一类疫苗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为加强疫苗管理,规范疫苗计划、领发、运输、贮存和使用,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流脑A群,流脑A+C.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减毒疫苗.腮腺炎疫苗十二种。 一、部门职责 第一类疫苗的管理由免疫规划所综合业务室和冷链办公室负责。 1、每年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全省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2、负责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分发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负责对冷库、冷藏车、冰箱等冷链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冷链办公室负责冷链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二、疫苗计划的制定

每年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全省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开展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的计划,同时依据全省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每年漏种儿童数,适龄的流动儿童数以及上年底疫苗库存量等制订第一类疫苗初步需求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时间与方式等。 根据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第一类疫苗需求计划,汇总、审核、平衡后,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制定最终计划,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三、疫苗采购和接收 1、第一类疫苗由省政府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2、综合业务室应向供应第一类疫苗的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其疫苗经营资格的有关证明。 3、在每次接收疫苗时,必须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查看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着位置,是否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接收疫苗时要查看并登记疫苗的冷藏条件,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否则不予接收,如数退回。 4、在接收疫苗时,必须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

疫苗存储管理规章制度

疫苗存储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意义 为加强疫苗存储使用管理,细化疫苗仓库日常管理内容,加强监督,完善兽药疫苗管理制度,降低公司损失和风险。强化参与人员疫苗储存意识及风险把控能力,保证疫苗存储有效性。 二、效果 疫苗日常仓储管理完善有效,记录以及预警到位。疫苗出入库流程有序运行,区域内疫苗有效调节,无积压、成本浪费情况。 三、实施要求 1、疫苗申报:分场由兽医师根据仓库库存提出计划,计划发送给疫苗仓管(高磊619781)。总仓由区域兽药总监提出计划,总仓管理员走oa 申报。 2、疫苗接收:疫苗配送车提前通知仓管员,仓管与防疫员在场区门口等候疫苗车。按要求核实疫苗存储温度后,核对数量,送达疫苗室登记批号有效期,分类存储。 3、疫苗存储:疫苗按要求分类、整理储存,记录储藏温度,保持仓库卫生整洁,定时检查电器、线路。 4、疫苗使用:防疫员每天使用疫苗做好记录,仓管根据票据及时录入系统。使用中若有问题及时反馈兽医师、仓管员。 5、疫苗盘点:要求仓管每周盘点一次,分场防疫员参与盘点。盘点表一式两份,分场仓管、兽医师签字留档。如有账实不一致、长期不用、即将过期的报告上级领导。(模板如下)

四、激励措施 1、本制度工作为员工基本工作职责,参与绩效考核。 2、按规定申报,疫苗漏发错发由仓管承担责任。未按规定申报,疫苗漏发错发由兽医师承担责任。 3、疫苗接收票据签字即视为确认接收,出现问题由接收人员与仓管承担责任。 4、未按规定存储疫苗,造成疫苗损失由仓管员与防疫员承担责任。 5、疫苗使用期间丢失、污染造成损失由使用人承担责任。 6、若出现疫苗未使用完或因不适合生产未及时上报造成的疫苗损失由仓管员、兽医师承担责任,并在部门内通报批评和等额处罚。 疫苗盘点表.xlsx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第一医院加班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第一医院加班管理制 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0383 第一医院加班管理制度 First Hospital Overtime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第一人民医院加班管理试行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医院关于加班的管理规定,避免加班界定不清,明确加班审批程序及相关费用的计算,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 适用于本院全体职工 第三条责任: 1、各科室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加班管理,同时按规定将本科室人员的加班情况上报至院人力资源科; 2、院人力资源科协助各科室做好职工加班管理工 作,不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在科室内的执行情况,对加班异常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加班的原则 1、加班系指在非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由医院或科室依据其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安排的相应工作。包括: 法定节假日加班、休息日加班; 2、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上白班(行政班)者,周一至周五为工作日,周六、周日为休息日; 倒班的按值班安排表执行,轮到周六、周日或节假日 值班的为正常工作日,法定节假日轮值应安排轮休; 3、医院提倡高效率的工作,鼓励职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但对于因工作需要的加班加点,医 院将安排补休(补休以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由科室负责人安排)或者支 付 相应加班补贴(加班费); 第五条要求 1、无论是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双休日或假日加班等,科室负责人均应如实记录加班起止时间及事

由,备查; 2、严格执行: 人力资源科、监察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加班人员及时间进行核查。加班时间及加班事由不真实或加班为非医院界定的加班事由,加班视为无效; 3、原则上非单人单科室节假日、双休日必须排班,合理安排补休,不计算加班。 第六条加班界定及要求: 下列情形之一者,认定为加班: 1、医院工作人员(包括二线值班人员)非正常上班时间,因医院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紧急加班者; 2、节假日必须上班,他人无法顶岗、且无法安排补休的岗位; 3、供应室消毒工作工人工作性质特殊及人员(目前两人)不足,上班每日一人给予15 元(含餐补)补助。人员足够后自动取消。

疫苗贮存管理制度

疫苗贮存管理制度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疫苗实行一个窗口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镇—接种门诊(接种点)。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领发台帐,疫苗的出入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疫苗的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失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二、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三月前将下一年度的计划免疫用苗数量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

“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五、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冷链设备要有专人保养,经常擦拭保洁,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保冷背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六、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七、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疫苗贮存管理制度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