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三年级下7小读者教案

上海版三年级下7小读者教案
上海版三年级下7小读者教案

7、小读者(第六册)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辑、诧、典、幺、尴、尬、辣、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诧异、将信将疑、尴尬、一本正经”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指导“尴尬”字形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与神态、动作结合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并有感情的朗读好相关语段

3.从李真真不辞辛劳去杂志社提意见的故事中,感受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与神态、动作结合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

2.理解“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板书课题:7。小读者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预习过课文,文中的小读者是——板书:李真真(十来岁,所以称之为“小读者”)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他的身份是---板书:“我”编辑(正音:“辑”轻声)

●知道编辑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吗?(对资料和作品进行整理和加工的)

师: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表达,编辑都要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校对,所以做这份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配合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

2.交流故事大意(提供词语:不辞辛劳)

(1)指名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先说

(2)其他人再说(注一关注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

3.我们发现本文的特点是什么?(以人物对话展开过程)指名5位同学读5段对话,再次了解整个故事。(注意“唔”的读音)

说明:

作为课后预习作业---说课文的主要意思,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不宜过高,只需语句通顺即可。教师可在点评中告诉学生要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反馈中要力求面广,考虑学生的层次不同,采用提供句式和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差生的形式扩大说的范围,使训练扎实到位。

(二)交流词义了解心情变化

1.师板书:诧异

将信将疑

尴尬

火辣辣

(1)指名读词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让学生畅所欲言)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诧异”和“尴尬”

●“诧异”(联系上文,说说“诧异”的原因(一般都是读者来信,就是直接到编辑部来的一般都是

大人,从未出现过孩子)(3)读好语气(指导读句子时神态:瞪大眼睛/皱眉头……)

●“尴尬”字形指导:(部首不是“九”,而是“尤”缺一点)跟着老师在方格内书空一遍

联系课文想想当时我为什么会尴尬?

2.文中作为编辑的“我”在与小读者李真真的对话中,心情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原先是“诧异”最后心情怎么样了呢?自读最后一节板书:激动(难以平静)

三.以“良师益友”为突破口,深入学习,攻破难点

1.出示句子:

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1)师引读:望着小姑娘离去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

(2)板书: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是指那些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能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的好老师,好朋友。说话训练:

你的良师益友是谁?他给你什么帮助?(范围可以是父母、老师、同学、书籍……)

(3)齐读句子

过渡:照理说编辑是小读者的老师和长者,那么一个堂堂大编辑为什么要把小读者称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呢??

说明:

以“良师益友”一词作为激情点,一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课后的写作材料作铺垫,二来以“一个堂堂大编辑将小读者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矛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抓神态词体会人物认真负责的品质

(1)自读2—11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读者李真真的句子

(2)指名交流句子

(3)请你找出句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句,多读上几遍,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组织交流,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适时板书:一本正经

像背书似的

悄悄地掏

不安、小声、低头

十分认真

●真诚:“悄悄地掏、不安、小声、低头”这些词中看出当李真真是个天真的女孩,向朋友提出错误

时是十分真诚的,毫无洋洋得意之感。她的心灵晶莹纯洁,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

●认真负责:“一本正经、像背书似的、十分认真”看出李真真把发现错别字当一回事,认真指出

朋友的错误。其中“一本正经”要读好语气

根据班实际情况,可提供想象说话训练:我看到编辑叔叔似乎有些尴尬,便说不下去了,心想:——于是,我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

(1)语句理解:李真真将杂志作为自己的朋友,要帮助朋友改正错误。

(2)对于走许多路去编辑部提意见,作者觉得-------那李真真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想象说话:以“李真真”的身份来说一说。

(提示:怎么会想到跑很多路去杂志社提出意见呢?)

(3)现在你从这句话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4)齐读

这三句话为交流重点,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读好句子,读出句子的语气。

3.小结:这些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能帮助我们把握读句子时的语气,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自己再读这些句子,感受李真真的真诚的心灵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4.师生配合读2—11节,师读“我”的句子,生读“李真真”的句子。

说明:

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感悟文中人物的品质,还要学作者的写作手法。鉴于本文以对话为主展开描写,所以将重点落在从描写神态、动作的词语中感受人物品质这一训练手法,帮助学生在今后写作中能将人物语言写生动,而不仅仅停留在“xx说”这样平淡的语句表达。

5、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理解。

回答要点:

①小读者李真真不辞辛劳到杂志社提意见,“及时帮助“他的”朋友“改正错误

②小读者的行为使我受到了触动,鞭策“我”在今后工作中要更认真负责。

四.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试着说故事,要求比较详细地描述出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2.交流

3.小结:我们要学习李真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朋友-----对事情-----特别是对待学习也要------,一丝不苟。

说明:

通过品读文本语言文字,学生对于李真真到杂志社提意见整个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在此,请学生根据提纲式板书复述课文,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反馈。

五.回家作业。

1、将《小读者》的故事说给父母听,要求语句通顺,声音响亮

2、从下面的2题中选一个题目写一写。

☆改写故事:以李真真的口吻写故事。故事名为《帮助》、《一件小事》或自定。

故事开头:我叫李真真,在春风小学读三年级。今天,我收到了《》一书。吃过午饭,我就欣喜地翻阅起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真诚的朋友帮助,也需要结交真诚的朋友。请以《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

8.小读者

“我”(编辑)良师益友李真真(小读者)不辞辛劳 ——————————————

诧异一本正经

将信将疑像背书似的

尴尬悄悄地掏

羞愧(火辣辣)不安、小声、低头

激动(难以平静)十分认真

关于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读者》是新教材三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李真真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里有两个错别字,便不辞辛劳地跑了许多路,去向杂志编辑部提出意见的故事。整个故事以作为编辑的“我”和李真真之间对话展开,在对话中逐步展现了作者从“诧异”到“激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对于小读者---李真真的描写,作者则以神态描写为主,表现了小姑娘的真诚、认真和负责。文末的一句话,是作者发出的感慨,反映了“我”鞭策自己认真工作,虚心向小读者学习的真实情感。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理解词语有哪些方法,也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那么这个单元,教师应在“合适”上做文章。鉴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个方法比较常用和实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这个方法有所侧重。

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基本能够了解主要内容。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于作者说发出的感慨不能够理解,或者是能理解但说不清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和启发。

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尝试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三.关于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辑、诧、典、幺、尴、尬、辣、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诧异、将信将疑、尴尬、一本正经”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指导“尴尬”字形书写。

本课需在阅读中认识“辑、诧、典、幺、尴、尬、辣、唔”8个生字,教学中要根据生字本身特点,在字音和字形上有所侧重。如“辑”“幺”“唔”的读音;“尴尬”的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诧异、尴尬”词义。

目标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语言与神态、动作结合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特点;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并有感情的朗读好相关语段。

本文的特点是对话描写贯穿全文,所以我想要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感受对话特点,学习对话描写,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此之外,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自由读、竞赛读、引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各自的感受和体验。

目标三:从李真真不辞辛劳去杂志社提意见的故事中,学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这是本课的情感目标。有了上个环节对于李真真语言的品读,朗读的层层深入,加之适当的想象,学生对于李真真的品质感悟水到渠成。

四.关于教学设计

(一)展开想象突破难点

“朋友有困难就要及时帮助”李真真那颗纯洁的心灵打动着作者。为了帮助朋友,跑了许多路,没有任何怨言,这种责任心触动着作者。这是作者将小读者视为良师益友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学生能顺利解决这个难点,在学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想象题:以“李真真”的身份来说一说当时发现错别字后的想法,尤其对于“跑许多路去编辑部提意见,李真真究竟是如何想”做积极讨论。学生充当了其中的角色,通过现有的课文语言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感悟人物品质。这种“文本对话”既能看出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是很不错的。

(二)尊重学生主体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能够对他们进行集体教学,提出共同的基本要求。但是同中有异,相同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这种个人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因此,学生完全有理由根据自己的喜恶和自身特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说与写。比如:学生说文章主要内容时,我采用提供句式和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差生的形式扩大说的范围。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回家作业。我个人觉得教学应该更看重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令人欣喜的是水平一般的同学都敢于向高层次挑战。由于他们端正的态度和全情的投入,因此完成的质量普遍较高。由此可见,有了选择,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有了发挥的余地。他们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学习,学起来自然就更带劲了。

(三)重视板书的作用

板书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提炼和精要展示,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理清教材脉络,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来说,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如今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板书的“利用率”不高。有些板书只供于某个环节使用,甚至有些板书只是起了“出示”作用,学生提及后就被弃置不用了。我觉得在讲求板书设计艺术美的同时应让板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提纲式板书,并让学生根据板书尝试复述课文作为学习总结。这样一来,板书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整个教学的整体感更强了。

教学反思

在正式上课前,我对于抓神态,说感受,体会人物品质这个环节比较担心。尽管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但因为描写李真真的句子多达7句,所以交流时一定很散,整个板块教学就不够紧凑。结果的确出了些意外:第一个发言的就说了12节,而我因为慌神,还是按照教案上课;句子找到了,但怎么也说不明白,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

其实现在回想,我当时其实可以抓住这个契机,直接进入重点学习,以这个关键句“带”出其它能表现李真真认真负责的句子,这样的教学就更紧凑了。对于学生怎么也说不明白的地方,不如就自己加以总结告诉学生。因为教学过程尽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必要一定要让学生感悟出不可。对于交流过散的现象,教师可以以引读的方式“穿针引线”,加强整体感。

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

那么,如何培养这一素质呢?

1.真正能以学生为本,改变口头上大喊口号,但教学时却仍希望学生最好能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教案来回答的心理。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备课更细致,想得更周全,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方案,启发的方法。

4.积累相关的机智经验,善于思考,遇到问题不回避,不绕弯。

训练材料

一.圈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读着一封封读者来信,心里像灌了密似的,甜滋滋的。做为一个少年读物的编揖,最大的辛福莫过于听到少年读者对于刊物的赞美啦!(4个)

二.小试身手

第一组:叮嘱、心疼、感激、情不自禁

第二组:满不在乎、得意、耐心、不好意思、心服口服

用其中一组词语(最少用上3个)连成一段话;这些词语都必须用作人物对话的提示语;段中的几句话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力求表达出人物的某种好品质。

三.兴趣题

1.“读者”的意思是“阅读书刊文章的人”。类似的称呼还有:者、者、者

2.根据要求改写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小姑娘见我不说话,脸上现出不安的神情,小声地问我:“叔叔,我提得对吗?”

提示语在中:

提示语在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