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矛盾观导学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矛盾观导学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矛盾观导学案

学案1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课前自主复习?

一、基础知识回顾:回扣课本,夯实基础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

(1)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

(2)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

2.正确理解、全面把握矛盾的含义应注意两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的。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存在的这种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有矛盾。

4.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为转移。

3.方法论要求

(1)要承认矛盾的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2)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防止片面性。

二、判断分析:易错点提醒,走出误区

()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3.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5.“对立”就是斗争性,是相对的。“统一”是同一性,是绝对的。

()6.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指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三、探究分析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四、高考题实战:课前演练,直击高考

1 2 3 4 5 6 7 8

1.

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7全国Ⅱ)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09全国Ⅱ)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

安之若泰、泰然处之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06广东)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5.(06广东)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6.(09广东)下列选项蕴涵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07广东)“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反相成D.相互渗透

8.(11江苏)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课后巩固练习?

1.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2.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具有两面性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④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中鸡雏实则“今日相争”,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蕴含的哲理是

①美妙的意象源于大师的丰富联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矛盾统一性思想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疱丁解牛,游刃有余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

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

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6.沙尘暴危害虽多,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例如澳洲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是南极海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②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③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又相互贯通④事物自身的矛盾无法解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高油价和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促使人们寻找替代能源。一些国家开发了生物乙醇或生物柴油,这些生物燃料的原料多来自玉米、大豆、甘蔗等作物,存在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问题,发展非食品生物燃料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②认识规律比利用规律重要

③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英国《卫报》发表社论称,美国和中国当前的争吵厮打有一定的限度,“双方都在重新绘制自己的红线,而且想越过对方的红线。但是,当到了某一点时,国家利益就会发话了,双方都必须打住,到此为止吧。这对暴躁的双胞胎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在失去对方的情况下生活下去。”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中美之间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②中美之间的争吵体现了矛盾的斗

争性③中美之间的争吵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9.近期,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暴发,超级细菌更准确的名称是“泛耐抗菌”,它的诞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青霉素的发现和提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其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但如今它却成为了超级细菌的推手。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正确对待矛盾,趋利避害B.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必须承认矛盾双方随时都会相互转化D.必须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统一起来

10.修改后的个税法已于20XX年9月1日起施行,免征额上调到3500元后,财政收入会减少1 000亿元以上。但是由此产生的拉动内需、缩小贫富差距所产生的实际效应,会大于1 000亿元的货币价值。这表明

①事物都有优缺点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矛盾具有普遍性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材料1: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不断增长,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材料2: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学案12:《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课前自主复习?

一、基础知识回顾:回扣课本,夯实基础

(一)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1)不同事物的具有不同的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各有不同的特点。 (3)事物矛盾的也各有其特点。

3.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重要性:①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普遍性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

2.方法论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要遵循从到普遍,再由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典范。

二、判断分析:易错点提醒,走出误区

()1.矛盾的普遍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存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人云亦云”等成语都体现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举一反三”说明了共性和个性(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三、探究分析

请归纳概括:(1)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怎样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12重庆)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

①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②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

③在分析不同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④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10高考·北京)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06广东)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

客家文化。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

B.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

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之中

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

5.(07上海)十余年来,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规定,在最低

工资标准调控问题上,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提高政策。这体现了

①生产决定分配②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6. (07天津)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

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7.(08北京)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

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8.(08四川)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予?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

“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

之中,不能说“火不热”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课后巩固练习?

1.贵州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为寻求突破,贵州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吸引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在主打装备制造业的小孟工业园区,在提供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在配套设施上下工夫,以此留住更多的企业入驻。由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今年上半年小孟工业园区就吸引了35个装备制造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是过去几年的总和。小孟工业园区取得如此成就的哲学依据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取得最优的效果④坚持发展观点,培养创新意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材料体现了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④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和促进作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从20XX年1月1日起,车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补贴和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不再执行,但节能汽车补贴以及电动汽车补贴仍将继续执行。国家在汽车领域的鼓励重点正在转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材料体现了

①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②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

③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6.我国古代有《西邻教子》的故事:“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

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①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改造客观世界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③要正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之后逐步探索向具备条件的市级政府推开。专家指出,地方自行发债,除了举新债还旧债的短期作用外,更是地方建立有效融资机制的重要措施。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③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存在,应该说大多数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丰富着我们的情感,润色着我们的生活,山东、四川、山西等地依托传统民俗和现代产业,为当地农民敲开了一扇增收之门。材料表明

A.事物的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B.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9.法律的借鉴是近现代立法普遍存在且不可缺少的现象。通过借鉴不仅可使本国立法更加完善而且也是各国实现法律文化交流与传播达到共同繁荣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法律问题总是同一定社会的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完全脱离于本国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与其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无益的。因此,我国近年来在立法借鉴问题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本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本国实际需要,又是当代最先进的立法经验为我所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我国在立法借鉴问题上所持的态度。

10.20XX年8月23日,大运会在深圳“世界之窗”正式闭幕。12天中,“深圳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盛大的演出,一场将现代感和身后的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演出。”大运会更像是一个大派对,促进世界年轻运动员之间友好交流,全世界青年都被邀请到这里,创造了“不一样的精彩”,为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动力,充分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

根据哲学知识,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思维方法,来正确看待“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注:思维方法即辩证法)

学案1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探究分析: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高考题实战:1—5:CDDAD 6—8:DCD

巩固练习:1—5:CCDAD 6—10:AAAAD

11.(1)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因此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汽车文明”带来了方便、舒适、快捷,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

(2)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各国国情不同,疏导车流的措施也不同。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是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

(4)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是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

学案12:《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探究分析:(1)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示:原理依据,地位,重要性。

(2)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题实战:1—5:ADDCB 6—8:BCC

巩固练习:1—5:DBCBD 6—10:BCD

9.(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分析问题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在对待外国法律上要坚持批判地继承的观点,要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因此,我们在认识问题时,必须坚持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必须借鉴和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立法经验。(3)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包含的矛盾各有其特点。我国在立法借鉴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10.(1)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3)坚持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具有普遍规律。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3)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视各国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