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散文系列作品

红色大散文系列作品

【篇一:红色大散文系列作品】

“八一”愈渐临近,犹忆血火峥嵘。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更加怀念

在民族危难之际高举义旗,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先辈们。近

读贺捷生将军新作《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沉甸甸》,文中那些凝聚

着生死、牵拽着命运的革命历史细节,不禁令人心灵震颤、神思感奋。作为一名曾经历硝烟并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的军人,品读她的作品,我再次感到中国革命史与我们如此亲近,信仰的力量如此坚韧

而持久。

同贺捷生将军的一系列“红色大散文”一样,《今天谈信仰为何变得

沉甸甸》是一篇笔调沉静、感情炽热的思想教育散文,也是一篇立

意清新高远、语言亲切质朴,让人过目难忘的美文。文中,她从一

些人社会属性(责任)淡化、理想偏移、信仰滑坡的现象谈起,回忆中

国革命史上那些永远都不该被遗忘的往事,记述长歌当哭的革命家史,用啼血的文字昭示呼唤信仰,昭示后人。血与火交织的一抹殷红,成为这篇文章挥之不去的悲壮底色:就在贺龙和战友们为革命

征战正酣之时,其家乡却横遭敌人烧杀屠戮,惨至十室九空。空前

的罹难和巨大的牺牲,没有让这位革命家和他的战友们产生丝毫的

退却,反而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如磐石,为革命胜利愈战愈勇。很快,贺龙麾下的湘西三千子弟以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南昌起义的主力,成

为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军队的基石。悉数中国革命史,从贺龙投身

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贺氏宗亲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050人!正如一

位诗人所言,那些烈士们“被掩埋做了永远不出土的根须/却只见藤子

领着芬芳的花朵/爬满陌生人家的窗台”。如若说悲壮触动良知、良知

唤起信仰的话,这正是贺捷生写作的初衷。她在文中写道:“我重提

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庭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力量和精

神的旗帜……先辈们如若没有信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就没有今天。”

作为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女儿,作为诸多革命历史事件的亲闻亲历者,作为一位热情而敏感的作家,多年来,贺捷生将军以一系列优

美凝重的“红色大散文”探访革命历史、传承精神力量。《长征,我

的生命之歌》、《归去来兮》、《母亲的追忆》、《丽江行》、

《岁月悠悠,山路长长》、《桑植故里帅魂归》……一篇篇质朴、

优美的作品逶迤而出,在时空和心灵中燃起信仰的熊熊火炬。她的

散文集《索玛花开的时节》开篇之《深秋》,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追寻,为我们展开了催人泪下的

红军战斗生活场景。不仅再现了贺龙、蹇先任、萧克等红军将士的

英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为我们勾勒出红军队伍里一个小

生命降生时的欣喜与悲壮。戎马倥偬中,战况的残酷,生活的艰难,顾此失彼的疏忽,失而复得的离散,万般无奈的托付……血与火夹

杂着人性中最柔弱的部分一起涌来,足可让顽石动容。靠着湘西老

乡的养育,小女孩渐渐长大。而那种叫做“红泡”的小野果,她一直

记着,即便几十年后她成了共和国的女将军,仍清晰地记得它的另

一个名字叫做“救命粮”。

应该说,宏大革命历史画卷中这些难忘的片断,贺捷生将军脑海中

这些无法虚构的故事,不仅是她散文创作中取之不尽的素材,也是

中国革命的珍贵记忆和军事文学的“富矿”。她的经历,不仅是她创

作的“绝对优势”,也使她的创作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存在。因为革

命历史的有些细节,有些角度,有些往往被人忽略的认知,有些常

人无法企及的独特感触,经由她的笔墨才艺术而真实地呈现出来。

环顾当下,在女性散文作家中,以精微发现见长者有之,以语言灵

性取胜者有之,以笔触细腻、情感丰沛而受到追捧者更是不乏其人。而贺捷生将军把“小我”之情融入“大我”之中,长期致力于革命历史

题材散文创作,用手中的笔记述中国革命史上的人物和故事,用一

篇篇美文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鼓舞人。“作品是作家的通行证”。一大批优秀作品为贺捷生将军加冕,使她在行政职务和学术职

务之外多了作家的身份,并成为“红色作家”中最为瞩目的一位。

军旅文坛的“贺大姐”,是我非常景仰的长者,也是我最喜爱的女作

家之一。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她柔韧而又仗义执言的品格,她激情

常在、美文迭出的写作状态,都非常令人敬佩,引人奋发。

这些年,我每有游历,总能想到许多作家和作品。作为军人,我常

到许多与革命历史息息相关的地方寻访前辈的足迹,倾听精神的回响。旅途上,伴我最多的便是贺捷生将军的作品。在人民军队的诞

生地南昌,在索玛花开的长征故道,在江西、在延安,每每想到贺

捷生将军笔下的革命故事和思想的光芒,心灵的向往便非常自然地

引领脚步向历史纵深处走去。在前不久的湘西之旅中,我怀着崇敬

的心情专程来到天子山瞻仰贺龙元帅的塑像。放眼如画江山,仰视

着高大的塑像,吟诵着贺捷生将军散文《桑植故里帅魂归》中我非

常熟悉和喜爱的句子,似见贺老总威风凛凛,迎面而来。不知是否

有天人感应,就在这个时候,我得知,由我们《解放军报》长征副

刊推出的贺大姐写贺龙元帅魂归故里的散文,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

奖暨2009年报纸副刊评选中,获得副刊作品金奖。

贺捷生将军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我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她切入历史的角度。作为革命历史的“过来人”,她切入历史的角

度往往是“我”——童年的我,少年的我,青年的我,中年的我,现

在的我。一次次与历史对视,又一次次从历史中收回视线,在文字

和现实中表情达意。革命家的后代,似乎对传承革命精神有着天然

的自觉和高度的使命感。她铭记历史的胜利和经验,同时,历史进

程中那些不可回避的困苦、迷茫、劫难,甚至牺牲,在贺捷生心中

都化作哀而不伤的精神力量,铸就了信仰的坚实基座。她的作品记

述自己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阐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宛若时空中一

位导游,让人不经意间就走进历史,与历史作深度的对话与交流。

历史对现实的介入,在幸福明媚、晓歌晨舞的今天,有时似乎不合

时宜。而事实上,处于一个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信仰面临诸多危机

直至周遭蚕食的时代,贺捷生和贺捷生们这精神火炬的传承事关重大、至关重要!漫说“文以载道”,起码,这些文字对我们是一种提醒,对社会是一种警觉。基于此,她的一系列“红色大散文”和其他

作家同类题材的作品,应成为文学关照时代的“精锐之师”和文坛不

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军”。

贺捷生的绝大多数作品,不刻意在结构上“炫技”,而是很自然地表

现为以文揖史的真实,表现为歌颂的真挚和沉思的真切。我们注意到,她许多作品的开头便和人物、地点、数字有关:“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方面军团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1935夏,自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川西北以来,就经受了敌骑兵的袭扰”;“2008

年的7月18日,或许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湘西数千名

我们贺氏家族的英烈来说,这是他们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日子”……

这表明,贺捷生作品的许多题材和故事,首先是历史史实,其次才

是长期发酵于心的精神佳酿。之所以写下,多是由于在某年某月、

某个情感基点上被触发出来。这样的作品,必然是首先感动了作者,然后点燃了读者。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贺捷生的作品恰如其人。她的语言清秀,诚恳,亲切,柔韧,平和,深情。在散文集《索玛花开的时节》扉页,有

这样一段话:“又是索玛花开的时节。小时候妈妈说,索玛花,那是

你最喜爱的花,红军叔叔从路边采一朵,插在你的襁褓上,你立即

便停止了哭声,队伍里顿时呈现一片欢乐的笑声……”每次读到这样

的文字,宛如贺大姐就在眼前。这,便是语言的独特魅力。她的语

言于淡雅中显得亲切自然,温宛中透着直入肺腑的深情。即使状写

战争场面,直面生死离别,陈述艰难困苦,也显得平静、平和。这

种语言,叙事密度并不大,但恰能规避某些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过

于生硬、艰涩的流弊,给人以真实的质感,举重若轻地承载起讲述

历史、传承信仰的大任。她的作品,为渐行渐远的革命历史和铁血

洪流,增添几许温情,投注了几许亲情,平添了几许人文关照,在

对历史的回望中多了几分凝重和深沉。许多作品中,抒情动机占据

的分量并不重,却字字句句渗透着感情、涌动着爱憎,透露着对理

想的憧憬和对信仰的礼赞。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中潜伏着巨大危机的年代,前行的路上既

需要历史的点拨,也需要精神的烛照。文学或许很难直接地具备济

世救人之功效,但品读贺捷生将军这些根植于历史血火中的作品,

我们可见秉烛之明,可见信仰的火炬正如日中天!

【篇二:红色大散文系列作品】

夕阳的红颜色是那样的鲜艳,就像是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样。也像是天空中燃烧的一团火焰。纯白色的云点缀着那美丽的红夕阳。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红色革命的散文,供大家

欣赏。

关于红色革命的散文:在红色的七月里在红色的七月里,你从那灿

烂的阳光中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你那重重的恩情歌唱。你从那

党旗的引领下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你那红火的事业歌唱。在桃

花盛开、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建党90周年华诞。在这伟

大的日子里,山河舞动,大地欢歌。在这欢腾的时刻,我们热烈地

为您高唱赞歌;在这烟花绽放的夜空,我们纵情地为您翩翩起舞。此时,镰刀和铁锤组成的旗帜在中国大地高高飘扬,这让我们欣慰,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这我们振奋,为改革开放结出的累累硕果;我

们举杯,为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激动,为今日中国的灿烂辉煌。在红色的七月里,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南湖上的那一叶轻舟,她宣

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们仿佛又看到井岗山会师的时刻,是她创

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我们的思绪飘飞至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是她创造了中国革命人类历史的奇迹;追忆至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

地延安,她孕育的延安精神,穿越了历史的云烟,历经了时代的风雨,而今愈显醇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五星红旗在祖国的上空

升起。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忘不了您让中国人民尝到翻身做主人

的喜悦;忘不了你让荒漠崛起的座座新城的惊喜;忘不了改革的春风吹

绿了祖国的大地;更忘不了今天您让百姓过上的幸福生活。

在红色的七月里,作为您的儿女,我们无比感动、无比自豪。你走

过了世纪晨曦,走过了历史风雨。从您经历风雨沧桑永葆青春的历

史中,我们看到了您的坚强;从您关注民生实现人民幸福中,我们看

到了你的博大;从您高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中,我们看到

了您的强盛;从您圆了几代人统一的梦想中,我们看到了你的腾飞;从

科学发展观引领的正确道路中,我们感受到了您的宽广。在您飘扬

的旗帜下,我们的生命会升腾飞扬,我们的红歌会传递八方。我们

愿化作蓬勃的秧苗,伴着你坚定的步伐结出秋日金黄的硕果;我们愿

化作棵棵参天大树,紧系着您的根系形成绿色和谐的社会;我们愿化

作淙淙小溪,沿着你的道路热情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

在红色的节日里,麦浪滚滚,稻花飘香,洋溢着欢乐,洋溢着幸福。在七月一日您的生日这一天,让我们放飞手中缤纷的气球,让她载

着我们的希望,载着我们的祝愿飘过黄河长江,飘过长城内外;让我

们将这一只只用心折出的小红船放入碧蓝的大海,让她将我们的红心,将我们的赤诚捎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我们尽情舞动手中的彩带,用我们的忠诚,用我们的双手去点缀这火红的七月。

关于红色革命的散文:红色征程之延安行一直盼望着延安之行,延

安是当年红色革命大摇篮,是党中央驻守十三年的革命圣地。下了

飞机,一路颠簸赶往延安,心中涌动无限感慨,热血在五脏中翻腾,热烈而激情澎湃。??进入陕北地区,感受到了高原带来的独特气候,道路崎岖,山高陡峭,连绵不绝。车子很快就入高速公路,大

巴车就像婴儿摇床一样,晃得我们昏昏欲睡。

导游是延安当地的美女,一米七三的个子,朴实的样子看了就觉得亲切,赛似银铃的嗓子清脆而甜美。

为了缓解疲劳,美女导游教了我们几首陕北名歌,教的认真,学的细致,最易学的是拉手手,学着当

地人的发音,舌头像石子一样硬硬的,车子内一片欢声笑语。??因为这次是学习考察的,因此车内的

都是同学,显得格外团结和亲切,大家平时在辽阳上课的时候,没有感受到的亲切,此时在异地他乡体

现的淋漓尽致。大家开着玩笑,说着笑话,都是第一次踏上陕北高原,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是一致的。和

导游亲切的交谈,仿佛都要在最短的时间,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人文了解个够。

【篇三:红色大散文系列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