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设计的概述

工业建筑设计的概述
工业建筑设计的概述

浅谈工业建筑设计的概述

[摘要]: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曾为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工厂建设对工业建筑设计也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应体现新特征,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工业生产工业建筑新思路

一工业建筑的创作误区

从某地某大型厂区(工艺要求较高)的投标方案可以看出,建筑师为了使厂房的外部形象得到改善,不顾工业建筑内部的使用要求而直接借鉴民用建筑的手法,将民用建筑立面处理的许多手法搬用到工业建筑的设计中主厂房外挂了花岗石和铝板,高达 2 m 的女儿墙将屋面钢屋架所形成的折线完全隐藏了起来,局部造型的处理与其内部的使用更是毫无关系,特意做出的一个玻璃幕墙的三角形转角,不但使用很不方便,也给工艺专业的管道布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烟囱的处理上,更是“花招迭出”,先做了四根 70 m 高的钢烟囱,在其外面又用弧形的钢筋混凝土将其包裹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造型,其原因就是“使厂房看起来不像一个厂房,烟囱看起来不像一个烟囱”。工业建筑其特殊的工业生产要求,注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民用建筑那样的外貌,否则就只能是扭曲其个性,也有悖于其正常的生产运转。在工业建筑方案设计中大量应用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doc

绪论 0.1 建筑设备工程概述 建筑设备是指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生产条件,与建筑物紧密联系并相辅相成的所有水力、热力和电力设施。建筑设备能够通过由各种机械、部件、组件、管道、电缆及其他多种材料组成的有机系统,消耗一定的能源和物资,实现某种人类需要的功能。这些有机系统大多依附于建筑物上。 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设备工程包含水、暖、电三个专业的内容。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是与建筑主体工程相辅相成的重要建设过程,此过程一般可描述为识图—施工。“按图施工”成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主要工作方针。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通读相应施工图,然后完成工程备料、施工组织、选定工作面、工程实施等各项工作。 0.2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概述 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包括: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和建筑设备施工图识图顺序与方法的选择。 0.2.1 前期知识、能力要点准备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相应基本知识 (1) 具备建筑构造识图制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概念及基本画法。 (2) 掌握建筑识图投影关系的概念。 2. 具备画法几何的相应基本知识 (1) 掌握画法几何中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2) 具备将平面图转换为轴测图的基本能力。 3. 具备空间想象能力 (1) 具备将平面图、原理图或者系统图中所表现出来的管道系统在脑海中形成立体架构的形象思维能力。 (2) 具备通过文字注释和说明将简单线条、图块所表达的给排水专业的图例,等同认识为本专业不同形态、不同参数的管道和设备的能力。 0.2.2 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初步了解 建筑设备施工图,特别是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建筑设备施工图包含的系统较多,在识图过程中,不宜过早进入具体的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识图,一般需要先期阅读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和图例等文字叙述较多的图纸,建立起本套设计图纸的基本情况、本工程各系统的大致概况、主要设备材料情况以及各设备材料图例表达方式的综合概念,然后再进入具体识图过程。 各建筑设备图纸基本情况相差不大,下面就以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为例,对建筑设备施工图情况做初步的了解。 1.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是为了在一套图纸中能快速地查阅到需要了解的单张图纸而建立起来的一份提纲挈领的独立文件。以给排水专业的图纸目录为例,在本书所提供的某综合楼建筑的给排水专业施工图中,第一张图纸就是目录。识图过程从阅读图纸目录开始,这有助于帮助工程人员熟悉整套图纸的基本情况。图0.1所示为图纸目录。 图0.1 图纸目录的组成 (1) 给排水工程施工图图纸目录的内容一般有:设备表、材料表、设计施工说明、平面图、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和详图等。 (2) 一般因不同的设计院、设计师的传统和习惯不同,目录内容编制的顺序会有所差别,不过一般会按照说明—平面图—系统(或原理图)—大样、详图的基本顺序进行编排。

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谢明哲

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 谢明哲吴佶骏吴双月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从工业建筑外壳设计的定义出发,阐述外表皮设计的重要性,并结合重庆江北烟草公司烟草物流配送中心与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区配套厂房两个设计项目,总结现代工业建筑外壳创意设计要点。 关键词:外壳地形信息技术 MODERN INGUSTRIAL BUILDING SHELL CREATIVE DESIGN Xie Mingzhe Wu Jijun Wu Shuangyue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Beijing 100176, China)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shell design,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graphic design, and combining the chongqing jiangbei tobacco company the tobacco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design and the caofeidian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general workshop design two design projects,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shell creative design. Keywords:V oldemort shell,Terra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1.工业建筑外壳的定义及组成 工业建筑的外壳通常意义上是指工业建筑所有的外围护部分,包括屋顶。 工业建筑的外壳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以提供一个安全合适的工作空间。 工业生产对建筑的高度以及跨度的要求,使得结构性元件主宰着工业建筑的整体,结构选型、轴线以及柱网的布置成为建筑外壳设计的先决条件。 外墙面和屋顶不仅起着封闭空间建筑的作用,通过采光窗的分布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作为设计师,我们还要为那些在厂房内工作的员工考虑,我们必须考虑相应的采光、防嗮、节能措施。在大的工业建筑中,考虑到窗墙比以及采光效率的因素,我们不得不考虑屋顶采光以解决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屋面作为作为第五立面来处理。 在工业建筑中,生产往往对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噪音)有些特殊的要求,这就使得建筑外壳需要良好的隔热、保温、防噪、通风换气等构造。这时,我们必须结合热工及其它专业,良好、仔细、精确的规划以及建筑外壳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 2.工业建筑外壳设计的重要性 做工业建筑外壳的设计师从一开始就必须对付大量的被认为是限制条件的决定因素。人们通常会认为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只能形成某种固定样式的外表面特征,它几乎不会给设计师留下任何有创造性的设计空间。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尤其是最近的30多年来的工业建筑设计探索与实践证明了正是由于那些被认为是限制条件的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导致了工业建筑外表皮的多样性,这同时也使得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有了更多的创意与自由度。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工业建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出现的工业形式造就了新的建筑外表。 今天,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的意识已经改变,如何有效利用阳光、空气与水来与环境和谐;如何利用建筑外表面来明确一个企业的属性以及提升公司的形象,这些都使得工业建筑的外壳设计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挑战性。 研究现代工业建筑的外壳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工业建筑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的建筑设计与技术也应随之相应改变,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3.外壳创意设计要点 不同的工业企业要求不同的建筑外壳,例如生物制药以及电脑芯片的生产厂房要求无尘车间,在这种条件下建筑外壳的设计就不得不满足严格而苛刻的密封接头条件。 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的工作就必须考虑工业建筑这些工艺上的要求,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工业建筑的地域特性以及行业特色。 第一作者:谢明哲,男,1971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国家一 级注册建筑师。 E-mail:xiemingzhe@https://www.360docs.net/doc/7011265996.html, 收稿日期:

2021年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2021年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1前言 负责建筑设计这一方面的员工按照建筑规划方案把建筑的具体意思表达出来叫做建筑设计的具体意思表达出来叫做建筑设计,设计师需要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创意和想象把建筑的特点完美地表达出来达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与想法越来越多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建筑老套设计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了法满足当前的需要了,而且它老套,单一,只能把当代流行的一些东西做简单设计一些东西做简单设计,这些都是不可行的。我们要想做进一步提升步提升,将人文化、科学化的建筑完美的表达出来,就必须实行建筑设计的创新行建筑设计的创新。 2新时期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2.1进行前期的考察工作 新时期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止局限于一个方面的创新新时期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止局限于一个方面的创新,它每一个环节都有可以值得提升的因素每一个环节都有可以值得提升的因素。比如在要设计建筑之前前,就要认真地观察并且详细分析所要设计的对象,看它到底适合哪一种方案适合哪一种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行业,要想评判这个建筑的设计成功或者失败建筑的设计成功或者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创性,当然首创性也不是针对某一步骤才会有的然首创性也不是针对某一步骤才会有的,它贯穿在整个建筑设计当中设计

当中。所以,不能一知道对象后就急于创新,先要对事物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做一个充分的了解,把握整体的情况,再根据建筑自身的特色将更趋向于实际将更趋向于实际,让人们易于接受的设计方案筛选整理出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只有创新的方案适用于所要设计改进的建筑建筑,接下来的工作才是有效的,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2.2筛选有效性 通过在建筑设计之前的充分了解后通过在建筑设计之前的充分了解后,建筑设计人员就能把自己所构思的符合应用的创新一一列举出来把自己所构思的符合应用的创新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挑选出最适合的那个设计方案。但这当中也存在着偶然事件中也存在着偶然事件,就是在不经意间偶然产生的创新方案,这种创新设计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在选择筛选的过程中这种创新设计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在选择筛选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做参考一般都是做参考。那么对有效方案的选择就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走冷门路线种是不走冷门路线,不是设计师执意的凭着自己个人的想法来设计的来设计的,这种设计方案符合绝大多数人们的审美观念与要求求,当然这种创新设计方案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二种方案需要设计师将实际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设计师将实际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外部环境也包括很多方面面,比如说建筑周边建筑的整体风格,还有这座城市所要表达的整体人文环境等等的整体人文环境等等。建筑设计师在准备创新方案是也要把这些因素考虑进来这些因

工业类建筑设计收费标准

建筑设计收费标准【参考】 一. 住宅类收费 1 按费率收费,为概算投资造价2.0~3.0% 收取。 2按面积收费则分类如下:(上限为采暖地区) 3多层住宅(含六跃七跃层): 方案: 3 元/M2 2.5~5 元/M2 扩初:7~12 元/M2 施工图:16~25 元/M2 4小高层住宅(八~十一层,含十一跃十二跃层)4.5 方案: 4.5 元/M2 3.5~8 元/M2 扩初:10~16 元/M2 施工图:22~32 元/M2 5高层住宅(十二~三十层) 方案: 6 元/M2 5~10 元/M2 扩初:14~19 元/M2 施工图:30~38 元/M2 6超高层住宅(三十层以上) 方案:8 元/M2 起 扩初:17元/M2起 施工图:38元/M2起 7别墅 方案:12 元/M2 8~20 元/M2 扩初:20~40 元/M2 施工图:40~80元/M2 说明: 1.上述取费中扩初和施工图均为全过程收费。 2.上述取费已考虑一定的经验套用率, 3.通常按小区规模作如下调整:总建筑面积V 5万M2系数为1.2; 5万M2<总建筑面积V 20万M2,系数为1.0;总建筑面积〉20万M2,系数为0.95.

4.单栋或数栋别墅的收费单独另定。 5.上述费用未包含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 6.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标准按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收费执行。 7.上述费用未包含总图费用, 8. 室外总体造价通常为建安总造价的5%~10%, 9.总图费用通常取室外总体造价的2%~3%。 10.地下室及人防,普通地下室设计取费按35元/M2,人防地下室设计取费按 45 元/M2 11.独立地下车库,设计取费35~45元/M2, 二教育类建筑 (上限为采暖地区) 1 中小学建筑 1 ) 教学楼及行政楼: 方案:8元/M2 7~9元/M2 扩初:16~22 元/M2 施工图:35~45元/M2 3)综合实验楼: 方案:10 元/M2 9~12 元/M2 扩初:22~32 元/M2 施工图:45~65元/M2 4)教学楼及行政楼: 方案:11 元/M2 10~12 元/M2 扩初:24~30 元/M2 施工图:50~60元/M2 ; 5)综合实验楼: 方案:12 元/M2 11~15 元/M2 扩初:26~36 元/M2 施工图:55~75元/M2 ; 6)图书馆、礼堂、体育馆按概算造价2%~3.5%: 或者方案:13元/M2 12~16元/M2 扩初:28~40 元/M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顾雪霏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顾雪霏 发表时间:2018-10-22T14:42:24.01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作者:顾雪霏 [导读]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高效、适宜、健康的空间利用。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建筑的发展逐渐体现在各个行业中。建筑行业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工业建筑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及精神愉悦的功能要求较为明显,所以工业建筑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贯彻中要求较高。传统的工业建筑中存在诸多问题,为工业建筑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贯彻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工业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述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高效、适宜、健康的空间利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一般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绿色建筑是一个能够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在使用和建设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或降低不良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使用和外观可与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成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应具备必要的绿色意识。 2传统工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质量问题 对于工业建筑而言,假设建筑设计阶段对建筑质量设计工作不加重视在,则必然会影响工程实际施工质量。作为工业建筑工程的初始阶段,需要保证设计方案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对于传统工业建筑设计内容来说,仅仅满足于常规性的需求,并没有为企业未来发展阶段提供适当的空间。例如,对于工业建筑选址阶段,对于实际的占地面积、空间利用形式以及建筑物所提供的各种功能没有进行全面分析,造成实际施工完成的建筑物与设计方案之间存在较大出入,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假设设计人员对于工程成本控制能力不强,则极易造成工程资金的浪费。假设对建筑物结构、材料等因素处理不当,不仅增加工程成本,同时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2工业建筑的外墙设计对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的问题 工业建筑规模大,使用时无法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同时使用光照可以减少照明阶段的电能损耗。工业建筑在屋顶上使用透光材料,无法满足使用阶段的光强度要求。墙体材料选择保温材料,对减少使用阶段对燃料的需求无法满足,没有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墙体材料在选择时要具有环保性能,保证在使用期间,不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释放污染。节能建筑材料也应满足重量的安全标准,如果组件的重量过重,对基座产生压力,则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使用。 2.3环境污染问题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逐渐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促使建筑市场所有建筑企业逐渐转变传统作业形式,向环保节能方面靠拢。然而,实际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工业建筑设计的转变导致诸多污染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则是设计人员不能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不能更加深入化、彻底化做好污染问题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一定程度破坏自然环境。 2.4管理方面的问题 工业建筑企业在对建筑施工理念方面的管理也并不重视,尤其是对于满足绿色建筑理念方面,没有合理的结构体系,从而导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方案无法得到应用和落实,需要进行优化,要从整体结构和实际情况出发。管理体系与方案是建筑企业最根本的要求,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方面,一旦缺少管理制度,就会产生与其他建筑相比更加严重的能源消耗,给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危害,不能保护建筑所在区域的安全性,易发生安全事故。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措施 3.1工业建筑整体环境的体现 对于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建筑的整体布局为基础,进行全面的设计,然后建设,并需要编制出与整个工业生产可行性相结合的报告,同时在建设计划中做出与成本相结合的水文,地质,气象和地形特征的详细规划。在进行工业建筑规划中,首先要建立一个抽象的模型,在根据以往的实际建设经验,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采用线性空间布局,设计出静态空间体系。为了确保有效的使用资金,确保工业废水得到有效的处理,以达到工业建筑节能的目的,还必须进行合理布局,特别是对于石油行业,油库,装卸区域的地方来说,排水、水滴、泄漏和含油废水的排放,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水资源严重被污染,为了防止水被污染,我们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污水处理的区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而且减少了成本的投资。 3.2加强绿色工业建筑设计工作,降低绿色工业建筑设计风险 绿色工业建筑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过度注重绿色设计反而违背了工业建筑设计的初衷,所以应进一步强化绿色工业建筑前期的设计工作,在传统工业建筑设计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绿色设计。通过前期进行绿色节能等风险报告及统计,控制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风险性,有效降低风险。绿色工业建筑设计还要时时对工业建筑设计进行监控,通过严格风险评估的程序,来实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工业建筑整体环境的绿色节能设计 对于工业建筑的设计,总体环境主要是指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区域地质、水文、气候、地形等条件,综合工业生产的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有效分析。具体而言,首先是建立开放空间形象和集中的建筑布局。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建筑基本上采用线性空间布局,构建了开放的、动态的空间系统。 3.4基于环境保护条件下的工业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具有内在复杂性,在我国实施绿色设计还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应从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工作出发,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经济的现状,逐步推进绿色设计工作。在新时期,工业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其基础上不

建筑工程设计协议书

建筑工程设计协议书 工程名称:_________ 委托单位:_________ 设计单位:_________ 设计编号: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 建设单位(甲方):_________ 设计单位(乙方):_________ 为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国家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规定和_________批准的计划任务书,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规模,投资额,建设地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_________工程的设计项目,建筑安装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批准总投资为_________元,建设地点在_________。 二、甲方的义务 1.甲方应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乙方提交业经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工程选址报告,以及原料(或经过批准的资源报告),燃料,水,电,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和能满足初步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需要经过科研取得的技术资料。甲方在_________

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施工图设计前,应提供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能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勘察资料,施工的条件,以及有关设备的技术资料。甲方对上述资料必须保证质量,不得随意变更。 2.及时办理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审批工作。 3.在工程开工前,甲方应组织有关施工单位,与乙方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工程俊工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参加竣工验收。 4.在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时,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在生活上予以方便。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因技术上的特殊需要进行试制试验,所需一切费用以及为配合甲方到外地的差旅费均由甲方负责。 5.甲方必须维护乙方的设计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重复使用或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甲方有义务保护乙方的设计版权,不得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 三、乙方的义务 1.乙方必须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初步设计文件;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技术设计文件;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以前,向甲方交付施工图设计文

工业与民用建筑分类

表一:民用建筑分类一览表

表二 工业建筑分类: 按生产性质分——黑色冶金建筑、纺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建筑、化工工业建筑、建材工业建筑、动力工业建筑、轻工业建筑、其它建筑 按厂房用途分类——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附属储藏建筑等 按厂房层数分类——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厂房 按生产车间内部生产状况分类——热车间、冷车间、恒湿恒温车间等 表三建筑按建筑物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砖木结构——一般用于单层建筑及村镇住宅 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即砖混结构)——一般用于6层左右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工业建筑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及大跨度建筑 钢结构——一般用于超高层民用建筑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 表四(防火规范用): 建筑分类表(按一类二类分)名称 一类 居住建筑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高级住宅 公共建筑 1.医院 2.高级旅馆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二类 居住建筑 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 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注:因在该处“表格”不能形成,数字有点不整齐) 参考资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五:我国现行住宅层数划分标准低层:1-3层 多层:4-6层 中高层:7-9层(应设置电梯) 高层:10-30层(执行高规)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论文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创新 摘要: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生产起到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而工业建筑以建筑物的形态作为工业生产载体,直接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壮大,因此,工业建筑施工技术与工业生产对人类社会推动的作用是同宗一脉的。为了升华工业建筑的社会贡献值,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要在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推陈出新,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与手段,引导工业建筑施工朝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从而保证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将从工业建筑施工的桩基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和防水技术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这三种重要施工技术手段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方法,对于相关的工程施工,可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现状技术创新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ve helped push, and industrial building to building form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carrier, and directly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refore,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promote human society is the role of a pulse of their father. in order to sublimate industrial building social contribution valu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new, by introduc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

最新工业厂房规划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1 2 一、概述 3 1.自然条件柳林县位于山西省中西部边缘,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东与 离石、中阳交界,南和石楼为邻,西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等县隔河相望,4 5 北和临县毗连。县境东西宽42.25公里,南北长54.75公里, 6 110°29′4—111°05′,北纬37°08′5—37°37′之间。县域总面积1288平 7 方公里。境处吕梁山脉西部,黄河东岸。地势东高西低,沟壑纵横。三川河 8 由东向西流经县境中部,注入黄河。把全县分为南、北山区。南山主峰尖山子, 9 海拔1293.3米,北山主峰王老婆山,海拔1525.2米,为全县最高峰。河两 岸为河川平地。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均温10℃,一月均温-7℃,七月均温10 11 22.7℃,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12 2.项目地块状况江苏生辉木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泗阳县木业园区。 由生产区,生活区两部分构成。用地面积124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72平 13 14 方米,西临何庄路,南临规划工业区路,北靠徐淮路,基地成不规则梯形。 15 3.规划内容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工业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16 该项目地块的生产及其商业、办公配套的规划设计。 17 4.市场背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工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 18 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厂房、商业、办公的需求 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19 20 二、设计依据 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2 23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浅谈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 发表时间:2018-09-03T16:15:18.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隆芳莉[导读] 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公共建筑设计最能体现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目前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但要想在设计中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设计的创新。而建筑结构的更新、生态技术要求和新老材料的开发,促使建筑师不断地进行建筑技术设计的创新。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创新;引言:公共建筑顾名思义是在公共场所建设的,用来服务社会和大众,主要包括办公类建筑、商业类建筑、科教文卫建筑、交通建筑等等。而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建筑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1.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特点1.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经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在这种科技及技术的支持下,才使得在公共建筑设计和建设的构思方面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者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种类的软件构建设计模型。 1.2风险性和首创性首创性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二是对已经的设计进行改良。而创新往往与风险并存。公共建筑的创新往往具有很多不定性的风险,在使用新技术时,其理想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不仅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能确保成功率,另外在资金投入中都比较大,耗时长,设计难度也比一般民用建筑高。 1.3标志性和地域性公共建筑设计服务目标群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不能独立于群众的审美而存在。不同地域,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其设计的风格也有很大不同。所以设计的公共建筑是否能够与当地的社会民俗文化充分融合,是否符合当地普通大众的审美观念,也是公共建筑的价值体现之一。 2.公共建筑设计的技术创新2.1结构技术创新结构的构造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制约和促进建筑形态创新的主要因素。通过结构进行的公共建筑形态创新主要包括发挥技术极限、挑战重力的结构形态;运用结构特性、营造动感的结构形态和展示设计内涵,塑造细部的结构形态三种形式。 2..1.1挑战重力的结构创新一直以来人们都以建筑的稳定与坚固为首要条件,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地球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挑战重力始终是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创造的巨大穹顶就是古代建筑师挑战重力的结果。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建筑形态的塑造,这种转变,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现的愈加明显。到了2010年,这种情况被迪拜塔以828米的惊人高度推向了顶峰。 2.1.2营造动感的结构创新对于人们的心理上的要求,在建筑方面,我们一直都会尽量避免松散、摇摆和带有弹性的结构形态。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不再钟情于稳定的结构形式,为了迎合新潮流而制造建筑结构的动感,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场地鸟巢就是最好的例子。 2..1.3塑造细部的结构创新无论是哪个时期,人们都表现出对细部的追求,这种冲动来源于对理性力量的崇拜,这种来源于人类内心意识的力量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例如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他就是一个使用结构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刻画的典型实力。他以一种间接、精确的设计方式,对建筑的细部构件进行提炼,在每一个细部处理与节点连接上都进行精确的推敲。这使密斯的作品具有一种精致、高雅、纯净的美,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塑造建筑细部结构的完美典范。 2.2生态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共建筑的使用,面对公众人群,其使用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其附近人群的健康水平。 2.2.1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由于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建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有害物质,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室内生态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生态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2.2.2巧多样的采光技术从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对光线已有一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不满足与单纯使用窗户来采集和控制光线,尤其是在人流密集,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单纯的窗口结合传统电灯采光不但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利于节约能源。因此新型的公共建筑设计在采光技术上进行改革,既利用自然光线,节约能源,又不能完全受自然光线的限制,要对自然光线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公共建筑设计的采光创新。 2.2.3节能健康的自然通风现代人基本上都有“空调病”,因此,在满足人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能源消耗,利用自然的能量来为建筑内部通风,是公共建筑设计生态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不但结合了环境效益和经营效益,更为建筑内部的人们提供了自然的空气环境,同时也为公共建筑的形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建筑语汇。 2.3材料技术创新

工程设计概况

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地上六层,房屋高度为18米总高度为21米 本工程结构型式为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地上为一类,地下为二B类,出厨房卫生间为二啊a类。 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一般说明: 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a.甲方提供有关资料及选中的建筑方案 b.运城市盐湖区凿井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c.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0)(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本工程设计所用的标准图: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修正 版)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04G101-3

e.自然条件:基础风压为0.4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为0.25KN/m2,标准冻土深度为0.48m。 3.本工程图示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4.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5‘各工种应密切配合,及时预埋管线,及时校验预留洞和预埋件位置,大小,避免后期凿打而损坏结构。 三.地基及基础工程 1.场地为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2.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3.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采用地面粗糙度为B类 基本雪压为0.25KN/m2,标准冻土深度为0.48m。 3.本工程图示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4.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5‘各工种应密切配合,及时预埋管线,及时校验预留洞和预埋件位

工业厂房设计说明

{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一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大浦开发区,地块位置:盐浦路以东。地块南侧,北侧,东侧为其它规划厂区,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包括综合楼、生产厂房、仓库、配电房、门卫值班、消防泵房室。整个地块靠近金桥路、临浦路和G25长深高速,周边交通系统发达,市政配套设施完善,显现出了该地块优势的地理位置。 二 >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厂区设计内容和要求 2、基地与周围地块用地红线图 3、江苏省连云港市城市规划管理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 4、< 5、国家及省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 三 >设计指导思想 本方案力求创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简洁明快,造型新颖别致,整体统一的现代化示范工业厂区。 四 >总平面设计 总体规划完整,分区明确、合理,主要出入口设在地块西侧的盐浦路上,方便厂区的交通,货运。 a、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精心地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风格的形式、力图创造出一个综合体现社会效益良好,经济合理,环境优雅的崭新厂区。 b、创造高品质的厂区环境,以适应21世纪文明健康生活的需求,以合理的设计带动厂区全面走向现代化。 c、以建设文明安全和谐厂区为目标,注重厂区与宿舍办公的关系,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厂区生活环境。 ; d、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思想,使其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该厂区的地形地貌,要分头处理好居住区竖向设计和排水系统,构筑厂区良好而独特的生态环境。 3 .单体的体现 以创造出具有大众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厂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设计指导思想,力争在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达到科学性,增加高科技与新技术含量,起到示范作用,满足现代发展要求。 四 >规划整体框架 1 . 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考虑到场地周围的现状及规划设计的要求,将厂区的主入口设于盐浦路上,这样方便人员的货运交通的运输,更能体现出交通组织规划的合理性,生产厂房沿厂区道路,向东,向南延伸,方便生产,行政办公及休息区域设在厂区的西北角,靠近盐浦路,依托盐浦路的交通和绿化,使得该区域形成良好的小环境,另办公楼入口处的草坪绿化,更大程度的体现企业形象和文化,各个建筑单体之间通过规整的道

建筑工程设计

一、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等级如何划分、建筑业有那些种类的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何? 1、建筑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一、总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60号令),结合建筑工程设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中建筑工程设计是指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与单体设计。即建筑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室外工程设计、建筑物构筑物设计、结合城市建设与民用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设计及住宅小区、工厂厂前区、工厂生活区设计等,以及上述建筑工程所包含的所有相关专业的设计内容:如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各类管网管线设计、园林绿化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与装修、动力、煤气、道路、消防、保安、通信、防雷、建筑智能化设施等设计内容。 (三)建筑工程设计资质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边远地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如确有必要设置丁级设计资质,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建设部同意后方可批准设置。 二、分级标准 (一)甲级 l、从事建筑设计业务6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项工程等级为一级或特级的工程项目设计并已建成,无设计质量事故。 2、单位有较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 3、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8人、8人、10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均不少于3人。 4、获得过近四届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优及以上级别评优的建筑设计三等奖及以上奖项不少于3项,参加过国家或地方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及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工作或行业的业务建设工作。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键全。 6、达到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7、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专职技术骨干每人15平方米。 (二)乙级 1、从事建筑设计业务4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不少于3项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上的工程项目设计并已建成,无设计质量事故。 2、单位有社会信誉以及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不少于50万元。 3、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6人、6人、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均不少于1人。 4、曾获得过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优及以上级别评优的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及以上奖项不少于2项。 5、有健全的技术、质量、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管理等制度。 6、达到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7、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专职技术骨干每人15平方米。 (三)丙级

工业设计院走向综合性设计企业的创新与实践

工业设计院走向综合性设计企业的创新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07年5月10日出处: 我国的大型工业设计院,大都是在建国初期借鉴苏联模式组建起来的。长期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工程设计的排头兵,各自都具有很强的行业优势。但是,大多数单位原有的服务功能单一,组织结构封闭,单位的体制、机制、经营模式、管理水平等,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进程中,工业设计院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推进设计行业改革以来,各大工业设计院经历了从收取设计费到取消事业费,从全面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全程改革,又在世纪之交,与政府部门脱钩,由事业性质改为科技型企业。这一系列变革,不仅使工业设计院获得了走出困境的条件,而且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单位的体制、经营模式、组织结构、服务功能、质量技术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工业设计院在保持原有领域设计优势的同时,还为民用建筑、市政建设等,做出了新的贡献。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名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元国际),是我国“一五”时期建立的国家工业设计院之一,与其它大型工业设计院一样,有过辉煌的过去和走向市场经济以后的困扰。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机械行业基本建设任务相对饱和,设计需求日益减少,任务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必须自己找米下锅,自谋生存发展成了当务之急;二是不调整业务范围和结构,很难找到米下锅;三是不彻底改造自己,就是有了米也难以下好锅。面对严峻的市场态势,中元国际审时度势,以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目标出发,从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实施了包括调整业务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在内的企业化改造措施,同时大力发展专长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元国际已经从一个专业设计院转变成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服务的综合性设计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中元国际的变化,是我国工业设计院走向市场的一个具体事例,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拓宽设计领域,形成工业、民用、能源三大支柱随着机械工厂设计任务的逐年减少,中元国际发挥原有优势,继续承担了过去设计厂项的改扩建设计。但是仅有这些任务,仍然吃不饱。特别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技术改造设计来说,力量富裕。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民用建筑项目在近20年间发展迅猛。面对这种情况,中元国际一方面继续抓住机械工业设计不放,并且将机械工厂设计技术扩大应用到制药、包装、建材、轻工等行业的设计中,积极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服务。另一方面,及时投入相当力量发展民用建筑设计。开始时难度很大,北京市有的是一流的建筑设计院,此时就从小项目做起,从精心做出优秀设计方案下手,积极参加方案竞赛和投标,认真为用户服务。同时从长计议,采取了调整组织结构、充实民用建筑设计力量等措施。经过努力,做出了许多业绩,终于使中元国际在强手如林的北京等民用建筑设计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中元国际凭借对热力工程、城市煤气工程、工厂动力站房设计的丰富经验和完善的配套设计能力,承接供热厂、热电站、供热管网和热电气联产工程,已完成的40多个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近几年,又将能源与环境工程相结合,开拓了为净化和保护环境开展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设计。现在,中元国际的设计任务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机械工厂设计转变为工业工程、民用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三大支柱。近几年,这三类工程设计的比重,按合同收费额的份额在25~45%、45~65%、10~20%的范围内浮动。二、延伸业务范围,实现业务功能多元化过去,中元国际的生产业务主要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承担过一些机械行业的发展规划,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

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发表时间:2018-05-22T15:52:28.1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张川毅[导读] 摘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要求,将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 上海众鑫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 200083摘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要求,将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可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 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要求也包括精神上的要求。 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作用,因此建筑设计又称为先行专业或者主导专业。中国建筑市场高速发展的现状使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建筑太过快餐化,从方案到施工图,三五个月是很常见的,国外同行作同样的设计可能要3年~5年。这个“中国速度”并不是由中国建筑师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是中国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这就更要求中国建筑师具有学习精神和综合性思考能力,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建筑设计可以被看作是建筑师实现个人艺术追求的一种手段。与绘画、雕塑不同的是,建筑设计不是建筑师个人橱窗里的收藏品,建筑需要服务于大众,需要多方参与。有时候一个很不错的创意和理念,也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时间、造价甚至业主的喜好而不能贯彻下去。人们常说,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很多因素都是建筑师所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能奢求在一个建筑里实现建筑师所有的个人理想。抓住主要矛盾、合理利用技术、适宜的简化是实现理想的一条曲折的路。 广义的建筑设计是设计一个建筑物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涉及建筑学、结构、给排水、电、煤气、暖、通、消防、自动化控制受理、声、光、热学及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的工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上一贯遵守的“实用、经济和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它的含义和内容也会有所发展和变化,如对“实用”将会有新的要求;“经济”的含义也已从个体建筑造价扩大到“少花钱多办事,少花钱办好事”;对室内设施和能源开支等综合经济效益进行统一考虑;“美观”也不仅在于建筑造型或色调、装饰等概念,地方风格、民族传统、时代面貌等也远远超过原来“美观”的范畴,使建筑设计向新的高度发展。建筑设计的核心,是要寻找解决建筑中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 摒弃简单粗暴模仿,务实解决问题。谈及建筑的人文精神,有时会被简单理解为形式的模仿。比如国内著名的“福禄寿”天子大酒店、五粮液大楼、沈阳方圆大厦就是其中的代表。简单粗暴的形式模仿,短时间内实现了利益,但降低了建筑的艺术品位,不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建筑设计要从深层次上挖掘精神内涵,务实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崔恺院士的康巴艺术中心,组团形式上保持了藏式街区的传统,将建筑布局打碎,既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老街区的共生,又保留了艺术建筑的独特美感。再例如现在的住宅户型设计,不满足停留在功能合理层面,更多地关注了几十年内的户内人口结构变化对户型设计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设计。半个世纪前,当国际式建筑风靡全球后,建筑评论家们就大声疾呼,建筑师必须仔细分析建筑所处的环境,让建筑生长在它所处的环境里,融入当地的文化,而不是把一个现成的建筑“摆”到那块土地上。 从实际出发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关键,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一个建筑物的形式取决于设计者对客观因素认识后的主观反应。例如:建筑所在地的地质、地貌、气候鞥自然条件,城市规划部门对所建建筑物的特殊要求等。如果设计者潜心观察实际情况,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独特的设计手法融入客观的条件中去,所设计的产品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而且会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避免千篇一律。建筑师通过形象的创造引人联想,使人既回归过去又存在于现在,又对未来的世界产生追求、探索的和向往未来、使其所设计的建筑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意识形态化的产品,建筑师的空间、环境创造又离不开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地质地貌、风土人情和历史的变革,同时必须满足业主的要求。 做好建筑设计还须树立整体观念或全局观点。建筑物是组成城市体型和环境的主要成分,要求设计者必须从城市体型、环境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建筑设计。同样,考虑一个建筑群对各个建筑之间的关系,考虑一个单体建筑对各个局部、各细节的关系,也都要有整体观念。设计工作是很多人共同协作的,每个人可能只负责一个局部的设计,某一局部设计有时从局部角度看是正确的东西,而从整体角度看就不一定正确,这就需要首先照顾整体。因此,不仅设计总负责人要有整体观念,每个做局部设计工作的人也要有整体观念。做好建筑设计还要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因为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改、演化的过程,设计者面临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一个设计方案如果修改来修改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老是顾了一头就顾不了另一头,“捉襟见肘”,找不到一条能够兼顾各个方面的出路,那就要冷静想一想,是不是设计思路本身有问题,就要下大决心,跳出原来的圈子,从根本上否定这个方案,试探别的思路。思路正确,很多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常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沈蒲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例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日本建筑学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天津大学出版社 [3].童寓.《近百年西方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