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接触的机会无处不在。你几岁了?你吃了几个西红柿?你家有几口人?你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你知道吗?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利用,就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数学感兴趣。

在组织幼儿纪律时,我经常利用倒计时的方法,来提高幼儿的行动速度,从而对倒数进行练习。这种数数的巧妙练习我利用在了上下楼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幼儿在上下楼时,组织幼儿唱歌、说儿歌,总是有个别孩子在捣乱。根本不听指挥。可我一组织幼儿数数(从1至100),孩子们很快就加入了数数的行列,唯恐自己数错了,数漏了。这可真是事半功倍。不仅幼儿在楼道里的吵声少了,还练习了幼儿的数数能力,激发了幼儿对学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孩子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体现《幼儿教育大纲》中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兴趣这一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与一日活动的巧妙融合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要求幼儿掌握数学知识、数学能力,而且更注重对其数学兴趣的培养,同时要求幼儿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尝试进行了“以数学为主线”的科研活动课题,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亲近数学,愉快地步入数学世界。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1、寓数学教育于生活中

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素材,所以教师要敏锐的关注幼儿生活,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经验结合。如:在盥洗的同时,引导幼儿观察体验:一个幼儿一条毛巾、一个杯子,幼儿和毛巾、杯子一样多;如果有幼儿没来,就会出现毛巾、杯子多,幼儿少的情况(多少);午餐时,幼儿一人一份饭,感知一一对应,并观察用什么餐具(形状、数量),餐具怎样摆放(分类);自然角里动植物的生长情况(高低、快慢、长短)等。这种来源于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易于幼儿掌握,他们还会将获得的经验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根据观察或发现的事物积极思考,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

2、寓数学教育于环境中

在我们周围环境中,充满着许多事物和现象:粗细不同的树;宽窄不同的马路;超市里分类摆放的瓜果、蔬菜、点心等,这些与幼儿密切相关的场合,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因素。我们可以把数学教育内容寓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如:秋天,硕果累累的果园,就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环境。带幼儿入果园,请幼儿数数果园里果树的种类,看看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说说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并引导幼儿为水果“找朋友”(按特征配对)。也可和果农商量好,请幼儿帮忙将摘下的果子分类,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兴趣盎然中学会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寓数学教育于户外中

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把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融于户外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而且会使幼儿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更强。如:集体游戏“抢沙包”,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或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