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测试复习题库(标准答案)

精编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测试复习题库(标准答案)
精编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测试复习题库(标准答案)

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考核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C)度或最低气温低于-3度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A、0

B、3

C、5

2.混凝土的搅拌需严格控制搅拌和时间,拌和时间不应小于(C)

A)1minB)2minC)3min

3.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应在(A)进行。

A)围岩和初期衬砌变形基本稳定后B)喷射砼达到龄期后

C)围岩和锚杆支护施工后马上

4.洞口工程施工应遵循(B)原则来保护生态环境。

A)早出晚进B)早进晚出C)早出晚出

5.早强水泥砂浆锚杆的施工,在注浆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B)min时,应测定砂浆坍落度。

A)15B)30C)45

6.砂浆锚杆支护时采用的中细砂粒径不宜大于(C)

A)1mmB)2mmC)3mm

7.光面爆破可分为三大类,以下哪个不是(A)

A)全断面深眼掏槽爆破法B)轮廓线钻眼法

C)光面爆破法

8.以下不属于光面爆破特点的是(B)

A)爆破后轮廓成型规整B)工程造价较高

C)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隙

9.地质雷达在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大于(B)米。

A)3B)5C)8

10.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A)mm/d,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

A、5

B、10

C、15

11.对于隧道两相邻开挖洞口间高程测量,当隧道长度大于(C)米时,应根据隧道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测量设计。

A)1000B)2000C)5000

12.爆破效果,验标规定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c),中硬岩不应小于(A),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A、60%

B、85%

C、80%

13.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当岩石类别为硬岩时,周边眼间距不宜超过(A)cm。

A、65

B、75

C、80

14.隧道在软卧层地段施工时,为防止塌方,在可能塌方的不良地段采取(B)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快耐砌等措施。

A、不

B、先

C、后

15.流沙地段隧道施工,隧道结构应采用有(B)的封闭式衬砌。

A、锚喷砼

B、抑拱

C、先墙后拱

16.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侧壁导坑领先长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C)米。

A、10~20

B、20~30

C、30~50

17.在隧道开挖断面成形后,应及时进行断面测量,断面测量数据用于修正(C)参数,控

测试技术复习题和答案

信号部分 1 试判断下述结论的正误。 ( 1 )凡频谱是离散的信号必然是周期信号。 ( 2 )任何周期信号都由频率不同,但成整倍数比的离散的谐波叠加而成。( 3 )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也是离散的。 ( 4 )周期单位脉冲序列的频谱仍为周期单位脉冲序列。 ( 5 )非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就是随机信号。 ( 6 )非周期信号的幅值谱表示的是其幅值谱密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7 )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谱的相应变化。 ( 8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是平稳随机过程。 ( 9 )平稳随机过程的时间平均统计特征等于该过程的集合平均统计持征。( 10 )两个周期比不等于有理数的周期信号之和是周期信号。 ( 11 )所有随机信号都是非周期信号。 ( 12 )所有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 13 )所有非周期信号都是能量信号。 ( 14 )模拟信号的幅值一定是连续的。 ( 15 )离散信号即就是数字信号。 2 对下述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 1 )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 A. 相关函数 B. 傅氏级数 C. 拉氏变换 D. 傅氏变换 ( 2 )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 A. 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 傅氏级数 ( 3 )时域信号持续时间压缩,则频域中低频成分( )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变化不定

( 4 )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 。 A. 扩展 B. 压缩 C. 不变 D. 仅有相移 ( 5 )概率密度函数在( )域、相关函数是在( )域、功率谱密度函数是在( )域上来描述的随机信号 A. 时间 B. 空间 C. 幅值 D. 频率 3 指出题图 3 所示的信号时域波形时刻与时刻频谱(幅值谱)有无变化,并说明原因。 题 3 图题 6 图 4 判断下列序列是否是周期函数。如果是,确定其周期。 ( 1 );( 2 )。 5 有一组合信号,系由频率分别为 724Hz 、 44Hz 、 5005410Hz 及 600Hz 的相同正弦波叠加而成。求该信号的周期 T 。 6 求题 6 图所示,非对称周期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并绘出频谱图。 7 求题 7 图所示三角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并绘出频谱图。 答案: 1. 判断题

隧道施工技术试题题库样本

隧道施工技术试题 ( 含选择题102道, 填空题42道, 简答题16道) 一、选择题: ( 共189题) 1、砼衬砌施工的顺序为 A 清除防水层表面灰粉并洒水湿润 B 对模板支架预埋件等进行检查 C 砼对称、分层浇筑 D 拆模移动衬砌台车。( B) A、 ABCD B、 BACD C、 DABC 2、在进行成组电雷管起爆时, 要求每个电雷管的电阻差不得大于( A) Ω。 A) 0.25 B) 0.30 C) 0.35 3、以下不属于光面爆破特点的是( B) 。 A) 爆破后轮廓成型规整 B) 工程造价较高 C) 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炮震裂隙 3、光面爆破可分为三大类, 以下哪个不是( A) 。 A) 全断面深眼掏槽爆破法 B) 轮廓线钻眼法 C) 光面爆破法 4、砂浆锚杆支护时采用的中细砂粒径不宜大于( C) 。 A) 1mm B) 2mm C) 3mm 5、早强水泥砂浆锚杆的施工, 在注浆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 B) min时, 应测定砂浆坍落度。 A) 15 B) 30 C) 45 6、洞口工程施工应遵循( B) 原则来保护生态环境。

A) 早出晚进 B) 早进晚出 C) 早出晚出 7、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 应在( A) 进行。 A) 围岩和初期衬砌变形基本稳定后 B) 喷射砼达到龄期后 C) 围岩和锚杆支护施工后马上 8、隧道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 C) 进行, 不得对衬砌产生偏压。 A) 分开 B) 同时 C) 对称 9、短距离预报一般探明掌子面前方( B) m范围内地下水出露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发育情况。 A) 20 B) 30 C) 50 10、地质素描, 随开挖进行, 一般地段( B) m进行一次。 A) 5 B) 15 C) 25 11、地质雷达在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大于( B) m。 A) 3 B) 5 C) 8 12、对于隧道两相邻开挖洞口间高程测量, 当隧道长度大于( C) m 时, 应根据隧道高程贯通精度的要求, 进行隧道高程测量设计。 A) 1000 B) C) 5000 13、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不宜使用( A) 进行测量。 A) GPS B) 全站仪 C) 经纬仪 14、洞内导线宜沿中线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导线, 其闭合环边数应小于( C) 条。 A) 5 B) 6 C) 7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 1.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 a.记录时间太长; b.采样时间间隔太宽; c.记录时间太短; d. 采样时间间隔太窄 2.下述参量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法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b.用弹簧秤称物体重量; c.声级计测声强级; d.线圈靶测速 3.磁感应测速传感器中的速度线圈之所以用两个线圈串联而成,其作用主要为( ) a.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线性; b. 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频响特性; c.改善传感器的频响特性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d.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4.表示随机信号中动态分量的统计常数是( ) a.均方值; b.均值; c.均方差; d.概率密度函数 5.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电效应; c.热阻效应; d.压阻效应 6.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压电测压传感器的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d.放大器的时间常数τ 7.二阶系统中引入合适的阻尼率的目的是( ) a.使得系统输出值稳定; b.使系统不共振;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获得好的灵敏度 8.带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 )通过。 a.低频信号; b.高频信号; c.某一频带的信号; d.所有频率分量信号 9.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加速度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 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 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10. 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函数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 三角函数 11.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 )效应。 a.内光电; b.外光电; c.热电; d.阻挡层光电 12.( )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差动变压器式; b.变间隙电容式; c.变阻器式; d. 电压式 13.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可用下式( )表示(已知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温度系数关系可用T B Ae R =描述) a.α=dT R dR ;b. α=2T B ;c. α=2T A ;d. α=00111ln ln T T R R --(R 1,R 0分别是温度T 1,T 0时的电阻值) 14.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τ)是一定周期性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 a.均值不为0; b.含周期分量; c.是各态历经的 ; d.是各态不历经的 15.用方程法求解回归直线时,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复习题(有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叫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它和系统的传递函数有何关系?答:测试装置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输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频率响应函数,若在系统中的传递函数 H(s)已知的情况下,令H(s)中的s=jw便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 2. 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各包括那些?答:静态特性:(1)线性度,(2)灵敏度,(3)回程误差,(4)分辨率,(5)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动态特性:(1)传递函数,(2)频率响应函数,(3)脉冲响应函数,(4)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3. 在什么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拉斯变换就是系统的传递函数。答:在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单位脉冲函数3(t) =1)。 4.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都米用差动形式?答:差动式电感器具有高精度、线性范围大、稳定性好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5. 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是什么?答:幅频和相频分别满足 A(w)=A 0=常数,①(w) =-t o w ; 6. 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t °),它与连续函数f (t)乘积的积分 (t 1 )f(t)dt将是什么?答: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t o),它与连续函数f (t )0 乘积只有在t=t 0时刻不等于零,而等于强度为f (t o)的S函数,在(- X,+X)区间中积分则(t Gf(t)dt= (t o)f(t)dt=f ( t o) 8. 巴塞伐尔定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在时域中计算总的 信息量等于在频域中计算总的信息量。 9?试说明动态电阻应变仪除需电阻平衡外,还需电容平衡的原因?答:由于 纯电阻交流电桥即使各桥臂均为电阻,但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相当于在各桥臂上并联了一个电容,因此,除了有电阻平衡外,必须有电容平衡。 10.说明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A(CD )和相频特性?(CD )的物理意义。答: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A(D )是指定常线性系统在简谐信号的激励下,其稳态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幅值比。相频特性是指稳态输出对输入的相位差。11.差动型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在使用时,常把两个线圈接在一个电桥中,这样做有什么优点?答:这样做使得灵敏度和线性度都提高。 12. 用一阶系统作测量装置,为了获得较佳的工作性能,对其时间常数T应提出什么要求?指出一种测量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的方式。答:时间常数T 应越小越好,测量方法: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 13. 线性系统有哪些主要特性(最少指出3个)?答:(1)叠加性,(2)比例性,(3)微分性,(4)积分性,(5)频率保持性。 14. 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 t o),它与连续函数f (t)乘积的积分 (t t0)f(t)dt将是什么?答:对于有时延t o的S函数(t t o),它与连续函数f (t )的积分只有在t=-t 0时不等于零,而等于强度f (-t 0)的函数,在(- X,+X)区间内, 15. 一阶、二阶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是什么?答:一阶系统特性:(1)当激励频

最新隧道施工技术完整考试复习题库(答案)

2020年隧道施工技术考核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当岩石类别为硬岩时,周边眼间距不宜超过(A)cm。 A、65 B、75 C、80 2.早强水泥砂浆锚杆的施工,在注浆作业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B)min时,应测定砂浆坍落度。 A)15B)30C)45 3.砂浆锚杆支护时采用的中细砂粒径不宜大于(C) A)1mmB)2mmC)3mm 4.使用敞口基坑法施工,不属于影响基坑边坡稳定的因素是(B) A)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利B)基坑坡顶堆载过小 C)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 5.以下施工方法中不需要进行坑墙支护的是(A) A)全放坡开挖法B)SMW工法C)盖挖顺做法 6.以下哪种施工方法不属于明挖法(C) A)沉管法B)盖挖法C)顶进法 7.喷射混凝土终凝(B)h后,应喷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A、1.5 B、2 C、3 8.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B)%,拱部不应大于25%。 A、20 B、15 C、10

9.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B)min。 A、20 B、30 C、10 10.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预报属于(A)方式。 A、A级预报 B、B级预报 C、C级预报 11.爆破效果,验标规定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c),中硬岩不应小于(A),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A、60% B、85% C、80% 12.隧道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C)进行,不得对衬砌产生偏压。 A)分开B)同时C)对称 13.隧道在流沙地段施工时,施工需采用(C)“密闭支撑”、“边控边封”的方法。 A、先挖后护 B、边护边挖 C、先护后挖 14.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侧壁导坑领先长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C)米。 A、10~20 B、20~30 C、30~50 15.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台阶应在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A)以上时开挖。 A、70% B、80% C、90% 16.在隧道开挖断面成形后,应及时进行断面测量,断面测量数据用于修正(C)参数,控制隧道超欠挖。

信息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提升工程”(2014)--远程培训项目》评测试卷 考生姓名:交卷时间:2015-04-16 09:33考试成绩:94考试结果:合格 判断题(大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小题) 1.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有效的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现象相结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2.资源要保证按时接收,按时分类整理,并进行保存和应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3.FLV格式的视频在PPT中播放时需要插入控件,并且只能在本台电脑上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4.在课程的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完成对照练习即可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5.小组合作学习应基于合作探究进行,不属于自主探究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6.根据整合的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7.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8.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利用一系列强有力的、内嵌的支架工具和模板来展开学习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9.将LAMS应用于网络课程学习时,设计者只需要考虑学习活动序列的内容即可。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10.在ipad的APP store中只可购买应用程序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11.设备操作复杂,对学生而言也容易造成干扰,不应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A. 正确

现代测试技术试题A----答案

现代道路交通测试技术 试题A----答案 一. 解:由题意频谱函数:x (ω)= dt e t x j ? +-∞ ∞ -t )(ω = dt e j ?+--2 /2 /t ττ ω =2/2/12t/ττω ω-+--j e j = () 2 /2/1ωτωτω j j e e j -- = ω 2 sin 2 ωτ =τ /2 /2sin ωτωτ ∴频谱函数虚部为0,故相频谱为0; X(0)=τωτωττ ωωω==→→2 /2 /sin lim )(lim 0 x 当ω= τ π n (n=1,2,3……)时 X (ω)=0 故幅频谱图如下: 二.解:因为信号是周期信号,可以用一个共同周期内的平均值代替整个历程的平均值 故:dt t y t x T R T T xy ? +=∞→0)()(1lim )(ττ = 1 T dt t y t x T ? -+++0 00])(sin[)sin(φθτωθω =)cos(2 1 00φωτ-y x

三.1.试述瞬态瑞雷面波无损检测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测试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 ①基本原理:对于均匀的弹性半空间分层介质,其结构表面受到瞬态冲击作用时,将产生瞬态振动。振动组份中包括纵波、横波和瑞雷波。在一次冲击产生的波能中,瑞雷波占67%,即从一个振源向一个半无限介质表面辐射的总能量的三分之二形成瑞雷型表面波。而纵波和横波只占有少量能量;并且在表面,随着波传播距离的增大其衰减比瑞雷面波大得多。确切地说,纵波和横波引起的位移振幅沿表面随着距离的平方衰减,而瑞雷面波是随着距离的平方根而衰减,因此,在地基表面的瞬态振动中,瑞雷面波的衰减比纵波和横波衰减慢得多,瞬态表面波主要是由瑞雷波组成。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关系可以得出,利用瞬态瑞雷面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可以确定不同介质的穿透深度。 ②技术要求:检测系统设计是否合理、仪表选型与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保证质量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对其各组成部分有相应的技术要求。 1).激振部分——力锤的选择 它是整套测量系统的前哨,对路面冲击信号的产生和冲击响应信号的正确检取,是系统准确测试的基本保证。预先应根据检测深度做一些力锤冲击试验,以选择合理的力锤重量或合适材料的锤头。使瞬态冲击施加于路面表面后,能产生一组具有不同频率的瑞雷面波在介质中传播。 2).垂向检波器的选型 垂向检波器选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对于层状路面结构来说,一般选择小冲击源作为振源,使其产生具有丰富频率的瑞雷面波沿地表一定深度向四周传播。对于高频短波长的波来说,选择加速度传感器,因为它具有频率范围宽,对冲击振动的频响特性好等特点。如检测像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刚性层状体系时需要选择加速度传感器。 速度、位移传感器一般不用作冲击测量。另外,正确选定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型号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考虑它的频率范围、动态范围、灵敏度等主要特征参数是否符合测试精度要求)。 3).安装位置的确定 测试前,应对现场路面进行调查,确定检测点,并合理布置。一般两个垂向检 波器之间的距离应视测试的路面深度而定,通常应使两个间距大于路面深度的一半以上,并且取振源到最近的传感器的距离等于两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4).连接导线选择 仪器之间的连接导线应尽量短,且记不应将各种导线混合使用,尽量选择相同线种,且忌抖动,以免引起现场测量不稳定。 四. 参考答案:令SAM(t)=Х(t)﹡cos ω0t,则SAM(t)的傅立叶变换为 SAM(ω)= ? ∞ ∞ - Х(t)﹡cos ω0t*e t j ωdt=1/2[X(ω+ω0)+X(ω-ω0)]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 B 字节(Byte)的数据量。A.512×8 B.512×1024×1024 C.512×1024 D.512×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 B 。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 4、在计算机部,数据是以 A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 。A.RAM B.ROM C.PROM D.EPROM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 C 。A.生物技术 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C 。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 C )。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C )。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D )。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C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

测试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 使用最小二乘法时,偏差的平方和最小意味着拟合直线与整个实验数据()收藏 A. 偏离度大 B. 偏离度最小 C. 不相关 D. 以上3个都不对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相敏检波的特点是( ) 收藏 A.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和极性 B. 不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C. 能够知道被测信号的幅值,不知道被测信号的极性 D. 以上都不正确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单边谱的幅值谱图高度为双边谱的()倍。 收藏 A. 1倍 B. 3倍 C. 2倍 D. 4倍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时域信号的时移,则其频谱变化为()。 收藏 A. 压缩 B. 扩展 C. 不变 D. 相移

一选频装置,其幅频特性在f1~f2区间急剧衰减(f2>f1),在0~f1和f2~∞之间近于平直,这是()滤波器 收藏 A. 带通 B. 带阻 C. 高通 D. 低通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频率只能是基波频率的()倍。 收藏 A. 奇数 B. 偶数 C. 复数 D. 整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传感器。 收藏 A. 电阻式 B. 电涡流式 C. 电容式 D. 压电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差动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变极距式传感器的( )倍。 收藏 A. 3 B. 2 C. 1 D. 2.5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收藏 A. 反比 B. 平方 C. 非线性 D. 线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必须是()。 收藏 A. 连续的 B. 平稳随机过程 C. 非周期的 D. 周期的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下列对负载效应的表达错误的是() 收藏 A.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两环节将保持原来的传递函数 B.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接到测试系统时,连接点的状态将发生改变 C. 负载效应指,测量环节与被测量环节相连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 测量环节作为被测量环节的负载,整个测试系统传输特性将发生变化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压电传感器采用并联接法时,两晶片负极集中在( )上 收藏 A. 上极板 B. 下极板 C. 中间极板 D. 侧极板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一阶测试系统、二阶测试系统的瞬态响应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是()

隧道工程试题及答案

隧道工程试题及答案之一 一、单选项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新奥法是() A、一种施工方法 B、施工原则 C、矿山法 D、全断面施工法 2、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 A、隧道长度 B、工期要求 C、地质条件 D、安全生产 3、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 A、50m B、80m C、100m D、30m 4、当洞口可能出现偏压时,应采取措施() A、地表锚杆 B、喷射混凝土 C、平衡压重填土 D、深基桩 5、在IV~VI尖围岩条件下,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 A、3车道隧道 B、2车道隧道 C、2车道隧道的停车带 D、跨度大于20m的隧道 6、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布置的周边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 A、5cm B、10cm C、15cm D、20cm 7、喷射混凝土材料计量,一般应以质量计算,其允许误差为:砂与石料各为() A、5% B、3% C、2% D、8% 8、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A、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 B、初期支护完成个月后 C、初期支护完成后 D、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9、就进行地表沉降量测的是() A、覆盖层厚度小于20m的隧道 B、位于III-I类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 C、隧道的洞口段 D、位于I-II类围岩中的隧道 10、汽车专用公路隧道对防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为() A、拱部边墙不滴水 B、路面不冒水、不积水 C、设备箱洞处不渗水 D、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弃碴场地的布置应符合() A、运距短 B、不得占用其它工程场地和影响附近各种设施的安全 C、不得影响附近的农田水利设施,不占或少占农田 D、不得堵塞河道、沟谷、防止抬高水位和恶化水流条件 2、施工临时房屋的布置原则为() A、交通方便 B、避开高压线 C、严禁将临时房屋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坍方、滑坡及雪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 D、临时房屋的周围应设有排水系统 3、隧道竣工后洞内水准点埋设为() A、每公里一个 B、每2公里一个 C、短于1km的隧道应至少设一个 D、每0.5km设一个 4、当洞口可能出现地层滑坡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有() A、地表锚杆 B、深基桩 C、挡墙 D、土袋或石笼 5、明洞衬砌施工方法有() A、先墙后导拱法 B、先拱后墙法 C、墙拱交替法 D、拱墙整体浇筑法 6、浅埋设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方法为() A、单侧壁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法 D、全断面法 7、单侧壁导坑法适的场合() A、围岩较差 B、跨度大 C、埋层浅 D、地表沉降需要控制 8、控制超挖采取的措施有() A、光面爆破 B、提高钻眼精度 C、控制药量 D、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9、爆破后,开挖断面应进行检查() A、欠挖或超挖 B、周边炮眼保存率 C、两荐炮衔接处 D、开挖面是否平整 10、洞内采用无轨式自卸卡车运输时,行车速度为() A、施工作业地段和错车时不应大于10km/h B、40km/h C、成洞地段不宜大于20km/h D、施工地段不应大于20km/h 11、机动车索引有轨运输钢轨的质量宜为() A、16kg/m B、24kg/m C、38kg/m D、8kg/m

现代测试技术自测试题

现代测试技术自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就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要完成对机械参量的测试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实际采用的测试方法有机械法、光学法与法。 2. 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就是; 转换元件就是。10mm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就是。 3、压电式传感器的压电效应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电偶传感器就是将温度参量转变为。 4、电荷放大器电路的作用就是。 5、滤波器就是一种选频装置,则按幅频特性可分为、、 ______________与带阻滤波器。 6、常见的记录仪器有、光线示波器

与、计算机记录仪。 7、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反映对输入的静态参量而表现的输出与输入的基本关系,其基本特性参数有灵敏度、与________________、重复性。 8. 测试误差的主要类型有随机误差、与。 9、信号的描述方法就是法与法。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试简述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 2、试简述测试系统实现不失真测试对一阶、二阶系统的综合要求。 3、试简述光线示波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4、试简述电阻应变片测试系统中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基本的消除方法。 5. 试简述测试系统中常用的消除干扰的硬件方法。 三、(满分8分) 如图1所示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测量位移的系统组成框图,试说明其测量的原理;并指出各个单元电路的功能。

图1 四、(满分8分)试分析图2所示调频波的解调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它的鉴频特性图。 图2 五、(满分10分)试分析图3所示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图3 六、(满分12分) 已知某悬臂梁受力如图4所示,试选择电阻应变片的贴片方法及画出接桥电路,并导出Q与电桥输出电压U0的关系式。 差动变 压器式 传感器 交流 放大 器 相敏 检波 器 低通 滤波 器 振荡器 显示 仪表

测试技术题库(C)答案

1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 在下表中,正确的画“○” ,错误的打“×” ) 1 .二阶装置的固有频率ωn 表征装置惯性的大小,其值将直接影响其响应速度的快慢。 2. 可以明确的用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称为确定性信号。 3. 一线性系统不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若用它传输一个1000HZ 的正弦信号,则必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4. 有限个周期信号必形成新的周期信号。 5. 确定了幅值和频率就可以确定一个谐波信号。 6.变极距型电容或电感传感器,只要满足δ0》△δ的条件,则灵敏度均可视为常数。 7. 在热电偶中接入另一个等温的导体,其热电势不变。 8.用差动变压器式电感器作位移测量时,根据其输出电压的正负极性就能直接辨别出被测位移的方向。 9.压电片并联时,传感器的电容量大,输出电荷小。 10.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敏感器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检测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1.测试装置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测试装置的_______。 A .线性度越好 B .迟滞越小 C .重复性越好 D .分辨力越高 2.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为 ________ 系统。 A 相似 B 物理 C 力学 D 线性 3.无论二阶装置的阻尼比ζ如何变化,当它所受的激振力频率等于装置固有频率 时,该装置的输出与激振力之间的相位差必为 A.0? B.90? C.180? D.090??~之间反复变化的值 4.δ(t)函数的频谱是______ A 有限离散频谱 B 有限连续频谱 C 无限离散频谱 D 无限连续频谱 5. 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并联而成,且两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H 1(S) 和 H 2(S),则该系统的总传递函数为________。 A.H 1(s)+H 2(s) B. H 1(s)H 2(s) C. H 1(s)–H 2(s) D. H 1(s)/H 2(s) 6.灵敏度始终为常数的传感器是_________。 A.电容式传感器 B.电感式传感器 C.电阻应变片 D.热敏电阻 7.在光电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_________效应。 A . 内光电 B 外光电 C 热 电 D 阻挡层光电 8. 若热电偶的两电极材料相同,且两结点温度不同,则热电偶 为零。 A 仅有接触电势 B 总的热电势为零 C 仅有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 D 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均不为零 9.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______。 A .相关系数 B .傅立叶级数 C .拉氏变换 D .傅立叶变换 10.将信号在时域进行时移,则在频域中信号将会___ ___。 A .不变 B .扩散 C .压缩 D .仅有相移 11.欲进行旋转齿轮的转速测量,宜选用________传感器。 A .压电式 B .磁电式 C .电阻式 D .热电式 12.半导体应变片具有________等优点。 A.灵敏度高 B.温度稳定性好 C.可靠性高 D.接口电路复杂 1.测试装置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测试装置的_______。 A .线性度越好 B .迟滞越小 C .重复性越好 D .分辨力越高 4.非线性度是描述标定曲线 的程度。 A .接近真值 B .偏离拟合直线 C .正反行程不重合 D .重复性

五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建立新文档可以使用()。 A、工具栏“新建”按钮B“打开”命令 C、编辑菜单 D、以上皆可 2、在分栏排版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进行等宽分栏 B、可以进行等宽分栏,也可以进行不等宽分栏 C、只能进行不等宽分栏。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3、下列菜单中,含有设定字体命令的是() A、编辑 B、格式 C、工具 D、视图 4、将文档中一部分文本内容复制到别处,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粘贴 B、复制 C、选定 D、剪切 5、若要将文本内容设置为黑体,则先() A单击按钮B、双击按钮C、选定 D、单击按钮 二、判断题. 1.Powerpoint中对文字格式的设置和Word里面是相似的().2.幻灯片保存后,再关闭演示文稿,会弹出”另存为”对话框.()3.在”新幻灯片”对话框中,默认的版式是”空白”.()三、填空题. 1.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可以单击菜单,选择”图片”中的命令. 2.在播放过程中,采用方法可以结束放映.3.在播放过程中,可以按键放映下一张幻灯片.四、简答题. 1.如何打开已经存在的演示文稿? 2.如何给一张幻灯片里的艺术字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 3.”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有”全部应用”和”应用”两个按钮,它们分别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一、1A 2B3B4B5C 二、1错;2 错;3 对 三、1 插入来自文件 2 单击Esc键 3 空格 四、 1、按住CTRL并同时按O键,弹出文件对话框,选中要打开的演示文稿 2、选中艺术字,右击,出现菜单,选择"自定义动画",点击添加效果,进行设置效果 3、全部应用,就是让所有的幻灯片切换都用同一样式,应用,只是当前幻灯片才有这个切换样式

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

西华大学课程考核试题卷 ( 中考卷) 试卷编号: ( 2012__ 至 2013____ 学年 第_2___学期 ) 课程名称:现代测试技术及应用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课程代码:6002699 试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 网络考试 学生自带普通计算器: 允许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粗大误差具有随机性,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少。( ) 错 2. 当计数器进行自校时,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存在±1个字的量化误差。( )对 3.一个频率源的频率稳定度愈高,则频率准确度也愈高。( )错 4. 给线性系统输入一个正弦信号,系统的输出是一个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对 5.随机误差又叫随差,随机误差决定了测量的精密度。( )对 6.测量系统的理想静态特性为y=Sx+S0( ).答案:错 7. 从广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科学技术为手段而进行的测量,即以电子科 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工具,对电量和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 答案:对 8. 在进行阿伦方差的测量时,组与组之间以及组内两次测量之间必须都是连续的。 ( )答案:错 9.反射系数、 功率、 导磁率 、信号频率均为有源量( )。答案:错 10. 峰值电压表按有效值刻度,它能测量任意波形电压的有效值。( )答案:对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1. 若马利科夫判据成立,则说明测量结构中含有 ____ 。 A:随机误差 B: 粗大误差 C: 恒值系差 D: 累进性变值系差 答案:D 2. 如两组测量的系数误差相同,则两组测量的 相同。 A. 精密度 B. 准确度 C. 精确度 D. 分散度 答案:A 3.在使用连续刻度的仪表进行测量时,一般应使被测量的数值尽可能在仪表满刻度值的 ____ 以上 答案:D 4.±1误差称为____。 A.最大量化误差 B.仅测频的误差 C.±1一个字误差 D.闸门抖动引起的误差 答案:A 5.仪器通常工作在( ),可满足规定的性能。

测试技术题库汇总

一. 判断题(本题共10分,对则打“√”,不对则打“×”) 1.任意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真实关系均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描述。( ) 2.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一样都可以用它们数值的大小来衡量两函数的相关程度。( ) 3.对多次测量的数据取算数平均值,就可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 4.对一个具有有限频谱(0~fc )的连续信号采样,若满足 2fcTs ≥1,采样后得到的输出信号能 恢复为原来的信号。( )[Ts 为采样频率] 5.设某周期信号x(t)之单位为μ,则其均方根谱之单位为μ2 ,其功率谱之单位为μ。( ) 6.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其灵敏度也越高。( ) 7.A/D 转换就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连续的数字信号。( ) 8.接触式测温是基于热平衡原理进行的,非接触式测温是基于热辐射原理进行的( ) 9.同一材料构成的热电偶,即使两端点温度不等,也不会形成热电势。( ) 10.只要信号一经截断,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混叠。( )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 加速度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 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 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2.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 a. 记录时间太长; b. 采样间隔太宽; c .记录时间太短; d. 采样间隔太窄 3.要测量x(t)=50Sin40πt+10Sin2000πt 的振动位移信号,为了尽量减少失真,应采用( ) 的惯性加速度计。 a.f n =15Hz 、β=0.707; b. f n =1000Hz 、β=0.707 ; c. f n =50Hz 、β=0.04 ; d. f n =1000Hz 、β=0.04 4. 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函数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 三角函数 5.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 )效应。 a.内光电; b.外光电; c.热电; d.阻挡层光电 6.( )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差动变压器式; b.变间隙电容式; c.变阻器式; d. 电压式 7.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可用下式( )表示(已知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温度系数关系可用T B Ae R =描述) a.α=dT R dR ;b. α=2T B ;c. α=2T A ;d. α= 00111ln ln T T R R --(R 1,R 0分别是温度T 1,T 0时的电阻值) 8.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τ)是一定周期性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 a.均值不为0; b.含周期分量; c.是各态历经的 ; d.是各态不历经的 9.用方程法求解回归直线时,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 a.图解法; b.最小二乘法; c.分值法; d.端点连线法 10.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是由( )引起。 a.半导体电阻率的变化; b.半导体几何尺寸的变化; c.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d.供桥电源的变化 三.测量系统基本知识题(70分) 1.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中,速度线圈采取上下两绕组相串联的目的是什么 ?磁头件与被测物体固紧时有何要求?(6分)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试题(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依次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Word】启动Word。 2要在文章的部分内容中查找或替换文字,应该先(选定)这部分文字,然后再进行查找或替换操作。 3、(剪切板)是文档内或文档之间传递信息的中间媒介。 4、使文字位于一行的中间叫做(居中)。 5、用鼠标拖动标尺中的(首行缩进)滑块,可以对当前的“首行缩进”进行粗调。 6、利用(格式刷)可以复制段落格式和文字格式。 7、在word中可以单击“格式”→(字体),对文字的字形、字号、颜色等进行设置。 8、在Word文档中我们可以创建(表格)来制作课程表,在其中每一个小格称为(单元格)。 9、在word中通过插入行、(列)、(合并单元格)、(画斜线)等操作可以制作课程表。 10、要打印时,应该先对文档进行(页面设置),再用(打印预览)命令查看打印效果,满意后再打印。 11、在word中要想把暂时不用的工具栏隐藏,可以用菜单命令中的(视图)→(工具栏) 进行设置。 12、利用(文本框)可以让版面形成分区效果。 13、在word中使用“插入行”按钮时,应先(选定)这一行,新行会出现在选定行的(上 方)。 14、在保存文件时,如果要将新旧文档都保存下来,应该选用“文件”中的(另存为)。 15、使用“格式”→(段落)可以灵活地对文中的段落进行调整。 二、选择题 1、正确的关机操作应该是:(D) A、直接切断电源 B、关闭显示器 C、关闭主机 D、单击“开始”按钮,选择“关闭系统”中的“关闭计算机”选项。 2、Word是一种专门处理(A )的软件。 A、文字 B、表格 C、幻灯片 3、修改字时,将光标移动到字的()边,按(C)键删除。 A、右;回车 B、左边;退格 C、右边;退格 4、复制粘贴用哪两组字母表示( C ) A、Ctrl+LCtrl+M B、Ctrl+BCtrl+C C、Ctrl+CCtrl+V 5、键盘上哪个键表示删除(C )A、Ctrl B、Alt C、Delete 6、如果在字体下拉列表中没有显示出想要的字体,可以按键盘上的(C)键来查找 A、回车键 B、空格键 C、上下光标键

现代测试技术试卷及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1.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其中0A 、0t 为常数时,该系统就能实现对信号的( 不失真 )测试。 2. 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函数主要有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和( 频率响应函数 )。 3. 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采用的数学工具是( 傅里叶级数 )。 4. 有源传感器一般是将非电量转换为电能量,称之为能量( 转换 )型传感器。 5. 压电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是利用某些材料的( 压电效应 )原理工作的。 6.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两相对臂阻抗的乘机相等 )。 7. 电容式传感器分为( 极距变化 )型电容传感器、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和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三大类。 8. 振动的激励方式通常有稳态正弦激振、( 随机激振 )和瞬态激振。 9. 随机信号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物理含义是( 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传感器在非电量电测系统中的作用是( C )。 (A) 将被测电量转换为电参量 (B) 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非电参量 (C) 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参量 2. ( C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 (A )回程误差 (B )灵敏度 (C )阻尼系数 3. 频率响应函数H (j ω)是在( A )描述测试系统对正弦信号稳态响应特征的函数。 (A )频率域内 (B ) 时间域内 (C )幅值域内 4. 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 B )。 (A )静态的力 (B )物体运动速度 (C )瞬态的力 5. 振动子FC6-1200的固有频率为1200Hz ,问用该振动子能不失真记录信号的频率范围是( C )。 (A )0 - 1200 Hz (B )>1200Hz (C )0 - 600 Hz

测试技术复习题讲课讲稿

测试技术2012复习 题

测试技术2012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时间常数τ是 一 阶传感器动态特性参数,时间常数τ越 小 ,响应越快,响应曲线越接近于输入阶跃曲线。 2.满足测试装置不失真测试的频域条件是幅频特性为一常数和相频特性与频率成线性关系。 3.电荷放大器常用做压电传感器的后续放大电路,该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产生的电荷量成正比,与电缆引线所形成的分布电容无关。 4.信号当时间尺度在压缩时,则其频带变 宽 其幅值变 小 。 5.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电阻 应变 效应工作的应变片,而测量大 应变值时,应选用压阻效应工作的应变片,后者应变片阻值的相对变化主要 由材料电阻率的相对变化来决定。 6.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常采用差动方式,不仅可提高灵敏度,且能改善或消 除非线性。 7. 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 金属 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可分为低频 透射 式和 高频 反射 式两种,其中前者常用于材料厚度的测量。 8.在调制解调技术中,将控制高频振荡的低频信号称为 调制波 ,载送低频信 号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 载波 ,将经过调制过程所得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已调制 波 。 9.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τωτ0cos 100)(=x R ,则该信号的均值为 0 , 均方根值为 10 。 10.已知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的测速齿轮的齿数为20,若测得感应电动势的频率 为300Hz ,则被测轴的转速为 900r/min 。 11. RC 低通滤波器中的RC 值越大,则其上限截止频率越 小 。 12. 频率混叠是由于 采样频率过低 引起的,泄漏则是由于 信号截断 所引起 的。 13.作为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对其进行转换的元件称为 敏感元件 。 14.在τ为 0 情况下,自相关函数值达到最大值。 15.已知某周期信号的周期为0.2s ,则该信号的3次谐波分量的频率为 15 Hz 。 16.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 离散 性, 谐波 性和衰减性。 17.若采样频率过低,不满足采样定理,则被采样信号的频谱会产生 频混 现象。 18.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应变式传感器主要产生几何尺寸变化,而压阻式传感器 主要是 电阻率 发生变化,两者都引起 电阻值 发生变化。 19.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 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为 重复性 。 20.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常采用 差动 结构来提高其灵敏度,改善 非线 性误差 。 21.描述一阶系统动态特性的参数是 时间常数 ,其值越 小 ,则该系统 频带越宽,响应越快。 22.当压电式传感器使用 电荷 放大器,输出电压几乎不受联接电缆长度变 化的影响。 23.抗混滤波器是一种 低通 滤波器 ,其上限截止频率c f 与采样频率s f 之间 的关系应满足关系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