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西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前言 (1)

2 总体方案设计 (2)

2.1 方案比较 (2)

2.2 方案比较与选择 (3)

3 单元模块介绍 (4)

3.1 二氧化碳传感器 (4)

3.2 放大电路 (5)

3.2.1 放大电路的特点 (5)

3.2.2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6)

3.3 STC89C51单片机 (6)

3.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8)

3.4 显示电路 (11)

3.5 风扇控制模块 (11)

4 系统软件设计 (13)

4.1系统程序设计 (13)

5 总结 (14)

6 致谢 (15)

7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相关程序 (17)

1 前言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但是人们常忽略所呼吸空气的质量,绝大多数人 85%~90% 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遭受有这些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医院病房,由于医院病房有限,每间病房住 4 个、甚至 6 个以上的病人,由于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太多、导致空气质量不好,特别是冬季,不开窗户,空气质量更加糟糕。特别是对于心、肺、脑等疾病患者,病房内空气质量更显重要。二氧化碳对人体具有相当的危害,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在0.07%(1400mg/m ) 时,人体感觉良好。二氧化碳含量为0.1%(2000 mg/m3) 时,个别人有不舒服感;0.15%(3000mg/m3)内空气状况明显恶化;浓度达到0.3%(6000 mg/m3) 以上时,出现明显头痛、头晕、心烦意乱等症状;8%(160000mg/m3) 以上可引起死亡。

室内 CO2 主要来自人体呼出气。室内 CO2 水平受人均占有面积、吸烟等因素影响。在我国北方,冬天关闭窗户,加上通风不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达2.0%(4000mg/m3) 以上。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07%-0.15% ( 以场所而定)。室内空气中CO2卫生标准规定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0.10%(2000mg/m3)(GB/T17094-1997)。为满足房间内内空气质量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廉价的房间内的二氧化碳监控终端,实时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根据数据反馈利用本系统改善空气质量。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方案比较

方案一:以STC89C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此系列单片机比较常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设计框图如图2.1.

图2.1方案一系统框图

工作过程: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07%时,电路开始工作,传感器把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处理,再通过A/D 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输送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引风机工作,并显示二氧化碳的浓度,直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0.07%以下,引风机停止工作。

方案二:以PLC 为核心设计,其系统框图如图2.2所示。

图2.2方案二系统框图

传感器

放大电路

A/D

转换器

单片机

状态指示灯

浓度显示

引风机

传感器

信号处理模块

PLC

浓度显示

引风机

工作过程:当系统工作时,传感器将外界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喜好处理模块。在信号处理模块中,将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处理成PLC的输入信号。PLC在单位时间内对信号进行计数,再将信号数与设定的基本值比较,并从PLC输出端给数码管进行浓度的显示。若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LED报警灯闪烁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引风机工作。

2.2 方案比较与选择

由图2.1和图2.2可知,两图在系统框图的设计上除了所使用的核心元件不一样以外,其他基本一样。其一,经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大小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两者放大器的所使用不相同;其二,在设计软件上不同,且以PLC为核心元件的程序编写上会比较复杂;其三,从经济性上讲采用单片机更节约成本。值得我们注意的是,PLC成本比单片机的成本要高出很多,且PLC的输出端口数越多PLC的价格就越贵;其四,从实时性上讲单片机的更具优越性,因为PLC在使用中有很大的机械延时,对于一个浓度监测系统来讲快速、实时性是我们一定要注重的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本次设计我们选择方案一。

3 单元模块介绍

3.1 二氧化碳传感器

本次设计所用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为CDM4161,CDM4161有别于固态或者液态电解质气体传感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各种化学特性将空气中含有的特定气体(即待测气体)以适当的电信号检测或定量的器件。其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寿命长、便于集成化、智能化,能使检测转换一体化。世界上最先实现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商品化的是日本费加罗公司发明的TGS系列半导体气体传感器。CDM4161是费加罗公司生产的一种CO2气体浓度测试模块,其内部集成了TGS4161 CO2气体传感器以及PICl6LF88单片机,CDM4161对空气中CO2气体浓度的测量范围为400~4000 ppm,并且在空气中对CO2气体有高选择性.而对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不敏感,CDM4161内部集成的单片机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处理和自动校准,以使其输出的电平值与CO2气体的浓度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CDM4161对外提供5个引脚,其引脚的功能描述如表3.1所示。

表3.1 CDM4161引脚功能描述

引脚序号引脚名称引脚功能

1 Vin +5V电源

2 Vcone 二氧化碳浓度测

试输出

3 CTRL 控制信号输出

4 TRBL 故障信号输出

5 GND 接地端

工作时CDM4161引脚l接+5 V电源,引脚2输出电压范围0.4-4 V。相当于CO2气体浓度范嗣为400~4 000 ppm。该模块允许用户通过跳线设置4档极限值,当监测到的CO2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引脚3输出高电平以驱动外部通风设备,反之监测到的CO2浓度由高转低,且低于某一门限值时,引脚3输出电平也由高变低关闭外围控制设备,CDM4161板上跳线与所设定极限值以及引脚3输出电位的变化关系如表3.2所示。引脚4在传感器故障时输出低电位,可通过该引脚连接蜂鸣器.以及时监测CDM4161工作状态。CDM4161模块有3个工作状态指示灯,当模块上电时CDM4161需要预热2 h,比时板上绿灯闪烁,而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绿灯常亮。当引脚3输出高电位时,红灯闪烁,当模块内部传感器故障时黄灯闪烁。

表3.2 CDM4161跳线方法

档级跳线插座

JP3 跳线插座

JP4

二氧化碳浓度

设定值/ppm

引脚3电位

变化

1 断断800—7200 低到高

高到低

2 断连1000——900 低到高

高到低

3 连断1500——1350 低到高

高到低

4 断断2000——1800 低到高

高到低

3.2 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是增加电信号幅度或功率的电子电路。应用放大电路实现放大的装置称为放大器。它的核心是电子有源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为了实现放大,必须给放大器提供能量。常用的能源是直流电源,但有的放大器也利用高频电源作为泵浦源。放大作用的实质是把电源的能量转移给输出信号。输入信号的作用是控制这种转移,使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重复或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现代电子系统中,电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变换和处理,几乎都以放大电路为基础。20世纪初,真空三极管的发明和电信号放大的实现,标志着电子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晶体管的问世,特别是60年代集成电路的问世,加速了电子放大器以至电子系统小型化和微型化的进程。

现代使用最广的是以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为基础的集成放大器。大功率放大以及高频、微波的低噪声放大,常用分立晶体管放大器。高频和微波的大功率放大主要靠特殊类型的真空管,如功率三极管或四极管、磁控管、速调管、行波管以及正交场放大管等。

3.2.1 放大电路的特点

一、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状态,所以有时往往要画出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才能进行分析;

二、电路往往加有负反馈,这种反馈有时在本级内,有时是从后级反馈到前

级,所以在分析这一级时还要能"瞻前顾后"。在弄通每一级的原理之后就可以把整个电路串通起来进行全面综合。

3.2.2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是放大电路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分析这三个指标最常用的方法是微变等效电路法,这是一种在小信号放大条件下,将非线性的三极管放大电路等效为线性放大电路。

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又称增益,它是衡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根据需要处理的输入和输出量的不同,放大倍数有电压、电流、互阻、互导和功率放大倍数等,其中电压放大倍数应用最多。

2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从输入端向放大电路内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它等于放大电路输出端接实际负载电阻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比,即Ri=Ui/Ii。对于信号源来说,输入电阻就是它的等效负载。

输入电阻的大小反映了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输入电阻越大,放大电路从信号源汲取的电流(即输入电流)就越小,信号源内阻上的压降就越小,其实际输入电压就越接近于信号源电压,常称为恒压输入。反之,当要求恒流输入时,则必须使Ri<

3输出电阻

对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可等效为一个信号源。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受负载的影响就越小,若Ro=0,则输出电压的大小将不受RL的大小影响,称为恒压输出。当RL<

3.3 STC89C51单片机

由于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的集成电路的生产厂家也都相继推出各种类型的单片机,在众多单片机中,MCS系列单片机就其指令和运行速度而言,比以往的功能强大了很多,性能、技术、可靠性和性能价都十分的优秀,其中,C51系列单片机的优点是价钱便宜、I/O口多、程序空间大。因此测控系统中,使用51系列单片机是最理想的选择,本设计就选择

采用STC89C51。

TC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线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STC89C51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STC89C521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和定时器及串口和中断时继续工作。这一模块以单片机为中心把程序代码烧进去然后外围接上复位电路、振荡电路、键盘控制、LED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等子模块。

下面对STC89C51各引脚的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1)电源引脚Vcc和Vss。

Vcc(40脚):电源端为+5V。

Vss(20脚):接地端。

(2)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

XTAL2:接芯片外部晶体引线端。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这两个引线端接石英晶体和电容。

XTAL1:接电容的一个端口。在芯片内,它是振荡电路的反向放大器输入端。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地。

(3)控制信号脚 RST ALE PSEN 和EA。

RST脚:复位信号,只有高电平时才有效。在此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ALE/PROG(30引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当STC89C51上电正常工作后,ALE引脚不断向外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fosc的1/6,可以做外部时钟或者外不定时脉冲信号。在CPU访问片外数据存储时,每取值一次(一个机器周期)会丢失一个脉冲。

PSEN(29脚);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2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2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表3.3 P3口的第二功能表

引脚第二功能

P3.0 RXD (输入口)

P3.1 TXD (输出口)

P3.2 INT0(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器0外部中断)

P3.5 T1(定时器1外部中断)

P3.6 WR(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存储器读写通)EA/VPP(31脚):当EA保持低电平时,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 编程电源(VPP)。对于无芯片内的ROM的8031或8032,须外扩ERROM,此时必须将EA的引脚接地。如果使用有片内ROM的STC89C51,外扩ERROM也是可以的,但也要使EA接地。

(4)I/O(输入/输出端口,P0,P1,P2,P3)

P0口: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8位准双向I/O端口。

P1口:8位准双向I/O端口。

P2口:即可以做地址总线输出地址高8位,也可以做普通I/O用,(此时为准双向口)。

P3口:双功能口,即可以做普通I/O口用(此时为准向口,也可以按每位定义实现第二功能操作)。

3.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要使单片机工作起来最基本的电路构成为单片机最小系统如图3.1示。

图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构成。

单片机内部具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通常在引脚XTALl 和XTAL2跨接石英晶体和两个补偿电容构成自激振荡器,可以根据情况选择6MHz、8MHz或12MHz等频率的石英晶体,补偿电容通常选择20.30pF左右的瓷片电容。

单片机小系统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动按键复位两种方式实现系统的复位操作。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自动实现复位操作。手动复位要求在电源接通的条件下,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按钮开关操作使单片机复位。上电自动复位通过电容C3充电来实现。手动按键复位是通过按键将电阻R2与VCC接通来实现。系统利用P1口的P1.0.P1.3设置了4个独立按键S2~S5,当键按下时,P1口相应的引脚置为低电平,且与此键相连的发光二极管点亮。

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的内脏,它掌握着单片机工作节奏,时钟电路相当于振荡电路。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因为一个机器周期含有6个状态周期,而每个状态周期为2个振荡周期,所以一个机器周期共有12个振荡周期,如果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MHZ,一个振荡周期为1/12us。

本系统采用STC系统列单片机,相比其他系列单片机具有很多优点。一般STC单片机资源比其他单片机要多,而且执行速度快;STC系列单片机使用串口对单片机进行烧写,下载程序较为方便;STC89C51单片机内部集成了看门狗电路;且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

本系统采用内部方式的时钟电路和加电自复位的复位电路,如下图4.2所示:

图复位、时钟电路图

由于单片机P0口内部不含上拉电阻,为高阻态,不能正常地输出高/低电平,因而该组I/O口在使用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3.4 显示电路

图数码管显示

显示采用4位共阳数码管,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四位数字,该模块主的任务就是利用数码管完成二氧化碳浓度的显示。

3.5 风扇控制模块

风扇控制电路该电路采用双向晶闸管作为交流开关驱动交流电机,并采用光隔离晶闸管驱动器MOC3063实现交流220V 单片机引脚之间电气隔离。与继电器相比,该电路没有触点,使用寿命更长。

图风扇控制电路图

4 系统软件设计

4.1系统程序设计

系统的软件主要是采用C 语言,对单片机编程实现各项功能。其流程图如图4.1所示。

Y

N

系统程序流程图

开始

初始化 A/D 转换

采样 读取采样值 延时5秒

显示实时浓度

引风机工作

采样值>整定值

5 总结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根据设计前对该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要求,综合考虑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于所学知识的限制,本系统实现的功能不是很健全,但在设计该系统的过程中,让我学会了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养成了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首先要了解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根据功能去选择相应的硬件资源;再次将一个大的系统进行模块化划分,然后逐一去攻破。最后把所有模块进行优化整合,便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完成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

系统的控制具有运行可靠、功能齐全、投资低等特点。同时,利用单片自身的数据处理功能使整个控制系统的结构线路更为简单、控制更为方便、系统更易于维护。在系统中,我们利用光电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并将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单元处理后的信号送入单片机P1^0端进行单位时间内的计数。再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信号数量与二氧化碳比值关系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显示。从而实现工作是否正常运行做出了一定的监测。为系统能够安全、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本次设计当然还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与传感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多现实性的干扰没能考虑进去。由于时间有限,所设计的东西只能在理想状态下正常工作,这是我下来之后所要对自己设计的东西进行改进的地方。

6 致谢

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郭老师对该设计的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和我的同伴最终得以顺利完成本次课程设计。在此我致上诚挚的谢意。在设计过程中所涉猎的各种软件(如visio、protel、protuse 、keil)也使我的知识构架更为丰富。同时,通过这次做课程设计我也及时发现自己知识点上的漏洞,真正起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这次课程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我也非常感谢在我身边默默帮助与支持的朋友。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得了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友谊,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在学习中,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此,感谢郭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7参考文献

[1] 徐科军主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谭浩强主编.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谢自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4] 张毅刚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袁鹏平主编.Protel 99电路设计实用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

[7] 杨天怡主编.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8] 刘靖编.单片机控制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6

附录一:相关程序

#include //调用外函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初始化CPU************/

void init_cpu() //初始化cPu

{ EA=1;

TR0=1;

TR1=1;

TMOD=0x11;

TH1=0x3c;

TL1=0xb0;

}

/*void time1(void) interrupt 3 using 1

{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keyval=P1;

} * //初始化CPU结束//

void main_menu_initial() //LCD主菜单初始化.//

{

main1_menu[0].menu_count=4; //有4个菜单项.// main1_menu[0].display=measurearray; //定义一个”开始测量“数组//

main1_menu[0].subs=NULL;

main1_menu[0].children_menus=measure_menu; //当前菜单子菜单的指针main1_menu[0].parent_menus=NULL; …… //还有“数

据存储”、“时间设置”……//

}

void measure_menu_initial() //“开始测量”菜单设置// { measure_menu[0].menu_count=2;

measure_menu[0].display=qr; //开始测量函数, 确认. measure_menu[0].subs=start_measure_function; //开始测量函数measure_menu[0].children_menus=NULL;

measure_menu[0].parent_menus=main1_menu;

measure_menu[1].menu_count=2;

measure_menu[1].display=qx; //开始测量函数, 取消. measure_menu[1].subs=NULL;

measure_menu[1].children_menus=NULL;

measure_menu[1].parent_menus=main1_menu;

}

…… //还有void store_menu_initial()、void time_menu_initial()// void led_menu_pro() {

max_item=menu_led->menu_count;

switch(keyval)

{

case 0: break;

case 1: //向上键.

if(user_choosen==0)

{

user_choosen=max_item;

}

shuaxin=1;

user_choosen--;

break;

}

…… //“向上”“向下”“确认”“取消”键//

if(shuaxin) //是否需要刷新LCD标志位.

{ Clr_Scr();

shuaxin=0;

}

led_menu_show();

}

v oid led_menu_show()

{

uchar n;

max_item=menu_led->menu_count;

if (max_item>=4) //菜单项为3则表示为主菜单.

{

for(n=0;n<4;n++)

{ draw_bmp(n*2,20,96,0,menu_led[n].display);

}

select_item(user_choosen); //标记出当前菜单项.

}

else

{

switch(temp_choosen)

{ case 0:

draw_bmp(0,20,96,0,measurearray); //“开始测量”数组 //

break;

……

default:

break;

}

for(n=0;n

{

draw_bmp((n+1)*2,20,32,0,menu_led[n].display);

}

select_item(user_choosen+1); } }

void select_item(uchar n)

{

draw_bmp(n*2,2,16,0,curflag);

}

void start_measure_function(void) //开始测量函数// {main_Menu();

}

……

/*----------------主函数-------------------*/

main()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T 11737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 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4668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 1466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14677 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9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6128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检验标准方法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 16147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3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4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5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 GB/T 18204.18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23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5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18204.26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GB/T 18204.27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 第二节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的来源 【1】部分工程在进行装修时,大量使用大芯板或者油漆,是装修后室内环境检测不合标准的直接原因。 【2】装修施工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和混苯。 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形成新的污染。 第二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1】材料进场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 【2】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3】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 【4】上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检测报告。 【5】当建材和装修材料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质

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小节施工中控制措施 【1】装修施工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和混苯。 【2】严禁在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不得形成新的污染。 【3】应该对施工完毕后的样板间(不含外购家俱)进行检测,如果样板间检测合格,可减少同批装修的抽样数量,具体数量见表一;采样点设置及取值方法见表二(采样点设置及取值)。 【4】全装修办公室抽样数量(样板房合格后)

采样点设置及取值表二 检测时应在被检住宅外,上风向处设置空白对照点进行检测(氡浓度检测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点),检测结果为扣除空白之值。 第四小节检测要求 1、全装修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核验合格起7天后、全装修工程交房前进行。 2、进行甲醛、氨、苯及TVOC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检测;进行氡浓度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检测。检测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第五章 室内空气品质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 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2、对室内空气品质纯客观的定义是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3、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5、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6、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从性质上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7、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大约为0.005~0.01mg/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8、《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9、《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10、VOC是(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11、VOC总称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其中《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0.5mg/m3,II类民用建筑≤0.6mg/m3。 12、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收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 13、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14、每立方米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增加100贝克,肺癌发病率可增高19%至31%。 15、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16、氡致肺癌的发病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 17、《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 18、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 19、物理性吸附的主要吸附剂有:活性炭、人造沸石、分子筛。 20、浸泽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对NO、SO2、甲醛、H2S的去除效果较好。 21、表征过滤器的主要指标有:过滤效率、压力损失和容尘量。 22、颗粒物浓度表示方法:计质浓度和计量浓度。 23、氧化铝对NO2和甲苯去除效果比较好。 24、病态建筑综合症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 25、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可能涉及到40多个相关因素。 26、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很大可能性有:低通风率、空调、工作压力过大或对工作不满意、过敏或哮喘患者。 27、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地毯、办公室人员过多、使用显示器、女性等原因。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室内空气污染不仅破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主要是因为:(1)人们每天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于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在室外空气污染的基础上更加重了一层。(3)为了节约能源,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增加,由于其中央空调换气设施不完善,致使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外,造成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化。 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污染,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来源主要有消费品和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个人活动。如(1)各种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及吸烟产生的CO、NO2、SO2、可吸入颗粒物、甲醛、多环芳烃(苯并[a]芘)等。(2)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和家用化学品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氡及其子体等。(3)家用电器和某些办公用具导致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和臭氧等化学污染。(4)通过人体呼出气、汗液、大小便等排出的CO2、氨类化合物、硫化氢等内源性化学污染物,呼出气中排出的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等外源性污染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的流感病毒、结核杆菌、链球菌等生物污染物。(5)室内用具产生的生物性污染,如在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等。 室外来源主要有(1)室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通过门窗、孔隙等进入室内。(2)人为带入室内的污染物,如干洗后带回家的衣服,可释放出残留的干洗剂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将工作服带回家中,可使工作环境中的苯进入室内等。 目前我国对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缺乏系统的标准,为了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在借鉴国外相关指标、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现有的标准,特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二、本标准中条文的依据 (一)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表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依据 污染物名称标准值依据 二氧化硫SO2 mg/m31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氮NO2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一氧化碳CO10 mg/m3 1 h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氧化碳CO2室外浓度以上 1260 mg/m3 8 h ASHREA 62-1999 氨NH3 mg/m3 1 h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2005-11-25 责任编辑:admin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 就污染物而言,多数情况下均为多种污染物共同存在,很少是某种单一的污染物。下面是家庭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室内污染物。 污染源污染物质 香烟烟雾一氧化炭、可吸入颗粒物、有机污染物不流动的死水生物污染物质(如各类军团菌、霉菌)人活动场所产生的污染二氧化碳、臭氧、细菌和病毒 家具和建筑材料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石棉 计算机、复印机等设备臭氧、有机物、颗粒物质 车库、货站一氧化碳、颗粒物质、有机物 户外空气渗入 SOx、NOx、COx、VOCs、颗粒物质 固相释放的物质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料物、有机物等 溶剂、油漆、胶水、化妆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生物类的污染物 这种污染物质在所有空气中均有存在,这些污染物通常是经吸入或是黏附在尘埃或水雾上再进入呼吸系统的。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有毒气体,是由于燃烧不完全和汽车的排气所产生的。一项调查中报道一氧化碳的浓度可高于室外空气质量标准。估计来源是在建筑下面的车库或货物仓库内散发出来的。 3、甲醛 甲醛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污染物质,人们对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含有并释放甲醛的建筑产品和家用物品,最主要的是复合压制的木制品,如中密度纤维板、隔热的脲甲醛泡沫材料(UFFI)、某些用甲醛处理过的纤维织物以及某些油漆涂料等,还有室内的地毯和石膏顶板、窗帘等物品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先吸附然后放出甲醛。在室内环境中大量接触甲醛必需考虑潜在的致癌性。 4、SOx、NOx、和O3 这些气体污染物,通常是由户外渗入室内,但当室内有燃烧器时则来自于各种类型的炉子所产生的气体,均可能超过室外。 如果室内存在有放电的设备,则有可能产生过剩的O3,由于它的强氧化性,与人体器官反应时造成对人健康的危害。可以认为,O3的污染已形成非常严重和广泛的公共保健问题。 5、可吸入颗粒物质和环境香烟雾(ETS) 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个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到以及户外渗入。 6、氡(Radon) 氡-222是一种惰性气体,它是从铀-238所发生的自然衰变而产生的。这些衰变产物均有放射性,进入空气的途径是地下渗出,建筑材料释放,地下水源释放等。

质量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系统集成,将过程控制相关的工艺参数下传L2,参与模型计算和控制;与QMS系统集成,将与质量相关的特性值上下限等下发QMS,支撑QMS在线质量监控和判定等运行。ODS系统设计主体思想为:以PSR(产品规范码)为主线进行产品质量设计,以MIC码为主线进行产品工艺设计,通过PSR与最终用户,最终用途对应关系确立不同MIC,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按销售订单设计、展开。接收SAP下达的销售订单后,根据订单中的出厂牌号及执行标准,可以确定PSR码。根据订单的最终用途、最终用户及PSR码,可以确定一个MIC码,根据这个MIC码进行质量设计。ODS系统管理思想要点为:(1)全面集中的管理所有产品标准和工艺标准,数据字典和数据项的名称和含义全部统一化。(2)执行一套标准,同样的产品在无论在哪个生产单位进行生产,都要符合同样的产品标

准。(3)全部设计及集中设计,所以销售订单都必须经过质量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又分为炼钢工艺设计及轧制工艺设计两方面。(4)多制造方案的设计理念,系统可以为一个特定的小的销售订单提供高规格的产品进行替代。 3ODS系统技术架构 ODS系统基于多层架构,根据业务职能进行权限划分。访问层为PC客户端,服务层为各个数据维护界面,数据层为系统整合前台输入后生成核心知识库,逻辑层为根据销售订单进行质量设计业务逻辑。 4ODS核心模块 4.1ODS基础数据库系统 (1)产品规范数据库:产品规范码:是用来维护和管理用户要求的代码,是对用户订单需求的综合概述,用户的每份订单转化为公司制作订单时,都必须明确唯一的产品规范码。(2)工艺路线数据库:工艺路线设计的过程涉及如何形成一个销售订单使用的工艺路线。工艺路线定义的部分为静态数据,动态的部分则是按照销售订单的特性选择适用的工艺路线。(3)冶金规范数据库:冶金规范数据库为公司级别,对全公司工艺参数分组、编码,全公司统一执行。确定轧区工艺参数以炼钢记号和MIC码为主线;连铸工艺参数以MIC 码、炼钢记号为主线;最终维护到机组层面。同时也支持根据销售订单产品参数而动态设定相应工艺参数,如涂油量参数等。纳入纸质操作规程卡的所有工艺参数对工艺参数按工序、类别进行分组,涵盖二级模型控制所有参数,支撑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标准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标准 分析了室内空气品质的现状,危害,对人体健康及生产效率的影响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解决办法。本文主要从引发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原因方面,探讨如何防止病态建筑的产生,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及如何解决已经产生空气品质问题的建筑,从而使人们享受舒适现代生活的同时,不会被病态建筑综合症侵扰。文章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建筑物室内空气存在的问题 ●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 ●解决被污染的空气办法 1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空间和舒适度要求后,人们逐渐的关注室内空气的健康状况。而由于采用了不合适的装修方法以及使用装修材料的化学产品质量不达标,现在居民室内空气品质状况令人担忧。人们往往关注于大楼内的空调系统制冷制热能力而忽略了对影响人体健康有着关键联系的室内空气品质(IAQ)问题,使得被污染的室内空气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同时全球能源危机,使制冷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重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为了节能或降低造价而尽可能减少新风量,使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种种污染物(如造成居住和办公环境空气品质下降的元凶:室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悬浮微生物和漂浮在空气中的微粒)。不能及时合理

的稀释和排出,使室内空气品质劣化。新风通风换气次数不足, 没有充足的室外新鲜空气稀释室内污染的空气,从而导致了室内空气进一步恶化。因此关注公共健康,不断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为公众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产环境,便成为我们所应积极投入的研究课题。 2.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及标准(引用相关规范) 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目前检测到的有毒有害物质达数百种,它们当中有的会引起人体某种不愉快的感觉,如长期在室内工作的人们,出现眼、喉刺激、鼻塞、头痛、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皮肤干燥、嗜睡、烦躁等症状,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有的被认为对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据调查,约49.8%的人体疾病与室内污染物有关。还有一些其特性目前还不为人类所认识.如此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其存在是造成室内空气品质不良的重要原因。 2.1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目的 1. 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开展室内污染的预测。 2. 评价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室内人员接受的程度,为制 订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提供依据。 3. 弄清污染源(如建材、涂料)与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关系,为建筑设计、卫生防疫、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要求规范GB50325-2001

前言 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制定《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已发布的涉及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国家标准,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时,为控制由其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对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检测及工程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规范性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工程及仓储性建筑工程。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考虑了我国建筑业目前发展水平、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工业现状,结合我国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参照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 本规范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材料,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本规范由国家建设部提出。 本规范主编部门:河南省建设厅。 本规范编制管理单位: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 本规范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苏州市卫生检测中心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河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本规范编制主要起草人员名单:王喜元、刘宏奎、潘红、熊伟、韩华峰、申建宇、朱军、巴松涛、马良才、朱强华、丁建森、丁建、裴玉仁、戴树桂、周中平 一、总则 1.0.1为了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的环境污染控制。本规范不适用于构筑物和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民用建筑工程。 1.0.3本规范中实施污染控制的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氡(Rn-222),化学污染物甲醛、氨、苯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1.0.4民用建筑工程按不同的室内环境要求分为以下两类: 1、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办公楼、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建筑工程; 2、类民用建筑工程: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公共建筑。 1.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应遵守国家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 有关规定,工程设计、施工应选用低毒性、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1.0.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ERP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ERP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对集成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该系统在用友ERP中的设计思路和实现途径,详细描述了该系统基于ERP平台所实现的重点功能模块。简述了基于此平台之上实现全面集成的可行性,以及所能发挥的效能。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与国际上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基础薄弱,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多年来形成的“保生产、保工期”的理念影响下,存在着产品质量水平低、质 量管理工作不规范、质量管理手段落后等严重不足。既使那些己经通过了ISO系列认证或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 也缺乏系统性应用质量管理思想和工具的能力,以及能够连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工作机制。 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近二十年来,质量管理无论从理论应用还是信息化推广,都已经远远落在的生产信息化之后。在表面光鲜的统计数据下面,又隐藏着多少质量隐患?随着近两年来各类质量事故曝光,惨痛的教训终于唤醒了社会、企业、公众个体对质量管理的高度认知。 1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综述 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以及各类信息化软件工具的广泛应用,质量管理方法也有了巨大变化,完成了从手工核算到单机版使用,从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CAQ)到集成质量系统(IQS)的发展新阶段。 最初的IQS理论是由1987年由美国Kapoor教授等人首先提出的,在1996年Heredia等人提出一个集成质量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五个维度:知识集成、外部功能集成、垂直集成、内部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当今主流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IQS)的概念包括: (1) 采用系统的方法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和企业的各个层次; (2) 强调以企业长远质量目标为基础的质量策划; (3) 强调从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观点出发的人的资源的开发; (4) 通过闭环质量控制实现企业中与质量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控制,其重点是故障预防而不是废品控制。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不仅涉及到产品制造过程,而且延伸到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即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适应并行工程的模式。因此,集成质量管理系统(IQS)可以定义为:在计算 机网络与数据库平台上将企业范围内的质量信息、质量活动、质量形成过程集成起来,真正实现质量信息的共享、质量活动的监控、质量保证过程的管理与优化的系统。 2 集成质量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2.1 常用质量管理信息化(IQS)工具模型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 第一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得来源 【1】部分工程在进行装修时,大量使用大芯板或者油漆,就是装修后室内环境检测不合标准得直接原因。 【2】装修施工所采用得稀释剂与溶剂,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与混苯。 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形成新得污染。 第二小节室内装修环境污染得防控措施 【1】材料进场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得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 【2】采用得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3】采用得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TVOC与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 【4】上述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得规定。检测报告应为有资质得检测机构出具得同批材料检测报告。 【5】当建材与装修材料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质得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小节施工中控制措施 【1】装修施工所采用得稀释剂与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与混苯。 【2】严禁在室内施工时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施工单位在装修施工过程中不得形成新得污染。 【3】应该对施工完毕后得样板间(不含外购家俱)进行检测,如果样板间检测合格,可减少同批装修得抽样数量,具体数量见表一;采样点设置及取值方法见表二(采样点设置及取值)。 全装修办公室抽样数量(样板房合格后)

采样点设置及取值表二 检测时应在被检住宅外,上风向处设置空白对照点进行检测(氡浓度检测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点),检测结果为扣除空白之值。 第四小节检测要求 1、全装修得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核验合格起7天后、全装修工程交房前进行。 2、进行甲醛、氨、苯及TVOC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检测;进行氡浓度检测时,被检住宅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检测。检测应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XX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项目质量管控方案 1项目质量管控方案 1.1前言 1.1.1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所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项目预定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评审批准的该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项目组在开发软件系统所属的各个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发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组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质量保证要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批准。 1.1.2术语和定义 1、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2、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 3、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4、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5、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6、质量度量: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已存在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质量管理 结果的评估数据。 7、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2质量计划:制定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质量计划 在本环节中,根据项目的规模及性质进行质量策划,制定本项目的质量计划;为后续的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及质量改进做出行动纲领。针对公司主要有新项目及维护性项目两类版本,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投入有所差异的特性,故质量计划可以区分以下: 1.2.1常规项目质量计划要求 常规项目的质量计划制定按质量要求分析/质量目标/人员.职责及质量保障、过程检查计划组成,各项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1.2.1.1质量要素分析 1.主要的质量要性如下: ?功能性质量因素: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 ?非功能性质量因素: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 植性 ?其它质量因素:非以上要求之外的要求。 2.根据产品的特性及市场目标,将关键的质量要素确认,同时区分本项目的类型 ?倾质量型项目:指本项目对质量控制更关注 ?倾成本型项目:指本项目对成本控制更关注 ?倾工期型项目:指本项目对工期要求更关注 根据以上分析,再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与控制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与控制的研究 摘要: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家装的普及更使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我们必须了解室内污染物的危害及室内污染的一些治理技术,提高环保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 理室内环境污染,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家装的普及更使室内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常见的室内污染物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而且还要将其防患于未然,这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意义。 一、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类的室内活动,其中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这也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严格来讲,几乎所有的建筑装修材料都会产生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它们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甲醛、氨、苯系物、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室内氡气污染,这些成分都会造成室内空气的化学污染。 1.甲醛 甲醛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

气体,污染源很多,主要来自于燃料、烟叶的不完全燃烧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生活用品等化工产品,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接触甲醛后,易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可以致癌,而且甲醛的释放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释放量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将长期影响室内环境。 2.氨 氨刺激性强,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可引起喉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导致死亡。它主要来自于施工中使用的外加剂,如混凝土防冻剂、膨胀剂和早强剂等。 3.苯及苯系物 苯具有易挥发的特点,人如果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系物,可引起头痛、失眠、胸闷、乏力、记忆力衰退,亦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致癌、引发血液疾病等。高浓度的苯留在空气中不但使人中毒,还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它主要来自于各种涂料、胶粘剂和防水材料。 4.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TVOC是种类复杂繁多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5.氡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和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班级:工业08班 组长:刘强兵 组员:刘谦梁强 徐麟王子斌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系统的目的与作用 1.1设计系统的目 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对质量管理思想的技术实现,通过将控制图技术运用于质量管理过程,以系统分析代替手工操作,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获得连续、综合而且及时准确的多种信息。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研究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不仅有助于改进产品质量,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施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能使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更早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合理地制定生产及决策。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经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环境紧密相关。通过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图的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1.2系统设计的作用 ⑴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与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从而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⑵能有效地分析判断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检验、测试费用,包括供货方制造生产中有效的控制图记录证据,购买方可免进货检验,同时,任能在叫程度上保持进货质量。 ⑶可查明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实际精度,以便做出正确的技术决定。 ⑷为真正的制定工序目标和规格界限,特别是对配合零部件的最优化确立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改变未能符合经济性的规格标准提供了依据。 ⑸使工序的的成本成为了可预测的,并能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从而使同一工序内工件之间的质量差别减至最小,以评价,保证提高产品质量。 ⑹最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系统的原理与分析 2.1质控图的预防原理 (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不断监控,当异常因素刚一露出苗头,甚至在未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能及时被发现,在这种趋势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起到预防的作用。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检测项目 甲醛的检测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测 氡气的检测 α射线、β射线的检测 检测地点(4个):生化楼实验室、食堂等 检测所需仪器和试剂 甲醛测定 ·仪器: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空气采样器(附有吸收管)、小烧杯、具塞25ml比色管(1支)。(外出采样需携带) 具塞25ml比色管(7支)、水浴锅、移液管(1ml、2ml、5ml、10ml)、分光光度计、1000ml容量瓶2个。(测定要用到) ·试剂:乙酰丙酮(乙酸胺、冰乙酸、乙酰丙酮、蒸馏水) 甲醛标准溶液(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蒸馏水)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仪器:TVOC测定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氡气的测定 ·仪器:测氡仪(使用方法参读说明书) α射线、β射线 一、甲醛的测定 特性 无色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 主要危害 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致癌促癌 主要来源 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及其制造的家具,塑料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粘合剂的环节

相关标准(GB50325-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08mg/m3;II类民用建筑工程甲醛浓度小于或等于0.12mg/m3 取样 A、带蒸馏水,注射器,洗耳球,具塞25ml比色管 B、用5ml注射器分两次,共加入10ml蒸馏水到吸收管中(缓慢加入) C、接上取样机电源,再按开启仪器;先按(开启/调整)键,再控制流速为0.5L/min,调速幅度要小,以防蒸馏水被仪器吸入仪器中,然后再按(X10)键六次,保证吸收气体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待一起停止后,关闭仪器电源,将吸收管中的吸收液缓慢倒入比色管中,不要洒出来。再用少量(不大于10ml)蒸馏水润洗吸收管,将润洗液也倒到比色管中,并盖上塞子,待测。 测定原理: 在过量胺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黄色化合物,于414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试剂配制 A、乙酰丙酮:将50g乙酸胺,6ml冰乙酸及0.5ml乙酰丙酮试剂溶于100ml水中 B、甲醛标准溶液:吸取2.8ml甲醛溶液(内含甲醛36%--38%),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此时的溶液为每毫升约含1mg甲醛。从容量瓶中取该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即此时标准溶液浓度为10.0μg/ml。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数支25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0.00,0.20,0.50,1.00,3.00,5.00,8.00ml甲醛标准溶液,加水至25ml,加入2.5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和对应的甲醛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 将采回来的样品及空白加水稀释至25ml,再加入2.5ml乙酰丙酮摇匀。于45--60℃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所测的吸光度,得出样品的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计算 c=m/v(mg/m3) 式中:c----空气中甲醛的含量(mg/m3) m---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含甲醛量(μg/ml) v---空气的含量(L) 11、实验数据记录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主要区别GB50325GBT18883

一、两个标准的介绍: 两种室内空气检测标准(GB50325、GBT18883)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两个: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一、两个标准的数据 18883的数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①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②行动水平即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50325的标准: 表6.0.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I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公共交通候车室、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二、两个标准的区别: 深度分析关于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环境污染物质检测的18883标准和50325标准的区别——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老百姓怎么办? 主要区别在于: (1)性质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是推荐性标准,是自愿实施的。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是强制性标准. (2)适用范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内部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土建和装修)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该标准中涉及的室内环境污染系指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3)规定指标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19项,包括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规定的参数指标共5项。(4)封闭时间不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要求检测之前封闭12小时。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要求: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颁布机构不同,目标不同、检测条件不同、动机不同。 1、18883是卫生部颁布的,50325是建设部颁布的。 2、18883是一个人居环境健康的最低标准,50325是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3、18883标准涉及19项指标,50325规范只涉及5项指标。 4、18883要求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是出于让检测条件尽量接近日常居住状态的考虑,即居住者一般能够保障一天有两次机会开窗通风。50325检测条件(甲醛、苯、氨、tvoc四项)是关闭门窗1小时后进行,显然,50325标准更多地考虑的是令建筑商和装修商可以比较容易地过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只要不是太不象话就行啦,在实际房屋中对比12小时和1小时的检测,结果往往要差2~3倍,也就是说,50325检测达标的房屋,按18883检测就很可能不达标,也就不符合健康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 治理措施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环1403 尹飞彭金凤杨家蓓何丹张荟林武庚申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室内环境 0 引言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室内烟尘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等被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目前中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已经达到11.1万人,超额急诊数达43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07亿美元。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人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二是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一方面来自于建筑旌工中加入的化学物质如防冻剂,另一方面来自于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的石材,三是室外空气的污染,室外环境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四是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厨房的油烟和吸食香烟产生的烟雾,含有多种污染成分,另外家中使用的清洁剂、杀虫剂及家电也会挥发出有机物质。 2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是指因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系物、氨气、氡及其悬浮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生物性污染是指因生物污染因子,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和生物体等引起的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因物理因素,如电磁辐射、噪声、振动以及不合适的湿度、温度、风速和照明等引起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常见的有甲醛、苯、氨、氡、二嗯英、悬浮颗粒、生物类污染物、烟草燃烧产物以及家用化学品等【1】。现就以下几种主要污染物引起的危害进行分析: (1) 甲醛也叫游离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刺激性气体,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含量为0.1mg/m。时可导致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妊娠综合症、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等。 它还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其毒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最终造成免疫功能异常、肝损伤、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引起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病症,复合板家具及家庭装修中的甲醛的释放期可长达3至15年【2】。 (2)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又神经末梢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的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氨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胸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呼吸困难,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质量控制计划-模板

XX系统 质量控制计划书 拟制:日期:2014/5/10 审核:日期:

1.介绍 1.1.文档目的 为了健全和完善XXX系统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规范化,以确保所交付的XXX系统能够满足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1.2.文档范围 本质量管理计划涵盖所有与XXX系统设计开发有关的质量目标和具体措施涉及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工程实施阶段。 本质量管理计划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介绍:即本章节,概要介绍文档目的、范围、缩略词、参考资料。 (2)项目概述:开发系统概述、质量管理的角色和职责、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交付物。 (3)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质量检查点:列出各阶段的质量检查计划表,包括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任务。 (4)质量检查和确认技术:描述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用的特定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及质量 问题的级别和处理流程等。 (5)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量化质量目标。 1.3 缩写 PM –项目经理 QA –质量保证 SA –系统分析工程师 A&D –系统设计员 RA –需求分析员 PC –流程审核员

SCM –软件配置管理员 2.项目概述 2.1.项目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有效的项目管理,开发小组将划分为技术队伍和QA 队伍。项目经理对技术队伍进行任务分配和进度检查,技术经理对技术队伍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技术队伍又划分为:需求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美工设计人员、配置管理员、产品包装人员。QA 队伍对整个项目的质量保证负责,直接向质量保证经理汇报。QA 队伍划分为:流程检查人员和测试人员 2.2.质量管理 2.2.1.质量管理的角色和职责 质量控制是XXX系统组每个成员的职责; 质量保证经理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全权负责, 并签字确认; 项目经理负责任务的分配和监督项目进度,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联系客户; QA 队伍负责制订、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项目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评审总 结报告、项目周报等形式向各项目组成员汇报质量活动的结果; 项目功能小组各组长在每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阶段结束后,总结本模块的软件质量状况和质 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以确保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对质量目标应定期进行考核,以追求质量 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流程检查人员负责通过检查文档审核开发各阶段是否可以通过; 测试人员负责对软件的质量和对需求实现的程度进行把关,并定期整理测试情况分析报告交 项目经理、系统分析人员; 配置管理员负责有关软件配置项及项目各生命周期交付文档管理和变更控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