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知识讲解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知识讲解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知识讲解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1.说明和解释冰雹回波的主要特点(10分)。

答:冰雹云回波特征:回波强度特别强(地域、月份、>50dBZ );回波顶高高(>10km );上升(旋转)气流特别强(也有强下沉气流,)。

PPI 上,1、有“V ”字形缺口,衰减。2、钩状回波。3、TBSS or 辉斑回波。画图解释。

RHI 上:1、超级单体风暴中的穹窿(BWER ,∵上升气流)、回波墙和悬挂回波。2、强回波高度高。3、旁瓣回波。画图解释。4、辉斑回波。5、在回波强中心的下游,有一个伸展达60-150km 甚至更远的砧状回波。

速度图上可以看到正负速度中心分布在径线的两侧,有螺旋结构。有可能会出现速度模糊。

2.画出均匀西北风的VAD 图像

从VAD 图像上可以获得环境风速和风向的信息,西北风的风向对应7/4π(315°)如图所示,零速度线是从45°—225°方位的一条直线(可配图说明)。由此可绘出VAD 图像。

3.解释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由于相对运动造成的频率变化

设有一个运动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距离为r ,雷达波长为λ。

发射脉冲在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往返距离为2r ,用相位来度量为2π?2r/λ。若发射脉冲的初始相位为φ0,则散射波的相位为φ=φ0+4πr/λ。 目标物沿径向移动时,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角频率)

44r d d r v d t d t ?ππλλ==

另一方面,角频率与频率的关系2D d f d t ?

ωπ==

则多普勒频率与目标运动速度的关系fD=2vr/λ

4.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

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

的方向上。

反映了雷达波束的电磁场强度及其能流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长度,代表该方向上相对能流密度大小。

图中能流密度最大方向上的波瓣称为主瓣,侧面的称为旁瓣,相反方向的称为尾瓣。

5.天气雷达新技术:

多基地雷达系统

双偏振天气雷达(双极化)

双多普勒雷达观测阵

组网的多普勒雷达:难点共面显示。CAPPI

晴空条件下的测风雷达:激光雷达测云、T、

机载多参数测雨雷达:

相控阵雷达Phase Array Radar:天线,time,

风廓线雷达:

三维雷达回波图象

闪电定位系统

6.雷达气象业务涉及的软、硬件系统及内容:

1 气象雷达系统(硬件部分)

2 气象雷达系统(软件部分)

3 雷达探测原理(距离、方位、强度、速度)

4 雷达数字化系统及产品制作

5 雷达图像的计算机显示实践

6 典型雷达回波(强度、速度)

7 雷达数据的压縮与保存

8 雷达图像的平滑与锐化

9 雷达图像杂波的滤除

10 速度资料的提取(VAD和图像相关处理技术、含基本

退模糊技术)

11 雷达测量降水及相关问题

12 雷达探测灾害性天气(冰雹、台风、暴雨等)

13 雷达拼图

14 双波长、双极化雷达的优势及应用

7.球形粒子的散射

◆球形干冰粒对雷达波的散射:

Rayleigh:σσ

冰水所以雪和小冰粒回波弱;

<

冰>水米3区,解释为何大冰雹的回波非常强。8、9月 Mie:σσ

Z>50dBZ,大雨>30dBZ

◆正在融化的球形粒子的散射:

1.外包水膜的融化冰球:

Rayleigh:随着融化水膜厚度的增加,融化冰球的雷达截面增大。

Mie: 随着融化水膜厚度的增加,融化冰球的雷达截面减小.

解释冬天北方降雪(干雪)回波较弱,而南方降雪(湿雪,认为是外包水膜的冰球)回波较强。

形成0度层亮带的原因之一就是融化作用。

2.冰水均匀混合球:

Rayleigh:冰水均匀混合球的雷达截面随着融化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速度要比外包水膜冰球时慢得多。

8.为什么降水雷达采用水平发射的水平偏振波?

因为抬高仰角,散射无变化,E//水平面,电偶极矩l=2b长轴,不变。

球越扁,相对于同体积的球形粒子产生的后向散射越大,而且随天线仰角的太高,后向散射

强度不会改变,而且不会产生正交偏振分量。 二.衰减

1.比尔-伯格-朗伯定律的积分式

00

00

000

22

22ln

2ln ln 2r

r

R

R

L L P R r

r

L L P r r

R R r

L r r L r k dS

k dS

r

r r r d P d P k dS k dS P P P k dS P P k dS P P e P P e

P --=-?=-?

=-?-=-???=?=??

???

2.用分贝数表示的衰减系数kt

3.云对雷达波衰减规律及ktc 与含水量M 的关系 ◆云对雷达波的衰减规律:

①由液滴组成的云的衰减随波长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②液态云的衰减还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③对于波长较短的雷达(如 3cm 以下的雷达),要考虑云层的衰减作用;对于雷达波长较长的雷达,可忽略云层对电磁波的衰减作用;

④冰云的衰减要比液态云的衰减小2~3个量级,原因在于冰晶的介电常数小于水。 ◆ktc 与云中的含水量M 的关系:(M 单位体积内所有云质点的质量之和,(单位:g/m3) )

4.雨对雷达波衰减规律及ktr与雨强I的关系

◆雨对雷达波的衰减规律:

①雨对雷达波的衰减系数一般与降水强度成正比关系;

②雨的衰减系数在给定温度下还与波长有关系;

③由于雨滴谱的分布和降水强度经常随时空变化,所以在雷达波束所经过的路径上,各段的衰减情况往往不尽相同;

④由于衰减作用,对于同一降雨带波长较长的雷达能准确探测到,而波长较短的却不一定。

◆ktr与雨强I的关系:(I 降水强度(雨强):单位时间内降落到地面单位面积上的降水量。

◆衰减造成的影响:

①造成回波偏弱、弱回波可能消失

②减小回波区域面积

③使回波分布情况失真

④估测的雨强、雨量偏小

⑤导致回波识别和跟踪的困难

5.kt与波长成反比的结论应用。

定性结论:

大面积小雨,3cm 雷达,雨的衰减要考虑。 中雨,3cm 和5cm ,

大雨或冰雹,3cm ,5cm 和10cm 均要考虑

综合考虑雷达截面/雷达反射率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衰减和波长也成反比的关系(波长越短衰减也越强),我国雷达布网,对短时预报,东南沿海多暴雨和台风(大雨滴),采用10cm 雷达,内陆西北5cm 雷达。人影作业的移动性决定其多采用3cm 雷达。 PS:“V ”型缺口:

由于云中大冰雹、大水滴等大粒子对雷达波的强衰减作用,雷达波不能穿透主要的大粒子区,在大粒子区的后半部形成所谓的V 字型缺口。尖角对准测站。

三.雷达气象方程 1、概念:

◆波宽θ:雷达主波束上两个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有水平波宽和垂直波宽。 雷达发射波能量越集中越好,波宽<1° ◆脉冲宽度τ:脉冲持续时间(711 is 1微秒) ◆脉冲长度h :脉冲在空间的延伸距离h=ct

◆有效脉冲深度:理论证明:只有在波束中距离R 到R+h/2范围内的那些粒子散射的回波,才能在同一时刻到达天线。称h/2为波束有效照射深度

◆有效照射体积:??

Ω

+Ω=

2

/2ct R R

dRd R V ,

有效照射体积的具体求法取决于波束的几何形状,也就是取决天线的形状:

◆天线增益:假设在这个方向上的波束范围内,天线辐射的能流密度相同,这样,距离定向辐射天线R 处的能流密度Smax 与Sav 的比值称为定向辐射天线的增益。 ◆盲区:离雷达站h/2的距离内产生的回波将收不到,称为盲区。 2、雷达气象方程(3.25)式,及对其的讨论。 要求掌握每项物理意义、各参数含义。

?+-ψ=-R

kdR t Z m m R h G P 02.02

2222

1123

10.2

1

..1..)2(ln 1024Pr λ?θπ (3.25) 讨论:?=-R

kdR Z R

C 0

2.0210.Pr

◆气象因子的作用:

①目标物的后向散射特性--粒子大小、形状、相态、温度等对散射的影响。

②波束路径上各种粒子对雷达波的衰减作用--大气、云、雨滴、冰雹等粒子在不同波长、温度时的衰减。 ◆雷达参数的选择:

①发射功率:增加Pt ,可提高雷达探测能力和探测距离。但增加Pt 受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测距的限制常常不是Pt 不足,而是由于地物阻挡和地球曲率的影响。

②波长λ(或振荡频率f ):同一目标物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散射和衰减特性有很大差别。所以不同用途的气象雷达具有不同的波长。

③脉冲宽度:增加脉冲宽度,V 增大,有更多粒子产生的回波能同时到达天线,使Pr 增大,从而增大雷达探测能力。但有两个缺点: (1)雷达距离分辨率(h/2)变低; 指空间径向上两个目标物在雷达屏幕上可区分的最小距离。(2) 雷达盲区变大:离雷达站h/2的距离内。

④天线增益:取决于天线口径面积:增大Ap 可以提高G 和减小波宽,从而增大雷达探测能力和探测的角分辨率。所以,天气雷达常采用较大的Ap 。但是如果Ap 过大,转动性能、抗风能力和机动能力就差,制作和安装也困难。

⑤脉冲重复频率(PRF) : PRF 的选取决定了最大探测距离,实际的PRF 选择取决于实际情况。 ◆距离因子的作用:

①回波功率Pr 与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即同样强度的降水在远处要比近处弱的多

②最大不模糊距离Rmax: PRF

c

R 2max =

PS :多普勒两难:

4

max PRF

V r ?±

最大不模糊距离:Rmax 是指在下一个脉冲发射出去之前,这个脉冲能向前走并返回雷达的最长距。 PRF

c

R 2max =

8

max max c

R V λ=

题目:

1.波长为5厘米的天气雷达,工作在1000Hz 的脉冲重复频率下,能否正确探测180公里处、移速为20米/秒的雷暴系统?如果不能探测,会出现什么结果?(20分) 解:150km;1

2.5m/s

所以波长为5厘米的天气雷达,工作在1000Hz 的脉冲重复频率下,不能正确探测180公里处、移速为20米/秒的雷暴系统,会有二次回波和速度模糊。(5分) 画图分析,在距离雷达30Km 出出现二次回波。(2分)

若20m/s 是远离雷达的径向速度,在速度图上显示的正的最大12.5m/s 区域突变成负的最大且渐变为负的5m/s ,表现为速度模糊现象,公式计算过程。(3分)

2.为了正确测量180公里处、移速为15米/秒的雷暴系统,可否选用波长为5厘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如果再利用波长为10厘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请设定合适PRF 。

(Rmax*Vmax = 180 km * 15 m/s =2.7x106 m2/s, (λC)/8 = 0.05*3.0*108 /8≈2*106

m2/s )

因为Rmax*Vmax > (λC)/8, 所以,不能正确测量 (如果学生回答采用双PRF 技术,则有可能实现, 这时需要写出PRF 的具体数据) 第二问的具体求解过程:

(1) Rmax= C/(2*PRF )> 180 k,m, PRF < C/(2*180km) = 833 Hz (2) Vmax = (λ*PRF)/4 > 15m/s PRF > (4*15m/s )/λ = 600Hz 因此任意介于600Hz 和833Hz 之间的PRF 都符合要求。 可以设定PRF 为800Hz 。

3.波长为5厘米的天气雷达,工作在1000Hz 的脉冲重复频率下,能否正确探测180公里处、移速为20米/秒的雷暴系统?如果不能探测,会出现什么结果?(20分) 150km;12.5m/s

所以波长为5厘米的天气雷达,工作在1000Hz 的脉冲重复频率下,不能正确探测180公里处、移速为20米/秒的雷暴系统,会有二次回波和速度模糊。(5分) 画图分析,在距离雷达30Km 出出现二次回波。(2分)

若20m/s 是远离雷达的径向速度,在速度图上显示的正的最大12.5m/s 区域突变成负的最大且渐变为负的5m/s ,表现为速度模糊现象,公式计算过程。(3分) 四.折射

1、折射过程及形成折射的物理原因。 过程:电磁波在大气中曲线传播的现象。

物理原因:电磁波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化而引起的传输方向的改变。 2、曲率、地球等效半径、M

ds d K α-

= =dh

dn

- 单位弧长倾角的变化 K

R n 1=

等效地球半径R ’m :h 高目标物的最大探测距离Rmax ,在真实地球和真实射线的情况下与假想的地球和直线传播的情况下相同,称这时假想的地球半径为等效地球半径

11

0''1m m m m m R K R dn

R R R dh -

=-?=+

订正折射指数M :设地球是平面,来订正大气折射指数。 3、曲率与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6110A Be N n P T T ??

=-?=

?+ ???

①N 值随 P ,e 的增大而增大,随 T 的减小而增大;

②在实际大气中,一般 P 、T 、e 都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但P 、e 下降速度较快。所以N 的垂直变化中P 、e 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N 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即:

0 or 0 dN dn

dh dh <<

③可见,以一定仰角发射的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一般是略微向地球表面弯曲的。 4、五种折射现象,超折射气象条件及意义

◆超折射回波的气象意义:

辐射超折射:发生大陆上晴朗的夜晚,由于地面辐射使近地层迅速降温而形成辐射逆温。特别当地面潮湿时,水汽不能向上输送。 平流超折射:干暖的空气移到较冷的水面时。

雷暴超折射:超折射发生在消散期,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逆温,逆温又抑制了水汽的向上输送,形成超折射。

5、折射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探测距离较远时,雷达波束偏离地面,一些低目标物观测不到; 1超折射时回波特点:

地物回波明显增多,且出现位置距离RDA 明显增大。

2如何区分地物回波与降水回波? 与晴空日常地物回波分布对照,区分超折射时的地物回波;

航海气象期末模拟测试(最新真题)

(D)下列哪组云完全属于积状云? A.Ci、Cu、St B.As、St、Cs C.St、Cu、Ns D.Cu、Cb (D)大风频率终年都较高的海区是: A.北大西洋 B.北太平洋 C.北印度洋 D.南半球西风带海区 (B)通常锋面气旋频繁活动在哪个气候带?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副热带 (A)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 A.倾斜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潮流 (C)中国近海风浪的季节分布为: A.冬、夏季风浪大,春、秋季风浪小 B.秋、冬季风浪大,春、夏季风浪小 C.冬、春季风浪大,夏、秋季风浪小 D.春、秋季风浪大,冬、夏季风浪小 (C)在地面天气图上,各处的等压线疏密均匀,若不考虑空气密度变化,则________。 A.各地的风速相等 B.高纬地区的风速大于低纬地区 C.高纬地区的风速小于低纬地区 D.风速大小与纬度无关 (C)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温带反气旋与副热带高压对应 B.冷高压与副热带高压对应 C.温带反气旋与冷高压对应 D.冷性反气旋与副热带反气旋对应 (C)具有海陆风和山谷风的地区,白天地面上吹: A.陆风和谷风

B.陆风和山风 C.海风和山风 D.海风和谷风 (A)在东海某轮自东向西穿越冷锋,通常风向将由: A.S~SW转N~NW B.S~SW转E~SE C.E~SE转S~SW D.N~NW转E~SE (D)在船上用空盒气压表观测气压时,将观测到的气压表读数经过哪些订正后,才得到本站的气压?Ⅰ.刻度订正;Ⅱ.纬度订正;Ⅲ.温度订正;Ⅳ.高度订正;Ⅴ.补充订正;Ⅵ.空气密度订正。 A.Ⅰ、Ⅱ、Ⅳ、Ⅴ B.Ⅰ、Ⅲ、Ⅴ C.Ⅱ、Ⅲ、Ⅳ、Ⅵ D.Ⅰ、Ⅲ、Ⅳ、Ⅴ (A)在卫星云图上,台风的云系表现为: A.白色的漩涡状云系 B.黑色的漩涡状云系 C.灰色的漩涡状云系 D.长条状的白色云带 (D)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A.臭氧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B)通常平流雾易产生在哪个区域? A.水面温度梯度很小的水域 B.水面温度梯度很大的水域 C.水面温度比气温高的水域 D.海陆交界的区域 (C)冬季造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A.锋面气旋 B.温带气旋 C.冷性反气旋 D.暖性反气旋 (D)海洋上温带气旋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季节为: A.春季

气象学测试题(做)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大气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杂质所构成 2.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50 km高度,称为大气臭氧层,其最大浓度层出现在20~30 km高度处。 3.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形成平流层逆温,并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放射大气辐射,对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点和大气铅直运动的状况,可将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中存在着强烈的平流、对流和乱流运动。 3.对流层分为下层(摩擦层、行星边界层)、中层、上层和对流层顶。 4.贴地层是指距地面2 m的气层。 5.对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 6.平流层和热成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7.习惯上将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 km)作为大气上界。 第三节气象要素 1.气象要素包括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2.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短波辐射:l mm,lM= mm 0.1~4微米 8 地面长波红外辐射:l 3~80mm,lM=10mm 大气长波红外辐射:l 4~120mm,lM=15mm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J/(s^m2) 或 W/m2。 3.光通量密度(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 lm/m2(流明)。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h=90。 - φ + δ(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间的太阳 倾角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δ= 0。 ,夏至δ= 23.5 。 ,冬至δ=-23.5 。 3. 太阳方位角:阳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 可照时数(昼长):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所经历的时间数。 5.可照时数北半球冬至→夏至加长,夏至→冬至缩短。 6.可照时数随纬度增加而加长,夏季尤为显著。 7.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幕光时间。 8.曙幕光时间夏长冬短,随纬度增加而加长。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测雨——厘米波雷达(微波雷达) ? 测云——毫米波雷达 ? 测风——风廓线雷达 ? 测气溶胶——激光雷达? 测温——声雷达 气象雷达的分类 (1)按照工作原理:常规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偏振天气雷达,等。 (2)按照雷达工作波段:X 波段,C 波段,S 波段,L 波段,Ka 波段,等。 ! (3)按照安装平台:固定式,车载移动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等。 天线方向: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 ?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的方向上。 天线增益:辐射总功率相同时,定向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G=10*lg (S 定向/S 各项均匀)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结构概述 构成: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 ? 主要功能:产生和发射射频脉冲,接收目标物对这些脉冲的散射能量,并通过数字化形成基数据。 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RDA )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RPG )主用户处理器(PUP ) 散射现象: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降水粒子时,入射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相同频率的电磁波,称为散射现象。 — 散射过程:入射电磁波使粒子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产生偏移而构成电偶极子或多极子,并在电磁波激发下作受迫振动,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就是散射波。 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定义无量纲尺度参数:α=2πr/λ 当α<<1时:Rayleigh 散射,也称分子散射。如空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Mie 散射。如大气中的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几何光学:折射。如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折射、反射,彩虹等光现象。 思考:对于3cm 和10cm 雷达遇到半径0.1cm 的雨滴发生哪种散射 瑞利散射:方向函数的具体形式:当雷达波是平面偏振波时,瑞利散射在球坐标中的 ! 方向函数为:()() ??θλπ?θβ2 222 2 2464sin cos cos 2 116,++-=m m r 当入射雷达波长一定,散射粒子的大小和相态一定(即r 、m 为常数),则: ()()??θ?θβ222sin cos cos ,+=C 米散射: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Rayleigh 散射与Mie 散射不同点: Rayleigh :前后向散射相等,侧向散射为零。 Mie :散射前向大于后向散射,α越大向前散射所占比越大,侧向散射不为零。 关系: \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航海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航海学基础知识 1.大地球体:大地水准面围成的球体 2.大地球体两个近似体:椭圆体(进行精度较高计算如定义地理坐标和制作墨卡托海图); 圆球体(简易计算如大圆航线和简易墨卡托海图) 3.地理坐标:基准线是格林经线、纬线经度:由格林经线向东或向西到该点经线,范围 (0—180);纬度:某点在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交角,范围(0—90) 4.经差、纬差(范围都为0—180);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Dφ=φ2-φ1 Dλ=λ2- λ1N/E为正号S/W取负号;结果为正为N/E,为负则为S/W;注意如果得出经差大于180,则用360减去其绝对值,然后符号更换。 5.关于赤道、地轴和球心对称问题(关于地心对称纬度等值反向,经度相差180°) 6.关于不同坐标系修正问题:同名相加、异名相减,结果如果为负名称与原来相反。GPS 坐标系左边原点在地心。 7.方向的确定:方向是在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上确定的。测者子午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的 交线为南北线,测者卯酉圈(东西圈)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交线为东西线。方向的三种表示法,要会换算。(圆周、半圆周、罗经点)一个罗经点11.25°。 圆周法是以真北为起点顺时针0-360°,半圆法是以北或南为起点顺时针或逆时针0-180°;换算时最好用作图法比较直观。 8.理解真航向(真北到航向线);真方位(真北到方位线);舷角(航向线到方位线,两种 表示法)所以真方位和相对方位(舷角)只是起算点不同,目的点相同,只是相差了真北到航向线的角度,即真航向。要会换算:TB=TC+Q 或TB=TC+Q(右正左负),具体计算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作图法解决(分别以测者和目标为中心做坐标系,连接测者与目标为方位线,便可一目了然。 9.罗经向位换算:罗经差:罗航向与真北夹角;陀螺差:陀螺北与真北夹角;磁差:磁北与 真北夹角,与时间、地区及地磁异常有关;自差:罗北与磁北夹角,与航向、船磁及磁暴有关;TC/GC/MC/CC之间换算要掌握TC=GC+ΔG=CC+ΔC=MC+VAR;MC=CC+DEV 10.关于磁差:航用海图、小比例尺海图、港泊图分别在罗经花、磁差曲线、和海图标题栏 给出。计算所求磁差=图示磁差+年差x(所求年份-测量年份)○1图示磁差取绝对值;○2年差增加取+,减少取—,若用E/W表示,则与图示磁差同名取+异名取—;○3结果为+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同名;为负时所求磁差与图示磁差异名。 11.海里定义: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所对应的弧长1n mile=1852.25-9.31cos2φ(m) 赤 道最短,两极最长44014—90之间实际船位落后于推算船位;44014S—44014N之间,实际船位超前于推算船位。 12.测者能见地平距离D e、物标能见地平距离D h、物标地理能见地平距离D0的区别与计算。 13.中版射程:晴天黑夜,测者眼高5米时,理论上能够看到的灯标灯光的最大距离,某灯 标射程等于该灯标光力能见距离和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中较小者,中版射程与眼高无关,但要是问最大可见距离就有关了。英版射程:光力射程或额定光力射程,它只与光力能见距离和气象能见度有关。如何求最大可见距离问题:○1算出物标地理能见距离D0;○2和射程比较取小者。 14.航速与航程V船不计风流;V L计风不计流;V G计风又计流,所以V船与V L比只差风, 可以判断顶风逆风;V L与V G只差流,可以判断顶流逆流。船速和计程仪改正率几种情况的测定ΔL=S L-(L2-L1)/L2-L1记住:SL是准确的对水航程。几种测船速和ΔL的测量方法(无风流、恒流、等加速流、变加速流几种情况)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02 + T08 + T14 + T20) - 4。 4.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C,所需要的热量。 13.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 C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岀现在(1)时,最低温度岀现(2)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岀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雷达气象学

一、填空(30分,T14=2分) 1使用雷达的PPI资料时,不同R处回波处于不同高度上 2根据衰减理论,波长越短,衰减愈大;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的原因是:(1)电磁波投射到气体分子或液态、固态的云和降水粒子上时一部分能量被粒子吸收,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2)另一部分能量将被粒子散射,使原来入射方向的电磁波能量受到削弱。 或者:大气对电磁波的吸收和衰减作用的总和(P33) ?3圆形的中气旋流场,在多普勒速度图上表示为零径向速度线穿过涡旋中心,一对左负右正,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正负闭合等值线圈沿雷达距离圈排列(P289、407) 4大冰雹的后向散射截面比同体积的大水滴的后向散射截面大 5通常,超折射回波的本质是地物回波(ppt,P300) 6“V”型缺口通常表示冰雹云的回波(P381,ppt) 7 Z的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中降水离子直径6次方的总和,它与粒子大小有关(ppt) 8 以不同的仰角探测超级单体风暴云的回波特征,可能出现:钩状回波, 空洞回波(无回波穹窿),指状回波回波(ppt) 9层状云降水的雷达强度回波图上,经过加衰减后,其回波图上经常会出现零度层亮带,此现象在雷暴消散期也常常出现。(P306、309) 10 非降水回波包括云的回波,闪电的回波,雾的回波,晴空大气回波等回波(P345) ?11 同一块雨云由远至近地性质不变地逼近雷达站,在强度回波图上显示的回波范围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强,这是由于距离衰减的影响 12 波束宽度指的是在天线方向图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单位:°),它决定雷达的切向分辨率。(课堂笔记) 13 在雷达的速度回波图上若零速度带通过测站并呈一直线状,则表示测量范围内各高度层的风向不变(P278) 14 如果雷达发射功率很大,接收灵敏度也很高,那么天气雷达的探测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雷达电磁波束能否有效地照射到降水区中和反射率因子的大小(ppt习题) 15 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回波图中零速度带的意义是:实际风速为零或很小、实际风向与雷达探测波束相垂直(ppt) 16 层状云零度层亮带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融化作用,碰并聚合效应,速度效应,粒子形状的作用,(P308)二计算题 分别画出并计算图一、图二中1,2的真实风向 (画出!&计算!四个地方) 三、简答题(30分) 1用雷达资料判别冰雹云回波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P380-385) (1)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强度特别强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复习习题学习资料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复习习题

1、某船舶受热带气旋影响,每小时观测一次,当测得真风向随时间逆时针转变时,则可判定船舶处于: A.北半球危险半圆 B.南半球危险半圆 C.前半圆 D.后半圆 2、当大范围天空由晴转阴时,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的相应地区的变化为: A. 由黑色转为白色 B. 由白色转为灰色 C. 由白色转为黑色 D. 由灰色转为黑色 3. 热带气旋集中发生的月份是: A. 北半球为7~10月,南半球为1~3月 B. 南半球为7~10月,北半球为1~3月 C. 南北半球均为1~3月 D. 南北半球均为7~10月 4、在我国海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活动范围: A.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10?N以南 B. 盛夏最北可越过30?N,10月退至20?N以南 C.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10?N以南 D. 盛夏最北可越过40?N,10月退至20?N以南 5. 大约15%的热带气旋发生于: A. 东风波中 B. 热带辐合带中 C. 极锋上的波动 D. 静止锋上的波动 6. 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主要有三条路径,其中哪一条对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影响较大? A.西行路径 B.转向路径 C.西北路径 D.特殊打转路径 7. 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低纬海域有: A. 南北纬5度以内 B. 东南太平洋 C. 南大西洋 D. ABC都对 8. 台风登陆后再入海,在这个过程中台风的强度如何变化? A.先减弱,后又加强 B.先加强,后又减弱 C.两次都是减弱 D.两次都是加强 9. 在南半球发展中热带气旋的高层气流绕中心: A. 逆转辐合 B. 逆转辐散 C. 顺转辐合 D. 顺转辐散 10. 当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8~9级时,发布的警报为: A. 热带风暴警报 B. 强热带风暴警报 C. 台风警报 D. 大风警报 11.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是: A. 西北太平洋 B. 东北太平洋 C. 北大西洋 D. 印度洋 12. 关于夏季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西行或抛物线型 B.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常在海上打转,路径无规律 C. 当副高气流较强,高空形势稳定时,多为转向型 D.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移动稳定性强 13. 天气报告中天气形势摘要的内容包括: A. 低气压,高气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B. 地面锋线的类别和起止位置 C. 热带气旋的位置、强度和移动 D. ABC都对 14. 流线图上单汇辐合流场相当于: A. 低气压的流场 B. 高气压的流场 C. 低压槽的流场 D. 高压脊的流场 15. 国内地面天气图上两条相邻等压线的间隔一般为2.5hPa,一个中心气压值为1023hPa的高气压最里面一 条闭合等压线的数值应为:

2011农业气象学试题A卷(1)

以下各题中未注明单位的各物理量均为标准国际单位制。 1.C 2.C 3.A 4.B 5.D 6.C 7.C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A 19.B 20.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共20分) 1.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 B、6月上旬 C、6月中旬 D、6月下旬 2.露点温度表示()。 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3.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γ<γm B、γ=γm C、γ>γm D、γ≤γm 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切变线是指()急剧变化的界线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 6.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个气压带。 A、2 B、3 C、4 D、5 7.下面霜冻最轻的是()。 A、谷地 B、洼地 C、山顶 D、坡地 8.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 A、5780 K B、6500 K C、6000 K D、6300 K 9.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 A、昼弧增长 B、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 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 12.积雨云属于()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培训资料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雷达气象学考试复习 1.说明和解释冰雹回波的主要特点(10分)。 答:冰雹云回波特征:回波强度特别强(地域、月份、>50dBZ );回波顶高高(>10km );上升(旋转)气流特别强(也有强下沉气流,)。 PPI 上,1、有“V ”字形缺口,衰减。2、钩状回波。3、TBSS or 辉斑回波。画图解释。 RHI 上:1、超级单体风暴中的穹窿(BWER ,∵上升气流)、回波墙和悬挂回波。2、强回波高度高。3、旁瓣回波。画图解释。4、辉斑回波。5、在回波强中心的下游,有一个伸展达60-150km 甚至更远的砧状回波。 速度图上可以看到正负速度中心分布在径线的两侧,有螺旋结构。有可能会出现速度模糊。 2.画出均匀西北风的VAD 图像 从VAD 图像上可以获得环境风速和风向的信息,西北风的风向对应7/4π(315°)如图所示,零速度线是从45°—225°方位的一条直线(可配图说明)。由此可绘出VAD 图像。 3.解释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由于相对运动造成的频率变化 设有一个运动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距离为r ,雷达波长为λ。 发射脉冲在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往返距离为2r ,用相位来度量为2π?2r/λ。若发射脉冲的初始相位为φ0,则散射波的相位为φ=φ0+4πr/λ。 目标物沿径向移动时,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角频率) 44r d d r v d t d t ?ππλλ== 另一方面,角频率与频率的关系2D d f d t ? ωπ== 则多普勒频率与目标运动速度的关系fD=2vr/λ 4.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天气雷达的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所辐射的功率集中在波束所指的方向上。 反映了雷达波束的电磁场强度及其能流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曲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长度,代表该方向上相对能流密度大小。 π/4 3π/4 7π/4 方位角 速度

航海学知识点

第一篇 航 海 学 (地 文 航 海) 第一章 坐标、方向和距离 第一节 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 一、地球形状 1. 第一近似体――地球圆球体 航海上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通常将大地球体当作地球圆球体。 2. 第二近似体――地球椭圆体 在大地测量学、海图学和需要较为准确的航海计算中,常将大地球体当作两极略扁的地球椭圆体。 地球椭圆体即旋转椭圆体,它是由椭圆P N QP S Q ′绕其短轴P N P S 旋转而成的几何体(图1-1)。表示地球椭圆体的参数有:长半轴a 、短半轴b 、扁率c 和偏心率e 。 二、地理坐标 1. 地球上的基本点、线、圈 地理坐标是建立在地球椭圆体表面上的。要建立地理坐标,首先应在地球椭圆体表面上确定坐标的起算点和坐标线图网。如图所示: 椭圆短轴即地球的自转轴――地轴(P N P S ); 地轴与地表面的两个交点是地极,在北半球的称为北极(P N ),在南半球的称为南极(P S ); 通过地球球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称为赤道(QQ ′),它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任何一个与赤道面平行的平面称为纬度圈平面,它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是个小圆,称为纬度圈(AA ′); 通过地轴的任何一个平面是子午圈平面,它与地表面相交的截痕是个椭圆,称为子午圈(P N QP S Q ′); 由北半球到南半球的半个子午圈,叫作子午线,又称经线(P N QP S ,P N Q ′P S );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的子午线,叫作格林子午线或格林经线(P N GP S )。 2. 地理坐标 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可以用地理坐标,即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来表示。 地理经度简称经度,地面 上某点的地理经度为格林经 线与该点子午线在赤道上所 夹的劣弧长,用 或Long 表 示。某点地理经度的度量方法 为:自格林子午线起算,向东 或向西度量到该点子午线, 由

最新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重点(必考)

历届简答题: 1.推导地转风公式,并讨论其物理意义。(5分) 评分标准:地转风公式1分,物理意义要点各1分。 地转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G = A 于是有 (1)地转风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即等压线密集,Vg大。 (2)Vg与密度成反比,气压梯度一定时,高空的Vg大于低空的Vg。 (3)Vg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低纬Vg大于高纬Vg。 (4)赤道附近不遵守地转风原则。 2.何谓季风?简述季风成因和全球主要季风区。(5分) 评分标准:季风定义1分,季风成因3分,主要季风区1分。 季风定义:大范围风向随季节而有规律改变的盛行风。要求盛行风的方向改变120°,其频率占40%。 季风的成因(Formation of Monsoons):(1)海陆季风:由海陆之间热力异差引起的风系,随季节有极明显的变化,?称海陆季风。(2)行星季风:由于行星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风系变化,典型代表是南亚季风。(3)高大地形作用:青藏高原在夏季的热源作用和冬季的冷源作用对维持和加强南亚季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季风区:季风主要分布在南亚、东亚、东南亚和赤道非洲四个区域。 3.简述Ⅰ型冷锋的主要天气特征(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5分) (5分) 评分标准:指出云系、降水、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各1分。 云系:依次为Ns、As、Cs、Ci;降水:连续性降水;温度: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风向北到西北,风速明显增大。 4.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天气模式。(5分) 评分标准:副高中心、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各1分。 副高中心:以晴朗、微风、炎热、少云天气为主; 副高东部:盛行偏北风,大气层结稳定,海上出现雾和层云; 副高西部:偏南气流,大气层结不稳定,多雷阵雨和雷暴,多形成平流雾。 副高南部:一般天气晴好,偶有东风波、热带气旋活动时,可产生雷暴、雷雨大风等天气。副高北部:与西风带相邻,多锋面(温带)气旋,常带来阴雨和风暴天气。

气象学模拟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学年第学期课程类型:试卷类型: 课程:农业气象学班级:学 号:姓名:成绩:

E、露点温度 F、大气压强 随着雷暴的来临,气压、温度和湿度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表现为。 B、温度升高 C、湿度升高 E、温度降低 F、湿度降低 根据大陆度指标,下列城市位于海洋性气候区的有。 B、南京 C、北京 E、成都 F、西安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其单位为。 B、lm C、J/s D、W/m2夏季,下列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B、上海 C、成都 D、海口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反射辐射之差称为。 B、有效辐射 C、天光漫射 D、地面辐射差额 通常将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 B、活动温度 C、有效温度 D、净效温度 土壤温度铅直分布呈时,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逐渐升高。 B、辐射型 C、上午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水面蒸发速率随而减小。 B、饱和差增大 C、气压升高 D、风速加大 地面上的霜和露是通过冷却降温而形成的。 B、接触 C、辐射 D、混合 ,按降水强度的等级划分,属于。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目前气象上常用的气压及水汽压的标准单位是。 B、mb C、Pa D、hPa 在自由大气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平衡时的风称为地转风。 B、惯性离心力 C、摩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面行星风带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为。

D、雷暴 D、12 D、初冬 D、黑灾 D、22

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已标明,请直接在图中标出北半 7月11日)低空和地面的天气形势简图,请根据此图分析江淮梅雨低 20°02′N,110°21′E)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船长航海学知识点

航海学 1.海图比例尺: ①海图比例尺为图上长度与其对应的地面实际长度之比; ②一般在海图上标注的是普通比例尺或基准比例尺,大约是(其实不是这么算的)图上各局部比例尺的平均值,或等于图上某点或某条线上的局部比例尺; ③表示法:数字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④墨卡托海图:A.比例尺是图上某基准纬线的局部比例尺或图外某基准纬线的局部比例尺, B.同一点各个方向上的局部比例尺相等 C.同一纬线各点局部比例尺相同; D.CΦ=C0/COSΦ(CΦ为纬度Φ处比例尺,C0为纬度为0处比例尺)。或CΦ1/CΦ2=COSΦ2/COSΦ1(各纬度处局部比例尺之比等于纬度余弦反比); ⑤在同一纬度局部比例尺越大,同一图上相同两经线间间距越大; ⑥同一图上,随纬度的升高,局部比例尺增大(纬度渐长率); ⑦海图上最细的线0.1mm(即海图极限精度),海图比例尺越小,精度越低;比例尺越大,极限精度越高; 2.高程和水深 ①高程基准面: A.中版:1985年高程基准面或当地平均海面; B.英版:平均大潮高潮面(半日潮地区),平均高高潮面(日潮地区),当地平均海面(无潮海区); ②深度基准面(也是干出高度的起算面): A.中版:理论最低潮面; B.英版:天文最低潮面; ③无论是中版还是英版,灯高和桥净高都是从平均大潮高潮面(MHWS)起算; ④平均海面是最基本的基准面,高程基准面和深度基准面都是以平均海面标注的; ⑤高程(和净空高度同): A.陆上的直接标数字,水上数字带括号; B.米制单位米,拓制单位英尺; C.不足10米,精确到0.1;大于10米,精确到整数; ⑥水深: 中版 A.小于21米,标注至0.1m; B.水深21-31米,标注0.5m,(即0.9,0.1,0.2,0.3归临近的整数,0.4-0.8归为0.5);大于31米,标注至整数; C.实测水用斜体字,直体字表示深度不准或采用旧水深资料或小比例尺海图; 英版:A.水深小于11拓,用拓和英尺表示; B.水深大于11拓,用拓表示; C.如果测量精确,11-15拓,也可用拓和英尺表示,大于15拓,用拓表示; ⑦1拓≈1.83米; ⑧底质: A.先用形容词,再用底质;形容词小写,底质大写; B.底质缩写;S(沙)、M(泥)、Cy(黏土)、Si(淤泥)、St(石头)、R(岩石)、Sh(贝)、Co(珊瑚)、Cb (鹅卵石)、G(砾)、Wd(海草);

激光雷达基础知识

什么是色散呢? 当光纤的输入端光脉冲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以后,在光纤输出端,光脉冲波形发生了时域上的展宽,这种现象即为色散。以单模光纤中的色散现象为例,如下图所示: 如何消除色度色散对DWDM系统的影响: 对于DWDM系统,由于系统主要应用于1550nm窗口,如果使用G.652光纤,需要利用具有负波长色散的色散补偿光纤(DCF),对色散进行补偿,降低整个传输线路的总色散。 光的衍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途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一样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物理学中,干涉(interference)是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叠时发生叠加从而形成新的波形的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定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两束光发生干涉后,干涉条纹的光强分布与两束光的光程差/相位差有关:当相位差为周期的整数倍时光强最大;当相位差为半周期的奇数倍时光强最小。从光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差值可以定义干涉可见度作为干涉条纹清晰度的量度。 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大气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雾、烟、霾等都是天然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多在0.001~100μm之间,非常之轻,足以悬浮于空气之中,当前主要包括6 大类7种气溶胶粒子,即:沙尘气溶胶、碳气溶胶(黑碳和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铵盐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 散射特性:气溶胶质点能发生光的散射,这是使天空成为蓝色,太阳落山时成为红色的原因。 多普勒频移 当移动台以恒定的速率沿某一方向移动时,由于传播路程差的原因,会造成相位和频率的变化,通常将这种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效应造成的发射和接收的频率之差称为多普勒频移。它揭示了波的属性在运动中发生变化的规律。 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blue shift)。多普勒频移,当运动在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 shift)。 多普勒频移及信号幅度的变化等如图所示。当火车迎面驶来时,鸣笛声的波长被压缩(如图2右侧波形变化所示),频率变高,因而声音听起来尖利刺耳。当火车远离时,声音波长就被拉长(如图2左侧波形变化所示),频率变低,从而使得声音听起来减缓且低沉。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雷达气象学期末复习重点

雷达系统组成:触发信号产生器,发射机,天线转换开关,天线,接收机,显示器 脉冲重复频率PRF :每秒钟产生的脉冲数目,脉冲间隔决定了探测距离; 脉冲重复周期PRT :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PRT =1/PRF ; 脉冲宽度τ:脉冲发射占有时间的宽度,单位微秒 波长λ:电磁波在一个周期内在空间占有的长度; 脉冲发射功率P :发射机发出的探测脉冲的峰值功率; 平均功率Pa:发射机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里的平均功率。 天线方向图:在极坐标中绘出的通过天线水平和垂直面上的能流密度的相对分布曲线图。 波束宽度: 在天线方向图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波束宽度越小,定向角度的分辨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 天线增益:辐射总功率相同时,定向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能流密度与各向均匀辐射的天线的能流密度之比。 灵敏度:雷达检测弱信号的能力。用最小可辨功率Pmin 表示,就是回波信号刚刚能从噪声信号中分辨出来时的回波功率。 平面位置显示器PPI :雷达天线以一定仰角扫描一周时,测站周围目标物的回波。以极坐标形式显示。 距离高度显示器RHI :显示雷达天线正对某方位以不同的仰角扫描时目标物的垂直剖面图 散射现象: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降水粒子时,入射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相同频率的电磁波,称为散射现象。 散射过程:入射电磁波使粒子极化,正负电荷中心产生偏移而构成电偶极子或多极子,并在电磁波激发下作受迫振动,向外界辐射电磁波,就是散射波。 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定义无量纲尺度参数:α=2πr/λ 当α<<1时:Rayleigh 散射,也称分子散射。如空气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0.1<α<50:Mie 散射。如大气中的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 当α>50:几何光学:折射。如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折射、反射,彩虹等光现象。 瑞利散射:方向函数的具体形式:当雷达波是平面偏振波时,瑞利散射在球坐标中的 方向函数为:()() ??θλπ?θβ222222464sin cos cos 2116,++-=m m r 当入射雷达波长一定,散射粒子的大小和相态一定(即r 、m 为常数),则: ()()??θ?θβ222sin cos cos ,+=C 米散射:单个球形粒子的散射 Rayleigh 散射与Mie 散射不同点: Rayleigh :前后向散射相等,侧向散射为零。 Mie :散射前向大于后向散射,α越大向前散射所占比越大,侧向散射不为零。 关系: Mie 散射包含Rayleigh 散射,Rayleigh 散射是Mie 散射的特殊。 后向散射:θ= 180o,只有后向散射能量才能被雷达天线接收。 雷达截面:粒子向四周作球面波形式的各向同性散射,并以符号σ表示总散射功率与入射波能流密度之比,即雷达截面i s S R S 2 4)(ππσ=或)(4ππβσ=

(完整版)数学史知识点及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关于古埃及数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 )。 A.埃及纸草书和苏格兰纸草书√ B.莱茵德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书 C.莫斯科纸草书和希腊纸草书 D.莱茵德纸草书和尼罗河纸草书 2.以“万物皆数”为信条的古希腊数学学派是( )。 A.爱奥尼亚学派 B.伊利亚学派 C.诡辩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3.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我国古代名著是( )。 A.《九章算术》 B.《孙子算经》 √C.《周髀算经》 D.《缀术》 4.首先使用符号“0”来表示零的国家或民族是( )。 A.中国√ B.印度 C.阿拉伯 D.古希腊 5.欧洲中世纪漫长的黑暗时期过后,第一位有影响的数学家是( )。 √A.斐波那契 B.卡尔丹 C.塔塔利亚 D.费罗 6.对微积分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的“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其发现者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开普勒 D.牛顿 7.对古代埃及数学成就的了解主要来源于() √A.纸草书 B.羊皮书 C.泥版 D.金字塔内的石刻 8.公元前4世纪,数学家梅内赫莫斯在研究下面的哪个问题时发现了圆锥曲线?() A.不可公度数 B.化圆为方√ C.倍立方体 D.三等分角 9.《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是指一种特殊的()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楔形体 10.印度古代数学著作《计算方法纲要》的作者是() A.阿耶波多 B.婆罗摩笈多√ C.马哈维拉 D.婆什迦罗 11.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A.音乐演奏 B.服装设计 C.雕刻艺术√ D.绘画艺术 12.微分符号“d”、积分符号“∫”的首先使用者是() A.牛顿√ B.莱布尼茨 C.开普勒 D.卡瓦列里 13.求和符号Σ的引进者是() 第1页/共9页

激光雷达测距基本知识与其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雷达与激光雷达系统 (2) 2激光雷达测距方程研究 (3) 2.1测距方程公式 (3) 2.2发射器特性 (4) 2.3大气传输 (5) 2.4激光目标截面 (5) 2.5接收器特性 (6) 2.6噪声中信号探测 (6) 3伪随机m序列在激光测距雷达中的应用 (7) 3.1测距原理 (7) 3.2 m序列相关积累增益 (8) 3.3 m序列测距精度 (8) 4脉冲激光测距机测距误差的理论分析 (9) 4.1脉冲激光测距机原理 (9) 4.2 测距误差简要分析 (10) 5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等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10) 6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与其应用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激光雷达系统组成,激光雷达系统与普通雷达系统性能的对比,着重阐述激光雷达测距方程的研究。针对激光远程测距中的微弱信号检测,介绍一种基于m序列的激光测距方法,给出了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激光测距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案,并理论分析了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误差。了解并学习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等其它方面中的应用。 关键词:激光雷达;发射器和接收器特性; 伪随机序列; 脉冲激光;测距误差 Applications and Principles of laser radar ranging Student major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 xiaonan Tutor Shang lianju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laser radar systems, laser radar system and radar system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normal, focusing on the laser radar range equation. Laser Ranging for remote signal detection, presents a introduction of a sequence based on laser ranging method m, gives the high-spe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based laser ranging rada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ulse Laser rangefinder range error.We understand and learn application of Laser radar in the mobile robot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Laser rada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haracteristics;Pseudo-random sequence;Pulsed laser;Ranging error. 引言:激光雷达是传统雷达技术与现代激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激光具有亮度 高、单色性好、射束窄等优点,成为光雷达的理想光源,因而它是目前激光应用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激光雷达是一项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激光雷达技术从最简单的激光测距技术开始,逐步发展了激光跟踪、激光测速、激光扫描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等技术,使激光雷达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系统。利用激光作为遥感设备可追溯到30多年以前,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人们进行了多项试验,结果都显示了利用激光进行遥感的巨大潜力,其中包括激光测月和卫星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LiDAR(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激光探测及测距系统的简称,通常指机载对地激光测距技术,对地激光测距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状况等地表信息。相对于其他遥感技术,LIDAR的相关研究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不论是在提高LIDAR数据精度及质量方面还是在丰富LIDAR数据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都相当活跃。随着LIDAR传感器的不断进步,地表采点密度的逐步提高,单束激光可收回波数目的增多,LIDAR数据将提供更为丰富的地表和地物信息。激光测距可分为星载(卫星搭载)、机载(飞机搭载)、车载(汽车搭载)以及定位(定点测量)四大类,目前激光测距仪已投入使用,激光雷达正处在试验阶段,某些激光雷达已付诸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