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双闭环控制脉宽H桥调速系统

直流双闭环控制脉宽H桥调速系统
直流双闭环控制脉宽H桥调速系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介绍 (2)

1.2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 (2)

1.3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理由 (3)

1.4 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4)

1.4.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4)

1.4.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4)

1.5 系统的动态校正----PI调节器设计 (5)

第二章.相关参数计算 (7)

2.1设计参数准备 (7)

2.2 ACR设计 (8)

2.3 ASR设计 (9)

第三章.MA TLAB仿真图 (10)

第四章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12)

4.1 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13)

4.1.1 PWM变换器 (13)

4.1.2 选择IGBT的H桥型主电路的理由 (14)

4.1.3 整流电路设计 (15)

4.1.4 泵升限制电路 (15)

4.2 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16)

4.2.1 单片机的选择 (16)

4.2.2 双极型PWM的实现 (17)

4.2.3 测速电路 (18)

4.2.4 电流检测电路 (19)

4.2.5 键盘电路 (19)

第五章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系统硬件原理图 (24)

第一章绪论

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动力源和运动源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方法过去多用模拟法,随着单片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新型自关断元器件的不断涌现,电动机的控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

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是一项以直流电动机作为机械本体,融入了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多学科交叉机电一体化技术。单片机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使调速系统具有了数值运算、逻辑判断及信息处理的功能。

1.1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介绍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

(1)改变电枢电阻(R)调速。

(2)改变电枢电压(U)调速。

(3)改变主磁通( )调速。

前两种调速方法主要适用于恒转矩负载,后一种调速方法适用于恒功率负载。串电阻调速为有级调速,调速平滑性比较差,机械特性斜率增大,速度稳定性比较差,受静差率的限制,调速范围比较小。改变电枢电压调速为无级调速,机械特性斜率不变,速度稳定性好,调速范围比较大。改变主磁通调速,控制方便,能量损耗比较小,调速平滑,但受最高转速限制,调速范围不大[2]。

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方式为最好。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要调节方式。

1.2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

直流驱动系统电压控制的方式来调节电枢电压需要一个特殊的可控直流电源。比较常用的可以控制直流电源有以下三个:

(1)静态控制整流器。使用静态可控整流得到一个可调的直流电压。

(2)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转换器。用不变的直流电源或者不可以控制的整流电源提供电能,使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器或脉宽调制,从而产生可以变化的直流电压。

(3)旋转变流机组。由交流电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单位,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旋转变流机组需要的设备多,体积大,费用高,效率低,安装需打地基,运行有噪声,维护不方便。静止式可控整流器虽然克服了旋转变流机组的许多缺点,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响应时间,但闸流管容量小,汞弧整流器造价较高,体积仍然很大,维护麻烦,万一水银泄漏,将会污染环境,危害身体健康[3]。目前,采用晶闸管整流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它不允许电流反向,给系统的可逆运行造成困难。同时,其对过电压、过电流都十分敏感,容易损坏器件。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所以选择了脉宽调制变换器进行改变电枢电压的直流调速系统。

1.3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理由

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就出现了采用全控型的开关功率元件进行脉宽调制的控制方式,形成了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或直流PWM调速系统[4]。PWM系统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1)主电路线路非常简单,需要用到的功率器件比较少。

(2)开关频率比较高,电机损耗及发热都比较少,电流很容易连续,并且谐波少。

(3)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比较小,装置效率比较高。

(4)低速性能比较好,调速范围比较宽,稳速精度比较高。

(5)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比较快,动态抗干扰能力强。

(6)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由于有上述优点,直流PWM调速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中、小容量的高动态性能系统中,已经完全取代了其他调速系统,这是我们选取它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

1.4 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1.4.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图1-1是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在此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这是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或称串级联接。

图1-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1.4.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由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稳态结构框图,如图1-2。

+ +

-

+

-

M

TG

+

-

+

-

RP 2

n

U *n R 0

R 0

U c

U i

TA

L I d

R i C i

U d

+ + - R 0

R 0

R n C n ASR ACR LM GT V

RP 1 U n

U *i

LM

M T U PE

图1-2 双闭环调速系统静态结构图 α—转速反馈系数; β —电流反馈系数

这种PI 调节器的稳态特征,一般存在两种状况:饱和和不饱和。输出如果达到限幅值就是饱和,输出如果没有达到限幅值就是不饱和[5]。当输出为恒值,输入量的变化不会再影响输出时,调节器处于饱和状态。当PI 的作用使输入偏差电压U ?在稳态时总是等于零时,调节器处于不饱和状态[6]。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在负载电流小于Idm 时,转速负反馈起主要调节作用,此时,系统表现为转速无静差。当转速调节器处于饱和输出时,负载电流达到最大电流,电流调节器起主要调节作用,此时,系统表现为电流无静差[7]。

这就是采用了两个PI 调节器分别形成内、外两个闭环的效果。这样的静特性显然比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静特性要好得多。

1.5 系统的动态校正----PI 调节器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3所示:

K s

α

1/C e

U

*

n

U c I d

E

n

U d0

U n

+

+ -

ASR + U

*

i

- R

β

ACR -

U i

UP

E

1-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在设计闭环调速系统时,常常会遇到动态稳定性与稳态性能指标发生矛盾的情况。为了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稳定和稳态指标两方面的要求,必须设计合适的动态校正装置。

在此调速系统中,由于其传递函数的阶次不是很高,采用PID 调节器的串联校正方案就可以完成动态校正的任务。

由PD 调节器构成的超前校正,可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并且具有足够的快速性,可是稳态精度却不高;由PI 调节器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稳态精度,但是快速性却不高;用PID 调节器实现的滞后—超前校正则兼有二者的优点,可以全面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但具体的操作和调试却非常复杂[8]。

一般的调速系统要求以动态稳定和稳态精度为主,对快速性的要求可以差一些,所以主要采用PI 调节器。

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先设计内环,后设计外环。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

U

*

n

α

U c -I dL

n

U d0

U n

+

-

-

β

+

- U

W ASR

W ACR

K s

T s

s +1 1/

T l s+1 R T m s

U *

i I d

1/C e +

E

第二章.相关参数计算 PI 调节器PI 调节器产生PWM

波形

H 型 PWM 功率 放大 电路

直流电动机

电流测量

速度测量

n

u

2-1 系统原理框图

2.1设计参数准备

本次课程设计给出的初始条件:

直流电机参数:240V ,37.5Kw,1750r/min,点数电阻Ra=0.1113Ω,电机过载倍 数λ=1.5,l T =0.025S, m T =0.15S 。

主电路采用三相全控桥,进线交流电源:三相380V 。

根据初始条件,参照图2-2[2]和图2-3[2]对转速和电流环设计时所必要的参数准备如下:

图2-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框图

ACR ASR

1

1

oi +S T 1

1on +S T 1

on +S T α1

oi +S T β)

(*S U n 1

/1+l T R 1

+S S T k S T R m e

C 1

)

(*S U i +-+-

+

-+

-IdL(S)E(S)Ui (s )

Un(s)

n (s )

I d (s )

电流环

图2-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框图

额定电流[2]

:A 25.156240

10

*5.373

===N

N N

U p I ;

电动机电动势系数[2]:127.0=-=

N

a

N N e n R I U C ;

转速环放大系数[2]:0057.010==

N

n V

α; 电流环放大系数[2]:0427.05.110==

N

I V

β; 晶闸管滞后时间常数[2]:S T S 001.01000

1

==

;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2]:S T oi 002.0=;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2]:S T T T oi S i 003.0=+=∑;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2]:01.0=on T ; 转速环小时间常数之和[2]:S T k T on I

n 016.01

=+=

∑。 2.2 ACR 设计

电流环超前时间常数[2]:014.0==

=Ra

La

T l i τ;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5i ≤σ时,按表2-1[2],应取5.0=∑i I T k ,因此i

I T k ∑=

5.0; 表2-1 典型I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参数关系KT 0.25 0.39 0.50 0.69 1.0 阻尼比ζ 1.0 0.8 0.707 0.6 0.5 超调量σ 0% 1.5% 4.3% 9.5% 16.3% 上升时间r t 6.6T 4.7T 3.3T 2.4T 峰值时间p t

8.3T

6.2T

4.7T

3.6T

相角稳定裕度γ 3.76

9.69

5.65

2.59

8.51

截止频率c ω

0.243/T 0.367/T

0.445/T 0.596/T 0.786/T

电流环比例系数[2]:β

τS i I i K R

k K =

=011327.0 (总电阻Ω=++=11131.0L rec R Ra R R ); 电流环传递函数[2]:s s K W i i i ACR ττ)1(+=

S

s K K i i i 8091

.0011327.0+=+=τ。

2.3 ASR 设计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在负载扰动点后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为了

实现转速无静差,还必须在扰动作用点以前设置一个积分环节,因此需要Ⅱ由设计要求,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积分环节,故按典型Ⅱ型系统—选用设计PI 调节器。

转速环时间常数[2]:按跟随和抗扰动性能都较好的原则,5取h ,所以

08.0==∑n n n T h τ;

转速环开环增益[2]:75.46821

22

=+=

∑n

N T h h k ;

转速环比例系数[2]:08.482)1(=+=

∑n

m

e n RT h T C h k αβ;

转速环传递函数[2]:S

S K W n n n ASR ττ)

1(+=

S S K K n n n 60108.48+=+=τ。

第三章.MATLAB 仿真图

3—1仿真电路图

图3—2 仿真结果

分析:图上部为电机转速曲线,下部为电机电流曲线。加电流启动时电流环将电机速度提高,并且保持为最大电流,而此时速度环则不起作用,使转速随时间线性变化,上升到饱和状态。进入稳态运行后,转速换起主要作用,保持转速的稳定。

1.电机转速曲线

在电流上升阶段,由于电动机机械惯性较大,不能立即启动。此时转速调节器ASR 饱和,电流调节器ACR 起主要作用。转速一直上升。当到达恒流升速阶段时,ASR 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转速负反馈不起调节作用,转速环相当于开环状态,系统为恒值电流调节系统,因此,系统的加速度为恒值,电动机转速呈线性增长直至给定转速。使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当转速上升到额定转速时,ASR 的输入偏差为0,但其输出由于积分作用仍然保持限幅值,这时电流也保持为最大值,导致转速继续上

升,出现转速超调。转速超调后,n U ?极性发生了变化,0

n U ?<,则ASR 推出饱和。其输出电压立即从限幅值下降,主电流也随之下降。此后,电动机在负载的阻力作用

下减速,转速在出现一些小的振荡后很快趋于稳定。当突加给定负载时,由于负载加大,因此转速有所下降,此时经过ASR和ACR的调节作用后,转速又恢复为先前的给定值,反映了系统的抗负载能力很强。

2.电机电流曲线

直流电机刚启动时,由于电动机机械惯性较大,不能立即启动。此时转速调节器ASR饱和,达到限幅值,迫使电流急速上升。当电流值达到限幅电流时,由于电流调节器ACR的作用使电流不再增加。当负载突然增大时,由于转速下降,此时转速调节器ASR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因此,电流调节器ACR电流有所下降,同启动时一样,当转速调节器ASR饱和,达到限幅值,使电流急速上升。但是由于电流值达到限幅电流时,电流调节器ACR的作用使电流不再增加。当扰动取电以后,电流调节器ACR 电流又有所增加,此后,电动机在负载的阻力作用下减速,电流也在出现一些小的振荡后很快趋于稳定。

第四章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本系统采用一个8位单片机C8051F005做主控制器。以H型双极性可逆PWM

变换器为主回路核心,采用典型的双闭环调速原理组成PWM调速系统。C8051F005的PCA提供PWM脉冲,给定的速度值、速度反馈值和电流反馈值可以控制PWM脉冲。改变PWM脉冲的占空比可以改变IGBT的输出电压,以此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速度。由于C8051F005单片机内部有模/数、数/模转换模块,所以直流测速机将速度值转化为电压值,然后直接由A/D转换通道变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从而实现转速检测。电流检测是通过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由A/D转换通道变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整流电路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4.1 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4.1.1 PWM变换器

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电路采用脉宽调制式变换器,简称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PWM控制系统分为不可逆和可逆系统。不可逆系统是指电动机只能单向旋转;可逆系统是指电动机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对于可逆系统,又可以分为单极性驱动和双极性驱动两种方式。单极性驱动是指在一个PWM周期里,作用在电枢两端的脉冲电压是单一极性的;双极性驱动是指在一个PWM周期里,作用在电枢两端的脉冲电压是正负交替的。本设计采用双极性驱动可逆PWM变换器。

图4-1是H型双极性可逆PWM变换器原理图。它包含有4个IGBT 管和4个续流二极管。4个IGBT管分成两组,VT1,VT4为一组;VT2,VT3为另一组。同一组的IGBT管同时导通或截止,不同组的IGBT管的导通与截止是不相同的。

图4-1 H型双极性可逆PWM变换器

在每一个PWM周期里,当P3.0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VT1、VT4导通,此时P3.1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因此VT2、VT3截止;当P3.0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管VT1、VT4截止,此时P3.1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因此VT2、VT3

导通。

当直流电动机正转工作时,在每一个PWM周期的正脉冲区间,VT1、VT4导通,VT2、VT3截止。在每一个PWM周期的负脉冲区间,VT2、VT3导通,VT1、VT4截止,电流的方向仍然不变,只不过电流幅值的下降速率比不可逆控制系统的要大,因此电流的波动较大。

H型双极式可逆PWM 变换器的优点如下:

(1)电流一定连续;

(2)可使电动机在四象限运行;

(3)电动机停止时有微振电流,从而可以消除静摩擦死区;

(4)低速时,每个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仍然比较宽,可以充分保证器件的可靠导通;

(5)低速时,平稳性好,系统的调速范围可达1:20000 左右。

4.1.2 选择IGBT的H桥型主电路的理由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是由MOSFET和GTR技术结合而成的复合型开关器件[9]。它也是三端器件,具有栅极G、集电极C和发射极E。选用IGBT的理由:(1)IGBT的开关速度高,开关损耗小。

(2)在相同电压和电流定额的情况下,IGBT的安全工作区比GTR大,而且具有耐脉冲电流冲击的能力。

本设计中选用的IGBT管的型号是IRGPC50U,它的参数如下:

管子类型:NMOS场效应管

极限电压Vm:600V

极限电流Im:27 A

耗散功率P:200 W

额定电压U:220V

额定电流I:1.2A

4.1.3 整流电路设计

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它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本设计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原理图如图3-2所示,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1、VT3、VT5)称为共阴极组;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T4、VT6、VT2)称为共阳极组。

图4-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

这种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完全相同,故该电路为6脉动整流电路[10]。

4.1.4 泵升限制电路

当脉宽调速系统的电动机转速由高变低时(减速或者停车),储存在电动机和负载转动部分的动能将会变成电能,并通过双极式可逆PWM 变换器回送给直流电源。由于直流电源靠二极管整流器供电,不可能回送电能,电机制动时只好给滤波电容充电,从而使电容两端电压升高,称作“泵升电压”。过高的泵升电压会损坏元器件,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过高的泵升电压出现。可以采用由分流电阻R和开关元件(电力电子器件)VT组成的泵升电压限制电路,如图4-3所示。当滤波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超过规定的泵升电压允许数值时,VT导通,将回馈能量的一部分消耗在

分流电阻R上。在本设计中泵升电路电解电容选取C=2000μF;电压U=450V;VT选取IRGPC50U 型号的IGBT管;电阻选取R=20Ω。

图4-3 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4.2 双闭环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

4.2.1 单片机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C8051F005单片机。C8051F005单片机是一种与51系列单片机内核兼容的单片机,具有高速、高性能、高集成度等优点。它使用Cygnal的CIP-51内核,工作在最大系统时钟频率为25MHz。以下是对C8051F005单片机片内资源的介绍:(1)10/12位多通道输入模/数(ADC);

(2)2路12位数/模转换器(DAC);

(3)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阵列(PCA),可用于PWM波发生器等;

(4)4个通用16位定时器;

(5)32个通用I/O口;

(6)32KB Flash内部程序存储器;

(7)片内看门口定时器、片内时钟源。

C8051F005单片机的引脚及其部分电路如图4-4所示。

图4-4 C8051F005单片机的引脚及其部分电路

4.2.2 双极型PWM的实现

基于C8051F005单片机的PWM 软件实现的重要硬件支撑是该单片机内部的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阵列(PCA)。在C8051F005内实现PWM 的基本过程:首先,由控制信号的变化范围和设定的脉冲频率T,求出t时刻通过控制信号V(t)的对应正、负脉冲的持续时间。通过给定时器赋与相应的初值从而得到正、负脉冲在单片机里的时间长度,在机器周期的同步下,定时器会从这个初值的基础上加1计数,如果产生了溢出中断就代表定时器已满,单片机上某一引脚相应的正、负电平极性的持续时间就是由这个中断所响应的服务程序所控制的。只要上述过程是持续进行的,

就可以在这个引脚上获得宽度随控制信号V(t)大小变化的PWM方波信号。

通常单片机是单极型的,实际电平0V对应单片机的逻辑0,实际电平+5 V对应单片机的逻辑1。一般来说,只能够将单极型的PWM 脉冲信号从这种单片机上输出。采用C8051F005结合软件编程实现双极型PWM 控制的设计思想是这样的:从

C8051F005的一个引脚(P3.0)得到正的单极型PWM 信号输出,对另一个引脚(P3.1)做相应的设计和定义,让它承担对应的负的单极型PWM 信号的输出。即当调制PWM 脉宽的误差信号(这个信号是由电流传感器及测速发电机采集后经过相关处理后得到的误差信号)为正时,对应的PWM 信号就从C8051F005单片机的一个引脚(P3.0)输出;当误差信号为负时,对应的PWM 信号就从C8051F005单片机的另外一个引脚(P3.1)输出,虽然这个输出信号的模拟电平也是正的,但是它反映的是负值的误差信号所产生的PWM输出;当这两个引脚都没有输出时,表示误差信号是零。通过对误差信号正负的定义和判别,再利用C8051F005单片机的两个引脚就实现了双极型的PWM[11]。

4.2.3 测速电路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是一个模拟量,当它与单片机接口时,必须经过A/D转换。由于C8051F005单片机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它具有8~12位的转换精度,因此,A/D转换可以全部在片内完成,没有必要再外接A/D转换器。

直流测速发电机安装在被测电动机轴上,以与被测电动机相同的转速旋转。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通过R2和C1组成的滤波环节后,滤去测速发电机输出的纹波,使之到达电位器Rw两端的电压是稳定的直流电压。调整Rw的位置,使测速发电机在最大转速时,抽头所获得的电压为2.4V,R1用于限流。

图4—5 直流测速发电机与单片机接口

对图4-5所示的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进行A/D转换。使用C8051F005的AIN0通道作为测速发电机的A/D转换输入端,使用单片机内部2.43V电压基准通过软件启动A/D转换。

4.2.4 电流检测电路

在直流电源的正极引线上安装有霍尔电流传感器CHB-50P,它由 15V电源供电,二次电流通过测量电阻形成电流反馈信号,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的AIN1引脚。霍尔电流传感器CHB-50P是磁平衡式电流传感器,即原边电流在聚磁环处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一个次级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其补偿电流精确的反映原边电流,从而使霍尔器件处于检测零磁通的工作状态。

4.2.5 键盘电路

本系统采用独立式按键电路。独立式按键是指直接用I/O口线与按键电路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在此形式的按键电路中,每个按键独自占用一根I/O口线,I/O口线之间的工作状态不会受到影响。

图4-6 独立式按键电路图

独立式按键电路如图4-6所示,这种独立式按键电路所需器件比较少、软件编程结构比较简单,在此电路中,按键输入都采用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的接入保证了冷按键断开时,I/O口线上有确定的高电平。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如下功能:当按下1键时,电动机启动;当按下2键时,电动机正转;当按下3键时,电动机反转;当按下4键时,电动机停止;当按下5键时,电动机加速;当按下6键时,电动机减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题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已知:直流电动机:P N=60KW,U N=220V,I N=305A,n N=1000r/min,λ=2,R a=0.08, R rec=0.1, T m=0.097s, T l=0.012s, T s=0.0017s, 电枢回路总电阻R=0.2Ω。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σ ≤5%,带额定负载起动到额定转速的转速超调σn≤10%。(要求完 i 成系统各环节的原理图设计和参数计算)。 系统各环节的原理图设计和参数计算,包括主电路、调节器、电流转速反馈电路和必要的保护等,并进行必要的计算。按课程设计的格式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内容与要求:1、分析双闭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2、改变调节器参数,分析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3、建立仿真模型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对于正反转运行的调速系统,缩短起,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为此,在起动(或制动)过渡过程中,希望始终保持电流(电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是调速系统以最大的加(减)速度运行。当到达稳态转速时,最好使电流立即降下来,使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从而迅速转入稳态运行。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可能突变,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 电流保持为最大值dmI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 为了使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以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连接,如图1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做内环;转速环在外面,称做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采用PI调节器。 2.双闭环控制系统起动过程分析 前面已经指出,设置双闭环控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获得接近于理想的起动过程,因此在分析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时,有必要先探讨它的起动过程。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nU由静止状态起动时,转速和电流的过渡过程如图4所示。由于在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ASR经历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

转速电流双闭环的数字式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课程设计完整版)

湖南科技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的数字式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任务书 题 目 转速电流双闭环的数字式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与设计 时 间安排 2013年下学期17,18周 目 的: 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 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 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 求:电动机能够实现可逆运行。要求静态无静差。动态过渡过程时间s T s 1.0≤,电流超调量%5%≤i 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30%≤n σ。 总体方案实现:主电路选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控制系统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主电路采用25JPF40电力二极管不可控整流,逆变器采用带续流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IGBT 构成H 型双极式控制可逆PWM 变换器。其中属于脉宽调速系统特有的部分主要是UPM 、逻辑延时环节DLD 、全控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驱动器GD 和PWM 变换器。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 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 指导教师评语: 评分等级:( ) 指导教师签名: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07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0706073 班级 题目转速单闭环的直流拖动系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标 二ОО十年月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加深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转速单闭环的直流拖动系统

题目: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 技术指标 电动机参数:PN=3KW, n N=1500rpm, UN=220V,IN=17.5A,Ra=1.25 。主回路总电阻R=2.5,电磁时间常数Tl=0.017s,机电时间常数Tm=0.075s。三相桥式整流电路,Ks=40。测速反馈系数=0.07。调速指标:D=30,S=10%。 2 设计要求 (1)闭环系统稳定 (2)在给定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 3 设计任务(1)绘制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调节器设计; (3)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4)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 4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严格按**大学毕业设计格式书写,全部打印.另外,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中文摘要 ································································································ - 1 -第二章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 -1.电力拖动简介 ··························································································· - 1 -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 -第四章课程设计内容·························································································· - 2 -第五章方案确定 ································································································ - 3 - 5.1方案比较的论证 ······················································································ - 3 - 5.1.1总体方案的论证比较········································································ - 3 - 5.1.2主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 4 - 5.1.3控制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 6 -第六章主电路设计····························································································· - 7 - 6.1主电路工作设备选择 ················································································ - 7 -第七章控制电路设计·························································································· - 8 -第八章结论 ·····································································································- 11 -第九章参考文献 ·······························································································- 11 -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课设

燕山大学 课程研究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6月3日

目录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前言 (2) 第三章报告研究正文 (3) 3.1 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3) 3.2 电源及操作系统设计 (7) 3.3 双闭环调节器电路设计 (11) 3.4 参数计算与计算机仿真 (12) 3.5 实物制作 (17) 3.6 性能测试 (19) 第四章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本文介绍了基于工程设计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根据直流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MOSFET、二极管等器件设计了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并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该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 关键词:双闭环控制系统 MATLAB 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

目前,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我们知道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故需要引入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本文着重阐明其控制规律﹑性能特点和设计方法,是各种交﹑直流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首先介绍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接着说明该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并从起动和抗扰两个方面分析其性能和转速与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机作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设备,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机电能量转换效率;二是应能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控制和调节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如何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省电能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因此,调速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由于调速性能优越而掩盖了结构复杂等缺点广泛的应用于工程过程中。直流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以下运行时,保持励磁电流恒定,可用改变电枢电压的方法实现恒定转矩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时,保持电枢电压恒定,可用改变励磁的方法实现恒功率调速。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拖动装置。轧钢机、电铲、提升机、运输机等各类生产机械都要采用电动机来传动。随着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能实现自动调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工业电力拖动系统达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种发展是以采用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在世界各国的工业部门中,直流电力拖动至今仍广泛的应用着。直流拖动的突出优点在于:容易控制,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平滑而精确的调速,以及快速响应等。在一定时期以内,直流拖动仍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班级:铁道自动化091 姓名:陈涛 指导老师:严俊 完成日期:2011-10-31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 (3) 一、直流调速介绍 (4) 1、调速定义 (4) 2、调速方法 (4) 3、调速指标 (4) 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绍 (5)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概述 (5) 2、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6) 3、PI调节器的稳态特征 (7) 4、起动过程分析 (8) 5、动态性能 (11) 6、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11) 三、总结 (12)

摘要 随着近代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自动化电力拖动正向着计算机控制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方向迈进,以达到高速、优质、高效率地生产。在大多数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的电力拖动系统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讲述的是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学习使我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调速器的稳态特性和作用以及系统的动态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该系统是在单闭环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后完成的,通过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学习,我们里了解到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相对于单闭环调速系统的一些优势,它是通过转速反馈和电流反馈两个环节分别起作用的。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具有了通过运用理论上所掌握的知识来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的论文中,我有一次重新学习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使我这一系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一、直流调速介绍 1、调速定义 调速是指在某一具体负载情况下,通过改变电动据或电源参数的方法,使机械特性曲线得以改变,从而使电动机转速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2、调速方法 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改变电枢电压主要是从额定电压往下降低电枢电压,从电动机额定转速向下变速,属恒转矩调速方法。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 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这种方法最好。变化遇到的时间常数较小,能快速响应,但是需要大容量可调直流电源。 2.改变电动机主磁通。改变磁通可以实现无级平滑调速,但只能减弱磁通进行调速(简称弱磁调速),从电机额定转速向上调速,属恒功率调速方 法。变化时间遇到的时间常数同变化遇到的相比要大得多,响应速度较慢,但所需电源容量小。 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在电动机电枢回路外串电阻进行调速的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只能进行有级调速,调速平滑性差,机械特性较软;空载时几乎没什么调速作用;还会在调速电阻上消耗大量电能。 3、调速指标 1.调速范围(包括:恒转矩调速范围/恒功率调速范围),

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直流PWM-M可逆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刘雨楠 小组成员:陈慧婷(20114073166) 石文强(20114073113) 刘志鹏(20114073134) 张华国(20114073151) 信息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2014年10月20日

摘要 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直流调速控制作为电气传动的主流在现代化生产中起着主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直流调速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部分、功率部分、直流电动机。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调节转速比较灵活、方法简单、易于大范围内平滑调速、控制性能好等特点,一直在传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微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基于微机控制的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出发,逐步建立了双闭环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用微机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一个将微机和电力拖动控制相结合的新的控制方法,研究工作在对控制对象全面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控制部分展开研究,它包括对实现控制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的探讨,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的探讨等内容。在硬件方面充分利用微机外设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措施,实现对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控制。论文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和提高调速性能的方法,研究了IGBT模块应用中驱动、吸收、保护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微机控制方面,讨论了数字触发、数字测速、数字PWM调制器、双极式H型PWM变换电路、转速与电流控制器的原理,并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 关键词:直流可逆调速数字触发PWM 数字控制器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第十七单元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节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一、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如图l7-40所示。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由转速给定、转速调节器ASR 、触发器CF 、晶闸管变流器U 、测速发电机TG 等组成。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与电动机转速成正比。经分压器分压取出与转速n 成正比的转速反馈电压Ufn 。 转速给定电压Ugn 与Ufn 比较,其偏差电压ΔU=Ugn-Ufn 送转速调节器ASR 输入端。 ASR 输出电压作为触发器移相控制电压Uc ,从而控制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Ud 。 本闭环调速系统只有一个转速反馈环,故称为单闭环调速系统。 1.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及其静特性 设系统在负载T L 时,电动机以给定转速n1稳定运行,此时电枢电流为Id1,对应转速反馈电压为Ufn1,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为Udl 。 n n I C R R C U C R R I U n d e d e d e d d d ?+=+-=+-=0)(φ φφ 当电动机负载T L 增加时,电枢电流Id 也增加,电枢回路压降增加,电动机转速下降,则Ufn 也相应下降, 而转速给定电压Ugn 不变,ΔU=Ugn-Ufn 增加。 转速调节器ASR 输出电压Uc 增加,使控制角α减小,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d 增加,于是电动机转速便相应自动回升,其调节过程可简述为: T L ↑→Id ↑→Id(R ∑+Rd)↑→n ↓→Ufn ↓→△U ↑→Uc ↑→α↓→Ud ↑→n ↑。 图17-41所示为闭环系统静特性和开环机械特性的关系。

图中①②③④曲线是不同Ud之下的开环机械特性。 假设当负载电流为Id1时,电动机运行在曲线①机械特性的A点上。 当负载电流增加为Id2时,在开环系统中由于Ugn不变,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Ud 也不会变,但由于电枢电流Id增加,电枢回路压降增加,电动机转速将由A点沿着曲线①机械特性下降至B’点,转速只能相应下降。 但在闭环系统中有转速反馈装置,转速稍有降落,转速反馈电压Ufn就相应减小,使偏差电压△U增加,通过转速调节器ASR自动调节,提高晶闸管变流器的输出电压Ud0由Ud01变为Ud02,使系统工作在随线②机械特性上,使电动机转速有所回升,最后稳定在曲线②机械特性的B点上。 同理随着负载电流增加为Id3,Id4,经过转速负反馈闭环系统自动调节作用,相应工作在曲线③④机械特性上,稳定在曲线③④机械特性的C,D点上。 将A,B,C,D点连接起来的ABCD直线就是闭环系统的静特性。 由图可见,静特性的硬度比开环机械特性硬,转速降Δn要小。闭环系统静特性和开环机械特性虽然都表示电动机的转速-电流(或转矩)关系,但两者是不同的,闭环静特性是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电流(或转矩)的静态关系,它只是闭环系统调节作用的结果,是在每条机械特性上取一个相应的工作点,只能表示静态关系,不能反映动态过程。 当负载突然增加时,如图所示由Idl突增到Id2时,转速n先从A点沿着①曲线开环机械特性下降,然后随着Ud01升高为Ud02,转速n再回升到B点稳定运行,整个动态过程不是沿着静特性AB直线变化的。 2.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分析 对调速系统来说,转速给定电压不变时,除了上面分析负载变化所引起的电动机转速变化外,还有其他许多扰动会引起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例如交流电源电压的变化、电动机励磁电流的变化等,所有这些扰动和负载变化一样都会影响到转速变化。对于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来说,可以被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出来,再通过闭环反馈控制减小它们对转速的影响。也就是说在闭环系统中,对包围在系统前向通道中的各种扰动(如负载变化、交流电压波动、电动机励磁电流的变化等)对被调量(如转速)的影响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来说,转速给定电压Ugn的波动和测速发电机的励磁变化引起的转速反馈电压Ufn变化,闭环系统对这种给定量和检测装置的扰动将无能为力。为了使系统有较高的调速精度,必须提高转速给定电源和转速检测装置的精度。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

CDIO课程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是基于SG3525的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SG3525是电流控制型PWM控制器,所谓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是按照接反馈电流来调节脉宽的。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的信号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和电流环系统,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新型控制器。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则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而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节系统采用PI调节器可以获得无静差;构成的滞后校正,可以保证稳态精度;虽快速性的限制来换取系统稳定的,但是电路较简单。所以双闭环直流调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本设计选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本课题内容重点包括调速控制器的原理,并且根据原理对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进行了详细地设计。概括了整个电路的动静态性能,最后将整个控制器的电路图设计完成,并且进行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H桥驱动电路、SG3525信号产生电路、PI调节器、MATLAB仿真

前言 随着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时,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中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实际工作中,在电机最大电流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能突跳,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电流负反馈就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问题是希望在启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不能让它和转速负反馈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要电流负反馈发挥主作用,因此需采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这样就能做到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作用又能使它们作用在不同的阶段。 项目预期成果: 设计一个双闭环可逆直流无静差调速系统,其稳态性能指标实现要求如下:电流超调量S≤5%调速范围 D=20;其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10%;调整时间时间ts=2s;电流超调量δi≤5% 。

推荐-直流vm双闭环直流不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精品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直流V-M 双闭环不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 采用双闭环V —M 不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V U N 750=,kW P N 550=,A I a 780=,m in /375r n N =,r V Ce min/.92.1=,允许电流过载倍数为1.5,Ω=1.0R , 75=s K ,V U U U ctm im nm 12**===。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电磁时间常数s T L 03.0=, s T m 084.0=,s T oi 002.0=,s T on 02.0=。 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5≤i 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n σ。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 原理说明,原理图、系统动态结构图; 2. 说明系统起动过程,调节器设计; 3. 设计ACR 和ASR 的电路并计算参数。 4. 系统仿真 5. 按规范格式撰写设计报告(不少于5篇)打印 时间安排: 12 月 18日-21日 查阅资料 12月 22 日- 24日 方案设计 12月25 日- 26 日 馔写程设计报告 12月27日 提交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20XX 年 12月16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流V-M双闭环不可逆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广的直流调速系统。根据晶闸管的特性,通过调节触发延迟角α大小来调节电压。基于设计题目,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选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控制电路。在设计中调速系统的主电路采用了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来供电。本文首先确定整个设计的方案和框图,然后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各元部件的设计,同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整流变压器、晶闸管、电抗器和保护电路的参数计算。接着驱动电路的设计包括触发电路和脉冲变压器的设计。最后,即本文的重点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电路,本文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对象来设计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器。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联接。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先确定其结构形式和设计各部件,并对其参数的计算,包括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检测电路、触发电路和稳压电路的参数计算,然后采用Simulink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画出了调速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 关键词:双闭环,晶闸管,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Simulink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1)

燕山大学 CDIO课程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H桥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验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6月3日

目录 前言 (1) 摘要 (2) 第一章调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1.1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3) 1.2.稳态结构图和静特 (4) 1.2.1各变量的稳态工作点和稳态参数计算 (6) 1.3双闭环脉宽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 (7) 1.3.1动态数学模型 (7) 1.3.2起动过程分析 (7) 1.3.3 动态性能和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8) 第二章 H桥可逆直流调速电源及保护系统设计 (11) 第三章调节器的选型及参数设计 (13) 3.1电流环的设计 (13) 3.2速度环的设计 (15) 第四章Matlab/Simulink仿真 (17) 第五章实物制作 (20) 第六章性能测试 (22) 6.1 SG3525性能测试 (22) 6.2 开环系统调试 (23)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前言 随着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以及交流电动机的经济性和易维护性,使交流调速广泛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时,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中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实际工作中,在电机最大电流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能突跳,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电流负反馈就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问题是希望在启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不能让它和转速负反馈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要电流负反馈发挥主作用,因此需采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这样就能做到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作用又能使它们作用在不同的阶段。 项目预期成果: 设计一个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现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5%;过渡过程时间小于等于0.1s的无静差调速系统。 项目分工:参数计算: 仿真: 电路设计: 电路焊接: PPT答辩: 摘要

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V 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实训报告课程名称:专业实训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 2015 年 1月15 日

任务书

1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主电路设计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指只有一个转速负反馈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在电动机轴上装一台测速发电机SF ,引出与转速成正比的电压U f 与给定电压U d 比较后,得偏差电压ΔU ,经放大器FD ,产生触发装置CF 的控制电压U k ,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如图所示。 图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框图 直流电机,额定电压20V ,额定电流7A ,励磁电压20V ,最大允许电流40A 。 整流变压器额定参数的计算 为了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当主电路的接线形式和负载要求的额定电压确定之后,晶闸管交流侧的电压 U 2 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必须精确计算整流变压器次级电压U 2。 (1)二次侧相电流和一次侧相电流 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变压器的二次侧相电压U 2的计算公式: 几种整流线路变压器电压计算系统参数,如表所示。 表 几种整流线路变压器电压计算系统

电路模式 单相全波 单相桥式 三相半波 三相桥式 A C 所以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为:2 1.35200.930U V =?÷= 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I 2的计算公式: 几种整流线路变压器电流I d /I 2系数,如表。 表 几种整流线路变压器电流Id/I2 电路模式 电阻性负载 电感性负载 单相全控桥 1 三相全控桥 查表得, 1A =。 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2 7d I I A == 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流I 1的计算公式: 一次侧电流:2112/7302200.95I I U U A =*=?÷= (2)变压器容量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内容摘要 电机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尤其是工业。这些行业中绝大部分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动机作原动机。有效地控制电.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控制电机,提高其运行性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工程设计对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根据直流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介绍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概况,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双闭环控制系统,转速控制环,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英文翻译:Electrical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especially in industry. Most of the production machinery used in these industries motor as a prime mover. Effectively control electricity. Dc motor has a good start, braking performance, adaptable to smooth speed regulation in large scale, in many need to speed or fast forward and revers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rea of electric drive. Effectively control motor, improve its operation performance, has the very goo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 ntroduc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to the design of dc speed regulating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of dc speed regulating and also I 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speed control loop, th e status quo,the development of trend 一:引言 矿井提升机是煤矿、有色金属矿中的重要运输设备,是“四大运转设备”之一。矿井提升系统具有环节多、控制复杂、运行速度快、惯性质量大、运行特性复杂的特点,且工作状况经常交替转换。 近几年,交流调速飞速发展,逐渐有赶超并代替直流调速的趋势。直流调速理论基础是经典控制理论,而交流调速主要依靠现代控制理论。不过最近研制成功的直流调速器,具有和交流变频器同等性能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苌城专业班级:自动化0706 指导教师:饶浩彬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 1.技术数据: 晶闸管整流装置:R rec=Ω,K s=40。 / 负载电机额定数据:P N=,U N=230V,I N=37A,n N=1450r/min,R a=Ω,I fn=1.14A, GD2= 系统主电路:T m=,T l= 2.技术指标 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2, 调速范围D≥10)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8%,(按退饱和方式计算)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1.技术要求: (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 (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8%,电流超调量δi<5%,动态速降Δ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 s≤1s (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 (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

2.设计内容: ! (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2)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包括有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平波电抗器与保护电路等) (3)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4) 绘制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 (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半,共分为三个阶段: (1): (2)复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约占总时间的20% (3)根据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完成设计计算。约占总时间的40% (4)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

一、摘要: 直流电机由于具有速度控制容易,启、制动性能良好,且在宽范围内平滑调速等特点而在冶金、机械制造、轻工业等工业部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时机转速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励磁控制法与电枢电压控制法。本文主要研究直流调速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控制部分、功率部分、直流电动机。长期以来,直流电动机因其具有调节转速比较灵活、方法简单等特点,一直在传动领域占有统治地位。 本文对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直流调整系统原理出发,逐步建立了闭环直流PWM调整系统的模型。 二、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设计 1.设计分析 双闭环调整系统的传动系统结构图: 直流PWM控制系统是直流脉宽调制式调速控制系统的简称,与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区别在于用直流PWM变换器取代了晶闸管变流装置,作为系统的功率驱动器,系统构成原理图如下所示: 直流PWM传动系统结构图 其中属于脉宽调制调速系统主要由调制波发生器GM、脉宽调制器UPM、逻辑延时环节DLD 和电力晶体管基极的驱动器GD和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组成。最关键的部件为脉宽调制器。模拟式脉宽调制器本质为电压-脉冲变换装置,它是由一个运算放大器和几个输入信号构成电压比较器。去处放大器工作在开环状态,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控制信号Uс的控制下,产生一个等幅、宽度受Uс控制的方波脉冲序列,为PWM变频器提供所需的脉冲信号。脉宽调制器按所加输入端调制信号不同,可分为锯齿波脉宽、三角波脉宽调制器。目前就用较多脉宽调制信号由数字方法来产生,如专用集成PWM控制电路及单片微机所构成的脉宽调制器。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图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转速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串极联结,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PWM 装置。其中脉宽调制变换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达到设计要求。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图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 如图2所示,这时,启动电流成方波形,而转速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 (a)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起动过程 (b)理想快速起动过程 图2 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电流和转速波形 H 桥式可逆PWM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PWM 控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控开关S 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当S 接通时,供电电源Us 通过开关S 施加到电动机两端,电源向电机提供能量,电动机储能:当开关S 断开时,中断了供电电源Us 向电动机电流继续流通。 I dL n t I d O I dm I dL n t I d O I dm I dcr n n (a) (b)

VM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VM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运动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某V-M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 课程设计概述与要求 (2) 2.1 课程设计概述 (2) 2.2课程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3) 4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4 4.1变压器参数选取 (4) 4.1.1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2的计算 (4) 4.1.2一次、二次侧相电流I1、I2的计算 (4) 4.1.3 变压器容量S的计算5 4.2 平波电抗器参数计算5 4.2.1电流连续的临界电感量L1的计算5 4.2.2限制输出电流脉动的临界电感量L2的计算5 4.2.3电动机电感量L D的计算6 4.2.4实际串入平波电抗器的电感量L的计算6 4.3可控晶闸管参数计算6 4.3.1晶闸管的额定电压计算6 4.3.2晶闸管的额定电流计算7 4.3.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7

4.3.4 整流电路及晶闸管保护电路设计8 4.4 过电压保护和du/dt限制9 4.5 过电流保护和di/dt限制10 5 控制系统设计10 5.1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10 5.2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11 5.2.1 电流环结构框图的化简11 5.2.2 电流环结构框图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12 5.2.3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12 5.2.4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13 5.2.5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13 5.3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5 5.3.1 转速环结构框图的化简15 5.3.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1 6 5.3.3转速调节器的实现17 5.3.4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17 6 触发电路的选择与原理图19 7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MATLAB仿真22 8 设计总结23 9参考文献24附录V-M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电气原理图2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精)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1设计任务说明书 某晶闸管供电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 直流电动机:V U N 750=,A I N 780=,min 375r n N =,04.0=a R ,电枢电路 总电阻R=0.1Ω,电枢电路总电感mH L 0.3=,电流允许过载倍数5.1=λ,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2 2 4.11094Nm GD =。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75=s K ,滞后时间常数s T s 0017.0= 电流反馈系数?? ? ??≈=N I V A V 5.11201.0β 电压反馈系数?? ? ??=N n V r V 12min 032.0α 滤波时间常数.02.0,002.0s T s T on oi == V U U U cm im nm 12===* *;调节器输入电阻Ω=K R O 40。 设计要求: 稳态指标:无静差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005≤i σ;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0010≤n σ。

目录 1设计任务与分析? 2调速系统总体设计...................................................................................................................................... 3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电路设计? 3.1晶闸管-电动机主电路的设计........................................................ 3.1.1主电路设计? 3.1.2主电路参数计算................................................................. 3.2转速、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3.2.1电流调节器.................................................................. 3.2.1.1电流调节器设计? 3.2.1.2电流调节器参数选择........................................................ 3.2.2转速调节器.................................................................... 3.2.2.1转速调节器设计.............................................................. 3.2.2.2转速调节器参数选择.......................................................... 4计算机仿真.................................................................................................................................................. 4.1空载起动? 4.2突加负载........................................................................................................................................ 4.3突减负载 5设计小结与体会? 6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