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训练计划

200米训练计划
200米训练计划

200m训练计划

一、时间:每周五次,周一至周五。

二、总任务:

快速的恢复体力,多注重一般耐力训练,提高专项耐力与专项速度能力,主要解决

运动员的技术问题,以个人专项能力训练为基础,提高个人专项技术训练为重点,根

据现有队员的特点及不足,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狠抓几个环节,即身体素质,

专项耐力和专项速度,以及力量爆发力柔韧性等。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训练思想,训练作风。并强调自然跑法练习。

2、技术训练要从熟、从严,从实际出发,特别强调赛前调整训练。

3、突出个人能力,强调高强度训练高密度训练。

4、加强个人针对性训练,针对不同特点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提高训练。

四、高强度训练内容

3~5km跑;一般发展练习;5~6次100m加速跑。85%~90%的速度400~600m 间歇跑(一次训练课上间歇跑可以采用不同的距离,例如:10次400m;2次600m;4次400m;5次200m等),总距离1.5~2km,间隔休息时间3~5min;整理活动的

慢跑2km。

85%的速度200~300m间歇跑,总距离1.5~3.6km,间隔休息时间1.5~

3min;每一组训练练习之间休息5~6min;2km慢跑。

95%~100%速度的检查跑(或者800~1,600m的反复跑),总距离2~5km,间隔休息时间5~6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

200~600m变速跑,总距离5~8km,81%~85%的速度,间歇休息1~3min;整理

活动是慢跑2~3km。

1~2次短距离全速跑(练习冲刺):整理活动的慢跑2~4km。

华特雷克持续跑:慢跑6公里;每圈参有加速度30公尺、蛙跳10次、快跑30公尺、抬腿跨步跑10次。间歇训练:150公尺×20次(每次休息2分钟)

等速耐力跑:1000公尺×8次(每次休息4分钟)速度耐力跑:300公尺×12次(每

次休息3分钟)中距离基本训练(加速一般性耐力)以轻松的配速在不同的高度场地上跑6至8公里间歇训练,100公尺×25次(每次休息2分钟)

赛前两周安排训练计划:

注:每天上午跑3至5公里

第1天: 1.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每次息3分钟)。

3.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4. 1200公尺×1次。

第2天: 1. 100公尺加速跑×8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80公尺加速跑×8次(每次休息2分钟)。

4. 200公尺均速跑×6次(每次休息2分钟)。

第3天: 1. 100公尺加速跑×12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100公尺上坡跑×12次(每次休息2分钟)。

第4天:自由跑6公里。

第10天: 1.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4. 1200公尺×1次。

第5天: 1.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200公尺×6次(每次休息2分钟)。

4. 4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5. 600公尺×1次。

第6天:

自由跑6公里。

赛前一星期

第7天:

100公尺加速跑×10次(每次休息2分钟)。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100公尺惯性跑×12次(每次休息2分钟,逐渐递增的 90﹪~100﹪或由

2/3→3/4→4/5→9/10→全速,以体会快跑放松的感觉)。

第6天:

1. 100公尺加速跑×12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1200公尺×1次。

第5天:

自由跑6公里。

第4天:

1. 100公尺加速跑×8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100公尺加速跑×8次(每次休息2分钟)。

4. 1200公尺×1次。

第3天:

1. 100公尺加速跑×8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休息3分钟)。

3. 60公尺×6次(每次休息1分30秒)。

4. 200公尺×3次(每次休息2分钟)。

第2天:

5公里慢跑。

第1天:

1. 100公尺加速跑×6次(每次休息2分钟)。

2. 300公尺×1次。

200米跑步技巧

200米跑步技巧 一、起跑和加速阶段。200米跑是在弯道起跑,所以放置起跑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起跑器的放置方向要对着弯道的切线,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好两脚之间的距离,要确保每次放置起跑齐器的位置都是一样的,起跑前要做深呼吸,然后就准备着对发令枪作出反应。蹬离起跑器之后,头不要抬起来!要大幅度的积极有力的摆臂,要百分之百地沿着跑道的切线跑。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枪声作出反应后,就必须开始竭尽全力拼命跑,要尽可能快的把速度提起来!要注意在加速的过程中,头的姿势总是低着的,视线从看着地面逐渐过渡到向前方看,这个时候头才逐渐抬起,身体也逐渐从较大的前倾过渡到直立起来,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变化过程。 二、正常跑阶段。一般来说,起跑30米之后就进入了正常跑阶段,当然这因同学们的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等方面的情况略有不同。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一个弯道跑技术,左肩要低与右肩,右臂的摆动要比左臂高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贴着跑道内侧线来跑,眼睛最好盯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也较容易正确判断你在比赛中所处的位置;当比赛进行到60—70米的时候,同学们要稍为放松一下,这个放松绝对不要理解成为速度的下降,放松与不放松的区别在于同学们不是每一步都在玩命地使劲去蹬地,试图还要加快速度,而只是要尽量保持已达到的速度。 三、就是从弯道向直道过渡的阶段。眼睛要看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同学们可以很好的预测什么时候将要跑上直道,有个心理准备。从弯道跑上直道时,应该从弯道内側逐渐地向跑道中间和外側方向跑。这时两条胳膊的摆臂动作幅度要逐渐过渡到一致,双肩也要自然的平衡起来。这些转换的动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这样上直道就会获得很大的优势。 四、是200米跑比赛中的最后100米技术。这个阶段,放松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放松的意义在于不是脚拼命地去磴地,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保持好的跑动的技术动作上。特别是在最后50米,这时候继续加速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还想拼命的跑或做出其它错误的用力动作来,那就会造成肌肉的紧张,速度下降的更快!所以这时候最关键的还是集中精力在尽力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上,不应该去考虑自己的位置、别人的情况,而是要注意摆臂摆到合理的位置,努力使腿作出正确的折叠、积极的前摆等动作。然后在最后掌握好冲线时身体下压的时机,这样才能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来! 1、用前脚掌先着地有下面两个优点: 第一、脚接触地面的时间短 第二、能更好地缓冲落地时地面对膝盖的冲击力。 因此,如果想提高速度,就练习前脚掌着地吧。不过无论是脚掌还是脚跟先着地,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应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 2、如何提高速度 首先注意到,在长跑中后阶段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步频的下降引起的。因此,提高步频是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马拉松一般提倡快频的方式。 另外,步频上的差别也是与专业运动员的主要差别。 跑步一直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频率。后来在一次马拉松中,第一次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频率,并且全程坚持了下来。前半程1h26’30,后半程1h25’03,基本

高中体育生全年训练计划

高中体育生全年训练计划 一、队员现状分析: 二、确定目标和预定目标: ㈠、引导阶段训练计划: 1 时间:第1~7周,7周(2008.09.01~2008.10.19) 2 任务: 提高一般训练水平;发展内脏器官;发展力量耐力,进行肌肉建设性练习。 3 训练安排 ①力量类: 坐姿颈后推举杠铃;坐姿屈臂弯举;卧推;肋木举腿;仰卧起坐;仰卧挺身起;仰卧挺髋起;坐姿提踵;俯卧后举腿;俯卧跪立起;实心球前后抛。 ②跳跃类: 2~10级蛙跳;沙坑直膝跳;沙坑弓步跳、分腿跳;收腹跳。 ③耐力类: 越野跑;定时跑;场地跑。 4 每周实施: ①每周训练6次,每次90分钟,3次力量,2次耐力。

②技术:改进短跑的摆臂,折叠前抬扒地练习,跨栏跑、跳跃、投掷等练习穿插在每次课中间。 ③综合力量: 坐姿颈后推举杠铃,10次;肋木举腿,16次;仰卧挺髋起,10次;坐姿屈臂弯举,10次;坐姿提踵,(负人)10次; 持10~15Kg杠铃转体,16;跨栏坐转髋,10次。 ㈡、冬训阶段训练计划: 1 时间:第8~18周,11周(2008.10.19~2009.01.03) 2 任务: 发展全面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完善技术,发展跑的能力;发展支撑与摆动力量,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力量。 3 训练安排: ①力量类: 半蹲起,75~95%;单腿台阶蹬起,30~40厘米;弓步抓举、挺举、颈后推举;负重飞鸟、摆臂;仰卧挺髋起(单双腿);小腿负沙袋屈膝绕栏架;小腿负沙袋仰卧抬腿;持杠铃片负重转体;坐姿负重提踵。 ②跳跃类: 双脚跳栏架;双脚跳深;跨步跳,60~150米;单足跳,30~50米。 ③速度与速度耐力类: 定时跑,30~40分;反复跑,100米;反复跑,150米;越野跑,3000~5000米; 4 每周实施: ①每周训练6次,每次90分钟,3次力量课(2次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1次综合力量),2次速度与速度耐力课,身体训练1次(一般耐力与柔韧性练习)。 ②技术练习,提高完善技术,穿插于每次训练课中,以综合训练课的形式进行。 ③每3周为一个中周期,前二周为训练小周期相对恒定,第3周为减量、调整小周期,以一般耐力与综合力量,专项技术为主,中周期的负荷量逐步递增,至赛前训练阶段为最大。 5 周训练范例: ①训练小周期范例: 周一,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 1最大力量:卧推75~95%/3~5次/6组;半蹲起75~95%/3~5次/6~8组。 2快速力量:一步换腿跑;快速跑;30~50米快速跑。 周二,速度与速度耐力: 1技术辅助练习; 2反复跑150~300米跑; 3有氧慢跑3000米。 周三,专项技术与综合力量: 1跨栏或投掷练习; 2综合力量:上肢力量;肋木举腿;仰卧挺髋起;负重转体;跨栏坐转髋。 周四,身体训练: 1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踢腿练习; 2一般耐力:越野跑。 周五,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

200米跑的方法和技巧

200米跑的方法和技巧 一、起跑和加速阶段。 200米跑是在弯道起跑,所以放置起跑器是个很重要的 问题。起跑器的放置方向要对着弯道的切线,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好两脚之间的距离,要确保每次放置起跑齐器的位置都是一样的,起跑前要做深呼吸,然后就准备着对发令枪作出反应。蹬离起跑器之后,头不要抬起来!要大幅度的积极 有力的摆臂,要百分之百地沿着跑道的切线跑。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枪声作出反应后,就必须开始竭尽全力拼命跑,要尽可能快的把速度提起来!要注意在加速的过程中, 头的姿势总是低着的,视线从看着地面逐渐过渡到向前方看,这个时候头才逐渐抬起,身体也逐渐从较大的前倾过渡到直立起来,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变化过程。 二、正常跑阶段。 一般来说,起跑30米之后就进入了正常跑阶段,当然 这因同学们的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等方面的情况略有不同。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一个弯道跑技术,左肩要低与右肩,右臂的摆动要比左臂高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贴着跑道 内侧线来跑,眼睛最好盯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也 较容易正确判断你在比赛中所处的位置;当比赛进行到60—

70米的时候,同学们要稍为放松一下,这个放松绝对不要理解成为速度的下降,放松与不放松的区别在于同学们不是每一步都在玩命地使劲去蹬地,试图还要加快速度,而只是要尽量保持已达到的速度。 三、就是从弯道向直道过渡的阶段。 眼睛要看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同学们可以很 好的预测什么时候将要跑上直道,有个心理准备。从弯道跑上直道时,应该从弯道内側逐渐地向跑道中间和外側方向跑。这时两条胳膊的摆臂动作幅度要逐渐过渡到一致,双肩也要自然的平衡起来。这些转换的动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这样上直道就会获得很大的优势。 四、是200米跑比赛中的最后100米技术。 这个阶段,放松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放松的意义在于 不是脚拼命地去磴地,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保持好的跑动的技术动作上。特别是在最后50米,这时候继续加速是 不可能的了,如果还想拼命的跑或做出其它错误的用力动作来,那就会造成肌肉的紧张,速度下降的更快!所以这时候 最关键的还是集中精力在尽力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上,不应该去考虑自己的位置、别人的情况,而是要注意摆臂摆到合理的位置,努力使腿作出正确的折叠、积极的前摆等动作。

体育(心得)之论2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体育论文之论200米跑运动员的生化特点和训练 摘要:200m跑运动员训练要充分利用运动员自身生化、生理特点,来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科学化的训练原则,针对该项目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并以充分的恢复和合理的膳食做后盾,使该项目运动员的技术达到最优的理想值,创最佳成绩。 关键词:糖酵解训练生化乳酸 1. 200米跑运动员最主要的生化特点 首先说200米是径赛中的短跑项目,是以无氧供能方式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 200米跑对ATP的合成速度的要求是相当高。用糖酵解方式合成速率是不够的,所以CP再合成ATP是很重要的,对200米跑运动员来说CP的补充是必须的,要经常补充哺乳动物的肉。该项目对CP消耗极为迅速。因为运动时CP的作用主要是以最快速度合成ATP,并且是最主要和最优的途径。 当然,糖酵解是人体在缺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而200米跑为无氧条件下的高强度运动(有氧占少比例)。所以提高该项目运动员的糖酵解能力是重要的,对运动员来说时常补充含糖量高的食物。 2. 训练方面 训练是一单一和整体的双面名词,而对200米跑运动员的训练来说,训练应该以整体为主,涉及到准备、比赛、恢复三个时期,以及训练方法、恢复方法、营养方面的知识,是一系统的理论,以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等多方面为依据的科学概念。 下面是我假定某运动员有比赛的半年的训练总体计划。(见图表) 时期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 阶段一般准备专门准备赛前训练集中比赛 0.5—1个月 1.5—2个月 1—1.5个月 2— 2.5个月 任务提高身体整体素质水平发展力量素质、绝对速度、速度耐力,提高步频、步

长。提高200m跑的技术,特别是弯道技术不断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提高心理素质,逐渐进入比赛状态。完善整体技战术。保持心态和比赛状态,创造优异成绩。积极恢复消除生理、心理疲劳,并总结经验,制订新的计划。 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符合运动员本身的生理特点。 负荷量中→最大→大→中→小→最小 强度小→小→中→大→最大→最小 方法持续法间歇法分解法间歇法重复法完整法重复法完整法比赛法重复法完整法 恢复注意负荷节奏,采用全身放松、按摩、热疗、电疗等方法。 营养保证合理膳食,补充糖、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肉类,以及科学的营养配方进行补充。 检查评定负荷的量是否合适运动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发挥心理、生理恢复状况。 3. 对训练总体计划的分析(根据图表) 3.1. 200米跑训练的重点,从表中可以看到是“任务栏”,概括三点 3.1.1. 专项力量的训练。指有效的发展和促进运动员创造最高专项运动速度的快速力量的练习。对于200米跑运动员,要大力提高以髋为轴的摆动力量,掌趾和踝关节的退让与超等长力量和两臂的摆动力量。 以髋为轴的加速——制动练习 跑速的提高主要靠步频的提高,而步频的提高首先取决髋关节肌肉的力量和用力高度的协调性。 练习手段主要有各种腿部负重和不负重的以最快速度做跑的模仿练习,以摆动着地为主的“车轮跑”等。 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练习。 上肢摆动力量对短跑来说是十分重要,起到主导作用和领先作用。 练习手段以接近比赛强度的负重摆臂练习和上肢绝对力量的练习。

体育生学期训练计划精编版

体育生学期训练计划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体育生学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我校领导的指导方针,体育特长生训练管理要做到文化教育、专业培养双管齐下,宏观调控、细节着眼统筹兼顾。如此才能引导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获得双赢,才能真正形成我校的特色,打造我校的品牌。 二、训练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体适应能力的基础现状,通过本学期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机能的有氧和无氧工作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田径辅助性练习方法,主抓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以及身体的协调练习;加强专项篮球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篮球基本动作要领以及一些组合动作的初步掌握; 三、训练方法: 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超负荷与恢复相结合训练以及专项针对的训练等方法; 四、训练重点: 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柔韧素质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力量型训练为辅助训练,加强基本素质训练; 五、训练难点: 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 六、训练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1、训练时间安排: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为主训时间;训练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为一个月;

2、训练内容: 第一阶段(3月1——3月31日) 本阶段为身体适应阶段,主要通过循环和重复训练的方法通过一定量的超负荷和恢复训练原则,进行学生对训练的身体适应能力训练;以柔韧性、协调性训练为主,进行一些少量的力量训练;同时加强专项篮球训练,对篮球的运球、投篮、传球的各个动作进行规范训练; 训练目标: 1、快速的实现学生对训练的适应能力, 2、较大幅度提高学生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较规范的掌握篮球的运球、投篮、传球的各个动作; 第二阶段(4月1日——4月30日) 本阶段为身体素质初步提高阶段,主要通过间歇训练、重复训练和循环训练方法进行学生的灵敏性、灵活性素质训练;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和敏感性;同时进行考试项目的动作的辅助性练习,加强篮球运球投篮的动作协调能力训练。 训练目标: 1、能对一些口令产生快速的反应,同时动作的灵敏度显着增强; 2、对各专项的动作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同时让篮球的运球和投篮动作更加协调流畅; 第三阶段(5月1日——5月31日) 本阶段为体能素质提高阶段,通过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以及遵循超负荷与恢复的原则,进行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训练,以及各专项的动作辅助性练习加强对篮球个动作组合技术的练习;辅助的进行一些柔韧和协调练习; 训练目标: 1、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 2、进一步强化对各专项动作的认知,加强对篮球组合动作的掌握能力;

200米训练周计划

周一 1.吸气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100m技术跑训练 4.12×200m跑时间36s/每组3min间歇5.力量训练 周二 1.吸气和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 3.6×50m技术跑训练 4.甲:4×350m跑,时间各2.5s(200m35s) 10min间歇 乙:4×600m跑1 min52 s/组(400m75s) 10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10×50m技术训练跑1min间歇 4.3×5次长距离斜坡跑训练2min间歇5.1×800m慢跑 6.力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训练 3.1×0.5mile记时越野跑。 周五 力量训练周一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甲:8×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乙:10×200m跑,用32s/每组2min间歇4.力量训练 周二 1.吸呼气跑训练 2.放松跑训练 3.3×150m跑(加速跑训练) 4.甲:2×350m跑,49s/组(28s跑完200m) 10min间歇 乙:2×150m跑,1∶12.5(58s跑完400m) 5.1×200m跑,30s 5min间歇 6.1×5次斜坡跑(100yard)3min间歇 周三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跑训练 3.3×150m加速跑 4.甲:3×250m跑,35s/每组(200m用28s) 10min间歇 乙:3×350m跑,28s/组(49s400步) 10min间歇 5.1×200m跑,30s 6.加量训练 周四 1.吸呼气训练跑 2.放松 3.3×150m加速跑 4.甲:8×150m跑,7/8速度2min间歇乙:12×100m跑,7/8速度2min间歇5.2×5次斜坡跑(100yard) 3min间歇周五 1.放松跑 2.3组150m加速跑 3.甲:1×300m跑,用45s 10min间歇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110m跑,用15s 5min间歇 1×200m跑,用30s 5min间歇 1×330m跑,用45s 10min间歇 乙:3×300m比赛项目跑各用40s(200m用28s) 10min间歇 4.1×200m跑,用30s 5.力量训练

2021年200米跑训练方法

200米跑训练方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短跑是有很多技巧的,首先起跑的姿势要正确,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你的速度,紧接着就是加速度,这要求平时的训练要到位,摆腿很关键,最后就是冲刺了,它要求你的上身要尽量靠前.等等.如果有个好点的教练亲手教会更好的! 一、短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短跑(100米、200米)是一种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以自己力所能量的能力、用最短的时间来跑完全程;短跑在田径比赛的所有项目当中是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是属于极限制度运动。 二、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

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

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计划清单

第一周 星期一 一、准备活动:1、慢跑热身;2、柔韧性活动: 二、协调性练习(间歇30秒) 弓箭步转体(两臂侧平举或上举) 10秒一组3组立卧撑转体(完成一次立卧撑,接原地转身180°) 15次一组3组屈体跳(跳起,收腹举腿,双手摸双脚) 10次一组3组快速后退跑(听信号转体180°,快速后退跑) 15米、计时5组三、耐力练习 2000米跑 2组放松跑800米 1组四、反应速度练习(间歇30秒) 站立式起动(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每组3次3组站立式转身起动(背对跑动方向)每组3次3组原地碎步起动(屈体,两臂放松,脚尖踮起,两脚交换着地,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每组3次3组原地高抬腿起动(原地高抬腿,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 每组3次3组五、放松练习 星期二 一、准备活动

二、耐力练习 8000-10000米负重越野跑 三、力量练习:(间歇3分钟)腿部力量 肩负同伴半蹲起 15次一组4组 肩负同伴坐蹲起 12次一组4组 肩负同伴深蹲起 10次一组4组 有条件用杠铃,负重重量因人而异,次数随重量的变化而变化(重量增加,次数减少,反之),负重练习,往下慢,蹲起快速有力,每次练习完成后接一次快速跑。 负重提踵(脚尖踮快速踮起,要求静止时脚尖稍比脚跟高) 12次一组4组 蛙跳 10次一组4组 收腹跳 20次一组3组 纵跳(伸踝跳) 30次一组3组 四、放松练习 星期三 一、准备活动 二、灵敏性练习(间歇30秒-3分钟) 碎步接快速跑碎步5秒5次 碎步接转身快速跑碎步5秒5次 障碍跑(设置多种障碍,障碍多为小且低的,快速、灵敏的通过障碍,

可采取多种方式通过) 8组 折返跑 5米折返跑5次折返4组 10米折返跑3次折返4组 5米、10米折返跑4组 跳起转体(跳起空中转体180°或360°落地) 5次一组4组三、一般耐力 慢跑2000米1组 四、速度耐力练习(间歇3分钟) 距离间歇跑(直道快速跑,弯道慢跑)田径场4圈距离间歇跑(弯道快速跑,直道慢跑)田径场4圈时间间歇跑(快速跑30秒,慢跑30秒为一组) 4组 持续快速跑 300米3次 600米2次 900米2次 1000米1次 五、放松练习 星期四 一、准备活动 二、灵敏性练习(间歇30秒) 小步跑10米接加速跑 3组

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青少年运动员的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一、100米的生化特点 当运动员从起跑的安静状态过渡到高速时,含有丰富的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维持5~7秒,由于肌肉活动时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积,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专家推荐六秒训练加速度的法则。要发展速度耐力就必须尽量使CP耗竭和造成乳酸明显堆积,这样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说来,发展速度耐力的剧烈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过60秒。另外又有英国的基恩先生研究的乳酸积极作用的新说:乳酸盐是一种不燃烧的燃料,而非“废物”和“毒素”。 运动员体内乳酸盐的积聚反映了身体对运动的应激,而不是造成疲劳的原因,没有必要把无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盐的过程看成是令人讨厌的事,因为如果不动用这一能量系统,运动员就不可能进行剧烈和持久的运动。同时,乳酸盐生成并非总是意味身体正在进行无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统所能供给的ATP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乳酸盐。 二、训练模式 (一)100米训练是个周期化训练过程,开始要有个适应性阶段,其目的在于动员大多数的肌群参与工作,并使韧带、肌腱和关节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发展力量的练习作好准备,也是为了防止后续训练的运动损失。在适应阶段,采用9~12个练习,每组重复8~12次,负荷最大40%~60%,恢复时间为2~3分钟,这个阶段持续4~6周。 (二)发展最大力量阶段为期6周,训练课采用5~6个练习,安排4~8组,每组重复8~12次,负荷逐渐从70%增至100%。 (三)发展爆发力阶段,采用4~5个练习,安排3~4组,每组重复8~15次,负荷在50%~80%之间,每周1—2次,安排在技术练习或速度练习后进行。 (四)耐力训练主要由200~400米节奏跑组成,其目的在于为整个训练周期建立“能量库”。 三、移动速度的训练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它又分: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高速耐力。 (一)起动速度 决定起动速度快慢的因素中,除了反应外,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是关键。所以,起动速度应以最大力量和爆

200米跑训练方法

200米跑训练方法 短跑是有很多技巧的,首先起跑的姿势要正确,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你的速度,紧接着就是加速度,这要求平时的训练要到位,摆腿很关键,最后就是冲刺了,它要求你的上身要尽量靠前.等等.如果有个好点的 教练亲手教会更好的! 一、短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短跑(100米、200米)是一种周期性的速度、速度力量与技术相结合的体能类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以自己力所能量的能力、用最短的时间来跑完全程;短跑在田径比赛的所有项目当中是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是属于极限制度运动。 二、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

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

关于跑步的几种训练方法

关于中学生提高跑步成绩的几种锻炼方法 体育组:关津鹏 耐久跑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但是,由于耐久跑的生理负荷量大,加之动作单调枯燥,练习中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耐久跑又是中招体育考试的必测项并且占有半壁江山,学生如何根据自身心理的特点,调动自己练习的积极性和练习兴趣,我觉得采用多种趣味练习十分重要。下面搜集整理一些锻炼耐久跑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选取适当的锻炼方法进行练习。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 重点:途中跑 难点:1、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2、合理的分配体力。 动作要点:动作自然,两腿蹬摆协调配合,步频较快,步法均匀,有良好的跑步节奏,能合理分配体力。 练习方式 1、走跑交替练习 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信号,如口令、掌声、哨声做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二是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8字型跑等的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三是分队走跑交替,如男生跑、女生走,男生走、女生跑。四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如绕足球场的边线跑和底线走,绕田径场的直道跑和弯道走。 2、匀速慢跑练习 主要是体会轻松协调跑的动作和有节奏的呼吸方法,在跑中可采用呼气时齐声喊“一、二”的方式,直到跑完全程。 3、轮流领先跑练习 10~12人为一组,全组在慢跑中,由排尾的学生开始,用稍快的速度跑至排头后,排尾第二人又向排头跑去,依次轮流做领先跑练习。 4、结队跑练习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跑的方法,然后按规定的距离,全组协调一致地跑完全程,以全组先到者获胜。 5、伴同跑练习 2~3人一组,速度节奏保持一致,并互相帮助,如速度快的学生要注意照顾跑得慢的学生,并对他们加以鼓励。 6、图形跑练习 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五角星跑、梅花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等,使学生感到有新意,练习情绪高。 7、往返跑练习 如在50米和100米直道上,在起点起跑,绕过设在终点的标志物,连续往返跑几次为一组,每组问休息30秒,跑完规定的组数。 8、定时跑练习 用均匀的速度跑完规定的时间,能使学生主动掌握跑速,合理分配体力。可采用定时定距离跑,如初二男生用5分钟跑完1000米,女生用4分30秒跑完800米,也可采用定时不定距离跑,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跑的距离最长。 9、变速跑练习 快跑与慢跑交替,快跑段用中等或较快的速度进行。可进行等距离变速跑,如100米快、100

200米短跑训练方法

200米短跑训练方法 200米短跑训练方法 1、如果時間不允許天天練習的話,就採用隔一天進行一次訓練;但訓練前一定要慢跑800~1200米后,充分做好准備活動,避免運動損傷。注意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避免一曝十寒。 2、专项耐力:300米X2次(间歇8分钟); 3、专项速度:150米X2次(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3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而15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4、跨步跳60米x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同时提高跨步跳的速度)。 200米短跑技术技巧 1、信心尤要,成始成終,唯一信心而已。尤其是強強相遇勇者勝。有必勝的信念遠比技巧更重要。 2、200米跑技:跑姿要特別注意放鬆。在體力分配上,第一個100米要用接近最高速度跑(低於個人100米直道跑的最好成績 0.2~0.3秒),第二個100米竭盡全力跑完全程。跑的基本動作技術和100米相似。 3、因為200米跑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况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所以,衝刺跑要選好時機,動員全部力量,以頑強的毅力跑過終點。 4、弯道跑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练好弯道跑技术也很重要的取胜法宝!每天跑4~6個彎道跑來提高彎道技術。再有一雙適腳的釘子鞋、合體的田徑短衣褲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比賽或考试前20分鐘一定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充分活動開你的關節、肌肉、韌帶,快跑2個30~50米。然后再休息5分钟左右,這會有效提高你的運動成績、避免受傷的,這很重要哦。切記!!切記!!! 200米短跑要点 200米的特点是有一半弯道,一半直道,并且路程不算太短。 所以200的要点是: 1、起跑速度要快,如果体能不是很好,坚持不了全程全速的话,建议弯道的时候,一开始要冲起来,冲到弯道大概过了一半的时候,按照之前的惯性保持一定的频率即可,要有意识的留力。准备到了 直道的时候再冲一把猛的。这一点很重要,这是经过体训老师专业 指点出来的,并且很多人都认为短跑没技巧,其实不是的。 2、加快步伐频率。自己的腿有多长没办法,有办法的就是加快 步伐的频率。身体要前倾,基本保持只有脚掌着地,脚弓、脚跟一 般没时间着地的。这样才能更快。平时训练,要不就是练频率,要 不就是练脚掌的力量。 3、弯道的时候,身体靠内弯倾斜,里圈的手摆臂幅度小一点, 外圈的手臂摆臂幅度大一点。这样的效果其实跟直道身体前倾是一 样的,都是增加惯性、增加速度的。

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青少年运动员的100米训练方法及计划 一、100米的生化特点 当运动员从起跑的安静状态过渡到高速时,含有丰富的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到肌肉最快也要6秒钟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CP(磷酸肌酸)供能只能维持5?7秒,由于肌肉活动时CP的消耗和乳酸的堆积,ATP(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专家推荐六秒训练加速度的法则。要发展速度耐力就必须尽量使CP 耗竭和造成乳酸明显堆积,这样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乳酸的耐受力。一般说来,发展速度耐力的剧烈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秒,最多不易超过60秒。另外又有英国的基恩先生研究的乳酸积极作用的新说:乳酸盐是一种不燃烧的燃料,而非废物”和毒素” 运动员体内乳酸盐的积聚反映了身体对运动的应激,而不是造成疲劳的原因,没有必要把无氧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盐的过程看成是令人讨厌的事,因为如果不动用这一能量系统,运动员就不可能进行剧烈和持久的运动。同时,孚L酸盐生成并非总是意味身体正在进行无氧工作,一旦肌肉工作所需要的ATP和有氧系统所能供给 的ATP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乳酸盐。 二、训练模式 (一) 100米训练是个周期化训练过程,开始要有个适应性阶段,其目的在于动员大多数的肌群参与工作,并 使韧带、肌腱和关节为以后最大限度承受发展力量的练习作好准备,也是为了防止后续训练的运动损失。在适 应阶段,采用9?12个练习,每组重复8?12次,负荷最大40 %?60 %,恢复时间为2?3分钟,这个阶段持续4?6周。 (二)发展最大力量阶段为期6周,训练课采用5?6个练习,安排4?8组,每组重复8?12次,负荷逐渐从70% 增至100 %。 (三)发展爆发力阶段,采用4?5个练习,安排3?4组,每组重复8?15次,负荷在50 %?80 %之间,每周1 —2 次,安排在技术练习或速度练习后进行。 (四)耐力训练主要由200?400米节奏跑组成,其目的在于为整个训练周期建立能量库” 三、移动速度的训练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运动员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它又分: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高速耐力。 (一)起动速度 决定起动速度快慢的因素中,除了反应外,最大力量和爆发力是关键。所以,起动速度应以最大力量和爆

训练短跑的方法_100_200_400[1]

★★★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工作项目。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工作属于由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求人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由此可见,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我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跳深; 2、纵跳; 3、负重纵跳; 4、负重蹲跳起; 5、负重深蹲; 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 2、把杆拉腿; 3、纵、横臂叉;

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 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 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星期一: 跳深;15组*10次 星期二: 负重弓箭步交换跳10组*30次 星期三: 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星期五: 柔韧的练习、踢腿10组*30次,负重纵跳10组*15次 星期六: 负重深蹲15组*10次;30米冲刺-60米冲刺-100米冲刺全程6组 星期日:积极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训练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可少!!!

高三体育生周训练计划

高三体育生周训练计划(3-4月) 周一: 上午(8:30-10:30): (1)慢跑2000米 (2)跑的辅助性练习(跳绳,弓箭步压腿,小步跑 ,高抬腿,跨步跳,) (3)30Mx4 (4)短距离组合跑(20M+40M+60M+80M+100M)*2-3组,组间休息5分钟 (5)放松 下午(15:00-17:30) (1)慢跑2000米 (2)小肌肉群力量练习(卧推30KG*15*3、仰卧起坐1分钟*5组、两头起30个*5组、头背起50个*5组) (3)变速跑800-1500M*2-3组 (4)800米计时跑*2-3组,组间休息5分钟 (5)放松 周二: 上午(8:30-10:30): (1)慢跑2000米 (2)跳绳1分钟*10组 (3)负重蛙跳50米*6组 (4)前抛实心球(2kg)30次*5组;立定三级跳30次*5组 (5)放松 下午(15:00-17:30) (1)慢跑2000米 (2)小肌肉群力量练习(卧推30KG*15*3、仰卧起坐1分钟*5组、两头起30个*5组、头背起50个*5组) (3)200M*6组,3组一循环,组间休息3分钟,循环间隙休息10分钟 (4)800米计时跑*2-3组,组间休息5分钟 (5)放松 周三: 上午(8:30-10:30): (1)慢跑2000米 (2)跑的辅助性练习(跳绳,弓箭步压腿,小步跑 ,高抬腿,跨步跳,) (3)110米*6组;前抛实心球(2kg)30次*5组;立定三级跳30次*5组 (4)放松 下午(15:00-18:00) (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卧推30kg*4-6组 (3)负重深蹲起:60-80kg*4-6组 (4)1000米计时跑*(1~2)组,组间休息5分钟 (5)放松 说明:1、星期四、五、六同一、二、三,星期天为越野跑。 2、如遇雨天,训练内容调整为小力量练习。 3、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因人而异,不作统一要求,但提倡坚持。

200米短跑7种专项训练方法分享

200米短跑7种专项训练方法分享 短跑运动的要素大体为力量、反应、力量耐力以及各种专项技术等。短跑专项力量应以短跑基础力量训练原则为指导,以短跑技术特点为核心,结合运动员个体差异特点,合理选取练习方法和手段,确定专项力量的合理比例关系,以期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200 米等短跑训练可以通过一系列辅助跑法来提高各项指标。 下面将7种短跑专项训练辅助方法的动作要领、作用、要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小步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 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训练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发展腰髋肌群的 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100米训练方法及技巧

100米训练方法及技巧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一、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 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 二、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三、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幅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 (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 (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 (3)下坡跑练习。 (4)顺风跑练习。 (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 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2)双手向前上抛出

体适能训练方法

精心整理初三体育课训练计划 一练习内容:速度?技术 一、准备活动?? 1:慢跑400M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准备练习 1 跳 2)技术练习:50M*3 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 二、基本内容: 1.半蹲距式起跑30*8,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初步频、保持约10~20?M 2.行进间 3.100M*2,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 4. 三、结束部分:1.草地上慢跑5分钟。2.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二练习内容?:??跳跃练习 一:准备活动 1:手球练习(把队员分成两大组两队男女比例相同,比赛时可以传球、拿球跑直到把球打进球门,防守队员可以抱、拉等)

2:摆腿——高抬腿走——侧身交叉步——正面交叉步——弓箭步走——后腿踢跑——小步跑——初抬腿——单脚跳——跨步跳 3:技术练习:60M*6的加速跑,注意节奏、技术动作(初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 二:基本内容 ?1:(立定跳远30次)从低处往高处跳(体会蹬地、挻髋、展体、收腹、举腿) 2:计距、计步30M 3:放松大步跑200M*3次 三:结束部分1:草地上放松慢跑10分钟???2 三练习内容:变速跑 一:准备活动:慢跑2*400 二:基本内容:1:变速跑 三:结束部分:球类放松20 四练习内容:速度?技术 1:慢跑400M 2????????? 3:专门性准备练习 1)摆腿——高抬腿走——侧身交叉步——弓箭步走——后腿踢跑——高抬腿——单脚跳——跨步跳 2)技术练习:50M*3原地高抬腿接加速跑,注意节奏、技术动作(初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 二、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