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练习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练习题1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答语文课程的特点。 内容的时代性与知识的综合性 要求的实践性与选材的规范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学科的模糊性 根据论述情况: 2、简答语文学习方法的特征。 继承性 综合性 层次性 发展性 3、试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何在字形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小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时,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从汉字本身的特征看,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难易,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关系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看,初入学儿童对客观事物感知的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高。 形体繁杂的汉字,对于分化能力不高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精确记住,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研究,初入学儿童掌握字形的心理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泛化阶段。 第二,初步分化阶段。 第三,精确分化阶段。 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形式多样,交流分享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5、试分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结构特点分析 从结构上看,《标准》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就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来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内容特点分析

首先,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其次,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再次,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6、简要分析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究竟什么是口语交际呢?《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具体说,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首先,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其次,口语交际这种活动是以口语作为载体的。 口语交际的特点: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7、试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拒绝假话虚情减少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 8、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论述情况: 9、试分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结构特点分析 从结构上看,《标准》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就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来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内容特点分析 首先,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其次,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再次,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10、简要分析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究竟什么是口语交际呢?《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具体说,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首先,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其次,口语交际这种活动是以口语作为载体的。 口语交际的特点: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 二、论述题 1、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师教学风格相适应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建立在现实的教学条件基础上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师在语文学法指导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 函授点年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次改革。 2、语文是,是。和的统一。 3、“三拼法”是指把的拼音方法。 4、汉字是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字。 5、写字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一寸、一拳、一尺。 6、语句训练方式:、、、、 。 7、小学生聚积作文材料,一是从汲取,二是从吸收。 8、改写就是,使之成为一篇文章。 9、、三维评价目标包括。 10、口语交际的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表意文字 2、直呼法 3、讲授教学法

4、作文讲评 5、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背诵的训练方法 3、作文指导的主要任务 4、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总的要求

5、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演示法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口语交际实际论述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2、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解说自主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实践题(本大题共1题,共30分) 认真钻研后面的这篇小学语文教材,然后根据所学习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具体实际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方案。 要求:⑴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⑵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体现

三年级学生的实际;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力求合理、恰当;⑷要体现课改的精神;⑸体现语文教学的原则和特点;⑹教学方案的结构要力求完整;⑺教学过程安排科学、合理、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附:课文 开天辟地(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12课)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项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这样巍峨的巨人,就像根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课程”一词,在我国出自先秦时期的一部教育论著。 《学记》 2.在西方,“课程”一词是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为“”,用来说明幼年必须经历的事情,于是转义为“学习过程”。 跑马道 3.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确定小学国语科以华北解放区的《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供全国使用,并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语文》 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试用修订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5.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实验稿),适应新世纪的“新语文”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6.台湾的小学语文课程名称为《》。 国语 7.“语文”的“语”指,“文”指文字、文章、文学等。 语言和言语 8. ,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为文字材料中规范而优美的言语,对小学生进行汉语知识的教育与言语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称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蒙学读本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小学独立设置语文科,始于()年。 1900 1902*

1919 1949 2.“国文”科的名称始见于()。 《钦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钦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3.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即新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为()。 5年 6年* 4年 3年 4.1923年颁布的《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独立成章,明确规定“国语”一科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读文、作文、写字* 识字、读文、作文 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读经、识字、写字、作文 5.1997年,由()引发的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忧思”涉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 《人民文学》 《文艺争鸣》 《文学理论》 《北京文学》* 6.汉语普通话的基本音节只有()个,加上四声和轻声,也只有()个。 515 1337 415 1335* 418 1323 420 1353 7.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它的构词方式灵活多样,又不断吸收古词语、方言词和外来词,它的词汇日益丰富,仅常用词就有()个,2005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词约()条。 多音节词20000 65000 双音节词20000 65000 * 单音节词30000 56000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一、填空题 1.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观察、理解、思维和表达。2.说话能力的结构包括组织语言能力、表情达意能力和应变的能力三个方面。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以选择教学策略。 4.蒙学读本的代表作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5.对小学生语文集体学习质量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平均数、标准差、分数段。 二、名词解释 1.文道统一: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偏重某一方面。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涵,语言形式是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的统一体,所以语文历来讲求文道统一。 2.讲授法:指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小学语文教学评估:是对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际,激励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三、选择题 1.命题作文的优点是(ABC )A.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作文 B.便于统一指导C.便于统一讲评 D.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2.以集中识字为主的教材,多采用(ABCD )的形式A.看图归类识字 B.基本字带字C.以词句带字 D.反义词归类

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是(ABC )A.听是说的基础 B.读是写的基础C.听说在前读写在后 D.四种能力相互独立 4.将“国文”改为“国语”的划时代变化在于实现了(A ) A.白话文 B.言文一致 C.言行一致 D.实施了文言文 5.看图说话这种听说训练方式主要用于小学(A )A.低年级 B.高年级C.中年级 D.中高年级四 四、简答题 1、简述课堂提问的技巧。 答:①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紧扣目的和重点,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内容理解的统一。 ②问题的表述应清楚明了 ③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④指名要面向全体。 2.简述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1)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阶段性、实践性 3、简述语文课外阅读的措施。 答:1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出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读物篇目;2课外阅读方式多样化;3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4妥善安排课外阅读时间;5课后指导交流 4、简述阅读对作文的影响。 答:阅读需要先整体感知,作文先要总体构思。阅读和作文是紧密在一起的。会阅读的人能读出全文的谋篇布局,读出文章句子的内涵。比较讲究字眼的品位落实。阅读能力强的总能在短时间内构思作文,在确定具体文体的前提下搜寻相应的素材。阅读的文章多了,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优美词句加以运用。在逐步地模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资料

小学语文 1.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思想感情、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基本方法、学习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前提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大语文观 3.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纵向的整体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四个学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 (2)横向的协调性——五个板块并列呈现 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三维的交融性——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4.识字写字的要求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具体建议 6.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2)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4)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5)具体建议

2016年《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 有具体内容 B. 有中心 C. 语句通顺 D. 有条理 答案:A 2. 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A. 生活、实践的观点 B.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C. 联系、发展的观点 D. 辩证统一的观点 答案:B 3.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A. 会读

B. 会写 C. 会讲 D. 会用 答案:D 4.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A. 读课本 B. 读课外书 C. 大脑的思维活动 D. 生活 答案:D 5.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 A. 中心要明确 B. 中心要突出 C. 不一定非有中心 D. 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 答案:D 6. 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A. 百分制 B. 等级制 C. 评语制 D. 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答案:D 7. 指导学生作文,要() A. 从内容入手 B. 从形式入手 C. 从题目入手 D. 从确定中心入手 答案:A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 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 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 改进课堂教学 答案:C

9.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A. 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B. 螺旋式上升的 C. 直线式上升的 D. 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B 11.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 A.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B. 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C.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D. 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D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辩证唯物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重点

一、识记类 1.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学科一个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学科两个基本性质:实践性、综合性。 4.语文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满足识记需要的能力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7.语文能力大致可以分为:听话能力、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8.写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观察法、示范演示法、操作练习法、总结法。 9.识字教学的方法:拼音教学法、字形教学法、字义教学法。 10.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的“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11.现行语文教材多以阅读为主线架构起来的,内容门类有:课文系统、辅读系统、练习系 统、活动系统。 12.教材的组元方式就是教材组织、编排单元内容的分类标准。常见的组元方式有:文体组 元、能力组元、主题组元。 13.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14.小学写作教学的基本定位:文从字顺、真实表达。 15.小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 二、问答题 1.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基本理念。(需要简述)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需要简述) (1)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 (3)在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4)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 3. 简述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策略。(需要简述) (1)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2)自主识字,开放识字。 (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4)根据汉字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5)多种感官识记,寓识字于游戏。 4. 小学生月的的主要方法有几种,有何特点 (1)朗读的方法 (2)默读的方法 (3)浏览的方法 (4)复述的方法 (5)背诵的方法 5.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2015年中央电大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共14题,总共32分) 1.综合性学习不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的方式)。(2 分) 2.文献检索主要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类型。 3.小学语文处处闪烁着(人类文化)的灿烂光辉,要充 分利用它来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2 分) 4.在试卷编制的过程中,编制(双向细目表)的过程是 提高命题科学性的重要一环。(2 分) 5.(结构性表现)测验可以是纸笔表现,也可以是非纸 笔表现。(2 分) 6. 2001年7月正式出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2 分) 7.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内容。(6 分) 8.(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装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2 9.(语文教学研究)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 有意识地对语文教学领域内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 语文教学的规律。(2 分) 10. 1953年: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 的倾向。(2 分) 11.作文训练中,小学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作文) 培养学生重现表象技能。(2 分) 12.(名著阅读)可为作文训练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法与范例。(2 分) 13.()是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的年龄特点的。(2 分)

14.综合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设计活动程序,倡导学生(个性凸现)和创造性的发挥。(三、问答题(共3题,总共15分) 1.写字教学的意义? (5 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小学生写一手好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写字草草了事,写不出一手令人满意的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我们平时的写字教学不甚得法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本身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比较喜爱书法,对书法较有研究的教师在写字指导方面也觉得难以直观地高效地得心应手地 指导学生写字,一些本身对书法了解甚少,个人书法水平不是很高的教师,在指导上就更难更不容易到位。其次教师对写字教学认识和研究不够,有时仅把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延续,作为巩固识字的一个手段,只求写正确,不求写得好。对于如何使学生写好字,如何突破写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没有很好地思考,传统的写字教学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复始的教师一笔一划地讲解,这使学生提不起劲来,往往把写字看作负担。由于学生对写字兴趣不浓,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往往到了中高年级作业中的写字质量甚至比低年 级有所下降。 写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字如其人,在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写字,出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颜真卿、怀素等,近代有毛泽东等,好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你在看好字,其实也在进行一次美的熏陶,而糟糕的字使人看了很累。练字也练人,先练姿势后练字,姿势不对不练字,一手好字能与人终身相伴,能使人终身受益。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2 分)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2、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2 分)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3、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2 分)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4、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2 分)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5、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作文的世界。 (2 分) A.宽松 B.和谐 C.自主 D.指导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6、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2 分)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7、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复杂性 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2 分)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9、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2 分)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0、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 分)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2、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2 分)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3、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2 分) A.分散识字

2020年春 小学语文教学论 离线作业答案

离线考核 《小学语文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分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 答:(1)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结构特点分析 从结构上看,《标准》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就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来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内容特点分析 首先,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其次,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再次,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2、简要分析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答:究竟什么是口语交际呢?《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具体说,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首先,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其次,口语交际这种活动是以口语作为载体的。 口语交际的特点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 3、试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答:(1)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拒绝假话虚情。 (2)减少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3)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4)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5)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 4、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答:(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拓宽学员本学科的知识, 加深理论认识, 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使之更好地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适应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本课程4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掌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 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组织和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 了解:指能知道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内容。 理解:指能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它是在"了解"基础上提高了的能力要求。 掌握:指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在"理解"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用这些思想、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特别是学员的自我教学实践)。 2.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本课程应以自学为主,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书和网上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小学语文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的主教材。 2.《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本课程的辅导教材。它的主要内容是: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主教材内容的补充阐述;各种形式的练习及考核、测试题等。 3.网上资料。 五、平时作业 本课程有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要计入期末总成绩。所有学员都应该认真完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生在识字初期,常常作为一个认读单位来阅读的是() A.短语B.句子 C.段落D.字(词) 2.小学生学习用毛笔写字,应遵循的顺序是() A.描红、仿影、临帖B.描红、临帖、仿影 C.仿影、临帖、描红D.临帖、仿影、描红 3.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体现综合性、阶段性和() A.科学性B.主体性 C.民主性D.实践性 4.西汉元帝时史游所作的是() A.《千字文》B.《三字经》 C.《百家姓》D.《急就篇》 5.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 A.教育方法的总和B.教育内容的总和 C.教育目的的总和D.教育手段的总和 6.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 A.朗读和默读B.记忆和思维 C.朗读和表演D.默读和背诵 7.把“国语”改为“语文”始于() A.1950年B.1956年 C.1949年D.1958年 8.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 A.句子B.单字 C.词语D.篇章 1

9.阅读的过程是() A.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B.理解内容→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 C.体会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理解内容 D.体会思想感情→理解内容→语言文字 10.在学生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 A.记忆B.感知 C.想象D.思维 11.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的课文,多用于() A.中年级B.高年级 C.低年级D.中高年级 12.对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分析可采用() A.平均数B.标准差 C.标准分D.分数段 13.教学评估要对被评估者作出() A.事实判断B.价值判断 C.分析判断D.综合判断 14.《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 A.从形式入手B.从内容入手 C.从想象入手D.从结构入手 15.小学生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或颠来倒去,限制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是()A.思维B.记忆 C.想象D.感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小学低年级学习课文,重点应放在:() A.识字B.学词 C.学句D.理解段 E.理解篇 2

小学语文教学论

网络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论》2017年秋季作业(不要用附件提交) 一、名词解释 1、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2、串讲法:就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板书为纲,以逐段逐词讲解为主,辅以少量提问得一种传统教学方法。 3、活动作文教学:指先活动、后写作得习作教学形式,这里得活动可以就是一个游戏,可以就是一次实验,也可以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得其她形式。 4、分散识字:指一种识字教学流派,它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强调在具体得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得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去感知、理解与掌握。 5、复述:指让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得基础上,按照一定得要求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不同于简单、机械地背诵原文,也不就是介绍课文大意。 6、情境作文:指得就是从作文教学得需要出发,教师有意识地选择或创设典型得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强化情感体验,继而进行写作训练得一种作文教学模式。 二、简答题 1、识字教学有哪些策略?常见得有:图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编儿歌与顺 口溜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及部件识字法等。 2、在话题作文教学得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哪些方面得指导?(1)紧扣话题, 审清题意 (2)符合实际,拟好文题 (3)围绕生活选择材料 (4)明确写作方法 3、简述口语交际得策略。(1)情境创设策略 (2)双向互动策略 (3)示范反馈策略 (4)言语实践策略 4、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得特点。(1)综合性 (2)语文性 (3)实践性 (4)自 主性 (5)生成性 (6)开放性 5、简述较有影响得阅读教学过程。(1)朗读型阅读教学过程 (2)探究型阅读 教学过程 (3)导学型阅读教学过程 (4)读写结合型阅读教学过程 (5)创造型阅读 教学过程 6、简述新课程小学第二学段得习作教学目标。(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得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与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得、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得内容。 (3)愿意将自己得习作读给人听,与她人分享习作得快乐。 (4)能用简短得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 A.生活、实践的观点 B.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C.联系、发展的观点 D.辩证统一的观点 答案:B 2.对小学生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是() A.有具体内容 B.有中心 C.语句通顺 D.有条理 答案:A 3.识字的最终目的是() A.会读 B.会写 C.会讲 D.会用 答案:D

4.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中心思想”方面的要求是() A.中心要明确 B.中心要突出 C.不一定非有中心 D.只要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 答案:D 5.学生作文的源泉是() A.读课本 B.读课外书 C.大脑的思维活动 D.生活 答案:D 6.目前,小学语文质量评估的发展方向是提倡() A.百分制 B.等级制 C.评语制 D.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 答案:D 7.指导学生作文,要() A.从内容入手 B.从形式入手 C.从题目入手

D.从确定中心入手 答案:A 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B.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 C.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D.改进课堂教学 答案:C 9.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决定了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是() A.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结合 B.螺旋式上升的 C.直线式上升的 D.由感性到理性的不断飞跃 答案:B 11.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工作是() A.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B.培养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C.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D.学生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书 答案:D 1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以()为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教育理论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一般原理和教育科学新成果,研究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及其规律。 要求:要求学员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习惯、迁移、反馈原理的内涵,了解小学语文学习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掌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能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和评价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三、课内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共4学分,课内学时数为72学时,学时的具体分配如下: 第二部分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一、主要的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的使用 文字教材《小学语文教育学》,由徐家良主编,20万字,是课程学习的主教材,是主要教学媒体。它是学习者主要使用的课程学习资源。文字教材按教学内容,分为9章。每个教学单元都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包含有对于学习的建议和具体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的提示,以及学习难点的简释。教学指导融合于文字主教材之中,教学单元后安排思考练习题,提示重点难点的强化学习思路,其目的在于方便并且促进学员自学。对于教材的自学,应该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尤其是每章教学内容的正文部分,是全部教学要求的根据所在,

其中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内容,即是学习的重点。文字教材每章正文前的学习提示,可以帮助学习者大致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与任务。正文后的思考与练习,意在促使学习者及时复习,并大致掌握本单元学习内容一些考试要求的方向。文字教材部分章节中提供了与相关论述内容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些教学实例或案例,它们有助于学习、理解相关理论思想论述的内容,有助于示范训练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同时为培养案例学习的习惯、完成实践性作业的教学任务,奠定适当的基础。 (二)网上辅导 根据教学需要及师生的反映,在天津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发布网上教学辅导信息,既有定期发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参考资料,又有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自测题及期末复习考试等有关信息。供学生学习参考。同时,本学期也将适当安排数次视频直播,与各地师生双向交流,讨论有关教学问题。网上辅导是本课程重要的手段,很多重要信息主要通过网上发布,平时一定要随时注意查看网上教学信息。 天津电大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f847080.html,。进入网上教学辅导的途径:注册登录-搜索课程-点击上述相关栏目(注册登录-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或汉语言文学专业)-小学语文教学论-相关栏目) (三)录像教材 本课程另选配小学语文教学录像光盘,录像教材是运用案例形式以及讲评来帮助学生提示重点,解释难点,强化学习,解决学习辅导的问题,帮助提高记忆。 (四)IP课件 IP课件,即网上运行的录像辅导,全程讲授课程的关键的知识点,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一共12讲,每课时50分钟左右。由天津电大主讲教师傅炜主讲,主要讲授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内容丰富,解析透彻,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语言基础理论的认识。 (五)《小学语文教学论综合指导书》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和难点要求提示,模拟试题,综合练习等,大家平时学习、期末复习可以作参考。 (六)BBS网上讨论 将利用天津电大在线的课程讨论区进行网上讨论和答疑活动,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学生的个体化、自主化学习提供帮助;同各校辅导教师沟通信息,了解教学情况,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天津电大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f847080.html, 进入网上课程讨论区的途径:注册登录-搜索并选择专业、课程-点击小学语文教学论-专业论坛-—发帖。 (七)其它手段:电话答疑、通讯辅导(电子邮件或信函) 答疑热线:天津电大教师:(022)23679928 (022)81617617 (晚) 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电子邮箱:天津电大教师: bobwei@https://www.360docs.net/doc/6f847080.html,

小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试题及答案

1、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A 1916年 B 1912年 C 1949年 D 1902年 A 徐特立 B 张志公 C 叶圣陶 D 夏丏尊 3、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A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B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C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4、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 B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C整体性、随意性、开放性 D整体性、自主性、交互性 5、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__________ A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B 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C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D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6、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景性、互动性、综合性 D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7、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A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B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D对文章的语言和主题的研读过程 8、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 A口语训练、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B语言描述、加强引导、设置悬念 C语言描述、设置场景、提高兴趣 D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9、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__________ A运用夸张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B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C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D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随意的句式写评语 10、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 ①明确阅读的方法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B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精读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C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D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美育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把定为“世界阅读日”。 2、2001年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分别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