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txt14 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

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 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 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 血型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 AB0血型抗体

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 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 ,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 肾小管蛋白尿

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 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 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 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

子。

12. 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 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 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 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 内源性凝血系统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刘的激活[IX a-PF3-忸-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X。

17. 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四因子激活及因子川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 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刘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刘a的过程(简意:即刘a激活过程)。

19. 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刘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 Rh 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 渗透压差

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22. 真性糖尿

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

23. 肾性糖尿

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

24. 血红蛋白尿

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

25. 乳糜尿

指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观是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26. 管型

是肾小管中蛋白聚集物形成的管状铸型。

27. 溶组织内阿米巴

为公认致病的阿米巴,根据其生活史各期的变化而分滋养体和包囊期,可引起肠阿米巴痢疾或其他阿米巴病。

28. 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引起的炎性积液,渗出是炎症病灶内血管中的液体成份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过程。

29. 滤出液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滤出,这种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称滤出液。

30. 血液流变学

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31. PH

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32. 稀释倍数

稀释前溶液浓度除以稀释后的溶液浓度所得的商。

33. 双缩脲反应

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甲酪基(CONH)2 的化合物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色复合物的反应。

34. 中位数

计量资料的一群观察值按大小依次排列,其所在的数位于中间者即为中位数。

35. 变异系数

标准差除以均数而得的百分比,表示方法的相对精密度。

36. 酶

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一类具有特异性和催化能力的蛋白质,亦称生物催化剂。

37. 正常值

应用统计方法来确定的某种生理指标的正常波动范围。

38. 糖原异生

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及乳酸、丙酮酸和甘油)在肝脏和肾脏等器官中某些特有酶的催化下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的过程。

39. 摩尔浓度

是以1 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表示的浓度。

40. 蛋白质误差

样品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或多肽时,常使pH 值的比色测定出现严重的误差。

41. 酶的活性单位

指在一定的作用条件下,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作用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42. 精密度

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和平均值的相接近程度。

43. 医学决定水平

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

44. 电泳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现象。

45. 准确度

是指测定结果和真值接近的程度。

46. 电渗

在电场作用下,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现象。

47. 溶血

当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细胞外液体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过度膨胀而发生破裂,这一现象谓溶血。

48. 摩尔吸光数

在规定的波长处,1摩尔浓度的溶液通过光径1cm比色他时的吸光度。

49. 比色法

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

50. 体液

是指机体内的水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等。

51. 真脂

中性脂肪或称三酸甘油酯。

52. 酶激活剂

能使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物质。

53. 水解酶

凡促进作用物的加水分解作用的酶。

54. 荧光分析法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55. 标准溶液

亦称基准溶液,是浓度已经准确测知的溶液。

56. 米氏常数

简指反应速度v 为最大速度V 的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57. 同工酶在同一种属中其理化及生物性质不同而能催化相同反应的酶。

58. 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而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59. 酶的热稳定试验利用不同来源的酶对热的稳定性不同,比较血清加热前后酶活性的变化来区别酶的

器官

来源。

60. 等电点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特定的pH 溶液中所带正电荷数恰好等于负电荷数。此时蛋白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溶液的pH 称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1. 鞭毛细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62. 荚膜

细菌细胞壁外围绕的粘性、胶胨样物质,厚度在0.2卩m上者,称为荚膜。

63. 芽胞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折光性很强的小体,有强大的抵抗力。

64. L 型细菌

无细胞壁或细胞壁有缺陷的细菌。

65. 噬菌体

是侵袭细菌、真菌或螺旋体的病毒,在易感的宿主细胞内增殖并将其裂解。

66. 质粒

存于细菌染色体外的环形DNA。

67. 条件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平衡状态破坏时可引起疾病者。

68. 外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69. 内素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外部结构,当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释出的毒性物质。

70. 甲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草绿色溶血环。

71. 乙型溶血指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细菌菌落周围的无色透明溶血环。

72. 异染颗粒

指白喉杆菌菌体的染色性不均匀而出现的染色较深的颗粒。

73. 菌体抗原

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有抗原性、耐热与相应抗体呈颗粒状凝集。

74. 鞭毛抗原

细菌的鞭毛蛋白,有抗原性、不耐热,与相应的抗体呈絮状凝集。

75. 表面抗原

细菌体周围的多糖成份,不耐热,可阻断0 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76. ETEC

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

77. EPEC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茵。

78. EIEC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79. 非发酵菌

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无芽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80. 卫星现象

指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在金葡萄周围处的菌落增大现象。

81. 抗原

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而生成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产物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82. 补体结合试验

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激活补体,此为两组抗体抗原争夺补体的试验。

83. 非均相免疫技术

指在免疫反应中必需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84. 抗原特异性

指抗原具有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85. 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活性而不耐热的球蛋白,存于人和动物的正常新鲜血清中。

86. 免疫活性细胞

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性免疫反应的细胞。

87. 体液免疫

B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88. 细胞免疫

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89. 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反应。

90. 抗原抗体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杭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91. 免疫佐剂促进抗体产生的抗原辅助剂。

92. 单克隆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纯净抗体。

93.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液相中特异结合生成沉淀物的反应。

94. 双向扩散试验

指在琼脂内抗原和抗体各自向对方扩散,在适当比例处形成沉淀线的试验方法。

95. 凝集反应

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96. 均相免疫技术指在免疫反应中不需要分离结合型与游离型标记物的技术。

97. 荧光抗体技术以荧光物标记抗体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

98. 自身免疫病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的抗体或免疫细胞,从而导致细胞损伤的疾病。

99. 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和其它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幼稚或免疫反应障碍或不全的疾病。

100. 独特型

指同一个体不同B 细胞系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性差异,即可变区中高变区的抗原决定簇不同。

1.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答:(1延长:①第忸、区、幻因子缺乏;②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凝

物质增多。

V、X因子减少;③抗(2)缩短:①DIC的咼凝期;②血液咼凝(血栓前状态);③技术操作错误。

2.

出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答:延长表示止血初期缺陷:(1)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

(2)

管性假血友病;(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量及功能异常;( 3 )

3.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

答:

.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形成。

4.简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原理。

答:(1)血浆因素: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使红细胞Zeta 电位降低;

(2)红细胞因素:影响血浆逆阻力。

5.根据细胞分布和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几个部分?

答:(1)分裂池:从原粒细胞T晚幼粒细胞;

(2 )成熟池:包括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

(3)贮存池:包括分叶核和部分杆状核细胞;

(4)循环池:包括半数成熟细胞循环入血;

(5〕边缘池:附着血管壁可与循环池互换。

6.简述粒细胞的成熟过程。

答:粒细胞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定向干细胞T原始粒细胞T早幼粒细胞T中幼粒细胞T晚幼粒细胞T杆状核细胞T分叶核细胞。

7.血沉测定(魏氏法)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采血后在室温下必须2小时内测定;(2 )室温保持18?25C,否则需注明校正。(3)血沉管必须清洁干燥;(4)血沉管必须垂直放置,避免阳光直射,(5)混合需均匀,吸血量准确。

8.点彩红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可见于铅、汞、苯、苯胺中毒及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病人。

9.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1)具有吞噬活性及复杂的杀茵系统;(2)参与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的清除。

10.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贫血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1)正常性贫血;(2)大细胞性贫血;(3)单纯小红细胞性贫血;(4)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1.何谓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病因有哪些?答: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常见病因:(1)活动性肾盂肾炎;(2)肾移植;(3)镉中毒等。

12.实验室常见的抗凝剂有几种?

答:(1)枸橼酸盐;(2)草酸盐和双草酸盐;(3)肝素;(4)乙二胺四乙酸。

13.简述尿中3 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答:用于诊断近曲小管受损的灵敏指标,可估计某些药物对肾脏的损害,井可协助鉴别尿赂感染的诊断。14.简述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

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组成。

15 .常见红细胞异常结构有哪些?

答:(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2)染色质小体(HOwelI-Jolly s body);(3)卡波氏环;(4)有核红细胞。

16.引起血细胞人工计数的误差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

答:(1)技术误差:①取血部位不当;②稀释倍数不准;③血液凝固;④充液不当;

⑤混合不均,⑥白细胞影响;⑦仪器误差;⑧血浆自家凝集或球蛋白过高。

(2)固有误差(允许误差)。排除方法:①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索质的培养;②搞好质

量考核和评价。

17.简要说明引起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答:常见者有三类:(1 )相对增多:如呕吐、腹水、烧伤等血液浓缩;

(2)继发性增多:如慢性肺心病、长期缺氧所致代偿性增多;

(3)真性红细胞增多:系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等。

18.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答:(1 )正常值:成人:0.008 ?0.02 (25 ?75)X109/L 儿童:0.02 ?0.06X109/L ;

(2)临床意义:①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②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19.简述红细胞的起源及发育过程。

答:(1)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2)发育过程:红系定向干细胞T原红细胞T早幼红细胞T中幼红细胞T晚幼红细胞

T网织红细胞T成熟红细胞。

20.简要说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评价方法。答: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公布仪器评

价方案包括6 项指标:

( 1)稀释效果; ( 2 )精度:批内和批间; ( 3)可比性(与已校正仪器作平行测定) ;

( 4)准确度测定;( 5)异常标本和干扰的影响观察; ( 6)天然血细胞做校正质控(或用人工标准颗粒) 。

2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HiCN)。

22.交叉配血试验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 1)严格三查三对,遵守操作规程; ( 2 )所用容器必须清洁干净,不得交叉使用,

( 3)年老体弱患者,观察结果时不可用力振摇,以防假阴性。( 4)一次大量输血时,献血者

之间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2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有哪些?

答:( 1)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 2)分泌组织胺酶破坏组织

胺抑制过敏反应。

( 3)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24.简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

答:( 1)瑞氏染料由酸性伊红和碱性美兰组成复合染料;

(2)细胞中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伊红结合染为粉红色,核蛋白和淋巴细胞浆为酸性,与碱性美蓝结合染为蓝色称碱性物质,而中性物质成等电状态与二者结合染为紫红色称中性。

25. 血库发血时注意哪些问题?答:(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2)认真检查血液质量; (3)发血人与取血人共同执行三查三对,并签名登记。

26.腺热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为几种类型?

答:根据Downey分型共三型:(1 )1型(空泡型);(2)n型(不规则型);(3)川型(幼稚型)。

27.单核细胞增多常见哪些疾病?(列举 5 种)

答:( 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2)疟疾;( 3)黑热病;( 4)活动性结核; ( 5)单核细胞

白血病;( 6)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28.什么是白细胞血型?

答:是存在人类白细胞膜上的一种与其他组织细胞共同有的同种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抗原。

29. 何谓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答:外周血中中性杆状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等更幼稚细胞称为核左移,正常中性粒细胞、三叶核以上细胞增多者称为核右移。

30. 简述红斑性狼疮细胞的形成机理。

答: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

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31.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答: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恶性肿瘤、心肌梗塞等。

减少:某些传染病 (伤寒、流感、疟疾) 、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血液病、过敏休克、恶液质、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2. 尿液沉渣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管型;(2)红细胞; (3)白细胞; (4)上皮细胞; (5)巨噬细胞; (6)肿瘤细胞; ( 7)细菌;( 8)结晶体。

33. 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葡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

答:( 1)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反应,细菌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指示剂变色。

(2) pH: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在酸性尿中为橙红色,

碱性尿中为蓝色。

3)蛋白质:系pH 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4)糖:特异性氧化酶法。

34. 尿糖测定(氧化酶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何在?

答:(1)尿中含有比色素原的亲合力更强的物质如维生素E。(2)患者服用大量左旋多巴后

产主抑制反应。

35.尿中酮体包含哪些物质?

答:包括乙酰乙酸、丙酮、 3 -羟丁酸。

36.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答: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

蛋白的结合能力即出现血红蛋白尿。

37.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1)吞噬能力: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衰老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2)传递免疫信息;(3)激活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功能。

38. 简述单榔田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答:起源于定向干细胞,在骨髓内经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发育成单核细胞时释入血流。

39. 简述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

答:(1)B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加体液免疫。

(2)T 淋巴细胞: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40. 简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1)前后化素转变成活化素;(2)血浆素原转化为血浆素:(3)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41. 简述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答:(1 )采血部位:手指(中指、无名指)或耳垂;(2)深度:2?3mm使血液自然流出;(3)切忌用力挤出,第一滴血弃去;(4)采血完毕,局部用消毒棉球擦净。

42. 什么是ABO血型抗原?

答:是每人专有血型抗原物质,它由多糖和多肽组成,多肽部分决定ABC血型抗原性,多糖

部分决定特异性。

答: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在骨髓、脾脏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发育成熟者为B淋巴细胞。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为T 淋巴细胞。

44.简述红细胞比积测定的注意事项。

答:(1)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净防止溶血。(2)不能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3)严格遵守试验规定的离心力和转速;(4)采血后应在3 小时内检测完毕。(5)空腹采血。

4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室检查有哪三类基本方法?

答:(1)对血小板和某些凝血因子检查;(2)对纤溶系统活性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

(3)

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46. 简述肝素抗凝剂的优点、用量及注意事项。答:优点:(1)抗凝能力强;(2)不影响血

细胞体积;(3)不溶血。

用量:1g/L水溶液0.5ml (37?50 C干燥);抗凝血5ml (相当0. 5mg ),

注意:配后及时使用,不可久置。

47. 疟原虫有几种类型?答:三种:(1)恶性疟原虫;(2)三日疟原虫;(3)间日疟原虫。

48. 什么是血型和血型系统?答: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血型系统:是指一种新的血型抗原在已发现的各种血型中均匀分布,它在遗传上互不相干。

49. 简述瑞氏染色法的注意事项。

答:(1 )血膜必须干燥;(2)染色时间、浓度、温度、细胞数量在染色前需摸索最佳条件;

(3)染色液不可过少,染后需用流水冲洗;(4)染色时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

50. 简述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答:本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体存在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

51. 造成ABO定型错误的原因有哪些?答:(1)责任心不强;(2)ABO标准血清质量不高;

(3 )红细胞浓度过淡或过浓;(4)假凝集、冷凝集、弱凝集及细菌性凝集干扰。

52?什么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答:指四因子激活及因子川(组织因子)活化过程。

53.嗜中性粒细胞常见中毒性改变有哪些?答:(1)中毒颗粒; (2)空泡变性; (3)Dohle

氏体;(4)退行性变。

54.简述异型淋巴细胞形成的原因。答:当存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时,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等或过敏原刺激,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常淋

巴细胞,免疫学研究认为异常淋巴细胞即T 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异,向母细胞转化所致。

55.什么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答:抗凝血始动反应,因子刘的激活,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

因子X。

56.简要说明凝血过程可分为几种途径。答:可分为三种途经: (1)内源性凝血系统; (2)

外源性凝血系统; ( 3)共同途经。

57. 检验科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内含是什么?答:(1)凡已知分子量的物质,都应使用物质的

量单位,即以mol (或分子数代替质量浓度g、mg)o

(2)统一用升(L)来表示体积,基本单位的分母;

(3)酶活性单位以每秒酶促反应转化底物的量表示。

58. 简要说明渗出液与滤出液的区别?答: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所致的炎性积液,是炎症病灶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

滤出液:是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非炎症性组织液。

59. 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包括哪三个层次?答:( 1)血液的宏观流动性质; ( 2)血细胞流动性质;( 3)生物化学成分(包括凝血有关因子) 。

60. 简述血液流变学。答: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变形流动特性及在医学等领域内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61. 正规书写检验报告应该注意哪些?答:( 1)准确真实;

( 2)简洁易辨; ( 3)填写全面;

( 4)规格要统一:项目名称、使用单位、数字或单位。签名要求统一化。

62. 血沉测定(魏氏法)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采血后在室温7.2 小时内测定;(2) 血沉管须清洁干燥;( 3)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准确,不应有凝集;

( 4)血沉管要严格垂直放置( 5)报告结果用温度进行校正。

63. 评价血细胞计数仪需哪几项指标?答:(1)精度:批内、批

间和总重复性; (2)可比性:偏差性质;( 3)准确度;( 4)抗干扰能力。

64.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作什么鉴别试验?答:由于I、n、川、W、V因子减少或缺陷可影响凝血酶原时间,经一定手续处理的血清或血浆加入被检血浆中,观察纠正后的结果,以进一步确定何种因子缺陷。

65. 简述血块收缩时间测定的原理。答:(1)由于血小板血栓收缩蛋白的作用,使纤维蛋白网发生收缩所致。(2)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凝血酶原四因子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以及红细胞比积对血块回缩也有一定影响。

66. 什么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答:是重要的抗凝血系统,它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流动状态,修复损伤组织等均有重要作用。

67.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答:三个阶段: (1)前活化素转变成活化素; (2)血浆素原转变成血浆素; (3)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68. 简要说明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答: (1)本试验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时间延长主要见于n、v、%、x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和抗凝物质增多。

69.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抑制物有哪些?答:(1)抗活化素;

(2)抗血浆素①缓慢的抗血

浆素②快速作用的抗血浆素。

70. 简述尿液渗透量测定的临床意义。答:是了解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较为精确的检查方法。

71. 何谓功能性蛋白尿?常见原因有哪些?答: (1)非器质性病变尿中出现一过性少量蛋内

质。称力功能性蛋白尿。(2)原因:体位性蛋白尿,剧烈活动、高温、寒冷所致。

72. 尿标本保存常用哪些防腐剂?答:(1)甲苯;(2)麝香草酚; (3)福尔马林。

73. 引起尿液混浊的原因有哪些?答: (1)碱性尿在体外遇冷后;(2)酸性尿中尿酸盐的影响;( 3)尿中含脓、血,上皮细胞;

( 4)高脂血症伴随脂尿; ( 5)淋巴液进入尿中的乳糜尿。

74. 收集尿液标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 ( 1 )容器应清洁干燥; (2)女性应避免月经期留尿,必要应冲洗。

( 3)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 4)细菌培养应按要求(导尿/消毒后取中段尿) ,收集无菌容器

中。

75 .正常尿液中可含有哪些微量蛋白质?答:(1)白蛋白;(2)肌红蛋白;(3) 3 2微球蛋

白;( 4)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及少量酶类:

(5)由泌尿系统分泌的组织蛋白。

76.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何在?答:(1)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反应条件比较温和;(2)

催化效率非常高,为一般催化剂的106?1013倍;

(3)具有高度专一性;(4)酶具有活性部位:起作用的不是整个酶分子,受产物或底物反馈调节。

77,简述血清铁测定的注意事项?答:(1 )所用试剂含铁量要少。(2)试剂配制必项用重蒸

馏水或去离子水。(3)注意所用器皿、试剂及蒸馏水不被铁污染。

(4)玻璃器皿洗后可用稀盐酸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5)溶血对测定有影响。

78?结合下面的米氏方程,解释一下当[s] >> km时测得的反应速率v等于最大反应速率V

的道理。v=V[s]/Km+[s]。答:当[s] >> Km时,Km可忽略不计,此时上、下[s]均可消去,结果v= V。

79?简述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义。答:(1)急性黄疸性肝炎恢复期总胆红素下降而3胆红素

百分比却显著提高。

(2)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血清中 3 胆红索常小于总胆红素的75%。

80 ?肿瘤标志物一般为分:(1)激素类;(2)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3 )标志酶;(4)其他蛋白类,请每类各举出一个标志物名称。

答:(1)HCG ACTH降钙素等;(2)AFP, CEA TPA(组织多肽抗原)等;

(3)ALP, ACP r-GT , 5'-NT 等;(4)CRP Tf (TRF) , PA, BJ 蛋白等;

81 ?临床生化的研究内容有哪三个方面?答:(1)人体的化学组成;(2)人体内进行的化学

变化及其规律;(3)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与生理功能的联系。

82?何谓糖化血红蛋白,其临床意义何在?答:(1)血红蛋白分子中B链的氨基酸末端与糖

结合而成。(2)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多反映病人1 ?2 个月前血糖水平。

83 .简述血浆载脂蛋白的ApoA, ApoB的临床意义。答:Apo-A1 :增高:乙醇性肝炎,高 a -脂蛋白血症。

下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梗阻、先天疾患Tangrer病。ApoB :增高:n型

高脂血症、胆汁淤积、肾病、甲亢等,下降:急肝、肝硬化、低B脂蛋白血症、甲低等。

84.简述影响酶促反应的基本因素。答:(1)温度;(2)pH; (3)反应时间;(4)底物浓度;(5)激活剂或抑制剂。

85 ?血液中一些化学成分可因标本采集不当而受影响,常见的标本变异因素有凡种?各举一例。答:(1)空腹采血血脂测定;(2)防止气体逸散CO2 ;

(3)防止分解血糖;(4)防止污染血清铁;(5)防止溶血K+ 、LDH。

86.简述同工酶分离鉴定的常用方法。答:(1)电泳法;(2)层析法;(3)热稳定法;(4)

酶动力学法;(5)免疫学法。

87. 简述反映胆道梗阻的酶类及其表现。答:(1)ALP: 90%的胆道梗阻患者升高,癌变时升高显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轻中度升高。

(2)r-GT :临床意义与ALP相似:(3)5'-NT和LAP

临床意义与ALP相似,5'-NT在儿童、青年及骨骼疾病时都不升高,特异性优。

88. 怎样才能提高比色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答:.(1)适当的滤光片;(2)被测物质的吸光度应在0.1?1.0之间;(3)比色杯透光率一致,位置一致。(4)准确掌握比色时间i (5)试剂本身有颜色,应做空白管。

89. 酶的国际单位如何规定?答:1961年国际生化学会(IUB)酶学委员会建议改用统一的

国际单位。一个国际单位为: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温度25C、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

每分钟催化1 微摩尔底物变化所需的酶量。可用IU/L 或IU/ml 表示。

90. 什么叫离心力?影响离心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答:物体以一定速度依四周运动方式旋转,此时就形成一种力,此力通过物体脱离圆周运动的圆心。

影响离心力大小的因素是:(1 )离心半径;(2)离心速度(转数/分)。

91 ?简述血糖测定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法(GOD的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略)

92. 简述双缩豚法测定血清蛋白的原理。答:(1)氨基酸通过肽链连接(--CONH--);(2)碱性环境;(3 )肽链与铜离子再合成紫红色络合物。

93. 目前GPT测定方法有几种?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比色法(赖氏、金氏);反应时间长,活力高时产物生成量不与酶活力成正比,赖氏法采用卡门氏单位,金氏法单位定义不

合理。(2)酶联紫外连续监测法:根据A340nm处光密度的下降速率测定酶法。结果接近最大反应速度、准确、快速,由于采用了最适条件,结果较赖氏法增高。

94. 为什么一些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沉淀?答:(1)酒精、甲醇、丙酮吸水性强,能破坏蛋白质胶粒上的水化层而使其沉淀(即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而使蛋白质沉淀)。(2)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往往引起变性,如酒精消毒。

95. 何谓误差?常见误差分几种?意义何在?答: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或定值的不符合性,系统误差:测定结果与真值存在同一倾向的偏离,见于方法误差、操作误差、试剂不纯等。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是一种不定的,以偶然不可预料的方式出现的误差,结果超线性范围、

标本处理不当、仪器漂移、光电池老化等。

过失误差: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等引起。如操作失误、填错结果等。

96.何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血浆浓度在炎症时反而降低?答: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

蛋白。

97. 实验室常用的层析法有几种?答:(1)纸层析;(2)薄层层析;(3)气相层析;(4)液

相层析;(5)凝胶过滤层析;(6)离子交换层析。

98. 血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答:(1)释放能量,是能量的主要来源。(2)与脂类形成

糖脂,是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3)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是结缔组织的基质,腺体与粘膜分泌液的成分。(4)糖元异生形成蛋白质及脂肪。

99. 简述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正常数值是多少?.(略)

100.何谓固相酶?有什么特点?答: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其吸附、包

埋或共价结合在载体上,使之变成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特点:(1)反复使用;(2)稳定性好;(3)对干扰不敏感;(4)机械强度高

临床医学检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三基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三基试题1 一.A1 型选择题 (共 25 分) 各题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蛋白质在等电点条件下,其中的氨基与羧基: A.全部不解离 B.全部解离 C.解离数相等 D.氨基解离>羧基解离数 E.氨基解离<羧基解离数 C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学诊断是根据病人血清含有一种抗体能与以下物质发生凝集: A.ⅪⅤ型肺炎球菌 B.人"O" 型红细胞 C.绵羊红细胞 D.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 病毒) E.MG 株链珠球菌 C 3.用于分离肠杆菌细菌的选择培养基,都含有一种共同的成分,它是: A.胆盐 B.中性红 C.乳糖 D.蛋白胨 E.氯化钠 C 4.血钾、钠、氯、钙测定时,标本应置于 A.石蜡油试管 B.普通抗凝管 C.胆汁培养基 D.肝素抗凝管 E.干燥清洁试管 E 5.含 LDH 丰富的组织是 A.肝组织 B.心脏 C.红细胞 D.肾组织E.脑组织 A 6.精子能活动,但方向不定,常有回旋,应判为 A.活动力良好 B.活动力较好 C.活动力不良 D.无活力 E.以上都不是 B 7.混浊酸性尿加热后变清可能是 A.草酸盐 B.硫酸盐 C.胱氨酸盐 D.尿酸盐 E.以上都不是 D 8.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的裂殖子数目是 A.6~12 个 B.12~24 个C.24~36 个 D.36~48 个 E.>48 个 B

9.微生物学检查中常要求采集双份血清行血清学检查是因为 A.早期血清分离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可用以证实恢复期血清中抗体的特异性 B.假如一份血清因污染等意外原因无法检查,还有另一份备用以保证得出结果 C.相互验证,作为对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D.观察抗体水平的消长,以排除非特异回忆反应 E.只有采集双份血清才可能既检查抗原又检查抗体 D 10.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最可靠的依据是 A.疫水接触史 B.粪便孵化毛蚴阳性 C.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肝大左叶超过脐剑线中点E.脾大 B 12.寄生虫学免疫诊断皮内试验,24 小时后局部出现阳性反应属于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非变态反应 D 13.下列离子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是:A.NO3B.NH4+ C.HCO3D.HCOOE.SO42C 11.下列关于酸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和的水溶液显中性 B.某弱酸的水溶液浓度越小,该酸的电离度越大 C.磷酸比盐酸的酸性强 D.因为氨分子不含氢氧根,所以不是碱 B 14.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电离度: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在酸性溶液中增大 C 15.血清学诊断最基本的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结合的 A.可逆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

医学检验不要的部分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思考题: 1、叙述L-α氨基酸结构特征,比较各种结构异同并分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结构特征: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结合了4个不同的原子和基团:羧基、氨基、R 基和一个H原子。 比较:非极性脂肪族R基氨基酸:R基是非极性疏水的 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R基是极性亲水的,可以与水形成氢键。 芳香族R基氨基酸:R基有苯环结构 带正电荷R基氨基酸:R基生理条件下可以结合H离子而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R基生理条件下可以给出H离子而带负电荷 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什么是肽键?什么是肽单元? 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 肽单元,肽键中的4个原子及相邻的2个α-C原子重复形成的长链结构。 4、解释蛋白质分子中模体和结构域概念及其与二、三级结构的关系。 模体,又称超二级结构,是指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聚集和结合形成的特定构象单元。 它是蛋白质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时经过的一个新的结构层次。 结构域,存在于许多较大(由几百个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稳定的球形折叠区,有时与其他部分之间界限分明,可以通过对多肽链的适当酶切与分子的其他部分分开。 结构域是三级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章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思考题: 1、说明碱基与戊糖、核苷与磷酸的连接化学键是什么?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什么? 碱基与戊糖的连接化学键是糖苷键;核苷与磷酸的连接化学键是磷酸酯键;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3’5’-磷酸二酯键。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试题

基础知识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得原因就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她生化指标 B、血细胞得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得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得G-6-PD可促使葡萄糖得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得原理有关得酶就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得描述,错误得就是 A、免疫耐受就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得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与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得就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得调理、吞噬与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得调理、吞噬与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得疾病就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就是 A、结合抗原后得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得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得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正确答案】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得目得就是 A、保存组织细胞得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得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10、捕获法ELISA检测得Ig类别就是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 A

医学检验三基知识试题复习

105.关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错误的是 A.氧化酶阳性,可氧化分解麦芽糖产酸 B.在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良好 C.赖氨酸脱羧酶阳性 D.DNA酶阳性 【本题答案】A 106.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的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粪产碱杆菌 C.恶臭假单胞菌 D.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本题答案】D 107.培养物经涂片、染色,如为革兰阴性成双排列的球杆菌,形态似奈瑟菌;KIA底层及斜面不变色、无动力,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可初步确定为细菌种属是 A.不动杆菌属 B.假单胞菌属 C.肠杆菌属 D.产碱杆菌属 【本题答案】A 108.在下列革兰阴性杆菌中,动力、氧化酶、硝酸盐还原三项同时阴性的细菌是 A.军团菌 B.产碱杆菌 C.伤寒沙门菌 D.不动杆菌 【本题答案】D 109.从革兰染色及形态排列上看,与不动杆菌属细菌相似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淋病奈瑟菌 【本题答案】D 110.引起感染的最常见的不动杆菌是 A.醋酸钙不动杆菌 B.鲍曼不动杆菌 C.溶血不动杆菌 D.琼氏不动杆菌 278

【本题答案】B 111.不动杆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是 A.鲍曼不动杆菌 B.洛菲不动杆菌 C.溶血不动杆菌 D.醋酸钙不动杆菌 【本题答案】A 112.能产生外毒素的志贺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本题答案】A 113.肺炎患者痰标本为黄色脓痰、粘厚,可能感染的是 A.肺炎链球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本题答案】C 114.假单胞菌属的特性之一是 A.无动力 B.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C.在双塘铁培养基上产生硫化氢 D.非发酵菌 【本题答案】D 115.肠肝菌科的共同特性是 A.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B.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C.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 D.不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 【本题答案】B 116.常出现迁徙生长现象的细菌是 279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 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 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 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 顺利,万事如意!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 及答案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医学检验三基理论考试试题

医学检验三基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评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血细胞计数时,不属于技术误差的是() A.充池不当B.固有误差 C.混合不匀D.血液凝固 E.取血部位不当 2.不属于尿液防腐剂的是() A.甲苯B.麝香草酚C.甲醛D.盐酸 E.硫酸 3.混浊尿液加热后变清的是() A.磷酸盐B.碳酸盐C.尿酸盐D.草酸盐 E.硫酸盐 4.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是() A.急性出血后 B.脾功能亢进 C.脾切除术后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 急性化脓性感染 5.下面哪个方法或试验不是凝集反应() A.抗球蛋白试验B.肥达氏试验C.琼脂单向扩散D.交叉配血试验 E. 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6.下面哪个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A.C反应蛋白B.结合珠蛋白C.铜蓝蛋白D.α2抗胰蛋白酶 E. 以上都是 7.APPT缩短见于() A.血友病A B.血友病B C.DIC D.血栓性疾病 E. Ⅺ因子缺乏症 8.近期感染时血清中何种特异性抗体的浓度升高()

A.IgG B.IgM C.IgA D.IgE E. IgD 9.需要用高渗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是() A.真菌B.支原体 C.淋珠菌D.厌氧菌型细菌 10.基准物质不要求() A.纯度高B.组成恒定 C.低温储存D.性质稳定 E.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1.欲配制L HCL溶液1000mL,应取12mol/L浓HCL多少毫升() A.10mL B.12mL C.120mL D. E. 12.准确度最高的方法是() A.国际通用方法B.国家级实验室采用的方法C.参考方法D.推荐采用的方法E. 决定性方法 13.24小时尿量超过多少为多尿() A.2L B.2.5L C.3mL D. E. 4mL 14.正常脑脊液可见() A.白细胞B.红细胞 C.细菌D.隐球菌 E. 上皮细胞 15.潘氏试验检测() A.总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粘蛋白反应蛋白 16.适用于一般分析实验的试剂是() A.优级纯试剂B.分析纯试剂 C.化学纯试剂 D.实验试剂 E. 以上均是 17.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及知识需求调查简要分析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及知识需求调查简要分析医学技术系寒假期间,由检验专业学生对户籍所在地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涉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西、重庆、天津、吉林等7省市的110余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7家,二级医院80余家及部分社区医院和厂矿企业医疗机构。本次调查收回问卷178份,经筛选82份为有效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就调查内容做简要分析。 1 三级医院 1.1 人员规模均在25人以上,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有统计数据的几所医院中,本科人员占50%强(84/160),专科人员不足25%(35/160)。所设岗位及岗位技术任务几乎涵盖了调查表的全部。部分医院的内分泌激素、甲状腺全项检查、胰岛功能检查可能设在相应的专业科室而未设在检验科。 1. 2 均装备有三分群或五分类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R仪、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化学发光、电解质分析仪、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先进设备。而722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γ-计数仪、电泳仪、扫描仪等可能因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使用较少甚或弃用。两家医院装备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未有装备。1. 3 在开展的各种检验项目中,比浊法和放免法采用

较少,可能与实验可靠性和放射污染有关。时间分辨、磁微粒酶免、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因仪器不同有游移。除α-L-岩藻糖苷酶、同型半胱氨酸和NAG酶外,调查表项目几乎全部开展。 2 二级医院 2.1 调查的68家二级医院检验科总人数982人,专科以上642人(65.3%),检验专业毕业者80%以上。 2.2 仪器装备与三级医院相比,自动细菌鉴定和自动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时间分辨、流式细胞仪、PCR仪、血小板聚集仪等高端仪器配置率低,但全部配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尿液分析仪、精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细胞分析仪、血沉仪等常规仪器,31家医院配置五分类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占45.6%(31/68),32家医院配置全自动或半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占46%(32/68),表明大部分二级医院的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及血液、体液的基础检验项目进入自动化分析阶段。与三级医院类似的是,722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火焰光度计、γ-计数器等几无使用。 2.3所设岗位及岗位技术任务以满足临床需求为主,调查表所涉科室多有设置。设立抗HIV实验室者比例较高,占61.8%(42/68),与该项目为术前必查有关,设立PCR实验室和核医学检查室者分别占22%(15/68)和16.2(11/68),比例较低,因该类实验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 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 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Rh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

医学检验相关专业知识试题 相关专业知识 E、免疫学法 一、A1【正确答案】 E 1、分离霍乱弧菌应选择的培养基是 A、血清肉汤6、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中未、碱性蛋白胨水B涉及的是 C、葡萄糖蛋白胨水A、注重质量策划和整体优化 D、肉浸液B、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概念 、疱肉培养基EC、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要求为中心 B【正确答案】D、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E、实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2、尿胆原呈强阳性尿胆红素呈阴性的是【正确答案】 E A、溶血性贫血【答案解析】临床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B要点包括注重质量策划恩赫整体优化、强调预防、胰头癌C为主和过程概念以满足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胆石症D要求为中心、重视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未涉及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E现自动化控制程序。 【正确答案】 A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释【答案解析】 7、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有益及科学的信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超出了肝脏的加工能力息以下对象最为贴切的是肠道吸收的尿胆原增间接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A、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

多虽然尿胆红素呈阴性但尿胆原呈强阳性。B、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医疗保险评估 C、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教学评估 贫血而常需输血的患者应输用 3、D、疾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评估 、全血AE、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医疗保险评估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B【正确答案】 A C、白细胞【答案解析】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提供疾病的、新鲜血浆D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状况评估的有益及科、免疫球蛋白E学的信息。 【正确答案】 B 8、常规细胞培养较难分离的病毒是 A、HAV 、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4B、柯萨奇病毒 A、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冠状病毒 B、偏倚D、汉坦病毒 C、平均数E、风疹病毒 D、相关系数【正确答案】 C E、标准误【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冠状病毒的培养特性。 【正确答案】 A冠状病毒采用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较难分离出病毒但用人胚器官等器官培养可分离出病毒。 5、常用的鉴定酶纯度的方法包括 A、溶解度法9、在肉汤中培养24小时后培养液变清的是

医学检验三基题库

医学检验远秋网三基题库 质量管理 一、单选题[A1/A2](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9道题) 1、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值变量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2、某生化指标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制定其参考区间常用: B A、±s B、X±1.96s C、X±2.58s D、取百分位数法第5%和第95%百分位的数值 3、Levey—Jennings质控图中警告线一般设为: B A、X±S线 B、X±2s线 C、X±3s线 D、X±4s线 4、一个用于确定诊断的方法最希望有: B A、高灵敏度 B、高特异性 C、重复性好 D、准确度高 5、在某次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活动中,对于5个不同批号的结果,其中有一个批号结果超过规定的范围,其得分应为: A A、80% B、100% C、60% D、90% 6、室内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选择: D A、标准差 B、质控血清 C、试剂盒 D、控制限 7、医学决定水平能为病人诊断、治疗和预后: B A、提供参考依据 B、提供决定性依据 C、不能提供依据 D、以上都不是 8、重复性试验是考查检测方法的: A A、随机误差 B、过失误差 C、方法学误差 D、系统误差 9、对一检测系统做灵敏度实验时需要以下样品: C A、空白样品和质控品 B、质控品和校准品 C、校准品和检测限样品 D、空白样品和检测限样品 10、记录室内质控结果时应该:C A、只记录在控结果 B、只记录失控结果 C、记录所有结果 D、每天观察不用记录 11、L-J室内质控图中X±2s表示: A A、质控结果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5% B、质控结果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9% C、质控结果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9.7% D、质控结果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68.2% 12、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D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 C、成功的EQA成绩 D、不成功的EQA成绩 13、室内质控中最初求取均值的样本,测定次数不应少于: B A、10次 B、20次 C、50次 D、100次 14、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所得结果: B A、差别越小,精密度越低 B、差别越小,精密度越高 C、差别越小,准确度越高 D、差别越小,准确度越低 15、反复测定样品中某物质的结果很接近于真值,说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A A、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 C、灵敏度高 D、实用性强 16、一血液样品在甲医院测得血糖结果在正常范围,乙医院测得结果异常,后经核查,乙医院所用标准液已变质,这种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允许误差 D、随机误差 17、假定尿素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6.5 mmol/L,标准差为0.45 mmol/L~第一个月在控数据的平均数为6.3 mmol/L,标准差为0.20 mmol/L;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为6.4 mmol /L,标准差为0.30 mmol/L。您认为第二个月的室内质控图,应采用的均值和标准差为: B A、6.5 mmol/L和0.45 mmol/L B、6.4 mmol/L和0.30 mmol/L C、6.3 mmol/L和0.20 mmol/L D、6.4 mmol/L和0.45 mmol/L 18、一般认为用于过筛实验的分析方法希望有: A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试题

精品文档 基础知识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正确答案】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

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试题(相关专业知识)(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血清中的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何种键 A.α-1葡萄糖苷键 B.β-4葡萄糖苷键 C.α-1、4葡萄糖苷键 D.β-1、4葡萄糖苷键 E.A和C 答案:C 2.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是指 A.多糖,多脂,多尿,消瘦 B.多饮,多食,多大便,小便少 C.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D.高蛋白,高脂肪,多尿,消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可防止糖酵解的抗凝剂为 A.EDTA/氟化钠抗凝剂

B.肝素 C.草酸钾 D.柠檬酸钠抗凝剂 E.EGTA 答案:A 4.将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脏器是 A.小肠 B.大肠 C.胃 D.胰腺 E.肝脏 答案:E 5.下列哪项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 A.营养不良 B.消耗增加 C.脱水 D.肝功能障碍 E.丢失过多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答案:C

6.下列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是 A.肝硬化时,肝糖原合成增多 B.肝硬化时,乳酸,丙酮酸及α-酮戊二酸生成减少 C.肝硬化时,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增强 D.肝硬化Ⅳ型胶原合成增多 E.肝硬化时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增强 答案:D 7.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不同的是 A.葡萄糖的含量 B.钾的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钠的含量 E.尿素的含量 答案:C 8.不适于尿液中尿酸测定的防腐剂为 A.甲苯 B.二甲苯 C.草酸钾 D.盐酸

E.麝香草酚 答案:D 9.阴离子隙(AG)增高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医学全在线www.m e https://www.360docs.net/doc/6f2360131.html,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D 10.小儿佝偻病是哪种元素缺乏 A.铁 B.硒 C.锌 D.钙 E.碘 答案:D 11.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是 A.FSH下降,LH上升,E2下降 B.FSH上升,LH下降,E2上升

医学三基考试复习题常见考题及答案(内分泌)

内分泌 1.正常成人甲状腺重量约 A:10~20g B:20~30g C:30~40g D:40~50g E:50~60g 答案:B 2.甲亢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 B:室性早搏 C:房室交界性早搏 D:心房颤动 E:心房扑动 答案:D 3.以下治疗甲状腺危象的方案中,哪一种最完善? A:抗甲状腺药物,强心药,镇静剂,抗生素 B:抗甲状腺药物,强心药,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 C: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镇静剂 D:大剂量丙基硫痒嘧啶,大量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 E:大剂量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答案:D 4.关于周期性麻痹的论述,下列哪一点是正确的 A:发作时血钾一定是低的 B:发作时肌细胞内钾离子正常,而血清钾低 C:发作时肌细胞内钾低,血清钾正常 D:甲亢合并本症时,尿钾增高 E:甲亢合并本症时肌细胞内钾高,血清钾低 答案:E 5.甲状腺素是指 A:一碘酪氨酸(MIT) B:二碘酪氨酸(DIT) C: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3) D:3,3’,5’-三碘甲腺原氨酸(反T3) E:四碘甲腺原氨酸(T4) 答案:E 6.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中最常见的是 A:药疹 B:药物热 C:肝功能损害 D:白细胞减少 E:粒细胞缺乏 答案:D

7.下列哪种甲亢患者适宜碘131治疗 A:妊娠、哺乳期妇女 B:18岁,女性病人 C:50岁,男性,出现心房颤动 D:重度浸润性突眼 E:用海藻、昆布等中药治疗无效者 答案:C 8.甲亢性心脏病中,以下描写哪一点最具诊断价值 A:必须有甲亢临床表现 B:心率增快,常有心房颤动 C:可有心绞痛 D:必须甲状腺功能增高 E:甲亢控制后心房颤动消失 答案:E 9.硫脲类药物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甲状腺摄碘 B:抑制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分解 C:抑制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上受体的结合 D:抑制T4转变为T3 E:抑制甲状腺内酪氨酸碘化及碘化酪氨酸的偶联 答案:E 10.某妊娠妇女,伴较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疑为甲亢,其可行的、最有诊断意义的检 查项目为 A:T3,T4 B:FT3,FT4 C:TSH D: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E:I131甲状腺摄取率 答案:B 1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时,其检验结果应是 A:TRH升高 B:TSH升高 C:TSH升高,TSAb阳性 D:TSAb阴性 E:TSAb阳性,TSH下降 答案:E 12.一门诊病人,经甲状腺功能检查,证实为轻度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Ⅱ度肿大, 无杂音,无突眼,其最佳治疗方案为 A:抗甲状腺药物 B:甲状腺次全切除 C:碘131 D:β-受体阻滞剂 E:大剂量镇静剂 答案:A

2019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中大网校

201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5) 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关于肌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诊断心肌损伤最特异的指标 B. 半寿期较cTn长 C. 测定不受骨骼肌损伤的影响 D. 胸痛发生后3~6h开始升高 E. 胸痛发生后2~12h不升高,可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 (2)正常人的随机尿比密应为 A. 1.00~1.035 B. 1.015~1.025 C. 1.O05~1.045 D. 1.003~1.035 E. 1.020~1.040 (3)补体或粒细胞介导的靶细胞溶解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A. I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 Ⅳ型超敏反应 E. 非超敏反应 (4)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可见于 A.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 镰状细胞贫血 D.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5)以t(15;17)为诊断依据的是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恶性组织细胞病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的区别中,错误的是 A. 前者原因不明,后者有原发病 B. 前者有明显的贫血及出血,后者一般无 C. 前者有吞噬血细胞现象,后者则无 D. 淋巴结活检前者可有肿瘤性坏死,后者可有炎症性坏死 E. 前者可见多核巨细胞,后者赠无 (7)关于同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 B. 具有相同的空间构象 C. 分子组成不同 D. 器官分布不同 E. 理化性质不同 (8)血钙降低常见于 A.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B. 佝偻病 C. 维生素D摄入过多 D. 急性肾衰竭 E. 恶性肿瘤骨转移 (9)对于某些严重感染,病人的血清抑菌力/杀菌力应高于 A. 1:4 B. 1:8 C. 1:16 D. 1:64 E. 1:128 (10)Addison病常伴有 A. 高血钠 B. 低血钾 C. 低血钙 D. 高血糖 E. 皮肤色素沉着 (11)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是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

【检验】医学检验基础知识100个基本概念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 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7.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 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

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11.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 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 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

2014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模拟试题2

2014年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模拟试题(5) 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我国采用HGB诊断贫血的标准,成年女性应低于(B)。 我国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女性血红蛋白(g/L)<110。 第2题异源性TSH综合征和垂体腺瘤的实验室诊断的主要区别是(E)。 TRH兴奋试验时,异源性TSH综合征阴性,垂体腺瘤是阳性。 第3题免疫放射测定(IRMA)与RIA的区别中,哪项论述不正确(C)。 IRMA与RIA的主要区别为:IRMA的标记物质为抗体,RIA为抗原;IR-MA标记物是过量的,RIA是限量的;IRMA是直接结合,RIA是竞争性结合;IRMA的B、F分离方法为固相抗体法,RIA为第二抗体法。。第4题哪项不符合渗出液的实验室检查特点(A)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的特点为漏出液<0.5,渗出液>0.5。 第5题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原因为(A)。 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时,血液中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产生蛋白尿,此即肾小球性蛋白尿。

第6题骨髓增生减低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B)。 在本题的5个选项中只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表现是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表现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 第7题V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C) 查高脂血症的分型及特征,V型高脂血症主要是血浆中的CM和VLDL升高。 第8题男性,62岁,反复发作胸痛10年,活动后心悸,气促2年,3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示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死。血压130/86mmHg,心率98次/min,节律齐,无心脏杂音。未发现任何黄色瘤。血脂测定结果为:TG 2.2mmol/L,TC 5.1mmol/L,HDL-C 0.8mmol/L,LDL-C 3.4mmol/L,Lp(a)20 mg/dl。其父亲死于冠心病,无其他家族特殊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E) 查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患者HDL-C为0.8mmol/L,而当HDL-C低于0.91mmol/L则称为低HDL血症,此时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降低。 第9题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C)。 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并不是对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医学检验三基试题及答案

医学检验三基试题及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医学检验三基试题及答案2010-12-10 16:05 来源中国医师网 一.A1型选择题 (共 25分) 各题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蛋白质在等电点条件下,其中的氨基与羧基: A.全部不解离 B.全部解离C.解离数相等 D.氨基解离>羧基解离数 E.氨基解离<羧基解离数 C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学诊断是根据病人血清含有一种抗体能与以下物质发生凝集: A.ⅪⅤ型肺炎球菌 B.人"O" 型红细胞 C.绵羊红细胞 D.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病毒) E.MG株链珠球菌 C 3.用于分离肠杆菌细菌的选择培养基,都含有一种共同的成分,它是: A.胆盐 B.中性红 C.乳糖 D.蛋白胨 E.氯化钠 C

4.血钾、钠、氯、钙测定时,标本应置于 A.石蜡油试管 B.普通抗凝管 C.胆汁培养基 D.肝素抗凝管 E.干燥清洁试管 E 5.含LDH丰富的组织是 A.肝组织 B.心脏 C.红细胞 D.肾组织 E.脑组织 A 6.精子能活动,但方向不定,常有回旋,应判为 A.活动力良好 B.活动力较好 C.活动力不良 D.无活力 E.以上都不是 B 7.混浊酸性尿加热后变清可能是 A.草酸盐 B.硫酸盐 C.胱氨酸盐 D.尿酸盐 E.以上都不是 D 8.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的裂殖子数目是 A.6~12个 B.12~24个 C.24~36个 D.36~48个 E.>48个

B 9.微生物学检查中常要求采集双份血清行血清学检查是因为 A.早期血清分离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可用以证实恢复期血清中抗体的特异性B.假如一份血清因污染等意外原因无法检查,还有另一份备用以保证得出结果 C.相互验证,作为对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D.观察抗体水平的消长,以排除非特异回忆反应 E.只有采集双份血清才可能既检查抗原又检查抗体 D 10.下列离子既能水解又能电离的是: A.NO3- B.NH4+ C.HCO3- D.HCOO- E.SO42- C 11.下列关于酸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和的水溶液显中性 B.某弱酸的水溶液浓度越小,该酸的电离度越大 C.磷酸比盐酸的酸性强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试题(含答案)

共100道试题,其中回笞正确0道,回答错误100道,得分:0分。 1、患者女性,31岁。自觉疲倦,乏力,食欲不攝近2年.平时月经量多,生育1胎,小孩1岁半,自己哺乳喂养。无其他疾病史。体检:发现皮肤、唇粘膜、甲床苍白,心率100次/分。RBC3.15X1012/L, Mb75e/L, MCV69fL网织红细胞1.8*,白细胞5.3X 109/L,血小板120X 1012/L,尿三胆试验阴性,大便隐血试验阴血,下列哪一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最大错误A:血清铁减少 B:血清叶酸、VitB12含星減低 C:红细胞呈力、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D:mm铁蛋白减低 E:骨歸铁粒幼细胞減少 正确答案为:D 2、下刘那一项检测与糖尿病诊断治疗无关错误 A:UGTT B:血糖 C:糖化血红蛋白 D:千揖素 E:胰岛素释放试验 正确答案为:D 3、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为错误 A:弗酸纤錐薄腔电泳 B:谑纸电泳 C:SDS-PAGE D:琼脂糖凝胶电泳 E:等电聚焦电泳 正确答案为:C

叮叮小文库 2 E:礙 正備答案为:A 5、正窜人血谨透压一般寥在下列哪顶范阖内措僕 A:2752305 osa/kg H20 B :4Q0?6D0 oWkg K2Q C 100072000 osrh/kg H20 D :320?40Q osm/kg K20 E: 60071000 osBi/k e H20 正确答案为:A 氐下列哪种蛋白不昱由肝细腕合成的错泯 A ;白蛋白 乳凝血酶原 E:前白蛋白 D :歼錐蚩白原 E :免疫球蛋白 正确答案为:E 讥在肝细腕轻度损齿时 > 血清哪种酶星喊感错误 氐AJF 阳性时,对下削哪一种疾病蜃育诊断意义嘗漠 "慢性活动牲肝炎 B :肝转移癌 C :胆管鈿胞癌 D :療发性JF 痊 「肝硬化 正睛答案为;D H 对肝性脑病诊断的苞选检测项目常俣 A :血氨分畅 吕:畫试验 「血清ALT 测定 D :KCC 方面检査 E:血擔检测 正确答案为:A 10>在懊性酒精中毒时,下列哪一项酶测定较为敬感常送 A :m B :ALF CAST DzGGT ELDH 正确答案为:? 1U 意性肝炭时,哪一攻LDH 同工酶活性増高错谋 A:LDH1 B:LDM3 CzLDlfS D :LDH2 零下列五组图中分别为高脂皿症血清外观和血脂橙测箱果,谙问T 型高脂皿症为嘟一組湖b 組匸齟d 组错俣 A:ALT B:kLF C :GGI E :LD 正确答案为:A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试题(含答案)

共100道试題.苴中回答正确0道/回答绪课1A0迺,得分:D分° K唐者左性,刖涉.目党玻惓,乏力,食施不振近E年.平时月轻量多J生商1脂》小■菽1岁半,目己哺鬣哽养-无苴他换病史. 体绘:发现皮跌、虧粘慎甲床苍白,右率1血次/分-恥CS 15X 101&/L .氐苗訝—亂兀9£L网织红细腕1. 34 口细帼彳?丈109/1, lil^lE0^1012/Li尿三胆试验阴性.丈便曉血试验阴血I下列哪一取实強童檢查结果对本病的谕斷意黒最大错谓 上血淸铁减少 於血満叶醋、Vi tB12含呈臟低 匕:红细脂呈小^删低色素性改吏 D:血漕鉄蛋口英魁 肚骨體铁.翰幼细胸减少 正确笞案为:D 2、下列瞬一顼检狈辭尿病诊斷诰疗无关错泯 k.OGTT &.M 「糖化血红蛋白 血千执素 E;腾岛素释熬试验 正确答案为;D 氣能测定蛋白质分子旻的电冰技术対错误 k弗釀纤堆薄腰电泳 R:涛绘电泳 CzSDS-FACe d琼脂犍凝胶电猱 匚等电聚焦电泳 正備答秦肖;C

4.下列五塑甸中分别为咼脂血症血濟外观和血脂检测塔果,谖问:[塑鬲胖血症为哪一塑羁b型e迢dig 40 错溟8. ATF阳性时,对下列唧一种疾炳:晨育谟斷倉义错谋 ?:阚A:慢性活动性肝炎 3礙E:肝转移痊 G逆C;胆管细胞癌 D;朋"原煖性肝瘵 E:朋E:肝硬化 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为;D 久正常人血塗逶压一腰雾在下列哪顼范園內错误工对肝性殖病诊劭的首选检MS 错俱A:2757305 osa/kg K20尤血氮分靳 B: 4007600 osnt/k^ M20B:3tiX 验 C: 1000^2000 osih/k^ H20「血音虹瞅|]定 E:320?400 osnfkj TEO ADB;方面检查 E:600?1000 osn/ke H20畠:血權检测 止堆善赛为;A正诵答案齿:A 乩下列哪种蛋白不是由mm合成的错谓10.在僅性酒蒂中舂时.下列啷一顼臨测走较为敏感涪逞玄:口署白A:ALT B:擬血黠原B:ALP C:前口蛋口C:AST D:軒鉅蛋自原D:GGT E:免疫球蛋白ELDR 正确答室为:E正确昔枣对;D 7.在肝鈿腕轻度抿伤时 > 皿満哪种爺垠敏毬铛误li.俺性肝奥时‘哪一顼口圧同工酶活性増高橹误 A:ALT A:LDK1 B:kLP B;LDH3 C.GCT CzLBHS E:ALF DLDH2 E:ED E:LDK4 正确菩秦討:A正确答秦宵: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