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加工 思考题

谷物加工 思考题
谷物加工 思考题

第一章谷物及其工艺品质习题与思考

1.小麦的籽粒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整粒小麦的重量百分比是多少?

2.为什么说硬麦具有较好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3.稻谷分几类?各类稻谷的特征是什么?新版稻谷国标有何调整?

4.稻谷的籽粒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整粒稻谷的重量百分比是多少?

5.为什么在同样的加工条件下,用红麦生产的小麦粉的粉色总不如用白麦作原料时好?

6.为什么讲容重较大的小麦是生产小麦粉的较好原料?

7.何谓自动分级?自动分级是怎样产生的?加工中如何利用自动分级(举例说明)?使物料在设备工作面上形成良好自动分级的要素是什么?

8.小麦粉主要是由小麦籽粒的哪一部分制成?其中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含量最大的是什么成分?在有关食品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成分?

9.小麦分几类?各类小麦的特征是什么?新版小麦国标有何调整?

10.简述谷物的力学性质与加工的工艺关系。11.成品大米(面粉)的精度高低与大米(面粉)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再加工品质有何关系? 12.何谓爆腰?从收割、储藏、运输和加工方面论述怎样减少爆腰?

13.面筋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其在小麦中的分布规律。

第二章谷物清理

1.常见而又难以清理的谷物杂质有哪些?如何清理?2.原料小麦中混杂有大石块、麻绳、并肩石、小并肩泥块、铁杂、荞子、大麦、麦粒表面的泥沙,麦皮及灰尘,在麦路中通常各由什么设备来清除?

3.谷物清理常用哪些方法?各采用什么基本原理是?常用的典型设备有哪些?

4.影响风选设备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筛选设备筛面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比较直线往复运动与平面回转运动的运动特点及筛理效果。

6.比较平面回转筛、振动筛、平面回转振动筛的筛理特点及如何选用。

7.如通过自衡振动筛的流量突然增大很多,这时筛体的振幅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

8.如发现TQLZ型振动筛在运行中横向两侧的振幅不一致,这可能是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说明原因及处理方法。

9.若想要提高平面回转筛的振幅,在设备上应该采用什么调整措施?调整后筛体上物料相对于筛面的运动是加剧了还是减弱了?

10.影响筛选设备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1.筛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2.重力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3.若去石机在工作过程中,筛面上物料层的薄厚不均匀,在设备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试解决之。

14.影响去石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5.若生产过程中发现石中含粮过高。请分析其原因。如何解决?

16.进入滚筒精选机的物料为小麦,大麦和荞子,分选出的两种物料分别为长料A与短粒B。若采用该设备清除原料中的大麦时,A,B物料的成分各是什么?若用来清除荞子时A,B又各是什么?并指出在两种工作状态下使用的滚筒有什么区别?

17.当发现运行中的精选机上某块碟片分选出的物料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操作设备?若发现滚筒选出的短粒中混有长粒,应如何操作?

18.在麦路中设置磁选的目的主要是什么?磁选能否除去毛麦中所有的金属杂质?请说明理由及处理方法?

19.FDMW型打麦机工作轻打或者重打状态时,设备的工作参数有何区别?如何选用?

20.对于卧式打麦机而言,出机物料中的小杂含量大于进机物料,这是否正常?为什么?

21.某厂打麦机的碎麦增量为0.2%(要求小于0.5),这是否说明该设备工作状态良好?请判断解释。22.影响打麦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3.表面处理设备有哪些种类?如何选用。

第四章稻谷加工习题与思考

1. 砻谷的原理与方法有哪些?

2.胶辊砻谷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线速和线速差是影响胶辊砻谷机工艺效果的主要因素?

3.稻谷工艺品质对砻谷工艺效果有什么影响?

4.胶辊砻谷机工作参数如何确定?

5.砻谷机流量的大小对砻谷效果的影响?

6.辊压的大小对砻谷效果的影响?

7.脱壳率低的原因及排除办法。

8.砻谷机进料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9.砻谷机辊压如何调节?

10.分析胶辊砻谷机的脱壳过程。

11.脱壳工艺效果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12.谷壳分离的目的与要求。

13.谷糙分离的目的是什么?

14.谷糙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谷糙分离的方法有

几种?

15.分析采用筛选方法进行谷糙分离的利弊

16.谷糙分离平转筛为什么在筛面进口要设自动分级段?

17.谷糙分离平转筛筛孔的选择与配置对筛理效果有

何影响?如何影响?

18.重力谷糙分选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将谷糙混合物分

离的?

19.分离板双向倾斜角度的大小对分离系哦啊过是怎样的影响?如何调整?

20.怎样评价谷糙分离的工艺效果?

21.碾米的四要素是什么?

22.喷风碾米的作用有哪些?

23.擦离碾白与碾削碾白的特点各是什么?

24.碾米机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在糙米去皮的过程中各有什么作用?

25.碾白压力的调节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产生的效果怎样?

26.试分析喷风碾米对提高碾米工艺效果的作用?

27.评述影响碾米工艺效果的工艺因素。

28.怎样评定碾米效果?

29.成品整理通常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

30.比较立式抛光机和横式抛光机的结构特点。

31.简述色选机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32.简述配米的目的和意义。

33.什么是营养强化米?其生产方法有几种?

34.配制米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如何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第五章小麦制粉习题与思考

1.简述小麦制粉概念。

2.制粉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生产高品质、高档次面粉的制粉工艺需设置哪些系统?

4.专用粉工艺的皮磨系统、心磨系统和清粉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5.粉路的基本工作单元的组成是什么?

6.筛网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是什么?

7.在制品有哪些?其质量如何?

8.在制品的粒度是如何表示的?解释1B筛分出的

18W/32W的物料含意?

9.在制品及面粉筛理的筛面分类有哪些?常用对应的是什么筛网?

10.磨粉机喂料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1.磨粉机轧距调节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2.如何测定及计算剥刮率和取粉率?

13.小麦的工艺品质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

14.入磨小麦水分的高低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

15.磨棍齿数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

16.磨齿的前角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考虑齿角和前角的选用?

17.磨棍的圆周速度与速比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

18.轧距对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一般情况下各系统的轧距应为多少?

19.在研磨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物料粘在磨棍的现象?应如何解决?20.流量大小对磨粉机的研磨效果有什么影响?

21.松粉机的作用是什么?

22.生产过程中如何检查磨粉机的物料研磨效果?

23.为什么磨齿的斜度越大对物料的破碎能力就越强?

24.筛理的目的是什么?

25.高方平筛的顶格有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形式的筛路?

26.根据筛下物的走向不同如何判别筛格的类型?

27.试述各系统筛理物料的筛理特性?

28.试述标准型筛格的结构特征及其用途?

29. 试述扩大型筛格的结构特征及其用途?

30.在生产过程中,若平筛的电源被切断,为什么必须等平筛完全静止的状态后方可再启动?

31.影响高方筛理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2.打麸机的作用是什么?

33.清粉机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34.穿过清粉机各段筛面的风速大小是否一样?说明理由与控制方法。

35.若发现清粉机在工作过程中,某一段筛面上的物料呈剧烈沸腾状态,这是什么问题,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

36.清粉机筛网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37.影响清粉机工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8.清粉机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9.清粉机的工艺效果如何评定?

40.面粉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面粉后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1.增强和减弱面筋筋力的方法各有哪些?

42.什么是面粉的营养强化?面粉的营养强化的类型有哪些?

43.简述面粉收集的目的。面粉收集的方式是什么?基本粉是怎样形成的?

44.配粉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设计配粉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5.心磨出粉法有什么特点?适合生产什么等级的面粉?为什么?

46.工作位置相同的心磨采用齿辊或采用光棍时,其操作指标有什么区别?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7.粉路流量平衡表对设计和生产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48.粉路组合中“同质合并”的含义是什么?对设计及生产各有什么指导意义?

48.如何保证前路皮磨可提取量足质好的渣、心物料?49.若前路心磨的来料不纯,通常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若前路心磨的来料流量偏小,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

50.分析出粉率低的原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练习题(上下)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练习题(上下)

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选择题 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 B.加工 C.收集 D.获取 2. 小徐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哪个阶段?( B ) A. 记录信息 B. 加工信息 C. 发布信息 D. 存储信息 3.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d)。 A.Word2000 B.WPS 2000 C.写字板 D. Flash 4.Microsoft Word 属于(c)应用软件。 A.数据库 B.电子表格 C.文字处理 D.图形处 理 5. 下列软件中能够实现文字和图片混排的软件是( A ) A. Word B. 暴风影音 C. 记事本 D. 写字板 6. 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应该优先选择下列应用软件中的( D ) A. Excel B. VB C. Access D. Word 7.在WORD中,插入的艺术字是( c )对象。 A、符号 B、特殊符号 C、图形 D、文字 8.在制作电子板报时,需要将图片作为文字背景,可以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d ) A、嵌入型 B、四周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衬于文字下方 9.张华把一个网页中的信息全部“复制”并“粘贴”到“记事本”中时,他发现只有( a )信息还在,其他的都不在。 A、文字 B、图形图像 C、表格 D、文字和文字格式 10. 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有:①设计版面,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确定主题, ④评价修改,⑤制作作品,一般情况下,较合理的流程顺序是( C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①②④ 12.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字体”设置功能项一般不提供下列的(d)设置。 A.字体大小 B.加删除线 C.更改颜色 D.调整行间距 13.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 )。 A. 视频 B. 文字 C. 图片 D. 图表 14.关于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 A. 插入艺术字后,既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也可以移动其位置 B.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但不可以移动其位置 C.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但不可以改变其大小 D. 插入艺术字后,既不能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也不能改变其大小 15.对word“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文本框的文字排列不分横竖 B. 文本框的大小不能改变 C. 文本框的边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D. 文本框内的文字大小不能改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1、什么是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是指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2、什么是加压杀菌 是在完全密封的加压杀菌器中进行,靠加压升温来进行杀菌,杀菌温度在100°以上3、什么是分段冷却 4、什么是脱气 脱气是去氧或脱氧,亦即在果汁加工中除去果汁中的氧。 5、简述影响果蔬干制速度的因素。 6、简述碱液去皮的原理。 其原理是是利用碱液使表皮和表皮下的中胶层皂化溶解,从而使果皮脱落、分离。绝大部分果蔬(如桃、梨、苹果、胡萝卜等)表皮是由角质、蜡质、半纤维素等组成的,果皮与果肉的薄壁组织之间主要由厚角组织组成,在碱的作用下,容易溶解 7、简述影响罐头杀菌的主要因素 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微生物抗热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而芽孢又比营养体更加抗热,即嗜热性最强。食品中细菌数量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芽孢存在的数量,即数量愈多,在同样的致死温度下所需时间愈长。 原料的新鲜程度、从采收到加工要及时,加工的各工序之间要紧密衔接,工厂要注意卫生管理、用水质量以及与食品接触的一切机械设备和器具的清洗和处理, ②食品的性质和化学成分 在pH值以下的酸性或高酸性食品中,酶类、霉菌和酵母菌这类耐热性低的作为主要杀菌对象,所以比较容易控制和杀灭。而pH值以上的低酸性罐头食品,杀菌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仍然活动而且产生孢子的厌氧性细菌,这类细菌的孢子

抗热力是很强的。 ③罐头在杀菌锅中的位置 在采用静止杀菌时,由于罐头在杀菌过程中固定不动,所以罐头在上、中、下都受热不匀,易发生受热过度或杀菌不彻底的现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回转式杀菌方法。 8、简述葡萄的自然干制技术 9、论述硫处理在果蔬加工上的应用 (最后一行,2.后面的东西不是) 10、论述罐头保藏的机理 11、什么是烫漂 烫漂即是将预处理后的新鲜果蔬原料在温度较高的热水、沸水或常压蒸汽中进行短时间处理的工序 12、什么是食品败坏 13、什么是巴氏杀菌 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一般在60~82℃)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14、什么是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水分活度数值用Aw表示的,水分活度值等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其数值在0-1之间。溶液中水的蒸气分压P与纯水蒸气压Q的比值,Aw=P/Q 。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题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学科主要解决的是果蔬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二、判断题 1.(√)一般果蔬所提供的能量较低,属于碱性食品。 四、单项选择 1.(A )我国下列果蔬制品中达到国际贸易量的50%以上的是 A.苹果汁(浆) B.脱水蔬菜 C.蘑菇罐头 D.笋罐头 四、多项选择 1.(C、D )下列不属于蔬菜和水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是 A.维生素C B.矿物质 C.脂肪 D.蛋白质 E.膳食纤维 2.()可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提取下列哪些成分比较合理 A.矿物质 B.食用油 C.蛋白质 D.胡萝卜素 E.果胶 一、填空题 1. 一般将果蔬成熟度分为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生理成熟度。 二、判断题 1.(×)一般食品的A w越大,食品越耐贮藏。 2.(√)只有密封才能保证一定的真空度。 3.(√)达到生理成熟度的果实除了做果汁和果酱外,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制品。 4.(×)制作果脯及酱腌菜选择软水较好。 5.(√)果蔬汁、果酒加工选择软水较好。 6.(×)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7.(√)蔗糖、淀粉糖浆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看待。 8.(√)振动筛可作为果蔬原料分级使用。 三、单项选择 1.(A )绝大多数微生物超过多少温度时容易被杀死 A.100℃ B.90℃ C. 80℃ D.70℃ 2.(B)一般微生物生长活动的pH值范围是 A.3~5 B.5~9 C.7~9 D.8~11 3.(C )三大微生物耐酸性的大小排序为 A.酵母菌>霉菌>细菌 B.酵母菌>细菌>霉菌 C.霉菌>酵母菌>细菌 D.细菌>霉菌>酵母菌 4.(B )铁皮罐头腐蚀穿孔属于下列哪种因素引起 A.微生物 B.化学性 C.物理性 D.酶 5.(C )下列不属于无菌原理的是 A.热处理 B.微波 C.冷冻 D.过滤 6.(A )香蕉、梨一般在下列哪种成熟度采收 A.可采成熟度 B.适当成熟 C.充分成熟 D.生理成熟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教材:周光宏主编 一、单项选择题 (P72)将是品在密闭的容器内产生的水蒸气与同温度条件下纯水产生的水蒸气压力的比值称之为【 B 】 A. HACCP B. 水分活度(Aw) C. PSE D. 嫩度 (P80)肉类冷却的短期储藏保鲜的常用温度是【 B 】A. -18℃以下 B. 0~4℃ C. 10~15℃ D. 45~30℃ (P81)将新鲜猪肉贮藏7~14天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A 】A. 常温储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86)要将鲜猪肉保藏4~6个月,其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D 】A. 真空包装贮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94)味精是食品烹调和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鲜味剂,其中的主要成分是【 A 】A. 谷氨酸钠盐 B. 肌苷酸钠 C. 鸟苷酸钠 D. 肌精 (P100)下列哪一种物质属于天然防腐剂。【 B 】A. 山梨酸及其钾盐 B. 细菌素(Nisin) C. 苯甲酸及其钠盐 D. 乳酸钠 (P102)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原料肉用于生产干制品或半干肉制品时,采用最合适的腌制方法是 【 A 】A. 干腌法 B. 湿腌法 C. 腌水注射法 D. 混合腌制法 (P102)猪瘦肉在用适量的硝酸盐进行腌制时,产生出鲜艳的玫瑰红色(或粉红色)是因为【 D 】A. 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 B. 肌红蛋白中的Fe2+被氧化成Fe3+ C.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和血红蛋白 D. 肌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P105)将原料肉经机械的作用又大变小的过程称为:【 A 】A. 粉碎、切割或斩拌 B. 混合 C. 乳化 D. 腌制 (P115)将食品中的一部分水排除的过程称之为【 D 】A. 烘烤 B. 油炸 C. 烟熏 D. 干燥 (P122)利用油脂的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的温度条件下对肉食品进行热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之为 【 D 】 A. 烘烤 B. 干燥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

序言及第一章 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P2)第一段 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

《文本信息加工》练习题

《文本信息加工》练习题 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1、填补我国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空白是()。 A.办公软件Office B.WPS 2003 C.WPS1.0 D.WPS(家庭版) 2、在我国市场上出现的第一个简体中文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 A. Windows 98 B. Windows 3.2 C. Windows 2000 D.Windows 97 3、下列Windows操作系统中,()相对比较安全、稳定。 A.Windows 2000 B.Windows 3.X C.Windows 9 8 D.Windows97 4、()不是操作系统。 A.Windows 2000 B.红旗 Linux C.Windows 9 8 D.WPS 2000 二、汉字的编码 目前计算机上使用的的汉字编码主要有三种: 1、用于输入汉字的编码——输入码(外码) 当前用于汉字输入的编码方案很多,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2、用于存储汉字的编码——机内码(内码) 汉字的机内码是提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而统一使用的代码,又称汉字内部码或汉字内码。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一种两个字节的机内码,如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用于输出汉字的的编码——输出码(字型码)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汉字都可以看成一个特定的图形,这种图形可以用点阵、向量等方式表示,而最基本的是用___________表示。由于计算机存储器的每个字节为_________个二进制,因此,16×16点阵的一个汉字字形需要用____________个字节来存放。

畜产品复习题3

畜产品加工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冷却肉(冰鲜肉):指对屠宰后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内部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 肉的冻结贮藏:在-24℃以下温度将原料肉的中心温度降低到-18℃以下,在-18℃以下温度贮藏的方法称为肉的冻结贮藏。 冷收缩:主要是在牛、羊肉上发生,即宰杀后短时间进行快速冷却时肌肉产生强烈收缩的现象。 宰后僵直:动物屠宰后,胴体由于肌肉中肌凝蛋白凝固、肌纤维硬化,所产生的肌肉变硬的过程。 解僵:肌肉达到最大僵直以后,继续发生着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使僵直的肌肉持水性回升而变的柔软多汁,并获得细致的结构和美好的滋味,这一过程称之为解僵。 发酵肉制品: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低酸发酵肉制品:PH为5.5的发酵肉制品。 高酸发酵肉制品:绝大多数用发酵剂接种或用发酵香肠的成品接种。PH在5.4以下。 半干香肠:景细菌作用,pH下降到5.3以下,在发酵和加热过程中去掉15%的水分的碎肉制品。 干香肠:经过细菌作用,PH在5.3以下,再经干燥去掉25%~50%的水分,最终使水分与蛋白质比例不超过2.3:1的碎肉制品。 蛋白指数:蛋白指数是指浓厚蛋白与稀薄蛋白的质量之比,浓厚蛋白越多则蛋越新鲜,新鲜蛋的蛋白指数为6:4或5:5。 蛋黄指数:蛋黄指数用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或用百分率表示,代表蛋黄的品质和禽蛋的新鲜程度。 哈夫单位:哈夫单位是根据蛋重和浓厚蛋白的高度计算出的衡量禽蛋新鲜度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Hu=100Log(H-1.7W)+7.6)。 湿蛋制品:是指将新鲜鸡蛋清洗、消毒、去壳后,将蛋清与蛋黄分离(或不分离),搅匀过滤后,杀菌或添加防腐剂(有些制品还经浓缩)后制成的一类制品。 蛋黄酱:是利用蛋黄的乳化作用,以精制植物油、食醋、鸡蛋和蛋黄为基本成份,经加工制成的乳化状半固体食品。 二、填空 2.原料肉的低温贮藏方法可以分为__冷却贮藏_和_冻结贮藏__两种。 3.液体解冻法主要用_水浸泡__或_喷淋_的方法。 4.冻肉的颜色在保藏过程中逐渐变暗主要是由于___血红素的氧化以及__表面水分蒸发 ___而使色素物质浓度增加所致。 5.干耗的程度受冷藏温度、相对温度和空气流速等因素的影响。 6腌腊肉制品中添加的食盐能起__调味__、__防腐保鲜__、_提高保水性、__促进凝胶形成_作用。 6.腌制有___湿腌法___、_干腌法__、__混合腌制法___、__盐水注射法__四种方法。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思考题答案修订稿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思考 题答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 一、基本概念 发生线:一般的基本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母线沿着一条导线运动形成的,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 形成发生线的四种方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 简单运动和复合成型运动及其本质区别是什么: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称为简单运动。由多个简单运动构成复合运动。复合运动各个部分必须保持严格的相对运动关系是相互依存,而不是独立的。简单运动之间是互相独立的没有严格相对运动关系。 主运动进给运动:主运动是道具与工件之间的主要相对运动,进给运动配合主运动,使切削加工保持不断地进行,形成具有所需几何形状的以加工表面。 工件的三总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和切削深度ap。 刀具角度参考系的组成:参考系可分为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前者由主运动方向确定,后者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工具角度的定义、改变原因和改变值:按照切削加工的实际情况,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所确定的角度称为工作角度,进给运动和切削刃上选定点安装高低对工作角度影响。 切削层参数:切削层的尺寸称为切削层参数。 金属切除率:刀具在单位时间内从工件上切除的金属的体积。 主要角度定义及图示(前后角、主副偏角、刃倾角):*前角:基面和前刀面的夹角。是刀具的锋利程度。我们把铁屑流经过的面成为前刀面。*后角:切削平面和后刀面的夹角。主要影响摩擦和刀具强度。*主偏角:主切削刃和刀具进给方向的夹角。影响刀具的强度,和影响背向力,主偏角减小,背向力越大,机床的消耗率也越大,并且主偏角还会影响表面粗糙度。*副偏角、副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反方向的夹角即为副偏角。同样影响强度,摩擦,以及表面粗糙度。刃倾角:是控制流屑的方向。主切削刃和基面的夹角。 二、简答题 2、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硬度,耐磨,耐热,强度和韧性,减摩性,导热,热膨胀,工艺性,经济型 3、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性能对比; 硬质合金硬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700-800℃大部分合金与高速钢常温硬度相当 硬质合金是脆性材料,韧性不足,高速钢好 高速钢导热性低于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线膨胀系数比高速钢小得多 硬质合金与钢发生冷汗的温度高于高速钢 4、YT 、YG两类硬质合金的牌号及应用; YT(WC-TiC-Co):碳素钢,合金钢的加工 YG(WC-Co):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精加工,半精加工,不能承受冲击载荷 5、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 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三、问答题 1、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有哪些?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三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部分)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 一、信息的加工 1、加工原因:原始信息不能满足信息表达、交流和应用的需要。(A) 2、信息加工: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A) 是否需要信息加工以及怎样进行信息加工,取决于人们信息应用的目的。 3、信息加工需要围绕信息应用的主题,在分析并确定信息的目标受众(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类型和表达方式、信息的交流方式等基础上,对已有信息和需加工信息进行梳理。(B) 4、信息加工的基本方式 可分为手工和电子两大类:(A) A.手工处理技术特点是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被广泛采用。 B.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加工。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贮容量大。 5、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A) A.选择合适的软件:B.信息录入:C.信息加工:D.信息输出:E.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A) A. 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B.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C.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二、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 1、编程解决问题(A) 一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等。 分析问题:是明确问题的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 设计算法:就是寻找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确定具体的求解步骤。 编写程序:选择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的功能。 调试运行:调试程序,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 2、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繁到简的。具体来说,大致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几个发展阶段,使人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地将算法体现为程序。 三、智能信息处理:(A)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2)人工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等。 3)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有问题求解,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智能数据库、智能机器人、博弈、自动程序设计、自动定理证明、智能代理等。 4)主要的模式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等。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专家系统:指模仿人类专家来解决专门领域问题的软件系统。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资料

1、第6~7肋膘厚为6cm以上(脂肪型)、3cm以下(腌肉型/瘦肉型)、3~5cm(兼用型 /鲜肉型)。 2、寒羊的脂尾类型不一,可分为大尾和小尾两种。 3、山羊肉质略逊于绵羊。 4、胴体:是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皮、头、蹄、内脏(猪保留板油和肾脏,牛、羊等 毛皮动物还要除去皮)后的部分。 5、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即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 6、肌肉组织50%~60%,脂肪组织15%~45%,骨组织5%~20%,结缔组织9%~13%。 肌肉组织越多,含蛋白质越多,营养价值越高。结缔组织数量越少,营养价值低。 脂肪组织多,肉肥且热量高。骨骼组织数量少,则质量高。 7、热鲜肉:指畜禽屠宰后,肉不经过成熟过程,或在常温下放置完成的成熟过程,在 整个后销售过程中,不采取降温措施,直接出售的肉类。 8、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 度(以后腿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冷冻肉:是指畜禽屠宰后的肉经过低温冷却后,再置于-18℃以下的环境下冻结保存的肉类。区别:冷却肉是将温度降到0~4℃,冷冻肉是将温度降到-18℃以下;冷冻肉在解冻时细胞中的汁液渗漏出来,造成营养流失、风味下降,而冷却肉则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冷却肉的保质期在一周以上,而冷冻肉的保质期则可达到一年以上;冷却肉相对冷冻肉不必解冻,食用方便。 9、肌纤维: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也叫肌纤维细胞。肌内膜:肌纤维与肌纤维之间被 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膜围绕隔开,此膜叫~。初级肌束:每50~150条肌纤维聚集成束,成为~。肌束膜:初级肌束被一层结缔组织膜所包裹,此膜叫~。二级肌束(次级肌束):由数十条初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并由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就形成了~。肌外膜:由许多二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形成肌肉块,其外面包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膜。 10、肌肉组织(脂肪)的作用:①嫩化②风味 11、肌肉组织在生物医学上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2、肌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13、肌原纤维是肌细胞独有的细胞器。 14、肌丝可分为粗丝和细丝,粗丝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细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分子组成。 光线较暗的区域称为暗带(A带),光线较亮的区域称为明带(I带)。I带的中央有一条暗线,称为“Z-线”,A带的中央也有一条暗线称为“M-线”,“M-线”附近有一颜色较浅的区域,称为“H区”。两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15、组织蛋白酶对肉的成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6、白肌和红肌的区别:白肌肌红蛋白含量少,线粒体的大小与数量均比红肌少;红肌 的肌红蛋白、线粒体的含量高。 17、脂肪组织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脂肪的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脂肪细 胞是动物体内最大的细胞,脂肪细胞越大,里面的脂肪越多,因而出油率也高。18、结缔组织对各器官组织起到支持和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弹性和硬度。结缔组 织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纤维由蛋白质分子聚合而成,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胶原纤维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另有脯氨酸及少量的羟脯氨酸。弹性蛋白在化学上很稳定,不溶于水,即使在水中煮沸以后,亦不能水解成明胶。 19、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其他类型骨的表面,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分别区分“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和“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并请各举2~3例。 答: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通用塑料有:PE,PP,PVC,PS等; 工程塑料:是指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 ,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的,刚性好、蠕变小、自 润滑、电绝缘、耐腐蚀等,可代替金属用作结构件的塑料。工程塑料有:PA,PET,PBT,POM等;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维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触,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简单组分高分子材料:主要由高聚物组成(含量很高,可达95%以上),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如:PE、PP、PTFE。 复杂组分高分子材料:复杂组分塑料则是由合成树脂与多种起不同作用的配合剂组成,如填充剂、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如:PF、SPVC。 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制造的纤维状物质。可以分类两类 1)人造纤维:又称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人工加工而改性制得。如:粘胶纤维、醋酸纤维、蛋白质纤维等 2)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和纺丝的方法制成。如:涤纶、尼龙、腈纶、丙纶、氨纶、维纶等 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和实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将聚合物(有时还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等)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聚合物加工通常包括两个过程:首先使原材料产生变形或流动,并取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设法保持取得的形状(即硬化),流动-硬化是聚合物工过程的基本程序。 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本质就是一个定构的过程,也就是使聚合物结构确定,并获得一定性能的过程。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2.请说出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熔融加工温度范围,并讨论两者作为材料的耐热性好坏。 答:晶态聚合物:Tm~Td;非晶态聚合物:Tf~Td。 对于作为塑料使用的高聚物来说,在不结晶或结晶度低时,最高使用温度是Tg,当结晶度达到40%以上时,晶区互相连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相,因此在Tg以上仍不会软化,其最高使用温度可提高到结晶熔点。熔点(Tm):是晶态高聚物熔融时的温度。表征晶态高聚物耐热性的好坏。 3.为什么聚合物的结晶温度范围是Tg~Tm 答:T>Tm 分子热运动自由能大于内能,难以形成有序结构 T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练习题(上下)

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选择题 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 B.加工 C.收集 D.获取 2. 小徐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哪个阶段?( B ) A. 记录信息 B. 加工信息 C. 发布信息 D. 存储信息 3.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d)。 A.Word2000 B.WPS 2000 C.写字板 D. Flash 4.Microsoft Word 属于(c)应用软件。 A.数据库 B.电子表格 C.文字处理 D.图形处理 5. 下列软件中能够实现文字和图片混排的软件是( A ) A. Word B. 暴风影音 C. 记事本 D. 写字板 6. 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应该优先选择下列应用软件中的( D ) A. Excel B. VB C. Access D. Word 7.在WORD中,插入的艺术字是( c )对象。 A、符号 B、特殊符号 C、图形 D、文字 8.在制作电子板报时,需要将图片作为文字背景,可以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d ) A、嵌入型 B、四周型 C、浮于文字上方 D、衬于文字下方 9.张华把一个网页中的信息全部“复制”并“粘贴”到“记事本”中时,他发现只有( a )信息还在,其他的都不在。 A、文字 B、图形图像 C、表格 D、文字和文字格式 10. 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有:①设计版面,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确定主题, ④评价修改,⑤制作作品,一般情况下,较合理的流程顺序是( C )。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①②④ 12.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字体”设置功能项一般不提供下列的(d)设置。 A.字体大小 B.加删除线 C.更改颜色 D.调整行间距 13.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 )。 A. 视频 B. 文字 C. 图片 D. 图表 14.关于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 A. 插入艺术字后,既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也可以移动其位置 B.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但不可以移动其位置 C.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但不可以改变其大小 D. 插入艺术字后,既不能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也不能改变其大小 15.对word“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文本框的文字排列不分横竖 B. 文本框的大小不能改变 C. 文本框的边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D. 文本框内的文字大小不能改变 16.在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假设插入点在第一段最末位置,如果按Delete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

果蔬加工工艺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章 1.果品蔬菜加工概念:指以新鲜的果品或蔬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加工适应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制成各种无生命特征的、能长期保藏的加工制品的过程。 2.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茂名地区果蔬加工现状: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全省第一;蔬菜总产量保持第一,以北运菜、水东菜闻名。 存在问题: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偏低。 发展对策:杜绝市场上销售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铵等禁用高毒农药,杜绝在蔬菜生产上使用违禁农药的行为,防止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发生。 3.果蔬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关键领域。 现状:我国的果蔬加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向型果蔬加工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存在问题:①标准体系尚不完善②综合利用水平低③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④专用加工品种缺乏和原料基地不足。 发展方向:加强果蔬种植和加工区域和加工区域化格局;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扩大国内外市场;完善果蔬产品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领域: ①果蔬优质加工专用品种型原料基地的建设 ②果蔬采后防腐保鲜及商品化处理 ③特色果蔬保鲜、预切果蔬及净菜加工与产业化 ④果蔬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利用与产业化 ⑤果蔬汁饮料的加工与产业化 ⑥果蔬速冻加工与产业化 ⑦果蔬脱水、果蔬脆片及果蔬粉加工与产业化 ⑧现代果蔬加工新工艺、关键新技术及产业化 ⑨传统果蔬加工的工业化、安全性控制与产业化 ⑩果蔬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 4.果蔬败坏的原因 ①微生物活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时导致果品蔬菜及一切食品的首要原因。

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1577--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备考题库8157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简答题: (1)酱卤制品加工工艺中煮制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1)煮制使肉粘着,凝固,产生与生肉不同的硬度,齿感,弹力等物理变化,具有固定制品形态、风味和色泽,并达到熟制的目的; (2)煮制可以杀死微生物和寄生虫,提高制品的贮藏稳定性和保鲜效果。 (2)什么是干肉制品? 正确答案:干肉制品是指将原料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再经熟加工制成的易于常温下保藏的干熟类肉制品。干肉制品可直接食用,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重量轻,体积小,食用方便,质地干燥,便于携带的特点。 (3)发酵肉制品可能存在哪些安全性问题? 正确答案:(1)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在发酵产酸之前或当中生长并产生肠毒素。(2)产品中可能有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存活。 (3)由霉菌成熟的香肠可能会有产真菌毒素的霉菌生长。 (4)亚硝胺和生物胺和危害。 (4)液蛋加工过程中晒蛋的原因? 正确答案:原因:①蛋壳表面的余水中也可能残存有细菌,余水进入蛋液会对蛋液造成污染。②空气中的细菌易于粘附在蛋壳表面。③蛋壳外膜消失,气孔外露,易污染。 (5)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正确答案: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1)粘结力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过腌制尽可能促使肌肉组织中的盐溶性蛋白溶出;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卡拉胶,植物蛋白、淀粉及改性淀粉。

(2)弹性和切片性:经滚揉后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及其他辅料均匀地包裹在肉块、肉粒表面并填充于其空间,经加热变性后刚将肉块、肉粒紧紧粘在一起,并使产品富有弹性和良好的切片性。 (3)鲜嫩:成型火腿经机械切割嫩化处理及滚揉过程中的摔打撕拉,使肌纤维彼此之间变得疏松,再加之选料的精良和高的含水量,保证了成型火腿的鲜嫩特点。 (4)高出品率:成型火腿的盐水注射量可达20%-60%,肌肉中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复合磷酸盐的加入,pH值的改变以及肌纤维间的疏松状都有利于提高成型火腿的保水性,因而提高了出品率 名词解释: (1)腊肉 正确答案:是指用较少的食盐配以其他风味辅料腌制后,再经长期风干、发酵或经烘烤、日晒、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耐贮藏,并具特殊风味的肉制品。 (2)灌肠制品 正确答案:是以畜禽肉为原料,经腌制(或不腌制)、斩拌或绞碎而使肉成为块状、丁状或肉靡状态,再配上其他辅料,经搅拌或滚揉后而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内经烘烤、熟制和烟熏等工艺而制成的熟制灌肠制品或不经腌制和熟制而加工成的需冷藏的生鲜肠。 (3)发酵肉制品 正确答案: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复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 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则和定向凝则? 答:①同时凝则:将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 ⑴.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 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 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②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小,因此铸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较均匀;但铸铁塑性、韧性仍然很低。 ③原理:先熔炼出相当于白口或麻口组织的低碳、硅含量的高温铁液,然后向铁液中冲入少量细状或粉末状的孕育剂,孕育剂在铁液中形成大量弥散的石墨结晶核心,使石墨化骤然增强,从而得到细化晶粒珠光体和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石墨组织。 ⑻.为什么普通灰铸铁热处理效果没球墨铸铁好?普通灰铸铁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些?目的是什 么? 答:①普通灰铸铁组织中粗大的石墨片对基体的破坏作用不能依靠热处理来消除或改进;而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其金属基体,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故球墨铸铁性能好。 ②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加工后变形;软化退火,目的是消除白口、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第三章 ⑴.为什么制造蜡模多采用糊状蜡料加压成形,而较少采用蜡液浇铸成形?为什么脱蜡时水温不应达到沸点? 答:蜡模材料可用石蜡、硬脂酸等配成,在常用的蜡料中,石蜡和硬脂酸各占50%,其熔点为50℃~60℃,高熔点蜡料可加入塑料,制模时,将蜡料熔为糊状,目的除了使温度均匀外,对含填充料的蜡料还有防止沉淀的作用。

第三章机考题库

一、多选题 1、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程序设计自动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B、C、D 知识点:3 2、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人性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A、E、F、H 知识点:3 3、1、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G 知识点:3 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有()。 A、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B、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C、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加工

参考答案:A、B、C 知识点:3 5、以下关于信息的编程加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编程加工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以加工批量的信息 B、编程加工可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C、编程加工可以针对具体问题编写专门的程序来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参考答案:A、B、C 知识点:3 二、选择题 1、一位爱好程序设计的同学,想通过程序设计解决“ 鸡兔同笼” 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更恰当的是()。 A、分析信息、设计方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B、提出问题、编写代码、设计方法、调试运行 C、设计方法、编写代码、分析信息、调试运行 D、提出问题、设计代码、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参考答案:A 知识点:3 2、扫描仪是一种()仪器。 A、语音识别 B、光学字符识别 C、手写识别 参考答案:B 知识点:3 3、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是()。 A、自动控制和网络化 B、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C、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 D、分类识别和语义分析 参考答案:C 知识点:3 4、现在机器人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机器人利用的技术是()。 A、网络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编程技术 D、自动化信息加工技术 参考答案:B 知识点:3

畜产品加工学

一、绪论 1、绝大多数畜牧业产品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利用,并且提高其利用价值,这种人工处理的过程,叫做畜产品加工。 2、研究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的科学,就是畜产品加工学。 3、畜产品是指动物生产的产品,是农产品中的一类。畜产品主要包括肉、蛋、奶、毛、皮,以及蜂产品等。 二、乳品原料学 1、乳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1)水分:约占87%~89%. 分为游离水,结合水、结晶水。 游离水:又叫自由水,占水分总量的97%左右,是化学反应的场所。结合水:占水分总量的2.8%左右,以非化学键即氢键与大分子物质牢固结合在一起。结晶水:占水分总量的0.2%左右,以化学键形式与乳中某些化学成分牢固结合。 (2)乳糖:约占4.7%,由于空间结构的不同,分为α-乳糖、β-乳糖,自然界中只存在α-乳糖。 α-乳糖:当乳糖溶液温度低于93.5℃时从饱和乳糖溶液中析出的结晶;β-乳糖温度高于93.5℃时从饱和乳糖溶液中析出的结晶。(3)乳脂肪:约占3~5%。由一个甘油分子与三个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酯混合物。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饱和的。(4)乳蛋白质:约占3.0%~3.5%。酪蛋白,乳清蛋白,脂肪球膜蛋白。 分类:乳酪蛋白:α-酪蛋白,β-酪蛋白,γ-酪蛋白。占乳蛋白质的80%,当pH=4.6时,从乳中沉淀出的部分蛋白质即为乳酪蛋白。酪蛋白:①与酸碱反应,②与醛的反应,③与糖的反应,④酸凝固,⑤酶作用→用于制作干酪。⑥酪蛋白的钙凝固:乳中Ca ?P,故复合体稳定,当加入CaCl2破坏了平衡,加热即凝固,温度越高,则CaCl2量愈少,且乳清蛋白也凝固. 乳清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月示、胨 PH4.6时乳蛋白中酪蛋白沉淀,滤液为乳清蛋白;在此PH煮沸,得到乳清蛋白沉淀(占乳清蛋白的81%),滤液为月示、胨。调节PH到7,加入饱和MgSO4盐析,乳白蛋白(占乳清蛋白的68%)溶解,乳球蛋白(占乳清蛋白的13%)析出。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乳白蛋白:分为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 (5)乳中的酶类:来源,乳源酶:来自乳腺泌乳过程;微生物源酶:来自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的胞内酶。(6)乳中的无机物和盐类 (7)乳中的维生素 2、乳的物理性质 (1)乳的色泽:新鲜正常牛乳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或淡黄色。乳白色:脂肪球及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对光的反射、折射产生的,乳白蛋白、乳球蛋白与色泽无关;浅黄色:由核黄素(乳清中)、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引起的 (2)滋味与气味:甜味,稍带咸味,易吸味;Mg2+、Ca2+→苦味,磷酸、柠檬酸→酸味 (3)酸度:自然酸度:又固有酸度,牛乳原有的酸度,与贮存中的微生物繁殖无关。 发酵酸度:因发酵而升高的酸度。总酸度=自然酸度+发酵酸度。 酸度的表示方法:PH(常乳PH在6.5-6.7PH﹥6.7);滴定酸度(酚酞作指示剂,滴定酸度表示方法:吉尔涅尔度(°T)和乳酸度。) (4)密度:正常乳为1.030,初乳为1.038-1.040。比重:正常乳在1.028-1.034之间,平均1.032脱脂乳在1.034-1.040之间 影响因素:1)无脂干物质;2)水:每加10%的水,约降0.003,即3度;3)脂肪;4)刚挤出的乳比放置2-3天后的比重降低0.0008-0.001 5)在10-25℃内,每变化1℃,则D=0.0002,即0.2度。 (5)冰点和沸点:牛乳冰点为-0.525 ~ -0.565℃,平均-0.54℃。 3、异常乳: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乳的成分和性质往往发生变化,这种乳称作异常乳,不适于加工优质的产品。 分类:生理异常乳:①营养不良乳,饲料不足、营养不良的乳牛所产的乳对皱胃酶几乎不凝固,所以这种乳不能制造干酪。②初乳,灰分含量高,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极高,而乳糖含量低。③末乳,干奶期前两周所产的乳。(老乳)其成分除脂肪外,均较常乳高,味苦微咸,含脂酶多,固有油脂氧化味。 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低成分乳,混入异物乳,风味异常乳 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其他病牛乳 微生物污染乳:乳中微生物的来源:乳房,牛体,空气,挤乳用具,乳桶,工作人员 4、原料乳的质量标准:理化指标,感官指标,细菌指标,其他 理化指标:密度(20℃/4℃),脂肪(%),蛋白质(%),酸度(以乳酸表示,%),杂质度(mg/kg) ,汞(mg/kg),滴滴涕(mg/kg) ,抗生素(IU/L) 感官指标:正常牛乳白色或微带黄色;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异物;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他异色;不能有苦味、咸味、涩味和饲料味、青贮味、霉味和异常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