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马氏心意六合拳基础理论

第二章  马氏心意六合拳基础理论
第二章  马氏心意六合拳基础理论

第二章马氏心意六合拳基础理论

一、马氏心意拳的特点及基本内容

心意拳,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形成了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一大支流。

心意六合拳是以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之意命名的。要求身成“六势”:鸡腿、龙腰,熊膀,虎抱头,雷声。强调“内、外三合”。“内三合”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者: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以模仿鸡、龙、虎、蛇、燕、鹞、马、猴、鹰、熊十种动物之形态演变为拳法,心意门人通称之谓“十大真形”。其中依鹰、熊两艺为本,鹰形专向攻取,熊形专向防守,越此两势,则拳艺失真。以单势拳法为主,无对打套路。拳把一开,一左一右式交换盘练,运动路线皆为直线。盘拳练艺必须侧身。发拳击掌以腰力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手打抖擞。手不离腮,肘不离肋。发掌均五指炸开,双掌同击时则两拇指紧合相扣。身成六势,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势如背锅,谷道上提,舌顶上腭。束身紧凑,如抱一团。发拳击掌尽力外展。束身下蹲,而后用力长身而起,起落如弹簧。发招技击,势发随声,声随势落,势随声出。发声吐“咦”字。技击在中专打对方要害部位,拳势凶猛,发力快促。“上打咽喉、中击心,由下向上先撩阴”。常用七拳同时击人,使人遭击后,再无还手之可能。

在传拳授艺方面,心意门人将拳艺分为“钻翻艺”和“罩艺”两大类。钻翻艺者:是指贴身入盔,近怀靠打。此艺对人体之中节翻转拧插要求很高,适于身材灵小者习练。罩艺者:顾名思义是指从上向下拍打、按打之艺,此艺对人体之本力和梢节协调性要求较强,适应于身高力强者习练。师者授艺多视其天赋分别传授,故而心意门中有同师学艺者,不能相互交流技艺之门规。

马氏心意六合拳的基本内容:

主要拳把:1.鸡步趟腿(鸡形步、鸡步踩腿);2.鸡步掂腿;3.龙形裹横;4.龙形滚横;

5.大劈裹横;

6.迎面贴臂;

7.一头碎碑;

8.虎抱头;

9.鹞子入林;10.剑出鞘;11.托阴掌;13.鸡步摇涮把(摇闪把);14.熊形单把(单把);15.虎扑双把(双把);16.十字把;17.穗子把;

18.单抖把;19.双抖把(夜马闯槽、肚里出捶);20.猴形倒打把;21.三度听嗡把;22.四拳八势。

套路:

心意四把捶;

心意十形七拳(十形七拳)。

器械:

心意六合枪(六合大枪);

心意六合剑(十大真形剑);

心意三节棍。

二、十大真形说

十大真形者:鸡、龙、虎、蛇、燕、鹞、马、猴、鹰、熊。

马氏心意六合拳,是依据上述十种动物之形态、特点和攻防技能,像其形、取其意而立法为拳的。形像为身之形,而拳技为意之用。心意门人通称之谓“十大真形”。

鸡形

心意门拳法中有很多效仿鸡形演变而成的技艺。如:鸡形步、鸡步掂腿等技艺,就是取鸡有转侧之精、独立之能、争斗之勇而演变为技艺的。通过效仿鸡形的多种身法、步法、争斗之法,达到提高习拳练艺人的周身灵活性和整体协调性的目的。

歌曰:将在谋而不在勇,

败中取胜称英雄;

两鸡相斗细心瞧,

方知变化有灵通。

龙形

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物,升天入海、变化莫测。心意门拳技中的龙形裹横、龙形滚横等技艺,就是效仿龙有束骨之法、升降之形、游空之能、探爪捉拿之精而演变为拳技的。故

在盘拳练艺时,心意门人特别强译束而后展、插而后拔、曲而后直、柔而后刚,使身形灵活矫捷、翻转拧插、纵落起伏、轻灵不滞。

歌曰:

一波未定一波生,

好似神龙水面行;

忽而腾空高处跃,

声涛雄猛令人惊。

虎形

心意门拳法技艺中的双把、虎扑把、虎抱头等技艺,都是效仿虎形。像猛虎有镇山之威、扑食之勇、拳势威严、姿态勇猛。

歌曰:撼山河威镇重山,

只有提防我者先;

猛虎施威扑食勇,

形神合一妙其间。

蛇形

心意门中的蛇拨草、迎面贴臂等技艺,是取蛇有拨草之能、游身之巧之意,效仿蛇之盘旋曲伸、乘隙进取、伸缩往来、曲中求直、节节贯通。

歌曰:来去顺利自有章,

拨草能行逞刚强;

蛇形把式尽得妙,

进身敌翻其神慌。

燕形

心意门中的燕形技艺很多,其用意及运行规律均为势起上翻,由下向上撩击。专攻敌之阴部、胸部、腹部及下腭。拳把上起,意欲“恨地无环”。形似飞燕取水,向水而落,沾水而起,轻捷灵巧。

歌曰:拳艺一精百倍功,

功成云路自然通;

伏身试看燕取水,

恨地无环占上风。

鹞形

鹞有入林之巧、翻转拧插之能。鹞以其展翅束身,翻转拧插入林之势与别的鸟类所不同。心意门中像其形、取其艺的拳技动作用力多在两手臂。动作必须神形协调配合、整体性强,对肩部、腰部、胯部以及眼法的协调性要求很高。

歌曰:历来飞禽高空翔,

两翼俨然像凤凰;

忽望鹞子入林势,

武将方知此势强。

马形

马有奔腾之功,过蹄之能,冲锋破阵之势。练马形之艺须后腿向后猛蹬,前步前进,后腿再极力向前推进。两腿站立牢固,上下整齐划一。

马氏心意门中的“三误(无)不打人”之说,即“误(无)腿不打人,误(无)中节不打人。”其意是指:错误的腿步之法或根本就没有腿步之法,错误的中节或根本就没有中节,错误观察对手的方法或根本就不知道观察对手的方法。此“三误(无)”居其一者,拳

艺就会失去应有的技击功效。故而心意门人在盘拳练艺时,对起、随、追步法之学极为重视。大都遵循如下运动模式:“前腿起则后腿随,前腿不到后腿追。两腿虽说有前后,不如两腿并一腿。”

歌曰:人学烈马疾蹄跑,

争功需得胆气豪;

英雄四海场威武,

定知此势得名高。

猴形

猴有缩身之法、纵山之灵、偷取之巧、攀登之能。心意门拳技中的猴坚臀、猴形倒打把等技艺,都是象形取意,拳把一开,动作快而有力。纵跳伸缩、完整连贯,身平步稳。

歌曰:不是飞仙体自轻,

居然无影令人惊。

化为周身无定式,

尽是纵山一片灵。

熊形

熊有竖颈之力、防御之能。鹰、熊两艺为心意门拳技之本,越此两势则拳艺失真。盘拳练艺要求两眼平视。俗语:鹰形望地不见地,熊形望天不见天。

歌曰:熊形出洞显本形,

为了防御掌置胸。

得失只争此一点,

阴阴阳阳无定形。

鹰形

鹰形有捉拿之精、观察审势之巧。心意门中的一头碎碑、鹰捉把等拳技,就神形兼备、完整地效仿了鹰之精巧。拳把一开,手起上翻如抽,撕拽而下如钩。拽拉而下意欲“恨天无把”,如同鹰之捉物。

歌曰:鹰熊斗智妙无言,

阴阳合势霎时间;

最是久秋鹰得志,

扑捉狡兔势精轩。

三、阴阳两艺说

心意六合拳以“鹰”、“熊”两艺为本。鹰形专司攻取,熊形专司防守,攻取、防守乃往来之理。伸者为阳,鹰形。缩者为阴,熊形。称之阴阳暗合。攻取像鹰,防守像熊,越此阴阳两艺则拳技失真。故而拳把一开,一左一右、一动一静、一开一合、阴阳合度,转接有序。如“四拳八式”,“四拳”者:头拳(横拳)、挑领、鹰捉、斩手。“八式”者:头拳熊式,头拳鹰式;挑领熊式,挑领鹰式;鹰捉熊式,鹰捉鹰式;斩手熊式,斩手鹰式。虽说能千变万化,实为阴阳两式,鹰熊两艺。拳理深奥,法简而详,伸缩开展,动静分明,万变不离其宗,实可谓集阴阳学之大成。

歌曰:“鹰熊斗智,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心意之源。”又曰:“已成四拳,随机应变。静如山岳,动则崩翻。”此乃为心意六合之“两艺说”。

何谓阴阳?粗而言之,文练者称:“内丹”为气,武练者称“外丹”为形。天地之道也不外阴阳,阴阳转接,出于自然。故而静极而动,阴者变阳;动极而静,阳者变阴。发生尽而收藏随,阴复阳来,阳复阴转,层出不穷。人备阴阳之气一生,乃为个人之小天地,自应当明辨阴阳之理。细而分之,阴阳显之于外者:高阳低阴、起阳落阴、正阳侧阴。势高者必落之以低,为阳复阴来;若高而更高,至无可高处,势必不相连,气必不相接。前俯者为阳,自当扶助一阴,否则偏于阳必有领拉前跌之患。后仰者为阴,自当扶助一阴,否则偏于阴必有掀翻后倒之忧。故俯势出者,落点必还之仰势,斜者还之一正、左者还之一右、前者还之

一后、上者还之一下,阳来阴送,阴来阳送。推而广之:屈者还之一伸、静者还之一动、起落、进退、反侧、收纵,无不皆然。人身三体、九节,一举一动,无一不可阴阳而分。阴阳合者,体壮而劲力充实。阴阳不合者,体弱而举动失措。周身上下,手阳足阴、肘阳膝阴、肩阳胯阴,应切记阴须合阳,阳须合阴。明辨阴阳之理,方可伸屈自然、攻防合术、起落合度、高低适意。做到阴阳转接在序,观阴存阳、观阳存阴、阴阳互用、虚实相生。总之,平是盘拳练艺,实为调养阴阳之气,内外兼修,积精蓄锐。一旦用以实战,心动则手足相应、肩胯相合、肘膝随之而至,周身之气不运而自运,不聚而自聚,身法整而活顺,则全仗平日调养得法、训练有素。

综上所述:阴阳两艺之学不可不论。习心意者,若不解阴阳两艺之理,盘拳练艺实为手舞足蹈,欲得其妙,必不可能。

四、三尖照、三弯套

“三尖”者:鼻尖、手尖、脚尖(包括肩尖、膝尖)。心意门人在盘拳练艺时,师者时常提示学者:“三尖照”为静势之本;“三弯套”为动势之形。无论上式下式、右式左式、攻式防式,皆应动静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则“三弯相套”;静则“三尖相照”。拳势一开,“静如山岳,动则崩翻”。力争动则劲道不散,静则如山岳难摇,如此方可来去无失。凡动静不明、势不稳妥者,盖因未深究“三尖”照与不照,“三弯”套与不套。做到了“三尖照”、“三弯套”则无东歪西斜之患,而静者“三尖”未照、动者“三弯”未套,则牵此拉披,必有摇晃之失。

例如十字势:左脚、右手在前。中节向左拧,右手要照左脚,鼻尖要照右手,则上、中、下相照,不歪不斜,全身必稳。如右脚、右手皆在前,成右弓步之顺式时:右脚尖、右手尖(右肩尖、右膝尖)、鼻尖顺势相照,周身必稳。再,侧身顾左右式“大拧中节”变反身顾后者:左肩尖要照右膝尖、右膝尖要照右脚尖,此为“大拧中节”之三尖照。余可类推。三弯者:手弯、臂弯、腿弯。又有三尖不能强照之说,则手弯、臂弯、腿弯三弯相套。臂有手、肘、肩三节,腿有足、膝、胯三节,双数共计十二节。三弯套实为十二节相照,动身形起、随、追时必用。

做到了“三尖照”、“三弯套”,自然就形成了三尖到,三尖到又称之浑身齐到。正如谱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腰,………”若静则三尖不照,动

则三弯不套,整体散乱,自然谈上三尖到。三尖不到自不能上、中、下相随,浑身齐到。必将出现势之此先彼后,此速彼迟,互有牵拉,拳把必定行而不利,有起打则无落打,有落打则欠起打,势不周全,艺不相连。凡起拳用把,如拳谱所云:“起横落顺,起打落打,起落有势。”拳艺者,势运周身当攻防兼备,协调配合、整齐划一。静者三尖未照、动者三弯未套,势出内外必有牵拉,运行必不灵快,击之必不坚固。细而究之,乃为“三尖不照”、“三弯不套”之患。

故习心意六合拳者须时刻留意“三尖照”与“三弯套”。

五、鹰捉虎扑

心意六合拳贵在其技击路线皆走捷径。拳势一开,把把如鹰捉物,势式如虎扑食。

鹰具有审势捉拿之本领,虎具有扑物而物不能逃之技巧。其关键在于“鹰”、“虎”都具备善于发现和能够掌握捕捉对象的运动路线、活动规律及其在运动中暴露出的虚弱环节之本领。

在技击中,无论交手的双方技击运行动作有多么迅速敏捷,但只要注意综合观察分析,就不难发现其规律性的运行路线。例如:直击拳时必先将拳收剑后方可击出;

前脚前踢时重心必先倒置后腿之后,方能抬起。如能提前发现和控制这些运行规律,就可以做到不失时机地攻击对手。心意六合拳中的“鹰捉虎扑”之式,就充分地显了技击路线的直截,专攻对方的虚弱环节。以下这一篇对技击攻防运规律的总结,充分显示了前人对技击运行规律领悟得透彻程度:

盖伸手之道,总不外乎击伸屈防,上下左右。然直击者无横力,当截其横;横击者无直力,当截其直;上击者无下力,当挑其下;下击者无上力,当劈其上;左击者无右力,当拔其右;右击者无左力,当拔其左。歪正屈直,无不可之,此可谓捣虚之法。

六、发力劲道论

(一)心意六合劲

心意六合拳要求身成“六成”: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鸡、龙、熊、鹰、虎、雷,为心意六合拳之身法,拳技运行六形合为一体。强调内、外三合,六合一致。盘拳练艺,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一。

(二)心意之阴阳劲

心意六合拳在发力劲道上其理深奥,融道学、阴阳学、生理学、力学为一体。盘拳练艺,刚柔相济,发招技击,内外合一。心为技艺之体,技艺为心之用。心欲动周身俱动,意欲发视谁谁惊。其劲力的产生和击发之道,概略为蓄之中节、固之根节、达之梢节。集蹲、涮、摇、拧、插、踩、扑、裹、束、决“十劲”之中。此“十劲”,可份为阴、阳之两类。

蹲、涮、摇、拧、插之五劲为阴。故形蓄之以内,以练气养精、调理三体中节为主,使得统领三体中节之劲道,顺之以梢节而发。蹲劲,如虎坐坡,熊蹲物致于死;涮劲,如轮之左右旋转,阴复阳来;摇劲,如晃死物欲之一醒;拧劲,如扭固体而转向。变阴为阳;插劲,如抽出之刀剑,速归还鞘。

踩、扑、裹、束、决之五劲为阳。故形自应现之以外,以明三节、齐四梢、整身形、统六合之劲发至于落。如谱云:踩劲,如踩剧毒之物至足下;扑劲,如饿虎之扑食;裹劲,如裹物而不露;束劲,如上下束而为一;决劲,如坝破之水决。踩要决、扑要决、裹要决、决要决。一决无不决,非决而不灵。故歌曰:“‘三节’明后,‘五劲’相佐。踩、扑、裹、束,惟决勿错。”

综上所述:心意六合拳盖周身之劲道,应起于根节,主于中节、行于梢节、发于脊背。故屈而后直,束而后展,插而后拔,柔而后刚为劲道之奥妙。蹲、涮、摇、拧、插,踩、扑裹、束、决“十劲”,阴阳转接,内外合一,方可谓劲道之善全。

歌诀:三节明后,十劲聚合。

决字灵否,九劲扶佐。

(三)心意之灵劲

本身自然力是心意拳内在功力之体现,是各种发力劲道的概称,是心意拳内劲之根本。只要能做到自然发力,对于具体运用所采取的种种发力形式,或展或放、或抖或崩,自会各尽其长,发挥自然,运用自如。

以功力而论,心意门拳法技艺之功力可分为上乘、中乘、下乘三层次。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转化、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单心意门拳法,任何拳法在功力上的体现都有自然、本能之特性,而区别在于威力有强弱之分,发挥有笨巧之别,这就是功力的运用层次问题。低层次的力比较单纯,自身之本能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高层次的力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劲力体系的显现。凭借自我敏感之触觉,千变万化应变出了不同形式的发力劲道。要达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必须经过科学、系统、重复地锻炼,尤其要注意身法的调配和心境的调配。所谓“身法的调配”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在不同的练功阶段,要采用不同的练功方法;二是指不论以何种姿势练功,都要把身体各部位配合得当,运用得法。所谓“心境的调配”,就是精神意感方面的训练。初期阶段:以“鸡形步”和“桩功”作为主要功法练习。随着行功次数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身体各部位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肌肉酸疼、四肢无力等。此阶段练功的侧重点在于消除肌肉紧张,培养练功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达到初级阶段的伸束自然,左右协调、上下一致。第二阶段:以单式拳法“四拳八式”作为主要功法练习,功过百日,自感胸腹坦荡,腰腿充实,并有温热之感。在此基础上达到周身协调,动静分明,起落如弹簧,此时已初步具有了心意拳的“外三合”之力。第三阶段:在盘拳练艺时,身体有膨胀感和重力感,自身力若千钧,稳如泰山,发拳击掌,把带风,手部有沉重感和实物感。此时已能感知“内劲”的存在,初步具有了心意拳的“内三合”之力。第四阶段:主要功法为心意拳艺中之变化,盘拳练艺时自感“内劲”增强,精神饱满,整体化一,内外相合,松而不懈,紧而不僵,自感有一种特殊的力存在。此力已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力,而是一种高层次、高效能、多变性的“灵劲”出现。正如心意拳大师买壮图所著歌诀云:“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心意拳之“灵劲”,基于初级的自然力,它不仅仅限于本体重力感和加速度的发挥,更主要的是多了高一层次的内在发力劲道。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会把心意拳中各种劲力截然

分开。事实上,这些不同的劲力,实源于一。诸如整体力、展放力、抖崩力、拧插力、螺旋力,等等。只要在获取“灵劲”后,一经练习和体会即可掌握。它们是“灵劲”的劲力体系,与“灵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灵劲”的作用,在于它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灵劲”可以概括为“自然力”与“内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复合。如果仅有“自然力”而无“内劲”,就难于表现出拳之威力;若仅有“内功”而无“自然力”,则“内劲”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平日盘拳练艺重在调养“内劲”与“自然力”,打桩、借物体而发力,就是要使二者进一步向空间延伸,使其有实用性。如果仅仅进行拳艺训练,得到的劲力也只能是一种“死劲”,很难用于技击。故而心意门上乘功力之人,在盘拳练艺结束之前借物体而发力击打,这是使“内劲”深化为“灵劲”的重要环节,也是秘传的练功方法之一。

就总体特征而言,心意拳“灵劲”的表现形式有:四梢劲、六合劲、拧插劲、展放劲、中节劲、抖崩劲、穿透劲以及蹲、涮、摇、拧、插、踩、扑、裹、束、决、颤、撞、拔、点、踏之劲。

从技击效果看,基本上可分为三种:

1.展放劲

其效果在于将对方放翻扔出,而对方毫无疼痛感觉。一经交手,对方尚不知是怎么回事,已被扔出。例如买壮图先生,与人较技,时常将对手打出丈余开外,对方失重即将倒地之时,买先生又能用“鸡步”迅速追上将其扶起,对方虽毫无损伤,却往往大惊失色。

2.穿透劲

其效果在于将对方击成重伤,使其遭击后再无还手之可能。比如打在前胸,而对手则感到疼及后背、震动内脏。使用穿透劲实战时,我拳从正面击发,意欲从对方后背穿出。

3.展放性穿透劲

其效果在于放翻对方的同时,又伤及对方内脏,将展放性和穿透性合二为一。即心意门人所云:“沾、展、翻”三字。

综上所述:依据心意拳之:“灵劲”表现形式,大体上可以划分出以下常用的发力劲道:1.蓄积力。蓄而待发之力,缩身紧凑,如抱一团,骨藏棱,筋伸力,力蓄于锋棱,无点不弹簧,一经接触,立即爆发。

2.六合大撞力。内外相合,完整化一,横起顺落,起打落打,起落有式。势之运行,意中求快,快中求力,力中有势,势中有巧。

3.拧插力。全身大小关节,都有支撑力,所有部位皆形成钝角,力欲膨胀又欲收敛,全身均起螺旋作用,使人碰上就被甩出。

4.鞭梢力。四梢轻柔,像鞭子一样抽打或击中对方要害,效果甚佳。此力灵活性好,穿透性强。

5.惊炸力。心意拳谱云:“拳如炮形龙折腰,遇敌好似火烧身。”实战时反应快似闪电,与人较技,惊中有抖、抖中有惊,如同热油锅滴水,四烹八炸。

七、交手“十失”论

与人伸手,相交多失者,论其有“十失”,故不能取胜。未交手浮气上升,空腔无物,气势发而不疾猛,一失;不知两手交搁胸前,以顾上下冲击,二失;未手先摆空式,显然三失;闪式而进,不敢直入,舍近求远,劳而不逸,四失;进必上步,横身换式,宽不窄秀,五失;交手只在腕,不知进身,六失;放过头手,不肯打人,七失;二手救住,还不打人,八失;三手、四手才冲开打人,九失;闪躲格住,粘连不住,十失。有此“十失”,交手怎能不败?

习心意者,与人交手,应气沉胆壮,神清性定,束身紧凑,如抱一团,贴身如鹞子入林,入盔贴着展、展则翻。粘、展、翻。

燃烧理论基础复习题

《燃烧理论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燃烧中的化学热力学及燃烧化学问题 1、我国目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 2、什么叫燃烧? 3、从正负两方面论述研究燃烧的意义。 4、不同的学科研究燃烧学各有设么侧重点? 5、简述能量转化与守恒关系。 6、标准生成焓、生成焓的定义? 7、反应焓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8、燃烧焓的定义? 9、用图示的方法(△H-T)表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0、燃烧焓与燃烧能近似相等的原因? 11、燃料热值与燃烧焓的关系? 12、高热值和低热值的区别和转换方法怎样? 13、液体以及气体燃料热值的测试方法如何? 14、反应焓和温度的关系? 15、什么叫化学平衡? 16、平衡常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和相互间的关系怎样? 17、反应速度、生成速度或消耗速度的表达式? 18、反应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9、Gibbs函数的定义? 20、自由焓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21、自由焓与压力变化的关系? 22、孤立系统与非孤立系统的反应平衡关系各自通过什么来判断? 23、过量空气系数(φat)与当量比(φ)的概念? 24、浓度以及化学计量浓度的概念? 25、化学反应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反应度及各组分的摩尔比的计算方法怎样? 26、氧化反应中,燃烧空气量与燃烧产物的计算方法怎样? 27、绝热火焰温度的计算方法(反应度为1、反应度小于1、考虑高温热分解三种)怎样? 28、净反应速度的定义? 29、化学反应过程中浓度岁时间的变化关系怎样? 30、反应级数的定义(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和)与确定?一般烃类的燃烧反应级数为多少? 31、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考察了比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32、为什么说Arrhenius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 33、热爆理论的局限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34、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 35、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6、以氢气与溴反应生成溴化氢微粒推导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37、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 38、图解燃烧半岛现象。 39、常见的有机类燃料及其衍生物有哪几种? 40、图解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表 1 28页, 习题1.18 图中受控电压源应改为“受控电流源”,正确图如下: 2 37页第 12行原为: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 改为: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等效电路 3 108页第8行和第9行原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87.26S '=VA 电源电流 /10.85I S U ''=≈ A 改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15.79S '=≈VA 电源电流 /10.53I S U ''=≈ A 3-2 117页 例题4.18根据式(4.108)……,应为式(4.93) 3-3 128页,习题4.4图(c)中电感值j 15-Ω应改为j 15Ω 正确图如下: (c) 4 128页,习题4.6中10C X =Ω,应该为10C X =-Ω; 5 129页 图题4.9原为 改为 6 130页 题图4.15 原为

R i U +- o U +-改为 R i U +- o U +-7 132页,习题4.38中S 20V U =&,100rad/s ω= 改为S 200V U =∠?&,10rad/s ω=; 7-1 141页 例题 第三个公式应为A C U '' 8 170页,习题6.2中用到了谐振的概念来解题,在本章不合适,另换一个题。将原来的 题改为: 6.2 图示RLC 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V )]303cos(50cos 100[11ο-+=t t u ωω,端口电流A )]3cos(755.1cos 10[1i t t i ψωω-+=,角频率3141=ωrad/s ,求R 、L 、C 及i ψ的值。 u + - 图题6.2 9 194页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6Hz ,通频带为750Hz 到1kHz 改为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5Hz ,通频带宽度为250Hz , 10 255页,图9.2(c )中的附加电源错,正确图如下: (c) - + )( s U C 11 273页,习题9.18中 211R =Ω改为 210R =Ω 12 346页第六行公式有错,书中为 00(d )d (d )d (d )i u i i x G x u x C x u x x x t x ???? -+ =+++????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答案

一、填空 1.古代管理理论的代表是泰罗的_______科学管理理论______、法约尔的______一般管理理论______和韦伯的______官僚组织理论______。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_____提高劳动生产率______。 3.在管理思想史上,泰罗被誉为______科学管理之父______;法约尔被誉为____经营管理理论之父___;韦伯被誉为______组织理论之父______;巴纳德被誉为______现代管理理论之父______。 4.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等人提出了______人际关系______学派,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世界性会议上,正式将这个学派命名为______行为科学______。 5.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______分立______和______综合并存______并存的特点。 二、单选 1.古典管理理论在对人性的假设的问题上,把员工看成是(A)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现实人 D、自我实现的人 2.法约尔认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D)原则的要求。 A、权力和责任 B、纪律 C、集中 D、统一指挥 3.人文主义的管理思想最早体现在(B) A、泰罗的科学管理运动 B、梅奥的“霍桑试验” C、管理过程学派 D、管理权变理论 4.哪项实验是被后人誉为“泰罗制”的核心(B) A、“霍桑试验” B、“生铁搬运试验” C、“熵”的试验 D、“从众”试验 5.法约尔的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A)一书中。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D、《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6.20世纪初,泰罗(B)一书的发表,是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燃烧理论基础考试重点

1;描述燃烧物理现象的方程有哪些? 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守恒方程。 2:研究基础有哪些基本定律和现象? 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斯蒂芬流问题。 例子:喷灯、家用煤气、气焊枪。温度场,浓度场,速度场。 3:牛顿粘性定律表明:粘性是动量交换的必要条件。由速度梯度变为动量梯度 傅里叶导热定律表明:热扩散是能量交换的必要条件。由温度梯度变为焓的梯度费克扩散定律表明:传质(扩散)是组分扩散的必要条件。由密度梯度变为质量分数的梯度。 4:Stefen流产生的物理条件、化学条件:斯蒂芬流产生的条件是在相分界外既有扩散现象存在,又有物理和(或)化学过程存在,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第四章着火 1:着火过程由什么因素控制的? 着火与混合气的压力、温度、浓度、壁面的散热率、(点火能量)气流运动有关。2:燃烧速度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哪些燃烧现象受物理过程控制,哪些受化学过程控制? 由扩散、流动、传热及其他物理过程决定燃烧过程速度的燃烧为扩散控制燃烧,物理因素起主要的控制作用。例如油滴、喷雾燃烧,未作预混合的气体射流燃烧,蜡烛、碳球的燃烧等均属此类。汽油机、煤气机、喷灯等预混合气有火焰传播的燃烧则同时受化学动力学及扩散的控制。 3: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燃烧反应速度主要与反应气体混合剂的温度及初始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的浓度有关。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常用Arrhenius指数项或简单的指数Tm的关系式表示。 4:简单反应或热反应:反应速度只受初始反应物浓度影响的反应复杂反应或自催化反应:反应速度受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浓度影响的反应 5:热着火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可燃混合剂在某一条件下由外界加热,如火花塞、热容器壁、压缩等,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反应物在此温度下的放热速度大于散热损失的速度。 6化学链着火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若燃烧反应有中间载链基的分枝链反应时,则甚至在等温条件下也能着火。如产生载链基的速度超过其消亡的速度则反应逐渐加速并导致着火。而链反应自身的引发则需要一外来的热能或光能源。一旦此链已经引发,在上述的载链基产生速度得以满足时,则移去外能源后也能发生着火。 7:自发着火举例:柴油机着火燃烧、油溅泼到赤热的表面上的着火燃烧、汽油机中的爆震等。 强制着火举例:汽油机点火燃烧 8:Semonov自燃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在热爆炸理论 9:自燃必要条件有两个判据,他们的表达式怎样?

管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

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一名词解释 1 差别计件工资制 2 霍桑实验 3 非正式组织 二判断题 1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3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赫兹伯格。() 4决策理论学派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建立某些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精致的计算上。() 5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三单选题 1 作为总经理,你如何处理公司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 A在全公司大会上严厉批评,要求不得继续活动 B听之任之 C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其发展 D加以引导使之活动与公司目标一致 2 “一件预计可能会出错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出错。一件事情出错,其他事情也跟着出错。”这样的话揭示了()。 A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一定要有果断且富有信心,否则就很难实现 B制定计划应树立起权变的意识,问题出现时应立即制定出相应的应变计划 C应变计划的制定是计划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应在计划过程中及早予以考虑,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时再仓促应对 D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以期得到正确的结论 3 泰罗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是() A创建管理理论B进行了动作研究 C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发展成一门系统化的科学学科 D使美国的工厂生产效率大幅度上升

4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股份制企业,主要开展装饰装修设计业务,但由于业务限制至今没有招聘员工。请问下述对该公司的判断哪一个正确?() A目前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B是一个正式组织,但公司内不会有非正式组织 C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也可能有非正式组织 D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公司内肯定有非正式组织 5 按照法约尔的观点,企业的基本活动有几项?() A3项B4项C5项D6项 6 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会使人学会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的是下面4位管理学家中的哪一位?() A韦伯B法约尔C吉尔布雷斯D德鲁克 7 马克斯·韦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B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C提出了工资定额与标准化D提出了社会协作系统 8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阐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 A行为科学学派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C人际关系学说D系统管理学派 9 以下关于霍桑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着名教授霍桑做的一次试验 B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实验室做的一次试验 C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工厂做的一次试验 D美国着名教授在霍桑镇做的一次试验 四简答题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2 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 3 决策理论学派有哪些主要观点? 4 权变管理学派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汇编)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单项选择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利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C)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 3.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B)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 4.霍桑试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B)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 5.霍桑试验标志着(A)的产生 A人际关系学说B管理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运筹学 6.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B)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7.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B) A5项B14项C10项D6项 8.组织理论之父是(D) A梅奥B法约尔C泰勒D韦伯 9.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C) A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 D 社会人 10.科学管理之父是(C)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C梅奥 11.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A)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 12.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其作为基础的某种形式的(D) A职责 B 制度C管理D权力 13.提出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的是(B) A切削金属试验B霍桑试验C铁揪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 14.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的是(D) A泰勒B巴纳德C韦伯D法约尔 15.法约尔的(A)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A等级链原则B分工原则C程序原则D集中化原则 16.(B )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D《车间管理》 17.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

燃烧学重点知识第二部分

4燃烧理论基础 4.1燃烧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1、单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反应物与生成物属同一物态。 2、多向反应(异相反应):在一个系统内反应物与生成物不属与同一物态。 3、浓度:单位体积中所含某物质的量。 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 摩尔相对浓度: 质量相对浓度: 4、标准生成焓、反应焓、燃烧焓、显焓、绝对焓(P98-100) 5、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其单位为:kg/(m3s)、 kmol/(m3s)、 分子数/(m3s) ①例: a 、b 、c 、d 为对应于反应物A 、B 和产物C 、D 的化学反应计量系数 ②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 ③化学反应速率与计量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i i mi i i i i i i i i n N V M V N n C X N n C M Y M n ρρ== ===∑∑∑∑∑==aA bB cC dD +→+,,C A B D A B C D dC dC dC dC r r r r d d d d ττττ =-=-==或1111::::::C A B D A B C D dC dC dC dC a d b d c d d d r r r r a b c d ττττ -=-==?=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三种表示方法:反应物的消耗速度、生成物的生成速度、r 为反应速度 ⑤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温度、活化能、压力、浓度、可燃混合气的配比、混合气中的惰性成分) 1. 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2. 压力:对于气体燃料,压力升高,体积减少,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压力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与浓度相同。) 3. 温度:温度增加,反应速度近似成指数关系增加,体现在反应速度常数。 ①阿累尼乌斯定律: A —常数,频率因子,由实验确定; R —通用气体常数,8.28kJ/molK ,1.98kcal/molK ; E —活化能,J/mol ,由实验确定 ? 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动能有大有小; ? 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有 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分子的平均能量,这样的分子称为活1111G A B H A B G H dC dC dC dC r a d b d g d h d r ar r br r gr r hr ττττ-=-====-=-==b B a A C kC =r RT E Ae k -=

第二章基本管理理论教案

第二章基本的管理理论 【教学目标】了解中西方早期的管理实践及思想;理解从管理实践及思想演变为管理理论的过程;掌握各种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借鉴意义;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难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导入新课】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长期的实践活动,便在一些人头脑中形成不同的管理思想,而众多管理思想经过总结、提炼并系统化为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泰罗、法约尔、韦伯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及 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萌芽 (一)詹姆斯·斯图亚特:首次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工人因从事重复而更灵巧的工作,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二)亚当·斯密(Adam Smith) ——《国富论》 1.第一次阐述了劳动分工理论,后来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2.“经济人”的观点。即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社会上每个人的利益总是受到他们利益的制约,各人都需要兼顾到他人的利益,由此而产生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3.一国财富的取决于: (1)该国从事有用劳动的居民占人口的比重;(2)这些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判断力高低。 例:亚当·斯密时代,欧洲一制针厂做劳动分工实验。每人做全部工序,平均每人每天完成200根;采用分工协作方式,每人每天完成48000根——提高工效240倍。 1.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概念 在管理学上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指把组织的任务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部分,个人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的管理过程。 2.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优点: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灵巧性;有利用缩短时间;有利于降低培训成本;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有利于完成复合目标 3.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分工的弊端: 分工会带来工作的单调;分工会阻碍内部员工的流动,降低其对组织变化的适应。 4.寻求平衡: 组织机构所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面衡量分工的利弊,决

燃烧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第一章燃烧热力学 第二章化学动力学 第三章燃烧物理系 第四章着火(自然与引燃) 第五章预混合气体燃烧火焰 第六章扩散火焰与液体燃料燃烧 第七章气体燃料的喷射与燃烧 第八章固体燃料的燃烧 课程实验 考试说明 课程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 依托大纲,参考教材 70%考卷,30%平时 题型:填空、(判断、)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图解分析 考试时间:6月9日下午或晚上 第一章 1 2 3.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化合物的构成元素在标准状态下(25℃,0.1MPa)。定温——定容或者定温定压;经化合反应生成一个mol的该化合物的焓的增量(KJ/mol) 所有元素在标准状态下的标准生成焓均为零。 4.反应焓(**) 在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条件下,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焓差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焓(KJ)。 5.反应焓的计算(**) 6.燃烧焓(**) 单位质量的燃料(不包括氧化剂)在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条件下,燃烧反应时的反应焓之值(KJ/Kg)。 7.燃料热值(**) 燃料热值有高热值与低热值之分,相差一个燃烧产物中的水的汽化潜热。 8.平衡常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和相互间的关系(**) 按浓度定义的反应平衡常数,以分压定义的反应平衡常数,以体积百分比定义的反应平衡常数。 9.反应度λ(**)

表示系统达到平衡时反应物能有效变为产物的程度 10.Gibbs函数的定义 自由焓,为状态参数。g=h-Ts 11.Helmholtz函数 自由能f 12.焓与生成焓仅是温度的单一函数,而自由焓与P、T有关。 ) 13.过量空气系数(**)(?a=m a m ast 燃烧1Kg燃料,实际提供空气量/理论所需空气量。 14.当量比(?=!#@¥%!@) C——实际浓度,Cst——理论浓度 15.浓度(空燃比)(C=#@¥) 一定体积混合气体中的燃料重量/空气重量 16.化学计量浓度 ?a=1时的浓度 17.绝热火焰温度的求解方法,尤其是考虑化学平衡时的计算方法(**)(附图) 首先分别根据平衡常数Kp和能量守恒方程得到的反应度λ和绝热火焰温度T f的关系,然后采用迭代法计算得到T f 18.绝热燃烧火焰计算程序及数据处理。 第二章化学动力学 1.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科学。(*) 2.燃烧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有:燃烧的反应机构,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机理等 3.净反应速度(*)(公式见书本) 消耗速度与生成速度的代数和。 4.反应级数n 一般碳氢燃料n=1.7~2.2≈2 5.Arrhenius定律 A-频率因子(分子间碰撞的频率);E-活化能;T-温度 ? 比反应速度k n=Ae?E RT 6.分子碰撞理论与Arrhenius定律属热爆燃理论 7.热爆燃理论(**) 反应物在一定温度的反应系统中,分子碰撞使部分分子完成放热反应,放出的燃烧热提高反应系统中的温度,从而加速反应速度。反应系统处于一种正反馈的加热、加速反应过程。当反应速度趋于无穷大,就产生爆炸。这种由于反应热量聚集的加速反应乃至燃烧爆炸的理论称为热爆燃理论。 8.热爆燃理论的局限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2章 管理理论

第2章管理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人的积极性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 )。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 3.霍桑实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 4.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 )。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 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 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5.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 A. 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D.社会人 6.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 A. 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 7.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的是( )。 A. 泰勒B.韦伯C.孔茨D.梅奥 8.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伯B.孔茨C.巴纳德D.西蒙 9.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10.1980年代,面对口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泰勒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E.马斯洛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 )。 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E.协调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 t V; 1.75cos2t A; 3Ω; 1.8cos 22t W. 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4 i ; 1-8. 2 F; 4 C; 0; 4 J. 1-9. 9.6V,0.192W, 1.152mJ; 16V , 0, 3.2mJ. 1-10. 1– e -106 t A , t >0 取s .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 1-12. 0.4F, 0 . 1-13. 供12W; 吸40W; 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 –1mA; –50V, –1mA; 50V ,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 ,50W;50V ,250W;–3V ,–15W;2V ,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 ,–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 发72W; 3A, 吸15W; 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 18V .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0, 10V; (c)10V,10V ,0; K 闭合: (a)10V ,4V ,6V; (b)4V ,4V ,0; (c)4V ,0,4V; 1-22. 2V; 7V; 3.25V; 2V. 1-23. 10Ω. 1-24. 14V . 1-25. –2.333V , 1.333A; 0.4V , 0.8A. 1-26. 12V , 2A, –48W; –6V , 3A, –54W . ※ 第二章 2-1. 2.5Ω; 1.6R ; 8/3Ω; 0.5R ; 4Ω; 1.448Ω; . R /8; 1.5Ω; 1.269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12.5Ω. 2-3. 1.618Ω. 2-4. 400V;363.6V;I A =.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0.75Ω. 2-8. 10/3A,1.2Ω;–5V,3Ω; 8V ,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 ,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 2-11. 6Ω; 7.5Ω; 0; 2.1Ω. 2-12. 4Ω; 1.5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 2-18. 86.76W. 2-19. 1V , 4W. 2-20. 64W. 2-21. 15A, 11A, 17A. 2-23. 7V , 3A; 8V ,1A. 2-24. 4V , 2.5V, 2V. 2-26. 60V . 2-27. 4.5V. 2-28. –18V .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10V . 2-30. 3.33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 2-32. 可证明 I L =- u S /R 3 . 2-33. –2 ; 4 .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 第三章 3-1. –1+9=8V; 6+9=15V; sin t +0.2 e – t V. 3-2. 155V . 3-3. 190mA. 3-4. 1.8倍. 3-5. 左供52W, 右供78W. 3-6. 1 ; 1A; 0.75A. 3-7. 3A; 1.33mA; 1.5mA; 2/3A; 2A.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1章习题答案详解

答案1.7 解:如下图所示 ① ②③④⑤ 1A 2A 1A 8V 6V 7V 5V 1i 2i 4i 3 i 1A 1l 2l 3l 4l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节点②:411A 2A i i 节点③:341A 1A i i 节点④:23 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由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4 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 15 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 52 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 5354437V 8V 1V 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答案1.8 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 11110V 2A 20W 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 21410V-5V 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 2215V 2A 10W 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 333435V (3)A 15W p u i u 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 4445W p u i 答案1.9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35A 7A 2A i 节点③: 47A 3A 10A i 节点②: 534 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 3510844V u i i 回路2l : 245158214V u i i 答案1.10 解:由欧姆定律得 130V 0.5A 60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0.3A 0.8A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 1600.3A 50 15V u i 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 分别为 S 30V 30V 0.8A 24W u P i S 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12 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S /10cos()V/2A 5cos()A R i u R t t 又由KCL 得 S (5cos 8)A R i i i t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S S 2 10cos()V (5cos 8)A (50cos 80cos )W u p u i t t t t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2017.01.13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表 1 28页, 习题1.18 图中受控电压源应改为“受控电流源”,正确图如下: 2 37页第 12行原为: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 改为: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等效电路 3 108页第8行和第9行原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87.26S '=≈VA 电源电流 /10.85I S U ''=≈ A 改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15.79S '=VA 电源电流 /10.53I S U ''=≈ A 3-2 117页 例题4.18根据式(4.108)……,应为式(4.93) 3-3 128页,习题4.4图(c)中电感值j 15-Ω应改为j 15Ω 正确图如下: (c) 4 128页,习题4.6中10C X =Ω,应该为10C X =-Ω; 5 129页 图题4.9原为 改为 6 130页 题图4.15 原为

R i U +- o U +-改为 R i U +- o U +-7 132页,习题4.38中S 20V U =&,100rad/s ω= 改为S 200V U =∠?&,10rad/s ω=; 7-1 141页 例题 第三个公式应为A C U '' 8 170页,习题6.2中用到了谐振的概念来解题,在本章不合适,另换一个题。将原来的 题改为: 6.2 图示RLC 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V )]303cos(50cos 100[11ο-+=t t u ωω,端口电流A )]3cos(755.1cos 10[1i t t i ψωω-+=,角频率3141=ωrad/s ,求R 、L 、C 及i ψ的值。 u + - 图题6.2 9 194页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6Hz ,通频带为750Hz 到1kHz 改为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5Hz ,通频带宽度为250Hz , 10 255页,图9.2(c )中的附加电源错,正确图如下: (c) - + )( s U C 11 273页,习题9.18中 211R =Ω改为 210R =Ω 12 346页第六行公式有错,书中为

燃烧理论第2章补充3

第2章燃烧中的化学热力学及燃烧化学问题 2.1 引言 (2) 2.2 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 (2) 2.2.1 燃烧反应过程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 (2) 1. 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2) 2. 反应焓 (3) 3. 燃烧焓与燃烧热 (5) 4. 反应焓(及燃烧焓)与反应能(及燃烧能)的比较 (6) 2.2.2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过程的讨论 (7) l.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7) 2. 化学平衡与自由能 (8) 3. 自由能与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9) 4. 平衡常数K P与标准反应自由能 (10) 5. 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14) 6. 反应度λ (15) 2.3 燃烧产物的计算 (16) 2.4 绝热燃烧火焰温度计算 (17) 2.4.1不考虑化学平衡时绝热燃烧火焰温度的计算 (17) 2.4.2考虑化学平衡时的绝热燃烧火焰温度的计算 (19) 2.4.3考虑高温离解时燃烧产物及火焰温度的计算 (22) 2.5 燃烧的反应速度 (24) 2.5.1燃烧反应速度表示方法 (25) 2.5.2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 (26) 2.5.3 Arrhenius定律 (27) 2.5.4 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 (27)

第2章燃烧中的化学热力学及燃烧化学问题 2.1 引言 对于燃烧反应过程,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已知初始反应态(反应物的组成、温度和压力等)时,其最终状态是怎样的? 2)各种热力学参数是如何变化的? 3)燃烧后的最高温度是多少?燃烧反应中的热量如何计算? 4)在给定的条件下,所研究的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速度如何? 这些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都需要用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基础理论来解决。因此,简要地回顾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2 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 热力学研究中,通常把所研究的一部分物质或空间与其余的物质或空间分开,所研究的这部分物质或空间叫做体系,其余的叫做环境,体系的界面可以是任意的数学表面。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质量交换关系,热力学体系可分为:孤立体系、封闭体系、敞开体系、绝热体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孤立系统中的能量是恒定的。燃料与氧化剂燃烧后变成燃烧产物。将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是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种转换方式。 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以焓(等压燃烧过程)或内能(等容燃烧过程)变化的形式来表达,要了解燃烧过程的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就必须了解化学变化过程系统内各种化合物(即反应物及产物)的成份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焓的变化。 2.2.1 燃烧反应过程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 大多数的燃烧都是在定压(或定容)条件下进行的。要了解燃烧过程的能量转换(即燃料的化学能经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就需要了解化合物的生成焓、反应焓及燃烧焓(或反应能、燃烧能)的意义。 2.2.1.1 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在化学热力学中讨论焓或内能的变化都是用相对值来计算的,故取25 ℃及0.101325 MPa(等于1atm)的状态作为标准状态,并规定在标准状态下各种稳态单质的焓的数值为零。于是,通过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就可按过程中能量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陈希有主编第二章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I R Ω?= =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R U R ?= =Ω+ 解得 47 R =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a)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13)k //5k k k 135 9 R +?=+ΩΩ= Ω= Ω ++ 由分流公式得: 220m A 2m 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 =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 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R =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Ω 2620mA 12mA (46)I Ω=? =+Ω 由节点①的K C 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0A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 ?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112 10A 6A R I R R =? =+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1A 360120 I I =? =+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原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属于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 A. 管理需要有稳定的行政组织体系? B.工作应流程化、标准化 C. 管理过程要遵循14项管理原则?? D.实行刺激性报酬制度 2.下列哪项反映了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 A. 管理活动中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B.管理活动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 C. 管理活动要把握全局、总体规划? D.管理活动要注意讲求实效 3.护理部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模式,遵循的管理原理是(? ) A. 系统原理? ?? B.人本原理 C. 动态原理? ?? D.效益原理 4.下列哪项描述是管理的动态原理的内容(? ) A. 管理过程要适应各种变化? B.管理过程有统一的整体目标 C. 管理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 D.管理中有系统分析的方法和观点 5.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A. 企业的活动可分为六项 B.管理活动中要遵循14项原则 C. 管理分工原则?? D.组织活动必须按照理性原则进行 6.与现代管理人本原理相对应的原则是(? ) A. 整分合原则? B.价值原则 C. 弹性原则 D. 能级原则 7.首次强调管理中人的因素的理论是(? ) A. 人际关系学说? ? B.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C. 管理过程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

8.根据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处于企业经营核心地位的活动是()? ? A.技术活动B.商业活动 ? C.管理活动D.财务活动 9.首次提出“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观点的是( ) ?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 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D.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10.机构的整体功效大于各组成部分功效的叠加反映了系统特性的( ) ? A.整体性B.相关性 ? C.层次性D.目的性 11.医院机构要分成有上下等级关系的部门层级,反映了系统特性的( ) ??A.整体性B.相关性 ? C.层次性D.目的性 1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重点研究的内容是( )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B.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D.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1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论着重研究( )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D.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14.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着重研究( )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B.一般管理原理和管理效率 ? C.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D.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1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