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TEAM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

美国STEAM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
美国STEAM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

美国CK M F W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

李士杏!!浙江省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摘!要!本文以美国的有关生物学科的CK M F W教学典型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实施的过程$并对其特点和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可帮助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该教育理念$为在中国进一步推进CK M W?CK M F W课程的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美国!CK M F W!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

!!美国把培养具有CK M W素养的人才确立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之一$认为这是提升美国全球竞争

力的关键#为了大力推进CK M W教育的发展$美国政府宣布了名为-竞争卓越.和-为创新而教.的教育计划#目前$这一教育模式被看作是美国维持科技创新和经济领导地位的有效途径%%&#英国)德国等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CK M W教育$从战略高度制定了CK M W 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广泛地开展相关的项目计划%.&#在后续实践中$认识到艺术能使得CK M W学习更加有趣$并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激发创造力$于是提出了CK M F W课程模型#这里的F!9*6"在广义上包括音乐)美术)社会研究和语言等人文艺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在这一背景下$

CK M W?CK M F W教育开始蓬勃发展$部分省市的学校和一些民间机构开始建立了CK M W?CK M F W专业教室$开

发适合中国国情的CK M W?CK M F W课程%"&#.$%T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CK M W进行了解释$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CK M F W教育理念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1&#

什么样的课程才是真正的CK M W?CK M F W课程呢0本文以美国的有关生物学科的CK M F W课程为例%#&$分析这类课程的特点$帮助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该教育理念$为进一步在中国推进CK M F W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美国(')%*教学典型案例介绍

%N%!构建#种地球生态系统 适合%U1年级 !这是需要%$个课时的系列课程#所需材料为大张卡纸和

$$$$$$$$$$$$$$$$$$$$$$ !

%%"&D F CF D`L FR$CQ M E($]`D D`C$7693N.$%%NM S<*755;),)^ 9,5"#6789:$7$P924)39*Q h H<:*)<=)5<=9695787,7!52-+";,

2)66),;><*)P75+*)48=69,+59366)37*9,279,+;,2*79575^;0*7:;73+

;,6=7^;73+2),+;6;),5N D39,6O;)672=,)3)8:[)4*,93$'!%"'&&U

''

%%1&O F B CF]Q E$A F W F E F A F Z W R$A F[F CM]F A F E]$7693N .$%.N M,=9,27+593656*7556)37*9,27)^*;27<39,657S<*755;,89 P924)39*Q h H F K D9575404,;62%!C9R Q F2%"87,7^*)>6=7 =93)<=:678*9551:#";7<##=;>"<7?=9"#L i;573ND39,6O;)672=,)3)8: [)4*,93$%$!1"'1#"U1V1"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黏土)彩笔)剪刀)胶带)绑带和简单的放音设备等"#

在第%节课中$教师先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地球上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然后布置本节课的任务'在教室中利用艺术材料和录音建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沙漠)雨林)海洋)山脉和城市"#指导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指派每个小组负责建造一种生态系统#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生态系统建造过程的日志$以便厘清思路)发现问题和分享过程#在第.U"次课中$学生需要充分认识一些相关的科学概念$熟悉专业词汇的含义#整个课堂在开放式的讨论中进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询问教师)小组讨论和分享笔记等方式进行学习#在积累了一定背景知识之后$每个小组开始进行头脑风暴$构建本组生态系统的雏形#第1U&节课是真正具有创造性的阶段$学生需要按照设计的草图利用各种材料完成生态系统的建造'例如$在建造海底环境时可用蓝色的纸或者用布覆盖墙面(地面的部分用沙滩颜色的纸张或布覆盖(岩石和海岸可用废旧纸盒或者黏土建造(海洋生物可用剪贴画或者收集的模型等表示$并将它们悬挂在天花板下面#刚开始学生可能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进行观点分享#第

'U%$节课学生需要进一步完善本组的作品#包括对局部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美观和生动$安装放音设备播

放该生态系统中特有的声音以渲染气氛等#最后$各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组的作品$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向其他班级)校领导)教师和家长进行展示$或者通过媒体向更广的范围进行展示#

本课程案例将科学)阅读)语言)视觉艺术以及音乐进行整合#通过开放性的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该活动能很好地发展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能力#通过向外界展示作品让学生内心富有成就感#

值得注意的是$记录项目完成过程的笔记本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要$教师可以从中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它认识到创造性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N.!消化系统模型制作 适合"U'年级 !这个课程

*

&

*生物学教学.$%&年!第1"卷"第1期

教学案例,反思,故事

一年级上册音乐《过新年》教学案例 李自香 教学内容:教科书《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的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2、通过多媒体的片段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关民族风俗活 动。 3、学习秧歌舞感受到音乐的情绪。 4、在创作中培养学生与他们合作的成功体验。 5、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课前准备: :⑴道具:窗花、门联、红灯笼、绸带、“福”字 ⑵多媒题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受《过新年》欢快、活泼的气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 化生活的情感。

2、学习秧歌舞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难点:创编秧歌舞的动作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过新年》 学生在“过年啦”的欢呼声中,兴高采列地跟随着教师拍打铃鼓的节奏进音乐室。 X X | X X | XX XX | X 0|| 过新年啦快来唱唱歌(师边拍铃鼓边唱《过新年》的歌,直到学生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导入——感受——激趣 1、音乐室的布置 把桌椅围成五个圆圈似花形状。(圆圈为学生的桌椅,三角形是老师的) 每张桌上放着:窗花、灯笼、自制烟花、门联、红绸带等以及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过新年的物品。 2、了解中国新年的相关风俗学生观看课件《多彩的中国年》的音乐片段。 体验到不同地区过新年的民族风俗。其中有: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

贴窗花、挂灯笼、贴门联、放烟花、闹龙灯、狮子舞绣球、拜年祝福语等。

3、汇报资料,展示风采 请部分同学把自己收集到跟新年有关的资料展示出来,并简单地介绍各地方在过新年时不同的民俗活动。 师: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让老师很感动。老师也想送一幅门联给大家。 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 横批:过新年 师: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布置过年的房间吧! 4、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把过新年的物品布置教室。 二、欣赏——发现——模仿 1、欣赏课件《扭秧歌》的片段 设疑: 师:在观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很热闹的场面啊!

最新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doc

【演讲稿范文】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垃圾分类·未来城市》 一、设计依据 未来城市缘起于美国的经典STEAM项目,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想象、研究、设计和建造一个未来的城市,并且这个城市主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是:垃圾分类。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两个法宝解决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STEAM的活动中去,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最终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 能用各种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尺问题。 能够综合各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 通过本次项目,初步学会模型的设计和建构。 四、材料准备 大白纸、木板若干、泡沫若干、软陶泥、超轻黏土等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且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第二部分是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并研究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实地考察,第四部分是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模型的制作及工具的使用,第六部分是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 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排布。 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 未来城市的主旨是城市建设,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研究未来解决方案 目前的垃圾分类的现状。 研究垃圾解决方案。 清楚目前的垃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 考察垃圾处理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让孩子们对垃圾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学习真实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开展的,城市规划的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第四部分:模型的材料的选择和比例尺的应用 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构模型,用什么材料做房子、道路、河流等等,让孩子对模型的建设有直观的认识。在构建过程中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第五部分: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孩子们初步接触论文,对论文的写作比较陌生,因此也需要花时间让孩子们对论文的写作掌握一些技巧。 六、教学反思 在进行授课之后,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STEAM课程非常有兴趣,大部分时间在动手活动,让他们小组之间有合作和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完成了自己的模型作品。在上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工具使用不熟练 孩子平时很少接触工具,在二级管的焊接中就能直接体现出来,对导线的剥除,出现了要么用力太大,导致内部铜丝被剪断,要么不够用力,绝缘皮剥不掉。 思路交流不够活跃

北京大学国际法教学案例——尼加拉瓜诉美国案

国际法教学案例 对尼加拉瓜进行军事和准军事行动案 (Military and Paramilitary Activities in against Nicaragua) 基本案情: 在1983年底和1984年初,美国派人在尼加拉瓜的布拉夫、科林托、桑提诺等等港口附近布雷,范围包括尼加拉瓜的内水和领海。这种布雷活动严重威胁了尼加拉瓜的安全和航行,并已造成了重大的事故和损失。尼加拉瓜于1984年4月9日向国际法院提出请求书,对美国政府指使美国军人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国民在尼加拉瓜港口布雷、破坏尼加拉瓜的石油设施和海军基地、侵犯尼加拉瓜的领空主权以及在尼加拉瓜组织和资助反政府集团等军事和准军事行动提出指控。尼加拉瓜请求国际法院判定美国的行动构成非法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干涉尼加拉瓜内政和侵犯尼加拉瓜主权的行为,请求法院责令美国立即停止上述行动并对尼加拉瓜及尼加拉瓜国民所受的损失给予赔偿;并请求国际法院指示临时保全措施。美国提出种种反对理由,反对法院对此案具有管辖权,要求法院将此案从法院的受案清单中取消。 5月10日,法院发布命令,拒绝了美国提出的把此案从法院的受案清单中取消的要求,指示了临时措施。11月26日,法院结束了此案初步阶段的审理,就法院的管辖权和应否接受该案的先决问题以15票对1票做出了肯定判决。法院初步判决后,美国于1985年1月18日宣布退出此案的诉讼程序。法院决定,根据《法院规约》第53条有关当事国一方不出庭的规定。继续对此案进行缺席审判。1986年6月27日,法院结束对此案实质问题阶段的审理,就此案的实质问题做出有利于尼加拉瓜的判决。诉讼与判决

在初步判决中,法院依法审查了尼加拉瓜提出的法院管辖权的依据和美国的种种初步反对主张,最后驳回了美国的反对主张,确立了法院对此案的管辖权。 在实质案情的审判阶段,法院首先全面审查了此案涉及的事实和可适用的法律及其内容。考虑到美国在其1946年接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中对涉及多边条约的案件作了一项保留,法院决定审查本案实质问题时不适用条约法而适用习惯法,为了确定习惯法规则的存在,法院有必要从《联合国宪章》、1928年的《国内冲突中各国权利和义务公约》、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以及1974年联合国大会《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等重要国际文件中确定习惯法规则存在的证据。通过考查,法院认为下述原则或规则为可适用于本案的习惯国际法的内容: 1、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法院指出,关于此原则的“法院确信”可以从争端双方和其他国家对联合国大会的若干决议的态度中推断出来,特别是第2625(XXV)号决议即《关于国家间友好与合作关系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国家对这些决议表示同意时即表达了将该原则视为独立于宪章之类的条约法规则之外的一项习惯法原则的法律确信。 习惯法中所确立的禁止使用武力的一般规则允许若干例外,单独或集体的自卫权即是一例。对一场进攻的回击是否合法取决于该回击是否遵守了“必要性”与“相称性”的要求。而且,不论自卫是单独的,还是集体的,它只能为回击“武装进攻”而实施。法院认为,“武装进攻”应理解为不仅指一国正规武装部队越过国际边界的行动,也包括一国向另一国领土派遣武装团队,条件是此等行为由于其规模与后果,如果为正规武装部队所施即可视为武装进攻。

5AUnit6_My_e-friend教案

Unit6 My e-friend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Learn the vocabulary: e-friend, wait a minute, send, email, live, Chinese, study, years old. 2. Learn the patterns: Do/Does…? Y es/No, … do/don’t/does/doesn’t. 3. Train Ss feel the different people’s different jobs. 教学重点难点 1. Learn the vocabulary: e-friend, wait a minute, send, email, live, Chinese, study, years old. 2. Learn the patterns: Do/Does…? Y es/No, … do/don’t/does/doesn’t.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S tep1 Warming-up G reetings and free talk. G reetings and free talk. L isten and write some words and sentences. L isten and write some words and sentences. C heck the answers. C heck the answers. S tep2 Presentation T: Look at the pictures, who are they? P lease guess. S: They’re Liu Tao and Wang Bing.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P lease watch the cartoon. Watch the cartoon. A 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fill the forms: A sk, answer and fill the forms. Peter-live in the UK, 11years old, can speak Chinese, studies Chinese after school, likes Maths and P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and swimming T each the new words: e-friend, wait a minute, email, send, years old, study, Chinese, live Learn the new words.

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我的教育故事案例— 信赖、尊重和鼓励学生 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不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源源不够的。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信赖、鼓励和尊重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个事例。 2010年9月,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第十小学工作,当时的我心里充满了激动,觉得这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那年我接手了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时在这个班上课有几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每每进教室,这几个学生总在教室嘻哈打闹迟迟回不到自己的座位,由于这几个人弄得教室一片嘈杂声。上课的时候不但不认真听讲还找其他学生讲话或搞小动作,导致我每节课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以为凭借我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和风趣激励的谈吐,能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于这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弄倒办公室进行教育:批评、背书、写检讨、活动筋骨、找班主任等,我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多大改变。原本笑脸的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有句话说得很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于是,我从细节入手,我发现班上纪律不好主要是那几个爱随意讲话、搞小动作的同学在捣鬼,有一个叫不白伟的同学(他也属于那种爱随意讲话,或搞小动作的那种)在班上特别具有号召力,于是我决定从他入手,为了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和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每次上课在做题时,我会走到他身边,他不会做时我会给予他提示,有时在他又想开小差的时候,用眼神提示他或走到他桌旁轻叩他的桌子,有时我也会提一些简单的他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让他回答,让他找到一点自信和成就感等。记得有一次讲到“路线问题”,他回答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对他的回答也作出肯定并表扬了他,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观察到他快速而又细微变化的眼神:高兴?感激?总之非常复杂,据同学们说,老师以前很少提问他,就因为他调皮捣蛋。后来我发现他渐渐地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教学设计》steam课例教学设计讲课稿

《制作小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充分利用沉与浮的知识,延伸到制作小船。 2.理解载重最大与船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能: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小船图纸,会画图,并讲述原理。 2.小组合作完成小船的制作,测试。 科学情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设计并制作小船 教学难点:设计小船 教学方法: STEAM课程是融科学、工程、技术、艺术、数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考量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还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感知船的特征,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探究小船制作需要重视的问题,设计小船的图纸,然后将图纸付诸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并测试小船承重。 学习方法: 本课是实践类课程,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讨论——实验的学习方法,讨论是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实践的前奏,只有学生才充分认识硬币、纸张是否沉于水特点基础上,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进行小船制作的设计探索,研究纸张承载最大的特性,才能设计相应的小船。制作环节是学生平时实验技能的

综合性应用,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运用沉与浮的关系,感受载重最大和排水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A4纸,剪刀,胶带,双面胶,硬币,水槽。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1.出示图片,幻灯片出示货轮,引出制作小船课题。图片中有很多轮船,他们是怎样运送货物的? 二、猜测实践,诱发探究 1.实验尝试一:请你猜测一下我们将一元硬币放到水里他会怎么样?学生操作,试一试。 2.实验尝试二:如果我们把这张纸放到水里,你再猜猜这张纸会怎么样?学生操作试一试。 3.如果我们用这张纸来做一个小船,让这条小船承压更多的硬币,你觉得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三、设计制作,小组合作 材料:双面胶、尺子、一元硬币、5角硬币等材料制作一艘货船(或小船),使其能承受最大的重量。 量化评价:设计,制作,团队协作,展示。 1.设计环节:时间5分钟,小组讨论,协作,设计草图,交流分享5分钟。 2.制作环节:限时15分钟,计时,教师巡查。 四、汇报交流,分享经验 1.测试交流:先介绍,再数数测试。教师总结。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案例王亚杰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人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内容分析】 1 《美国1787年宪法》选自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其中又以英国和美国为典型。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节课将要学习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而本课的中心内容是美国1787年宪法,它不仅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因此本课内容的地位十分重要。 2 美国1787年宪法标志美国联邦政府体制的建立,这一体制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使资本主义阵营扩大而且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善 3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将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在整个制度史上堪称典范,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4 美国联邦政府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分配国家权力,有利于权利的制约平衡,对防止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历程。 学习“1787年宪法”探讨美国1787年宪法和美国联邦政府体制建立的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其经验和教训,是其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美国独立之初的形势,了解1787年宪法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积极作用;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即“制衡”原则的具体表现)。 2、对比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代议制度、成文法于不成文法、权力结构、有无君主、总统与首相的产生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注意把史料的学习和历史结论的掌握结合起来,从具体的史料出发,运用比较法、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去得出结论,从而对美国1787年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作用和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787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为欧洲反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它是一部进步性和革命性的文献。 2、1787年宪法所蕴含的大量民主因素都是美国与美国人民、民主派人士的斗争分不开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为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要辩证地分析1787年宪法,要认识其局限性。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学情分析】

Unit-6-I'm-watching-TV-教学案例

I’m watching TV!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围绕现在进行时(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现在进行时是一个新的语法。这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通过学习 (Be+doing),进一步加深对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现在进行时的各种句型。 (二)难点:用现在进行时来描述一个情景。 (三)突破难点的措施:运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并适当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同时重视学生的活动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掌握现在进行时的构成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知识自学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地真实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七、教学过程设计及简述: Step 1: Greetings Step 2: Revision 复习学过的词组watch TV, eat dinner, do homework, make a telephone. 复习词组是要为运用马上要学到的现在进行时做语言铺垫。 Step 3: New words and phrases 让学生齐读,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词组。 Step 4: Leading-in 教师开始做动作,每做一个动作的同时,对自己的动作自问自答。如:教师做“写”的动作,同时说,“What am I doing? I am writing.” 做“读“的动作,同时说,”What am I doing? I am reading.” 做“跑步”的动作,说,“What am I doing? I am running.”让学生感受句子所表达的语境,找出现在进行时所表达的含义。 然后再引出三幅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并反复领读,让学生形成语感,并试着发现规律,找出现在进行时的构成。 Step 5:Presentation 老师问:What are you doing now? 帮助学生回答I’m having a class

(完整版)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课堂故事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如何以故事为载体,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不少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仅就文章细节和某些事实向学生提问,即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直接的或命令式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是必要的;但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无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成为师生间和学生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牛津英语教材的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意识的素材,从中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堂课的课题"Alittle,greenman"是一则故事,主要句型为动词过去式的结构。重点是故事的阅读理解,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质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以交际法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运用多媒体声、色、形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活动情境,交际的空间,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案例实录 1、利用话题,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What'syourfavouritething?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他们的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S1:Myfavouritethingisdoll. S2:Ilikefootballbest. 随后,我让学生猜猜:What'smyfavouritething?学生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很想知道我的最爱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想表现出自己非常了解我,于是他们的思考热情和发言欲望得以初步激发。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S1:Yourfavouritethingismoney.(你最喜欢钱。) (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S2:Yourfavouritethingisus.(你最喜欢我们。) (我点头说:Yes,Iloveyou.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这些书本上永远找不到的回答非常符合实际,表明学生的确了解我。这一话题的引出,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猜,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又为师生间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语言交际性的特征。 在引出了spaceship,本故事中一个重要因素后,我又以spaceship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 What'stheanothernamefor'spaceship'? S1:UFO. (原本我并没有百分百的肯定会有学生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可事实证明学生的知识面真广,教师不应该小看他们,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立即翘起大拇指予以表扬,其他学生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随后我又问学生: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参考Unit 6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以下案例在任务设计、阅读、听力教学等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提供给大家,供参考。在格式方面请根据所提供格式安排! Unit 6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Transportation”,围绕“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How far is it?”层层展开,并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编排了一系列凸现“交际功能(Talk about how to get to school)”使用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活动,让学生学会谈论如何到达某个地方,距离有多远,要花多长时间等等。这些活动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极具真实性,从而使学生的个人经历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图式,有助于学生对所获取的声音和文字英语信息的理解;有助于调动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兴趣和热情;有助于促动他们语言功能的使用;有助于提升他们为应用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结构等)的兴趣。 在教材编排上,Section A是基础,是底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语言;而Section B是Section A的扩展和引申,通过任务型听力来讨论交通工具及方式的最佳组合方式,并通过任务型阅读协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及方式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词汇:subway, take the subway, train, minute, how far, quick, leave for, half, past, bus station, bus ride, stop, bust stop, north, school bus, by boat, must, car, ill, worry 句式: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 How long does it take? It takes ten minutes.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It’s about 10 kilometers. 2.水平目标 (1) 能够谈论如何到达目的地。 (2) 能够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 (3)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3.情感目标 (1) 学会注重生命与安全;培养时间观点,学会珍惜时间。 (2) 了解朋友及家人的生活。 4.跨学科学习 (1) 社会实践:学习距离、交通方式的表达。 (2) 个性培养: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培养时间观点,学会珍惜时间。 (3) 跨文化研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及方式的异同。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目标的学习,学会谈论如何到达目的地,如何表达距离的远近,如何表达到某地花多长时间,并在生活实际中准确使用所学语言。 四、教法与学法 1. 采用情境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途径,使“英语学习任务化,学习活动生活化”,通过设置多样化的任务,巧妙注意任务的序列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从而培养学生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教学案例:案例三故事

2019年五年级教学案例:案例三故事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故事大意,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 2.能流利朗读故事。 3.能通过图片、举例以及上下文,理解文本中出现的重点短语。 4.能尝试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 能准确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资源: 词卡录音课件学生活动纸 教学过程: Pre-reading 1.教师播放The more we get together这首英文歌,并带领学生简单学唱。 2.教师可提些问题,与学生自由交流。 T: Who is your favourite friend in your class? What is he/she like? What do you often do with your favourite friend? Do you often go camping with your favourite friend? What do you do at camp? 设计意图:一首关于朋友的歌曲会放松学生的心情,尽快带着学生进入话题的学习。师生交流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复现了本单元的主要句型和相关词汇,对露营话题的谈论,引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相关活动短语的表达为学生理解故事做了语言上的准备。 While-reading 1.观察主题图,阅读故事起因 ⑴教师呈现故事的第一幅主题图,并提问:They are going camping.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Where are they?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人物和发生的地点等

基本信息。 ⑵阅读故事起因,理解核心词汇 ①教师出示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camp,理解故事的起因。T: Please read it silently.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Where are they?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camp的含义,并学习其发音。T: If you go camping, you should take you big bag thermos tend and some food. You should go outside and find a beautiful field. At night, you can eat outside and sleep in the tend. 教师通过提问: Do you like camping? 激活学生对camp的相关背景知识,为更好的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②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根据外貌的描写,找出故事的主人公Phil。 T: Please read the first passage and find: Who am I? Am I a boy or a girl? 设计意图:故事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构成的,学生在阅读第一幅主题图的文本后,了解了故事的基本人物、地点和故事的起因。抓住故事的核心camp 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其发音和含义,在和学生谈论是否喜爱露营的交流中加深对其理解。 2. 学生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⑴教师提问:Do you think they are happy at the camp? What do they do? 设计意图:边读边猜测能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在露营时是否快乐,以及所做的活动,在反馈学生猜测内容时,教师将学生说到的动词写在黑板上,为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梳理故事大意做好铺垫。 ⑵教师布置阅读任务1:学生默读故事,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活动填写在活动纸上。 ⑶同桌互相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阅读更能激起阅读者的兴趣,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默读文本,初读故事了解大意,在填写人物所做的活动中,检测了每个学生对故事主要事件的理解,在自主阅读、同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地理解故事内容。 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印证猜测。教师根据之前学生猜测情况的板书提问: Do they…? What else do they do? 明确故事中不同人物所做的主要活动。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案例

《美国独立战争》教学案例 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活动来导入新课:实行一次历史小测试,但学生必须交5角钱从我这里购买纸张。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英国向北美人民增加的税收,损害了北美人民的经济利益,从而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但是当我在课堂上实施这项活动时,学生都不吭声,只有个别学生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也要交钱啊。就不再言语。还有一个学生很快走上讲台,把五角钱交给我,就下去了。学生认为交钱时理所当然的事。这项活动设计的结果完全在我意料之外。 于是,在第二个班授课时,我调整了教案中的活动来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幅漫画:第一幅漫画是一对母子的对话,母亲说:连糖都要上税。儿子问:苦吗?第二幅漫画是一个学生问税务局的人:毕业证书也要征税吗?第三幅漫画是:一只母鸡代表美国正在下蛋,嘴里还说到:苦啊!苦啊!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正在用篮子接鸡蛋。这三幅漫画依次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过来。当第三幅漫画出现后,有的学生就笑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时我提出了问题:母鸡为什么会喊苦啊?有的学生就叫了起来:要交税啊!师:那交税为什么会苦呢?生:因为美国什么都要交税啊!生:英国人把美国当成了会下蛋的母鸡阿!师:是啊,英国的做法损坏了北美人民的经济利益,北美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 创设思路:《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对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是一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到英国的殖民统治防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区分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防碍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从而引发本国资产阶级不满,激起反抗,最终爆发战争。为突出这个区别,两节课都试图从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出发,利用文字、图片,通过学生对于感性材料的理解,再由教师加以引导,形成准确观点。 反思:第一堂课的设计只注意了情景创设的知识性和活动性,过度强调目的性,缺乏直观性、感染性,从而无法启发学生真正进入情景思考,最终形成理解;第二堂课从初中学生特点出发,重感性体念,利用好奇心引发求知欲望,兼顾了学生理性理解不成熟不深刻的现状,从生动有趣的画面引领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形成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准确理解。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故事案例分析 教育学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学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成长。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创意和挑战的。用真心换真情是班主任工作的精髓所在。用一颗平等的心与学生交往,尊重学生,讲求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真情互动,就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狭隘的爱。班主任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包容的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班主任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面对学生反复犯错误的情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地来一通批评,痛快固然痛快,但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稳定情绪,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自我改进,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适当的放手,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远比不信任学生,大包大揽,不留一丝空隙,效果要好;对学生教育目标的确定,不能主观臆断的采取高标准、严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赏识的爱。注重赏识教育,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STEAM教学案例小花灯的设计与制作

STEAM教学案例《小花灯的设计与制作》 东风小学林秋莉 设计依据:元宵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挂花灯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小花灯对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因而我设计了这样的一节STEAM课程。将工程技术、劳动技术、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相整合,并且将之前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拓展。 学习流程:自主设计小花灯,从小花灯的外观到内部结构: 1.如何搭框架——运用劳动技能,把花灯扎得又结实又牢固; 2.该用多少料——运用数学长方体体积、表面积公式估算需要用多少材料; 3.怎么样才会点亮——科学电路帮助我们点亮发光二极管; 4.如何更美观——中国传统绘画、装饰艺术可以让花灯更有年味; 5.怎样更有趣——为花灯精选一个谜语,再配上一首歌曲!大家一起猜谜。 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这些在STEAM理念下的学习来完成小花灯的设计和制作。 学习目标:通过从设计到制作小花灯的整个过程,希望学生的学会设计和探索的,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高段 材料的准备:设计单、发光二极管、导线、电池、电池盒、铁丝、彩纸、木棒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小花灯、第二部分为点亮发光二极管、第三部分为设计小花灯的外观,第四部分为安装小花灯。其中本节课的重点为设计小花灯和点亮发光二极管。运用到了多种学科的知识,比如科学中的电路的相关知识,以及劳动技术中如何运用电工胶布和剥线钳等一些工具的使用等。 第一部分:认识小花灯 1.通过观察小花灯的外观,激发学生想要自己设计小花灯的兴趣。 2.通过观察小花灯的内部结构,老师引导学生该如何将发光二极管点亮。 第二部分:点亮发光二极管 1.自主选择点亮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案例: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精品文档 . 教学案例11:美国的文化软实力 【案例呈现】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广播电视产业集团(时代华纳、新闻集团),控制着世界网络 媒体的发展趋势。最为重要的是,美国的这些文化产业部门享有着世界他国无法比拟的经济利润。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的出口额达6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仅《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利润就达18亿美元。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有一多半是从国外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美国文化通过包括影视、演出、展览和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服务贸易这一既公开又合法的渠道来占领中国的文化市场。 【案例点评】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产业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同时也是政治的较量,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的文化软实力既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促进了他的价值观的输出,成为影响世界、影响中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相对滞后,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既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也要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现代元素和核心元素,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变文化资源大国为文化经济强国,提升中国文化的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教学建议】 第一,该案例用于第三节第三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教学。重点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紧迫性。 第二,本案例使用可以与视频“美国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相结合,说明中美两国在文化的实力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Unit6

九年级英语教学案例Unit 6 英语课程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向适合英语教育的学生,它所谋求的不仅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情感、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英语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英语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来实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目标。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Go for it九年级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语法知识反复出现,逐步加深。被动语态在八年级上Unit 9 When was he born?出现,在本单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发明的历史,并用被动语态的过去时态来谈论这些发明的历史。本单元是在前一个被动语态单元基础上对被动语态的拓展和延伸。[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Key vocabulary: invent

b.Target language: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技能目标:训练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资料: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 情感目标:一些发明改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认识事物的多面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能听懂会说重点句型 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I think it was inve nted in 1876.难点为重点句型的实际运用及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按照上面的教学思路,结合中学英语的教学特点,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体现学生主体,关注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进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开发个性潜能,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能发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成功点。我们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运用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调整学习英语的情感和策略,熟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使课堂真正形成“乐说”“会说”“能交际”的氛围。案例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