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

2019年上半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
2019年上半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

2019年上半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资格面试题目汇总

一、考题回顾

初中信息技术《建立统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

试讲题目

1.题目:柱形图、折线图、饼图

2.内容:

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时,可以自动生成多种形式的统计报表。例如,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利用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在各种统计图表中,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比较简单,应用也更为普遍。

1.柱形图

柱形图是一种直方图,用竖直的矩形表示数据。矩形的高度,反映的是数据的值。实际应用时,经常用不同颜色的矩形区分不同的数据项。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项之间的差异。例如。在右图所示的柱形图中,不同颜色的矩形分别表示粮食、肉类、水果和蔬菜、牛奶等数据项,反映了四个统计年度中,当地居民所摄入四类食物的百分比。

2.折线图

折线图用一些以直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点在图表中的横向位置,对应着它所属的数据项,纵向位置对应着它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例如,右图是某工厂近5年的生产状况折线图,其中有5个点,它们的横向位置表示不同的年度,纵向位置表示当年的产量。从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

出,2000年到2002年是产量大幅度上升的阶段,2002年以后有所下降,2003年又开始回升。

3.饼图

饼图用一个圆表示全体数据,用圆中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数据项。扇形的面积对应的是数据的值。利用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例如,右图是表示地売中几种元素所占比例的饼图,从中可以看到氧、硅、铝、铁等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配合板书进行讲解。

答辩题目

1.请你说出柱形图、折线图以及饼图都有什么特点?

2.解释信息技术学科中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已经学习过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常需要用统计图表来直观、形象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利用Excel处理数据时,根据工作表中的数据,可以自动生成多种形式的统计报表。例如: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不同类型的图表吧。

——引入新课——建立统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柱形图

教师进行引导:“同学们,全校学生的期末考试总成绩已经公布,班主任老师想快速的在256名学生中找到分数最高的那一位同学,谁能帮助老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同学说可以一个一个比较,最终找出来,但是由于数量较多容易出错;而有的同学思维比较灵敏,说可以通过Excel中的统计图表,插入柱形图,最高的那一条就是老师要找的那一位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柱形图是一种直方图,用竖直的矩形表示数据。矩形的高度,反映的是数据的值。实际应用时,经常用不同颜色的矩形区分不同的数据项。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项之间的差异。

任务二:折线图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班主任老师又遇到新问题,她发现刘新同学最近几个月表现不是很稳定,成绩时而高时而低,班主任老师想看一下近6个月来刘新同学成绩的起伏情况。这又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可以用折线图,折线图是反应数据的变化趋势的,就像炒股的人看着大屏幕上那一条条折线,就知道要买哪一只股票。

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折线图用一些以直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点在图表中的横向位置,对应着它所属的数据项,纵向位置对应着它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

任务三:饼图

班主任发现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整体良好,达优率也挺不错,但是在全校前100名学生中,本班同学有多少个呢?占前100名学生的百分之多少呢?此时会用到一种新的图表叫饼图。

教师进行总结:饼图用一个圆表示全体数据,用圆中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数据项。扇形的面积对应的是数据的值。利用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提高

将统计图表类型和图表特点打乱,请举手最快的同学上台连线,将图表与其特点对应起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于同一份数据分别用三种统计图表进行表示。

【板书设计】

柱形图、折线图、饼图

一、柱形图

二、折线图

三、饼图

【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你说出柱形图、折线图以及饼图都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相同点:数据可视化的一种手段。

不同点:柱形图:矩形的高度反映的是数据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图: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解释信息技术学科中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参考答案】

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动机驱使下,在教师指导下,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主动运用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通过任务完成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

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

初中信息技术《美化学习计划-设置段落格式》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2019年5月18日重庆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设置段落格式

2.内容:

合理的排版可使文档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便于阅读。要达到排版效果,可通过设置字体与段落格式来完成。通过设置段落格式,可以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方式、行距以及段前、段后距等。

本课任务:设置标题居中、设置正文格式、设置落款格式、保存文件。

任务一:设置标题居中

1.选中所要设置的标题;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修改文字;

3.完成后就可以看到效果。

任务二:设置正文部分为“首行缩进,2字符”

1.选中正文格式;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3.按照要求设置正文的段落格式和度量值分别为“首行缩进,2字符”。

任务三:设置正文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

1.在选中的正文上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2.按照要求设置正文的段落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

任务四:设置落款格式选中落款,单击“格式”工具栏滥觞的“右对齐”按钮,设置落款的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任务五:保存文件

按Ctrl+S键,保存“我的学习计划”文档。

练一练:1.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通知.doc”文件,对通知进行修饰,如图3.1.26所示。

2.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入团申请书.doc”文件,对申请书进行修饰,效果如图

3.1.27所示。

想一想:1.段落对齐方式除了左对齐和右对齐,还有其他对其方式吗?2.段落缩进方式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过程中要有学生参与。

(3)试讲过程中涉及操作,进行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

1.如何在正文部分设置正文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篇文档,一篇是带有普通段落的文档,另一篇文档中的段落设置了格式,提问学生哪一篇更美观?

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带格式的”。

教师:“通过对段落格式的设置,可以使文档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便于阅读,让我们的段落更有风格,更美观。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吧。”引入新课设置段落格式。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设置标题居中

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些文档的标题是在第一行的最中间的位置,这样看起来更清晰,这是怎么设置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可以运用设置标题居中来实现标题在文档某一行的中间位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完成标题的居中对齐方式呢?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步骤:

1.选中所要设置的标题;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修改文字;

3.完成后就可以看到效果。

任务二:设置正文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教师会再次提问:同学们看一下之前老师展示的文档中,“每一个段落开头都会空两个字符”是怎么排列的呢?“打空格”“那怎样能标准的完成每个段落开头都空两格呢?”同学们都摇摇头“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段落的首行缩进来设置。

段落的特殊格式有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选择完缩进方式,我们就可以设置后面的度量值,默认是2字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调整其缩进方式以及度量值,如“首行缩进”和“2字符”等。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操作,最后总结设置正文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的步骤:

1.选中正文格式;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3.按照要求设置正文的段落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任务三:设置正文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

教师会阐述:“每个段落与段落之间是不是有间距看得就会更清晰明了?段落之间的行与行之间加上行间距是不是更容易我们阅读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去进行设置呢?对,进行段落设置。Word软件中内置了大量的段落格式,对其合理利用,可以使段落看起来更美观。”学生自主探究方法,最后学生代表总结设置正文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的步骤:

1.在选中的正文上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2.按照要求设置正文的段落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任务四:设置落款格式

教师继续阐述:刚才同学们说还有最后一行的落款如果放在最右边就更完美了,那应该如何进行设置呢?参照课本中的操作步骤进行设置。

选中落款,单击“格式”工具栏的“右对齐”按钮,设置落款的对齐方式为“右对齐”。

任务五:保存文件

教师会继续提问:“如果我们设置结束了就进行关闭吗?对了,有同学说要进行保存,不然会丢失,那根据之前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保存文档的快捷键呢?参照课本中的操作步骤进行设置。

按Ctrl+S键,保存“我的学习计划”文档。”

(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对于设计的美观的表格的同学予以表扬,并对于小组加星奖励,也要鼓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作业:思考段落对齐方式都有哪几种,下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设置段落格式元格

一、设置标题居中

二、设置正文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三、设置正文格式为“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20磅”

四、设置落款格式

五、保存文件

【答辩题目及解析】

1.如何在正文部分设置正文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参考答案】

(1)选中正文部分;

(2)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

(3)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下选择“首行缩进”后面选择“2字符”,由此来设置正文的段落格式。

2.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如何设计的?

【参考答案】

1.学会设置标题居中、设置正文格式、落款格式行保存文件。

2.通过观察老师示范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设置美观的段落格式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

一、考题回顾

初中信息技术《编辑与修饰表格》

试讲题目

1.题目:编辑与修饰表格

2.内容:

在工作表里输入数据和公式以后,有时还会因某种原因需要对工作表进行调整和修改。习惯上把这类操作称为编辑工作表。编辑工作表的操作包括在已有的行之间插入一行或多行、在已有的列之间插入一列或多列、删除没用的行或列。

在电子表格软件中可以设置表格中数据的字体、字号、对齐方式,还可以设置表格的边框、背景,使表格更美观。

实践:

编辑与修饰表格。

编辑前面制作的表格,然后设置适当的填充色、边框和样式,为表格中的数据选择字号,再保存起来。

操作提示:

(1)插入列

要在某列左面插入一列,可以先单击那一列的列标选定它,然后执行“插入→列”命令。操作完成后,选定的那一列的左面就会插入一列空白单元格,原来选定的那一列以及右面的内容会顺序右移一列。

(2)插入行

要在某行上面插入一行,可以先单击那一行的行号选定它,然后执行“插入→行”命令。操作完成后,选定的那一行上面就会插入一行空白单元格,原来选定的那一行以及下面的内容,会顺序下移一行。(3)删除整行整列

单击工作表的列标或行号,选定要删除的列或行,然后执行“编辑→删除”命令,就可以删除选定的列或行。被删除的列或行消失后,原来位于它后面的列或行,会顺序左移一列或上移一行。

(4)设置单元格格式

选定单元格后,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出现“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这时,可以设置表格的边框、颜色,设置表格中的数据的字体、字号等。右图是Excel软件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3.基本要求:

(1)在试讲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

答辩题目

1.Excel与Word中的表格有什么不同?

2.你的课堂中哪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任务

直接切题,指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提出任务。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已经帮助图书馆的张老师把上个月图书的借阅信息录入到了Excel表中。昨天,张老师又针对这个月的统计,对我们制作

的表格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大家观察一下,两张表格中除了数字之外还有哪些不同呢,这些不同又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编辑与修饰表格。

(二)新知探究、分析任务

老师出示两张不同的表格,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如下问题:

1.两张表格除数字之外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得出:

(1)两张表格的行、列的样式不同。(2)单元格样式不同。

2.回忆Word文档中的表格,思考修改后的表格是经过了怎样的操作来完成的?

通过回忆并同桌讨论得出,通过插入和删除表格的行与列,并设置单元格格式完成的。

(三)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1.确定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在此之前,老师提出如下要求:(1)组内成员每个人参照展示的修改过的表格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先阅读并参考教材,仍然无法完成的再与其他成员进行讨论,或询问老师;

(2)在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时候注意边框与颜色的搭配,使表格看起来更加美观。

2.老师巡场指导。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如发现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共同讲解。

(四)成果展示、评价小结

1.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和赏析。首先请学生自己简述其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然后请其他同学说说自己的建议和值得学习的经验。老师对学生的优异表现进行及时表扬。

2.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1)在插入(或删除)行后,原来选定的那一行及下面的内容会顺序下移(或上移)一行;

(2)在插入(或删除)列后,原来选定的那一列及右面的内容会顺序右移(或左移)一列;

(3)在编辑完成表格行列之后,再对单元格的边框、颜色以及表格中数据的字体、字号等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设置。

课后,大家把教材中的表格练习自己输入并美化,下节课看谁做得更有创意。

【板书设计】

编辑与修饰表格

一、插入或删除行

二、插入或删除列

三、设置单元格格式

【答辩题目及解析】

1.Excel与Word中的表格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Excel是微软办公套装软件MicrosoftOffice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广泛地应用于管理、统计财经、金融等众多领域。虽然Word中也有表格,但相比而言,Excel表格具有更强大的数字运算和数字分析能力。Excel中内置的公式和函数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复杂的计算。Excel在数据运算方面的强大功能是Word中的表格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你的课堂中哪个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参考答案】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第一,在新知探究、分析任务环节,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找出老师出示的两张表格中的不同点;第二,在合作交流、完成任务环节,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询问老师。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掌握“关键字”和“分类”两种方法搜索网上文字和图片信息掌握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用“关键字”和“分类”法搜索信息难点是下载文字和图片信息 实施班级:初一(3)班全体学生 5.时间:2003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6.地点:学校机房 7.执教者:卢志红 二、背景 从教学思想方面来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信息技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而应该也需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式学习,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经过广泛检验证明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应用于具体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一直在思考。从学生一头来说,自从学习了浏览网页等内容之后,他们上课和上网的积极性很高,偶有教学内容和上网无关时,必定要向老师询问得一清二楚;但这种积极性后面也隐藏着不好的苗头,学生们对网上游戏、网上聊天也很好奇,常常是老师一不留神,他们就大胆越池,如何因势利导将他们的好奇性和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这一点我同样在思考。 促使我有这种新教法尝试的想法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课改开课任务。我做了以下尝试:课前由学生根据兴趣确立搜索信息的主题(将他们上网热情引导到学习上来);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便于小组指导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课堂学习也主要利用教师自己做的WEBQUEST课件由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充当教学组织者、学习辅助者的角色。 三、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对学生:“同学们,你们对网络上的哪些信息最感兴趣?下一堂课我们学习网上获取信息,课前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确立要获取信息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自己组成小组,下一堂课你们的座位可以根据小组来坐,我们要来个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找的资料最多,最好。”“好——”学生哗然。(学生已有自己定组的经验,所以这一点无须教师过多干预。)教师:做WEBQUEST课件,并将其放在教师机上,将属性设为共享。 2.教师组织教学,学生明确任务教师询问学生的搜索信息的主题,并将它们公布于黑板:追星一族、恐龙、非典、FLASH动画、奇闻异事、新闻并简单检查学生的坐位情况教师告学生:“各个小组都非常想从网上获取以上信息,那如何获取呢?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学,如何自学,这里有一个课件,它会教你,但你必须认真阅读才行。”教师演示课件的位置:“网上邻居——TEACHER——教你上网获取信息”教师演示打开课件的方法:双击INDEX图标。教师介绍课件的使用方法:“这是一个用网页来做的课件,目的是教你上网获取信息,使用方法和同学们在网上浏览网站的方法是一样的,课件的内容包括‘首页’、‘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任务’是我们的学习目标,‘过程’教你如何操作,‘结论’教你如何递交作业,等等”。 3.学生学习课件,开始搜索信息,教师有针对的选择教学学生开始前顾后盼,想尽快地知道获取信息的方法,但很快安静下来,认真阅读各个网页。教师估计学生看得差不多了,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 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第二册 :“输入和修改文章”中的第四模块[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习钻研的热情. 然后我让学生将“送小龟回家”一文中的“小乌龟”替换成“小龟” 学生自己练习,我巡视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知道电脑记录着我们执行过的每一步操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操作错了,可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取消按钮,,撤销前一步操作,多次单击该按钮,可以撤销前几步操作.如果撤销后又觉得还是撤销前的内容正确,可以再单击恢复按钮,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在学习中不断的把一些新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会越来越有兴趣. 学生在练习完成后,互相找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是之更加完美. 替换完成后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互相帮助中得到提高。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把文章中所有的“的”的下面加下划线,该怎样用查找与替换功能来完成呢? 我告诉学生在替换的过程中“的”并没有变,变得只有格式,我们在查找和替换内容中都该输入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我告诉他们怎样改变格式,学生觉得很新鲜,劲头十足,我及时的让他们自己完成并讨论过程。 教后反思: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自信,他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回答错误时,会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他进步时,会得到热烈的鼓掌;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表格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美化表格》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介绍 章节: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美化表格》 学生基础:已经学习了制作简单Excel 表格的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1.单元格的合并与居中。 2.设置字体、字号、颜色。 3、小数位数设置。 4、表格边框设置。 5、表格底纹设置。 6、插入图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学会对表格进行美化的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美化表格的一些基本操作;2)能够灵活地对几种操作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3.情感目标: 1)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 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

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学生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 在讲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这为学生进一步对美化表格作好了充分准备。 基于以上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大胆采用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思路进行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讲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并且已对表格进行简单的修饰,这为学生进一步对美化表格作好了充分准 备。 本节课采用演示法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学会的只是计算机的操作,而在信息素养方面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本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综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我把“在做中学”的方式改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引导作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中我利用苏亚星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给学生展示使用Excel 制作好的各式各样的漂亮表格,以此来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讨论一一导出教学目标 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大家展示准备好的漂亮表格)请同 学说说哪一个表格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说某个表格中的颜色好看,也有的同学说

最新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最新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面有理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02<- B .53-< C .23-<- D .14<- 2.“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是( ) A .《九章算术》 B .《几何原本》 C .《海岛算经》 D .《周髀算经》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6()a a -=- B .222236a a a += C .236 22a a a ?= D .3 26328b b a a ??-=- ???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 实数根的是( ) A .2 20x x -= B .2 410x x +-= C .2 2430x x -+= D .2 352x x =- 5.近年来快递业发展迅速,下表是2018年13月份我省部分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统计结果(单位:万件): 太原市 大同市 长治市 晋中市 运城市 临汾市 吕梁市 3303.78 332.68 302.34 319.79 725.86 416.01 338.87 13月份我省这七个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中位数是( ) A .319.79万件 B .332.68万件 C .338.87万件 D .416.01万件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我省吉县城西45千米处,是黄河上最具气势的自然景观.其落差约30米,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若以小时作时间单位,则其年平均流量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019年自考英语二历年试题(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髙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二)试卷(课程代码:00015)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判断(第1?10题,每题1分,共10分) 下面的短文后列出了10个句子,请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每个句子作出判断:如果该句提供的是正确信息,选择A;如果该句提供的是错误信息,选择B;如果该句的信息文中没有提及,选择C。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答案选项涂黑。 To Lease(租赁) or Not to Lease Planning to lease a car because you don't think you can afford to buy? Think again. Leasing can end up being just as expensive as buying. Most people think about leasing because they believe it will cost them less money. They're right-it is cheaper, but only in the short term. For example, if you were to lease anew Subaru Forester, you might pay $300 per month for the car. If you were to buy the same car, you would pay about $400 per month. Over a three-year, you would save $3600-a big savings. But after your lease is over, you have to give the car back. Many people want to lease because they can drive a more expensive car than they might otherwise be able to afford. For example, if you spend $300 monthly on a car, you might be able to lease a new Ford Explorer. For the same price, you might have to buy a used Explorer, or buy a new but much less expensive model. A lease,therefore,allows you to drive the latest models of more expensive cars. However, whatever car you can afford to buy you get to keep it, and it will always have a resell or trade-in(以新旧换)value if you want to upgrade to a new car later. Furthermore, people who lease cars are often shocked by how much they must pay when the lease is over . Most leases limit you to a certain number of miles. If you go over that, you must pay for each mile. As a result, you may end up paying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mileage(里程) fees. In addition, when you lease ,you have to pay for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repairs to the vehicle. Since you must return the car finally, you are paying to repair someone else's car.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制作电脑小报 - 一、背景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 Word2000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 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 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 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pdf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 ????????????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 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 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北京昌平第四中学初二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试验 班学习,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翻译浅显文言语句。 3.该班学生在参与北师大跨越式发展课题研究一年多后,都有一定的计算机 基础,能熟练在V-class平台的讨论组上打写作文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 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Vclass平台、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专门为本课制作的网页课件。

2019年山西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适用范围:3.九年级} {标题}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30分. {题目}1.(2019·山西省,1)﹣3的绝对值是( ) A.﹣3 B.3 C.﹣31 D.3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是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3 =3,因此本题选B .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考点:绝对值的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山西省,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a +3a =5a 2 B.(a +2b )2=a 2+4b 2 C a 2·a 3=a 6 D(﹣ab 2)3=﹣a 3b 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法、乘法公式,幂的有关运算,整式加法的实质合并同类项即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将系数相加,故A 选项的正确结果为5a ;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式可根据口诀进行即“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夹中间”,故B 选项的正确结果为a 2+4ab +4b 2;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C 选项正确结果为a 5;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故D 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D . {分值}3 {章节:[1-15-2-3]整数指数幂} {考点:积的乘方} {考点:幂的乘方} {类别:常考题} {类别:易错题} {难度:2-简单} {题目}3.(2019·山西省,3)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点”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2019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9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房屋建筑工程(专科)专业实践课程考核通知 各位考生: 2019年下半年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屋建筑工程(专科)专业实践课程考核,将在中南大学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要求 1、已通过本专业全部理论课程考试,需要参加实践课程和毕业考核的考生。 2、考生请务必于2019年6月20~29日在当地自考办网报确认。未在当地自考办报考者,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 二、现场报名时间:2019年9月3日(逾期不再受理) 现场报名地点: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创业北楼420室。 三、现场报名流程: 来我校交验《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报名表》(请将在当地自考办确认报考的回执单复印件粘贴在报名表指定区域)→现场缴费(请考生自备银联卡缴费,不收现金)→领取报考回执。 五、考核要求 1、报考课程设计的考生请于9月3日或9月19日将各科课程设计提交我办,逾期不再受理。 2、设计图一律用绘图纸、丁字尺、三角板、铅笔绘制图纸。 3、课程设计及施工生产实习考核内容要求,详见后页考核说明。 4、课程设计计算书及整套设计图纸,请按照21cm*30cm折叠、按每门课程装一袋。 5、参加施工生产实习考核的考生,请先将实习报告(含施工日记)交实习指导人(工地技术人员)审阅与评价;由指导人对其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业务能力写出评语后,再交实习单位审核加盖公章。 6、申请免做生产实习的考生,必须将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专题业务总结(应反映考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用图文表达,力求简明、工整和科学系统)以及免做生产实习的申请表一并递交(没有专题业务总结的不予评分)。 六、其他事宜 1、请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和时间报名,提前或逾期者,无人接待。 2、来校路线:地铁1号线至铁道学院站下(4号出口);火车站乘7路车至铁道学院站下;火车南站乘63路车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站下;汽车南站乘17路车到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站下。 3、考核成绩随湖南省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理论课成绩一起公布,请登陆https://www.360docs.net/doc/6f2715604.html,/net网站查询。如对考核成绩有异议,请于成绩公布10个工作日内向我办递交查分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4、有关毕业申请,请到当地自考办咨询了解。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五日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报名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工具,青少年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到教学中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强调课堂教学主题,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为此我确立了"渐进性""灵活性"原则,确立了"协作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现在我说的这个案例是:信息技术初中版第一册第三章中的《查找和替换》。 这堂课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组内互相找不足并讨论学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搭配分在一组。 2、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 案例实施过程: 将教学任务和任务要求以电子稿的方式发给学生。 教师讲解: 有时我们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现得一个词或者一段话,,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段更贴切的文字,当文章较长时,这是很麻烦的,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完全找出来,word提供了查找和替换功能,有了它,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类任务。 打开上一节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查找“喝酒”两个字。 第一步:将光标移到文章的开头。 第二步:单击菜单栏上的“编辑”,打开“编辑”菜单,再单击“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内容后面的文字框输入“喝酒” 第四步:单击查找下一处。 在查找与替换这堂课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是在自己输入的文章“送小龟回家”中跟随教师的讲解来一步一步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会的问题和疑难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老师。我发现学生理解的很快,心里非常的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我能不能在查找与替换中只用替换而不用查找呢?”我觉得这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就鼓励他试一试,他很高兴的自己做了一遍,然后告诉我说可以,我表扬了他,让所有的同学都用一下他的做法,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他看起来更有劲头了。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很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鼓励他,让他自己多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让他在动手和老师的鼓励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同时也鼓励了其他同学,让他们有了前进的力量,有了学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探秘》教案

《计算机探秘》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能力目标:能够简单拆装电脑;能够根据对计算机配置和价格等条件组装电脑。 3、情感目标:增强协作意识;关注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激发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计算机主要内部部件及技术指标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两款不同配置电脑,请学生认识下电脑的主要配置有哪些?请思考为么两款相同品牌的电脑价格差价大?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学习任务一:生预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有哪些?说出其主要功能? 注意:让学生了解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关键因素。 学习任务二:观察讲台实体机,请指出主要硬件及说明其功能? (3)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学习任务三:请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存储单位间换算。 梳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及技术指标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的点要讲解) (4)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实验一:让学生以前面所学硬件知识为铺垫结合实例分析,提出自己的配机方案。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增强协作意识 (5)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本课小结: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案例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案例 摘要:“演示文稿的制作”是初中信息科技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当下,随着现代化办公模式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演示文稿即PPT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同时,在高校中,多媒体演示文稿也是重要的学习成果或者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在初中阶段做好对学生的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技巧教学,能够为学生今后更高学习阶段或者职业中运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展示对初中学生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演示文稿制作 多媒体演示文稿,即PowerPoint,也即是我们常说的PPT,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重要的办公软件,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可以让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地呈现出来,能够实现更好的传达效果和影响效果。当前,不管是在职业领域还是在学习领域,多媒体演示文稿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比如在工作环境下,往往需要借助多媒体演示文稿来进行方案、设计、流程、进展等方面的展示。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往往需要借助多媒体演示文稿,来对学习成果或者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目前,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已经被纳入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中,随着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多媒体演

示文稿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教材分析 “演示文稿的制作”是六年级信息科技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演示文稿的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图片、文字插入、动作设计等。在进入本章节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习,并建立起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一方面,为学习本章节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也会产生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兴趣。在本章节学习过程中,主要教学脉络是老师先进行展示,再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认识,并且掌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读·书(12 分) 1.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分) 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 分) (1)水何澹澹,。《观沧海》曹操 (2),寒光照铁衣。《木兰辞》北朝民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龚自珍 (4),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5)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爱莲说》周敦颐 (7)《望岳》中的“,”,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 分) (一) 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伸手捉住一只。刘思扬〔怜惜地望着 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 A。A 〔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4.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 A 指(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3 分)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十一) 一:判断题 1.从19世纪3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2.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汇丰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3.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曾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4.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5.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6.1894年,中法战争期间,香港中国造船工人举行罢工,拒绝修理受伤的法舰,爱国商人也举行罢市,码头工人则不运送法货。(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7.1840年6月英法联军大举进攻大沽炮台,守军沉着应战,击沉、击伤敌舰多艘。(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8.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A 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0.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绪皇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外交活动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国藩手里。( )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B 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及简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及简评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美化文档”的第一小节。“美化文档”这节课的内容处于文章的修改与打印之间,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是对文本录入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是这一内容的开篇,它一方面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美化文档的着手点及基本思路,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以及掌握改变字体、字号、字形和字色的方法;认识文字的特殊修饰效果,掌握其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字体、字号、字形、字色和特殊效果以及设置文字格式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以操作为手段,以发现为宗旨,以感悟为目的。 五、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本节课采用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指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资源 1、自制PowerPoint演示课件。 2、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 3、联想“传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完整)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优秀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优秀案例 每一个初一的新生,对各学科的第一堂课都是充满憧憬和激 情的,然而,我觉得不是每一科的第一节课都能做到不让学 生们失望的。一旦从希望的高峰跌到失望的低谷,他们可能 将永远无法再拾起对这一学科学习的欲望。所以,我非常重视初一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在他们初中生涯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被我征服,被信息技术征服! 一、案例背景 1.课程背景 新课标中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很多人

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要广得多。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材的第1 课是初识信息技术(主要有四个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2. 3. 认识计算机硬件4.计算机的特点与发展)。从课时上看1 节课上完太紧了,两节又太松了。而且有的内容又过于专业和枯燥。所以我决定第一堂课只安排这几个知识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信息的重要性(补充);计算机的特点与发展。教材上计算机的硬件安排到第二堂课上用。而且是开学的第一周,通常学生机房的系统没有安装调试好,按惯例每学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都是在教室里上。 2.学生情况初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如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知觉有关的事物,抽象思维开始战优势。但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 课时十七第一节数据收集与录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实践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某种工具进行统计。在Office2003中,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方便地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学习成绩,人口,,运动会奖牌统计等等。 教师展示“2006年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相关信息表格。请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图中各国代表团所得的奖牌总数进行排序,美化,做成右边漂亮的表格。 2、介绍Excel窗口界面 Excel它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能进行数据的输入、计算和输出,能够用形象化的图表来表示数据,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处理功能,能实现数据筛选、排序、数据查询和分类汇总等统计工作,其工作簿共享功能使多个用户能同时处理同一个工作簿。Excel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的电子表格软件。 特点:操作简易、处理功能强大。 教师可以个人信息资料表格为例,分析Excel窗口,请学生先观察分析,并与Word的软件界面进行对比,找到窗口组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此处要强调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工作区、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介绍Excel中的“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标签栏”等窗口组成情况。 3、学生实践建立通讯录 (1)启动Excel让同学们回忆以前Word软件是如何启动的,再进行尝试: ①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图标。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 1课时。 2. 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 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有培养自己具有“ 莲” 的品质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 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 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 志” 之间的关系。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教学过程实录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 美丽的莲花” ,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总结学生发言正因为莲花有这样美好的形象和品质,自古以 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就特别喜爱莲花, 为此还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