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1课《女兵墓》课件(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 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2.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3.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引火 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 度上升 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期末练习题

(1)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脍炙人口的语句不胜枚举。有的描绘了雄浑壮阔的画面,有的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有的揭示了极其深刻的哲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中表现塞外苍凉雄浑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仿句 1.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写两句话,最后一句话要求有积极意义。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写两句话。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新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1、前不久,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跳沙坑扭了脚,两天没能上课;昨天,又有一同学课间下楼梯时由 于人多拥挤跌了一跤。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假如你是学校的安全检查员,请你写一条宣传安全重要性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即将迈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你一定有许多感悟和憧憬。请你给自己写一两句富有警示或鞭策作用的话,作为今后学习生活的座右铭。(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有文采,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近日,科学家进行了这样的试验:先从空气中摄取固氮细菌,然后把发芽的种子放在试管中培育一段时间,再把固氮细菌放在所培育的植物的根部,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固氮细菌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是植物摄取氮的能力却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成倍增加,植物也长高了,相当于未用固氮细菌植物的二三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将下面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 在我国的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个。从总体上看,全国城市的缺水量占供水能力的15%左右,缺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10字以内的标题。 马其顿总统府的一名官员2004年2月26日向媒体证实,马其顿总统特拉伊科夫斯基在当天早晨发生的空难中不幸身亡。这位官员还说,总统座机上的机组人员、总统顾问、卫士及记者等9人无一生还。特拉伊科夫斯基当日乘飞机前往波黑西部城市莫斯塔尔参加巴尔干地区投资会议。飞机原定于当地时间早上8点30分抵达莫斯塔尔,但因恶劣的天气在莫斯塔尔以南约50公里的斯托拉茨附近坠毁。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学习目标】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3.能够询问或确认他人的年龄及生日日期。 【学习重点】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学习难点】 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学习提示 Review the questions by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a question chain. Task 1

?学习提示 Preview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n P45.Students mark the new words and Chinese meanings in the text. 【学法指导】 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八减t,九去e,f来把ve 替,整十改y为ie,然后再加th。假如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Task 2 ?学习提示 完成3a和3b的任务,让学生结对自由对话。 【学法指导】 ?介词in/on用法 (1)on常与“日期”“星期”搭配,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如: on October 2nd 在十月二日 on Monday 在星期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Ask your partner a question chain like this. T:How old are you? S1:I'm thirteen. T:When is your birthday? S1: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16th. T: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 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第1题【单选题】 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很多城市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它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关于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车座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但车的惯性不会改变 C、行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人骑车前行,人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参考实用]北京课改版2018年最新五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

[重点实用参考文档资料] 一、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1āi qi% ○2lǐn liè○3huījìn ○4fùɡài ○5hǎi ōu 2.根据字典义项填空。 小明写“爸爸希望我青出于蓝而sh-ng于蓝”时,不知“sh-ng”怎样写。根据字典义项,小明应写。 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在括号内画“√”。有错别字的,改正在括号里。 ○1正襟危坐拨地而起随即豪叫() ○2忧心冲冲玲珑惕透瞄准陕西() ○3严阵以待窃窃私语桅杆拂拭() 4.下面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错误读音的序号填入括号。 ○1A调.虎离山(diào)B应.声(y#ng )C挣.脱(zh8ng)()○2A土豪劣.绅(li- )B哺.乳(p^ )C潜.水(qi1n )()5.用带有“望”字的不同词语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 去现场观看“诗词大会”的比赛,是同学们()已久的活动,没想到学校满足了我们的()。校长说,()这次活动能促使我们积累更多的诗词,将经典传承下去。 6.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为下面2句话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不()言笑○3波澜()阔○5水平如()○7脱口()出 ○2返()归真○4德高()重○6不拘一()○8漫不()心 第1句:居民们一致推选的陈爷爷作为业主委员会首席发言人。 第2句:这次读书会,老师说交流形式可以,就看哪组的介绍最吸引人。 二、句段 7.下面4句中,与“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有责任。”意思相同的有()(多选)。 A.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有没有责任? C.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没有责任。 B.会场垃圾满地,我们怎能没责任? D.会场垃圾满地,难道我们没有责任吗? 8.下面这段话有3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过来。 我们班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我用了整整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把《乌拉波拉故事集》看完了。读书真好,不仅能愉悦身心,但是能增长见识。 9.根据积累的谚语或诗文填空。 ○1人生总要有目标,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 ○2妹妹不想把巧克力给大家吃,我告诉她:“融四岁,,弟于长,。” ○3我们荡舟漓江,沉醉于美景中,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人在!” 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 10.欣赏右侧的篆书书法作品《望洞庭》,用正楷字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三、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综合练习一(共2页第1页)【检测时长:120分钟】

北京市2018-2019【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宝坻区黑狼口中学理化组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学科:物理授课教师:刘宝军刘树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田柳一中李凤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八册语文教案 本册教材分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其中24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还有8个语文实践活动,课后还有6篇选读课文和语文趣味活动。 教学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习惯。能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2、认识常用汉字408个。其中275个会正确书写(含18个多音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认读132个(含2个多音字)。 3、能在阅读中使用字典、词典,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独立地认识汉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思考。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能提出疑问。 7、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8、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基本意义。 9、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习有创意的阅读。 10、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12、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2万字。 13、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和交流,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4、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 1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初步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量的习惯。 18、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19、能比较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比较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感染他人。 20、注意积累和运用健康生动的民间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增强表达效果。 2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2、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能通过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4、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25、学习使用键盘输人汉字(有条件的地方)。 26、了解山沟的孩子上学的困难,感受师生之间真诚善良的关爱;懂得诚实守信、关心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以及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懂得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变得坚强勇敢。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感受天鹅的团结勇敢和刺猾的可爱,懂得热爱、保护动物;了解世界上还有吃虫的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了解激光的神奇特性和巨大作用以及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天文学家的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任副主席表示,伊朗已经拥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以制造1﹣2枚原子武器.下列关于原子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 B、电子是带有最大负电荷的粒子 C、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互相吸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1)不可再分的颗粒2)葡萄干蛋糕模型 3)电子云模型4)行星模型 A、(1)(2)(3)(4) B、(3)(4)(2)(1) C、(1)(2)(4)(3)

D、(3)(2)(1)(4)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大 B、乙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不会与其它物质间发生扩散现象 C、丙图中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 D、物体内部部分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 A、实验论证法 B、猜测讨论法 C、假想推理法 D、建立模型法 【答案】: 【解析】: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篇一: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 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 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 主义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 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 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三)、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 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 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 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 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本 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 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 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 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 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 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 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方法与过程:抓住文章两条线索,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下想和做

《想和做》教案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既要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又要具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2.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想”和“做”的关系。了解发议论要有针对性。 3.学习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证明论点的方法。 4.学会在论述多方面的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 重点难点 1. 重点: (1)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2)学习有针对性的议论和议论多方面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的写法。 2.难点:明确第8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其同前文的关系。 学法引导 以学生朗读-思考-议论-练习为主,教师着重引导。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刻苦工作。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的私利。也指想不付出艰苦的劳动,而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却没有功效。 2.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这是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胡绳写的一篇谈思想方法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空想”和“死做”,有感而发,使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议论时,又针对主要倾向——“死做”,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进行论述,使本文富有现实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整体了解课文的议论脉络,及本文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进行论证的方法。 三、正课 1. 自学课文,要求:(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述理由。完成课后练习一。 (2)参考课后练习三的提示,编列课文结构提纲。 2.学生讨论下列思考题: (1)议论文总得对什么发表意见,本文对什么发表意见?议论什么? 明确:题目已经规定得很清楚,对“想”和“做”发表议论。议论想和做的关系。 (2)要议论想和做的关系,就得有自己的见解,见解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看课文,在书上找出来。) 明确:第5节“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 (3)一些议论文在开头就提出论点,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本文不是这样写的,在第段里才提出来,在这以前都议论些什么?也就是说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在这之前议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 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 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可以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主要是利用了( ) A、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B、水凝固时吸收热量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D、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间出现“云海” B、树枝上出现“雾凇” C、“露珠”的形成 D、冰雪在“消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分别属于( ) A、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 【解析】: 第8题【多选题】 A、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

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1 坛韵耸厦旋厅府厨佳肴浓浆 2 偏僻谢涎扛侦敏捷翼战熟 3 顾数绪索性内寂钟呢烦恼享 5 罢扉赠汪伦李踏潭及忆倍插茱萸 6 药伤研究缺载编累酷暑材尝农纲 7 责任即勃怒恕赔怯负暂空捡努触 9 瀑叠啊般喻丈仰呀屏雾 10 涛澎湃否窃私危险警肌喷途胞 11 数葫芦耀舀凝幻派禁 13 猛桦呆巢摔似拯幼嘶愣料慢退 14 龟率豫淡媚贯饱吁切彻伫捕悲 15 顷缭夺锦跺觅融洽敌害掠俯迫 17 赵县拱朝跨坏雕缠嘴抵智慧遗 18 镶柱繁党族宴敞椅饰括湾政 19 绒嵌杂朴素缘趣绽斑躲泼

21 庐滁涧幽渡董曛雁愁 22 滥竽郭处士逆遂皆畏 23 澄稻凭寇逞浜移臂斩豺狼 25 给予圣诞试诚挚担裕援卡拥仁陌 26 迈微懂擦绩奖励激 27 洲亚虚琳琅构释恳测憾饭宾标 29 殊艰歇唐梦暴辛致杰喧碌 30 踪谜据径碟粮胃咬罪魁祸 31 征统帅兵旦旅阅浸假疗抢肤效 认读字表 1 藤槐勾 2 涩缀兜攀截杈掏舔滋 3 霎瞥缓赦稚拙 4* 承诺礁露肠搂哗讶塑捅 6 诊鄙症蕲译 7 肩 8* 斯蓄撮胡嘿着塌糊训搁缸授 10 嗡啾鼾梭章藻蕴煤储 11 镰咖啡柠檬腻 12* 荫杭镂蒙粼 13 嗅

14 孵穴稍嘲颓遮鸥鲣霄 15 雏疏 16* 醉宜载拐愤魂歉玛震糖淀酵菌疯 17 洨济随砌墩 19 嘟噜哧筛担 20* 吉虑厢谐氛漠菲律 21 轼韦 22 廪湣 24* 忌捣猝逸奔撤兼疲仗 25 攒娅 26 凑判橡 27售驮甸襟 28* 绵丘傅峦 29 纫糊韧衔纬涨椰秫 30 茨澳棘腕攫噬摄 31 溃俘虏投佑盐赋浑嗜殖 32* 册弋舱嘉讯毕域轨预监郎曳宛娜敦序 课改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复习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内容:第一单元所有词语听写必会。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全物理[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一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全物理[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含 答案解析]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⑤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ρ铅>ρ铁>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B、放铅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C、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D、三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一铁块带到失重的宇宙飞船内,铁块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也减小一半 D、瘪的乒乓球被热水烫回原形后,兵乓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耗水量在6升以内的洁具。小华家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最新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课程Unit 5 公开课教学设计

牛津英语七年级预备课程Unit5 Visit my school 一、教学内容 词汇:football field, how many, office, toilet, playground, only, hun dred, beautiful, garden, floor, ground floor, reading room, any, of c ourse, swimming pool, building, library, hall, basketball court, tenn is court, study, draw 句型:Is this your school? Yes, it is./No, it isn't. Is there a swimm ing pool in your school?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Are there th ree buildings in your school? Yes, there are./No, there aren't. How m 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There is only one./There are six.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 掌握Is this.....?与Is/Are there......? 的一般疑问句以及它们的肯否定回答。 2. 学会对there be 结构中的数字进行提问。 3. 掌握名词复数的构成规则。 三、教学步骤 Step1 Revision 1. 默写第四单元的四会单词。 2. 口头翻译一些动词短语或句子。 Step2 Presentation 教师说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我的教室my classroom. But where is my classroo m? 由此进入我们的话题My school.教师让学生回忆他们学校有些什么,帮助学生复习单词football feild, building, office, toilet, library, hall, a rt room, swimming pool.然后以疑问的口气问他们Is there a swimming poo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小化大除进率,大化小乘进率”。 2、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与静止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3、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4、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5、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v=s/t 其中:v—速度—米/秒(m/s)s—路程—米(m)t—时间—秒(s) 4、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北京课改版13册语文书四首古诗词鉴赏

13册语文四首古诗词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全新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共49页)

全新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 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第二节机械运动 第一章第三节比较运动的快慢 第一章第四节学生实验:测量速度 第一章第五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章第六节乐音和噪声 第一章第七节超声波及其应用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 第二章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 第二章第二节学生实验:测量质量 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 第二章第四节学生实验:测量密度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观察图1中的甲、乙两幅图,在图甲中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在图乙中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问题1: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问题2: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 甲乙 图1 目测后回答。办法: 标准, 体的长度。

九年级上册 目录以及知识点 北京课改版

第一章走进化学 第一节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知识要点1 什么是化学 知识要点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识要点3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二节实验是化学基础 知识要点1 药品的取用原则 知识要点2 液体药品的取用 知识要点3 酒精灯的使用 第二章空气之谜 第一节空气 知识要点1 空气成分的发展史 知识要点2 物质的变化 知识要点3 化合反应 知识要点4 空气成分 知识要点5 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要点6 氧气 知识要点7 大气污染 第二节氧气的制法 知识要点1 氧气的制取 知识要点2 催化剂、催化作用 知识要点3分解反应 知识要点4 化合态和游离态 第三节氧气的性质 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要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要点3 氧化反应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节原子 知识要点1 原子 知识要点2 原子的构成 知识要点3 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4 相对原子质量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知识要点1 核外电子排布 知识要点2 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要点3 离子 第三节分子 知识要点1 分子的存在 知识要点2 分子的性质

知识要点3 分子 知识要点4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第四章最常见的液体——水 第一节水的净化 知识要点1 水的净化方法 知识要点2 水中物质决定水的净化方法 知识要点3 硬水、软水 第二节水的变化 知识要点1 水的物理性质 知识要点2 水的电解 知识要点3 H2的性质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知识要点1 水的用途 知识要点2 关注并爱护水资源 知识要点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知识要点4 海水的淡化 第五章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节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知识要点1 地壳的元素组成 知识要点2 元素、元素符号 知识要点3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知识要点4 物质的简单分类 知识要点5 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知识要点6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7 地壳中的矿物 知识要点8 元素周期表简介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 知识要点1 化学式 知识要点2 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化合价 知识要点1 化合价 知识要点2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应遵循的规则 第六章燃烧的学问 第一节探索燃烧与灭火 知识要点1 燃烧 知识要点2 燃烧的条件 知识要点3 灭火原理 知识要点4 灭火的方法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知识要点1 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 第三节化石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