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

(2018-07-22 15:54:50)

转载▼

一、亚隆提出的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

1. 存在主义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一样,也是假定精神病理是以不良、无效的模式处理焦虑造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主义认为焦虑是源于个体面对四个存在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产生的。

2. 在实际的每个生命中,这四个存在终极关怀密不可分,统一为一体。

3. 亚隆提出人类在面对死亡焦虑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两大类防御方式:独特性和终极拯救者。这两类防御方式,它们截然相反但并不互相排斥,在实际生活中两者经常同时存在。它们可能在生活里帮助我们很好适应,但也可能过度使用导致症状。

4. 通过案例理解独特性,指人们通过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神圣的、与众不同的,来否认死亡。理解“每个人都有的,对死亡的一般觉察”和“彻底面对自身死亡”的差异。

5. 相信个人的独特性有很多好处,一定范围内,它能帮助我们更适应自然,能增加我们面对危险和有限性的勇气。但当独特性的防御机制使用不当或者过度使用的时候,可能出现五种表现:强迫性英雄主义、工作狂、自恋、攻击与控制、独特性的防御:犹豫与焦虑。

6. 通过案例理解五种表现之一工作狂。克拉克洪也根据价值取向把人分为三种类型:(Being)生命,(Being-in-becoming)形成中的生命,(Doing)做事,前两种强调一个人是什么,甚于他能成就的什么,但做事,则强调外在标准可测量的成就,工作狂可谓是做事的极致。

7. 终极拯救者指人们相信和寻求一个外界的终极拯救者来回避死亡。终极拯救者可以是超自然的力量、个人的神、也可以是世俗环境的领导者,或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8. 终极拯救者这种防御是很容易破灭的,因为其本身是对个人发展的极大限制。亚隆书里提到三种情况下,这种信念很容易破灭:一种是致命的疾病,第二种是抑郁,第三种是受虐狂。

二、兰克提出的人类面对死亡焦虑的两级:恐惧生命和恐惧死亡

1. 兰克提出人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一级是恐惧生命,另一极是恐惧死亡。而人的一生就是在两极中间运动。

2. 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恐惧生命。通过限制自己,将自己和他人分开,而避免投入到生活和关系里,避免自己的潜能实现和发挥。通过拒绝生命的方式来对抗死亡。我不曾活着,所以也无所谓死去。

3. 恐惧死亡,是通过跟人的关系的融合,让关系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完全没有独

特的我,来回避死亡。

18种心理防御机制趣解

18种心理防御机制趣解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目的是寻找心理平衡,是人们在在遭受挫折、冲突和紧张情绪是,自觉和不自觉实用的。当你的肚子咕咕叫的时候,这就是身体提醒你需要补充能量了;当你罹患感冒的时候,这就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休息了;如果你被上司误会了还不能解释的时候,你不妨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几嗓子;如果你搀扶了一位跌倒的老太太而被误解了,你不妨想没文化没教养的人真的可悲,我不能和他们一般见识。等等吧,这些都是我们的身体(包括肌体和心理)在做防御了。仔细观察和想象你就会发现,多数时间里,我们可能都在自觉和不自觉的使用某种心理防御,以缓解自身所体验到得痛苦和不快,进而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安全和平和的状态中。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 心理分析:这只狐狸采用的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心理分析:这只狐狸运用的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以称为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心理分析: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心理分析: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心理分析: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

常用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范文

常用护理诊断名称 知识缺乏心输出量减低活动无耐力有感染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量改变便秘腹泻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疼痛潜在的误吸潜在的窒息潜在失用综合症有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体液过多吞咽障碍尿潴留口腔粘膜异常体温过低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焦虑恐惧排尿异常功能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舒适度改变语言沟通障碍 活动无耐力:个体在进行必需的或希望的日常活动时,处于生理上或心理上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清理呼吸道无效: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 态。1)咳嗽无效或不咳嗽:2)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3)肺部有 啰音或痰呼音;4)呼吸频率、深度异常;5)发绀。 (1和2 为必要依据) 便秘:1)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 次;2)排出干硬成型的粪便;3)排便时费力;4)肠蠕动减弱;5)肛诊可触及粪块。 【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①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②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③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 ④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⑤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2、体液不足①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②记录出入量 ③ 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④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 ①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 ②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③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④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⑤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⑥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⑦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⑧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⑨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4、腹泻 ①评估记录大便次数、量、性状及致病因素。 ②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腹泻。

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有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有的则对身心健康有害。理想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升华,是遇到挫折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通过艺术创作。 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包括补偿、抵消和幽默。补偿是遇到挫折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到行为给予补偿过来。抵消是当欲望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来缓解矛盾。幽默也就是自嘲,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 心理防卫机制会保护我们,也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中我们该建立起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创造出自己美好的生活。 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1、压抑 2、否定 3、退化 4、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1、反向 2、合理化(文饰作用) 3、仪式与抵消 4、隔离 5、理想化 6、分裂(dissociation)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1、转移 2、投射 (四)代替性防卫机制 1、幻想 2、补偿 (五)建设性防卫机制 1、认同 2、升华

以下为图解 一、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

二、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

三、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这是“合理化”; 四、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常表现坐立不安,并伴有失眠现象,临床上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病人,常服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单纯使用药物控制焦虑性失眠起效慢,故对病人配合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表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心悸,并常伴有失眠,对自己夜间睡眠担心、惊恐,往往询问要吃了安定药还睡不着怎么办?经常询问医生护士药物有没有副反应等。经医务人员保证后仍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知所措。 焦虑失眠只是病人自己觉察到的症状,要警惕它可能掩盖着的重要疾病。因为焦虑失眠的原因可能在于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焦虑现象见于神经症病人如恐怖性焦虑障碍、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强迫性障碍,临床上许多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病、长期应用激素、手术前应激等。 焦虑病人进行心理放松护理措施。是指导焦虑伴失眠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护理——放松训练。用呼吸放松运动、紧张放松运动能使焦虑失眠病人焦虑情绪改善,缓解失眠状态。 心理放松护理首先要与病人一起分析出现焦虑失眠的起因,让病人认识到睡眠前的焦虑紧张情绪是造成焦虑失眠或醒后再次无法入睡的很重要因素,如学会运用一些放松疗法可能有助于缓解再次入睡,其次让病人认识到放松是心理行为的放松,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放松,而不是强制性的放松,认识到焦虑失眠病人越是强迫自己入睡越是会出现焦虑无法入睡现象。 在心理护理中辅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是必要的,简单地进行深呼吸放松运动,每次30 min~40 min,指导病人进行深而慢有规律的呼吸,健康教育结合有控制的腹式呼吸对失眠症病人有独特疗效。有的病人不放心,可以观察到这时病人的上眼睑有轻微跳动,这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下去,1次、2次……慢慢地病人就学会了呼吸放松技巧,感到眼睑越来越沉重,同时指导病人掌握控制紧张放松的方法,如捏紧拳—松开,体会松弛的感觉。当然,用肌电值测验紧张放松前后肌电值能使病人能更好地放松,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放松,缓解焦虑[4]。放松护理中病人可能无法坚持10次~30次的放松训练,其中可能疗效有反复。但充分让病人认识到心理放松护理是建立在行为条件反射基础上,是一种放松学习的结果,掌握主动建立条件反射原理,使病人焦虑失眠现象得以缓解。 应观察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咳嗽、躯体扭动、呼吸不均匀往往提示放松不成功。需要减慢心理放松护理的进程。在每次放松训练结束后与病人进行讨论,了解放松训练中的感受,解除阻抗情绪,让病人认识到放松训练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消除病人的恐惧,鼓励病人及适当的保证对护理中出现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及时对病人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以免病人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

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 心理防御机制最通俗的名词解释常听人说,心理学的名词有些枯燥,不太好理解,像“移情”、“投射”、“退行”等,有无最通俗易懂的举例来解释心理学的一些常见名词?今天咱们就用个最通俗的幽默故事给您解释这些名词: 某天,你逛街,突然感到内急,于是,你走了很远的路好容易寻到一个公厕,排长队准备如厕。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 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这是“合理化”。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 ,---这是“否认”。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移情”。警察接到群众

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这是“投射”。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 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你 被家人从派出所交罚金领了回来,从此闭门思过,于一年后出版一本五万言畅销书《排队引发的人生思考》---这是“升华”。呵呵呵,,这些个名词,懂了没?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我们)的影响及其运用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姓名:曹双兴学号:0903030003 [摘要]:随着人类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增进认识,过去,不仅是我们,还有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导致人类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环境带给的压力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足及个人的能力有限,如今,伴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更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疾病产生的最终原因还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不恰当利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影响。 正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正处于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以及现在社会的机制不完善性,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多外在的压力,也因为此种原因,人类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激增。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应对方法,也由于方法的应用不当,特别是过度的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人们面临的心理疾病问题越演越烈。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不当也成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这篇论述让自己和他人更加了解心理疾病并不是外在环境唯一的造成,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升华、幽默、掩饰、补偿退行等。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特定的环境运用适当的理论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用我们身边的例子解释) 1、压抑压抑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在我们身边中我们把自己不相信发生的东西而它确实有可能发生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我们坐公交车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我们为了获得自我的平衡而不认为有风险。 2、否认否认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遇到的不愉快的事采取否认的态度,以获得心理平衡,比如当我们听到自己的亲人死亡时,我们会采取否认态度来抵抗精神打击。 3、投射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其它事物上以避免心理产生压力,比如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某个女孩,但却被对方一直拒绝,这时内心的欲望就会以梦的形式呈现。 4、升华用一种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形式来表现以抵消内心的压力。比如我们追那个女孩失败时动的心理防御的人会借助歌声来舒缓内心中的情感。 5、幽默用一种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景,比如我们在恋人面前有时会处于尴尬的气氛当中,我们通常会采取幽默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6、掩饰这是我自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处理具体情境中的事情时,由于我们怕暴露自己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细化)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

护理诊断及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措施】 1、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2、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3、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 4、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5、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2、体液不足 【护理措施】 1、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 2、记录出入量 3、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 【护理措施】 1、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 2、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3、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5、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6、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7、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8、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9、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10、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4、腹泻 【护理措施】 1、评估记录大便次数、量、性状及致病因素。 2、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腹泻。 3、观察并记录病人肛门皮肤情况,有无里急后重感。 4、评估病人脱水体征。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提供饮食指导,逐渐增加进食量,以维持正常尿比重,注意摄入钾、钠的饮食。 7、按医嘱给病人用有关药物。 8、按医嘱给病人补足液体和热量。 9、告诉病人有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 10、指导病人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5、尿失禁 【护理措施】 1、评估尿失禁的原因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漫画:图解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我们面临挫折或冲突导致的紧张情境时,在内心活动中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其积极地意义在于能够使我们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可能会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隔离、合理化、否认、移情、投射、退行、升华等。这些专业名词很难理解,以下的几幅图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概念的最通俗的解释。 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

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 姑娘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小女孩像离弦的箭一样抢先钻进蹲位,你在外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心里还是什么感觉也没有——这是“隔离”;

小女孩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位老太太夺门而入,你想:“年轻人让老人,应该、应该。”——这是“合理化”;

老人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孕妇高喊着“对不起让让我”一头扎了进去,你咬咬牙对自己暗暗地说:“要是换了别人,早上去把她们臭骂一顿了--可是,我可不是这样没有涵养的人。”——这是“否认”;

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移情”;

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这是“投射”; 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警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具体内容介绍: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否定、退回、潜抑;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种,也是人们常运用的防卫方法。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为了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理焦虑及恐惧的诱因,并找到较好的护理措施,通过选择临床实际病例48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发病初期的濒死感、环境的陌生、睡眠治疗的降低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均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诱因。所以,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以自我疏导调节和放松睡眠调节的方法排除患者的恐惧情绪,帮助患者调节不良情绪。 标签:心肌梗死;焦虑;恐惧;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指机体本身的供血和供氧与心肌的用血和耗氧产生比较严重的失衡而引发的心肌变化。绝大部分的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从而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所导致的。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类似心绞痛性质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同时常伴有严重而复杂的负性情绪反应,而焦虑及对死亡的恐惧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为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1]。焦虑和恐惧在AMI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关调查显示,AMI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出现,尤其在病人住院的前1~3天焦虑最为显著[2,3]。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的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这些表现都会进一步使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从而造成预后差[4]。 1 临床背景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MI患者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45~72岁。以上患者的病例均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量表(SAS)的测评,SAS总分均在50分以上,且意识清楚,听力、语言表达和理解力正常,无智力障碍,有认知能力,能进行语言沟通。 2 MI患者产生焦虑及恐惧情绪的原因分析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到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很容易使患者对死亡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尤其在MI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了压榨样的胸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以及强烈的濒死感,产生一种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进而影响了MI患者的情绪波动,无形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对睡眠同样产生了排斥反应。其次,MI患者紧急住院后,被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及紧张的环境,又因为医院病房的特殊环境,从心理上使患者产生了对病情未知预测的一种焦虑情绪,睡眠时间及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夜间失眠,白天嗜睡这种周而复始的情况发生。此外,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仪器所产生的感官刺激,医护人员紧张又忙碌的工作氛围,监控室内突然响起的报警声等,均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不安,这一切都成为了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最后,MI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治愈后的不确定,更加重了其焦虑的程度。

人类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一.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是潜意识中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尽管有时也会有意地使用,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 (2).防御机制的目的是通过自我美化而保护自尊心。 (3).防御机制带有自我欺骗、逃避现实的性质。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在一定范围内是维持心理健康所必需的。但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便会引起心理病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独表现,也可以重迭地表现。 二.心理防御机制种类: (1)转移。又称为置换,是因为某事物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向发泄到另外的对象上去,即找“替罪羊”。例如,有的学生看到中国足球队输给其他队时,满肚子的委曲、恼火情绪不能向足球队发泄,就拿酒瓶出气,狠狠地砸一通。(2).升华。把不为社会、超我接受的受压抑的欲望、冲动转化为有建设性的活动能量。例如,体育竞赛、辩论赛、演讲赛能把学生的进攻性转化为奋力拼搏的精神。 (3)压抑。指一些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不被意识接受,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和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是最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常会生病(如感冒发烧),这种病的原因并不来自外部,而是来自潜意识中逃避考试的欲望,因为生病可以请假缺考,又可免受批评,还可博取他人的同情。而这种动机学生并不意识到。 (4)退行。又称退化。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早期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式应付当前的情景。例如,有的学生考试或竞赛失败后,便卧床不起,不思茶饭。这时,其潜意识便退回到了婴幼儿时期,因为那时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不用负任何责任。学生败北卧床是一种婴幼儿行为,目的是逃避现实,解除痛苦。 (5)反向形成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行为。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位异性同学有好感,但却在他或她面前表现得若无其事非常冷漠。 (6)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辨护,以使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多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 :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灼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结净”、“安宁”。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知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灼与痛苦。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灼,维护安宁。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⑥抵消指 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欢愉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羞愧。 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建立康健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灼吃紧和担心。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康健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调和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滑稽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滑稽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调和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无语和困顿。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

8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⑥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建立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

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如果细心观察就会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人士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好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解决他们面对的心理矛盾。古人讲:见贤思齐。我们为什么不引为借鉴、援为己用,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成功。(2 005年7月28日《财富健康》播出。文:周军)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一般来说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一种能够回避面临的困难,解除烦恼,保护心理安宁的方法。换句话说,由于运用了精神防御机制,才免除或减轻了心理痛苦。但运用过份,就是病态了。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尽管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精神防御机制,但这种运用是继发的,是个人在其生活经因中学会的。因此人们所掌握的精神防御机制的方式又往往做为该人人格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精神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下面就较有定论的部分做一介绍。 1、压抑:就是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是精神防御机制最根本的方式。例如,一位中年妇女的独生女于十八岁时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份。当时她非常痛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把这不堪忍受的情绪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遗忘”了。这些潜意识中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影响她的情绪,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药物治疗也无效。 2、否定:把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予以否定,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例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妻子不相信丈夫突然意外死亡;...... 3、退化:当人们感到严重挫折时,放弃的成人方式不用,而退到困难较少、阻力弱弱、较安全的境地-儿童时期,无意中恢复儿童期对别人的依赖,而不积极求治自己的疾病,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 4、幻想: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灰姑娘”型幻想,即一位在现实社会里倍受欺凌的少女,坚信她有一天可以遇到诸如英俊王子式的人物,帮助她脱离困境。 5、转移:指对某一对象之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心理防御机制的十七种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 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等。 其实通俗的说,所有的人都用“防御机制”将痛苦的感情和记忆排斥于意识之外,那些正在进行心理治疗的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说,防御机制是用来使自己适应来自心理内部(内驱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应激(stress)状态的。在我们的实际咨询过程中,咨客的防御机制是造成阻抗的一种重要原因。 一、否定作用 这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 儿童闯祸后用双手蒙住眼睛、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象鸵鸟一样“眼不见为净”的行为,即为“否定作用”的具体表现。这种防卫术能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样可借此逃避个体难以忍受的愿望、行动、事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焦虑。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意否定许多事实。例如即将结婚的姑娘由于羞涩而回避婚恋话题。这种连自己也能意识到的自我否定现象,并非潜意识中的否定。所以不算是心理防卫机制所指的“否定作用”。 真正的否定作用是在潜意识情况下进行的,例如父母很可能对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陷不予承认,即使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尽知。这时个体不但否定了事实,而且真的相信没有发生,有时会达到妄想状态,便成为“精神病”症状了。 事实上,否定作用并不能使我们完全否定问题存在的事实,只是使我们否定对这些问题存在的注意力而已。不过,有时否定的心理防卫机制可以说是一种在心理压力中保卫自己的感受,或给人多一点时间做考虑与做决定。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否定作用在一般行为表现上,足以妨碍人们对问题的适应,因为其机理是躲避问题以代替面对问题。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二、气体交换受损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湿度50%-70%。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5、遵医嘱吸氧。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9、必要时吸痰。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2、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70%。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身体滑向床尾。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2)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3)在病人咳嗽全程中进行指导。5、排痰前可协助病

心理防御机制分类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牛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2、否定(denial) 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他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刀距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3、退回(regression) 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会触发我一些感受,通常我们会作出自然与直接的表达,但在特别的情况,我们的反应会不寻常,基于各种原因,很可能我无意识地已将真正的感受作了压抑。例如:丁校长是个汽车爱好者,惜车如命,太太常常取笑他简直将自己的汽车当作了儿子。一天早上,当他在赶往教育局参加会议时,不幸发生了交通意外,他的车子被尾随的客货车碰撞了一下。当时丁校长只是下车随便望望被撞毁的车尾部分,然后便冷静地匆忙与对方交换通讯电话,在抄下对方的车牌后,就马上开车驶往教育局,同时,再集中精神构思在会上个人要作的重要陈词。在这事件中,由于撞车时是八点三十二分,二十八分钟后会议就要开始,而重要的事情亦急待决定,丁校长一反常态的表现,只是因为他采用了潜抑防卫机制。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 1、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比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一般,“合理化”可分为三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