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时评阅读材料(四)

高三时评阅读材料(四)

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人民论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①

一个“铁路迷”,不久前开始了一项计划:走遍中国2306座高铁站,拍摄一部纪录片,名字就是——《下一站:中国》。

下一站的中国,中国的下一站,的确让人充满想象。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18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开幕,全世界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看到“中国号”巨轮行进到更为开阔的水域。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思想航标。3万多字的报告,新思想是贯穿其中的灵魂。正是新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一个国家,拥抱强盛的明天;一个民族,迎来复兴的前景;世界社会主义长河,奔涌向前;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别开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循着这四条历史的轴线,让我们走进这新的时代。

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豪迈展望,“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犹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日本新干线列车上感受到“催人跑的意思”,沉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今天,随处有最新最美的文字,随处见最新最美的画图;今天,“复兴号”列车350公里的时速,迈出从追赶到领跑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中国正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穿越革命和建设的洪流、激荡改革与发展的风云,中国开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而当我们的眼光再往前看,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跌宕起伏,更让人心潮澎湃。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一开篇就浩叹,“中国积弱,至今极矣”。这位革命先行者,终其一生也未能见其心心念念之中国“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徒留怅然。而今天,我们充满自豪:“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明天,我们更充满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将是一个古老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故事。

由国家而民族,给世界东方带来巨变的,是一面标志人类理想的大旗。从空想的“乌托邦”“太阳城”,到“共产主义的幽灵”震撼世界,再到十月革命的炮响、苏共苏联的瓦解,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黯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中华大地百年沧桑,也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

“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曾如此说。中国所选择的道路、所提供的方案、所倡导的价值,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充实了人类的制度宝库、治理宝库,更丰富着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向往。有发展中国家政要感叹“只有中国可以经营五十年以后的世界”。

一切伟大的时代,都需要思想领航。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党就一定能将更辉煌的成就写在未来。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19日 04 版)

2.粉丝电影透支市场潜力

近期,正在上映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闹出一场“锁场”闹剧,突显了粉丝电影狂热荒谬的一面。所谓“锁场”,指的是粉丝为了避免电影因票房惨淡被电影院下线而购买电影票的行为。为了避免偶像的放映场次被取消,该片男主角杨洋的粉丝在每场次的角落里都购买少量票来“锁定”。据称,该片被锁场的场次高达7万场,使相关影院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娱乐明星拥有粉丝群体的现象早已出现,但把粉丝做成一桩生意,乃至出现粉丝电影这种电影类型,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粉丝经济的巨大商机,催生了粉丝电影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郭敬明导演的系列电影引发专业评论的万炮齐轰,但凭着这些连续播放的明信片画面、PPT电影,郭敬明获得了超过20亿元的总票房。粉丝电影显示的惊人吸金能力,使其迅速成为电影人争相挖掘的金矿。

在电影《奔跑吧兄弟》中,粉丝电影的荒谬性达到极致。这部粗制滥造的电影,竟然狂收4.389亿元票房。在一系列质量跌破底线、票房却大获成功的粉丝电影示范之下,商业电影的游戏规则被改写。人气明星成为电影的核心资源,其他一切似乎都无关紧要。在这种市场生态下,影片质量不再是电影人苦心孤诣追求的目标,争夺人气明星成了电影人的头等大事。没有人气明星,影片再好都可能遭遇票房滑铁卢;有了人气明星,影片就有了票房大卖的可能。同样,对演员本人来说,炒作话题、提升人气成为首要任务,因为话题、人气和狂热的粉丝群体远胜于敬业的态度、良好的修养和精湛的演技。

粉丝电影不仅在市场上透支了国产电影的公信力,而且侵蚀着专业奖项的权威性。在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在狂热粉丝团夜以继日的网络刷票以及现场观众评委的力挺下,备受瞩目的最佳男主角颁给了两位具有巨大流量价值的青年男演员。百花奖号称“内地最高水平的电影奖项”,要说此二人的表演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表演的最高水准,很难让人信服。诚然,百花奖更加注重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度。然而,与设立奖项时的情况大不相同的是,现在的粉丝与我们所说的电影观众已经无法画上等号。粉丝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考虑演员的演技、人品,也不考虑影片是否精彩、打动人心,只认偶像明星的一张脸。由这样的粉丝来决定奖项的归属,只会让真正爱电影的观众心寒。这种“按脸颁奖”的机制消弭了重要奖项应该具备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粉丝电影持续地透支电影市场的发展潜力之后,已逐步显现出颓败势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邀请大红大紫的杨洋和刘亦菲主演,但上映之后引来如潮差评,票房也被同期上映的《战狼2》远远地甩在后头。正是因为上座率不如预期,才发生了恶意“锁场”的闹剧。

粉丝电影在激活市场人气、助力电影产业化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整体来看,它颠覆了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冲击了电影市场正向的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我们期待粗制滥造的粉丝电影遭遇市场和口碑的双重惩罚,以此来实现电影市场激浊扬清的正向机制。然而,在规模庞大、态度狂热的粉丝群体面前,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如何让粉丝群体走出狂热、回归理性,则是一个更为深刻的话题。

3.城市滥用“洋名”有损文化自信

近日在西部某省调研时,不少群众向记者反映,当地一些“洋气”的商场、楼宇名称让人摸不着头脑。CCMALL是一个商场的名字,IBI是一个新经济产业园区的名称,CENTEROFTHESEINE是一处名为“塞纳中央”的楼盘。这些“洋名”,既让人感到费解,还在一些公务场合闹出了笑话——有领导在会议发言时,将IBI 念成“阿比阿”,也有念“ABA”的,不仅让听众一头雾水,也让发言的严肃性大打折扣。

日本银座、法国家乐福进入中国后,都起用了中文名称;而中国一些城市却热衷用洋名,还有一些地方将IBI(分别是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知识产权转化的缩写)等字母作为创业孵化器的名称。起个好名字固然重要,但不一定非要用英语才显得“高大上”。比如,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名字既有创新味道,又有中国韵味,一样叫得响亮。非要在命名时杂糅英语,说到底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几年前,我国部分地区曾出现热衷给楼盘取洋名的现象,到处都是香榭丽舍、埃菲尔……经过相关规范和治理后,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从目前这些CCMALL、IBI的名称来看,在东部地区被遏住的洋名、怪名,在西部一些地区有死灰复燃之势。

一些人认为洋名听着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不然。最起码一点,这些名字不符合群众的语言表达习惯。一些市民就曾反映,洋名、怪名念着拗口,写起来费劲,聊天时提到这些名字,发音不准还会很尴尬。

“洋油”“洋火”“洋车”等特殊名词,曾打上物质匮乏时代的烙印。它们既深植于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也是对历史的记录。这些“洋字头”,让我们在回顾过去时更加奋发图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当下,贪洋求怪的名字,不仅无助于提升知名度,反而是一种媚俗的表现。

有人认为,起个洋名、用个怪名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并非如此。做个类比吧:一部不尊重历史的“抗日神剧”,看上去不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但其对历史的不尊重及其示范效应,实质上很恶劣。如果抗日神剧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历史的认知、尊重和认同就会逐渐削弱。洋名怪名也是如此。过分“求洋”张扬“个性”,不仅会破坏城市肌理,深植于心的文化自信也会受影响。

文化自信已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人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好,人们喜欢它、珍惜它、享受它,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而起洋名、用怪名,破坏的正式这种文化自信。

唐诗宋词、丝路花雨……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基因从未失传,那些美妙的词语并不仅仅呈现在典籍中,而是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面对五千年来积累的那么多优秀词汇,放着好好的中文词语不用,非要冠个洋名,这种媚俗做法让人遗憾。

楼宇、商圈、创业产业园等,除了使用功能之外,还关乎一个地方的形象,久而久之也会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必须强调的是,指出洋名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排斥外来文化。相反,中华文明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借鉴、吸收他文化的长处。但是,这绝不是盲目“求洋”、简单模仿。

河南省郑州市曾经一度“洋楼盘”泛滥,针对这一乱象,当地颁布适用范围包括城镇、楼群(含楼、门号码)、建筑物等名称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开展相应治理后,滥用“洋名”大为减少。而记者查阅一些西北省区的相关细则时发现,要么适用范围有限,要么干脆对“洋名”“怪名”压根就没有应对的实施细则,没有相关约束。

在中国社会里滥用“洋名”,并非“私事”,这股媚俗的歪风亟须受到关注和纠偏。有公众建议,在通过媒体等渠道积极倡导少用“洋名怪名”的同时,还需有相应法律法规助力,真正遏制一些媚俗者的冲动。这既是回应公众关切的积极姿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切实举措。

4.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5.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

《王者荣耀》作为舆论焦点,并没有因为推出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而变得平静。围绕游戏与孩子、游戏与健康、游戏与沉迷、游戏与市场、游戏与教育、游戏与监管等方面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说,《王者荣耀》不仅点燃了手机游戏的热潮,而且为相关方出了一道新课题。

这道新题与游戏的特点密切相关。从风靡的原因看,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门槛低,操作简单,入门容易,便于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人参与其中;其二,团队作战带来的社交功能满足了游戏之外的人际需求。可以说,玩一款游戏和注册一款交友软件的简易程度相当,算得上是“社交游戏”。或许,游戏的社交化及其产生的后果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想,不过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自我娱乐的需求还是对外社交的需求,无数游戏玩家包括未成年孩子沉迷其中,决非好事。一道从未有过的“社交游戏”监管难题,亟待破解。

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在监管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这次推出的升级版防沉迷系统就是举措之一;再如,早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2010年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从目前来看,监管的力度和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更重要的是,此前的监管方式主要针对网络游戏、页面游戏,而针对手机游戏尤其是“社交游戏”的监管和规范还存在空白地带。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新情况制定规则和办法,就需要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

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监管是少不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当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不仅成了人体的延伸,更是作为一种移动终端集纳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果不从源头、过程中把好关、站好岗,很容易让用户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受害的就不止用户一人。如此看,“社交游戏”的监管不该只堵不疏,而应树立“大监管”理念,游戏制作方的源头设限、政府部门的审核监管、家庭成员的陪伴监护等,一个不能少。

正如《王者荣耀》游戏要求团队协作一样,真正让一款游戏成为全民追捧且健康向上的产品,也需要协同的力量。如果开发团队只考虑市场效益和用户数量,对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放任自流,纵使在短时间内能取得佳绩,也会因过度消费用户而败下阵来。如果政府部门只在一些节点上把一把、管一管,对游戏全流程置之不理、对社会效应视而不见、对新动向缺乏敏锐,纵使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也不过是形式大于效力。如果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或者不管不问,或者一封到底,纵使气急败坏也无济于事,与其关上游戏的门还不如打开疏导陪伴的窗。“游戏世界的规则很简单”,但引导游戏的规则却不能过于简单,只有各方力量的手紧握在一起,才能让游戏成为精彩生活的有益补充。

很多人玩游戏的目标就是“赢”。有的为了盈利,有的为了高分,有的为了称赞,有的为了排遣空虚,但是当游戏超出了娱乐的边界而成瘾时,“连《王者荣耀》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掌控人生”。那一刻,或许赢得了游戏,也已经输给了自己。由此,不管是游戏制作方、政府部门、家庭、学校等,都不能只顾眼前的输赢,只有站在同一战队,才能打赢这场“社交游戏”的监管战。

6.让“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风景

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在斑马线上走着走着,却突然脱下头顶戴的帽子,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这一幕车辆礼让行人,行人向司机行礼的画面,被记录在一段时长约9秒的视频中。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网友对礼让的司机,特别是对鞠躬的老人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褒奖。

在留言中,也有一小部分网友认为:对礼让鞠躬,是否过分隆重其事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被礼让者都会有这样的举动。更多的行人也许会脱帽,微笑点头示以感谢。而隔着挡风玻璃的驾驶员也会微笑点头回礼,就像我们在公众场合分别时挥手告别一样平常。但是这位老人,应该是位有较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绅士,他用一个小举动温暖了一片人心,也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文明课。

在一切讲究效率的当下,有些城市的车辆在行车时,不会顾及到斑马线上等着过马路的行人,一路疾驰呼啸而过。出租车为了多挣钱,不愿多耽搁时间;私家车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不愿多等待片刻,斑马线前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血的教训缓停不了飞驰的速度,在追求利益至上的时代中,还有人认为,“礼让斑马线”只是契合传统道德要求和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并不符合个人最大利益的诉求,它只是作为可以随意取舍的柔性社会规范。

从古至今,礼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朝大学士张英,在接到家人因为建房三尺地皮而与邻居产生纠纷,要其出面干预时,他却回信说:“千里来信为盖房,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至今被世人广为传颂。时代场景发生巨大变化,或许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取向,但在不同时代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不变。车流滚滚中,斑马线就是生命线,礼让斑马线就是敬畏生命,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追求,也是一个时代的道德共识。“礼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柔性社会规范,它是对个人行为文明的考验,也是城市文明素质迈向更高境界的阶梯。

“东风催放花千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就是适时而来的东风。一直以来,“礼让斑马线”杭州是一枝独秀。但是,文明基因一旦缓缓渗入城市血脉,东风吹来就是千树花开。借着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江苏宿迁市的“礼让斑马线”已蔚然成风。有数据统计,宿迁市斑马线前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达95%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90%以上。“西楚霸王”是宿迁一景,“礼让斑马线”也成了宿迁的城市风景。

斑马线不是简简单单的马路白线,白色平行线之间是行人安全通过马路的生命线。有了对生命的敬畏,也就有了主动礼让的行为。一次“礼让斑马线”,可以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处风景;一座城市的“礼让斑马线”,就会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这种暖心的风景,会慢慢地提升城市的温度,令人羡慕,让人向往

7.遏制“疯狂打赏”必须撕掉“虚荣面具”

最近,在北京工作的谢女士称,她的弟弟谢诚像走火入魔似地玩起了“土豪游戏”,疯狂给一位住在南京的女主播打赏,已经打赏了十几万元。由于父母贫困,谢女士的弟弟竟通过校园贷维持给女主播打赏,就像得了妄想症,在朋友圈里故弄玄虚摆出一副富二代的姿态。

近年来,网络“打赏”已经成为了网民之间互相表达感情的一种互动方式。网络直播观众对所关注主播的“打赏”,类似于“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捧起了人场就会获得更多“人气”,捧起了钱场,更是可以让主播和直播平台大赚一笔。“捧钱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赠与行为,看似无可厚非,但是“疯狂打赏”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人免不了担心又忧心。

直播平台“打赏”机制一般都会按照观众“打赏”数额多少进行排名,“面子”之争引发了疯狂攀比。排名较高的观众自然能吸引主播更多的关注,荷尔蒙刺激下的虚荣总能让分等次的“打赏”未完待续。另一方面,主播也是虚荣面具的贩卖者,更好的人气与收入,象征着自己在直播平台里的地位,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利益化认可。

用金钱来换取精神上的满足,得到的只能是空虚与寂寞。互联网消费以青少年为“生产力”,网络直播的兴起无疑为其“挖掘”了更为广阔的输出地。尽情释放之后,躲在虚伪面具下得到“认可”,让疯狂者欲罢不能。这种虚无缥缈依靠金钱建立起来的人格关系,比不上正常的人际交往。

希望从社会中得到自身价值的认同,是人对社会需求的正常反应。然而,获取社会认可的方式有许多种:成绩、地位、品行、才华、金钱、美貌等等,“疯狂打赏”似乎只看到了后两者,当然不否认也有不少观众确是青睐主播的才华技艺。虚荣的面具下是自尊心和表现欲的放纵,社会认同在被扭曲之后也变成了屏幕前主播的个人认同。炫富不如炫仁,把“疯狂打赏”挥霍出去的财富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反馈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认可才是具有价值高度和深远意义的。

撕掉“虚荣面具”也就卸下了自欺欺人。不被公众认可的所谓主播口中的荣誉,掺杂了太多“水分”,对虚名的稀罕无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把戏,招摇过市也终会遭受摒弃。与其费尽心思讨陌生人欢喜,不如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为生活奔波忧虑的父亲和母亲。看着主播欢声笑语,而不顾家人痛哭流涕,关掉电脑或手机之后,只能陷入无限循环的自卑与彷徨。

直播里“打肿脸”逆袭,眨眼间满足虚荣与自负,并不能引导正值芳华的青少年正确地领悟现实,“虚荣打赏”在脱掉虚伪的面具之后,剩下恐怕只有赤裸的无助与失望,这种无知的“狂妄”,不要也罢。

8.当以包容心态应对渐热的“高校游”

近日,四川一所高校将打造3A景区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而在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施行暑期参观校园管理办法后,每天游客爆满,导致校门外排起百米长队。高校游为啥这么火?高校怎样处理维护教学环境和开放游客观光的冲突?高校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是堵还是疏?

其实,从近年“高校游”升温的现状看,里面有很多“中国特色”。高校游之所以在我国有市场,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逐步开放,大家对原本“神秘”的高等学府,都抱有亲身体验的热望。尤其是一些有孩子即将升入大学的家庭,对高校游的热情更高。即便是带着自己幼小的孩子到大学校园体验,也被视为早期教育的有益启蒙。

而国内多数高校,恰恰又有具备了旅游景点的条件,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诚如报道中提到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即将建设的旅游学院,就是参照了3A景区标准在打造校园环境,并服务于教学。其他具备景区标准的院校,还包括北大、清华、武大、广西师大、湖大等一大批。事实上,国内几乎所有高校,即便不能在自然景观上都达到景区标准,也会在人文环境上达标。因此,要想阻止人们放弃高校游,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至于高校建景区有无必要的问题,这自有高校或管理高校的部门去决定或监督。而面对逐渐升温的高校游,高校如何处理和维护教学环境和开放游客观光的冲突,以及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是堵还是疏,这才是问题的焦点。对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不是负能量,“堵”肯定不是好办法。参考国外名校,无论剑桥还是哈佛,抑或是其他名校,都在以包容态度接纳八方来客,体现了大学的开放精神。而国内高校也在做

着有益尝试,如武大的樱花游,就从一开始收门票到不收门票,再过渡到预约进校。而北大、清华采用的是“限流”和预约等方式。

可见,面对“不是景区,胜似景区”的国内高校,面对民众对高校游的热切期待,高校就该因势利导,而不是“因噎废食”。其实,人们想进入高校、了解高校,这本是一件好事,说明民众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是想把旅游变成充实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有益探索。高校作为传授高端知识的殿堂,是所有对人类文明成果抱有敬畏的人都十分向往的地方。况且,民众在大学校园的“自由行”,对高校自身来说,也可视为大学主动服务于社会,承担启迪和教化民众的一次良机,这对高校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增进往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高校游”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会给高校在管理上增加更多负担和压力。从经验来看,这些问题就包括高校游期间游客的安全责任,校园内游客增多对在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的影响,挤占包括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资源,甚至会出现游客不文明游览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增加高校的管理成本。可这又何尝不是高校服务和回馈社会,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一个良机?

由此,在持续升温的“高校游”面前,“疏”远胜于“堵”,最多是“疏堵结合”,且“堵”的比例越小越好。面对民众精神文化的需求,高校就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以体现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气度。同时,要及时出台措施,给高校游划定范围,并明确责任,主动为游客服务,如此才能使高校与民众产生良性互动。这考验着高校的管理水平,也必将促使高校的管理上档升级,不仅能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还能使民众受益,可谓“双赢”,这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9.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

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精神成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导引,需要大学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扣子”。

最近,有一则小消息颇有趣味: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校区宿舍楼的洗衣房门口有燕子筑窝并繁育小燕子。因担心学校暑期封楼后小燕子会饿死,有同学将该信息发到网上求助。学校在得知后当天便决定,封楼期间在洗衣房打开一扇窗户,以便燕妈妈出入。

小小的一条新闻,促使人们思考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大学。甘肃定西考生魏祥,以自己的“自强不息”赢得大学的“厚德载物”,日前已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每月食堂消费低于200元,学校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补助。”中科大偷偷资助“不舍得吃饭”的学生,让“隐蔽的关爱”传递大学的温馨。这些,都可谓大学树人精神的当代体现。

无论关爱身残志坚的学生,还是巧妙帮助贫困生,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之大、情怀之真。正如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所说,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的领导人才。让学生习得“立足未来的专业知识”,当然是大学的重要责任,但除此之外,更应该塑造学生“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让学生具有理性和道德,以及养成“清明淡定的人生态度”等等。可以说,大学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滋养出的学生就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大学能捍卫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涵养什么样的价值追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最高领导人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曾引述这句古语,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番话意味深长,在当前喧嚣的时代语境中,尤其值得深思。重温大学之道,不忘树人之本。当人们为一些大学生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忧心忡忡时,也许更该追问,他们何至于此?如果大学失去定力,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培养出的学生自然“每多随波逐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如果大学做不到“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又怎能奢望学生个个正其道、修其理?

毋庸讳言,社会上的一些“流行病”已不可避免地蔓延到菁菁校园。某校辞退患癌女教师,将大学之道等同于“生意人的经营法则”;少数高校学者被指“堕落为经济动物或者科学的骗子”,还有老师振振有词“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难免受到不良风气熏染,影响健康人格的发育。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过,大学的一大使命是“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诚然,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斯文所系。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精神成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导引,大学有义务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扣子”。大学灵魂不失重,学生心灵才不会荒芜;大学精神饱满,学生才不会颓废。

连日来,各大院校毕业致辞竞相“盛开”,或说远见,或谈理想,或论世道,其间,对学生有祝福、有劝诫,也有期许。与其说这是院校领导或知名校友的内心独白,毋宁说是带有指向意义的价值宣示。“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大学,精神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当大学坚守着这样的价值坐标,就不会陷入迷失;当大学毕业生带着这句话踏入社会,青春的火焰一定更加炽热。

10.爱国小游戏”火热背后的中国骄傲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4月正式设立了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它是?”一眼扫完问题,刘爽快速的对着手机说出了答案“雄安新区”。几分钟之后,刘爽把他的成绩分享在了朋友圈:2017分,闯过45关。这款让刘爽兴奋不已的H5小游戏正在迅速的火遍朋友圈,它有一个特别带劲的名字,叫做“看图话辉煌——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10月18日北京时间)

在这款游戏中,用户通过语音答题的形式,说出五年来的重大成就,再根据答题成绩获得有趣味的称号与评价,并自动生成一个“成绩单”式样的创意传播海报,激励用户在朋友圈进行传播,此外,用户还有机会获得限量版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纪念笔记本,作为参与游戏的奖品。

这样的小游戏受到热捧,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只是把“五年来的巨变问答”印制在纸张上,发布在电脑上,参与者一定不如小游戏的参与者多。传播正能量应该遵循寓教于乐的路子,让枯燥的问答变得生动起来,活波起来,就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爱国,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爱国不能只是挂在嘴边,还需要激发爱国的情怀。一款小游戏就这样轻轻松松激发出了大家的爱国情怀。这说明一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幸福的生活?新时代,更需要用多种形式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这样的小游戏能够激发爱国情怀,能够让孩子们通过玩游戏掌握到相关知识。

“爱国小游戏”火热背后,是人们中国骄傲的最温情表达。希望这样的“爱国小游戏”多些再多些。

人民网推出的在朋友圈晒穿上军装的照片。为纪念建军120周年而设计。

11.“中国好儿子”彰显现代孝德

10月4日,54岁的段锰与年届九旬的母亲杨茂才,开始了为期13天的“西北游”:从重庆出发,穿蜀道入关中,直达陕北,途经南泥湾、延安、银川,进入额济纳,再到酒泉、张掖、海东,行程万里。这趟旅行,让段锰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儿子”。他本人接受采访时称,母亲年事已高,鲜少出门,相伴左右,无非是做子女的“分内事”。(10月19日新京报)

多年来,一有时间,段锰就会开上家里的房车,带着母亲“游山玩水”。北到漠河北极村,南至北海银滩,这对母子的足迹令人惊叹,旅途中,为了保证母亲的安全,段锰专挑些平坦开阔的路走。看到沿途有风景不错的地方,就停车游览,然后再踏上旅程。看似“随性”,实际却很在意母亲的感受,而为了照顾母亲,他一路上没少“遭罪”,但他认为不过是做子女的“分内事”。所以段锰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好儿子”。

看到“九旬老人”几个字,人们往往会想到苍老、迟钝、精神不振等词语,其实不然。杨茂才老人旅游途中兴致勃勃,“像个孩子一样”,喜欢摆各种姿势拍照,还会自己动手挑选照片发朋友圈。辛劳一生的老人欣喜看到了远方的风景,更欣慰有这么孝顺的儿子贴心陪伴。

段锰把生意放下,花上很多时间陪母亲,让一些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快节奏的物质时代,很多人忙于工作、生计,往往忽略了父母,以至于“常回家看看”成为一项法律要求,或者只注意老人的物质赡养,而忘却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事实上,“陪父母旅游”已成为“新二十四孝”的要求,在物质丰裕的当下,父母们早已不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温饱,而更希望儿女们多陪陪他们,聊聊天,出去转一转。“愿做母亲的导游加司机”,是最孝顺的告白,也击中了人们情感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好儿子”,说明尊老是社会主流,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还绷着“尊老”这根弦。同时也在反思:我们有多久没有看望、陪伴父母了?当我们在外尽情享受自然美景的时候,可曾想到带年老的父母一起外出游玩?

当然,有少数人看到段锰的“生意人”身份,就哀叹自己没有他这种优越条件,甚至质疑这是作秀,而更多的网友对此予以反驳。成功的商人比比皆是,但多年来放下生意,坚持陪老母亲旅游的并不多见。也有不少人认为,我现在要多挣钱,然后就能给父母提供这些,但段锰却不以为然。他说,父母用不了子

女多少钱,父母在的时候不陪着,把心思用在挣钱上,等到父母不在了,挣再多钱也补不回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诠释孝德,不想留下遗憾。

孝敬父母不分职业、性别和年龄,而虐待父母、啃老,不尊重长辈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某一群体之中,看到生意人便想到炒作,想到“为富不仁”,不分青红皂白地挥舞道德大棒,实是一种狭隘、偏执的思维。

“陪九旬母亲旅游”彰显现代孝德。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欣赏大自然之美,发掘人文之美,善于发现普通景象中美好的人和事,感知、传达并弘扬孝德善行的动人力量,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12、老人婉拒让座,是以善回应善

“尊老爱幼”,言下之意应该是,“老”应该爱幼,“幼”应该尊老。

江西南昌,一女孩等公交车时在公交车站做物理作业,上车后继续做作业。随后见到一老人上车,女学生欲让座,老人婉拒,称学生写作业要紧。

这一幕,虽琐碎却让人温暖。实际上,跟“老人逼着让座”画风相悖的新闻不少,比如此前在郑州,就有老人走上街头举牌呼吁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倡议年轻人“尊老”的同时,年长者也要“爱幼”,当时也挺暖心。

毋庸置疑,孩子应从小养成尊老的品德,主动给老人让座也是种美德,但老人如果不是确实身体虚弱到无法站立,婉拒让座,也能体现“爱幼”。

都说“尊老爱幼”,这其实包含着两面约束的互动型道德关系,在这层关系里,“老”和“幼”都有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但现在出现了少数老人逼人让座,年轻人不让或让得不及时骂人或打人的情形,这也成了当下部分老人被污名化的一个由头。本质上,这些人只在乎让别人“尊老”,却忽略了自己也应“爱幼”。

对社会而言,形成尊老爱老的氛围很有必要。但对老人来说,也要如俗话所说的那样“老有老相”,也就是体现出自己的品德自持,做年轻人的表率和楷模,多体谅关心爱护年轻人。

在让座问题上,“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权利”是基于权利义务视角的应有认知。而在道德自觉角度看,最好的局面也应是,年轻人自愿或经善意提醒让座,老人则表示感谢。如果一些年轻人因疲累或其他情况没有主动让座,老人应予以充分理解。

之于老人,为老更应“自尊”而不能不尊,这样也更有利于全社会尊老爱老风气的形成。在这方面,这位婉拒让座的老人就以一种善来回应另一种善的做法,做了个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