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初级中学

2018上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初级中学
2018上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初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选错均无分。

1.《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2.《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

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宋金对峙时期

3.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播种工具的出现

B.铁制农具的发明

C.牛耕技术的运用

D.灌溉技术的进步

4.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

B.内阁专权

C.地方割据

D.门阀政治

5.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

庐但嵩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6.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A.农业技术进步

B.商业活动活跃

C.手工业的兴盛

D.娱乐业的兴起

7.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8.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

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

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9.晚清一位大臣针对列强在华攫取的某项特权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这项特权指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开矿筑路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0.孙中山说:“(我)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因交通发达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他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关的是()。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11.1925年10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攻城先锋队”攻克惠州,促进了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下列各项与之相关的是()。

A.黄埔军校校军东征

B.国民革命军东征

C.国民革命军北伐

D.工农红军西征

12.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各行业协调发展

C.奠定轻工业基础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13.1958年,有报道说:“过去每亩(山药)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这段报道反映的史事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委要求中央给予当地一定的权力,以便借助华侨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中央同意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C.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开始

D.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兴办

15.卢梭认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句话所反映的政治理念是()。

A.自由平等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人民主权

16.英国是进行奴隶贸易的主要国家,从中获利最大,但180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废除

奴隶贩卖法令。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①拉美独立运动的高涨

②废奴运动的开展

③工业革命的推动

④“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1688年,英国的六位政党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名向玛丽和威廉发出邀请,声称英国人民极不满意目前的政府,盼望他们来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这一邀请直接导致了()。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光荣革命”发生

C.《权利法案》颁布

D.责任内阁制确立

18.1787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

A.建立开明君主制

B.改革联邦政体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改变邦联体制

19.1917年,美国驻俄大使弗朗西斯说:“布尔什维克正试图创造一场世界范围的社会革命,并坚决鼓吹以暴力来推进这场革命。现在看来,资产阶级能否使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安全的社会都成了问题。”他所评论的“社会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七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十一月革命

20.20世纪初,中国出版的一本译著中写道:“其动物之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

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所说的“天道自然之理”的创立者是()。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1.1942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组织了一次战役,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这场战役是()。

A.中途岛海战

B.冲绳岛登陆战

C.珊瑚岛海战

D.西西里登陆战

22.美国将军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国的安全应放在集体行动的基础之上……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第一次了解到‘有限战争’的概念。”文中“有限”战争指的是()。

A.海湾战争

B.波黑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23.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这一条

约是()。

A.《巴黎条约》

B.《罗马条约》

C.《布鲁塞尔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4.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

A.顾颉刚

B.陈寅恪

C.王国维

D.郭沫若

25.下面是某教师讲授“百家争鸣”一课时的板书,该板书的类型属于()。

学派儒家代表

孟子

著作主张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民贵君轻,仁政,反对战争

人定胜天

荀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无为而治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A.图表式板书

B.纲要式板书

C.图示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民主权利扩大的主要表现。

27.简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有关“思想性”的内容。

28.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知识拓展”“自由阅读卡”“每课一得”这一类栏目,其主要

功能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9.材料一:

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

从1960至1964年,共有14个亚非国家同中国正式建交,其中撒哈拉以南的独立的非洲国家占12个。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材料三:

1971年4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决策,指示有关部门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随后又亲自会见他们。“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开展“乒乓外交”的历史背景。(8分)

30.材料:

某青年教师在讲“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一课后,设计了一个参观考察活动的方案。

参观考察活动方案

时间、地点活动方式活动要求

周六上午九点,在汉墓竹简①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博物馆集合入馆。学生自行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②搜集资料,回家整理

前往,路上注意安全③准备下周一上课交流该教师将方案交给教研组长审阅,组长建议修改。

问题:

(1)这个参观考察活动方案的设计有何不足?(8分)

(2)概述参观考察活动对于历史学习的主要作用。(8分)

31.材料:

下面是某实习生为讲解“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制作的时间轴:

问题:

(1)该时间轴的制作存在哪些问题?(8分)

(2)简述历史教学中使用时间轴的主要作用。(8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起义群众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

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

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广大农民生活非常困苦,人民怨声载道。王室挥霍无度,国家财政陷于破产。1789年,国王召开三级会议筹款。会议期间,第三等级代表不愿顺从国王,国王企图派兵将他们逮捕,巴黎人民闻讯发动了起义。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在权利方画,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法国国内形势也动荡不定。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罗伯斯庇尔等人采取的政策包括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粮食买卖、把没收来的逃亡贵族的土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缺地的农民等;同时,用恐怖手段严惩反动分子,但也伤及了无辜。这些措施帮助法国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是罗伯斯庇尔等为首的雅各宾派也因此遭到很多非议。

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法国大

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题干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的意思是

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天子怀有仁德之心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宗族成员是国家的城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强调的是周天子通过血缘关系和分封制来巩固统治。A、C两项分别说的是礼乐制度和井田制,B项说的是周天子借助为政有德强化统治地位。这三项与题干所引材料内容不符。

2.【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官僚精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制度是伴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而正式形成的。由材料中的“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可以推断“这个时代”应早于秦朝。故本题选A。

3.【答案】C。解析:通过东汉画像石拓片中的“二牛拾杠”可知,东汉时期牛耕技术

已得到运用。播种工具的出现与灌溉技术的进步在拓片中没有体现,排除A、D两项。铁制农具在东汉之前就已发明,排除B项。故本题选C。

4.【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东晋时期的政治状况。“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说明皇帝权力小。“宰辅执政,政出多门”说明当时的几大门阀士族控制实际权力。

文中的“习俗”指的是门阀土族掌握实权成为惯例。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初期。内阁出现在

明朝,受制于皇权未形成专权局面。东晋时期虽有权臣擅政,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割据局面。故本题选D。

5.【答案】B。解析:题干提到安史之乱及诗人的诗句,由此可知该诗的作者应是唐玄宗时期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杜甫主要生活在唐天宝年间,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结合时间和作品风格,杜甫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B。

6.【答案】B。解析: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还原了南宋时期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于乡野的场景,是宋代商业活动活跃的缩影。故本题选B。

7.【答案】A。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书省是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尚书省在元朝隶属于中书省且旋设旋废。门下省是隋唐时期审议中书省决议的中央机关。行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顾炎武认为“圣人之道”就是“曰‘博易学文’”,

曰‘行己有耻’”,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故本题选B。题干没有体现经世致用和先秦儒学

的义利观,故排除A、C两项。“无征不信”的意思是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题干也没

有体现,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的大意是西方列强借助这项规定享有同等特权,刺激列强不断提出特权条件进而谋取更大权益。结合史实可知,这项特权应是英国最早提出的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违法由本国领事按照本国法律审判。开矿筑路权是指外国获得修筑铁路的权利后,同时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地和矿产开发权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指使节常驻北京使馆区。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D。

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孙中山主张先核定全国的地价,等到将来土地价格因交通条件改善而升值后,增长的价值归国家所有。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的内容。故本题选C。

11.【答案】B。解析:1925年10月,广东革命政府为彻底消灭军阀陈炯明的势力,统一广东,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国民革命军于1925年10月1日起陆续出发,经过激烈战斗攻占惠州,歼灭敌军主力。黄埔军校校军3000人参加1925年2月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A项在时间上不符合要求。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间是1926年

7月,排除C项。工农红军西征的时间是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投资比例最大的是重工业,表

明国家当时对重工业发展的重视,故本题选A。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图片显示各

部门都有一定比例的投资,只是重工业投资比例较大,不能直接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除D项。

1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关于山药耕作法和计划亩产量的描述可知,该时期农业生产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这与“大跃进”运动时期盛

行的农业生产“放卫星”现象一致。故本题选B。

14.【答案】D。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后农业生产采取的改革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沿海经济开发区是在1985年设立的,B项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市场化

开始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C项不符合题意。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创办外向型经济特区,最为显著的代表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故本题选D。

1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卢梭认为如果人们一致同意,破坏社会契约也是合法的,这充分体现了公民掌握以立法权为代表的最高权力,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思想,故本题选D。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由平等和民主共和的相关内容,排除A、C两项。三权

分立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排除B项。

16.【答案】C。解析:1804年,海地赢得了独立,掀开了拉美独立运动序幕。拉美独

立运动的高涨形成于1810年以后,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①。1783年,英国开始出现反奴

隶制运动。废奴运动的深人使得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废除奴隶贩卖法案,②正确。工业革

命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推动了废除奴隶贩卖法令的出台,③正确。“日不落帝国”

形成于18世纪中期,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④。

17.【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1688年”“玛丽和威廉”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这一

邀请直接导致“光荣革命”发生,故本题选B。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在1660年,与题干时

间不符,排除A项。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发生在“光荣革命”之后,排除C项。18

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排除D项。

18.【答案】D。解析:美国独立之后建立的邦联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当时美国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オ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故D项正确,B项错误。美国没有实行开明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排除A、C两项。故本题选D。

1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布尔什维克”“世界范围”“暴力”“资产阶级”可知,

该事件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以暴力形式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故本题选C。

20.【答案】C。解析:题干中引文的大意是动物界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这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观点一致。故本题选C。

21.【答案】A。解析:1942年,美日两国在中途岛进行的海战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的

航母力量,之后美国海军逐渐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导权,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故本题选A。珊瑚岛海战虽然也发生在1942年,但它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受挫,不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冲绳岛登陆战发生在1945年,标志日军的溃败。西西里登

陆战发生在北非战场,与题干要求不符。

22.【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选自美国将军李奇微的回忆录。李奇微曾任联合国军的指挥官,他在书中提出所谓的“有限”战争,实质上是美化了美国对朝鲜侵略的事实。越南

战争、海湾战争和波黑战争在时间上均晚于朝鲜战争,可以结合题干内容予以排除。

23.【答案】D。解析: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在荷兰小镇马斯

特里赫特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历史上的《巴黎

条约》有两个,分别签订于1783和1951年。《罗马条约》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

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合称,签订于1957年。《布鲁塞尔条约》签订于1965年。故本题

选D。

2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观点是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的“层累地造

成的中国古史”观,故本题选A。

25.【答案】A。解析:图表式板书是用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总结教学主要内容的板书形式,题干给出的总结百家争鸣主要内容的表格就属于这种板书形式。纲要式板书也叫提纲式板

书,这类板书以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以不同的序号按教学内容本身的层次含义

标示出相应的语句,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图示式板书是用文字、数字、线条等表

示历史的演变进程的板书形式。线索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纵向发展过程设计板书,主要

用箭头、线条等符号显示内容的发展线索或过程,显示历史的动态发展。故本题选A。

二、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国。除了十将军委员会的职位外,一切官职向本邦所有等级的

男性公民开放,执政官用抽签方式产生。

(2)提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权力。

(3)制定公职津贴制度。雅典城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

育和文化熏陶,向观看戏剧表演的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27.【参考答案】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思想性、

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

其中思想性指的是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

28.【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自由阅读卡”“知识拓展”和“每课一得”等栏目属于课文辅读

类内容,作为课文的补充、延伸和说明,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的内容,引

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

这类栏目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提高阅读历史材料的水平,锻炼从材料中提取

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观

察和思考历史,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和理解历史,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三、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1)①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

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③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政策,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侵

略扩张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一条线,一大片”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

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①美国在1973年爆发中东石油危机后经济发展陷入“滞胀”,在同苏联全球争霸

的竞争中处于守势。

②美国身陷越战泥潭,实力被削弱,加上国内的反战压力,积极开展“均势外交”。

③苏联与中国交恶,苏军屯兵边境,给中国造成极大压力。

④中国急欲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打破外部封锁。

30.【参考答案】

(1)该教师设计的参观考察活动方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①该教师在组织此次参观考察活动之前,没有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如果对参观考察对象没有初步的了解,将不利于本次参观考察活动目标的实现。

②在前往考察地的过程中,教师计划学生自行前往,虽然强调注意安全,但仍存在学生人身安全隐患问题。教师最好能够利用校车组织学生一起前往,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③在参观考察实施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但没有指明听取讲解的重点内容,容易造成学生在参观听讲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不利于本次参观活动目标的实现。

④在参观后的搜集和展示资料阶段,教师布置的活动要求不够具体,缺乏实践指导性。

(2)参观考察活动是历史课外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活动的作

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参观考察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参观考察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鉴赏力。

③参观考察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31.【参考答案】

(1)历史教学中时间是讲授的线索之一,按照时间顺序讲授历史,是保证历史教学的

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的必然要求。该实习生借助时间轴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该时间轴的制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历史线索较为混乱。该课的主题为“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轴上应

以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为主。该实习生制作的时间轴不仅包括列强的侵略活动,还有中国人民的反抗活动,与授课主题不符。

②时间标注不够清晰。该实习生在时间轴上用虚线作为清朝历代皇帝执政时间的分界线,但未能标出虚线表示的具体时间,不利于学生对清朝历代皇帝执政时期内发生的列强侵华事件进行记忆。

(2)历史教学中使用时间轴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①帮助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对于初中历史课本所涉及的公历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知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介绍。一般做法是教师讲课时,在以公历纪年为主的情况下,适当介绍公历纪年对应的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例如,教师讲到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在1840年,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1840年是清道光二十年。

②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现象的联系。教师借助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近代中国列强的侵略活动和中国人民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设计题

32.【参考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法国三色国旗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图片里的国旗属于哪个国家吗?你们知道国旗上的三色彩条分别代表什么吗?教师借助提问,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图片导入,充分发挥图片的直观性优势,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借助问题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带着疑问迅速进入课堂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授

(一)背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法国等级制度的史料,提出问题: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国内社会阶级情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当时法国波旁王朝统治腐败,资产阶级有钱但是无权,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政治权利。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

1.导火索——三级会议的召开

教师出示三级会议的图片,提出问题:三级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召开的目的和结果如何?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789年,法国国王召开三级会议,目的是筹款。法国国王的倒行逆施引起资产阶级的不满,国王派兵镇压,法国社会出现动荡。

2.革命经过

教师播放法国大革命的相关视频,请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法国的国庆日是7月14日?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因此7月14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教师设置小记者播报的环节,请学生担任小记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进程进行报道:革命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欧洲各国联合入侵法国,极力想把革命扼杀在摇篮里。以法国国王和王后为代表的反动势力也妄图恢复统治,促使法国人民推动革命继续发展,把国王送上断头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国政局几经动荡,雅各宾派上台执政后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热月政变后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和设置小记者播报环节,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

3.革命成果

教师展示《人权宣言》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提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人权宣言》?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人权宣言》

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强调人权、法制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进步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提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革命意义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并向学生提问: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法国大革命推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法国大革命进行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这段历史,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可请学生代表做本节课的总结。

2.作业:教师请学生课下查阅有关法国大革命的书籍,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教学活动主体地位。探究性作业的设置可将历史教学延续到课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 年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26.参考答案 (1) 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 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 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 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 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 特点:①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③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 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 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④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 历史通俗读物。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 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各类通史。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 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 断代史、专门史书籍。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 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 史学研究论文。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 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 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6 分,共48 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

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 学习历史,就要掌握历史概念,形成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历史思维活动的“发祥地”。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学科基本能力中的“基本”。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就是历史概念的体系。掌握历史概念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历史事物的理性认识。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基础知识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知识结构。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历史思维能力的结晶,又是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要抓准构成概念的基本内容,要着力选择足以说明问题性质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力求言简意赅,内容准确,要点完整。在学习掌握历史概念时,要注意归类整理,以便抓住同类历史概念的共性,区别其个性,加深其理解。 学习历史,还要掌握历史时间。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再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学习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学习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为了更有效地掌握历史时间,学习过程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循序渐进性的学习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人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学习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学习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0~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中期和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

xx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大纲

xx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大纲 xx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即将进行,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一起来看看新的大纲吧。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xx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大纲”,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的更新。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 * 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运 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 * 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 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 4.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xx年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 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 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 需求。 3.能够恰当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4.能够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及完整的教学环节。 5.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 年 3 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30 分 ) 26.参考答案 (1)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特点:① 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 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 现象等。 ③ 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 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 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 结构。 ④ 根 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 合起来, 实行交互 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历史通俗读物。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 浅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趣。 (2)各类通史。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 脉络,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 等。 (3)断代史、专门史书籍。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 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史学研究论文。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6 分,共 48 分 ) 29.参考答案

怎样学好初中政治历史

怎样学好初中政治历史 学生对于政治、历史教材一般都能看懂。在政治、历史学科里,“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历史、政治有一句秘言:“死去活来,得意忘形;穿针引线,虚实结合”。套用一句卖油翁的话:无他,但心熟耳。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重要需求。树立自主型的学习观,自觉地、有目的地学习,“懂学”、“会学”,已成为时代对人的迫切要求。政治、历史学习的方法,实际上是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何对有关的政治、历史信息进行接收、加工及运用,涉及到对政治、历史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运用,也是政治、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 一、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政治、历史,首先就是要培养对政治、历史的兴趣。 政治、历史是我们帮助学习生存的学科,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它那特有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学习其它学科大有帮助,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受益匪浅。政治、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历史,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政治、历史的兴趣,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政治、历史。 二、“抓基础、重平时” 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需要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政治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把握三句话:以本为本,重视基础,训练能力。以本为本,就是要处理好教材与参考资料的关系,必须以教科书为学习的根本,尽可能地掌握教材,决不能离开教材看资料。重视基础,就是要特别注意学习好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让每一个知识点过关,老老实实在打好基础;训练能力,就要要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次测试,检查知识不足,提高应试能力。 1.听课的方法。听政治、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 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特点、课程目标,熟悉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及选用多样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实施能力 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4.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能够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 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二)教学设计 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2.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开发、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 3.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4. 设计教学时,能够注重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能够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教学实施 1.能够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 2.能够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3.能够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学评价

2015教师资格证《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2.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 A.拿破仑 B.华盛顿 C.伊达尔哥 D.俾斯麦 3.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新航路开辟——奴隶贸易

B.英国工业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 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6.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是( )。 A.《虎门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7.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8.1948年11月至l949年1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 )。 A.邓小平 B.刘伯承 C.陈毅 D.粟裕 9.唐朝继续实行三省六部制,隋朝的内史省在唐朝改名为(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内侍省 10.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能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要求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l787年宪法》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中国历史七年级记忆歌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因后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三、华夏之祖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四、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 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消)。 (二)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商,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三)

武王伐纣灭掉商,西周定都镐京上,分封制度定国策,天子统治有加强,暴君厉王无人道,前771(年)周灭亡。 五、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六、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第二霸主晋文公,城濮之战称英雄,“退避三舍”诱楚军,大败楚军城濮中。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多战争,齐王军师名孙膑,围魏救赵战桂陵,前二六0战又起,秦赵之间战长平,赵括纸上来谈兵,四十六天粮草尽,赵军大败秦军胜,从此六国难抗衡。 七、大变革的时代 (一) 春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用牛耕,农业史上大革命。 (二) 李冰修筑都江堰,消除水患灌农田,治水功劳胜大禹,造福人民几千年。 (三) 孝公治国有心计,商鞅变法最有力,承认私人有土地,奖励耕战免徭役,废除贵族的权力,建立县制搞治理,经济得到大发展,军队有了战斗力,战国后期秦最强,商鞅变法了不起。 八、九、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 (二) 古人观天很注意,日食月食书中记,

2018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2018抚州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 【第一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蓝鹰行动(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社会制度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新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准确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4。能够对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能够设计出

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卷资料讲解

西昌阳光学校2011年教师学科知识考试试卷 初中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 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2民主人士曾盛赞毛泽东:“一身系天下安危”,“弥天大勇”,是指 A 参加长征B转战陕北C去重庆谈判D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3 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 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 A 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 B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没有成熟 C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就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的斗争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妥协 5 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维护了沙皇统治 C解放了农奴D废除了沙皇统治 6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在诸子百家对我国影响最为 深远的思想学派是: A 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7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了全球,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应对方案。你认为面对经济 危机时,最值得借鉴的事例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赫鲁晓夫改革 8 一位同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政权分立B对外交往频繁C民族汇集D江南经济发展 9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倒。致远鼓楫重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 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A 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伊犁将军C设置宣政院D设置驻藏大臣 11三峡水利枢纽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下列中国先民兴建的工程中,也具有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特点:①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 ②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③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④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历史通俗读物。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各类通史。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断代史、专门史书籍。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史学研究论文。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上半年全国教资统考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人生来且始终都是平等的。 (2)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 (3)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5)天赋人权及主权在民。 27.参考答案 (1)概念:以“述”为主,重在交代史实。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2)特点:①教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能有效节省时间,使学生较快掌握基本史实。②历史讲述法比较适用于生动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③在使用讲述法时,需要注意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而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是内容繁复、彼此关联的,应用讲述法时要正确,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④根据各课不同的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讲述法可以灵活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实行交互策应,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8.参考答案 (1)历史通俗读物。历史通俗读物比较简单易懂,能将历史知识做到深入浅出,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历史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各类通史。通过各类通史的阅读,可以较为系统地梳理出历史线索和脉络,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史观的形成,如唯物史观和全球化史观等。

(3)断代史、专门史书籍。阅读断代史、专门史书籍可以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专门史相关知识。 (4)史学研究论文。史学研究论文的研读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历史史实、结论都不是不负责任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认识,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严肃科学性的、严密逻辑性的、高度思辨性的基础人文学科。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1)材料一主要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视角进行叙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王朝已经无力抵抗农民军的进攻,对农民起义持肯定的态度。 (2)材料二是从明王朝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作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农民军和清军的共同进攻造成的,称农民军为“流寇”,对农民起义持反对的态度。 第二问: 材料一选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该书于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地区出版,作者受阶级史观的影响,同情农民运动,因此对明末农民起义主要站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立场上进行叙述。 材料二选自傅乐橙《中国通史》,该书于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地区出版,作者由于身处台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受政治影响,对农民起义持对立观点,并且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内乱和外敌入侵造成,将国民党政府的失败和明朝的灭亡并列。 总之材料一和材料二出现的不同是由于作者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的史学观点的差异所带来的。 30.参考答案 第一问: (1)课文辅助系统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

招聘教师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 4、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恰当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突出重点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初中历史教师,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念,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初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它包括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追踪(即学术视野)、初中历史教育学理论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初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处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同时,由于模块间的内容有交叉,如中国近代史部分历史(Ⅰ)“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有“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的内容;在历史(Ⅲ)“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理论成果”专题中有“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中,有“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面”的内容;在选修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这一专题中也有“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的内容。所以对这些重要的交叉内容,要有一个横向的整体掌握。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初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初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灵活把握处理每一节历史课,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生硬的符号形式存在,而是以思想、精神的方式出现,从而真正地展示出所授历史知识的无限生命力和价值,

初中历史的学法

现在,初中历史所涉及的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部分学生总是学不好,成绩不理想。我认为,这主要是态度和方法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学好历史谈几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1、选择题。历史考卷中的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直选法。依据题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在做题时,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题的选项逐一排除。③分析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思考确定选哪一个。 2、判断题。我们先要找出该题中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错误,该题就应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些。 3、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大胆去做,不要有畏难情绪。其次,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按这个步骤去做:①认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②看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再快速浏览材料。③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做答。答案要简明扼要,不要展开讲。 4、问答题。问答题的审题很重要,一定要看清题意,弄明白要求回答什么。回答时要把相应的问题讲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层次清楚,最好分要点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解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对历史学习付出极大的热忱,有信心和决心,肯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