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癌症的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90%

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癌症的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90%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f4742830.html,

早发现,早治疗,这个癌症的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90%

作者:穆一

来源:《祝您健康》2019年第08期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相关文件出台,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文件表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人数约229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文件提出了癌症防治行动的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这一行动目标的提出,亦给消化道癌症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中国人发病率居于前5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关键词】肿瘤;姑息疗法;生活质量 目前,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1995年全世界有新发癌症患者1000万人,死于癌症人数660万,是居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加之现有的医疗制度和条件所限,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而蒙受癌症所带来的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家庭不宁,也增加了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负担。2006年第4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主题是“规范肿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改善癌症医疗质量的共识意见声明”,强调关注癌症生存者及癌症姑息治疗问题。这些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尊重癌症患者,科学决策抗癌治疗,保证癌症医疗质量。WHO对肿瘤工作者的要求,已由过去的肿瘤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三个重点改进到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四个重点,并认为姑息治疗在多数常见癌症的治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 姑息治疗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是指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地、全面地医疗照顾。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的控制是首要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姑息性治疗的很多方面也可与抗癌治疗一起应用于疾病过程的早期[2]。因此姑息治疗是一种人性化的治疗[3]。 姑息治疗起源于4世纪古罗马拜占庭Christain社会机构发起的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运动。1967年,世界第一个现代化的Hospice在伦敦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姑息治疗机构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英国有700余家,美国3000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1982年WHO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1993年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编写了牛津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并于1998年再版。 我国姑息治疗事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同度教授于1985年首次提出“晚期癌症患者收治是个社会问题”,1987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安徽肿瘤康复医院。1994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来各省市也相继成立省市级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1990年,我国卫生部和WHO共同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并把癌痛三阶段止痛方案推向全国[4]。此后,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

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

癌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及身体健康。受其发病率的增长,癌症的防范意识一定要增强,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其能够通过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加以控制,必要时再联合其他治疗,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此时,患者和家属往往会非常关心康复问题,尤其是一些有助于康复的措施。那么,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呢? 有助于促进癌症术后尽快康复的措施有: 1、合理饮食:手术后,疾病的消耗、病痛的折磨、负面情绪的影响,加上手术等治疗副作用的影响,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乏力等病症,不仅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不利于机体恢复,患者康复。因此,手术后一定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高营养食物,并做到饮食多样化、少量多餐,增加患者进食量,促进机体尽快恢复。 2、改善情绪:由于对治疗效果担忧,加上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尤其是疼痛的出现,常令患者生活在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术后生存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及康复。因此,为了促进患者的康复,一定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普及癌症手术治疗,其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一些康复案例,以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改善疼痛:疼痛是术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几乎每个术后患者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不仅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精神、体力等,妨碍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延长康复时间。因此,手术后一定要加强疼痛的防治。除了合理使用止痛药外,还可以通过外敷、按摩、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疼痛,降低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4、坚持中药:癌症的治疗多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中医药治疗在癌症术后治疗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能够修复受损机体,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坚持还能够抑杀术后残留癌细胞,巩固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为了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癌症患者一定要坚持中药,而且要到正规医院寻求规范的中医治疗,以确保用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寻找中医治疗癌症的医院时,很多人选择了位居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虽然仅仅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医院却凭借确切的疗效、良好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赢得广大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更帮助一位又一位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确切的疗效,使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因此受到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东方今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近日,医院院长袁希福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其专题纪录片《百年传承济世为怀》将会在新年期间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正式播出。相信通过该纪录片,能够让人们对医院及袁希福院长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这能够带给广大肿瘤患者以治疗希望,增强其中医治疗的信心。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对癌症手术后如何尽快康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促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术后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此外,建议患者还应尽早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以促使机体恢复,预防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由于中医治疗癌症需要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因而为了确保用药效果,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寻求规范治疗。

乳腺癌其实并不可怕

腺癌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了影响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然而乳腺癌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新浪健康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主任医师卫燕博士谈谈乳腺癌的真相。 为什么说乳腺癌不可怕 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女性罹患的各类恶性肿瘤中,虽然乳腺癌发病人数遥遥领先,比位居第二的肺癌高出一倍多,但乳腺癌死亡人数仅为肺癌的约一半。或者我们换一种可能更直观的方法表述给大家,就是用新发病例数减去死亡病例数得到的是无瘤和带瘤生存人群增加的数目。那么,预计2015年女性肺癌生存人群会增加三万余人,而女性乳腺癌的生存患者群体会增加十九万之众。所以,乳腺癌患者确实越来越多。 经过规范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的十年生存可达85%。在其他癌症还在拿5年生存率说事儿的时候,乳腺癌早已拿十年生存率说事儿了。有资料显示,美国乳腺癌在Ⅰ期阶段即诊断出的概率为80%多,中国在Ⅰ期阶段诊断出乳腺癌的概率不到20%。在美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乳腺癌死亡率开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乳腺筛查项目的推广。所以,向民众大力推广规范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以及向全国的肿瘤医生反复进行规范诊疗程序的培训,都是很有必要的。 欧洲的统计数据显示,初诊的IV期患者的5年生存为26%。甚至不比有些癌症总体(早期加晚期)的5年生存情况差。就是说,在很多癌种在出现复发转移后只能按月预计生存期的情况下,乳腺癌是有希望按年预计生存期的。而遵从你自己选择的你信任的医生的医嘱是争取在与疾病的搏斗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任何恶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讲都绝对不是不可怕的。最关键、最持久、最能深入心底的慰藉一定是来自患者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来自家人,尤其是老公的鼓励和关爱是患者获取较高生存质量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 所以,只要我们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降低罹患疾病的风险;只要我们通过定期体检,争取有病能够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只要家人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配合医生进行适度治疗,乳腺癌就没有那么恐怖。 乳腺癌患者是应该“拿药当饭吃,还是拿饭当药吃?” 什么是拿药当饭吃?我们见过太多的患者家人把道听途说的所谓对病人有益的药物、保健品、营养品等等一股脑地好心好意地塞给病人。结果是,当患者把所有的这些东西吃完以

癌症康复协会的章程

癌症康复协会的章 程

xx癌症康复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名称:本团体的全称为“xx癌症康复协会”(又名“xx癌症康复俱乐部”)。 第二条性质:协会是由本市癌症患者和热心癌症康复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及社会人士自愿组成的公益性群众团体。 第三条宗旨: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依法治会、以德治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呼吁和争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癌症康复事业,团结和鼓励癌症患者与疾病作顽强斗争,共同探索癌症康复道路,为战胜癌症作出贡献。 第四条本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是xx。由xx登记管理。协会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的团体会员,接受其指导。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协会的基本任务是为癌症患者的康复服务。其主要工作有: (一)宣传“癌症≠死亡”,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作顽强斗争;

(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反映癌症患者的实际困难和正当诉求,呼吁和争取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癌症康复事业; (三)开展康复咨询服务,指导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医疗、药物、饮食等科学的康复治疗,积极探索癌症康复道路; (四)收集典型病例,总结和交流癌症康复经验,医患结合开展防癌抗癌研究; (五)组织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能锻炼,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六)组织患者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 (七)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组织癌症志愿者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八)加强与兄弟省、市癌症康复组织的联系,开展经验交流。 第三章会员 第六条本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凡居住或工作在本市的癌症患者和热心于癌症康复事业的健康人士以及相关单位、团体,承认本协会章程,愿意参加本协会活动,自愿申请,经相关知识培训,履行相关手续,发给会员证后,即可成为本会成员。第七条会员的权利与义务。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康复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宋兵福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并不一定就是绝症了,但是,其治愈率仍然很低。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对患者本身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除了要忍受生理的痛苦外,往往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人还不得不面对经济的压力,这让他们更加感觉到无助和伤痛,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脱离社会,加剧疾病的发展。但过于消极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加速疾病进展。 1肿瘤患者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关心各种与诊断有关的信息;怀疑诊断的准确性;担心医疗费用/工作问题;对患病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损容/死亡等的恐惧。 (2)诊断后:部分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肿瘤,易产生愤怒/敌意/受迫害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治疗期:担心治疗效果不佳及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害怕疼痛与死亡。(4)治疗后:恢复正常的应对方式,担心复发。 (5)复发期:情感震荡/焦虑/抑郁,四处求治及试用各种偏方。 (6)疾病恶化期:抑郁。 (7)中末期:害怕被遗弃/对疾病恶化/临终/死亡等的恐惧。 2肿瘤患者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1)诊断前:呈过度警觉/焦虑状态;完全否认,因而拒绝治疗;认为必死无疑,坚决放弃治疗。 (2)诊断后:临床抑郁,寻找江湖郎中。 (3)治疗期:拖延手术,寻求非外科治疗,出现药源性精神病,妄想。 (4)复发期:严重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 (5)疾病恶化期:抑郁。 (6)中末期:抑郁,急性谵妄。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肿瘤患者大多有情绪稳定性及行为控制能力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的现象,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一般会产生一种否认心理,即在内心中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比如,他们会在内心中激烈地反应“我怎么会得了这种病!”、“这不可能是真的”……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由于癌症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否定机制不可能长期起作用,患者始终是要接受现实的,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这时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变化及不良心理反应。很多患者这时会进入非常悲伤的状态,这个时期,最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情绪。有些患者甚至会采取拒绝进食、发脾气、自虐等用以宣泄内心痛苦的手段。 1焦虑:大多数肿瘤患者,从发现不祥的症状/忍受诊断性检查开始,持续至完成治疗,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6)呼吸系统:过度呼吸/呼吸困难/窒息感。 (7)胃肠道系统:厌食/腹泻/烧灼感/吞气。 (8)生殖泌尿系统:阳痿/性冷淡/尿频尿急/排泄不畅/经期疼痛/月经紊乱 2恐惧: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患者往往高估了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愈率,而且视恶性肿瘤为最令人惊恐的疾病。肿瘤患者的恐惧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情绪:恐慌 (2)行为:警惕/哭泣/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行为失控 (3)生理功能改变:如皮肤苍白/出汗/寒颤/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尿频/尿急等 3悲哀:由于对丧失身体健康或将丧失生命的恐惧,肿瘤患者在获知诊断后,往

2020年《美国外科年鉴》解读:早期乳腺癌保乳总生存期优于全乳切除

2020年《美国外科年鉴》解读:早期乳腺癌保乳总生存 期优于全乳切除 手术治疗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地选择手术方式使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获得更佳的生存结局? 早期乳腺癌患者,其手术方式大体可分为乳腺癌根治手术与保乳手术两种。这两种手术方式所取得的不同生存结局,一直是乳腺外科医师所争论探讨的话题。目前,对于早期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推荐,主要参考的是著名的NSABP B-06试验,该研究选取了216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1976~1984),证实了乳房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全乳根治性切除具有几乎等效的生存结局,该试验20年随访结果于2002年公布于著名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另外,近10多年来的多项研究均证明,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相比全乳切除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但这些研究未将乳腺癌的共病情况及肿瘤特征纳入评价指标,包括HER-2受体状态、是否同时应用化疗或内分泌药物治疗等。且近年来乳腺癌辅助治疗方法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与创新,现代乳腺外科诊治水平正飞速发展,故在此情况下,多种肿瘤相关指标的评价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否会对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后患者总生存期的评价产生影响引人思考。

2020年7月13日,美国《肿瘤外科年鉴》在线发表了涉及20余万例乳腺癌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报告,该报告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近10年来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数据,对他们的5年、7年的总生存结局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首先从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提取2004~2015年间的患者数据,获取了I~II期乳腺癌女性患者共计431899 例数据,其中302299 例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治疗(乳房肿块切除术+放疗),129600 例进行了乳房全切除术。考虑到评价参数较多,为减少数据偏差与混杂变量的影响,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根据年龄、种族、合并症评分、肿瘤部位、左侧右侧、单侧双侧、组织学类型、分级、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状态、淋巴血管浸润、激素受体状态、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特征,按1∶1的比例,匹配对之间最大允许差值为10%,并以总生存期为主要结局衡量指标。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Abstract: Malnutrition and dyscrasia are very common in cancer patients. Malnutr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treatment tolerance, reduced opportunities for treatment, increased complications,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and lower survival rate. Malnutrition not only has an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cause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waste of social medical resources. Nutrition therapy as a basic methods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has been prov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will not increase the rate of tumor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rate and lower survival rate, bu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cancer patients nutrition and immune statu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reduce drug and medical expenditure, has a positive for most malnourished cancer patients. In order to apply the 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nsensus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六个癌症晚期患者的康复故事

---------------------------------------------------------------最新资料推荐------------------------------------------------------ 六个癌症晚期患者的康复故事 七位晚期肿瘤患者康复经历目录一个肺癌症患者 19 个月的抗癌日记--------------------(第 2 页)一个身患癌症的医生自白: 原来我们都被骗了-----------(第 13 页)一个癌症患者自述:喝粥居然多活了 7 年---------------(第 18 页)台湾谢佳清博士: 癌症让我活得更健康-----------------(第21 页) Meg Wolff: 从癌症 4 级到彻底痊愈-------------------(第 28 页)素食救了我的命!(一癌症患者自述)------------------(第 29 页)恶性肿瘤第三期治愈-化州南山寺奇迹见证-------------(第 32 页)一个晚期血癌病人的真实故事------------------------(第34 页)目录一个肺癌症患者 19 个月的抗癌日记--------------------(第 2 页)一个身患癌症的医生自白:原来我们都被骗了-----------(第 13 页)一个癌症患者自述:喝粥居然多活了 7 年---------------(第 18 页)台湾谢佳清博士: 癌症让我活得更健康-----------------(第21 页) Meg Wolff: 从癌症 4 级到彻底痊愈-------------------(第 28 页)素 1 / 3

乳腺癌发病率是多少

乳腺癌发病率是多少 文章目录*一、乳腺癌发病率是多少*二、乳腺癌吃什么好*三、 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率是多少1、乳腺癌发病率是多少 日前,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 报告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英国《独立报》 也指出,2000年至2013年,中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3.5%,而 美国同期下降了0.4%。美国白种女性一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3.1%, 而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7%。尽管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 高,但死亡率却很低。美国乳腺癌平均5年生存率为90%,中国只 有73.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增速却位列世界首 位。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发病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 “中国式”乳腺癌的特点为发病年龄早。高峰年龄在45-55家水平。 岁,比西方人早10岁。其中年轻患者相对较多,35岁以下约占15%。 2、导致乳腺癌的病因有哪些 高脂饮食,吃太多西式快餐、大鱼大肉、奶油蛋糕,会导致体 内脂肪增加。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会将女性体内的雄性 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女 性大量饮酒后,泌乳素的分泌会增加,刺激乳腺细胞,导致增生和 癌变。而男性过度饮酒会使肝脏灭活体内雌激素的能力减弱,相 对提升了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了乳癌发生率。生育多个孩子会

降低乳腺癌的风险。母乳喂养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3、乳腺癌的症状表现 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乳腺癌吃什么好1、芒果是一种很好的水果,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还可以预防乳腺癌的问题,对于一些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也会死很有好处的。 2、柑橘类的水果也是很好的,因为柑橘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 的成分,对于一些乳腺癌、胃癌的情况是很有效果的。 3、山楂,大家应该都知道山楂是有开胃的效果的,山楂还可以降低血脂,抑制一些癌细胞的生长的情况的,适宜乳腺癌的患者食用的。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中医是主流医学,大多数癌症病人是不会死的。这当然是有条件的:不手术;不化疗;不放疗;但可以做不伤害性的检查。 中医治病研究天地人的关系,就是从生命生存的规律入手。生命的最重要的规律是什么?就是承认生命必然死亡。因此,中医认为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无论哪一个器官功能衰竭,都必然会死亡。中医不阻止死亡的自然产生。西医尽管承认死亡之不可避免,但是它的做法表明,他们认为可以阻止死亡。我们可以从西医的许多死亡统计报告中看出。他们总是这么说:现在每年死于心脏病的有多少,死于癌症的有多少,死于肾脏病的有多少……就是没有死于衰老的。死于衰老是什么意思?就是正常的死亡率。这些统计,他们从不排除正常的死亡率是什么原因?其目的就是拿病死者来恐吓活着的。他们就可以借研究治病来向国家、向人民要经费,掏人们裤袋里的钱。当然,西医医学不是医生或医院向老百姓掏钱,而是他们背后的一个医药财团。西方医学实质是医药财团手中的木偶。这不是我的发现,而是现代西方的非主流的医学家们和研究者。有本书叫《现代医疗批判》,作者霍恩?罗斯,讲得最清楚不过了。因此,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医学研究,把这个内涵联系起来。我在2008年11月,在北京开的“原创中医复兴论坛”上发言,突然想到了“市场医学”这个概念。我说:“现在的医学,可以叫做市场医学。市场医学究其实,是个怪物!因为,医学是要命不要钱的,市场是要钱不要命的,结合起来,岂不就成了怪物?!” 治病是为了生命与健康。可是,西医不研究生命与健康,而去研究尸体与细菌。他们认为尸体上有生病的原因。人生病死了,他们就解剖死了的人,研究生病的道理。他们的病理学家,在尸体的某些部位的改变上,判断分析生病致死的道理。外伤致死是可以用这种方法的,而人老或生病致死用这种方法却是错误的。癌症致死论就是这样的思想条件下分析出来的。生、老、病、死,这本来是一个自然过程。人活着是依靠各种器官功能的活动。这些活动就像一条相互衔接的链条在不停地转动。死亡,就像这链条的中断。老了,各种器官的功能由于某一种原因发生中断造成的。因此,用解剖尸体来判断老了死亡的原因,是不准确的。过去有的人老了生了病,未死之前却交代把尸体交给病理学家去检查死亡的原因,有巧查上了尸体上有癌肿块,就把这肿块判断为致死的原因。 癌症致死是因为手术(包括化、放疗)治疗引来的死亡,医学却把这个责任推给所患的疾病——癌症。没有人揭穿把手术称为除根术的错误。因为,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癌病灶,而不能切除患癌的原因。既然原因未除就能够复发,而且复发时的身体条件更差,因为已经经过了手术的摧残,抗病能力已大大减弱。可见把称之为“除根术”就是一种明显的欺骗。“除根术”这个概念不无有市场的因素——为了吸引病人。如果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不能有假。而现在这个“手术除根”却是个明显的假货! 癌症患者因手术治疗而加速死亡的现象,更进一步引起人们的恐癌心理。现在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理恐惧。因此,我们必须像美国一样,大范围地展开癌症是慢性病的宣传,首先把这种心理病解决好,就能降低我国的癌患者的死亡率——毕竟是救命第一。每年我国有220万人生癌症,一年中被治死的达160万人。每人如果为治疗付出10万元,全国每年为治癌就花费1600万亿。我们建造起许多宏伟的医院,是以付出1600万亿和160万个生命换来的。国家因治疗癌症而付出大量外汇购买药械。许多人因治疗癌症而破家荡产。 最近,笔者走访了一些癌症患者,翻阅资料,有所感悟,作成以下文章。 (一)癌症是慢性病,不会一下子死人的 《温州日报》2006年11月24日10版刊出的《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不说其内容,单讲标题,就选得很好。 报载:“美国癌症死亡的总人数2005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癌症是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过去认为患癌必死,而且不出三个月。现在认为癌症是可以治疗的慢

不放弃再难治愈的癌症也有康复的案例

不放弃,再难治愈的癌症也有康复的案例拖住癌细胞的腿,让它发展得慢些,再慢些,待到它停步的时候就是我们翻盘的开始。 在京一个月的奔忙,终于可以坐在机场的候机厅里喘口气了——等飞机,是最安逸的时候。 可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姑娘,一位远在山西吕梁山区的患者的女儿打来的。姑娘的父亲是我年轻时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时的连队文书。当年,这位文书是军人里难得的“小白脸”,干净、文静,说话细声慢语,就是在极左的时候他也没伤害过谁。后来,知青们回城了,他们这些军人也都转业回到了家乡。这些年,如逢战友聚会,他也会从吕梁山乘汽车倒火车赶来跟大家相聚。就是去年夏天,我们还见过面。可是,转眼,他成了胰腺癌患者!——就是昨天,我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战友们在微信上呼我,说文书急着找我。 我马上给他拨了电话,接电话的是文书。“小伶啊,你的书我看了,很多启发。我想跟你说说我的病,想听听你对我现在治疗方案的意见。”从声音听,他身体尚好,情绪也不错。 “先说说你的病情、你的治疗情况吧。”我虽然不是医生,对胰腺癌也没过多研究,但是我得这样说,我不想让战友失望。“去年11月我就感到胃里不舒服。在当地医院做B超,说没事。后来肝区有些疼,今年1月23日又照,还是说没事。女儿在太原工作,让我来太原检查。这一查,看出问题了。说是胰尾癌,还

说肝上有个囊肿,不大,2.8×2.6。我现在在山西大学附属医院这儿呢,女儿为我找的是这里的大专家。专家说,我的病问题不大,不用手术,化疗就可以。我已经化疗了一个疗程,感觉很好。以前的症状都缓解了,身上挺舒服。”“那真是太好了,说明化疗对你有效。这点真是难得!”“小伶,很多人说胰腺癌做手术最好,他们为什么不给我做?你是不是也认为我该做个手术?” “我不这样认为。毕竟手术对人的身体创伤更大。一位医生不建议你手术,一定有他的道理。你说,专家说你的病不严重,那一定是一种介乎于癌与非癌之间的东西,是早早期。再者,你看,你对化疗的药感这么好,一个疗程结束,你的症状都没了,这不就是很好吗?可能医生会让你继续做下去,具体需要做几次,医生会根据你的治疗情况看。我只提醒一点,不要过度治疗。你现在挺好,能吃能睡能拉,你只需提防着,不要让化疗把你打得起不来床就行。记着,见好就收,治疗别过度。” 文书刚要挂断电话,他的手机被一个女人抢去了。接下来我听到一个极低的声音在跟我说话:“我是他的老婆。小伶,我告诉你实话,他是晚期了,不能手术了,肝上都有了!我们瞒着他,说是早期,免得他压力太大。” 哦,原来是这样! 我知道,胰腺癌是癌症之王,人们说,得了它就是没治,其生存期就是几个月,基本没人能逃脱它的魔掌。即便手术,一些人根本下不了手术台,就算下来,也不过是延长几个月的生存期而已,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所以,治愈者寥寥。

中国乳腺癌现状

本篇文章综述了目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于2014 年 6 月15 日由Fan Lei 等发表在Lancet Oncol 上。 在中国,癌症的健康负担逐年增长,每年超过160 万人诊断为癌症,120 万因癌症而死亡。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和%。中国对全球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主要归因于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特殊的生育模式。这篇综述,我们将概述中国目前控制乳腺癌的措施,着重从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学方面强调差异,并发现不同人群治疗机会的差距。我们将描述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学差异,以及人口学在国内各个地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中的差异。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差异包括:乳腺癌发病年龄更早;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乳腺癌筛查普及率和接受程度较低;由于延误诊断,致使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多;资源不足;民众缺乏乳腺癌的知识。最后,我们将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措施。 1. 前言 中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低收入国家(来自世界银行数据)。由于近些年城镇化每年以% 的速率快速推进,中国已有47% 人口住在城市,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重心已从传染性疾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特别是乳腺癌)。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差异,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造成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短缺。 图 1. 每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据来自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但是从90 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截至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界的% 和%。中国乳腺癌全年检出人数是欧洲(2008 年共 计332000 例,总人口四亿九千八百万)的一半,与美国(2008 年共计182000例,总人口三亿零四百万)基本相当。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到2021 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50 万,发病率将从不到60 例/10 万女性(年龄在55 岁到69 岁之间)增加到超过100 例/10 万女性。 在中国,平均每例新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1216 美元,在172 个国家中排名第103 位。 图 2. 平均每位乳腺癌患者的花费(数据来自2009 年经济学人智库) 中国的医疗服务费用(包括手术和护理)相对其他国家较低。例如,在上海,乳房切除术的费用为2200 元(360 美元),中国医生长期以来收入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另一个花费较低的原因是新型抗癌专利药获得途径少。在富裕的沿海城市,乳腺癌患者的平均花费

NCCN2019癌症相关疲乏指南中文版

中文版 ●癌症相关性疲乏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与癌症或者癌症的治疗有关,并且妨碍日常功能。 中文版 ●疲劳很少是孤立的症状,通常和其他症状一起以症候群的方式出现,比如疼痛、情绪障碍、贫血和睡眠障碍。根据肿瘤诊断、分期和治疗的不同,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因此,应该对肿瘤患者进行筛查。 ●疲劳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应该通过患者的自我报告和其他来源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估。 ●应根据临床实践指南对疲劳进行筛查、评估和管理。

●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时都应使用适合其年龄的评估工具进行疲乏筛查,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之后也应定期进行评估,有临床指征时随时评估。 ●无论年龄组、疾病阶段、治疗前、治疗中还是治疗后,都应当对疲乏进行及时确认、评估、监测、记录和治疗。 ●应该告知病人和家属,疲劳的管理是整个医疗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疲劳可以在抗肿瘤治疗结束后持续存在。 ●疲劳管理指南的实施应由多学科小组完成,从而根据病人的需要个体化制定干预措施,并考虑转诊给合适的专家或支持治疗机构(例如:生存、姑息治疗、综合肿瘤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物理治疗) ●应开展教育和培训项目以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评估和管理疲劳的知识和技能。 ●癌症相关疲乏应作为临床预后研究的一个独立变量和潜在的预后影响因素。 ●对疲劳的管理质量应包括在机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中。 ●医疗保险合同中应包括对改善疲劳费用的报销。 ●伤残保险的赔付应包括疲劳造成的持续影响。 ●从癌症诊断开始到生命结束,都应考虑康复治疗的介入,比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法。 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筛查 (FT-3) 注解: a. 筛查工具见讨论部分中的“附录”章节(MS-24)。 b. 推荐的筛查和再评估问题:“过去7天,您的疲劳程度在0-10量表中可以评多少分?“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2017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 前言 近30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的普及,乳腺癌的生存率迅速提高,乳腺癌现患数量明显增多。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估计为73.0%(71.2%~74.9%)[1],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可达80%[2]。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使得癌症生存者中乳腺癌患者比例较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占全球乳腺癌患者的11.1%,占中国女性癌症患者的27.4%[3]。 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4]。乳腺癌患者诊断后的膳食营养状况、体重变化、体力活动状况及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无病生存率和病死率相关[5]。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后,不仅需要长期医疗和康复服务,而且需要接受日常生活指导,以形成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角色非常关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和指导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症状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起到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能够使乳腺癌患者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膳食结构和习惯[6,7]。随着医疗模式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家庭"模式转变,无论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其他社会服务人员及乳腺癌患者的家属都需

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乳腺癌患者的照护任务,乳腺癌患者本身的自我管理和照护也非常重要。 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组织专家对全球相关领域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结合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特点,制定了本指南,就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稳定期的长期生存问题,提出针对其日常生活的建议和推荐,为医务人员、卫生服务人员、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指导。 本指南所指的生活方式,主要包含健康膳食、维持体重、体力活动及保健品选择等。本指南的推荐,除非指明仅限于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并适用。 方法学 通过查阅文献、收集与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相关的系统文献回顾报告,以及乳腺癌乃至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南,筛选出与乳腺癌预后相关、证据级别达到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标准(2009年3月版)2级及以上[8]的生活方式条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本指南推荐范围。本文所列举的证据,除非特殊注明,均来源于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颁布的《癌症生存者营养与体力活动指南》[9]、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布的《膳食、营养、运动与乳腺癌生存(2014版)》[5]和《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10]。 经专家组讨论确定,就每项纳入的条目提出针对患者的具体的教育、咨询和干预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遵循简单易行、定量化、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和(或)干预步骤。推荐意见中涉及的标准,以我国权威专业协会推荐的相关指南为主,本文涉及的此类指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2]。 推荐意见 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中国乳腺癌现状(综述)

中国乳腺癌现状(综述) 本篇文章综述了目前中国乳腺癌的现状,于 2014 年 6 月 15 日由 Fan Lei 等发表在 Lancet Oncol 上。 在中国,癌症的健康负担逐年增长,每年超过 160 万人诊断为癌症,120 万因癌症而死亡。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乳腺癌也成为了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9.6%。中国对全球的“贡献率”逐步增加,主要归因于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特殊的生育模式。这篇综述,我们将概述中国目前控制乳腺癌的措施,着重从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学方面强调差异,并发现不同人群治疗机会的差距。我们将描述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学差异,以及人口学在国内各个地理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中的差异。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差异包括:乳腺癌发病年龄更早;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乳腺癌筛查普及率和接受程度较低;由于延误诊断,致使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多;资源不足;民众缺乏乳腺癌的知识。最后,我们将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关键措施。 1. 前言 中国人口数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中低收入国家(来自世界银行数据)。由于近些年城镇化每年以 2.3% 的速率快速推进,中国已有 47% 人口住在城市,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重心已从传染性疾病转为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癌症,特别是乳腺癌)。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经济差异,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造成欠发达地区财政吃紧,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短缺。

图1. 每 1000 人占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据来自 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虽然目前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低,但是从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目前,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癌症死亡原因位居第六。截至 2008 年,中国总计169452 例新发侵润性乳腺癌,44908 例死于乳腺癌,分别占到全世界的 12.2% 和 9.6%。中国乳腺癌全年检出人数是欧洲(2008 年共 计 332000 例,总人口四亿九千八百万)的一半,与美国(2008 年共计 182000例,总人口三亿零四百万)基本相当。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到 2021 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 250 万,发病率将从不到 60 例 /10 万女性(年龄在 55 岁到 69 岁之间)增加到超 过 100 例 /10 万女性。 在中国,平均每例新发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总费用为 1216 美元,在 172 个国家中排名 第 103 位。

牛樟芝治疗癌症原来这么简单

癌症治疗原来这么简单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9亿的美国人中有一千多万是癌症幸存者,带癌生存约占1/29,美国现在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达到了10年;在我国,2005年上海1400万常住人口中,其中带癌生存者有13.6万,约占1/100,带癌生存的平均生存期是3.5年。 曾有专家指出,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医学专家指出,“80%的肿瘤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绝望。他们大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没办法治疗,因此,对医生提出的各种治疗方案都表示怀疑,另外有悲伤情绪,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其实,癌症已是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指出,1/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3癌症则是可以控制症状、延长寿命的。

“癌症不等于死亡,这种观念要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同。现在我们对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实际上,无论患有什么样的疾病,最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于疾病的态度。应该认识到,一旦患了癌症,恐惧、悲伤、忧郁肯定于事无补,相反,只会加重病情,而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癌魔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不会得癌的地方:指甲和头发 除此之外,人体其他各器官都会和癌症扯上关系。但还是有灾难鲜少波及的区域。比如扁桃腺癌、唇癌、肛门癌、间皮瘤、外阴癌、阴道癌、肾上腺癌等疾病,其发病率也都在0.1/10万以下。

癌症患者的康复.

癌症患者的康复 当今,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环境的污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症患者约有1/3可以根治,1/3可以延长生命,生存≥5年。这些生存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身心健康和功能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肿瘤患者康复的日益重视,许多国家逐步开展了肿瘤患者康复的研究和服务。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现代康复以来,肿瘤患者康复医疗的开展和研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癌症患者康复治疗的特点 癌症患者的康复工作除具有一般伤病康复的共同点以外,由于肿瘤及其 治疗具有特殊性,因此,癌症患者康复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多个专业协作 由于恶性肿瘤所致的功能障碍和残疾常不是某一个专科的问题,因此肿 瘤患者的康复需要多科协作,采取综合的康复措施。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方 案必须有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有关科室负责指导,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和 有关科室医生以及心理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护士 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协作组,在协作组中讨论康复方案的目标、方法和方案 的制定和调整,在医院的住院部和门诊向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并对有需要的 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服务。 (二)方案因人而异 不同肿瘤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并可能随病情与治疗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强调对患者的个别咨询、个别指导,尤其是在康复治疗的开始阶段更 应注意个别化的工作。 (三)心理康复领先 恶性肿瘤患者中近半数人(包括无躯体残疾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 障碍,许多人对肿瘤与康复缺乏认识,这些都会使患者不能很好合作,妨碍 肿瘤治疗与康复的进行。因此必须首先强调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思想开导。 患者在消除心理障碍,认识提高后才能在治疗和康复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 极性,提高效果。 (四)加强全身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