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甲烷和烷烃(学生版)

第6讲    甲烷和烷烃(学生版)
第6讲    甲烷和烷烃(学生版)

扬帆远航教育2012—2013年高一化学 第6讲 甲烷和烷烃

1

第6讲 甲烷和烷烃

专题一、甲烷

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甲烷分子式的推导

若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 g·L -1,含碳75%,含氢25%,请确定它的分

子式。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

在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 —H 共价键,分子式为CH 4,结构如下:

说明:判断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

研究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来确定。

二、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分子结构稳定,通常不与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反应,也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

(1)甲烷的燃烧

2.取代反应

甲烷的性质

甲烷 甲烷分子式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 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 会发生爆炸。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 (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文字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413kJ/mol、109°28′,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空间构型,上面的结构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连接情况,并不能真实表示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21007 CAS号74-82-8 中文名称甲烷 英文名称methane;Marsh gas 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16.04 蒸汽压53.32kPa/-168.8℃闪点:-188℃ 熔点-182.5℃沸点:-16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4(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

知识讲解-甲烷、烷烃教案

甲烷、烷烃 要点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要点: ①个别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及碳酸和碳酸盐等结构与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故仍属无机物。 ②有机物一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③有机物除含有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见下表所示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 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 2、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①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是最外层有4个电子,常常以共价键与碳原子或别的原子结合; ②碳碳间除能形成单键外,还能形成双键和三键,并且能形成长的碳链或碳环,;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3、烃的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要点二、甲烷?1、分子结构?在甲烷分子里,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H共价键。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H原子位于4个顶点,4个C—H键的键长、键能相等,键角均为109°28′。?①分子式:CH4?② 电子式:?③结构式: 2、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一般都不发生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甲烷和烷烃的性质

职高理化组化学教学案 课题:《甲烷及烷烃的性质》备课人:赵改玲课时:1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甲烷的组成、结构,会写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 2.能说出甲烷的物理性质;知道甲烷及烷烃有哪几方面化学性质 3.能说出取代反应的概念,能对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类型做出判断。 二、学习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取代反应 三、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学案导学问题通读教材第120-121、125-126页,进行知识梳理,小组探究最后完成课内探究部分题目及相关问题。 四、导学过程: 〖激趣导入〗: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出示目标〗: 投影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问题导学1〗: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图5-1 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问题导学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存在 甲烷是一种色、味、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是、和的主要成分。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方程式: (2)气体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 〖问题导学3〗: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甲烷很稳定:通常不与、和反应,但在一定条 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如: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氧化反应(可燃性): (2)取代反应: 甲烷的氯代反应:(注意反应条件及书写方法) 第一步:CH 4 + Cl 2 + HCl 第二步:CH 3Cl + Cl 2 + HCl 第三步:CH 2Cl 2 + Cl 2 + HCl 第四步:CHCl 3 + Cl 2 + HCl 取代反应概念: 温馨提示:甲烷各取代产物: 用途:甲烷是一种很好的 ,并可用来制取 等。 〖问题导学4〗:烷烃 1、烷烃的定义: 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_____________键结合成_____状,碳原子其余的价键全 部跟_______相结合的烃。 2、烷烃的分子通式为: 。 3、烷烃的物理性质 (1)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 ,相对密度逐渐 ; (2)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 。 4.烷烃的化学性质(与 相似) (1)通常状况下,它们很稳定跟 、 及 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 他物质化合; (2)在空气中都能点燃;(以乙烷为例,写出燃烧方程式) 用烷烃通式(C n H 2n+2)写出烷烃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甲烷 烷烃导学案

第一章烃 第一节甲烷烷烃 新知探究一甲烷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概况;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了解甲烷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2.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知道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3.通过对甲烷的学习,初步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 4.从生活实际入手,加深对有机物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阅读必修2第三章前言及第一节P60-62和选修5引言、第一章前言及第二节P7-8相关内容 知识点一认识有机物 [思考]请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CO2、碳酸、CH3COOH、酒精、蔗糖、甲烷。你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了解多少? 知识梳理 1、有机物:指大部分含的化合物(除CO、、碳酸、、氰化物、金属碳化物等外)。除碳元素外还通常含有等几种元素。 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大多数有机物熔沸点,燃烧、导电、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有机反应一般,一般需和使用,常伴有;所以有机反应中常用“→”不用“=”。 3、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①碳原子有个价电子,可以和其他原子形成个共价键;②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也可以形成和;③碳碳之间结合的方式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状。 4、仅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总称为烃。是最简单的烃。 5的科学叫做有机化学。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有机物只含有碳、氢两元素 C.有机物不但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而且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 D.都属于非电解质,其水溶液都不导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酒精;②一氧化碳;③KSCN;④甲烷;⑤红糖;⑥CCl4;⑦CO(NH2)2;⑧石灰石;⑨食用油;

最新甲烷和烷烃作业练习汇编

高一化学甲烷及烷烃练习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都和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 B .凡是烷烃,不论碳链长短都可视为结构相似 C .符合通式为C n H 2n +2(n ≥1)的烃一定为烷烃 D .烷烃必须是直链的 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乙烷同系物的是( ) A .C 2H 4 B .(CH 3)3CH C .CH 4 D .(CH 3)2CH 2 3.下列烷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3种不同结构的是( ) A .C 5H 12 B .C 4H 10 C .C 3H 8 D .C 2H 6 4.下列五种烃:①CH 3CH 2CH(CH 3)2 ②CH 3C(CH 3)3 ③丙烷 ④己烷 ⑤CH 3CH(CH 3)2,其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⑤③ 5.下图中的小球代表碳原子,棍代表碳碳单键,每个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则两分子的关系为( ) A .同系物 B .同分异构体 C .同位素 D .同素异形体 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 2H 4+3O 2――→点燃 2CO 2+2H 2O B .Zn +CuSO 4===ZnSO 4+Cu C .NaCl +AgNO 3===AgCl ↓+NaNO 3 D .CH 2Cl 2+Cl 2――→光照CHCl 3+HCl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点燃甲烷不必象点燃氢气那样事先验纯 B .甲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和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 .如果隔绝空气将甲烷加热到1000℃以上,甲烷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 .约-40 ℃ B .低于-162 ℃ C .低于-89 ℃ D .高于36 ℃ 10.下列数据是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互为同系物的一组是( ) A .16、30、58、72 B .16、28、40、52 C .16、32、48、54 D .16、30、42、56 C 2H 5 CH 3 C 2H 5 11.按系统命名法 CH 3 —CH —CH 2—CH —CH 的正确名称是( ) CH 3 A .1,2,4—三甲基—1,4—二乙基丁烷 B .3,5,6—三甲基辛烷 C .3—甲基—2,5—二乙基己烷 D .3,4,6—三甲辛烷 12.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 A .3,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2-乙基丁烷 D .2,3,3-三甲基丁烷 13.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 ①CH 3Cl ②CH 2Cl 2 ③CHCl 3 ④CCl 4,其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②③的混合物 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14.某烷烃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此烷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 ) A .CH 4 B .C 2H 6 C .C 3H 8 D .C 4H 10 1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 ) A .(CH 3)2CHCH 2CH 2CH 3 B .(CH 3CH 2)2CHCH 3 C .(CH 3)2CHCH(CH 3)2 D .(CH 3)3CCH 2CH 3 16.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7.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g ,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CH 4 B .C 2H 6 C .C 3H 6 D .C 4H 10 18、1mol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可以与多少mol 的Cl 2发生取代?( )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9-13)

课题:甲烷的结构与性质烷烃 主编人:肖显维审核人审批人周次 所需课时姓名班组组评 【学习目标】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 【学法指导】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结合课本及有关资料,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结合模型,理解甲烷的空间结构本学案供9---13班用 【自主学习】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 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 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物理性质: 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用 或收集甲烷。 4、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 (2)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材实验3-3)将一瓶甲烷与一瓶氯气混合, 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高压汞灯照射, 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瓶壁上有 生成,液面, 试管中有少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 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取代反应的定义: <归纳小结>:甲烷取代反应 条件: 特点: (3)、热分解: CH 4 二、烷烃通性 1.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 3.烷烃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变到又变到_______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__________。 名称结构简式常温时的状态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水溶性甲烷CH4-182 -164 0.466 乙烷CH3CH3-183.3 -88.6 0.572

甲烷烷烃专项练习题答案

甲烷 烷烃 饱和烃专项练习 1. 等物质的量CH 4与Cl 2混合,光照后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CH 3Cl B .CH 2Cl 2 C .CCl 4 D .HCl 2.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A .CH 3Cl 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CH 2Cl 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 .CHCl 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H 4中C —H 键键角均相等 3. 某同学写出的下列烷烃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 A .2,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3-甲基-2—乙基戊烷 D .2,2,3,3-四甲基丁烷 4. 下列烷烃中,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是 A .(CH 3)2CHCH 2CH 2CH 3 B .(CH 3CH 2)2CHCH 3 C .(CH 3)2CHCH(CH 3)2 D .(CH 3)3CCH 2CH 3 5. 已知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则八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A .7种 B. 8种 C . 9种 D .10种 6. 将O 2、C 2H 6、Na 2O 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时,电火花引发反应后,容器中的压强为0,将残留物溶于水,无气体逸出。由此作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残留物中含有NaOH 、Na 2CO 3和NaHCO 3 B .残留物中只含有Na 2CO 3 C .残留物中含有Na 2CO 3和NaOH D .原混合物中O 2和C 2H 6的体积比为1:2 7. 下列五种烃 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④⑤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8. 下列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峰的可能是 A .C 2H 6 9.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10.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 B.相邻两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差是14 C.同系物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 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 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和C 2H 4 和C 2H 4 和C 2H 6 和C 3H 6 12. 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 n H 2n+2 B.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 C.甲硅烷的密度大于甲烷 D.甲硅烷的热稳定性强于甲烷 13. 下列各组气体,在实验室可以用同样的一组发生装置来制取的是 A .NO 、O 2、SO 2 B .CO 2、H 2S 、CH 4 C .NH 3、O 2、CH 4 D .H 2、H 2S 、Cl 2 14. 有人设计了以下反应途径制H 2,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 C 3H 8?? →?极高温3C +4H 2 B. C 3H 8+3H 2O ???→?? 催化剂 3CO +7H 2 C. C 3H 8???→?高温脱氢C 3H 6+H 2 D. C 3H 8+5O 2→3CO 2+H 2O 2H 2O ??→?电解2H 2+O 2 15. A 盐和碱石灰反应,微热时放出一种气体B ,再经强热又放出一种气体C 。同温同压下气体B .C 密度接近。余下的残渣加入硝酸,又有一种气体D 放出。气体D 通入一种淡黄色固体中可得到另一种气体E 。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甲烷 烷烃》教案

《甲烷烷烃》教案 第一课时甲烷 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含的化合物叫做,简称有机物。 (除CO、、碳酸、、碳酸氢盐、硫氰化物、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外。) 2、有机物的组成: 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含元素外,通常还含有、、、、、等几种元素。 (构成有机物的元素只有少数几种,但有机物的种类却达三千多种,为什么?) 有机物种类之所以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C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能够和其他原子形成条共价键; ②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不但能够与其他原子成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够成键; ③碳与碳原子之间可形成单键、也能够形成或; ④多个C原子能够相互结合形成长长的链状化合物,也可形成化合物。所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可能只含一个C原子,也可能含有几千甚至上万个C原子。 ⑤含有相同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分子又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 3、有机物的主要特点: ①溶解性:绝大部分有机物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如汽油、酒精、苯、CCl4等)。 ②耐热性:多数有机物不耐热、熔点较。如淀粉、蔗糖、蛋白质、脂肪受热分解;C20H42熔点:36.4°C,尿素熔点:132°C。 ③可燃性:绝绝大部分有机物燃烧。如棉花、汽油、天然气等。 ④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如酒精、乙醚、苯都是非电解质、溶液不电离、不导电。 ⑤晶体类型:绝绝大部分有机物分子聚集时形成晶体,导电。 ⑥化学反应:有机物所参加的化学反应一般较复杂,较缓慢,一般需和使用,常伴有发生。所以在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一般用“→”不用“==”

4、仅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总称为。是最简单的烃。 二、甲烷 1、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最简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_ ______模型______模型 分子空间构型:,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上。4个C-H键键长和键能相同,夹角相等(键角:__________),分子极性: 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存有: 甲烷是、、、的主要成分。 甲烷是一种色、味、溶于水、通常为态的有机物,密度比空气。 3、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通常情况下,甲烷不但与等强氧化剂不反应,而且与和也不反应,所以能够说甲烷的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但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某些反应,如: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高温分解。 (1)可燃性(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 ①怎样防止气体爆炸?点燃前必须先 ②怎样检查其燃烧的生成产物? ③如何区别H2、CO、CH4三种气体? (2)取代反应: ①甲烷的氯代反应:(注意反应条件及书写方法) CH4 + Cl2+ HCl CH3Cl + Cl2+ HCl CH2Cl2 + Cl2+ HCl CHCl3 + Cl2+ HCl

烷烃 习题及答案剖析

甲烷烷烃 1 .复习重点1.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 2.烷烃的定义、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及典型的取代反应。 2.难点聚焦 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除CO、CO、碳酸盐、碳化物、硫氰化物、氰化物等外) 2它们虽然含碳,但性质和组成与无机物很相近,所以把它们看作为无机物。也就是说,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而且有机物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 那么究竟哪些物质是有机物,哪些物质是无机物,有什么判断依据呢?我们可以通过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加以判断。 有机物的组成3.C、H、O、N、S、P、卤素等元素。 构成有机物的元素只有少数几种,但有机物的种类确达三千多种? 几种元素能构几千万种有机物质?(学生自学后概括) 有机物种类之所以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碳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 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与其他原子成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可以成键; ③碳与碳原子之间结合方式多种多样,可形成单键、双键或叁键,可以形成链状化合1) —5结构图(物,也可形成环状化合物; ④相同组成的分子,结构可能多种多样。(举几个同分异构体) 在有机物中,有一类只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4.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 在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所以我们就先从甲烷开始学起。

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比空气轻的,能燃烧的气体,天然气、坑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甲烷时可以用什么方法?(1.向下排空气法,2.排水法)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已知甲烷的气体密度在标准状况下为0.717 g/L,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5%,含氢质量分数为25%,求甲烷的分子式。(平行班提示:M=ρV) m a.计算甲烷的摩尔质量 因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密度 =22.4L/mol×O.7179/L =16 g/mol 所以甲烷的分子量为16。 b.按分子量和质量分数计算一个甲烷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 C原子数:16×75%÷12=1 H原子数:16×25%÷1=4 所以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甲烷的分子式:CH 电子式:结构式:4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叫结构式。 上述结构式都不能表明甲烷分子的真实构型 [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得出结论: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甲烷极难溶于水,这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三角锥形 NH :正四面体CH 34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点燃 O +2H+2OCO CH2242,(等号)”(箭头)而不是“====”a.方程式的中间用的是“ 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SCO、Hb.火焰呈淡蓝色:CH、

知识讲解_甲烷、烷烃

甲烷、烷烃 要点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要点诠释: ①个别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及碳酸和碳酸盐等结构与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故仍属无机物。 ②有机物一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③有机物除含有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见下表所示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 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 2、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①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是最外层有4个电子,常常以共价键与碳原子或别的原子结合; ②碳碳间除能形成单键外,还能形成双键和三键,并且能形成长的碳链或碳环,;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3、烃的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 要点二、甲烷 1、分子结构 在甲烷分子里,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H共价键。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形,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H原子位于4个顶点,4个C—H键的键长、键能相等,键角均为109°28′。 ①分子式:CH4 ②电子式: ③结构式: 2、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一般都不发生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高清课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ID:405334#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要点诠释: ①反应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氯气不能是氯水。 ②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中,常温下只有CH3Cl为气态,其余三种均为液体。四种产物均不溶于水。四氯甲烷也叫四氯化碳,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③在取代反应中,甲烷的四个氢原子可以依次逐步被取代,最终完全被取代,四级反应同时发生,无先后次序,产物是混合物,通常不能用于制取某卤代烃。 ④实验现象:Cl2的黄绿色逐渐变淡;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瓶口,能看见有白烟产生。 ⑤书写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用“”,而不用“”。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置换反应 定义有机分子内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所替代的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特点反应物:有机物与单质或化合物 生成物:不一定有单质 很多反应进行不完全,速度慢 反应物: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生成物: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 一般能反应完全,速度快 本质反应中无电子得失反应中有电子转移 反应条件反应受催化剂、温度、光的影响水溶液中置换遵循“以强制弱”的原则(3)氧化反应:甲烷易燃,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1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890kJ热量。 要点诠释:甲烷在点燃前必须验纯。如果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就会立即发生爆炸。 4、存在和用途 存在:是天然气、沼气、坑道气或瓦斯气的主要成分 用途:(1)高效清洁燃料;(2)化工原料——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用作颜料、油墨、油漆以及橡胶的添加剂等;氯仿和CCl4都是重要的溶剂。 要点三、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 烃分子里碳原子间都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链状,碳原子的其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这种类型的烃叫饱和烃,也称为烷烃。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2n+2 (n≥1)

【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一课时)》(人教)探究式教学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第1课时)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 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 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 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 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 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 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 学内容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 发,介绍甲烷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盲目扩充代表物的性质和内 容,不涉及类物质的性质,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一性质一用途” 的认识关系。本节课的学习非常重要,是有机化学的入门,也是学生第一次从结构入手学习 有机物,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形成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 法,为高二的选修打下基础。 ◆思路说明 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质引入,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通过实验探究,带领学生认识甲烷的空间结构,并通过结构来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重点探究甲烷的取代反应,并知道取代反应是链式反应,认识到取代反应和置换 反应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通过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多媒体动画 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烷烃_习题及答案讲义

甲烷烷烃 1.复习重点 1.甲烷的结构、化学性质; 2.烷烃的定义、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及典型的取代反应。 2.难点聚焦 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 ...,简称有机物。 (除CO、CO2、碳酸盐、碳化物、硫氰化物、氰化物等外) 它们虽然含碳,但性质和组成与无机物很相近,所以把它们看作为无机物。也就是说,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而且有机物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 那么究竟哪些物质是有机物,哪些物质是无机物,有什么判断依据呢?我们可以通过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加以判断。 3.有机物的组成 C、H、O、N、S、P、卤素等元素。 构成有机物的元素只有少数几种,但有机物的种类确达三千多种? 几种元素能构几千万种有机物质?(学生自学后概括) 有机物种类之所以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碳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 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不仅可以与其他原子成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可以成键; ③碳与碳原子之间结合方式多种多样,可形成单键、双键或叁键,可以形成链状化合 物,也可形成环状化合物;(结构图5—1)

④相同组成的分子,结构可能多种多样。(举几个同分异构体) 在有机物中,有一类只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4.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 在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所以我们就先从甲烷开始学起。 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比空气轻的,能燃烧的气体,天然气、坑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甲烷时可以用什么方法?(1.向下排空气法,2.排水法)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已知甲烷的气体密度在标准状况下为0.717 g/L,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5%,含氢质量分数为25%,求甲烷的分子式。(平行班提示:M=ρV m) a.计算甲烷的摩尔质量 因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密度 =22.4L/mol×O.7179/L =16 g/mol 所以甲烷的分子量为16。 b.按分子量和质量分数计算一个甲烷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 C原子数:16×75%÷12=1 H原子数:16×25%÷1=4 所以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甲烷的分子式:CH4电子式:结构式: 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叫结构式。 上述结构式都不能表明甲烷分子的真实构型 [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得出结论: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烷烃(第一课时)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甲烷烷烃

要点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要点诠释: ①个别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及碳酸和碳酸盐等结构与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故仍属 无机物。 ②有机物一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③有机物除含有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见下表所示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 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大多数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多数不能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 2、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①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是最外层有4个电子,常常以共价键与碳原子或别的原子结合; ②碳碳间除能形成单键外,还能形成双键和三键,并且能形成长的碳链或碳环,;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3、烃的定义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称为烃,也叫碳氢化合物。 要点二、甲烷 1、分子结构 在甲烷分子里,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H共价键。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型,C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H原子位于4个顶点,4个C—H键的键长、键能相等,键角均为109°28′。 ①分子式:CH4 ②电子式:

③结构式: 2、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17g/L,极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一般都不发生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要点诠释: ①反应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是氯气不能是氯水。 ②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中,常温下只有CH3Cl为气态,其余三种均为液体。四种产物均不溶于水。四氯甲烷也叫四氯化碳,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第一节甲烷和烷烃

第一节甲烷和烷烃 【针对性训练1】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1.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其中含有109°28′键角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全部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氯气C.高锰酸钾溶液D.浓硫酸 【热点2】烷烃的燃烧计算 1.常温常压下,下列四种烃各1mol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A.CH4B.C2H6 C.C3H8 D.C4H10 2.120℃,1L某烃和5L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不可能为() A.1 B.2 C.4 D.5 3.引燃密闭容器中的已烷(C6H14)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使其发生不完全燃烧。在120℃时测得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分别为0.36×105和0.52×105。判断这一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 A.C6H14 + 9O2→CO + 5CO2 + 7H2O B.C6H14 + 7O2→5CO + 5CO2 + 7H2O C.C6H14 + 8O2→3CO + 3CO2 + 7H2O /D.2C6H14 + 15O2→8CO + 4CO2 + 14H2O 【针对性训练3】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也可出现同分异构体 C.两种化合物若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它们一定不互为同系物 D.两种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但不一定为同分异构体 2.某烃的一卤代物只有两种,二卤代物有四种,则该烃一定是()A.甲烷B.异戊烷 C.2一甲基丙烷D.丙烷 3.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有机物同系物组成可用通式C n H2n+2表示B.同系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个同系物之间式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D.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12 6C C 13 6 和B.氧气和臭氧 C.2-甲基丙烷与丁烷D.水与重水(D2O) 5.式量为57的烷烃基,其具有的不同结构种数为() A.1 B.2 C.3 D.4 学科内综合训练 1.在制取一氯甲烷时氯气过量,为了得到纯净的一氯甲烷,应采取的简便方法是()A.使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使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C.使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钠溶液的洗气瓶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氢气 2.将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消耗的Cl2为() A.0.5mol B.2mol C.2.5mol D.4mol 3.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性质的是()A.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B.它们几乎不溶于水 C.它们是非电解质D.它们均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4.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丙烷④戊烷⑤2—甲基丙烷,按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②⑤③ 5.常温常压时,某气态烃和氧气的混合气体n升完全燃烧后,通过浓H2SO4,再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时,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假设烃燃烧后无剩余,则该烃可能是() ①C2H4 ②C2H6 ③C3H6 ④C4H6 ⑤C4H8 A.①⑤B.②③C.①②D.④⑤ 6.将75mL由CH4、H2、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与200mLO2混合点燃,经充分反应并干燥后,总体减少了100mL,再将剩余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体积又减少了50mL。上述体积均在25℃、 1.01×105Pa下测定。求原混合气中各部分的体积。

烷烃教学设计

第一节最简单得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课时)烷烃教学设计 抚松一中吕秀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烷烃得结构特点与性质 (2)能够书写简单烷烃得结构式、结构简式 (3)理解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得涵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拼接烷烃分子得球棍模型,归纳烷烃得结构特点,培养 空间想象力 (2)通过学习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得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 (2)训练学生将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当中得思维模型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烷烃得结构与性质;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概念得辨析 教学难点: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概念得辨析 三、教学方法: 分组制作模型、设置问题探究、类推归纳 四、教学手段:模型制作、投影仪、多媒体辅助等等 五、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介绍烷烃得结构特点、表示方法、简单命名及其性质;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得涵义。教学重点就是烷烃得结构与性质以及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概念得辨析。为了达到良好得教学效果,更有效得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由甲烷类推烷烃得结构与性质,由烷烃得组成及结构引出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得概念,最后归纳出有机物得成键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学生分组拼接烷烃球棍模型得方法来提高学习得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烃分子中碳原子得成键特点,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得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与研究有机物得一般方法,同时通过一连串得精心设计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归纳、主动参与学习,构建自己新得认知结构,训练学生将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当中得思维模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同系物结构特点得认识,对同分异构体概念得理解。形成一定得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为今后得有机物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 烷烃得性质里面重点讲了它得完全燃烧通式,取代反应(第一节重点讲了)。另外,在进行烷烃结构与性质得教学中,强调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常用结构简式表示,一定要书写规范,注重细节。在进行同系物得教学中,要把握结构相似,从两个方面理解,即结构特点相同与通式相同,属同一类物质,再瞧就是否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对于同分异构体得书写,就是高中有机化学中得重中之重,将会在以后得教学中逐步渗透,本节课只简单介绍概念与判断方法。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 韦骁珉 41007177 化学四班 170141312@https://www.360docs.net/doc/7013710111.html,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 2.练习关于甲烷的实验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4323CH CO Na NaOH COONa CH 2224CO O 2H O CH ++点燃 三、主要材料与试剂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托盘天平、研钵、水槽、镊子、药匙、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火柴、集气瓶、玻璃片 无水醋酸钠、CaO 、NaOH 、酸性4KMnO 溶液、溴水、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内容 1.甲烷的制取 (1)COONa CH 3 ∶CaO ∶NaOH =1.5∶0.4∶0.4,CaO 的量可以较随意,多一些试管腐蚀较轻,少一些腐蚀较重。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取4.5g 处理好的无水醋酸钠,1.2g CaO 和NaOH ,将取好的药品分别在研钵中研磨成细粉,研磨后用玻璃棒将三者搅拌均匀,用纸槽将其装入大试管。 (2)将仪器如制2O 装置一样装好,先均匀预热,再集中火力由管前向管尾加热,收集一试管甲烷先验纯(甲烷的爆炸极限的体积比为5%~15%),再用排水法收集甲烷。 2.甲烷的性质

(1)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酸性高锰酸钾未褪色。 (2)甲烷与溴水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溴水颜色未发生变化。 (3)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甲烷经验纯后点燃。 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取下烧杯,在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2CO 生成。 实验现象:甲烷燃烧火焰微黄,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在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本质:2224CO O H O CH ++点燃; O H CaCO OH Ca CO 2322+↓=+)( (4)甲烷与氧气混合爆鸣实验。 先用排水法在集气瓶中收集1/3体积的甲烷,再以22O H 和2MnO 制取氧气,在同一集气瓶中用排水法收集2/3体积的氧气,盖好瓶口,用抹布包住集气瓶,瓶口对住火焰点燃,瓶口微微向上倾斜。 实验现象:发生爆鸣。 五、注意事项 1.此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即使是新购回的无水醋酸钠,亦应事先干燥后再使用。 2.该实验中的CaO 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NaOH 中的水分、减少NaOH 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的逸出。 3.研磨时,最后研磨NaOH ,因为NaOH 易吸水。 4.给混合物加热时, 应由试管前部向后逐渐移动并缓缓加热, 若加热过猛, 也会发生生成丙酮的反应。 5.吸取试剂瓶中的试剂时,先提,再挤,然后吸,再放,这些动作都要垂直,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也要垂直悬空。 6.做甲烷爆鸣实验时,集气瓶口应微微向上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 六、思考与讨论 1.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的反应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反应,它由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