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方山座山的“文化复活”

江宁方山座山的“文化复活”
江宁方山座山的“文化复活”

一、方山风景区简介:

方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中部,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故名方山。又因其四角方正,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又称“天印山”。在清代,方山胜景被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即“天印樵歌”。2012年11月,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住建委、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地铁集团和金陵晚报社联合进行的大型城市之美评选活动中,方山又被评为“新金陵48景”之一。

方山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海拔209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1度54分,东经113度52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山体石质多为第三纪杏仁状玄武岩和火山角砾岩。方山植被繁茂,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植被山体垂直分布带明显,自然生态环境至今保护完好,形成了独特的森林植被景观。方山林木葱郁,沟壑众多,与山脚下的秦淮河湿地两相呼应,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多达100余种各类华东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方山是南京地区着名的死火山之一,是华东地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据地质专家考证,约在距今300万至1000万年之间的上新世纪时期,方山发生过两次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山体。此后数百万年来就一直没有再喷发过。

方山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留下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两千年前秦始皇镇金陵王气,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至今,方山仍有定林寺塔、洞玄观、孙权点将台、王僧辩墓等一百多处遗迹和民俗传说,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的迷人风光带。

在方山旅游度假区,确立了以文化为底蕴的开发模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定林寺已恢复重建,距今有1800多年的方山古洞玄观及古洞玄观遗址公园目前也在规划建设之中。方山茶艺馆、天印宫观景台、方山艺术营等配套项目业已日臻完善。如今的方山景区已成为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森林公

园,也是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的城市公园。

二、方山艺术营简介

(一、方山艺术营一期建设的基本情况

南京方山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方山艺术营)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吉印大道3789号,2011年12月由南京江宁高新园管委会批复立项建设,总规划面积568亩,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项目分三期进行,整体打造时间6年,总投资约8亿元。一期占地约130亩,建设总面积约16500平方米,2012年1月以来已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改造面积约15280平方米,改造建成了南京古岸艺术馆、文化演艺中心、艺术沙龙、艺术餐厅、艺术展厅、文化产业集聚区、江宁书画院、江宁创作研究中心、印山红艺术馆、动漫图书馆以及36个画家工作室,吸纳了42位不同艺术门类的知名艺术家以及110多家小微文化企业签约入驻。

自2013年以来,在南京方山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方山艺术营)先后成功主办了方山音乐节、方山动漫节、打击音乐节、“故梦-秦时明月”系列舞台剧、文化艺术活动周、皖约-江南书画展、方山艺术营画家村书画展、T台秀、全省首家F5汽摩运动文化基地启动仪式、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南京方山咪豆音乐节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艺术营的区域影响力与知名度。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积极争创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基地。

(二)方山艺术营一期建设的发展思路

南京方山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方山艺术营)一期建设,以“十二五”提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为依据,以江宁方山全面发展为契机,引入与世界接轨的当代艺术,注重挖掘、传承江宁地方文化内涵,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地质科考相结合,以高起点和高标准组织艺术园区的规划建设。从设立之初,方山艺术营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掘方山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与山体自然风光,注重开发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品,按照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开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推进整个园区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以下文化产业:

一是当代艺术创作。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创作者和机构,精心打造艺术创作工作室和展厅,为艺术家提供宁静雅致的创作空间,鼓励艺术家多出原创精品、珍品。

二是艺术品交流展示。积极开展艺术品交流与展示,打造美术馆、雕塑馆和艺术博物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和艺术活动策划公司,搭建艺术云平台,为艺术家提供交流和作品展示的平台。

三是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依托江宁大学城所有设有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学校,培养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人才。努力营造设计创作的良好环境和艺术氛围。鼓励创意多元化化﹑个性化,充分调动各类艺术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艺术品和名人优势,致力于创作出国内外的设计精品。

四是演艺娱乐。依托演艺中心和户外演艺平台,进行动漫演出、艺术推广、影视作品发布等活动,吸引周边大学城的青年学生来举办青年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毕业展等大学生艺术活动。

五是艺术培训。依托方山艺术营内艺术大师在相应领域的影响力,与专业文化艺术机构联合举办艺术培训班,开展绘画、陶艺、雕塑、摄影、音乐等艺术培训课程,培养少儿的艺术修养,丰富老人的退休生活。同时,举办各类艺术竞赛、会议和论坛,深入挖掘文化艺术产业的潜在消费人群。

六是运动休闲。2014年3月,我园与华恩兄弟赛车俱乐部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南京方山汽摩运动文化有限公司项目,打造方山汽摩文化运动基地。该项目将依托方山艺术营,搭建“人、车、自然”完美合一的体育、文化、经济交流平台,与韩寒、韩魏、李铁军等国内外知名车手及赛车组织强强联合,开发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培养车手及车队经纪人,力争三年内将方山艺术营打造成国内顶级的赛车基地和赛车文化中心。

(三)方山艺术营目前取得的社会文化效益

一是已成为江宁高新园区域的地标与名片。南京方山文化艺术创意

产业园(方山艺术营)作为特色的当代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结合方山景区及其周边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现已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一方面带动了高新园方山景区旅游观光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口碑和报刊杂志等传播途径,增强人们对方山艺术营的感性认知,丰富江宁的文化内涵,成为高新园区域的新地标与名片。

二是带动区域内第三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和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普遍具有有较高的生活收入和良好的生活品味,而且有着良好的消费能力。方山艺术营将吸纳数以百计的文化学者、设计师和工艺师等聚集方山,这将为当地的金融、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第三产业提供良好机会,带动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带来创业机会,新增就业岗位。南京方山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方山艺术营)未来将集聚了一大批包括造型设计、动漫设计、建筑设计、家居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文化传播、广告设计、会展策划等有创意特色的文化创意企业。它们的集聚将增强了江宁区乃至南京市的活力和实力。凭借优质平台和当代文化艺术产品展销运作特点,可以为一大批文化艺术爱好者提供创业机会,艺术营全部建成后将会创造约1000个劳动就业岗位(含大学生创业),创业人员占到总体就业人数的70%以上,其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包括各种服务接待设施、后勤服务、环卫保洁、园区管理等多方面的就业岗位。

三、杨柳湖文化风景区简介

杨柳湖文化风景区在江宁区政府、上级主管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将围绕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对杨柳古村及杨柳湖社区深度挖掘自然人文遗产等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

杨柳湖文化风景区建设规划如下:

一、文化载体建设。重抓建设工程,丰富游客游玩项目、积极将杨柳湖景区打造成“新五朵金花”之首。公司自承建以来,已完成的项目有:1、将龙眠大道与杨柳村,汤铜路与杨柳村的景区道路连线,已经

建设完成长达2.5公里的杨柳湖环线游道,该道路宽7米,主要由沥青材质铺设。景区一期道路建设5公里,建成同庆、柳心、红菱三座桥。

2、山地自行车专用赛道已经打造完成,该赛道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全长7.6公里,山地路段5公里,标准断面宽3米,主要以碎石为主要材质铺设;全国钓鱼比赛基地现已建设完成,基地占地150余亩,利用杨柳湖原有渔场进行改造,为全国最好的淡水竞技钓场和休闲路亚钓场。

3、古村改造范围内的6个池塘已经清淤完成,拦水坝工程(杨柳湖通航水位调节)工程已经结束,河道改造7公里,村庄环境整治339亩。

4、杨柳古村风貌街样品房改造已完成18间,基本完成了房屋外立面的改造,房屋彩灯、门窗等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到位。

5、河道两侧杨柳、桃花已经栽种完毕,标准路段乔木种植已基本完成。龙眠大道两侧景观,乔木已种植完成,水榭已完成。

6、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已经建设完成,中心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部装修已经基本完成。现已建成停车场2处共约500个车位,各项配套设施正在积极建设中,西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各项配套设施正在积极建设中。

2014年,杨柳湖风景区将新增8项景点,(1)走进知青时代体验园。其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3800平米,由公司自建或采取对外招商,主要提供:忆苦思甜餐厅、老电影放映厅、血色烂漫婚纱摄影棚等,让游客重温和了解知青时代的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同时让老知青们忆往昔、产共鸣。(2)建立湖熟文化博览园。该景点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达6000平米,其中博物馆面积不少于1000平米,该景点为对外招商项目,含书法碑林、八大菜系、文化长廊、客房等,让游客全方位了解湖熟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同时使游客增长见闻。(3)景区内规划建立茭芦水居。给游客带来全新另类的居住环境,体验别样风情的居住感受。(4)建立东沟水阁。该景点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2000平米,提供生态大棚餐厅、花艺、采摘、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生态农业展示馆。(5)建立龙舟竞渡。其长约800米,宽约40米,包括观景浮台、起始点、赛事集会场地等。(6)建立烟水渔庄。要对鱼池、房屋、停车场进行改造,划分农事区域。(7)建立莲花

漾农事农乐汇。分为休闲、垂钓、渔家乐、农事观赏体验区、水车竞赛、农作物科普区、水上竹筏竞赛等,体验农村慢生活。(8)建立杨柳村美丽庭院(含150床农家民宿)。规划在杨柳村的村东中西各选20家进行庭院改造、花卉种植,布置特色场景,打造美丽的乡村风情。与钓鱼协会合作规划设计钓鱼基地配套用房及旅馆改造。2、续建工程项目。完善杨柳村便民服务中心、沿河沿路绿化补植、路灯亮化的辅助工程项目。3、保障建设工程项目。本年度规划建设龙都安置房工程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4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米,其中包括:安置房、门面房、商业综合体。4、市政专项。本年度将完成羊留路黑色化,长约1000米,宽约4米,完成排水、路牙、路灯等附属项目。区内电网规划项目,我公司需和供电公司共同编制方案。5、文保专项。根据杨柳古村保护规划要求对36间文物进行保护和修缮,同时,临展需进一步调整。

二、景区景点运营。为更好实现本年度公司工作目标,实现景区经济增收计划,我公司将做如下运营项目:1、西入口农家超市。其占地面积约为200㎡。农家超市的建立,一改先前“农家小店”的风貌。公司将打造极富农家特色超市,一方面,方便游客在景区内购物,另一方面给当地村民也带来生活便利。农家超市,货品齐全,极大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超市内将售卖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如湖熟板鸭、湖熟大米等,既对外宣传本地特色,又满足游客需求。2、游船运营。杨柳湖风景区内河道全面贯通,河岸绿植布景,令人惬意。目前景区内有画舫2艘,摇橹7艘。船娘、船长、维修师人员配备齐全,证书齐全。游船项目将为游客提供“水上观景”的游览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杨柳湖的别样风情。3、五柳居开业运营(农家客栈)。五柳居是集休闲、娱乐、居住于一体化农家家庭式主题客栈,共5栋单体江南民居,可供三口之家体验民居生活,品尝当地特色菜肴,观赏锦鲤表演。4、农家乐运营。目前景区内有4家农家乐。其各具特色,口味较好,环境干净整洁,菜价适中,极具农家特色,为游客解决吃饭问题,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带来经济创收。5、民俗街运营。民俗街将是景区内重要特色项目,是融人

文、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街区内集聚民间艺人表演、特色小吃等,弘扬本地传统文化,加快景区知名度提升,树立杨柳湖风景区口碑。

三、文化活动。2014年上半年,杨柳湖风景区已承办了多项文化活动,有“首届山地自行车赛”、“文化艺术周”、“三八活动”、“学生春游”、“乡村美食节”、“知青文化体验”、“迎青奥杨柳湖首届龙舟赛”等活动,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宣传杨柳湖文化风景区,让更多的游客前来放松身心,体验乡村惬意慢生活。

四、工作设想。杨柳湖文化风景坚持打造“绿色原生态”旅游,注重历史名村古色古香的文化内涵,下一步打算将于方山风景区连成一线,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积极打造魅力旅游风景线,将杨柳湖文化风景区提档升级,让更多的游客驻足游玩。

四、南京世茂﹒梦工厂项目简介

南京世茂﹒梦工厂项目是由世界着名的动画电影制作企业——美国梦工厂和中国房地产界领袖企业——世茂集团和南京政府探讨共同合作开发的一个位于方山区的动漫文化创意项目·(“项目”)。项目由一个或多个梦工厂品牌乐园和其他商业、酒店和配套设施组成。美国梦工厂负责项目策划和设计梦工厂品牌乐园,而世茂集团进行投资、建设和开发并为项目取得融资。世茂集团同时也在项目周边区域进行商业开发,结合方山、秦淮河湿地自然景观,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创意旅游小镇。项目总投资预计500亿元,可创造超过3万个就业机会,项目整体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带动GDP200亿元以上,每年直接和间接创造税收5亿元以上。

该项目选址位于方山以南湿地公园高新园片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梦工厂”品牌乐园、动漫文化主题商业、酒店、住宅配套等,全部建成后该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超过220万平米,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400亩。该项目初步计划明年一期开工建设,整体开发计划分为三期,预计项目整体在5年内完成全部建设。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美丽乡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标准。我个人理解,建设美 丽乡村应该是建设新农村的延伸与拓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生产与 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机过程。立足南京市情实际,“都市美丽乡村”应该符合五个方面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美丽乡村的貌。破破烂烂肯定不是美丽,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更不是美丽,“天蓝、山青、水绿、地净”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二是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这是美丽乡村的形。工业区与居民区相互掺杂,生产 与生活功能混乱,也不是美丽乡村。只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农村才能称之为美丽 乡村。三是要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这是美丽乡村的质。美丽乡村不是说只要青山绿水,不要生活便捷。美丽乡村要让农民跟市民一样,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出行、就医、就学、养老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四是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是美丽乡村的本。贫穷的乡 村不是美丽乡村。如果农民一年到头只能填饱肚子,就算居住环境再美丽,也难以称 其为美丽乡村。五是要有和谐的社会风尚,这是美丽乡村的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 体现不了美丽的内涵,和谐文明、健康淳朴的乡风才是美丽乡村真正的灵魂。总而言 之,美丽乡村既要求“形态美”,也要求“内在美”,要形神兼备、美丽于形、魅力 于心,这才是广大农民群众期盼的美丽乡村模样。 去年以来,我们在建设都市美丽乡村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了如江宁“五朵金花”这样的典型,也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下一步总的考虑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由都市美丽乡村示范点向示 范区拓展。今年要完成老五县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全面拉开1000平方公里建设框架。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江宁、高淳美丽乡村示范区。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

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之金陵茶文化旅游村 ——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

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之金陵茶文化旅游村 ——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惠农政策,根据区委、区政府建设江宁新五朵金花村要求,江宁街道牌坊社区与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以牌坊社区黄龙岘环境优势为依托,全力打造黄龙岘茶文化特色村品牌。 一、基本概况情况 1、牌坊社区情况介绍 牌坊社区位于江宁区西部仅临长江地区,地处苏皖交界,与安徽马鞍山市接壤,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区位交道优势明显,省道337汤铜公路沿村而过,当前西部旅游大道横穿全村。社区前身是由原黄龙岘林场和牌坊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下设20个村民小组,现有622户、2100多人,耕地面积2100亩,山林面积5000亩。社区现有一个区级小(一)型水库——牌坊水库,原江宁河水系,集水面积3.2平方公里,总库容339.5万立方,现已做为后备饮用水资源。 2、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情况介绍 黄龙岘属丘陵山地,海拔高度200米左右,一年四季分明,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0 ℃,无霜期较长,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呈酸性,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和发育。黄龙岘村位于江宁街道东南部,紧邻西部旅游道路联一线,南接汤铜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村庄东邻战备水库、西接牌坊水库,四周茶山、竹林环绕,环境优美,得天独厚;村内主产

的黄龙岘茶叶更是茶香四溢,口味醇厚,深受南京及周边民众的喜爱。该村现有住户36户,自然村近90公顷,茶园近2000亩,其中村集体茶园450亩,村民种植茶园约1500亩。 黄龙岘山岭绵延起伏,山间云蒸雾绕,山上松杉青翠,竹林遮天蔽日,林间泉水潺潺,百鸟和鸣。这里树木葱茏、茶园满山、飘香弥散,灵动着诗情画意,造化了人间仙境;这里山涧、泉池星罗棋布,水质清澈甘冽,与群山交相辉映,战备、牌坊两大水库如有璀璨的明珠点缀其间;这里远离城市,15公里范围内没有工矿企业,无任何污染源及噪音,清幽静谧。这里地理优越、气候宜人,孕育了品牌卓越的纯天然黄龙岘牌茶。黄龙岘地区有很多历史故事:小彤山下有千年古驿道,是南京中华门通往皖南的必经山道,这条驿道见证了黄龙岘的历史变迁;黄龙岘有娘娘坟的传说,讲述了朱元璋妃子的故事;黄龙岘有座晏公庙,是百姓纪念晏公、祈福保平安的地方。 在旅游村建设中,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建设了一座公共服务中心,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坐落于原黄龙岘林场场部,总建筑面积2744平方米,一层建筑面积2172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572平方米,其中一站式服务大厅面积155.5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276.4平方米,图书阅览室80.6平方米,世代服务室92.2平方米,健身康复室69.1平方米,综治室60.5平方米,娱乐活动室69.2平方米,托老室95平方米,志愿者服务室69.1平方米,书记、主任、财务办公室均为25平方米。 此外为了能让游客前来品尝我们当地特产黄龙岘茗茶,我们发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xx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系(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校内指导教师职称 企业指导教师(1) 职务 企业指导教师(2)职务 2015 年 5 月17 日

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是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之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我国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将以南京市江宁区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从综述、问题、现状、开发优势、开发策略及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归纳出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优势。最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在开发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问题现状开发优势开发策略建议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ngning District Abstract:Rural tourism is a new industry developed in 70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s rural tourism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dri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speci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a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the advantage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and conditions, due to a late start,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i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several problems, from the review,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ning District advantag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District of Jiangning cit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is a new industry developed in 70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s rural tourism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dri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special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a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has the advantage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and conditions, due to a late start,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i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several problems, from the review,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ning District advantag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njing District of Jiangning cit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tourism. Keywords:problem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Development strategy Advice 目录 引言 (5)

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专项资金

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专项资金 绩效自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2018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主管部门: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自评价单位: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主管部门职能 (1) (三)资金管理情况 (2) 二、绩效评价组织实施 (2) (一)评价目的 (2) (二)评价原则 (2) (三)评价方法 (3) (四)评价组织实施 (3) 三、绩效评价情况 (4) (一)评价结果 (4) (二)绩效分析 (4) (三)主要成效 (7) (四)主要问题 (9) 四、改进措施 (10) (一)加强督查,夯实责任 (10) (二)及早谋划,科学安排 (10) (三)强化配套,吸引民资 (11) (四)突出重点,彰显特色 (11) 五、报告附表 (13)

根据市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我局对2018年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奖补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根据《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宁委发〔2013〕27号)、《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宁政发〔2014〕208号)、《南京市“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宁委办发〔2016〕12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宁委办发…2017?54号)要求,着力打造“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乡村,制定《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试行)》(宁美丽办〔2016〕5号),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现状及自身功能需求和发展方向,在村庄规划、风貌打造、村容提升、生产流通、休闲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长效管理等方面详实规定了申报、建设和评价标准,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考。 2018年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奖补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分为示范村、宜居村两类。按照全年完成180个左右各类示范村的总目标进行申报和创建。 (二)主管部门职能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