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规定守则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规定守则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规定守则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规

定守则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中药材、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购进

1.中药饮片只能从具有合法资质的批发公司购进。

2.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格药品。

3.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除应有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外,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4.购进进口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鲜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验收报告书)复印件。

5.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二、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

1.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员按送货凭证对照实物,进行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商及数量的核对,并在送货凭证上签字。

2.送货凭证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满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3.中药饮片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注明批准文号。

4.如发现质量不合格或货单与实物不符的应拒收,退回供货单位,并作好记录。

5.毒、麻中药材必须实行双人验收。

6.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准确,保存三年。

三、中药饮片陈列与储存

1.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净选、过筛后装斗,不得错斗、串斗,及时清理格斗,防止混药,做好记录。

2.饮片上柜必须执行先产先出、先进现出、易变先出的原则。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3.中药饮片必须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每年5一10月份,要随时检查饮片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每天应校对所有衡器,打扫贮存场所、配方场所,保持清洁、无杂物。

5.不合格中药饮片处理按有关制度执行处理,严禁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上柜使用。

四、中药饮片配方使用

1.严把饮片质量关,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

2.调配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处方调配记录留存三年备查。

3.调配中药饮片时,司药人员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不得擅自更改。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4.每天校对所有衡器,按方配制,称准分匀。处方配完后,应自行核对,无误后交处方复核员复核,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有先煎、后下、洋化、兑服等特殊用法的中药应另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五、中药饮片装斗复核规定

1.中药饮片应及时装斗。

2.装斗前应将斗格与待装中药饮片品名、规格等核对清楚。

3.装斗时应将斗格内的中药饮片取出.清洁药斗后,先装新补充的中药饮片;装斗不宜过满,一般装入中药饮片体积总量为该斗格容量的四分之三至五分之四,不能边装边按压,防止溢出。

4.中药饮片装斗后应再次复核,防止错装、混装。

中药饮片管理规定

中药饮片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1、为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体现中药治病特色,发扬祖国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医疗机构必须向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购入中药饮片。 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中药报告书》复印件。 4、购进中药饮片,必须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等内容。票据和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5、医疗机构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包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和使用,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批准文号。 6、验收中药饮片应符合规定,对照实物进行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以及数量的核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票货不符的,有权拒收,不得入库。 7、中药饮片出库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出库。 8、在库中药饮片应定期进行养护,根据药品特性及季节变化特点,采取干燥、降氧、熏蒸、除湿等方法进行养护。

9、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10、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及流程 1、采购中药饮片必须严格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医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2、保管员根据库存与临床用药情况提出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保管提出计划拟定采购计划,报药剂科负责人审核后交主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从已备案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3、购进中药饮片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合格的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4、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供货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首营企业还必须与原件对照,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以及产品所属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均需加盖公司原印章,审查合格后归档保存以备查。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 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贮存质量,防止中药材、中药饮片因养护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管理。 3术语及定义 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4 职责 中药材库管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中药材、饮片养护流程图 5.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季节气候变化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对特殊药材采取重点养护,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5.3中药材、中药饮片分类

5.3.1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将在库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挥发等类型。 5.3.1中药材、饮片分类、产生质量变异原因、危害及防治原则 5.4中药材、饮片的日常在库检查 根据药材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法: 5.4.1易虫蛀药材的检查:该类品种主要有:白术、炙甘草、葛根、虎杖、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 为了做好养护工作,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质和变异特点。下面将药材分为易生虫,易泛油发霉、易变色走味、易融化怕热、易潮解风化和失油,等几种类型。 一易生虫药材 1、质地松软、含糖类、脂肪较多的党参、陈皮、柏子仁、枸杞子等 2、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鹿茸、刺猬皮、蜈蚣等 3、质地坚实,含淀粉较多的赤小豆、皂角、薏苡仁、芡实等 4、质地松散,含芳香挥发油较多的玫瑰花、款冬花和菊花等 二易生虫药材的查看 1、首先检查垛的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对易生虫的药材的重点品种进行开包检查。保管易生虫药材不仅要勤加检查外,必须从杜绝害虫来源,控制其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首先库房必须干燥通风,库内清洁卫生。此外要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易生虫的药材先出库。 三易泛油、发霉药材 1、含脂肪油、挥发油和粘性糖质的某些药材易泛油。含油脂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含粘性糖多的易受湿度的影响。 2、当药材本身含水量在15%,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摄适度时,易发霉。 3、对已泛油、发霉的药材的治理 (1)撞刷: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日晒或烘烤”干透后,可放入麻袋或布袋内来回摇晃,通过撞击摩擦,可将霉去掉。至于条根或片状药材,不易使用此方法,可用刷子将霉刷掉。 (2)发霉后不易撞刷的药材,可用淘洗的方法除霉。淘洗时可将药材放在缸内或盒内,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捞出晒干即可。 (3)沸水喷洗:发霉后不易水洗的药材,可以用开水喷洗。具体方法是:将发霉药材滩在席子或干净的地面上,用沸水喷洒,并随喷随翻,喷湿后将其堆在一起,要用麻袋盖上闷润约1小时,再用少量的硫磺熏蒸,然后取出晒干即可。 (4)醋洗:不能沾水的药材,如山茱萸、五味子等发霉后,可用醋喷洗,每100公斤用醋10-12公斤。具体方法与水洗相同。 (5)油擦:不能见水见热的药材,如各种附片发霉后,可用油擦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布沾无异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药材上反复搓擦,即可除去霉迹。 四易变色及散失气味药材 1、有一部分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易受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在潮湿的情况下往往易发霉或生虫。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管理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目录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二)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三)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四)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措施 (五)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六)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七)中药饮片保管储存管理制度 (八)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九)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十)煎药室管理规范 (十一)煎药室操作规范 (十二)煎药室工作制度 (十三)煎药室设备标准化操作程序 (十四)中药急煎制度 (十五)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制度 (十六)煎药质量控制措施 (十七)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一、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二、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全院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四、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 五、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六、药剂科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供应工作。药剂科应严格遵守与中药饮片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七、做好饮片购销的资质认证工作,合法规范地购进中药饮片。 八、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九、中药饮片库房应具备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的存储设备、设施,如冷藏、防冻、避光、防潮、通风、防鼠、防虫等。 十、中药饮片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近期先用、远期后用的原则,严格按效期管理中药饮片,防止过期失效。 十一、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煎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中药饮片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工作。 (二)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1.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品种很多~所含成份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由于这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状、质地和成份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习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其的危害程度也不尽同~如党参、陈皮、柏子、枸杞、赤小豆等。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如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 1.2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 1.2.1日常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放次序~逐个进行。首先检查堆垛周围和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对大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1.2.2杜绝害虫来源: 1.2.2.1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等进行吸潮~使药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保持经常的干燥。 1.2.2.2保持库内外清洁。 1.2.2.3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先出库。; T- 1.2.2.4每年5-10月间~是害虫活动繁殖最旺盛的危害药材最严重的时期~应积极地进行防治。6 W c @2 a, 1.2.2.5采取密封、对抗、冷藏、干燥等养护措施。

2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p& 2.1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泛油主要是指某些含油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所含的油质产生的酸败现象~及某些含粘性糖质的~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变色现象。9 l* O) p, `8 w+ D X2.2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发霉是指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其本身含水量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时~易发霉。 2.3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 2.3.1勤加检查, 2.3.2严格控制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本身水份和储存场所的温度、湿度、避免日光和空气的影响。 2.3.3注意这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防止发生其他变化。 2.4泛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处理:通过密封、吸潮等措施来控制他不再泛油。 3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3.1有一部份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易受温度、湿度、空气等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在潮湿的情况下往往也易发霉可生虫。 3.2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G 3.2.1按国家标准进行贮藏, 3.2.2不应与易吸潮,含水分较大及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堆放在一起, 3.2.3不要与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混合堆放, 3.2.4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更应该注意先进先出。 4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4.1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指熔点比较低~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结晶散发的~如白胶香、乳香、冰片、蜂蜜等.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制度(2020)

XXXX医院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2020版) 目录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1) 二、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2) 三、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3) 四、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6) 五、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7) 六、中药饮片保管储存管理制度 (7) 七、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8) 八、中药饮片调剂标准操作规程 (9) 九、煎药室工作制度 (11) 十、煎药室操作规范 (12) 十一、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13) 十二、煎药室设备标准化操作程序 (16) 十三、中药急煎制度 (17) 十四、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制度 (17) 十五、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措施 (18) 十六、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 (20) 十七、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措施 (21) 十八、中医药人员师承管理制度与措施 (22)

一、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1、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制定本办法。 2、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3、全院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4、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 5、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6、药剂科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供应工作。药剂科应严格遵守与中药饮片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7、做好饮片购销的资质认证工作,合法规范地购进中药饮片。 8、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9、中药饮片库房应具备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的存储设备、设施,如冷藏、防冻、避光、防潮、通风、防鼠、防虫等。 10、中药饮片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近期先用、远期后用的原则,严格按效期管理中药饮片,防止过期失效。 11、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煎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中药饮片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工作。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 序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程序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规范其养护工作,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符合规定要求。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 职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1.分类: 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应将在库药材、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 2.制定养护计划、方案: 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方案。养护方案应明确: 养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存放位置:根据仓库环境和设备条件,根据各种药材、饮片需避光、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不同要求,将药材、饮片置放于适宜的地方。 重点养护时节:较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的黄梅天、三伏天、桂花天等季节。 重点养护品种: 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的药材和饮片; 养护周期,一般品种3个月,重点品种1个月。

按照养护计划、方案,采用传统及现代养护方法,科学地对在库药材、饮片进行养护,以保证药品质量。养护方法主要有: 干燥养护方法: 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 摊晾法:也称阴干法,即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中药等。 高温烘燥法: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干与干燥机烘干三种。此法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石灰干燥法: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量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 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虫。 翻垛通风法:翻垛就是将垛底中药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 一般在霉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此法;并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械装置加速通风。 密封吸湿法:利用严密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中药与外界空气隔绝,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中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加入石灰、硅胶等吸湿剂以吸潮,两者结合应用,更能增强干燥防虫霉的效果。贵重中药最好采用无菌真空密封。 冷藏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 中药材验收标准

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省局制定了《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申请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专营企业的,省局将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审批。对符合《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中药材、中药饮片。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如需增加经营范围,必须按照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规定,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 批发企业验收标准 第一章机构与人员 第一条应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五条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中药),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专业知识。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中药),具备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七条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鉴别大部分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并经相应的中药材专业培训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人员,应熟悉中药材的采购加工、中药饮片炮制等知识,并经岗位技能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在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中药材、中药饮片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污染中药材、中药饮片或导致药品发生差错的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工作。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 第十条办公、营业场所明亮、整洁,其面积应与经营规模相适应,但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办公区与生活区有效分离。 第十一条具有与其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常温库、阴凉库,经营需要低温储存的中药饮片应设置冷库。仓库应有独立的整体结构,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其中阴凉库不少于500平方米。第十二条库区环境整洁、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粉尘等有害气体污染源。 第十三条仓库应划分待验区、合格品区、发货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零货称取专区等专用场所。以上各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并实行色标管理。 第十四条仓库应有避光、通风、检测和调节温湿度以及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施设备,仓库内墙面、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装卸作业场所应有防止天气影响的设施。 第十五条仓库应有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蛀、防鼠、防霉变、防变色、防走油、防升华、防风化等措施以及安全防火设施。 易串味中药饮片、以及中药饮片中的易燃等危险品种应与其它中药饮片分开存放。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标准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规范适用于本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时炮制、煎煮等管理。 三、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四、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五、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六、本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七、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八、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九、医院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十、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十一、医院应当定期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十二、医院对所购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库。 十三、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十四、购进中药饮片时,验收人员应当对品名、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合格标识、质量检验报告书、数量、验收结果及验收日期逐一登记并签字。 购进国家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检查核对批准文号。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1、为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体现中药治病特色,发扬祖国传统医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医疗机构必须向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购入中药饮片。 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检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中药报告书》复印件。 4、购进蒙药、中药饮片,必须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等内容。票据和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5、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包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和使用,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批准文号。 6、验收中药饮片应符合规定,对照实物进行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以及数量的核对,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票货不符的,有权拒收,不得入库。 7、中药饮片出库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饮片一律不得出库。 8、在库中药饮片应定期进行养护,根据药品特性及季节变化特点,采取干燥、降氧、熏蒸、除湿等方法进行养护。 9、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 10、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及流程

1、采购中药饮片必须严格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医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2、药房人员根据库存与临床用药情况提出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药房人员提出计划拟定采购计划,报药剂科负责人审核后交主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从已备案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3、购进中药饮片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合格的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降低中药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4、采购中药饮片,应当验证供货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首营企业还必须与原件对照,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和首营品种审批表以及产品所属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GSP证书》、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均需加盖公司原印章,审查合格后归档保存以备查。 5、每年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签订明确质量条款的“药品采购合同”和“廉政协议”,供应单位保证所供药品是合法,质量合格的药品。 6、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中药饮片包装上应有生产企业、品名、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药品生产许可证号。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验证注册证书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每批中药饮片还需提供质量检验报告。 7、中药饮片的购进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供应及时,合理使用。 8、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9、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10、每年应当对供应单位供应的中药饮片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供应单位和供应方案。 11、采购流程: 药房人员提出计划采购员拟定采购计划科主任审查院长审批采购员按批准采购。

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一、中药养护的目的 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已经发生变化的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 ?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危害药材的害虫习称“仓虫”,仓虫种类繁多、生命力极强,适宜仓虫繁殖的温度一般在15—35度,所以每年的5—8月是仓虫生长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大多数仓虫耐热、耐寒、耐干、耐饥。10℃以下大多数仓虫停止发育,0℃左右处于休眠状态但不易冻死。仓库的阴暗角落是仓虫的潜伏场所,中药从原药材采收、运输,包括包装、库内外清洁卫生到储存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污染,做好以上每一个环节,是杜绝仓虫来源的重要措施。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一般的霉变都是从药材表面开始,轻微的霉变及时处理,药材尚可应用。严重的霉变,会引起中药材失效,导致药材无法使用。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药材变质失效,不能再用。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泛糖、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泛糖、泛油的原因主要由药物本身性质、温湿度、储藏年限影响。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除上述现象以外,还有潮解、风化、自燃、融化等其他质变现象。 三、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 内在因素: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生物碱等。 外在因素: ?空气成分的影响: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易在空气成分的影响下发生氧化作用 ?日光的影响:日光对中药材的某些成分有破坏作用。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 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和《》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中药药事管理目录(修正版)

5-1 医院药事管理组织定期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合理遴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中药。 资料目录 1、张家港市广和医院中药使用监测与管理办法 2、关于使用中药的监督评价指导记录及总结 3、张家港市广和医院中药遴选制度 4、中药饮片遴选目录 5、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记录 6、中药饮片点评持续改进措施(2014-2018)

5-2 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5-2-1 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 5-2-2 中药房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应配备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 5-2-3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4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 5-2-4 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 资料目录 1、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 2、中药房简介 3、中药房制度 4、中药目录 5、中药房房屋情况一览表 6、中药房各部门平面图 7、中药房现有设备一览表(中药房配备的通风、防尘设备一览表)

5-2 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5-2-5 中药房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相适应。 资料目录 1、2014-2018年药剂科药学专业人员一览表(含中药专业人员占药学专业人员比 例) 2、2014-2018年药剂科中药房人员一览表

5-2 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5-2-6 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当有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资料目录 1、2014-2018年度中药房负责人聘任决定 2、中药房主任职称证书复印件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程序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规范其养护工作,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符合规定要求。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 职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1.分类: 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应将在库药材、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 2.制定养护计划、方案: 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方案。养护方案应明确: 养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存放位置:根据仓库环境和设备条件,根据各种药材、饮片需避光、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不同要求,将药材、饮片置放于适宜的地方。 重点养护时节:较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的黄梅天、三伏天、桂花天等季节。 重点养护品种: 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的药材和饮片; 养护周期,一般品种3个月,重点品种1个月。

按照养护计划、方案,采用传统及现代养护方法,科学地对在库药材、饮片进行养护,以保证药品质量。养护方法主要有: 干燥养护方法: 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 摊晾法:也称阴干法,即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中药等。 高温烘燥法: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干与干燥机烘干三种。此法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石灰干燥法: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量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 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虫。 翻垛通风法:翻垛就是将垛底中药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 一般在霉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此法;并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械装置加速通风。 密封吸湿法:利用严密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中药与外界空气隔绝,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中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加入石灰、硅胶等吸湿剂以吸潮,两者结合应用,更能增强干燥防虫霉的效果。贵重中药最好采用无菌真空密封。 冷藏养护方法: 采用低温(0℃—10℃)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

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的区别

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的区别 中药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药材 一、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 二、药材指符合药品标准. 三、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 四、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 在严格意义上,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仅指经过净制处理后的药材,对于未经依法净制处理的原药材不能列为药品概念下的中药材,只能是农副产品,不能直接入药。 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应是严格按照药品标准加工而成的商品,在生产上应严格按照许可管理进行生产以区分其他农副产品,进入药品流通渠道后应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必须是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有合法的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产品标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作为药品的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附:药材的产地加工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又称初加工。 适宜的初加工可 一、保持药效 二、降低一些药材的毒性 三、防止药材霉烂变质 四、便于贮运。 五、产地加工不仅影响药材的药效和质量,还直接影响药材的下一步加工。 药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称之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主要是清洗、除杂和干燥,以纯净药材,降低毒性,防止霉变。 一、药材清冼主要有喷淋、刷洗、淘洗等方法。(喷刷淘) 二、除杂包括挑选、筛选、风选、漂洗等,主要是去除非药用部位。(挑筛风漂) 三、因刚采收的新鲜药材含水量高,富含营养物质,微生物极易从其伤口、皮孔、气孔等处侵入,滋生繁衍,致使药材霉烂;部分药材虽然没有霉烂,但也会因生热、腐败而变质,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及时干燥是药材产地加工的关键。 干燥方法主要有 (一)接触干燥 (二)气流干燥 (三)真空干燥 (四)沸腾干燥 (五)喷雾干燥 (六)微波干燥 (七)冷冻干燥等。 一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进行揉搓,如山药、党参、麦冬、玉竹等。 有些药材在干燥之前需进行蒸、煮、烫处理,如天麻、地黄、山药、何首乌、黄精等。 多数根和根茎类及皮类药材在半干燥时应停止干燥,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时遇堆外低温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称为发汗,如玄参、丹参、板蓝根、大黄、黄芪、薄荷、厚朴、杜仲等。

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

关于印发《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卫生部 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 第三章采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1]

中医医院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 一、对库存中药材饮片除按不同规格分区贮存外,还应按中药材饮片本身的特性及不同的药用部位分类分区存放,以防止或减少害虫和霉菌污染,便于发放、保管和实施养护。 二、将植物药按根茎类、花类、叶类、果实种子类等分别贮存保管。 三、将植物药与动物药和矿物类药分别贮存保管。 四、对易虫蛀的应经常检查货垛四周中有无虫丝、蛀粉,尤其是多雨季节和高温季节。若发现有虫丝、蛀粉,应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五、对易发霉、泛油中药材饮片应重点检查中药材饮片包装是否受潮,检查怕潮的中药材饮片要着重检查其下层,同时要特别注意对货垛四周或接近墙壁易受潮部位检查。高温多雨季节应增加检查频次。 六、对于中药材饮片包装要尽可能密闭,还要经常检查货垛内部是否发热或被闷蒸,如发现这类情况应马上采取降温措施,并填写药品质量复验申请单,交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复验检查,根据药品复验结果及处理意见单进行相应处理。包装要尽可能密闭,并保持较低的贮存温度。 七、对于易风化、潮解的中药材饮片应注意检查货垛四周的货包有无变形,包装是否潮湿,有无析出粉末。 八、对毒剧中药材饮片应注重检查其外包装有无破损,铅封轧印是

否完整,易发霉或生虫的毒剧中药材饮片也要检查有无虫丝及蛀粉。毒剧中药材饮片应件件标清净重,对拆零的毒剧中药材饮片应在检查时应复核重量是否与总帐数量相符。 九、毒剧中药材饮片柜应双人双锁管理,其他人员不许进入。 十、对贵细中药材饮片应首先检查原包装有无异常及破损,封签是否完好,件件应标明净重。对需特殊保管的贵细中药材饮片等应密闭贮藏,防止其发生变化,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 十一、贵细中药材饮片柜应双人双锁管理,其他人员末经允许不得入内。 十二、药品养护人员应对中药材饮片按其特性,采用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并做中药材饮片在库养护记录。 十三、中药材饮片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 0℃~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 45~75 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