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平衡法)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应力平衡法)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应力平衡法)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第13卷 第3期2000年7月

中 国 公 路 学 报

China Journal of Highw ay and Transport

Vo l.13 No.3July 2000

文章编号:1001-7372(2000)03-0049-04

收稿日期:1999-09-17

作者简介:颜东煌(1961-),男,湖南委底人,长沙交通学院教授,工学硕士.

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颜东煌1,李学文2,刘光栋1,易伟建1

(1.湖南大学路桥工程系,湖南长沙 410082; 2.长沙交通学院路桥工程系,湖南长沙 410076)

摘 要:根据主梁截面上、下缘的正应力控制条件,综合考虑活载作用以及斜拉索索力对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调性,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预加力数量和相应的恒载弯矩合理域,并根据实际配置的预加力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为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提供依据。关键词:斜拉桥;主梁;预应力;合理成桥状态;应力平衡法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Deciding the reasonable finished dead state of the main beam of

Cable -stayed bridges using stress balanced method

YAN Dong -huang 1,LI Xue -w en 2,LIU Guang -do ng 1,YI Wei -jian

1

(1.Depar tment of Hig hw ay and Br idge Engineer ing ,Hunan U niv ersity,Chang sha 410082,China;

2.Departm ent o f Hig hw ay and Bridg e Eng ineer ing ,Chang sha Co mmunicatio ns College ,Chang sha 410076,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norm al str ess controlling conditions on the to p and bo ttom o f beam section,co nsidering live load actio n and adjustability of cable forces for the dead mo ments on the finished state of the main beam ,this paper decides the reasonable prestressing quantity and the relative reasonable limits of dead m oments.It can decide the feasible eimits of dead mo ments of the main beam if the prestress has been g iven.T he r esults can pro vide backg round data for deciding the reasonable finished dead state of the total str ucture o f cable -stayed bridges .Key words :cable -stayed bridge ;main beam ;prestress ;reasonable finished dead state ;stress balanced metho d

影响斜拉桥主梁应力的荷载因素为恒载和活载两大部分。恒载部分包括结构重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斜拉索初张力以及主梁中预加力;活载部分包括规范中所有可能的活载,同时,为方便计算,把成桥后在运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也作为活载的一部分。笔者所述的“应力平衡法”的基本思路为:根据主梁各截面上下缘的拉压应力控制条件来确定其合理的预加力数量以及恒载弯矩的合理域。合理预加力数量可作为预应力布置的依据。实际布置的预加力通常比斜拉桥整体的合理预加力数量多,根据实际预加力数量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该可行域即可作为确定合理成桥状态时的主梁恒载弯矩控制范围。由于主梁只是斜拉桥整体结构

中的一部分,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必须综合考虑主梁、塔、索和墩的受力,因此,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必须具有一定的宽度。

1 计算方法

1.1 主梁截面上下缘应力控制条件

1.1.1 符号说明

N d 为恒载(除预应力外)产生的主梁轴向力(以压力为正);M d 为包括全部预加力在内的所有恒载产生的主梁弯矩(以引起下缘拉应力为正);N y 为全部有效预加力(符号为正); sm 、 x m 分别为主梁截面上、下缘活载最大应力(以拉为正,下同); sn 、 x n 分别为主梁截面上、下缘活载最小应力;A 、W x 、W s 分别为主

梁面积、下缘和上缘抗弯截面模量;[ l ]为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a ]为材料容许压应力(其值为负)。1.1.2 拉应力控制条件

主梁截面上下缘在恒载和活载组合下的最大应力 sl 、 xl 应满足

sl =-N d +N y A -M d

W s

+ sm ≤[ l ]

(1) xl =-N d +N y A -M d

W x

+ xm ≤[ l ]

(2)

1.1.3 压应力控制条件

主梁截面上下缘在恒载和活载组合下的最小应力 sa 、 xa 应满足

x a =-N d +N y A +M d

W x + xn ≥[ a ](3) sa =-N d +N y A -M d

W s

+ sn ≥[ a ]

(4)

1.2 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

如果主梁中预应力已配置好,即N y 已知,则由式(1)至式(4)可分别得 M d ≥-N d +N y

A -[ l ]+ sm W s =M dl 2(5) M d ≤N d +N y

A +[ l ]- xm W x =M dl 1

(6) M d ≥N d +N y

A

+[ a ]- xn W x =M da 2

(7) M d ≤-N d +N y

A

-[ a ]+ sn W s =M da 1(8)令M d 1=m in(M dl 1,M d a 1),M d 2=max (M d l 2,M da 2),可得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为

M d 2≤M d ≤M d 1

(9)

当主梁成桥恒载弯矩M d 落在该可行域内时,则说明主梁在各种荷载组合下上下缘的正应力均满足式(1)至式(4)的要求。

由式(6)和式(8)可见,当N y 增大时,M d l 1增大,M d a 1减小;同样由式(5)和式(7)可见,当N y 增大时,M d l 2

减小,M da 2增大。

让M d l 1=M da 1,由式(6)和式(8)得

N y =A

1+ {( sn -[ a ]) + xm -[ l ]}-N d

=N yj 1

(10)

式中: =W s /W x 。

让M d l 2=M da 2,由式(5)和式(7)得

N y =A

1+ { xn -[ a ]+( sm -[ l ]) }-N d

=N yj 2(11)

y yj 1d 1da 1N y j 2时,M d 2=M d a 2(下缘压应力条件控制),否则,M d 2=M dl 2(上缘拉应力条件控制)。1.3 主梁合理预加力

式(9)也可以用来计算预加力的数量,当设计者已给定主梁恒载弯矩的最小可行域宽[ M d ],即要求

M d 1-M d 2≥[ M d ](12) 满足式(12)的最小预加力数量N y 被称为合理

预加力。由于通常都只采用预拉应力,故N y ≥0。可用试算的办法来确定N y ,让N y 从0开始按一定的步长增加,直至式(12)成立为止,即可得N y 。但当截面不合理时,式(12)总得不到满足。为了便于分析,可以根据由式(10)和式(11)确定的N yj 1、N yj 2将式(12)分段来表达,将N y 分成四个可能的区段,从区段(1)至区段(4)逐一顺序检验,如果本段的条件得到满足,即得到所求的合理预加力N y ;否则,进入下一区段。

(1)当N y ≤min (N yj 1,N yj 2)且min (N yj 1,N y j 2)>0时,式(12)成为

M dl 1-M dl 2≥[ M d ]

(13)

将式(5)和式(6)代入式(13)得

N y ≥A

1+ ( sm + xm )-N d -[ l ]A +

[ M d ]A

(1+ )W x =N y 1(14) 当N y 1≤min(N yj 1,N yj 2)时,满足此区段要求,N y 分两种情况取值: 当N y 1>0时,取N y =N y 1; 当N y 1<0时,取N y =0。

当N y 1>min(N y j 1,N yj 2)时,N y 不在该区段取值,进入下一区段。

(2)当min (N y j 1,N yj 2)N yj 2,N y j 1>0时,式(12)成为

M dl 1-M d a 2≥[ M d ]

(15)将式(6)和式(7)代入式(15)得

[ l ]-[ a ]-( xm - xn )≥[ M d ]/W x (16) 式(16)说明只要N y 在该区段取值,则式(15)与N y 无关。如果式(16)得到满足,N y 分两种情况取值: 当N yj 2≥0时,N y =N y j 2; 当N y j 2<0时,取N y =0。

(3)当min (N y j 1,N yj 2)0时,式(12)成为

M da 1-M d l 2≥[ M d ]

(17)将式(5)和式(8)代入式(17)得

[l [ a ]-( sm - sn )≥[ M d ]/W s (18)(2)相似,式(18)与N y 无关。如果式

50 中 国 公 路 学 报 2000年

(18)得到满足,N y也分两种情况取值: N yj1>0,取N y=N yj1; 当N yj1<0时,取N y=0。

(4)当N y≥max(N yj1,N yj2)时,式(12)成为

M da1-M d a2≥[M d](19)将式(7)和式(8)代入式(19)得

N y≤

A

1+ ( sn + xn)-N d-[ a]A-[M d]A

(1+ )W x

=N y2(20)

当N y2≥max(N y j1,N yj2)且N y2>0时,满足此区段要求,N y分两种情况取值: m ax(N yj1,N yj2)≥0时,取N y=max(N yj1,N yj2); max(N y j1,N yj2) <0时,取N y=0。

如果四个区段的条件均不能满足,则说明设计不合理,可能的原因有: 截面选取不合理,如截面太小,或者截面效率指标低(面积大但抗弯惯矩小); 结构体系布置不合理,造成活载应力过大;参数([ l]、[ a]、[M d])选择过于苛刻。对这些原因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合理预加力的计算结果可作为实际预应力配置的依据,实际配置的总有效预加力不能少于合理预加力。

1.4 主梁恒载弯矩合理域

根据式(12)确定的主梁合理预加力N y,按式(9)可计算出主梁恒载弯矩区间[M d1,M d2],称此区间为主梁恒载弯矩合理域。如果主梁按合理预加力N y配置预应力,并且主梁恒载弯矩落在[M d1,M d2]这一合理域内,则主梁的上下缘正应力可满足式(1)至式(4)的要求。由于实际配置的预加力通常比合理预加力要多,因此,恒载弯矩可行域通常比合理域要大一些,但在一些不需配置预应力的区域反而小些(这些区域通常不起控制作用)。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以恒载弯矩可行域为依据。

1.5 计算步骤

在设计开始时,斜拉桥的成桥设计状态是未知的,因此,各种设计参数,特别是N d均未知。为了计算N y以及确定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并进一步确定成桥受力状态,又必须依据这些设计参数。而这些设计参数的精确确定又完全取决于准确的成桥受力状态,故设计过程是一个试算迭代过程,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初拟结构尺寸;

(2)按最小弯曲能量法或其它方法初定成桥状态,获得粗略的N d;

(3)计算主梁活载应力包络图;

(4)按本文方法计算合理预加力N y和主梁恒载弯矩合理域[M d1,M d2];

(5)根据N y布置预应力,根据[M d1,M d2]调整成桥状态,获得新的N d;

(6)将实际布置的预应力计入N d中,重复第(4)步工作。如果新的合理预加力N y全为0,且新的主梁恒载弯矩合理域[M d1,M d2]完全包住了成桥恒载弯矩(包含了预应力的影响),则所得成桥状态可行且新的主梁恒载弯矩合理域即为可行域;否则,如N y不全为0,则需增加预应力,并根据新的合理域重新调整成桥状态(转入第(5)步),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则需调整结构尺寸,转入第(2)步。

如果一个设计已完成,可用本文的方法对预应力的合理性以及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行性进行检验,步骤如下:

(1)正装计算,不计预应力,生成成桥状态,得到N d;

(2)正装计算,计入全部实际预应力,生成成桥状态,得到实际成桥的主梁总轴力N d+N y以及恒载弯矩M d;

(3)正装计算,从成桥通车时算至混凝土收缩徐变终结时(成桥后三年或五年),算出这一阶段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上下缘应力的影响量;

(4)计算主梁的活载应力包络图,考虑组合(1)、(2)、(3)或其它组合(不计一般的恒载,但在组合(2)中计入成桥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量),找出最不利组合[1],得到主梁的下缘和上缘最大最小应力 x m、 xn、 sm、 sn;

(5)根据式(12)~(20)计算主梁合理预加力N y,与实际配置的有效预加力比较,以检验实际配置的预应力的合理性;

(6)根据实际预加力按式(9)计算出主梁成桥恒载弯矩可行域,以检验主梁实际成桥恒载弯矩是否落在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内。

2 算 例

2.1 基本参数

湖南岳阳洞庭湖大桥主桥是一座三塔双索面漂浮式PC斜拉桥[2],跨径布置为130m+2×310m+ 130m。主塔为倒Y型,斜拉索采用双斜索面布置,索在主梁上的间距一般为8m,尾索处为6m。主梁为双主肋(D.P.)断面,梁高为2.5m,标准截面的几何特性为A=15.398m2,I=8.739m4,W x= 5.025m3,W s=11.484m3;边塔的后8对索和中塔

51

第3期 颜东煌,等:用应力平衡法确定斜拉桥主梁的合理成桥状态

的后7对索对应的主梁截面肋宽加宽0.3m ,截面几何特性略有增大。有关参数试取为[ l ]= 1.2M Pa,[ a ]=-17.5M Pa,[ M d ]=10000kN ?m 。现成桥状态已经确定,用该文的方法来检查其预应力配置的合理性以及主梁成桥恒载弯矩的可行性。2.2 结果分析

(1)从图1可见主梁下缘的应力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远远大于主梁上缘的应力幅,最大应力幅约为16M Pa ,这是W 下小于W 上

所致。

图1 主梁活载应力包络图(半桥)

(2)从图2中可见,在本例中N yj 1>N yj 2,N y 2>N y 1,N y 的取值在第(1)、(2)区段,当N y 1≥0时,N y =N y 1,当N y 1<0时,N y =0

图2 合理预加力分析(半桥)

(3)在塔附近很大区域合理预加力为0,这是由于这些区域N d 较大,且活载应力幅又较小,因此,可以不配预应力。而实际配置的预应力中一部分是前期束,是悬臂施工所需的,另一部分是后期束,是运营过程中所需的。实际配置的预加力比合理预加力多(图2),因而弯矩可行域比合理弯矩区大,特别是在后期束配置较多的中跨跨中区域(x =120~230m)和边跨靠边墩区域(x =380~440m )(图3)。这为成桥状态的调整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同时也为施工控制提供了对误差较大的宽容度。

(4)当主梁中预加力完全按合理预加力配置时

,图3 主梁有效预加力(半桥)

主梁弯矩合理域也就是相应的可行域。从图4可见,

预应力数量影响主梁弯矩可行域的上、下限。因此预应力调整后,主梁成桥恒载弯矩也需作相应调整。

图4 主梁恒载弯矩分析(半桥)

(5)实际成桥恒载弯矩M d 完全落在弯矩可行域内(图4),说明成桥状态下主梁的恒载弯矩是可行的。

3 结 语

(1)笔者根据主梁截面上、下缘的应力控制条件,提出了主梁合理预加力、主梁成桥恒载弯矩合理域以及可行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经实桥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

(2)主梁合理预加力的计算结果为主梁预应力

布置提供了指导。

(3)主梁成桥恒载弯矩合理域以及可行域为斜拉桥成桥状态调整提供了依据。

(4)本文方法也可用于对设计中主梁预应力配置的合理性和主梁成桥恒载弯矩可行性的检验。参考文献:

[1] JT 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

计规范[S].

[2] 廖建宏,李迪清,胡建华,周宏林.岳阳洞庭湖大桥三塔

斜拉桥设计[A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1997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52 中 国 公 路 学 报 2000年

成桥检测方案

杭州彩虹互通A、F匝道 静动载试验方案 浙江瑞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振华路320号电话:2

邮政编码:310030 传真:6 目录 1. 概述 0 1.1.桥梁概况 0 1.2.试验目标及内容 0 2. 试验依据及规范 (1) 3. 工作内容概述 (1) 3.1.1. 调查检测 (1) 3.1.2. 试验 (1) 3.1.3. 评估 (2) 4. 调查检测 (2) 4.1.整体调查 (2) 4.1.1. 伸缩装置 (2) 4.1.2. 支座 (3) 4.1.3. 排水设施 (3) 4.1.4. 桥梁外观 (3) 5. 静动载试验 (4) 5.1.静载试验加载思路 (4) 5.1.1. 静载试验内容及方法 (5) 6. 动载试验 (8) 6.1脉动试验内容及方法 (8) 6.2强迫振动试验内容及方法 (9) 7. 支承平台等辅助设施 (10) 8. 交通组织 (10) 8.1.试验车辆停放及布置 (10) 9. 结构评估 (11) 9.1.结构工作状况指标 (11) 9.2.桥梁结构动力性能评价 (11) 9.3.综合评定 (12) 10.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及服务承诺 (12) 11. 拟投入本项目检测的主要仪器设备 (12)

1.概述 1.1.桥梁概况 彩虹快速路是杭州“一环三纵五横”快速路网中的“五横”之一。它连接之江大桥,沟通富阳-滨江-萧山。建成后,将成为缓解滨江内部交通、联系主城区的便捷快速通道。 A、F匝道北侧至时代大道高架桥梁拼宽终点处,南侧至沪昆绕行线铁路南侧一联,总长度约1km,构造为标准一般段的连续梁及跨越铁路处的简支小箱梁结构。匝道设计车速40Km/h,设计荷载荷载:公路-Ⅰ级。 A匝道桥梁跨铁路处采用33m简支小箱梁构造,其余均采用现浇连续梁构造,总体配跨为:4×24.6m+33m(跨铁路简支段)+(25+27.2+29.5)m+(25.31+25+25)m+(25+30+25)m+(25+30+25)m+(25+30.4+29.4)m(拼宽段)=533.21m。 F道桥梁跨铁路处采用35m简支小箱梁构造,其余均采用现浇连续梁构造,总体配跨为:3×26m+35m(跨铁路简支段)+(25+25.8+29)m+(25+30+25)m+(25+25+30+25)m+(25+25+25.24)m(拼宽段)=453.04m。 A、F匝道上部结构采用斜腹板现浇预应力砼连续梁,下部采用Y型圆弧桥墩,设置2.2m厚承台,墩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直径1.5m,桩间距3.8m。 桥面铺装按两层设计,上层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具体组成为4cm厚SMA (SBS)沥青+5cm厚AC-20C(SBS)沥青;下层铺装采用8cm厚C40混凝土铺装,在混凝土铺装层顶面喷涂1mm厚防水涂料。全桥横向伸缩缝均采用D120型伸缩缝,纵向与原时代大道拼宽处采用D40型伸缩缝。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少数采用四氟滑板支座。 预应力连续箱梁、预应力盖梁设计混凝土强度C50,桥面铺装混凝土、桥墩及立柱设计混凝土强度C40,承台及钢筋砼盖梁设计强度C30;普通钢筋采用R235及HRB335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fpk=1860Mpa,单根钢绞线直径15.20mm,截面面积A=140mm2,弹性模量Ep=1.92×105Mpa。 1.2.试验目标及内容 为了了解该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为验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委托方要求,结合工程实际,选择A匝道第二联及F匝道第一联进行静动载试验及评估工作。

桥梁试验检测报告

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 第七分册 (横、纵、竖向体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 (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 (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0一0年三月

一、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与评价总报告 二、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一分册——主桥箱梁腹板裂缝检查 三、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二分册——主桥箱梁横隔板裂缝检 查 四、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三分册——主桥桥面系及支座等病 害检查与主桥桥墩及基础裂缝检查 五、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四分册——引桥桥T梁及横隔板病 害检查 六、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五分册——引桥桥面系及支座等病 害检查与引桥桥墩及基础病害检查 七、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六分册——主桥特殊检查、引桥特 殊检查与水质分析 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预应力 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九、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八分册——结构检算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横、纵、竖向体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 1 检测方法 (1) 2 结果判定方法 (1) 3 检测结果 (1)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 1工程概况 (3) 2试验目的 (3) 3 试验方法 (3) 4 试验结果 (4)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 1 检测方法 (8)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8) 3、检测结果 (9)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 1 检测方法 (10)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10) 3、检测结果 (11)

主塔施工方案

第一节主塔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说明与依据 索塔是斜拉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除自重引起的轴力外,还有水平荷载以及通过拉索传递给塔的竖向荷载(活载)和水平荷载。索塔施工在斜拉桥施工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造价方面看,索塔占总造价的20%左右;从建设工期看,索塔施工约占总工期的1/3。 鉴于索塔施工的重要性,项目技术组认真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熟悉暂有的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依据前期《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主塔初步施工方案》评审与研讨时专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开展编制工作。本方案主要参照以下几项资料进行编制: 1、《温州市永嘉县瓯北大桥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4、《温州市永嘉县瓯北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斜拉桥建造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6、《新编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0、《桥梁施工常用数据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1、《现代大型斜拉桥塔梁施工测控技术(科学出版社)》。 二、工程概况 2.1概述 瓯北大桥主桥为独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其跨径组成为150m+125m=275m。索塔为钢筋砼钻石型索塔,包括上塔柱、下塔柱和下横梁,砼强度等级为C55。塔座与首节塔柱一起浇注,塔座采用C5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主塔构造如图2.1.1所示。

桥梁试验检测报告讲解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检测报告 第七分册 (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 (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 (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0一0年三月

一、山东省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与评价总报告 二、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一分册——主桥箱梁腹板裂缝 检查 三、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二分册——主桥箱梁横隔板裂 缝检查 四、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三分册——主桥桥面系及支座 等病害检查与主桥桥墩及基础裂缝检查 五、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四分册——引桥桥T梁及横隔 板病害检查 六、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五分册——引桥桥面系及支座 等病害检查与引桥桥墩及基础病害检查 七、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六分册——主桥特殊检查、引 桥特殊检查与水质分析 八、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七分册——横、纵、竖向体内 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 九、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第八分册——结构检算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横、纵、竖向体内预应力钢束灌浆饱满程度检测 1 检测方法 (1) 2 结果判定方法 (1) 3 检测结果 (1)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体外预应力的有效预应力检测 1工程概况 (3) 2试验目的 (3) 3 试验方法 (3) 4 试验结果 (4)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碳纤维的老化现状检测 1 检测方法 (8)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8) 3、检测结果 (9) 山东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检测报告———加固粘贴钢板的老化现状检测 1 检测方法 (10) 2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10) 3、检测结果 (11)

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索鞍式)

2010年11期(总第71期 )作者简介:罗庆湘(1981-),男,重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1工程概况 江肇西江特大桥主桥共四个主塔,塔号为29#~32#塔,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并在顺桥上刻有0.1m ,宽0.7m 的景观饰条。主塔高度为30.5m (含索顶以上4m 装饰段),主塔截面等宽段顺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塔底5m 范围,顺桥向厚为5m ,横桥向由2.5m 渐变到3.1m 。 图1主塔一般构造图 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在主梁上张拉。斜拉索采用Φs 15.2mm 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标准强度为1860MPa ,斜拉索规格分别为43-Φs 15.2mm 和55-Φs 15.2mm ,采用钢绞线拉索群锚体系。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索,布置在主梁的中央分隔代处,全桥共128 根斜拉索。钢绞线外层采用HDPE 护套。减振装置及锚具采用斜拉索专用材料。 2施工方案简介 主塔分六节施工,其中最大施工节段为5.4m ;主塔内设劲性骨架,用于钢筋和索鞍定位;模板施工采用无支架翻模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均设有阴阳缝,由模板厂加工,现场拼装。考虑到主塔外观,该主塔模板不采用对拉杆在塔身中间穿过来固定模板,而采用桁架式模板翻模施工,塔吊辅助翻模。 3主塔施工流程 图2主塔施工流程 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 罗庆湘,闫化堂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主塔高度为30.5m ,主塔截面等宽段顺 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采用C60混凝土。本文介绍了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劲性骨架设计及施工、索鞍定位以及混凝土防裂等。 关键词:矮塔斜拉;主塔;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 B 265

桥梁现场荷载试验

桥梁现场荷载试验 目录 7.1 慨述7-1 7.2 桥梁试验的基本工作7-3 7.3 桥梁现场试验方法7-10 7.3.1 静载试验7- 7.3.2 动载试验7- 7.3.3 振动试验7-11 7.4 试验数据分析与评定 7-14 7.5 桥梁健康监测 7.6 桥梁现场试验实例 7-17 7.6.1 静、动载试验实例 7.6.2 动力特性试验实例 7.7 主要参考文献 7-

7.桥梁现场荷载试验 7.1 慨述 桥梁现场检测和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检定手段。而静、动载试验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检测和试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通常由实际的生产需要或科研需要所确定,一般分为组成桥梁主要构件的现场单梁(或节段足尺模型)试验或者是实桥试验,也可能是破坏性试验或者是非破坏性试验; 7.1.1 一般桥梁检测和现场试验的主要目的: 7.1.1.1 检验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对于一些新建的大中型桥梁或者具有特殊设计的桥梁,在设计施工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保证桥梁建设质量,施工中一般要求 做施工监控和监测。在成桥后一般还要求进行现场荷载试验,把试验 结果作为交工和竣工验收中评定桥梁工程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资料和 依据。 7.1.1.2直接了解桥梁结构承载情况,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 早期建造的一些桥梁荷载设计标准等级均比现代荷载设计标准等级 低,但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和载重车的需要,必须在加固和改 建旧桥前后,通过试验判定桥梁的实际能否承受预计的荷载。有时因 特殊原因(超重型车过桥或结构遭意外损伤等)也要用试验方法确定 桥梁的承载能力,确保重要设备和桥梁的安全。 7.1.1.3验证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 新桥型和桥梁中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创新发展,对于一些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某种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实践,基本上都 需要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 7.1.1.4桥梁结构自振特性及结构受动力荷载作用产生的动态反应的测试研 究; 对于一些桥梁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行人舒适性问题、大跨轻柔结构的抗风稳定以及地震区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等,均要求 通过实测了解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动态反应。 7.1.1.5 桥梁结构构件的鉴定抽检试验; 对于一些由基本构件(梁、板)经体系转换才能建成的桥梁结构有必要在架设前对于基本构件试行单件等效加载试验,以免整体结构 试验满足不了要求时再全部撤掉重建,那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7.1.1.6积累科学技术资料,充实与发展桥梁计算理论和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结构的型式日益增多。新型桥梁型式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实际的理论、设计、施工问题,成为桥

桥梁检测报告三篇

桥梁检测报告三篇 篇一:桥梁检测报告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桥上部结构为16跨混凝土简支双T梁桥,单跨XXm,主桥全长XX6m,桥面宽8.5m,下部桥墩采用两头带圆弧端的矩形墩,桥台采用矩形实体式桥台。 该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投入使用,由于该桥设计资料已丢失,加上年久失修,在此试验之前已经被评定为危桥。受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有限公司承担XXXXXXXXX桥梁的荷载试验检测工作。20XX 年4月26日进场,20XX年4月29日完成现场测试,20XX年5月20日完成资料处理和报告编制。 XXX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照片如图1-2所示。 图1-1XXXXXXX桥立面示意图

图1-2桥梁照片 试验标准、规范及依据 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XX); 2、《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XX-20XX);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20XX);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XX);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交通部公路科研所,20XX年;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XX);

7、公路桥梁部件状态评定细则(讨论稿),交通部公路司,20XX年; 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XX),20XX年 检测内容及仪器 1.1检测内容 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全桥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检测和动载试验检测。 1.1.1外观检测 1、表观缺陷检查; 2、混凝土强度检测; 3、碳化深度检测 4、钢筋锈蚀检测; 5、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1.1.2静载荷载试验 1、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正弯矩截面正截面强度; 2、检验主梁结构最大挠度控制截面竖向刚度。 1.1.3动载荷载试验 max,对数衰减率δ与阻尼比ζ; (1)结构振动的最大振幅值A (2)结构振型的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0f;

(完整版)斜拉桥主塔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措施

主塔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方案 主塔施工是我项目施工中的难点,其涉及到常有的高空作业,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经理部的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本作业项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有效防止和消灭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本安全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主塔施工组织设计》、《下塔柱施工作业指导书》、《上塔柱施工作业指导书》。 2、安监(1996)第38号《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和施工电梯安装、拆卸管理的规定》。 3、ZBJ80012-89《关于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5、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6、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二、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了保障驻mbini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2、本方案是作为主塔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注重高空作业和机械使用方面的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方案是通过对主塔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主塔施工以安全、合理、进度快为原则,这是难度较高的多重要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予以统筹考虑,认真贯彻落实。在这些原则中,如安全与他项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 5、本方案适用于本项目主塔施工的过程控制。 三、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 根据我部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 1、项目经理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审批。 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对主塔施工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和协调,负责本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并对施工过程的总目标进行控制。 4、经理部各部门负责配合好现场的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把关,对

桥梁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桥-110004 AB涌4#桥 常规定期检测报告 广州市市维建设工程检测服务中心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AB涌4#桥 桥梁常规定期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荔湾区桥梁常规定期检测委托单位:广州开发区市政工程公司试验类别:普通检查 检测时间:2012年01月09日 报告总页数:共12页(含此页) 报告编号:110004(流水编号) 广州市市维建设工程检测服务中心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AB涌4#桥 桥梁常规定期检测报告 声明:1.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未经本广州市市维建设工程检测服务中心书面批准,不得部 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检测单位:广州市市维建设工程检测服务中心 地址:广州市礼岗路2-(3、4、5)号首层邮编:510250 电话:传真:

目录 一、桥梁概况 (4) 二、检测目的 (6) 三、检测依据 (6) 四、检测内容 (6) 五、检测说明 (8) 六、桥梁常规定期检测 (8) 桥面系检测 (8) 上部结构检测 (9) 下部结构检测 (10) 其它 (11) 七、 BCI评定结果 (11) 全桥评分 (11) 线路评分 (12) 构件扣分 (12) 八、病害原因分析 (12) 九、结论 (12) 十、建议 (12)

常规定期检测报告 一、桥梁概况 AB涌4#桥位于桥中北路38号。 该桥的类型长度为12.1m,宽度为8.5m,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浆砌片石桥台。 图1-1桥梁的概况 图1-2平面示意图(单位:m)

图1-3立面示意图(单位:m) 图1-4断面示意图(单位:m) 二、检测目的 根据桥梁实际状况并结合业主的要求,为保障桥梁运营安全,对

大跨度桥梁考核作业详解

2016级大跨度桥梁考查题(每题10分,共100分) 一、简述悬索桥中主缆无应力索长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答:悬索桥中、边跨中,各索股由索夹紧箍成一条主缆, 因而,通过求解主缆中线再 求索股的无应力长度。但是,悬索桥不同于其他的桥型,其主缆线形并不能由设计者人为确定,而需根据成桥状 态的受力而定。所以,先确定成桥状态主缆各控制点(IP 点和锚点)的位置、矢跨比和主缆的截面几何形状参数、材料参数等,再采取解析迭代法,确定主缆的线形,并求解主缆的缆力和主缆中线的有、无应力长度,然后进一步求解包括锚跨在内的索股长度。 主缆自由悬挂状态下,索型为悬链线。取中跨曲线最低点 为坐标原点,则对称悬链线方程为: 式中:c=H/q ;H 为索力水平投影;q 为主缆每延米重。 主缆自重引起的弹性伸长量为: 主缆无应力长度为: 210S S S S ?-?-= 根据成桥状态主缆的几何线型、桥面线型,求得各吊索的

有应力长度,扣除弹性伸长量,即得吊索无应力长度。 二、简述悬索桥中主索鞍为何要设置边跨方向的预偏? 答:在空缆状态,由于桥塔相邻跨主缆的无应力长度不同,导致相邻跨主缆水平分力不等。此时,若索鞍仍保持在成桥位置,会使主塔承受较大的不平衡力,需要通过桥塔自身变形来平衡。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靠主塔变形改变跨度,减小不平衡力是不现实的,需要通过索鞍的偏移或偏转来调整各跨主缆的张力,使相邻跨主缆在索鞍处保持平衡状态,此时的偏移量或偏转量就是索鞍的预偏量。 悬索桥桥塔设计的合理成桥状态是塔顶没有偏位,塔底没有弯矩,此时塔顶相邻跨主缆水平分力相等。在空缆状态,由于桥塔相邻跨主缆的无应力长度不同,导致相邻跨主缆水平分力不等。此时,若索鞍仍保持在成桥位置,会使主塔承受较大的不平衡力,需要通过桥塔自身变形来平衡。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靠主塔变形改变跨度,减小不平衡力是不现实的,需要通过索鞍的偏移或偏转来调整各跨主缆的张力,使相邻跨主缆在索鞍处保持平衡状态。 三、简述主缆和吊索的安全系数一般如何设计取值?

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

2.5.(重点工程)颍河特大桥主塔塔身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颍河特大桥共设置两座斜拉索塔,均为人字形。塔身总高度为38m,分上塔柱(20.443m)和下塔柱(17.557m),上塔柱采用圆端型矩形截面,共设置七道斜拉索,下塔柱为两道独立圆端型矩形柱,与桥墩及箱梁固结。颍河特大桥主塔为本标段施工控制重点。 桥塔布置及断面如图2.5-1所示。 颍河台湾大桥主塔总体布置 主塔塔身剖面图 图2.5-1 桥塔布置及塔身断面示意 下塔柱全高17.557m,采用C50混凝土,拟定沿塔身垂直方向分4个节段,其中1~3

每个节段5m,第4节段2.557。模板系统采用3层模板翻模施工,每层模板高2.5m,外模采用定形钢模板和弧形小模板拼装而成。模板由专业模板厂家加工制造,其强度、钢度、垂直度、同心度、表面光洁度等都应满足要求,以保证其安装、拆卸方便,脱模容易。模板加工好后,应在工厂试拼,确保无误后出厂。 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无预应力,根部5m内横桥向壁厚由100cm渐变至60cm,顺桥向壁厚由150cm渐变至90cm。 在完成承台施工后,按每节5m浇筑下塔柱。每个节段的施工程序是:安装劲性骨架→绑扎钢筋→立模→验收→浇塔柱混凝土→待强、凿毛、养生→拆模、翻模。 下塔柱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1-1所示。 在主塔施工前,精确测量定出主塔的平面位置,放出模板轮廓线,用砂浆找平模板下部的标高,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将塔柱处承台顶面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以保证墩台连接的质量。 2.5.1.2.下塔柱劲性骨架施工 为满足下塔柱高空施工过程中塔柱施工导向、钢筋定位、模板固定的需要,同时方便

理化检验学习小结

第一篇仪器分析 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1.概述 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 吸收曲线的讨论: ①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②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电子跃迁与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有机物紫外吸收光谱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电子跃迁的结果:σ电子、π电子、n电子。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 2 σ→σ*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 3 n→σ*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 4 π→π*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 5.生色团与助色团 生色团: 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称为生色团。简单的生色团由双键或叁键体系组成。 助色团: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红移与蓝移 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或紫移)。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 max:可作为定性依据;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有红外活性。 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1、伸缩振动 2、变形振动 红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类型 两种类型:色散型、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原子核的自旋 若原子核存在自旋,产生核磁矩: 核磁共振现象 自旋量子数 I=1/2的原子核(氢核),可当作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绕自旋轴转动时,产生磁场,类似一个小磁铁。 核磁共振共振条件 (1) 核有自旋(磁性核) (2)外磁场,能级裂分; (3)照射频率与外磁场的比值 0 / H0 = / (2 ) 自旋偶合:自旋核与自旋核之间的相互作用称自旋-自旋偶合,简称自旋偶合。 化学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

桥梁工程检测报告

《桥梁检测与试验》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陈晓强 2014年12月

试验一:小钢梁应变、挠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小钢梁试验,熟悉应变、挠度测试仪器和掌握相应的测试技术。 二、试验内容 1.掌握应变计、应变仪和百分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用位移计测量梁的跨中截面在各级荷载下的挠度值,绘制荷载—挠度的关系曲线,验证理论的计算挠度值。 3.用应变计量测梁的纯弯段上、下缘的应变值,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三、试验梁尺寸及试验方法 1. 受弯试验梁尺寸见图1。 图1 受弯试验梁尺寸(尺寸单位:mm) 2. 实验设备 ①小钢梁与法码 ②磁性表架与大行程百分表 ③电阻应变片、数据采集仪DH3818

④钢尺、铅笔等 3. 实验方法 ①一个班(40人左右)可分四组,每组10人左右的规模方式进行。 ②试验在试验台座上进行,用法码和支撑系统组合成加载系统,进行两点加载,加载位置a、b由各小组自己确定。 ③通过数据采集仪对荷载、应变和挠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用百分表量测挠度。 4. 试验步骤 ①根据自己选定的a、b,安装加载系统,计算各级荷载下理论的变形和应变值。 ②正确连接应变片与应变仪,安装百分表。 ③进行仪器调试,调试好后正式进行试验。 ④未加荷载前读出应变计、位移计。 ⑤试验分四级加载,每次加荷维持3~5分钟后,再读取应变仪和位移计的各级读数。 ⑥最后进行卸载,读取最终读数。 ⑦整理试验器材,处理数据结果,完成试验报告。

四、试验资料整理(第三组) 1.材料力学性能、荷载分级及实测数据 (1) R235钢材弹性模量= 2.1×105MPa。 (2)本组选取a=20cm, b=52.5cm。 (3)实测数据汇总表 ①半桥接法 仪表读数如下: 表1小钢梁应变、挠度试验实测数据汇总表(半桥接法)

斜拉桥施工-主塔爬模

第七节区间斜拉桥施工 一、概述 该桥是本合同段高架桥群第六联,起止里程为K23+242.673~K23+452.673,桥跨布置为108m+66m+36m的钢筋砼箱梁结构,由28对斜拉索悬挂于主塔上,跨越清河和立军路,位于R=400m的曲线上。清河河宽60m 左右,常水位在0.7m~0.8m。 主塔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φ2.0m,共布置15根;边墩及辅助墩均采用板式桥墩,基础采用φ1.5m钻孔桩,每墩下设4根桩基础。 主塔采用A形塔,塔高65m,为钢筋砼箱形结构,其顺桥向壁厚120cm,横桥向壁厚60cm,塔柱顺桥向顶宽4m,底宽5m,横桥向塔柱宽2.2m,下横梁与承台联为整体,横梁高6.5m,承台顶以上30m处设上横梁一道,梁高2m,上下横梁都是箱形空心结构。预心力采用φj15钢绞线和φ32筋,OVM系列锚具。 主梁为预应力钢筋砼箱梁,梁高2.6m,全长210m,纵向设62个横隔板,除主塔中心处三个横隔板间距为3m外,其余间距均为3.5m,横向为单箱双室截面;主梁顶宽11m,顶板厚25cm,底板宽5m,底板厚30cm,中腹板厚40cm,外腹板厚35cm,内腹板厚25cm,翼缘板厚为80cm。主梁采用双向预心力,纵向预心力体系为高强低松驰钢绞线R y b=1860MPa,松驰率≤2.5%;为平衡斜拉索的竖向分力,斜腹板上布置竖向预应力粗钢筋,轧丝锚体系,纵向预应力采用φj15钢绞线,OVM系列锚具,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 斜拉索采用φ7mm镀锌平行钢丝索,外包双层PE护套,钢丝标准强度R y b=1670MPa,梁上索距7m,塔上索距2m。主要工程数量见表3-7-1。

52 成桥试验

云阳县G25公路高架桥荷载试验 1. 概况 (1) 2. 试验依据 (1) 3. 试验内容 (2) 4. 测点布置 (2) 4.1 静态试验测点 (2) 4.2 动力试验测点 (3) 5. 试验荷载及其布置 (4) 5.1 试验车辆的确定 (4) 5.2 静态试验荷载工况 (4) 5.3 静载试验加载控制 (6) 5.4 动载试验荷载 (6) 6. 试验仪器 (7) 7. 静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7) 7.1 应变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 (7) 7.2 挠度测量结果及校验系数 (10) 8. 动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11) 8.1 冲击系数测试结果 (11) 8.2 桥梁振幅测试结果 (15) 8.3 动力特性测定 (22) 9. 桥梁结构性能评定 (22) 9.1 桥梁静态性能 (22) 9.2 桥梁动态性能 (23) 附录一有限元分析结果 (24) 附录二部分试验照片 (34)

1.概况 G25号公路位于云阳新县城城东,是新县城滨江南路与云江大道的连接线,G25公路中的桥梁工程为一弧线形高架桥。桥梁工程起点桩号为0+442.98,止点桩号为0+663.98,桥梁全长221米,桥面全宽20米。全桥共有三联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梁基本情况如下: (1)结构布置:(3×20米)+(20.5米+27米+20.5米)+(4×20米)。 (2)结构形式: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其梁高为1.5米,顶板厚0.22米,底板厚0.2米,腹板为0.5米4条等厚肋,箱梁两侧对称设置3米悬臂, 端部板厚0.15米,根部厚0.4米;桥墩为钢筋混凝土板式墩,桥台为桩 基、承台支撑的混凝土桥台。设计采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1989 合订本)。 (3)桥面宽度:15m+2×2.5m人行道=20米 (4)纵横坡:最大纵坡6%,横坡为单向2% (5)曲率半径:最小68米。 (6)行车道数:四车道双向行车 (7)荷载等级:汽-20,挂车-100,人群3.5kN/m2 受云阳县建设委员会的委托,我检测中心于2006年11月5日至2006年11月15日对该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通过试验,检验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检验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2.试验依据 (1)《云阳县G25公路高架桥工程设计文件》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设计规范》(JTJ023-85)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JTJ041-2000) (7)《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桥梁检测报告模板

某桥梁工程检查报告 现场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批准: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未经本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验证书或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3、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4、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目录 1 桥梁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技术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检测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检测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规范、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他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检测内容及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查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评定标准及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养护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备的投入及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构件编号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外观质量检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面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部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部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属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7 主要检测结果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桥梁技术状况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桥梁简介 该桥梁位于佛山禅城区中山公园旁,该桥主桥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桁架拱,净跨径为,失高。主拱肋高度,横向由7片拱肋组成,间距为。引桥为现浇板,跨径为,现浇板厚度为40cm。该桥修建于1977年6月。 桥面总宽,行车道宽,两侧人行道(含栏杆)均宽。 桥梁设计荷载为:汽-13,拖-60,人群。 桥面铺装层采用青混凝土,伸缩缝采用沥青填缝,栏杆结构采用铸铁栏杆,桥台使用现浇150号混凝土,基础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打入桩。 该桥整体布置示意图见图1-1,横断面布置图见图1-2,整体立面图照片如图1-3所示,桥梁整体正面照片如图1-4所示。 图1-1 总体布置图(单位:cm)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一、概述 在通常意义下,桥梁的设计必须遵照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这在桥梁的初步设计阶段显得尤为突出。桥梁初步设计要解决桥型方案问题,即根据行车、通航等使用要求,选定合适的桥梁类型和立面布置,确定主要的结构尺寸。对于斜拉桥方案,需确定塔的个数、主跨大小、边跨与主跨比例、主梁的截面形式和高度、主塔的形式、斜拉索的布置、主梁与塔和墩的连接或支承方式等主要参数。这些主要参数的确定通常是先根据经验初拟。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出设计内力,进行截面设计确定配筋和验算应力或裂纹,如果内力和截面设计结果不合理。再修正有关参数重新作结构分析和截面设计,直至满足规范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法在计算设计内力时,通常采用一次落架法计算恒载内力,这对于结构体系比牧简单的桥梁(如简支梁桥,采用一次落架法施工的中小型桥梁)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斜拉桥,由于斜拉索需要进行预张拉,因此即使采用一次落架法施工,结构内力的计算也不是确定的。斜拉桥一般采用悬臂法施工,最终的成桥恒载受力状态是通过施工过程一步步形成的,施工过程中斜拉索要逐根安装并进行张拉。施工工序和张拉索力决定了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也决定了成桥的恒载受力状态。但张拉索力的确定又必须有一个已知的成桥恒载受力状态作为目标才能实现。因此斜拉桥的设计计算首先要解决成桥受力状态的问题。 前,桥梁的设计规范采用极限状态理论,分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两种极限状态。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构刚度、截面应力或裂纹宽度: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截面的极限抗力。通常按弹性理论进行结构内力计算,按此内力进行验算。但由于斜拉桥为高次超静定结构,如果要分析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则必须考虑材料的塑性,充分计入材料和儿何非线性引起的结构内力重分布,才能真正求出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国内外在这方面有一些研究,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二、斜拉桥成桥受力状态确定方法 斜拉桥成桥受力状态包括成桥恒载内力状态和主梁线形状态,并且对于混凝土斜拉桥,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成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恒载内力状态和主梁线形状态会随时间变化,通常认为5年后才能基本稳定。成桥恒载状态应以混凝土收缩徐变荃本完成后的稳定状态为准,但在变化阶段桥梁也应能满足使用要求。 主梁线形状态主要指成桥恒载状态下主梁的标高符合设计标高的要求。这通常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了桥下通航净空、桥面纵坡、竖曲线后就成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斜拉桥施工方案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 斜拉索挂索、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光武大桥采用两联80+80m单塔双索面斜拉桥,塔高34.21米。全桥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索为双索面,每个箱梁中央布置一个索面,横桥向对称布置在索区里。斜拉索直接穿过中腹板锚固于箱梁底面。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8.0m;塔上索距2.05m,等间距布置。拉索的水平倾角在25.153°~37.682°。 斜拉索采用防腐性能优越的喷涂环氧钢绞线斜拉索体系,规格为OVM250AT-61,两端采用可换索式250AT锚具。每个索塔斜拉索横向单排布置,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单层环氧涂层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15.24mm,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斜拉索外包HDPE整圆式护套管规格为ф260mm。全桥斜拉索共12对拉索,钢绞线约191吨。整束斜拉索钢绞线防护体系由单根钢绞线PE管、哈弗管外套、锚具、锚头防腐固体油脂、锚头环氧砂浆等组成。 全桥斜拉索布置情况 二、编制依据 1、《南阳市光武大桥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OVM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施工指南》 三、OVM250AT斜拉索体系结构说明 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抗滑锚固段+塔柱内索鞍段+抗滑锚固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构成, 1、锚固段

主要由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组成。在锚固段锚具中,夹片、锚板、锚固螺母是加工上主要控制件,也是结构上的主要受力件。 A.密封装置:其主要起防止漏油、防水的密封作用。它由防损板、内外密封板、密封圈构成。并在密封装置内注防腐油脂对剥除PE层的钢绞线段起防护作用。 B.防松装置:主要由空心螺栓和压板构成,在钢绞线张拉并预压结束后安装此装置,可实现有效地对单个锚固夹片保持夹紧力,从而对夹片起防松、挡护作用。 C.保护罩:保护罩安装在锚具后端,并涂抹无粘结筋专用防护油脂,主要对外露钢绞线起防护作用。 2、过渡段 主要由预埋管及锚垫板、减振器组成。 2.1预埋管及垫板:在体系中起支承作用,同时在垫板正下方最低处应设有排水槽,以便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 2.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本桥拟采用可调式减振器,以充分发挥减振器的减振作用。 3、自由段 主要由带HDPE护套的无粘结镀锌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等构成。 3.1无粘结镀锌钢绞线:为拉索的受力单元。 3.2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3.3 HDPE外套管:主要对钢绞线拉索起整体防护作用,本工程采用规格分别为ф260mm,HDPE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HDPE焊机进行对焊。 A.梁端防水罩:主要起支承HDPE外套管和防止雨水由梁端预埋管进入拉索锚具的防 护作用。 B.塔端连接装置:由于HDPE外套管的热胀冷缩特性,其主要为塔端HDPE自由端热胀冷缩过程中提供空间和起密封防护作用。 4、抗滑锚固段 主要由锚固筒、减振器、索箍组成。 4.1锚固筒:锚固筒安装在塔外预埋的索鞍(分丝管)钢垫板上,主要对减振器起支承作用。 4.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 4.3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桥梁结构荷载试验

成桥动力荷载试验 三、桥梁动载试验 (一)检测项目和参数 桥梁结构动力荷载试验的项目内容包括: 1、检验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响应,如桥梁结构动位移、动应力等动 力响应,测试桥梁结构的位移冲击系数、应力冲击系数; 2、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如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的脉动试验或跳车 激振试验; 3、测定动荷载本身的动力特性,如动力荷载的大小、自振频率等。 (二)检测方案 进行桥梁结构动荷载之前,应编写试验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1、试验目的和依据; 2、试验项目和主要测试参数,确定试验荷载工况,并设计测点布置图,每一测点均应有 编号,给出测点布置图; 3、根据试验项目和要求,选择试验仪器设备,计划设备布置方案; 4、制定试验日程,明确人员分工,使测试过程做到统一指挥,有序进行; 5、提出试验过程中需要业主配合的有关事项,如:联系方式、提供电源、必要的脚手架 和及时的交通管制等。 (三)仪器设备 桥梁结构振动测试的测试传感器,主要包括:应变传感器和振动响应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可以采用和静态应变测试相同的应变片,振动响应传感器主要测试动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加速度传感器和拾振器。动载试验常用的仪器、仪表的使用精度和测量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桥梁结构动载试验常用仪器及技术参数 (四)作业指导书 1、桥梁结构振动测试的目的 桥梁结构的动载测试是研究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和车辆动力荷载与结构的耦合振动特性,是判断桥梁结构运营状况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2、准备工作 动载试验前,首先应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准备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1)搜集与试验桥梁有关的设计资料和图纸,详细研究确定试验荷载;

桥梁检测报告

课程《桥梁检测与养护》桥梁检测部分报告 姓名: 学号:

前言 感谢老师本学期给我们讲授《桥梁检测与养护》课程的桥梁检测部分,听完老师给我们讲的桥梁检测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桥梁检测的理论知识以及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实际经验,而且让我意识到目前桥梁检测和养护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意识到作为未来的桥梁工作者,在我们修改新桥梁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旧桥的检测和养护工作。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已建成规模,已成为世界上的桥梁大国。在桥梁建设放缓的过程中,然而近些年来却出现了很多桥梁坍塌事故。桥梁建成通车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在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环境的作用下,桥梁的耐久性下降,造成安全度降低,然而人们常常忽视了桥梁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以致很多桥梁结构出现缺陷问题时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加固,以至于最后出现桥梁坍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重大的损失。基于中国当前现状,有大量的已建设桥梁处于不安全或是有缺陷的服役状态,因此有必要而且迫切的需要建立起从桥梁管理、桥梁检测系统、检测技术和养护措施等的一整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的缺陷,从而延长桥梁的耐久性,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事故。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和掌握了我国桥梁建设与养护的现状,桥梁常见的一些结构性缺陷、桥梁管理系统、桥梁检测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桥梁荷载试验和评定等内容,并且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实际桥梁的缺陷图片以及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给我们详细了讲解了桥梁检测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本报告将从桥梁检测的目的与分类、桥梁结构性缺陷、桥梁检测技术及其适用性、基于新建桥梁混凝土斜拉桥检测和试验、已建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钢箱梁斜拉桥的检测与评定和桥梁检测现状与未来发展六个方面进行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