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训练

嗓音训练
嗓音训练

嗓音素质

有氧训练流程表

导语

“意”,上“音”下“心”。“心”乃“音”本,位下;“音”乃“心”现,居上。

古希腊哲人伽林也曾说:“声音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灵魂,是女人裸露的灵魂”。人的特性是通过说话声音呈现出来的。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跟容貌有关的声音效果——面部有缺陷的人声音好听,会比声音有问题的人更有魅力。从美感角度分析,貌似魅力者,只要说话声音扭曲奇怪,其魅力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当你用嗓发声,不仅仅是声音的体现!嗓音永远是你说话时生命状态的呈现。人们的倾听,更是在获取对你生命状态的直观感受!

这世上最名贵的乐器莫过于我们的声带,一旦受损无法更换!而不当发声造成疾患,去医院往往治标不治本,因为没有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小结等声带疾病势必复发……欧美国家早已对嗓音病患推行嗓音艺术训练。美国国家嗓音言语中心报告,在美国,各类从事嗓音工作的被调查者有7%患有嗓音疾病。在我国此数字更高达 25%左右。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不仅使嗓音工作者们气韵充足,发声有力,说话不累;更能增加他们嗓音的感染力、说服力和表现力;使他们的谈吐更生动、更引人入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让嗓音的开发训练带动您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吧!

核心

嗓音训练包括说、唱两方面,基础练声内容是相同的。您目前所需的是说的练声。

技术上,说的练声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去掉喉音;二)嗓音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三)发声器官抗疲劳训练;从审美角度看,又可从三方面来训练:一)声音的品质训练;二)语音的品质训练;三)嗓音的美感训练。

本课程将知识融汇在各种语言表达情境中来体会、理解,最后,讲师并能为各学员制定个性化的嗓音训练方案。

课程类型:理论与实践课,实时录像与现场处理,辅以长期作业

课程安排

流程概览

教学内容

☆声音品质训练☆口齿磨练训练☆正确呼吸方法

☆正确发声状态☆音域拓展开发☆科学练声方法

师资力量(声音训练专家)斯弥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小提琴学士,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室、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嗓音素质训练讲师,闵行区教育局教授合唱团成员。

她接受过严格的声乐硕士课程训练,拥有大量音乐资格证书及音乐表演的丰富经验。长达20年的小提琴训练,更令她对音色音质的辨析力灵敏出众,为发声状况的个别评估、个性化辅导奠定下扎实根基。

她在嗓音发声基础和普通话教学上经验丰富,已为大量的嗓音工作者找回自信,帮助他们奠定了卓越的嗓音资本。而她丰富的团体带动与辅导经验,为我们呈现出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情境,受到心理咨询专家的广泛赞誉。

学员反馈

我说话开始使用笑肌,同事们说我变得亲和了——公诉科朱科长开会做内训,我的声音有力多了——培训讲师左海军他们说我催眠的声音好像来自遥远的深谷——心理咨询师潘继东我的声音可以轻松地传送到最后一排——大学教师黄凯课程由浅入深,方法独特,勤加训练,可以成为一个声音动人的人——9city陈烨霞

附:嗓音班排序表

声音训练方法

声音训练方法 第一、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 巴拔把爸低答底大 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 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 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声音训练计划表

声音训练计划表 下面是一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 (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 (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声带手术后的嗓音训练方法

声带手术后地嗓音训练方法 声带小结和息肉患者虽经手术去除器质性病变,但声音仍不能恢复正常,说明了病理性发声可导致喉肌运动失调,声门关闭不全,而用力喊叫可继发声带器质性病变,这是一互为因果地关系.只去除器质性病变,而不矫治功能性病变疗效必然欠佳或难以持久.因此嗓音训练已越来越成为治疗功能性喉病地主要手段之一. 一、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地收缩而加压地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b5E2R。 训练吸气肌肉群地方法: 、憋气地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地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地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地能力. p1Ean。 、数数地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地、仅仅自己能听到地声音数数、、、、、、、、、……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地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以上. DXDiT。 .平卧位,可将一本书置于小腹部,吸气时鼓肚子,持续一会儿;呼气时收腹,持续一会儿下面两条有声地呼气训练,为我们地声音控制奠定了基础. ()“弹唇”练习: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使它发出“嘟嘟”地声音,一定要使双唇颤动,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地内容是: )用小腹肌慢收缩地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不能一会儿气多,一会儿气少,均匀是最关键地; )体会你地“弹唇”练习,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这也是控制气息地关键

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帮助已疲劳地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RTCrp。 ()“哼鸣”练习:是指用鼻腔共鸣,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为高低音地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地.有了“哼鸣”我们地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鼻腔竖起,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不是鼻音共鸣,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眉心处发出,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就可进行简单地发声练习. 5PCzV。 二、发声技巧:利用共鸣,使喉头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地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地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jLBHr。 第一个练习:母音,作为发声共鸣. (乌)音能有效地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再就是母音比较圆,易集中,是别地母音不可替代地.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其他母音要尽量在母音地感觉上发出,那么您地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我们平时练习音时,要特别注意: ()不压喉头,使喉头 自然放下,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下巴、舌根都要放松,使口咽腔不僵硬;()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地,像一根通畅地管道.正确地母音能感到头腔和胸腔都有共鸣地振动.我们平时用一个单音,找我上面所说地感觉.

四年级上册科学练习-3.4《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l人教版

3.4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一、填空题。 1、利用(),可以制作一件小乐器。 2、在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做一个初步的(),再寻找合适的()。 3、在收集到材料后,根据()制作小乐器。 4、将5个大小不同的小鼓绑在一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了。 5、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进一步()。 二、判断题。 1、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做好自己的小乐器。() 2、乐器的音准,在制作过程中就能准确达标。() 3、在制作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4、敲打饭碗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5、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来确定小乐器的制作方法。() 三、单选题。 1、下列乐器中属于吹管乐器的是()。 A、长笛 B、吉他 C、钢琴 2、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A、二胡 B、架子鼓 C、排箫 3、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你会选择()。 A、小铁盘 B、吸管 C、纸盒 4、如果想制作一个小排箫,你会选择()。 A、纸杯 B、橡皮筋 C、吸管 四、简答题。 1、自制小乐器有哪几个步骤,请简要说明? 2、“我的小乐器”评价表要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小乐器进行评价? 3.4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答案

一、填空题。 1、废旧材料 2、设计材料 3、设计图 4、架子鼓 5、改进设计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单选题。 1、A 2、B 3、A 4、C 四、简答题。 1、答: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 2、答:1、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3、乐器优美获得大家认可; 4、外形美观制作精致; 5、材料环保成本低。

科学练习1

科学练习1 一、选择 1、古代,人们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运用的原理是: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B) A.慢 B.快 C.一样 2、在罐子中悬挂着一个电铃,如图,打开电铃,再逐渐抽去罐 子里的空气,可以观察到铃声( B) A.越来越强 B.越来越弱 C.强弱不变 3、下面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的图片,按溶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B) ①②③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4、下列图中属于卷云的是(C) A. B. C. 5、下面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A.摩托车消音器 B.道路隔音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6、吃火锅时,不用往锅里继续放盐,可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B) A.汤上面淡下面咸 B.汤里的水分蒸发导致 C.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二、资料阅读 (一)CCTV10《大真探》是深受大家喜欢的野外求 生节目,里面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位探险家在荒岛 上寻找水源,只发现一个浑浊不堪的小水潭。于是, 他找来颗粒大小不同的石子、沙子和松针,装在布 袋里做成了一个装置。 7、运用装置,他能将( C )从水中分离出来。 A.落叶 B.小鱼残骸 C.落叶和小鱼残骸 8、但用这个装置获得的水并不洁净,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帮助 杀灭细菌。使用酒精灯时,我们常用右图中的( A )加热。 9、使用酒精灯时,方法正确的是(C)。

A.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熄 灭酒精灯 10、如果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应该用(C)。 A.水浇灭 B.用物体扇灭 C.湿抹布盖灭 11、他用另外方法获得了一些洁净的淡水,煮汤补充能量。他在水中 加入适量食盐,(C )杯中食盐溶解的最快。 A. B. C. 10℃40℃40℃ 1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C)。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13、他在汤中倒入橄榄油,静置后发现油都浮在汤的上部,说明橄榄 油( A )溶解在水中。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能不能 三、实验分析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杯子,制成一个“土电话”。 14、他们相距5米,小明轻声讲话,小刚也能听得很清楚,这说明声音可以在棉线中传播。 15、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了棉线的中间,小刚发现听到的声音远不如刚才那么清楚了,这是因为手让棉线上的声音振动停止或减弱。 16、相同的距离,小明用相同强弱的音量说话,改用铁丝连接,则小刚听到的声音更大(选填“大”或“小”),这说明金属传播声音的效果比棉线好(或者传播声音更快)。 1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18、耳朵中的(C )可以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A.耳蜗 B.听小骨 C.鼓膜 19、长期使用耳机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对身体是(A ) A.有害 B.有益 C.无益也无害 20、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减少噪音,保护耳朵的方法。(至少写2个方法) ①控制音量②隔音墙③戴上保护装置等

嗓音训练的基本方法全集(很实用)

嗓音训练的基本方法 嗓音工作者容易患慢性喉炎,反复发作,难以恢复。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药物,而是要靠正确的发声方法。为什么普通人自然讲话时间稍长些嗓子就很累, 甚至嘶哑, 而电视台主持人连续说几个小时, 嗓音还是那么有力, 富有光彩?就在于他们有专业训练过的咽音法发声。我们提倡在工作中不能凭自己的自然嗓音去硬讲,也要利用发声技巧。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气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 3、 4、 5、 6、 7、 8、 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下面两条有声的呼气训练, 为我们的声音控制奠定了基础。 (1)“弹唇”练习: 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 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 一定要使双唇颤动, 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缩的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2)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不能一会儿气多, 一会儿气少, 均匀是最关键的; 3) 体会你的“弹唇”练习, 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 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 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2)“哼鸣”练习: 是指用鼻腔共鸣, 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 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 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竖起, 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 不是鼻音共鸣, 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 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 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 眉心处发出, 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 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 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发声技巧:利用共鸣, 使喉头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这里我选择了一个母音u, 作为大家发声共鸣的第一个练习. U(乌)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 再就是u 母音比较圆, 易集中, 是别的母音不可替 代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 其他母音要尽量在u 母音的感觉上发出, 那么您的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我们平时练习u 音时, 要特别注意: (1) 不压喉头, 使喉头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 (2) 下巴、舌根都要放松,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的, 像一根通畅的管道。正确

播音主持声音训练

播音主持声音训练 一、常见的不正确发声方法及其纠正 1、喉音 (一)音色 声音闷在厂喉咙里,生硬、沉重、弹性差。 (二)产生原因 这是由于气息短浅,上胸部紧张,同时舌根用力,后声腔开得过大,喉部被撑大,声音停留在喉咽部振动的结果。由于声音停留在喉咽部出不来,也得不到口腔的全面共呜,声音似闷在喉咙里,使声带负担过重。这样嗓子容易疲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病变。 (三)解决方法 1.舌头的活动部位要正确 应该认识到,舌头的活动部位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一般的规律应该是舌尖轻抵下齿背,放松舌根、下腭,喉咙保持松弛。 2.两肩放松,调整好呼吸 发音时,头位不要过于压低,气息要有一定的深度,让气息得到控制。另外应该改变音波在口腔中的走向,使它轻轻上提,顺软腭、硬腭这条抛物线到达着力点硬腭前端。 3.用张口吸气或“半打哈欠”的感觉体会喉咙、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觉 这时由于软腭上提,口腔后部声音的道路通畅无阻,因而也会得到口腔共呜,喉部的负担相对减少。 4.练声中加强唇舌的力量 练习双唇音及舌尖音/b、p、m、d、t、n、l/和韵母相拼的音节。重点练习bi(鼻)、pi(劈)、mi(咪)、滴(di)、ti(梯)、ni(妮)、li(哩),还可练习ji(机)、qi(期)、xi(昔)、nü(女)、lü(吕)、ju(居)、qu(区)、xu(需)。练习时要结合前几条的要求来练。 5.词组练习 翡翠(fěi cuì)、翠绿(cuì lǜ)、明快(míng duài)、 班长(bān zhǎng)、棉花(mián huā)、全家(quán jiā)、 站立(zhàn lì) 6.选择短诗练习 在练声中可选择“言前、一七、灰堆”等辙口的短诗以及古典诗词来练习。如: 一七辙 金陵图韦庄 江雨靠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言前辙 子夜四时歌:春歌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王巴莫留连。 2、捏挤 (一)音色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 马力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电话: 教师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的日臻成熟,是离不开长期艰苦而持之以恒的基本功训练的,练习时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寻找正确的呼吸和发声状态。任何基本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恰当地分配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即便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也仍然要坚持不懈地训练,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不是停留在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艺术语言表达。 教师嗓音疾病原因分析: 1、发声方法不科学; 2、用嗓不当,包括用嗓过度和滥用嗓音; 3、过度劳累,抽烟饮酒、嗜食辛辣或冷饮过度; 4、不良生活习惯; 5、身体健康状况欠佳; 6、女性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用嗓过度; 7、个体的心理品质。胆汁质、多血质类型的人比粘液质、抑郁质的嗓音患病率高。 为了达到正确用声的目的,我们必须做到: ⊙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 气息控制在丹田,可根据发声需要自如调控其松紧; ⊙起声合理,声带闭合状态良好; ⊙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 ⊙口腔、鼻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充分打开,声音畅通,共鸣充分; ⊙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叼住弹出,部位准确;字颈要定型标准,过度柔和;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吐词准确有力,圆润饱满,清晰优美; ⊙弹性声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 声音挂于硬腭前部,柔和、响亮、扎实、悦耳,富于变化,嗓音有穿透力、吸引力,表现力强。 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综合感觉: 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获得综合感觉须做到: 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磁性声音练习法

磁性声音练习法 不管是男人(刘德华),还是女人(林志玲),声音好听,是可以加分的。林小姐之前胸腔受伤,回答记者发出的声音,就像气丝一样。原来林小姐的爹声是靠胸腔发出来的,难怪那么好听。 男人磁性的声音,可以让女人在第一印象爱上你,甚至喜欢和你讲电话就可以来电。 相信每个人都深有同感,一个甜美的嗓音能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呼叫中心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沟通,它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交流是非面对面的,只能通过声音语气传达。研究表明:当人们看不到你时,你的语音、语调变化和表达能力占你说话可信度的85%。作为呼叫中心话务员,每天接触数以百计的客户,专业优质的语音无疑是成功沟通的基础。诚然,音质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条件,但这并不能抹煞后天训练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塑造更加专业的声音。 一、优质语音服务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管理和培训,我认为优质语音服务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几点: ? 咬字要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没有乡音或杂音 ? 音量要恰当:说话音量既不能太响,也不能太轻,以客户感知度为淮 ? 音色要甜美:声音要富有磁性和吸引力,让人喜欢听 ? 语调要柔和:说话时语气语调要柔和,恰当把握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 语速要适中:语速适中应该让客户听清楚你在说什麽 ? 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服务规范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不离嘴边 ? 感情要亲切:态度亲切,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感到你是真诚为他服务 ? 心境要平和:无论客户的态度怎样,CSR始终要控制好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做到,却并非易事,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不断提高语音发声的技巧。

播音主持语气的训练方法

核心提示: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及多重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声音形式。一、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 声音形式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要素。这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及多重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声音形式。一、语气色彩与声音形式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通过不同的声音形式来表现,在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张颂先生在《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8月出版)中对表现不同感情色彩,气息、声音、口腔状态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 感情色彩声音形式爱的感情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憎的感情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喜的感情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惧的感情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欲的感情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口腔似弓箭,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冷的感情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怒的感情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疑的感情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二、语势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从我们的口中流淌出来就形成了不断起伏的语流。思想感情的不断运动是语流曲折性的内在力量,口腔、气息、声音的丰富变化是语流曲折变化的关键。语流的曲折性和波浪式,是语气丰富变化的外部特征。我们用语势这个概念来说明语气声音形式的特点。语势:“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这中间,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大部分。”三、语势的种类语流的曲折变化是丰富的,“语无定势”更说明了语势运用没有什么定律。但我们仍试图将语势的基本形态描述一下,为使大家对语势的曲折性能有直观的了解为的是我们能够在表达中自觉地运用它,使我们的语言更有变化。我们把有声语言的语势归纳为5种基本形态: 1、波峰类。声音的发展态势是由低向高再向低行进。状如波峰。如:“世界上没有花的国家是没有的。”“花”就处于波峰的位置,句头、句尾的词略低。 2、波谷类。声音由高向低再向高发展。即句头、句尾较高,句腰较低,状如波谷。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 3、上山类。声音由低向高发展。即:句头最低,句尾最高,状如登山。不过,有时是步步高,有时是盘旋而上。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下山类。特点是句头最高,而后顺势而下,状如下山。应注意的是它有时是直线而上,有时是呈蜿蜒曲折的态势。如:“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 5、半起类。特点是句头较低,而后呈上行趋势,行至中途,气提声止。由于没有行至最高点,所以称为半起。如:“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四、如何避免语势单一目前,播音员、主持人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固定腔调的问题。固定腔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符合语句内容的前提下,为避免单一语势的重复出现,形成固定腔调,我们要掌握以下几点要求: 1、句头起点不宜相同。我们把语势的变化幅度假设为5度,那么,在你说的每句话的开头,起点高度不要一样。 2、句腰波形不宜相同。不要连续使用同一种波形,如果不可避免,应根据语句的具体情况,形成它们的差别。 3、句尾落点不宜相同。每句结束的落点最好不要在同一高度,而且停时声音的轻重缓疾也不宜相同。语气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声音变的更加浑厚的练声方案完整版

声音变的更加浑厚的练 声方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声音变的更加浑厚的练声方案 60分钟练声方案- 下面是一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31)da-----da-----da-----da------;60次,1分钟。(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35)ge音:60次,1分钟。- -(36)ge-----ge-----ge------ge-----:60次,1分钟。(37)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38)数“数儿”:一口气数10个八拍,3次,3分钟。- -(39)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到4个回合。2次,2分钟。-

呼吸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

呼吸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 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 2,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看看这篇 <<怎样喊嗓练声>>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

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声音弹性训练方法

声音具有伸缩性和可变性,这就是声音的弹性。有了弹性的声音才能适应思想感情的变化,也才能适应讲课内容的需要。 声音弹性的训练比较简单,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1、扩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气息。 练习时,注意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刚柔、厚薄、明暗等变化。 A、a、i、u、由低音向上滑动,再从高音向下滑动。 B、/a/、/i/绕音,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 C、远距离对话练习,练习时随时改变距离。 甲:喂——,喂——,小芳—— 乙:嗳—— 甲:快——来——啊—— 乙:怎么了——呀—— 甲:一起去看——电——影——吧 乙:好——啊! 2、夸张声音,加大运动幅度,用丹田气发声。 快板是最明显的例子,想象说快板的演员发声的状态,自己找一段快板试试,体会声音的弹性。 声音的弹性是指发音人的声音对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即声音随感情变化、发展的伸缩性、可变性。语言工作者们说话时,

语言负载量大、信息量大,情感变化幅度也大,我们要在自然朴实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一种富于色彩的,有感染力的、有表现力的声音,使发声技巧与作品内容和谐统一,让声音能够适应情感的发展和内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训练声音弹性的目的。除深入理解稿件或节目的内容、主题、宣传目的外,我们应加强声音的各项对比训练,这是提高声音弹性和丰富声音色彩的有效办法。对比训练的要素大致有:强——弱高——低轻——重明——暗刚—— 柔实——虚 前——后宽——窄扬——抑厚——薄粗—— 细松——紧 1、古诗词练读 古诗词是练习是练习声音弹性的好材料,朗读时要求气息贯通而有深浅、多少、急徐等方面的变化。练读时应注意虚实明暗,强弱高低,刚柔断连的处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何练嗓音 胸腔共鸣

如何练嗓音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教师普通话训练 教师每天大声讲课,嗓音负担很重,如果不采用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不但声音缺乏底气、不洪亮,而且容易导致嗓子疲劳甚至声带损伤! 怎样才能让讲课变得更轻松自如?怎样才能让说话的效果更美、更有底气? 共鸣腔与共鸣 共鸣腔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发声时,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体内的各个共鸣腔体,引起共振,这就是共鸣。而根据声音特色和声区划分,分别有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共鸣能起到美化声音、扩音的作用,任何一个优秀的歌手,其发声和美妙的歌唱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的动作要领是:

【1】吸气过程中,腹部自然地鼓胀起来,注意不要太用力——其生理原理是横膈膜下降,使得肺部有更大的扩张空间。 【2】呼气过程(说话、歌唱)中,随着胸腔内气量的减少,腹部在逐渐收缩的过程中要继续保持轻度的鼓胀感——其生理原理是吸气肌与 呼气肌之间的轻度相持对抗能够延缓腹部收缩的速度,使得气流稳定持久。(注:呼气肌和呼气肌是参与对横膈膜、胸廓的控制的肌肉系统)【3】每次呼吸往往长达十几秒钟,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灵活的相持对抗运动来完成。声音的大小、强弱完全由气流、由呼吸肌来控制,而不是由咽喉嗓子控制。这就是所谓的的“声靠气传”。 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钟左右,不能用于歌唱或朗诵。【提示:腹式呼吸法可以在上课时、走路时、睡觉时、吃饭时、卧床时、说话时等几乎任何时候练习。最好能形成平常呼吸的习惯】 1、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异香----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

声音塑造训练-如何让声音更好听

相信每一个听过99夜航班的听众都会被主播温婉动人的声音所吸引,心想要是自己也能有那样动人的声音该多好。 其实,不用羡慕他们,你的声音也可以很圆润饱满,很好听。当然了,口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日积月累的发声练习,不仅能够矫正你的吐字不真,发音不准,甚至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你不良的说话习惯,让那些影响你口头表达的“唔、啊、这、那、然后”等等词语通通不见。 如果你也想拥有漂亮的嗓音,那就跟美忆主持人培训学校一起来逐步学习吧! l 正确发音 从事语言表达的艺术家,应该在忠于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对书面或自己的腹稿,提纲进行第二次创作。从无声变为有声的,从文字的变为口头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我们的语言不能再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要高于生活语言的艺术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播,正确的用声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做到: ①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 ②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 ③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 字颈要定型标准,过渡柔和; 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 ④弹性声音,声音的伸缩性和可变性 下面就对播音时的气息控制,共鸣运用,吐字归音,声音弹性变化训练进行描述。 u 口部训练篇 ㈠口的开合训练 张开嘴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平放。

㈡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和闭口拒绝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 ㈢双唇练习 双唇闭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转圈。 ㈣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注:口部训练需要反复,长期的练习,对于吐字归音有很大的帮助! u 气息控制训练篇 ㈠胸腹联合呼吸法 1) 慢呼慢吸立正站稳或一只脚稍稍向前,双目平视前方,头正,双肩放松,用鼻子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时你似乎闻到了花的芳香,你会觉得肺的下部及腰部充满了气息,感觉入了丹田,保持几秒钟,然后再轻缓地呼出。 2) 快吸慢呼当看到一封使你意想不到的高兴地信时,这时你会快而短促的吸了一口气,并保持气息,你喊了一声啊以后,还保持着吸气的状态,这样快速的吸气,是播音中常用的快吸慢呼,常练数枣的绕口令会帮助你更容易掌握。 ㈡弱控制训练 ①缓慢持续的发出ai. uai .uang. iang四个音 ②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的训练。 ③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㈢强控制训练 1) 用京剧老生笑的感觉,吸气后发ha-ha-ha-ha-ha,体会气息下沉 2) 反复弹发hei-ha-hou 3) Peng-pa-pi-pu-pai 体会气上下贯通,力度加强 u 共鸣控制训练

播音员声音练习方法

这是介绍播音员的声音训练的方法,可能对你有用! 科学的呼吸方式和灵活的气息控制,可使音色甜润、优美、持久,有力。大部分学生朗读时间稍长就感到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这就是因为他呼吸方法不对,气息量不够的缘故。那么,怎样才能把气吸得多而且控制自如呢?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练习气吸得深,让气往下沉,把胸腔和腹腔之间的横膈膜向下压,使胸腔的上下径加长、扩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吸气时,两肋展开,横膈下降,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后腰坚挺饱满,发声呼气时用腹肌控制出气量的大小与力度,在小腹肚脐下三指处形成一个支力点。传统的戏曲把这叫“气沉丹田”。 为了掌握这种科学的呼吸方法必须先练习正确的吸气方法。吸气时全身,特别是肩、胸要放松。可做以下练习: (1)闻花香:把气深深地吸下去,一直吸到肺底,获得小腹及腰围的胀满感,要吸得深入、自然、柔和。 (2)抬重物:意念上准备抬起一件重物,先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憋足一股劲儿。学会了正确的吸气方法后,接着就要练习有控制地均匀平稳的呼气方法。练习呼气首先得吸气,吸足气之后,以丹田穴为支力点,口中发出带有声带颤动的“嘶”的音,使气慢慢地、均匀地呼出。发出的“嘶”的音最好能坚持40—50秒,这样说明气吸得多,而且深。还可做吹蜡烛练习。方法是,点着蜡烛后,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火焰轻轻吹去,不要将火焰吹灭,气要轻而匀,使火焰向外方倾斜,并努力让自己的气使它保持住倾斜状态。这是检验出气量是否均匀的一个好方法。 这些练习做好后,再找些读起来难度较大、内容较复杂的长句进行练习。读长句时,吸气量要大,读时要控制好气息,气要“拉住”不能随意顿歇和补气,否则就会破坏语意的完整。 除外,还可把练气与练习绕口令结合起来。有这样两个气息绕口令: (1)《数枣儿》: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一个枣。 (2)《数葫芦》:南园一堆葫芦,结得嘀里嘟噜,甜葫芦,苦葫芦,红葫芦,绿葫芦,好汉说不出24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这两个气息绕口令,既可练气息,又可练口齿。练习时一定要发好每一个音,吐字要清晰正确,不要为求一气说完,而吐字含糊不清。中间不可换气,争取一气说完。第二个绕口令应争取数到35个葫芦。经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的气息量会越来越大,朗读或朗诵时,声音必然会宏亮、持久。 二、共鸣方法练习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 少儿声乐训练基本方法 (一)呼吸练习 刚开始接触声乐的孩子往往是张口就唱的,这样就容易把声音都挤压在喉咙里,从而导致声音生硬,听起来很刺耳。要让孩子们明白,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动力,歌唱的呼吸要比正常呼吸更深一些,气息控制在下肋周围,形成歌唱发声的支持点。同时经常纠正 孩子们的呼吸紧张,吸气过多,吸气发出声音,耸肩等不良习惯。(建议让孩子们弯腰咳嗽找到下肋和横膈膜的扩张感觉,从而引导孩 子们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二)发声练习 刚开始的发声练习要以中声区为主。中声区的训练比较容易见效,因为练中低音的呼气压力较小,声带可以很自然地放松,不会对孩 子的声带造成太大压力。可以先用“嗼”或“咪”母音进行下行音 阶的训练,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孩子尝试运用胸腔与头腔的共鸣。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再慢慢向高音扩展。高声区的训练难度 比较大,因为音域越高气息压力越大,容易造成声带和喉头的紧张,这个时候应该改用“呜”母音,轻声高位地寻找头腔共鸣位置,不 断巩固、扩大音量。声音要求圆润,位置集中稍靠后一点。由于儿 童的声带发育不成熟,比较稚嫩,唱到高音时,声带都是边缘振动,这个时候如果不用假声发声的话就比较容易损害声带(所以全球著名 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就要求采用假声发声,这样既可以使音色 优美,又可以在不损害声带的.前提下学会声乐的发声方法)。因此 不要盲目的追求音高也不要一味的让孩子的音色往成人的音色上靠,正确的声音是通透圆润而不是尖亮。 (三)把握适当的声乐训练时间,力度以及歌曲的难易程度

孩子们的声带很稚嫩,在训练的过程要很准确的确保今天的训练量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声带健康。声带在震动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 轻微的充血,再科学的演唱方法也避免不了这一点,所以在孩子声 带充血的时候就必须停止以便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轻微充血属 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不注意训练的“量”,导致声带严重充血的 时候,就有可能引起病变造成声带损伤。)对于歌曲难度这个问题更 要掌握好,如果长期让孩子唱超过他音域范围的歌曲,很容易会让 孩子养成挤压喉头的坏习惯,这对于后期的声乐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

播音发声基础之气息训练 总要求:气畅、字清、声美、多变 播音员播音的综合感觉: 声音象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住挂在硬腭的前部,由上门 齿处弹出,流动向前。 播音怎样获得综合感觉: 气息下沉,头部放松,不僵不急,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 动,声随情走。 播音对吐字的要求: 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第一节气畅(呼吸控制) 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要领,首先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这种基本状态的 吸气和呼气要领分别如下: 吸气要领: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这是一种深吸气。而在生活中只有将人体内余气全部吐出后才能有吸气的需求。在体会吸气要领时,应先将体内余气用叹气法全部呼出,再自然吸气,此时才容易体会到将气吸到肺底、两助打开的感觉,否则易成为胸式呼吸。在自被吸气的过程中,腹肌的配合是不明显的(尤其是女性)。在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中,吸气时我们要求除隔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肉群紧张工作外,腹肌、肋间内肌等呼气肌要从自然吸气时的松弛、休息状态。进入“准备工作”的预备状态,即“腹壁站定”状态。在吸气时,腹肌有意识地向中医经络的“气海”至“关元”穴集中,使腹肌与隔肌进人弱抗拮状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吸气时腹肌的紧张度不可过强,过强的腹肌收缩会阻碍隔肌下降而影响胸腔上下径的扩大,进而影响吸

气量的增加。当吸气进行到比自然状态呼吸稍多又不至于失去控制能力时(初练者吸气至五、六成满即可,不必贪多),即可转入呼气阶段。在训练时。,吸气及呼气之间的屏气时间要尽量短而流畅,忌人为地扼喉。若吸气过满,超出了呼吸肌的抗拮控制能力,喉头声带会自动地屏气、扼喉,这不利于控制气流正常发 声。 呼气的要领: 第一步要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其中应以快吸慢呼为训练重点; 第二步是锻炼呼气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气呼气发声可持续30秒-40秒; 第三步训练呼气与发声“挂钩”,掌握发声时呼气的调节方法。 纵观呼吸控制基本状态的训练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达到新的“自动化”调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 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一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 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