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相互作用

圈层相互作用
圈层相互作用

圈层相互作用

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作为案例,旨在以实例对上一节所揭示的“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

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地理原理进行验证,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

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要求。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喀斯特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和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第二部分剖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教材从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以使学生认识到喀斯特地貌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难点: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问:喀斯特地貌的本质问: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那么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呢?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大自然是

如何造化出如此神奇的山水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喀斯特地貌”这一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2.什么是喀斯特作用?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喀斯特地貌主

要有哪些类型?(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认识卡斯特地貌阅读教材,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喀斯特地貌”这一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喀斯特地貌是因为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上广泛发

育着这种奇特的地貌而得名。 2、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作用

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 4、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岩石的可溶性。 5、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

一种?石灰岩。 6、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

和水的溶蚀力,而喀斯特作用的发育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岩石透水性

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7、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

地区,喀斯特地貌往往会广泛发育。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来看一下它的形成发育过程。(动画: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喀斯特作用后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有多种类型。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有的同学可能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旅游,请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过哪些形态的喀斯特地貌?(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旅游见闻,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喀斯特地貌可

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两种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有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有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见识一下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投影: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写出溶洞和钟乳石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溶洞的形成:CaCO3+CO2+

H2O=Ca(HCO3)2 钟乳石的形成:Ca(HCO3)2CaCO3↓+CO2↑+H2O 8、溶洞的形成主要是什么作用?溶蚀作用。 9、钟乳石的形成又主要

体现了哪种作用?淀积作用。说到喀斯特地貌,我们不得不提及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指导学生阅读知识窗。二、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同

学们一定更想知道,桂林究竟有怎样独特的环境才孕育了这么神奇秀美的山水呢?请同学阅读课本72页的内容,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来寻找其成因。(有下划线部分为学生填)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亚热带,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探究1:岩石条件。桂林在地质史上经历了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过程,在处于海洋环境时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都很好。由此可见,桂林具有喀斯特地

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探究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页图334,该

图是地形图,读图分析该地区的地势地形特点。该地区地形崎岖,

该地区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和南部地势较低。探究3:桂林处于什么热量带?亚热带。根据什么可以判断?纬度位置。

桂林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5°多,属于亚热带。桂林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桂林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探究4:暖湿的气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其他自然要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桂林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探究5:桂林的气候对水文有没有影响?怎样影响?林的地势地形特点和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石灰岩受到大面积溶蚀,使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课堂小结:同学们对桂林山水的成

因作了非常详细全面的分析,将同学们的回答作一个简要的概括,桂林地区之所以能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因为该地区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裂隙多,气候温暖,降水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植被茂盛。从桂林山水形成原因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桂林山水实质就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于喀斯特地貌,我

们已经了解了它的形态和成因,那么这种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就这个问题,同学们相互讨论后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合作探究)总结:喀斯特地貌一方面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因为溶洞、地下河常常造成漏水,土壤不保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是造成我国西南山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小结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可溶性的水对岩石产生溶蚀作用的结果,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良好例证。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多个学生展示)学生先说,然后课件展示知识框架。再次以课件形式对本节课做以总结。(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把时间尽量多的留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就整堂课来看有些内容处理还欠细致,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力求做的更好。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郝曙光审稿人:胡玉芹第三单元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形成条件。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发育条件、。二、预习内容 1.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的水对岩石的和作用。(2)形成条件①岩石:种类: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特性:性、透水性②水: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的、有机酸和的数量及水的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地面坡度以及的类型与连通性。 (3)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地下河等。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2)发育

条件:①岩石条件: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都很好。②气候条件:位于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③地形条件:该区、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④水文条件:河流水量丰富,作用强烈。⑤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含量较高。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 1、认识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桂林“山水”发育条件学习重难点:桂林“山水”发育条件二、学习过程一、认识卡斯特地貌阅读教材,探究完成以下问题:“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一种?岩石透水

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喀斯特作用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最基本的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石灰岩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

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往往会广泛发育。分别写出溶洞和钟乳石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溶洞的形成:CaCO3+CO2+H2O=Ca(HCO3)2 钟乳石的形成:Ca(HCO3)2CaCO3↓+CO2↑+H2O 溶洞的形成主要是什么作用?(溶蚀作用)钟乳石的形成又主要体现了哪种作用?(淀积作用)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请同学阅读课本72页的内容,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生物条件来寻找桂林山水的成因。完成下表(有下划线部分为学生填)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生物条件可溶性岩石(石灰岩)亚热带,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探究1:桂林地区的岩石条件。桂林在地质史上经历了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过程,在处于海洋环境时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都很好。由此可见,桂林具有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

条件。探究2:地形地势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2页图334,该图是地形图,读图分析该地区的地势地形特点。该地区地形崎岖,

该地区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和南部地势较低。探究3:气候条件。桂林处于什么热量带?亚热带。根据什么可以判断?

纬度位置。桂林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5°多,属于亚热带。桂林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桂林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

充沛。探究4:水文、生物条件。暖湿的气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其他自然要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桂林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

利于生物生长,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桂林的气候对水

文有没有影响?怎样影响?林的地势地形特点和炎热多雨的气候条

件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石灰岩受到大面积溶蚀,使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当

堂检测: 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3~5题: 3、该版面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

池 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5、该景观地貌属于()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课后练习与提高“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桂

林周围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区。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人们将其自然景观归结为“四绝”,即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据此回答1~3题: 1、喀斯特地貌形

成的物质基础是 (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砂岩 2、“簪山”地貌类型指的是 ( ) A.石钟乳 B.石笋 C.石芽 D.峰林3、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 ( )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冲积作

用 C.流水的溶蚀作用 D.冰川的刨蚀作用我国一联合考察团对广

西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一次联合考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

“桂林山水”这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无关 ( ) A.岩石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物条件 D.土壤条件 5、下列组合

描述正确的是 ( )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太行山区 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桂林山水 6.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 孤峰、溶洞、落水洞 7.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5―8月降水较多 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 8.读“石

灰岩溶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②是。 (2)图中地形名称是,主要分布在 (岩石)

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的水的和作用形成的。 (3)通过

化学方程式:CaCO3 + CO2+ H2O Ca( HCO3 )2,扼要说明图中①②

形成的原因。

(4)这类地形或地貌因在 (国家)喀斯特高原较为典型而得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省(自治区)。参考答案预习内容: 1.(1)二氧化碳.可

溶性.溶蚀.淀(2)碳酸盐类.可溶.二氧化碳.无机酸.流动.大气降水.

岩石裂隙.峰林.峰丛.溶洞. 2.(1)大气圈.水圈.(2)石灰岩.可溶性.

亚热带.东部.北部.南部.侵蚀.有机质.有机酸. 当堂检测: 1、A 2、D 3、B 4、 B 5、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A 2、D 3、C 4、D 5、D 6、B 7、D 8、(1)石钟乳石笋(2)喀斯特地貌石灰岩二氧化碳溶蚀淀积(3)可溶性岩石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后,形成可

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由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逸出。(4)南斯拉夫云南、贵州、广西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教案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教案 授课学校:X X 学校 授课班级:高一X X班 授课科目:高一地理 授课时间:2014年XX月XX日 授课教师:X X X 授课安排:1课时 授课内容: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喀斯特作用本质,并掌握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形成直观认识。(2)能够辨认喀斯特地貌的几种类型。 (3)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图片等引入,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并提出问题,结合比较法,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究,最终得出结论。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运用辩证的思想看待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及过程 2、难点: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把学生轻松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2、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3、学案导学法 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地球不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解析

4 地球不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状态的差异,是圈层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的动力。 4.1 不同圈层的能量交换 (1)地球的热传导 热量总是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在第三章我们讨论了地球部温度的分布状况。地球部的热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激子(辐射激发的原子)、物质运动(如地下热泉、火山活动、岩浆活动、以及地幔对流等)几种方式传导到地球表面。物质运动传导输送的热能就会和前三种热传导方式总和的量级相当。 (2)热流观测 地球的热流值是通过大陆和海洋直接观测和计算的。将大约 10 m长的岩芯管插入沉积物中,测定从海底释放出来的热,岩芯管一侧的温度计则记录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将岩芯取上来之后,可以测定沉积物的热传导率,将热传导率乘以温度梯度即得热流值。大陆是将温度计放置在钻孔中测得的。目前已成千上万次地在不同的大陆和洋底测定了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并由此掌握了大陆和大洋,以及不同地区热流的差异。一般估计,每年从地球部传递到地表的热能大约8.37×1020J,平均每平方厘米的地表达6.28×10-6J,大概是每年通过地震释放能量的100倍。 大陆热流: 大陆壳最上部是花岗岩,花岗岩由于富含放射性元素,因而是最热的岩石。大陆热流一部分来自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另一部分来自深部地幔,两者所占的比例,不同的构造区有所差别。如加拿盾深部产生的热流q值约2.93×10-6J/cm2/s,而这个地区地表热流值q 为3.77×10-6J/cm2/s。说明有1/4的热流来自地壳,而3/4来自深部地幔。而在盆地和年轻的活动山区,地表平均热流值q约为8.37×10-6J /cm2/s,其中5.86×10-6J/cm2/s由深部地幔提供。这个年轻活动区年龄为0~65×106年,总热流值是古老地盾区的两倍。约70%热流来自地幔深部。地质学家推测上升的热对流柱位于盆地和年轻山脉之下,这里有热异常、地壳比较薄、火山作用及地震频繁等释放能量的构造运动。 对于大陆而言,各种不同年龄的构造区,热流值有所差别,通常古老的稳定区热流值较低,年轻的活动区热流值较高。但总体上看,大陆平均热流值为5.86×10-6J/cm2/s。 海底热流: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政府职能转变概述 (1)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1)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 (2) 二、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现状分析 (3) (一)政府职能的现状 (3)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意义 (3)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4) 三、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4) (一)管理理念存在偏颇 (4) (二)角色定位不够精准 (5) (三)政企、政市关系不顺畅 (5) 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分析 (5) (一)树立政府科学的行政经营理念 (6) (二)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角色 (6) (三)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内容 (7) 参考文献 (7)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政府职能的重点、内容、范围和行使职能的方式是不同的,为此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才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政府职能转变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的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现状,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理念存在偏颇、角色定位不够精准、政企、政市关系不顺畅,文章最后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对策: 树立政府科学的行政经营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角色、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内容。 【关键字】角色定位,政府职能,现状,对策 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政府职能在性质、内容、手段和方式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切实转变我国政府职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高效地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应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是一个挑战,不仅关系到经济改革的成败,也是关系到政治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尤其注重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和完善。 一、政府职能转变概述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政府职能就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政府职能的主体是行政组织系统及其工作人员。表现为在中央为国务院及各部委,在地方为地方政府及其组成部分。所以说政府主体履行职能的能力如何,决定着政府组织体系的效率高低。二是政府职能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要求。政府

第三单元第二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主备人:江红光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印高一全体2014.12.23 【学习目标】 1、认识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学习重、难点】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学习任务】 任务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一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喀斯特地貌类型有哪些? 1.喀斯特作用是指含有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作用。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3.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如石灰岩、白云岩。 4.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5.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

量,以及水的流动性。 6.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地下河及其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堆积体,例如、、。 任务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①岩石条件: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都很好。 ②气候条件:位于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③地形条件:该区、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④水文条件:河流水量丰富,作用强烈。 ⑤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含量较高。 【达标检测】 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申论热点:政府职能转变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职能转变 热点分析 转变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府职能认识不清。我国的政府管理模式来源于前苏联,政府包揽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现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只需要管理那些社会需要而其自身管不了或无人管的社会公共事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事务则由他们根据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自主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分不清哪些事务该政府管,哪些事务不该管。他们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除上级明文规定不管的事务外,所有社会事务都要管,认为这样做十分妥当,不会出现管理真空。 (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留恋权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权力的留恋使市场机制难起推动作用。因为这种权力可以给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带来利益,失去这些权力,就意味着失去某些既得利益。市场同权力竞争,结果是力不从心,权力通常占据上风,致使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样,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同时产生腐败。 (三)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不健全。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社会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是否健全密切相关。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先天不足,因而所有的事务必须由政府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也日益完善,且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趋势,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社会功能越齐全;相反在一些落后地区,因社会自身功能不全,严重制约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速度。在发达地区可以交由社会管理的事务,在落后地区还必须由政府统管起来,这反过来又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育。 (四)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国民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讲,政府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一是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工作效率不易衡量,担心职能转变会引起负面影响。二是对政府职能只有大致了解,对本层级、本区域、本部门应履行的职责缺乏科学的认识、清晰的界定。不知道哪些职权应归还社会,哪些职能应得到加强。三是等待观望,不敢创新。虽然他们也赞成转变政府职能,但行动上却等待观望,希望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意识,也不愿主动探索。四是胸无大局,思考问题往往从小集团、或个人私利出发,对既得利益不愿放弃。五是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负责任,方法简单,方式粗暴。凡此种种都说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不相适应。 政策链接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一、单项选择题 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 A.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 B. 流水的冲刷作用 C. 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 D.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2.关于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不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越多,溶蚀力越大 B. 有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 C. 无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 D. 水的流动性越弱,溶蚀力越大 3.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 孤峰、溶洞、落水洞 4.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5—8月降水较多 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 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 5.有关桂林山水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形成、发育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有关 B. 其形成、发育与生物条件无关 C. 其形成、发育与水循环无关 D. 其形成、与发育与陆地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广布有关 6.有关桂林山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C.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①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 9.与喀斯特地貌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黄土高原的成因 B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 C 华北平原 D 山麓冲积扇10.关于石钟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 B. 它是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 C. 它是散立在溶蚀谷地的低矮山峰 D. 其形态呈柱状 二、综合题

必修一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例子分析(吴静)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吴静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中对桂林“山水”即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未作明确要求。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旨在以喀斯特地貌为案例,分析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好地落实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选用喀斯特地貌作案例,是因为喀斯特作用不仅涉及大气、水、岩石,而且还与生物有关,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典型例证。 本课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增强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好素材。 【知识构建】 本课按照由基本原理到具体案例的思路,主要学习认识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的成因两部分内容,以说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是“认识喀斯特地貌”。知道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和喀斯特地貌。 第二部分“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进一步说明了喀斯特地貌是个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本课的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就知识来说,喀斯特作用是指水与重力对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侵蚀作用、淀积作用的总称。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四个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喀斯特地貌专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可以帮助认识其形成过程。剖析桂林“山

水”的成因,从认识桂林地区独特的环境入手,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桂林地区具备科斯特作用必需的条件,即石灰岩面积广、厚度大、岩性纯、可溶性性强,空隙、裂隙发育,透水性好。 【教学目标】 1.联系化学知识,认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像资料,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基本形态,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课全程是案例教学,根据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要求,本课既用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喀斯特地貌的有关知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对各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解释以及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等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和讨论,获得相应的解决。 就重点知识来说,喀斯特作用是指水与重力对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侵蚀作用、淀积作用的总称。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四个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喀斯特地貌专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包括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结合“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可以帮助认识其形成过程。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从认识桂林地区独特的环境入手,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桂林地区具备科斯特作用必需的条件,即石灰岩面积广、厚度大、岩性纯、可溶性性强,空隙、裂隙发育,透水性好。2.教学难点 本课的知识内容并非理解难点,而应该是以“如何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为教学难点。因为,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单线的,而是任意两个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的联系,如何全面、科学的建立其间的联系,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①找一张20元面额的人民币,看一看上面是哪里的景观图片; ②再读一读曾经学过的语文课文“桂林山水”;③利用课余时间播放“桂林”音像资料,欣赏桂林山水,并请去过桂林的同学讲一讲那里的见闻。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成因 苏桂成沂南第一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1.实验观察 组织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反应现象,并用该实验揭示说明地理问题。 (1)两个玻璃水槽,装半槽水,水中放置石灰岩碎块。①利用导管向一水槽中通入CO2气体,使水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另一水槽保持原样。观察两水槽中石灰岩碎块的变化情况。②将两水槽放在支架上,在两水槽中都通入CO2,在一水槽下方放酒精灯给水槽加热,另一水槽下不放酒精灯。观察两水槽中石灰岩碎块的变化情况。 (2)坩埚内放石钟乳碎块,用酒精灯加热坩埚,观察石钟乳碎块发生的变化(为了更名显的显示反应结果可将石钟乳碎块换成碳酸氢钙碎块)。 2.实地考察 利用周日组织学生到沂水“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参观考察。观察主要景观的特征,分析景观的形成以及开发利用状况。 3.搜集资料 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报刊等收集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说明,并指导学生制成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利用。 三、课堂探究 (一)课堂引入 让学生利用课件展示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它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是如此之美可以号称天下第一。让学生在感受和赞叹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究其成因的兴趣。 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造化出我国西南地区神奇的山山水水的?在指出桂林山水实际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后,让学生自学教材第一段明确“喀斯特”是这类地貌的名称。下面我们来来认识一下喀斯特地貌。 (二)互动探究 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直接回答下列问题: (1)喀斯特名称的来源和发展。 (2)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同时展示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图。) (3)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2.让学生讨论:结合课前实验来说明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积极发言: 甲: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乙:我们在课前做的实验(1)就是喀斯特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CO2+H2O=Ca(HCO3)2 也就是说:CaCO3是碳酸盐在CO2和H2O的作用下被溶蚀成Ca(HCO3)2。 丙:从实验(1)的两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水中CO2含量、温度越高溶蚀

案例分析题

案例选择题 (一)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转变政府职能)。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A.经济社会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二)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 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小政府、大社会)。 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发展生产力)。 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C.结果和产出)。 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行政组织)。 (三)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这种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商业管理技术在英国公共部门的引入始于1979年,并以雷纳(Rayner)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出身于私人部门的雷纳在内阁中主持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调查评估;1983年“财政管理创议”启动,建立起一个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持财政管理改革。1987年著名的《下一步》报告(全名是《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为(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3、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2020年山东新高考地理习题:第三单元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一、选择题 读喀斯特作用中的溶蚀和淀积作用的化学过程,回答1~3题。 甲CaCO3+CO2+H2O===Ca(HCO3)2 乙Ca(HCO3)2===CaCO3↓+CO2↑+H2O 1.地面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过程有关( ) A.甲 B.甲和乙 C.乙D.部分甲,部分乙 2.乙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 ①水中的CO2含量增多 ②压力升高 ③温度降低 ④压力降低 ⑤温度升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3.有利于甲、乙反应进行的条件是( ) ①岩石的可溶性强 ②岩石的透水性强 ③水的流动性好 ④岩石的空隙、裂隙大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化学方程式甲反映了这一过程。第2题,方程式乙反映了化学淀积作用,其反应的基本条件是压力降低,温度升高。第3题,反应甲、乙表示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影响其进行的条件包括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流动性等因素。 答案:1.A 2.D 3.D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5.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丙地侵蚀程度最弱,说明地貌发育为初期,甲地侵蚀程度最强,说明地貌发育为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D项正确。第5题,石林地貌分布区会形成地下溶洞、地下暗河等地貌,地表水流失快,故地表水资源贫乏,A项错误;地形变得崎岖,不利于交通建设,B、C项错误;石林地貌特殊,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 资源,D项正确。 答案:4.D 5.D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回答6~7题。 6.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7.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第6题,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出现在我国的黄土高原,主要是因为该地黄土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植被覆盖不良等造成的。第7题,黄土桥是两个陷穴之间由于地下水流的串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地下孔道,残留在两陷穴间顶部的土体呈现桥形,故称黄土桥,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溶蚀桥是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桥是海水侵蚀的结果;风蚀桥与风力侵蚀有关。 答案:6.A 7.B 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8~9题。

专题三圈层相互作用与地理环境讲

专题三圈层相互作用与地理环境 一、水体运动 ●考纲考情分析 考纲“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是高考命题重点之一,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出现。近5年新课标考卷中本节分值10分左右。2015新课标Ⅰ选择题1-3题,以雨水花园示意图切入,考查水循环主要环节及其影响。2015新课标Ⅱ选择题9-10题,以圣罗伦斯河区域地图、蒙特利尔气候统计图为材料,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试题信息较易获取,总体难度不大。2015年新课标考题中没有直接考查洋流,2014年、13年都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洋流。本节复习中,应注意(1)结合区域图、示意图和表格资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河流水文特征、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2)结合图文材料,考查洋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查点1 水循环 1.从水循环各环节与其他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理解水循环的意义,结合图文信息解释水循环与流水作用的关系、对地区小气候的调节作用。 2.关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植树种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城市化等;分析城市洪水、水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的成因。 3.会描述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4.水文要素与其他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 5.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考点分析 1.知识关联 区域图、气候图、河流流量过程图→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汛期、补给类型、含沙量、结冰期等)、水系特征描述→影响因素分析(地形、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2.易错点 (1) 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2)利用等值线图(等潜水位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低和

论地表四大圈层相互作用

浅谈地表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

摘要: 本文先对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能量的传输和交换及物质的迁移和循环,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各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地球表层的各大圈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关键词: 四大圈层,物质,能量,相互作用 Abstract: After introduce the geological cycles of lithosphere, atmosphere, hydrosphere, and biosphere of the earth surface, the transmission and exchange of energy and the migration and the 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were expound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was analyzed and illustrate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arth is a completed and interconnected system. The geological cycles are interacted and restrained by each other, and they should be researched as a whole. Keywords: geological cycles; materials; energy; interaction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一

《行政案例分析》答案一 一、简答题 1、(1)行政案例的定义: 基于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是存在,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行政事件客观而准确的记叙。 (2)行政案例的特征: ①目的性; ②真实性; ③客观性; ④完整性; ⑤开放性; ⑥可读性。 2、行政案例教学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在: (1)加深对公共行政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2)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人员; (3)有利于推动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 (4)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行政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参与行政发展与改革过程。 3、区别: (1)目标不同(前者是开张研究,达成科学研究的目标;后者是学习—教学目标的实现,理论理解力的深化,简言之,前者重在科研价值的实现;后者重在学习与教学价值的达成。) (2)本质不同(前者是发现真理,后者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 (3)适用的策略与思路不同(前者强调价值中立;后者要求因材施教。) 4、行政案例的一般采编步骤 (1)案例说明书的拟定; (2)材料搜集与研究; (3)初稿的拟定; (4)反馈与修改; (5)定稿与出版。

5、学生的角色是: (1)积极的课前准备 (2)积极的表达者 (3)认真的总结者 6、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维护和实行阶级统治,保卫国家。具体包括阶级专制职能,军事包围职能,社会治安职能,民主职能。 (2)经济职能,指政府所承担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职能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能。具体包括:产权(私有或公有)界定和保护;基本建设投资(直接生产或提公共产品);进行收入再分配;缓解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管理国家资产、规范稳定市场秩序以确保自由竞争)等。(3)文化职能。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建设事业,领导和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具体包括:意识形态职能,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文化艺术;体育事业、加强道德文明建设;清除有害文化产品等。政府的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管理机构的组织等管理活动来实时的。 (4)社会职能。执政府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各种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创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保护生态环境。 7、意义: (1)有利于廉政、勤政、高效。可以克服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分,人浮于事等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有利于克服任人唯亲、能上不能下、职务终身制等导致腐败的现象。 (2)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行政管理费用中有很大部分用于人员的编制,行政管理费用在国家财政开支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额。制定合理的编制员额,对国家节省财政开支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整个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编制本身就是法规。它是国家行政组织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各级机关设置法律依据。加强编制管理事实上就是强化行政组织的法制化。 8、阻力: (1)决策规范不完善、标准不统一。①执行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提出实施决策更具体的方案。 ②由于决策规范不完善,可操作性差,增加了执行中的随机性,给随心所欲留下了可趁之机,从而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甚至还会使执行活动走弯路。 (2)行政执行人员对决策和指令缺乏认同感和执行的动力,行政指令与大多数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相抵触时,就有可能出现行政方面的阻力。 (3)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第2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圈层 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选择题 F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砍伐森林发展梯田,森林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洪涝 灾害增多。 答案:D 2?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上升 B .植被遭毁 C .气候恶化 D .围湖造田 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答案。 答案:B 3?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 .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 (2010湖南师大附中)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4?5题。

加駆 宁需 4. 图中所示,中心事象(X )是指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又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等 一系列现象;为了控制全球变暖,各国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4.A 5.D 6.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 .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B .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C .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D .①气候变 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解析:“洋面封冻”会导致“气候变冷” “生物衰退,光合作用减弱 ”;“生物衰退, 光合作用减弱”又会使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温室 作用加强;而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 答案:D 7. 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海平面的上升 C .动物数量减少 5.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A .修筑水利工程 C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B .城市数量增多 D .冰雪覆盖扩大 ( ) B .控制大城市规模 D .控制大气中C02的含量 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 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F 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 封 ■ A 'ft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规律性 D .不均衡性 解析: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A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 题。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8?9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我国政府体系必须进行改革,转变其职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好。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共事务,这就需要他们肩负其身上的责任,确立服务意识,完善法制体系,鼓励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动全球化合作。而对于地方基层政府来说,其主要职能是做好社会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共服务等事务,这就要求基础政府要进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基层的建设和发展。 引言 正如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所说的那样:“在世界各地,政府正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它主要强调市场优先,政府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不足。如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政府应该有七项基本职能: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萨缪尔森指出:在一个现代的混合经济中,政府执行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四种:确立法律体制、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影响分配收入的方案。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性的日益增强、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全球化、地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等并未真正损害政府的权力,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未减少,这些因素反过来强化了政府管理,促进了政府作用加强。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生活越复杂,越需要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 在国外大环境的压力下,国内也出现相应的问题和困难。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面对外国资本的强力冲击,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迫在眉睫,创新型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工业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建立环保型社会,提倡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部分地区矛盾激化,社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又要求我们建立和谐社会。这些种种要求和现实的紧迫压力都对我们的政府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转变职能。 1、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最原始的职能在于:协调社会的阶级矛盾,将阶级冲突控制于一定的秩序之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民主化思潮的催化。阶级间的对立关系有所缓和,政府的统治职能便有所减弱。 在当代,政府职能的核心则强调合作管理公共事务。随着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的进一步增加,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 中国政府职能的重构具体表现为: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由单元取向向多元取向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功能性向结构性的转变;政府职能的创新———建构与再造。政府职能结构性的转变意味着政府职能要从传统的、单一的、整体的政府职能向分散的、多元的政府职能转化,打破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的一元结构模式。 1)要建立责任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肩

地球不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解析

地球不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解析

————————————————————————————————作者: ————————————————————————————————日期:

4地球不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状态的差异,是圈层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的动力。 4.1不同圈层的能量交换 (1)地球的热传导 热量总是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在第三章我们讨论了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状况。地球内部的热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激子(辐射激发的原子)、物质运动(如地下热泉、火山活动、岩浆活动、以及地幔对流等)几种方式传导到地球表面。物质运动传导输送的热能就会和前三种热传导方式总和的量级相当。 (2)热流观测 地球的热流值是通过大陆和海洋直接观测和计算的。将大约10 m长的岩芯管插入沉积物中,测定从海底释放出来的热,岩芯管一侧的温度计则记录下不同深度的温度,将岩芯取上来之后,可以测定沉积物的热传导率,将热传导率乘以温度梯度即得热流值。大陆是将温度计放置在钻孔中测得的。目前已成千上万次地在不同的大陆和洋底测定了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并由此掌握了大陆和大洋,以及不同地区热流的差异。一般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递到地表的热能大约8.37×1020J,平均每平方厘米的地表达6.28×10-6J,大概是每年通过地震释放能量的100倍。 大陆热流: 大陆壳最上部是花岗岩,花岗岩由于富含放射性元素,因而是最热的岩石。大陆热流一部分来自地壳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另一部分来自深部地幔,两者所占的比例,不同的构造区有所差别。如加拿大地盾深部产生的热流q值约2.93×10-6J/cm2/s,而这个地区地表热流值q为3.77×10-6J/cm2/s。说明有1/4的热流来自地壳,而3/4来自深部地幔。而在盆地和年轻的活动山区,地表平均热流值q约为8.37×10-6J/cm2/s,其中5.86×10-6J/cm2/s由深部地幔提供。这个年轻活动区年龄为0~65×106年,总热流值是古老地盾区的两倍。约70%热流来自地幔深部。地质学家推测上升的热对流柱位于盆地和年轻山脉之下,这里有热异常、地壳比较薄、火山作用及地震频繁等释放能量的构造运动。 对于大陆而言,各种不同年龄的构造区,热流值有所差别,通常古老的稳定区热流值较低,年轻的活动区热流值较高。但总体上看,大陆平均热流值为5.86×10-6J/cm2/s。 海底热流:

政府职能转变

从政府机构与政府预算成本的相互关系出发,来分析政府规模扩张的原因。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尼斯坎南,运用“经济人”假设,对政府规模扩张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官僚作为“经济人”,会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在政治领域中追求自己的最大效用,把个人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官僚追求个人利益,表现为对政府预算的追求,由于部门权力与该部门控制的资源规模成正比,所以,官僚为了争取更多的预算,总是希望不断扩大本机构规模及,其权力,从而导致政府支出不断增长和政府规模(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测度)不断增大。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所描述的情形:即“无论政府的工作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政府机构和人员总是按同一速度在增长”。而为了抑制政府规模的扩张态势,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决定政治决策过程的规则和程序上,通过精简机构,来改变现行政治与官僚制度,控制政府规模膨胀。 上述研究,留给我们的基本印象就是政府规模适度的标准,应当是“小政府、大社会”模式。但是,政府规模到底多大或多小,才算是合理的,人们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判定标准,因而人们关于小政府的认识,也并没有给政府机构改革带来我们预期的效果。相反,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如果一味追求小的政府规模,不仅会漠视社会对政府的实际需求,而且也会忽略政府应当具备的责任和效率。这也正是每次机构精简之后,政府规模又开始不断扩大的原因。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就难以满足社会对政府规模的实际需求,甚至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 这一事实表明:在政府规模的适度问题上,仅靠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数量的减少,还不能够使政府规模得到有效的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数量的多少,只是政府规模的外延表现形式,它并不能够全面地反应政府的实际规模。所以,单纯考察政府的外在规模,不足以说明政府规模适度的实质。由于政府规模的大小,总是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政府规模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具有必然性。因此,必须从政府内在规模与外在规模的相互关系调适中,来研究政府规模的合理建构。 这是因为,政府规模的建构,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政府职能的履行和行政权力的行使,决定着政府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的状况。体现为:其一,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确定的,政府机构层次与机构类型的设置,必须在宪法限定的范围内来进行。其二,政府职能专业化,是设置政府机构和配置人员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提高效率,减少重叠,政府机构设置应当按照机构履行的相应职能并授予相应的权力。其三,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层层分解与合理配置,是使政府内部纵横交错的各种机构,成为一种井然有序,协调运行的组织系统的重要条件。其四,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权力,是精简政府机构,定位政府规模的根本途径。可见,政府的内在规模,决定政府的外在规模。要合理界定政府的适度外在规模,必须首先定位于作为政府内在规模的质的规定性,即政府的基本职能。 事实上政府外在规模的扩大,与政府内在职能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自从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之后,经济学家、政治学家都强调政府规模要尽可能小,“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效率市场之功能与政府权威无关”。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公共产品和解决市场外部性。到了19世纪末,政府的职能扩大到了再分配领域,并随着转移支付在政府支出总规模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政府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对此,公共选择理论曾用“梅尔策——理查德”模型作出相应的解释。即随着“为社会中承受能力差的阶层”提供社会保障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后,转移支付的受益者必然支持政府规模的增长,收入低于中位数的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