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doc

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doc
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doc

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分析

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绿色性论文摘要对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探讨了图书馆应满足的要求,以积累图书馆的设计经验,提高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水平。

0引言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而且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综观近年来新建的大学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新馆在建设过程中,缺少现代化的理念,仍以传统理念来指导,结果建筑纵然有美丽的外表,但其模式、结构、布局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即便是采用了模数式设计,但传统观念中的借阅分开、闭架管理、部分开架、加建夹层书库仍有一定比例,缺乏变革和创新。

2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缺乏弹性,忽视了其可持续发展。

3大学图书馆在人性化设计方面考虑不足,特别是对读者舒适程度方面考虑不足,更无法体现布局的私密性。

4对于残疾人及老年人所需的特殊建筑设备和设施,未能在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中得到考虑和体现。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一、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风格的变化多样,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为切实解决好高层建筑相关问题,本人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总结和对规范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明确建筑物的性质 建筑物的定性一旦错误,那后面的设计肯定就一错百错。设计一开始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非营业性的公寓、宿舍和为住宅服务的管理办公服务用房、娱乐休闲用房等内容的建筑均可定为居住建筑。当层数为9层以下(含9层)时,无论高度是否超过24m,均为多层建筑。 (2)建筑底部超过1层为公共建筑(性质单一),上部为居住建筑时,尚未明确归属,暂按商住楼性质判定;底层商业服务用房2层以上如设有与上下层无关的其他公共建筑时,应定为综合楼。无论几层,只要高度超过24m,均为高层建筑。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任1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 m2的商住楼为一类高层,其它为二类高层。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2) 1.1图书馆概况 (2) 1.2现状和问题 (2) 1.3项目目标 (3) 2 项目范围 (4) 3 系统解决方案 (4) 3.1 技术解决方案 (5) 3.2 业务解决方案 (6) 3.3 系统实施策略 (8) 3.4 实施阶段和交付成果 (9) 4 项目费用预算 (11) 4.1 项目费用一览表 (11) 4.2 硬件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4.3 网络配置清单及预算 (11) 5 项目实施的组织架构 (12) 6 项目实施的风估 (13)

某某大学图书馆信息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 1 项目背景 1.1图书馆概况 某某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5*年。她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文化底蕴浓厚。她是学校的图书文献信息中心,是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学术等活动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德学的核心机构,也是学校服务社区的窗口。 图书馆现由@@馆和@@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其中@@分馆1987年建成使用,建筑面积0.4407万平方米。@@分馆2006年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4.3265万平方米。入口门禁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采集进馆人员的数据和产生详细的进馆记录,各种不同功能的阅览室20多个,可同时接纳*000多位读者进馆阅览。馆内设有:文献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网络技术部、学科建设服务部、办公室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20人。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已达*25万余册(件)、中外文期刊近4800余种。除纸本资源外,在图书馆网站上还运行有Ei、SD、 CNKI、万方、书生等商家的电子期刊论文全文或摘要、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图书、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供全校师生使用。 1.2现状和问题 现状:某某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上,馆内有500多个有线信息点,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图书馆,每层公共区域都为读者配备了检索机;图书馆网络中心也通过兆光纤与学校网络中心相连,可供千读者获取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省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可以跨空间享用资源。图书馆建设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1999年已实行馆藏资源的微机化管理; 2006年新馆采用“大开间、大开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广州某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自校门至教学主楼中轴线的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东侧。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东侧隔绿化带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以南的校园中轴线两侧为教学区。该地段地势平坦,占地约1.5hm2。 (五)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西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3m,退让东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退让北两侧道路红线各不得小于3m。退让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2m(绿化带),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总建筑面积 13000 (误差不得超过±10%) 1、书库区 1200 m2 (1)基本书库6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报刊库 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512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400 m2; (2)专业期刊阅览室; 400 m2; (3)中文图书室; 400 m2; (4)外文图书室; 400 m2; (5)专业阅览室; 6X400=2400 m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400 m2; (7)教师研究室12间; 12X60=720m2; 3、自修室800 m2 (8)学生自修室2间。 2X400=800 m2; 3、采编区及办公区 660 m2 (1)采购 60 m2; (2)中文编目 60 m2; (3)外文编目 60 m2; (4)装订 60 m2; (5)馆长 60 m2; (6)办公 2X60 m2; (7)接待兼会议 120 m2; (8)监控中心 60 m2;

浅谈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浅谈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7-11-27T15:26:42.5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洪善政 [导读]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 蚌埠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相应的上增,因而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也处于空前的高涨时期,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求是建筑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完善。 关键词:建筑设计;概述;问题;对策 1建筑设计概述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2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建筑物高度过高 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但是目前不少高层建筑超过了高度限制,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在这个高度,抗震能力还是比较稳妥的,一旦超过这个高度限制,在震力作用下,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下降,超高限的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影响结构设计,需要重新选取工程预算的相应参数。 2.2材料的选用不科学,结构体系不合理 在地震多发区,应该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或合理的结构体系。而我国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主要是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弯曲变形的侧移比较大,单单依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效果不大,而且还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只有在加大混凝土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2.3地下室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3.1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上部荷载、岩土压力以及地下水等不利影响因素。地下室外墙必须满足水压力、土压力以及地面其他荷载的侧压力作用的要求,外墙的水平及竖向的配筋率不得小于0. 3%,钢筋间距应小于15cm。 2.3.2 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构筑物的嵌固端时,不得在地下室的顶板开设大的孔洞。 2.3.3高层建筑地下室不适宜设置变形缝,当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应该每隔30 m~40 m设置一道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其宽度不得小于80cm;可以将后浇带设置于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及剪力墙附近。 2.4人员设计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方面,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建筑地价的上涨,使得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设计人员思想上对此不够重视,还按照过去低层建筑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高层建筑,造成抗震能力差,浪费建筑材料等一系列问题。 2.5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议;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3优化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对策 3.1 重视建筑场地的选择 加强地基勘察,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开不利地质环境,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如活动断层、溶洞、局部突出的山包等。具有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的场地上,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是明显不同的。由于建设用地受到地震以外的许多因素的限制,除了极不利和有严重危险性的场地以外往往是不能排除其作为建设用场地的。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避开不利的场地进行建设,就能大大地减轻地震灾害。对于不利地段,这就考虑了地震因场地条件间接引起结构破坏的原因。这样就有必要按照场地、地基对建筑物所受地震破坏作用的强弱和特征进行分类,以便按照不同场地特点采取抗震措施。 3.2 科学运用建筑材料及抗震结构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方案设计中,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从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各方面,来选择符合抗震需求而且经济适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可以对建筑材料的参数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从整体上对材料的参数变异性进行研究,选用符合抗震要求又经济实用的结构类别。同时,还要考虑除了建筑材料的承载力外的其他因素。按此标准来衡量,使用不同材料的几种结构类型,依其抗震延性性能优劣的顺序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配筋砌体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3.3防止地下室裂缝主要措施 补偿收缩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渗人UEA、HEA等微膨胀剂。以混凝土的膨胀值减去混凝土的最终收缩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即可控制裂缝。

浅谈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344786.html, 浅谈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作者:颜冬 来源:《数码设计》2019年第12期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情报中心,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一方面是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来源,向学生宣传,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学术在大学的专业学习资源即来自于此;為学生的素质拓展提供良好条件,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图书馆更多时候是作为自习室向学生提供服务,良好的图书馆学习氛围甚至是学生是否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图书馆另一方面是要承担支持学术研究的职责,馆藏书籍为学术研究提供知识来源和理论支撑,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服务,收藏专业文献和边缘学科文学,以物质形式保存社会科学文化成就,珍稀的馆藏也是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因素之一。高校图书馆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问题解决 Abstract: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the document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University. On the one h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to serve education, provide learning materials for students, publicize and transfer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which is the source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 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University;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quality expansion, and provide good learning places for students. The library will more often As a self-study room to provide services to students,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in the library is even the key factor for students to learn eff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library should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upporting academic research.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provides knowledge sourc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academic research, provides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document service for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cts professional documents and marginal discipline literature, and saves social science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in material form. The rare collection is also one of the factors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ual task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es for training talents and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ibrary;Problem solving 作为一名经常出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的学生,我对本校图书馆现状有深刻体会,优点自是不必说,现谈论一下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一是馆藏问题,馆藏问题又可具体分为分类混乱,书籍馆藏数量不合理,书籍内容质量水平差异大,书籍鱼龙混杂。图书馆书籍分类混乱,如将书籍分为理工类,文学类,历史类,社会科学类,再近一步分为天文,文学,史地,社会科学等类别,看似有理有据,一些较具有综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通过实地调研,把握图书馆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深刻了解图书馆这类建筑功能的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从而增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尺度感知和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 ●调研时间:2011年3月5日 ●调研地点:郑州大学图书馆(建成于2000年6月)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拍照记录,询问进出馆的学生,根据各层平面图了解大致的流线图、根据立面图、剖面图了解造型、空间分布。 ●调研内容: 1.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 2.图书馆的采光照明,通风和噪声控制

3.图书馆的外部造型设计,整个建筑所表达的含义 调研发现: 1.郑州图书馆概况 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中心馆坐落在新校区东大门,是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是河南省最大的图书馆。设计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设计师何静堂老先生。 馆内阅览座位6000多个,包括院(系)资料室在内的总藏书量为412万册,中外文现刊3200种,过刊6000多种。全馆现有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文艺书库、珍本书库、密集书库、现刊库、过刊库、古籍书室、样本书库、学位论文库、工具书阅览室、河南地方文献阅览室、素质教育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检索工具书阅览室等 30余个书库和阅览室,另设多个公共阅览区,共有阅览座位 6642 个,并拥有两个85座和一个217座的电子文献阅览与检索室。各阅览室及书库全部开架服务,流通书库完全实现了藏、借、阅合一。 2.走进郑州大学图书馆 郑州大学图书馆主层是设在二层,在正东、正西两个方向的两个主入口处都设有宽达40米的大台阶。 进入图书馆大门以后,首先要穿越一排的刷卡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8米、长达28米的架空过道,两边中空,可以看见严格对称的两个扇形报告厅屋顶,其上摆放了相对应的弧形的玻璃桌供学生使用。

现代图书馆设计理念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学校的文化景观,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需求的重任,还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其设计理念体现了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关注人、自然环境、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志化等理念。 一、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遵循方便、舒适、实用的设计原则,从选址、功能划分、文献布局、家具摆放到局部设计等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髓,为使用者营造自由舒适的文化环境。 1、方便原则 从选址设计来看,以节约读者时间,便于读者通达为目的,公共图书馆通常设在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段,高校图书馆则选择校园整体规划的中心地带,如正在建设的广州市新图书馆设在该是未来的文化和上午中心珠江新城,获得国家建设部鲁班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建在学校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是师生来往的中心地带,学生三点一线必经之地,而山西太原市新图书馆因公共交通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读者较少,从进出口设计来看,以易于进出、安全高效为目的,高台基多台阶的入口设计正在被摒弃,代之以平易近人、省时省力的低入口设计,如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的图书馆建筑大多符合这一原则,从门厅设计来看了,以空间开阔、便于人员分流为目的,设计中不仅考虑门厅的多功能特征,还考虑水平方向的人流畅通,以及从水平到垂直交通转化的方便快捷程度,如北京首都图书馆、浙江万里学院钱湖小区新馆门厅宽敞明亮,转换楼梯醒目可见,从功能区域设置来看,体现在卫生、复印、咨询等非弹性空间的处理恰到好方便查找,方便利用,如深圳大学图书馆将这些功能区域设在每层平面空间的四个角上。 2、舒适原则 作为学习、研究、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图书馆内部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读者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因此,强调舒适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充分体现。首先从休息场所的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更加注重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利用,从封闭的咖啡厅、茶室到开放的小憩区,读者可以在长时间阅读后放松自己,如同在家中一样舒适。其次,从家具的设计来看,引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从书架和阅览桌椅的高度、结构到色彩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不仅有利于读者的身心健康,还能有效减轻读者的心里压力,延缓疲劳的出现。 3、实用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通常吸收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由于他们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了解图书馆的使用状况与发展方向,能够保障建筑设计的实用性。首先从空间设计来看,现代图书馆建筑不再一味追求高达与堂皇,而是更加关注使用效果,整体设计一般不超过6层,内部净层高不超过—米,既可节约建造与运作成本,又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方便读者利用。其次,内部区域分隔合理,工作区与阅览区闹静分离,设备、多功能厅、卫生间等非弹性空间相对集中,通道设置科学实用,书刊流、读者流与工作人员流互不交叉,有效提高了内部空间的抗扰能力。 二、生态化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英、美、法、荷兰、日本等国家纷纷建造了生态图书馆,我国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建筑也引人了生态化设计理念。生态化设计遵循节

高校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号: 专业班级:

第1章前言 1.1图书馆概念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从人类发明文字开始,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某个特定的空间来收藏、记录、阅读我们的文字,图书馆的产生是历史必然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承载体。 图书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千多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图书馆其本身性质及作用也逐步发展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模样,集管、藏、阅、借、交流、娱乐等为一体,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生活的活动场所。 1.2图书馆规模 图书馆规模由藏书量、阅览席总数来确定。此项数字确定后,根据馆的性质、管理方式、结构型式等因素选取设计指标,通过计算分别求出读者使用空间、藏书空间及辅助空间各部分的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然后求出总建筑面积。 小型图书馆:藏书量50万册以下。 中型图书馆:藏书量50~150万册。 大型图书馆:藏书量150万册以上。 1.3图书馆功能流线 图书馆建筑共有三种流线:办公人员流线;图书流线;读者流线(图1. 1)。 1,办公人员流线:由办公出入口到管理用房和技术用房以及借阅处书库等岗位。 2,图书流线:由图书入口到采编房到书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损坏,回到技术用房进行修复。 3,读者流线:由读者出入口到门厅,检索厅,到各阅览室;或直接由门厅到达研究室、报告厅以及报刊阅览室。 三种流线应做到各自简洁、通畅、便捷,严禁相互之间交叉干扰。 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书库的功能就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就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某大学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 (二)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园内 (三)项目概述 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73万册。建筑面积为12000m2。 (四)用地概况 该图书馆位于某高校校园内,建筑平面范围66×66米左右,与其他三个同为66×66米的建筑构成校园的新建教学组团,并以风车状结构环绕一个广场,共同作为校园中的一个模块。其他三个建筑分别为一栋教学楼、一栋科研实验楼、一栋建筑艺术设计楼。可以在任务书后附的中国北方和中国南方两个地块中任选一个进行设计。 (五)规划设计要求 1、在设计中体现对所选地块的地理、气候、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做回应。 2、规划建筑檐口高度18 米是整个地块内建筑群总体规划的统一性指导高度。个别建筑高度可以配合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特殊区域可以高于或低于18 米。 3、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四组建筑组团所围合的中央广场同为综合体的一部分,需进行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4、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5、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 1、书库区 3800 m2 (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 (2)开架库2400 m2(156册/ m2)计33万册。可分散于阅览室; 2、阅览区 4200 m2 (1)综合期刊阅览室; (2)专业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室; (4)外文图书室; (5)参考阅览室2; (6)电子文献阅览室; (7)教师研究室12间; (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 (1)采购20 m2; (2)中文编目60 m2; (3)外文编目60 m2; (4)装订40 m2; (5)馆长40 m2; (6)办公2X40 m2; (7)接待兼会议80 m2; (8)监控中心80 m2; (9)保安20 m2;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_981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40-02 1 背景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支柱,是一所大学的标志之一,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而读者服务工作则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立命之本[1]。不断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目前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2]。 2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读者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需求。

2.1 流通服务 流通服务是高校读者服务中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纸质资源的采购与上架、纸质资源的馆内阅读、纸质资源借阅与归还等。目前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是纸质资源从采购到上架周期过长,馆藏种类受限,部分资源重复购买,馆际互借困难。 2.2 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高校读者服务中最艰巨的工作,但是目前大多数学科服务工作开展得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课题查新、代检代查、查收查引等方面,缺少更深层次的服务,例如学术期刊分析与评价、学科资源建设评估、学科竞争力分析、课题申报分析、课题前沿追踪、定题服务等。 2.3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高校读者服务中最重要的工作。随着信息服务模式的快速发展和读者对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信息交互模式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例如: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图书情报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资源不能及时提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学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 建筑设计分析 专业:[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2014年10月27日

北京科技大学1斋宿舍楼及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 本文以1斋学生宿舍楼以及图书馆为例,分析建筑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和剖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体会建筑构图基本法则中所包含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法则;体会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 一、北京科技大学1斋学生宿舍 民用建筑类型繁多,各类建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型也不相同。但总结归纳而言,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以上几个部分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房屋设计及平面布置上均有不同,文中将它们细分开来,逐一进行分析。 (一)单个房间的平面及剖面设计 1.平面设计 单个房间平面设 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 使用的平面基础上,确 定房间内的面积、形 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 小和位置。本文从单个 房间平面设计的各个 基本要点出发,对1斋 学生宿舍进行分析,并根据使用部分的分类,对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分别进行论述。 1)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主要使用房间是建筑物的核心,由于它们的使用要求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①分类 1斋作为学生宿舍从使用功能上来说属于生活用房间。 ②房间面积

对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赵大伟 (三峡大学建筑设计院舟山分院) 摘要:本文从建筑设计问题着手,对其发展对策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下结论可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化;问题分析 前言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而且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我国建筑设计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 题,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缺少现代化的理念,仍以传统理念来指导,结果 建筑纵然有美丽的外表,但其模式、结构、布局很难满足使用要求。我国 建筑设计缺乏弹性,忽视了其可持续发展。缺乏生态设计的理念,不符合 建筑业倡导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主旋律。因此,有必要 对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提出解决 对策,提高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 1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 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 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 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 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 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 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 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 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1.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 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 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 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 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 型例证。 1.3设计方案影响 经常性费用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 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 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 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2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设计缺乏现代化的理念 建筑设计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然而主要的内容 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的理念,合 理设计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 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重庆大学图书馆设计赏析

图书馆资料 一,图书馆的选址 (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环境安静)(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 1,基本要求; (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不能片面强调对称等原因而使入口与主要人流方向向背,引起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更不能过分强调校园轴线的对称,导致大部分人流从侧门进出,主要门厅形同虚设。(3)合理的布置室外场地,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馆区总平面宜布置广场、绿地、庭院。

图书馆设计要求及实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调研 一,图书馆的选址 (1)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2)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是不得一味追求环境的安静而选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样就很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由于现,代图书馆想信息化发展,过去要选一个优美环境地区建馆的思想已有所突破,今天普遍强调的是希望建在人口密集,接近服务对象,交通方便,没有各种污染的中心地带。成为读者的信息网络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所以要综合考录环境问题。 对于高校图书馆,一般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要干道及其噪声源。(环境安静) (3)a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 B要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 C场地要偏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 D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的总体规划; 1,基本要求; (1)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现状,使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要方便,并且互不干扰,对于大中兴图书馆说,一般可分为灌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在灌区中,又分为对外工作区(包括一般读者阅览区),对外开放的公共区,(如陈列室报告厅等)和内部工作区(行政办公和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要合理,尤其注意读者人流,主流和服务人流要分开,卡互不干扰;应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道路不知应便于图书运输,装卸和消防疏散。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对于高校的图书馆的总体规划要注意各种人流的方向。高校图书馆一般布置在教学区域宿舍区之间位置。如果学生宿舍区与教工宿舍区不在同一方向时,要以学生人流为主,适当考虑教职工的人流方向。图书馆是大学中的重要建筑,有的学校把图书馆放在教学区中轴的位置上,必须强调的是建筑物的主入口要符合人流的主要方向。不能片面强调对称等原因而使入口与主要人流方向向背,引起建筑布局上的不合理。更不能过分强调校园轴线的对称,导致大部分人流从侧门进出,主要门厅形同虚设。 (3)合理的布置室外场地,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馆区总平面宜布置广场、绿地、庭院。 (4)总平面图要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5)图书馆建筑布局要紧凑,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用地,为以后扩建提供方便条件 (6)当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以不影响图书馆使用,不妨碍读者学习为原则。避免有污染、有火源,人流过于集中及噪声大的房屋与图书馆建在一起。 (7)将各种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化中心,以形成整体区域文化优势,增强整体文化优势。 三,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 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现代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性,高效性发展。 1,入口部分 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门卫管理等,入口要求与其他部分联系方便,并且便于管理。 2,信息服务区 包括目录厅,出纳台,计算机检索区域等,读者可以由入口直接到达这个区域,并且能方便的到达各种阅览室。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改善

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如何改善 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类型的图书馆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机构,和教师,教学设备被称为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机构,与科学和科研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在這么一个重要的学术机构中总是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针对其问题与解决方法做出探讨。 标签:图书馆;问题;提升 1 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馆角色定位偏差 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非常密切,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其出发点和目的是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并在整个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高校之间相互贯通。 高校图书馆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或学术研究机构,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务的行政机构或组织;既不是图书馆建筑的集合,也不是一个普及型的文化中心,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服务是一个专业的,高学历的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对象反映其学术性。 1.2 馆藏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扩招并校带来的问题。为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增强高校实力和活力,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对我国高校办学进行大规模改革。截止到2003年2月,全国将已有776所大专院校通过撤并、共建、划转等方式合并为314所。随着学校的合并和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各校专业种类逐渐增多,高校图书馆普遍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图书数量不能满足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学生对书刊的需求;图书质量下降,内容满足不了学生专业知识高精确度的要求;图书覆盖面不够广,有些综合高校出现文理科类藏书量严重失衡的或专业性太强的现象,达不到综合类院校的标准;图书馆资源种类少,与纸质印刷文献相比较而言,图像、音频、视频等其他文献数量不足。 文献资源合并带来的问题。随着学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规模方面,馆藏有所增加,但原有的办馆特色,馆藏的功能,开始慢慢的消失。只有文献资源的数量增加和该副本的数量增加,许多知识老化或是重复收藏的文献,没有及时予以剔除,藏书资源的更新力度差,更新速度慢。 多校区办馆带来的问题。由于学校的建设规划,在周围环境的地区,和许多其他的限制,许多高校已经实施多校区教学,这种学校规模的兴起,让图书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的发展。不同校区之间,如何实现实质性的资源互通,包括人员的统一管理,财产的统一使用,文献资源的整合,书目数据的联合、不同校

房屋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房屋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7-16T09:16:16.7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8期作者:张玲[导读] 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设计的质量。广东鸿宇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广东省 523008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住宅商品化进程日益加快,为建 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空间。但是由于房屋和建筑物经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必须保持认真、负责任、认真的态度,按照安全、实用、美观的原则,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注重环境保护设计,结合城市地区的特点,实施现代设计。然而,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设计的质量。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问题;发展趋势引言 现代房屋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不确定的生活需求,而且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住宅建筑设计应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必须适应现代节能、环保的大趋势。然而,一些房屋建筑盲目追求创新,牺牲了质量和安全。根据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1.房屋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1.1低碳环保原则 在房屋建设中,利用太阳能可以在减少污染的基础上节约大量资源。同时,建筑的选择也必须保证低碳环境保护.一般来说,如果建筑设计产品想要满足相关的建筑需求,就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水土流失严重,花木数量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其中工业污染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大力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保证低碳环境保护。 1.2统一性原则 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建筑设计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建筑在艺术上的统一性,促进建筑具有更独特的特征。不仅如此,为了使建筑物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组成,还应保证建筑物的协调(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的协调)。此外,还应保证建筑物的统一色彩,通过关键点缀提高统一效果,保证建筑物的对称性和平衡性。 2.房屋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基础设计上的问题 对于建筑物来说,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关键。只有做好基础设计工作,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一般来说,房屋建筑的基础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在设计的初期,由于地质勘探报告的缺乏或不完善,设计人员只能根据场地的总体情况来估计地质情况,对建筑物进行基础设计,会大大降低基础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建筑物进行加固,如果没有软基处理设计,或者仅仅根据设计经验进行施工,将严重危及建筑物的安全。除了这两个问题外,在通常的设计过程中,在确定承重结构梁、柱和基础的荷载时,如果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荷载的取值就会不够精确。因此,总体设计不够合理。然而,目前我国乡镇中大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如果荷载值不够精确,地基的荷载值就会不准确,导致地基承载力发生破坏的可能性。因此,建筑物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地基沉降和建筑物倒塌也会更加严重。 2.2厨、卫设计不协调 厨房的主要功能是做家务,其实用性主要取决于其可用面积的大小。厨房台面的设计应根据烹饪所用的用具和程序来确定,设计应确保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家庭用具,如微波炉和电饭煲。浴室的设计应该根据房子的面积来确定。在设计浴室时,应充分考虑储物柜的空间,在设置储物柜时要结合厨房入口,并预留相应的空间。因此,厨房的大小需要考虑设备和设施的安装以及人员的移动空间,并且要根据厨房的实际操作要求选择L型或H型台面。整个室内区域决定浴室的布局,浴室面积的大小应能满足相应设施的布置要求,包括浴缸、卫生间、洗浴池等,以确保设施的健全。此外,厨房和浴室的上部空间也应得到充分利用。 2.3错层不合理 错层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平面上实施空间分区,以达到提高建筑物三维性质的目的。然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错层措施有效利用建筑结构设计还存在着不足。如果不合理地使用地板,就会产生反作用。其中,小型屋宇不宜采取错误的楼面措施,如果使用不当的楼层,也应安装和设置台阶,但在房屋内安装和安装台阶将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并会导致房屋建筑面积的减少。而台阶空间边界也会降低房间的视觉效果。此外,地震区不宜采取交错措施。由于错层结构违反了相关的抗震要求,其外观复杂,房屋因立面和平面的变化而倒塌。 3.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措施 3.1房屋建筑舒适性的提高 房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教育、办公、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建筑物应首先确保人们的人身安全和卫生条件,以保护人类健康。因此,建筑设计师不仅要充分了解建筑的功能空间、面积和户型特征,还要根据建筑使用者自身的需要,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划分,确保建筑空间的高效合理利用。为了提高建筑的舒适性,一方面,房屋的结构设计要充分保证室内环境的质量,保证房屋能够进行更好的照明和通风,同时也要保证房间内各空间的相对隐私。另一方面,对于住宅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人员应确保住宅自定义通信空间设计的舒适性,多种设计方法的结合,私人空间与半私有空间的合理组合与匹配。 3.2框架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不能在电梯轴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可以将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然后,在框架结构参数的选择上,必须注意楼板的抗震剪切系数、横向刚度比等,以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指标的计算和正确性。 3.3楼板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