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 的股息 ,通常是由公司用新增发的股票或一部分库存股作为股息 ,代替现金分派给股东。

一、股票股利的理论分析 主要理论 贡献者

主要观点

股利无关论(MM 理论) Miller 和Modigliani 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反映

了所有有用的信息,获得额外利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投资者

只能得到平均市场收益。企业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企业资产的盈

利能力,或者说企业的投资决策。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

于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

的信息。而投资者并不关心他们的收入是来源于资本利得还是

股利收入。

一鸟在手理论 Gordon 股利与资本利得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收入,对于比较现实的投资

者来说,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他们更偏好实实在在的股利。

因为股利的支付可以消除投资者心中对企业盈利能力不确定性

的忧虑。

税差理论 Brennan

Brennan(1970)认为,投资者偏好资本利得,由于政府对股利收

入征收的税率往往要比对资本利得征收的税率要高,因此在投

资者看来,股利实质上减少了投资者到手的利益。投资者的目

标是使税后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当资本利得和股利收益存在税

收差异,企业保留盈余,少发放股利或者不发放股利才是对投

资者最有利的。此外,股利在收到的时候就要纳税,而资本利

得可以在出售股票的时候才需要缴纳,因此,通过持有股票延

迟实现资本利得,从而延迟缴纳资本利得所得税的时间,享受

到递延纳税带来的好处。 代理理论 Jensen 、Meekling Jensen 认为,受托人的管理人员偏好去提高消费,降低工作强

度。简森和梅克林将代理成本区分为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

余损失。

信号理论

John

Linter 、

Pettit 由于股利信息的不对称,股利的信号传递便有了窗口的作用,投资者能够透过管理层的股利分配行为来分析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前景,从而来判断股价的合理性。 二、我国2012年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发放现状

由上可知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没有发放,主要原因在于

(1)在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混合股利和高额现金股利存在偏好。

(2)公司偏好现金股票股利,从公司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公积转增资本对发行股票股利有替代作用。从某种角度说,股票股利和公积转增资本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股本不可能无限扩大,公司偏好发行股票股利后会减少了股票股利所增加股本的空间,进而影响股票股利的发放。另外,从监管层面而言,多数低额现金股利是出于监管部门的压力,现金股利比重的提高和监管机构的约束息息相关。首先,证监会把公司现金分红作为其再融资的必要条件,同时,发放现金股利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净经营性资产,提高净经营资产的收益率,来达到公司再融资标准。我们也要注意的高额派现公司的股票的超额收益。和低额度基于监管要求派现不同,发放金额较大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虽然也存在大投资者操纵股利分配政策的行为。但实际上,中小投资者也在这种政策中获利,因派现金额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公告反应

(3)股利的分配结构不合理,股票股利没有被充分利用,而现金股利发放金额偏小。国内上市公司分配情况显示,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企业,比主板上市企业更偏好现金股利,这种情况是极为不合理的。从公司的经营周期理论来看,主板公司的投资机会发展潜力是次于中小板的,而中小板的增长是低于创业板企业的。从公司资金的需求情况来看创业板的融资需求是大于中小板的,而成熟的主板企业的资金需要也应是小于创业板企业的。但只从现金股利的分配情况看,我们是得不到这个结论。当然,考虑到监管机构的政策引导—再融资对公司现金股利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认为创业板的融资偏好使得公司喜欢配发现金股利。三、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股利政策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本文样本选择的总体为2012年派发股利的1802家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1.混合股利的公告效应大于现金股利。从模型的系数大小和t值的显著性可以看出,无论在公告前期还是公告以后混合股利的股票受股票股利的影响大于现金股利。

2.混合股利中股票股利部分的影响大于现金股利,从数值上看在前后两期的股票股利效应为正,而现金股利的数值较小,t值在前期也不够显著。

四、建议

1.对普通投资者的建议。普通投资者是指在信息和资金方面和机构投资者比较处于劣势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不可能提前得到股利分配的私有信息。但由于普通投资者可以灵活利用市场对股票股利的公告反应,采取以下能够在大概率情况下能盈利的投资策略。加强对投资者教育,使投资者认清对高送转财务本质,股票股利并不是对投资者真正的补偿,并不是和现金股利类似的实质性利润分配行为,强化投资者投机中风险认识,倡导股票价值投资理念。

2.对于上市公司的启示。第一,制定公司股利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公司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投资者的偏好。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股利政策的公告效应是不同的。现金股利能带来实质性的分配,而股票股利带来了超额收益的填权效应和未来的资本利得。公司既要从投资者现实利益出发(如考虑投资者对股票股利的偏好),又从自身投资需要看,在保证投资者回报时,通过利润留存而不是新发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从分配现金股利金额大小看,金额较大的股利分配政策可以为投资者现时带来优厚的收益,但为了适应企业发展,上市公司同样需要留存大量的收益。但是,低额支付的现金股利和超额积累的公司其股利政策的出台市场也出现明显的负效应。而高额的现金股利必然应该和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丰富的现金流一致。但就上文的观点看,公司必须在股利政策制定时理顺和投资者的关系,维护两者共同的利益。第二,保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投资者在判断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时主要是通过持续性的现金流来判断。而我国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波动性很强、随意性也很浅。究其原因,上市公司对股利发放缺乏认识也缺乏重视,当然也和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有关,我国上市公司的营业不是很稳定。所以,近期监管机构要求新上市公司对自己股利分配政策有一定规划,要求公开透明。第三,上市公司应重视公司信息和二级市场股价的联系,恪守诚信。上市公司发放低额股利,多数都是由于政策监管和市场环境的约束,有的是或为了达到净资产收益率,或为了达到监管机构要求的再融资的现金股利要求。但是,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者责任的角度,这是一种是迎合市场监管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方式,而不是公司再融资的工具。上市公司

只有从公司治理入手,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投资回报,而不是通过所谓的技巧对策去迎合监管的要求,维护好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3.对监管机构的建议。我们看到公司分配机制和股利分配公告中存在的过度投机行为,都需要监管机构改进监管,加强引导。第一,在股利分配机制建设中,监管部门的职能应该明确,避免越过度管理。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的股利分配政策,监管当局不能过分约束,在考虑机制设置时也要考虑灵活有效性。比如中国市场上,股票股利没有被合理的利用,既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又没有提高投资者的回报率,这些和监管部门的再融资的股利政策有关系。当然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凡是都需要取舍折中。监管部门有自己明确的监督职能,要把市场中标的的价值应该由市场自己决定,上市公司和股市的参与者在规则中自己取舍权益和承担风险。上市公司分配何种股利包含了以后长期经营的信息,而这些是否匹配投资者的分析,都应由市场的参与者去平衡收益和风险。比如在公告效应时存在超额收益,解决这种投机行为的方法教育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投资工具的设置,让收益和风险匹配。市场上的参与者有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而监管部门坚守自己的职责——制定和完善规则,不能过分的干预市场,避免可能存在的职能越位。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证券市场的进步,市场参与者的投资理念逐渐成型,但和其他国家市场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维护投资者平等地位方面。这些都急需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规范,在规则的适当性和适用性上有所提高。对于股票股利的发放,对于快速成长的公司,在再融资政策上有一定的区别,证券监管当局可以适当考虑其收入增长指标和利润增长指标,对于有高成长性的公司应该一刀切的考虑当下的现金回报,允许企业通过高积累实现增长。但是这时,证券监管当局应该切实加强对其资金使用和效率的监管,保证投资者回报。而针对上市公司分配少量现金,来增加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来满足再融资要求的。监管机构可以考核其他指标衡量公司经营状况和投资机会。只有监管当局更加耐心细致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进行有理有据地引导,使上市公司切实履行对投资者职责,才能使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共同发展。第二,规范上市公司发放股利信息公布,防止出现信息提前泄露。第三,监管市场异常波动,内幕交易和庄家做市的监管。特别是高转送股票的市场“异象”,防止有信息优势的大资金坐庄操纵股价,通过大幅炒高股票价格等投机行为获取巨额收益。第四,加强对普通投资者的教育。教育内容有两点:一是培养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教育正确地投资技巧。在市场中大多是股票的现金股利年收益达不到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水平时,资本利得是重要的获利方式,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投资者更多的是要从股票买卖中获利。所以在中国股市目前的投资环境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是说要什么价值投资,而是要注意收益和风险的匹配,注意不要因为错误的认识而冒很大的风险,出现收益却不匹配的情况。比如,让他们明白看清股票股利市场效应和实质的特点。广大的投资者在对市场热点都有的清楚认识后,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庄家有越难以利用投资者认识不足和偏差获得超额收益,

那么市场就越公平,市场效率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一)

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研究(一) 【摘要】本文以股票股利为例,对会计政策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股票股利会计结转存在的各种备选方式及其理论依据;然后介绍和评价了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股票股利的会计准则;接着评述了股票股利会计政策显示信号的理论假设及其实证检验;最后,结合我国会计制度对股票股利的相关规定,讨论了我国公司会计的现实选择。 制定会计政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将会计理论应用于实务的最为重要一环。在我略高于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确立与强化,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已受到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重视。从理论界现有研究状况看,多限于会计政策概念、性质、特点、目标等一般性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缺乏从实务处理的角度对会计政策进行具体分析1]。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公司分配股票股利这一会计事项,对会计政策的成因、制定及其经济后果作一简要分析,旨在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重视,同时民为实务界有关股票股利帐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其制定的主体不同,会计政策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企业会计政策。前者主要是政府或权威机构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而事者则是在宏观会计政策的指导和约束下,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常也称之为微观会计政策。产生会计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自身的模糊性,以及人们所持的不同的会计观点2]。 由于所有者权益本身是由资产与负债倒轧而得,是各项会计政策的最终体现,这无疑对其自身变动的会计处理增添了复杂性,其会计政策也便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而股票股利支付是通过留存收益资本化而造成权益内部变动的一件典型会计事项,长期以来,人们对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从某种意义上讲,股票股利本身源于人们对股东权益的认识。这使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典型意义。 一、股票股利会计政策的成因分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股利可以采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方式。其中,股票股利又称为分红股或送股,是公司无偿向普通股股东增发普通股股票。它所涉及到的会计问题主要有两个:其一,股东收取股票股利时应否将其砍认为投资收益;其二,送股公司应如何确认和计量分配股票股利所引起的权益变化。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下,股东不应将收取的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这也是目前会计界普遍持有的观点。本文重点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即送股公司的会计处理,它涉及到结转科目与结转金额的确定。 (一)结转科目的确认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可以视为帐户结转和股票分割两笔业务的复合。因为股票股利并不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投资增加,如果会计上不对股东权益另行分类,或者完全按来源划分权益,则不存在帐户之间的结转问题。但在现行的会计实务中,为了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人员对股东权益的划分并未完全遵循来源标准,而是考虑了多重目标。典型的分类方式是将股东权益划分为资本金帐户和留存收益帐户。前者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永久性资本(股份公司为股本)和资本盈余帐户(在我国为资本公积)。这样结转分录就可以分别由资本盈余和留存收益向永久性资本帐户结转。 在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国家,资本金帐户不得用于股利分配,用于利润分配的资金一般只能来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账务处理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账务处理 38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账务处理 摘要:股利的派发在《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明确规定采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目前深圳股市通常做法是发放20%左右的现金股利和80%左右的股票股利,账务处理既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 关键词: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账务处理 股利的派发在发达国家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等形式,而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明确规定采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所谓现金股利是指公司直接用现金方式发放股息,而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额外发行股票的方式分派股息。 一、目前制度规定分别处理 (一)现金股利账务处理 1、宣布现金股利时,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 2、用现金支付股利时,借:应付股利,贷:现金。 (二)股票股利账务处理 1、宣布股票股利时,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 2、派发股票股利时,借:应付股利,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二、目前深圳股市通常做法 目前深圳股市通常的做法是发放20%左右的现金股利,80%左右的股票股利。在既发放现金股利又发放股票股利时,其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一)了解有关股利派发的几个重要日期 1、宣布日。是指公司董事会派发股利的当天,也就是公司应登记有关股利负债的日期。 2、登记日。是指股票过户的截止日,在宣布发放股利以后的一定期限以内,在过户截止日前,登记在册的股东享有分红派息的资格。 3、除息日。是指公司计算股利的临界日。投资人如在除息日之后买进股票,该股票无权获得股息。 4、付息日。是指公司实际支付股利的日期。现金付息日一般在除息日后的若干天以后才开始支付现金股利。假如,“深发展”股股利派发的宣布日是1995年5月7日;登记日是5月21日下午3:30分;除息日是5月24日,现金付息日是除息日15天以后。宣布按15%对普通股400 000股(每股面值10元)分派20%的现金股利和80%的股票股利,按面值发放。 (二)应发放股票股利金额为:400 000股×10元/股×15%=600 000元,其中:现金股利为600 000元×20%=120 000元,股票股利为6000 000元×80%=480 000元。其账务处理: 1、5月7日宣布派发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600 000元 贷:应付股利—现金股利120 000元 应付股利—股票股利480 000元 2、5月20日派发股票股利过户登记时 借:应付股利—股票股利480 000元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普通股480 000元 3、6月10日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现金股利120 000元 贷:现金120 000元 注释: 参考文献: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1、现金股利: 指上市公司分红时向股东分派现金红利。 优点: 操作简单 表现: 大比例分派现金股利会减少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数量和留存收益的数量;现金流出量过多会影响公司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使用;过少,则股东的近期利益可能会受影响,从而影响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公司税收政策以及个人税收政策的影响;一些人为因素。 2、股票股利: 上市公司以本公司的股票代替现金向股东分红的一种方式。(通常由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红利转增资本,属于无偿增资发行股票。)优点: 不会因分派股利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出量。 表现: 不会改变所有者权益总额,但会增加股本数量,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构成项目的变化,对公司每股收益及公司股价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3、股票回购: 股份公司按照一定的程序出资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普通股股票的行为。 (注销或作为库存股)动机: 现金股利的替代 提高每股收益 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传递公司的信息稳定或提高公司的股价巩固既定控制

权或转移公司控制权防止敌意收购 满足认股权的行使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表现: 4、股票分割:又称股票拆细,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动机: 如果上市公司认为自己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太高,不利于其良好的流动性,有必要将其降低。 表现: 比较 现金股利 (1)资产和股 xx 权益同时 (减少) (2) 引起现金(流 出)。股票股利 (1)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不变);(2)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变化):未分配利润(减少),股本和资本公积(增加);(3)由于股数(增加),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降低);每股价格有可能(降低); (4)每股面值(不变);每位股东享有的股xx 财富(不变)资产负债率(不变),即财务杠杆(不变)。但权益资本内部构成发生(变化)股票分割(1)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不变);(2)股东权益内部结构也(不变)(3)由于股数(增加),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

财产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区别是什么

财产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区别是什么 一、财产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区别是什么 财产股利是股份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公司财产向股东支付的股利,股利发放的形式之一。财产股利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有价证券股利。这种有价证券主要是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票据等,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另一种是实物股利。指以公司的实物财产充抵股利派发给股东。一般用公司自己的产品作为实物股利或者与有往来的公司互换产品作为实物股利。实物股利的派发一是为了扩大公司产品的销路;二是为了将现金盈余保留在公司用于生产经营。有时在公司当年盈余少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以实物派发股利时,公司往往在价格上给股东适当优惠,一般均按成本价计算。 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采取股票股利时,通常由公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一般来说,普通股股东分派给普通股票,优先股股东分派给优先股票。这样,可以不改变股东在公司中所占股份的结构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数量。 法律依据: 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采取股票股利时,通常由公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 公司法分配股利要求是必须先依法缴纳所得税,利润总额减去缴

纳所得税后的余额即为可供分配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应当先支付被没收的财务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然后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即弥补超过用所得税的利润抵补期限,按规定用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 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且股利属于公司税后净利润分配。 股利分配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股利支付程序中各日期的确定、股利支付比率的确定、股利支付形式的确定、支付现金股利所需资金的筹集方式的确定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确定股利的支付比率,即:用多少盈余发放股利,将多少盈余为公司所留用(称为内部筹资),因为这可能会对公司股票的价格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财产股利当中实物股利的派发也是为了能够有盈余的现金用于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通常都是在公司该时期盈余少的情况下会采用,股票股利也只是增加了股票的数量,是可以不用改变股东在公司中占有的股份结构和比例的。

股票股利

前言 1990年和1991年我国沪、深两市开盘交易,标志着证券市场在中国大地的兴起,经过短短十儿年的发展,股票已经家喻户晓,证券和证券市场已成为中国人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证券市场信息已经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个人进行理财决策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一个稳健且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股票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对现代企业的融资,扩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股票市场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上市公司利用股票市场获得融资的同时,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还存在很多不合理性,投资者的应有利益得不到维护,而中国的广大投资者更看重股价波动所带来的收益,不重视股利的发放,也放纵了上市公司的不发放股利行为。股利没能成为现今中国股市的稳定器,使中国股票市场动荡不休,广大投资者深受其害。从股份公司诞生之日起,股利分配便己成为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的法律义务,公司获得了融资的好处就应该对股东做出相应的回报,合理的股利分配对公司来说可以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长期稳定的融资,减少其财务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可以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减少市场投机氛围,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本市场的功能得以合理发挥。 近些年,国内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积累了一些成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在当今不完善的股票市场上,公司制度还不健全,信息还不能完全公开有效,广大投资者盲目于短期的资本利得。本文正是针对这种不成熟时期的股利政策问题进行研究以希望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一些对策,能对当今 的现实的改变能有一些帮助。 一、股利和股利政策的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在研究股利分配之前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股利和股利政策的有关概念 1.股利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概念上的差异 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分派给股东的股利,是股利分派最常见的方式。 大多数投资者都喜欢现金分红,因为是到手的利润。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刺激投资者的信心。现金股利侧重于反映近期利益,对于看重近期利益的股东很有吸引力。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支付股利,因其既可以不减少公司的现金,又可使股东分享利润,还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因而对长期投资者更为有利。股票股利侧重于反映长远利益,对看重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而不太计较即期分红多少的股东更具有吸引力。 二、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适用的条件不同 现金股利适用于企业现金较充足,分配股利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并且有有效广泛的筹资渠道的,才能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只要符合股利分配条件,即企业不管是否实际收到现金,只要账上能够赢利,就可以采用股票股利。 三、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在性质上的差异 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资产和股东权益减少同等数额,是企业资财的流出,会减少企业的可用资产,是利润的分配,是真正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原来属于股东所有的盈余公积转化为股东所有的投人资本。只不过不能再用来分派股利,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资本化,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股票股利并无资财从企业流出,发给股东的仅仅是他在公司的股东权益份额和价值,股东在公司里占有的权益份额和价值,分不分股票股利都一样,没有变化。 如果用作股票股利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是热门股,股价坚挺,新发行作股利的股票又不多,则可望股票市价并不因增发少量股票而有所下降,股票市价基本保持稳定,此时股东可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在证券市场上抛售,换取现金利益。但这容易引起错觉:认为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无异,确是实在股利。 但这毕竟是假象,实际是在用拥有多一点股票来体现其在企业中的所有者权益份额情况,出售股票股利的股票就是出售股东在企业所拥有的权益。出售股票的所得,当然有可能一部分包括利润,同时也包括二部分投人资本。 四、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公司、股东财务影响不同 (一)、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对公司的财务影响不同

第十一章 股利分配-股票股利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财务成本管理 第十一章 股利分配 知识点:股票股利 ● 详细描述: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及其处理 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发放的股票作为股利的支付方式。 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不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或者负债的增加,同时也不会因此增加公司的财产,但是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分配后除权参考价的计算】 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的除权参考价: 二、股票股利的意义

尽管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东财富,也不增加公司价值,但对于公司和股东都有特殊意义。股票股利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使股票的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2.以较低的成本向市场传达利好信号。 发放股票股利通常由成长中的公司所为,因此投资者往往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大发展,利润将大幅度增长。 3.有利于保持公司的流动性 相对于现金股利,保持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 例题: 1.发放股票股利与发放现金股利相比,其优点包括() A.减少股东税负 B.改善公司资本结构 C.提高每股收益 D.避免公司现金流出 正确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优缺点的比较”。发放股票股利可以增加原有股东持有的普通股股数,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交纳的资本利得税率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交纳的所得税税率低,因此 ,A是答案;由于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影响股东权益总额,所有,B不是答案;由于会导致普通股股数增加,如果盈利总额不变,则每股收益会下降,因此,C也不是答案。发放股票股利不用支付现金,所以,选项D是答案。 2.下列关于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发放股票股利会导致股价下降,因此股票股利会使股票总市场价值下降 B..如果发放股票股利后股票的市盈率增加,则原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 增加 C.发放股票股利和进行股票分割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影响是相同的 D.股票回购本质上是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选择,但是两者带给股东的净财富 效应不同 正确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内容”。选

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规定

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规定 (2014-04-29 17:54:47) 转载▼ 标签: 分类:财会与税务 转载 原文地址: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和纳税规定作者:税义正浓 股票股利即送“红股”,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发放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化为股本。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股数),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它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结构。对股东来说,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增加,但是持股比例不变。其会计本质是在不改变公司资产总额的情况下,增加其法定资本数额,通常用留存收益转增资本。 一、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 (一)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应当在该方案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按实际发放的股票面值,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或“盈余公积”,贷记“股本”。 (二)投资企业 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虽然所收到的股票有市价,但这种市价已存在于原有的股票市值中,在除权日,会由于派发股票股利而使开盘价格降低,即使以后市价有可能回升,但在股票未出售前,属于未实现的增值,根据收益实现原则,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收益。因此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二、股票股利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一)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的转换,并没有增加收益,因此不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

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因素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用股票的形式向股东分派的股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送红股。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向价值回归,上市公司的派现能力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其对股价的影响日渐显现。这是因为,虽然在理论上,投资者投资股票有多种原因,如可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可取得控股地位,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上绝大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手中的股票不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使得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的投资者,只能够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赚取差价和享受现金分红。而近年来,股票持续下跌,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获利难度加大,这就使得投资者更加看重所持股票的分红能力。公司的分配政策究竟收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国外的学着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国外是有区别的,很多假设都是不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所以国内很多专家纷纷投入此项研究中,经过对数篇相关文章的研读。,大体上总结了些影响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第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经营业绩是利润分配的基础和起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公司盈利多业绩好,才有派现之米”如果亏损公司进行派现最大的可能就是边融资边派现。结果必然会提高公司的资金成本对公司的盈利就会更加不利。因此 唯经营业绩乃公司的派现之源。而评价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有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因为净利润指标是一个绝对数,它没有把公司的股本情况考虑进去,而每股收益指标却是一个相对数,它克服了净利润指标的缺点,所以用每股收益指标来评价经营业绩则更准确、更客观。 第二,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如果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好,但是大多数都为应收账款。那么这个公司同样不能满足现金股利发放政策的实现。要实现现金股利政策手里的现金才是最根本的筹码。这就要求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它不仅能满足企业日常现金流量的需要,还要有一部分来满足现金股的股利发放。 1 / 2

关于股息和红利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股息和红利的区别与联系 1.股息(Dividend)即股票的利息,是指公司根据股东出资或者占股的比例,从提取了公积金之后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公司盈余。一般来说,股息是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公司盈余。 2.红利(Li dividend)则是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照持股比例向普通股股东分配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剩余利润。 3.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红利虽然也是公司分配给股东的回报,但它与股息的区别在于,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特别是对优先股而言),而红利通常是不确定的,随着公司每年可分配盈余的多少而上下浮动。 因此,通常把优先股的收益成为股息,而普通股的收益称为红利。另外,一些公司也给普通股股东分配股息,但常和红利一并结算。因此,股息与红利合起来称为股利。 此外,现金股利也称派现,是公司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利;股票股利也称为送红股,是指公司以增发本公司股票的方式来代替现金向股东派息,通常按照股票的比例分发给股东。 小结: 在分配股息红利时,首先是优先股股东按照规定的股息率行使收益分配,然后普通股股东根据余下的利润分取股息,其股息率则不固定;在分取了股息以后,如果公司还有利润可供分配,就可

根据情况给普通股股东发放红利。 股东每一年的股息和红利有多少,要看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股息和红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所以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唯一来源,又是公司分红派息的最高限额。在公司分红派息时,其总额一般都不会高于每股税后利润,除非有前一年度结转下来的利润。公司法一般对公司的分红派息有限制性规定,例如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来 弥补公司亏损或转化为公司资本,所以上市公司分配股息和红利的总额总是要少于公司的税后利润。 由于公司的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来源,又是它的最高限额,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股息和红利的发放。在一个经营财会年度结束以后,当公司有所盈利时,才能进行分红与派息。且盈利愈多,用于分配股息和红利的税后利润就愈多,股息和红利的数额也就愈大。除了经营业绩以外,公司的股息政策也影响股息与红利的派法。在公司盈利以后,其税后利润有两大用途,除了派息与分红以外,还要补充资本金以扩大再生产。如果公司的股息政策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则就有可能少分红派息或不分红而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反之,派息分红的量就会大一些。 新建或正在扩展中的公司,往往会借助于分派股票股利而少发现金股利。 财产股利是公司以实物或有价证券的形式向股东发放的股利。 股利的发放一般是在期末结算后,在股东大会通过结算方案和利

企业取得股票股利如何税务处理

企业取得股票股利如何税务处理 2014年3月,甲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分配2013年股利,其主要内容:每100股发放现金股利2.6元;以100股配发10.4股票股利。乙有限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持有甲银行1000万股份,每股面值1元。当月收到现金股利26万元,股票股利104万股。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260000 贷:投资收益260000 另取得的股票股利104万股在备查簿中登记。 2015年3月,乙公司将分回的现金股利26万元,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了免税收入备案手续,并按“正常申报”方式,自行申报201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但没有对股票股利作相应的税务处理。 审计人员与财务经理讨论股票股利如何税务处理。财务经理解释,股票股利在会计上不作账务处理,而税法未明确股票股利的税务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精神,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未明确的,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因此,本公司对股票股利按会计核算规定进行税务处理并无不妥之处。审计人员认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应理解为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就股票股利而

言,视为投资者用现金购买股票,被投资单位再以现金发放股利。因此,取得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的税务处理相同。再从转让股份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乙公司2014年取得股票股利104万股,以每股面值1元计算,其计税成本为104万元。如果在2104年度汇算清缴时没有税务处理,在未来转让该股票时,不能税前扣除投资成本104万元。 审计人员提出股票股利的税务处理意见,应通过纳税申报调整。乙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补办免税收入104万元备案手续后,再填写下列报表: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在“收入类调整项目”“其他”行次“账载金额”、“税收金额”和“调增金额”栏分别填列0元、104万元元和104万元。 《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107010)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A107011)。与取得现金股利填报相同。但在(A107011)表“投资成本”栏增加填报104万元。 乙公司对股票股利以“一增一减”方式列报,即纳税调增收入104万元,免税收入纳税调减104万元,虽然对2014年应纳税所得额无影响,但体现了规范申报要求,为税务部门了解企业以后年度转让股份提供了成本信息资料。 乙公司同意审计人员建议,以“更正申报”方式,申报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的发放对股东税负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美国资本利得税的情况,分析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的发放对股东税负所产生的影响。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前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后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有较强的影响,财务学家们从税赋因素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展开研究,各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为企业股利支付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一、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 96 1年提出。莫米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这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及其未来的期望报酬,在公司投资政策给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进而得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其资本结构的线性递增函数。在此基础上,莫米又创立了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只有在投资报酬大于或等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莫米的股利无关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东对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将没有偏好,据此得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著名论断。但是莫米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包括(1)完善的竞争假设,任何一位证券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2)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免费获取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3)交易成本为零假设,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4)理性投资者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莫米也认识到公司股票价格会随着股利的增减而变动这一重要现象,但他们认为,股利增减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为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的信息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莫米对股利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为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莫米的完善市场假设中,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特征是: (1)没有税赋或交易成本; (2)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分布是对称的。后来的研究大多围绕着这两个假设进行。在考虑税赋因子之后,可以检查现实世界中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在引入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则可以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两

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区别

一、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 (一)股利支付形式不同 现金股利是公司以现金资产来支付股东股利的股利支付方式,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常用的形式。股票股利是公司用无偿增发新股的方式代替货币资金,按股东股份的比例分发给股东作为股息的股利支付方式。 (二)适用条件不同 现金股利只有在公司有足够多的累计盈余以保证再投资的资金需求,并有足够的现金用于股利支付的情况下才适宜发放。股票股利只要在符合股利分配条件的情况下,即公司不管是否实际收到现金,只要账上可以盈利,就可以发放。 (三)对投资者的影响不同 现金股利最容易被投资者所接受。远期收到的股利对投资者来说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消除股东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疑虑,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信心,更加支持公司的发展与壮大股票股利并不直接增加股东财富,但是利用税法对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不同征收方式,可以达到避税和提高流通股股东实际收益的目的。我国现行税法中对资本利得税不予征收,给股东带来节税好处。如果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就会因为所持股份数量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股东也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将股票变现,以获得更高的实际收益,满足自身需求,并可以滋生获得意外收入的满意情绪 (四)对公司的影响不同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现金股利可以向市场传递这样的信息:公司过去一个经营周期经营良好,能产生丰富的现金流,满足投资项目需求并足以支付现金;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经营充满信心,并显示了其良好的经营决策和管理能力;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的负责态度。股票股利则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从而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引起股票下跌。但是,在我国,股票股利也可能向投资者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公司有新的投资项目需要留存现金,以满足长期发展的要求;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及光明前景。这样就会增强投资者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甚至提高股价的作用。此外,现金股利的支付会减少管理层可供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对管理层造成经营上的压力,以避免其因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五)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同 较多的派发现金股利,就使得公司减少了内部融资,而不得不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外部融资,从而便于接受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达到减少代理成本的目的经常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公司更可能按照投资者利益进行决策。发放股票股利,公司便利用了内源融资的低成本优势,同时债权人也希望公司将现金留存,以增强后续发展和盈利能力,从而获得债务偿还的良好保证。

第七章 利润分配管理习题答案

第七章利润分配管理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股票股利,说法正确的有( B )。 A.股票股利会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 B.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C.股票股利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 D.股票股利会引起负债的增加 2.相对于其他股利政策而言,既可以维持股利的稳定性,又有利于优化结构的股利政策是 ( D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3.某公司按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10%发放股票股利,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每股支付现金股利 0.6元,股利支付率为40%,若分配股利后的每股市价为15元,则分配股利后的市盈率为( A )。 A.10 B.10.5 C.12 D.11.5

4.某公司2005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当年的税后利润为400万元,2006年年初公司讨论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预计2006年追加投资资本5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2006年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变。按有关法规规定该公司应该至少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则该公司最多用于派发的现金股利为( B )万元。 A.100 B.60 C.200 D.160 5.造成股利波动较大,给投资者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的股利分配政 策是( C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6.在以下股利政策中,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从而树立公司良好形象,但股利的支付与公 xx盈余相脱节的股利政策是( B )。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现金股利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Business and Globalization 商业全球化, 2015, 3, 1-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13979.html,/journal/bglo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13979.html,/10.12677/bglo.2015.31001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ash Dividends on Share Price Qianying Zheng, Ziran Zheng, Sushan Zhang, Mengyao Zhuo School of Economic,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Email: zqy626331328@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13979.html, Received: Jan. 30th, 2015; accepted: Feb. 9th, 2015; published: Feb. 16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1397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ccording to event study method, taking the event of annual cash dividends distributed in 2013 by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Listed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ev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cash dividends by means of calculating the variety of sample stocks’ abnormal yield before and after the announcement day.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tock market has not reached the semi-strong efficiency and the market reaction to cash dividends is relatively sluggish. Keywords Event Study, Cash Dividends, Impact of Stock Price 现金股利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郑倩影,郑子然,张苏珊,卓梦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Email: zqy626331328@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13979.html, 收稿日期:2015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15年2月9日;发布日期:2015年2月16日 摘要 根据事件研究法,以深圳交易所成分股上市公司派发2013年度现金股利为研究事件,通过计算公告日前

股利发放程序

股利发放程序 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通常由公司董事会决定并宣布,必要时要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批准后才能实施(如我国就是这样规定的)。股利发放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日期: (一)宣布日(Declaration Date) 股份公司董事会根据定期发放股利的周期举行董事会会议,讨论并提出股利分配方案,由公司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宣布股利发放方案,宣布股利发放方案的那一天即为宣布日,在宣布日,股份公司应登记有关股利负债(应付股利)。 (二)登记日(Holder-of-record Date) 由于工作和实施方面的原因,自公司宣布发放股利至公司实际将股利发出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此时间间隔内处在不停的交易之中,公司股东会随股票交易而不断易人,为了明确股利的归属,公司确定有股权登记日,凡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含登记日当天)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都将获得此次发放的股利,而在这一天之后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上的股东,将得不到此次发放的股利,股利仍归原股东所有。 (三)除息日(Ex-Dividend Date) 由于股票产易与过户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只有在登记日之前一段时间前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才可能在登记日之前列于公司股东名单之上,并享有当期股利的分配权。一般规定登记日之前的第四个工作日为除息日(逢节假日顺延),在除息日之前(含除息日)购买

的股票可以得到将要发放的股利,在除息日之后购买的股票则无权得到股利,又称为除息股。除息日对股票的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在除息日之前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含有将要发放的股利的价值,在除息日之后进行的股票交易,股票价格中不再包含股利收入,因此其价格应低于除息日之前的交易价格。 (四)发放日 在这一天,公司用各种方式向规定支付股利,并冲销股利负债

发放股票股利对股东和公司的意义

对股东而言,股票股利的意义: ①事实上,有时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其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一般在发放少量股票股利后,大体不会引起股价的立即变化。这可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②发放股票股利通常由成长中的公司所为,因此,投资者往往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将有较大发展,利润将大幅度增长,足以抵销增发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这种心理会稳定住股价甚至反致略有上升。 ③在股东需要现金时,还可以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交纳的资本利得(价值增值部分)税率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交纳的所得税税率低,这使得股东可以从中获得纳税上的好处。 对公司而言,股票股利的意义: ①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余无须分配现金,这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②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③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但在某些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也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从而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加速股价的下跌。 ④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比发放现金股利的费用大,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股票分割的含义与目的 (1)股票分割的含义。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换成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股票分割后对账面上股东权益、每股盈余和每股市价的影响:

股票分割时,发行在外的股数增加,使得每股面额降低,每股盈余下降,但公司价值不变,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各项目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也不会改变。 (2)股票分割的目的。 对公司而言: ①通过增加股票股数降低每股市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②分割往往是成长中公司行为,给人们一种公司正处于发展中的印象,这种有利信息会对公司有所帮助。 对股东而言: ①股票分割后各股东持有的股数增加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不变。不过只要股票分割后每股现金股利下降幅度小于股票分割幅度,股东仍能获得现金股利。 ②股票分割向社会传播的有利信息,降低了的股价,可能导致购买该股票的人增加,反使其价格上升,进而增加股东财富。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 的股息 ,通常是由公司用新增发的股票或一部分库存股作为股息 ,代替现金分派给股东。 一、股票股利的理论分析 主要理论 贡献者 主要观点 股利无关论(MM 理论) Miller 和Modigliani 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反映 了所有有用的信息,获得额外利润的机会是不存在的,投资者 只能得到平均市场收益。企业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企业资产的盈 利能力,或者说企业的投资决策。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 于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 的信息。而投资者并不关心他们的收入是来源于资本利得还是 股利收入。 一鸟在手理论 Gordon 股利与资本利得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收入,对于比较现实的投资 者来说,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他们更偏好实实在在的股利。 因为股利的支付可以消除投资者心中对企业盈利能力不确定性 的忧虑。 税差理论 Brennan Brennan(1970)认为,投资者偏好资本利得,由于政府对股利收 入征收的税率往往要比对资本利得征收的税率要高,因此在投 资者看来,股利实质上减少了投资者到手的利益。投资者的目 标是使税后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当资本利得和股利收益存在税 收差异,企业保留盈余,少发放股利或者不发放股利才是对投 资者最有利的。此外,股利在收到的时候就要纳税,而资本利 得可以在出售股票的时候才需要缴纳,因此,通过持有股票延 迟实现资本利得,从而延迟缴纳资本利得所得税的时间,享受 到递延纳税带来的好处。 代理理论 Jensen 、Meekling Jensen 认为,受托人的管理人员偏好去提高消费,降低工作强 度。简森和梅克林将代理成本区分为监督成本、守约成本和剩 余损失。 信号理论 John Linter 、 Pettit 由于股利信息的不对称,股利的信号传递便有了窗口的作用,投资者能够透过管理层的股利分配行为来分析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前景,从而来判断股价的合理性。 二、我国2012年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发放现状 由上可知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没有发放,主要原因在于

现金股利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学号: 姓名: 2017年 10月10日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股利政策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也是公司财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早在1976年被称之为“股利之谜”,围绕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结论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现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公司财务状况 Lintner(1956)[1]在分别属于不同行业的 600 家企业中挑选了28 家作为研究样本。他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高管们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最后得出的结论有:企业为了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在利润是暂时性的波动的情况下,经营者一般不会改变既定的股利政策,除非管理层预计利润的波动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否则他们不会改变既定的股利支付水平。公司的财务状况对现金股利分配是有影响的。 刘星、李豫湘、杨秀苔(1997)[2]最早采用实证分析法深入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他们以 1992 或 1993 年的 30 家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运用典则相关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行检验,认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为:公司投资价值、盈利能力、公司长远发展信心和公司资产流动性。在排序过程中,作者把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关的盈利能力放在了第二位的位置。 吕长江和王克敏(1999)[3]选取了沪深两市 1996、1997、1998 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 372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步骤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盈利水平和财务数据指标,比如:流动性指标、资产负债率等因素对我们国家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有重要的影响。此外,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也会受股票股利金额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