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吸湿水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是土壤理化分析的重要环节。采样过程中引起的误差往往比室内分析引起的误差大得多,因此,必须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必须严格认真地进行,否则尽管以后分析工作很精细,仍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从野外采回来的土壤样品,常常含有砾石、根系等杂物,土粒又相互粘聚在一起,这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分析前,必须经过一定的制备处理。

经处理后的土壤含有吸湿水,吸湿水含量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不同,吸湿水含量各异。因此,在一般土壤分析工作中,结果的计算都不以风干土重为基数,而是以烘干土重为基数。而分析时一般都用风干土,故分析前必须先测定吸湿水含量,以便把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二、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采原状土样品:如果研究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样方法:

1.对角线采样法:

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用此法(见图1—1),取样点不少于5个。

2.棋盘式采样法:

面积中等,形状方整,地势较平坦,而肥力不太均匀的大田块宜采用此法(见图1—2),取样点不少于10个。

3.蛇形采样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肥力不均匀的田块(见图1—3)。按此法采样,在田间是曲折前进来分布样点,至于曲折的次数则依田块的长度、样点密度而有变化,一般在3—7次之间。

图1—1:对角线采样法 图2—2:棋盘式采样法

图3—3:蛇形采样法

到达田间以后,先要确定采样方法,如果是采集耕作层土壤,则先在样点倍位把地面的作物残茬、杂草、石块等除去。如果是新耕翻的土地,就将土壤略加踩实,以免挖坑时土块散落。用铁铲挖一个小坑,坑的一面修成垂直的切面,再用铁铲垂直向下切取一片土壤,采样深度应等于耕作层的深度,用采土刀把大片切成宽度一致的长方形土块。各个土坑中取的土样数量要基本一致,合并在一起,装入干净的布袋,携回室内。一般每个混合样品约需一公斤左右,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保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见图1—4)。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图1—4 四分法取样步骤图

将土样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用铅笔写两张标签,一张放在布袋内,将有字的一面向里叠好,字迹不得搞模糊。另一张扎在布袋外面。标签上应该填写样品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在撒播作物田里挖坑时,应选择作物长势较均匀的地方作为采样点,在中耕作物田里挖坑时,应在株间和行间的几种不同部位进行,在作物生长期间如不允许挖坑损害多量植株时,则改用土钻(或取土器)取土,但要适当增加取样点数目。

应避免在田边、路边、沟边、特殊的地形部位以及堆放肥料的地方采样。当发现土壤存在差异,如有盐碱斑,或作物生长不正常时,则就分别取样,以便单独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果园土壤采样,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如要进行土壤农化性质的分析,可以选定能代表果园的果树5—6株,从距各树干30厘米左右的内侧选2—3个点,分别取表土

(即主根系区,在0—20cm 深度)和下层土(在30—50cm 深处),从2—3个点取出的表土和下层土样分别进行混合,或分别分析每个点试样。采样时应将复盖在表层未分解的有机物、杂草等清除后,再开始采样。当果树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异常症状,而又可能是土壤为媒介引起的,采集土壤分析样品时,应准确区别健壮树和异常树,分别选5—6株,采集根际及其下层土壤样品;各样点土壤不要混合,分别测定。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

从田间采回的土样,应及时地摊开、风干,以防霉变。将土样倒在干净的纸上或塑料布上摊成薄层,将大土块捏碎,除去石块、植物根茎、新生体等杂物。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切忌阳光直接曝晒,并防止灰尘、酸碱性气体的侵入。

风干后的土壤在磨土板上用木棍碾碎,将细土通过2毫米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木板上重新碾碎,再过筛,如此反复进行,除小石块外,必须使全部土样都碾碎过筛,不得随意丢弃。将通过2毫米筛孔的土样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取出1/2装入广口瓶中,保存备用。余下的土样进一步碾碎,使全部土壤都通过1毫米筛孔。这部分土样可供速效性养分及交换量,pH 等项目的测定用。再从通过1毫米筛孔的土样中,用骨匙多点取出样品,约30克左右,放入瓷研钵中进一步研磨,使全部通过0.25毫米筛孔的筛子。这部分样品供分析有机质、全氮等项目用。将磨好的土样分别装入广口瓶或塑料瓶中备用,瓶外贴一张标签,瓶内也要放一张相同的标签。

四、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1、操作步骤

取风干过筛的土样(过1毫米筛)5—10克,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然后,把盒盖套置在铝盒下面,放进烘箱,在105~110℃温度下烘8小时,取出,将铝盒盖好,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重新放入烘箱中再烘2小时冷却后称重,以验证土样是否达到恒重(两次重量之差,不大于3毫克)。一般要做2—3个重复。

2、结果计算:

土壤吸湿水(g/kg )100022

1

?--=W W W W

1000?-=

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风干土重

式中 W 1——风干土重+铝盒重(克) W 2———— 烘干土重+铝盒重(克) W ————铝盒重(克)

吸湿水测定后,将一定数量的风干土重换算成为烘干土重可按下式计算:

1000

/1土壤吸湿水重风干土重

烘干土重+=

五、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1、在田间采样应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才能采集一个有代表性的混合样品?

3、为什么要测定吸湿水?

实验二(1) 土壤机械分析——比重计速测法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矿物质颗粒是土壤固相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直径大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土壤颗粒分析,测定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可以确定土壤质地,它是土壤学实验中的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颗粒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比重计速测法,按卡庆斯基质地分类(简制)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二、方法原理:

比重计速测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土样(<1毫米),经过化学与物理处理,使其充分分散成单粒,然后置于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司笃克斯定律(即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根据不同温度下土粒沉降时间,可以用甲种比值计测定悬液的比重。比重计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悬液中小于某一粒径的土粒的含量,再据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查出质地名称。

司笃克斯定律:

μ

2

1292d d gr V -=

其中:V 半径为r 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 重力加速度 r 土粒的半径

d 1 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 2 介质(水)的密度 μ 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0.5mol ·L -1(

2

1

Na 2C 2O 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2.0.5 mol ·L -1(NaOH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后稀释至1升,摇匀。

3.0.5 mol ·L -1(NaPO 3)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 3)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4.天平(感量0.01克)、铝盒、有柄瓷钵、橡皮塞玻棒、大漏斗、定时钟、沉降筒、搅拌棒、温度计等。

5.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根据土壤pH 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 -1(NaPO 3)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中性土壤(50克样品):加入0.5 mol ·L -1(

2

1

Na 2C 2O 4)草酸钠25毫升。 酸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 ·L -1(NaOH )氢氧化钠40毫升。

3.加入分散剂后,用橡皮塞玻棒研磨15分钟,(粘土研磨25分钟),研磨好以后,将土浆通过大漏斗用蒸馏水全部洗入1000毫升的沉降筒中,用蒸馏水加至刻度,然后将沉降筒放在平稳处,用搅拌棒上下搅拌1分钟(每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后立即记时。

4.根据悬浮液的温度,查表2—1,小于0.01毫米土粒沉降所需的时间(如15℃时为30分钟),在到达所需时间前30钞,将比重计轻轻放入沉降筒,到达所需要时间时读出比重计的读数,取出比重计,用水洗净,放入空白液中读数。

5.空白液制备

另取一只1000毫升量筒,先加500毫升蒸镏水,再加入与试验所用相同数量的分散剂,最后加蒸镏水达1000毫升刻度,用搅拌棒上下搅匀。于测定土壤悬液比重之前(或之后)放入比重计,读取弯液面顶部与比重计杆相交处的读数(在0点以下为正值,0点以上为负值)。此数值为空白校正读数,包括温度、弯液面和分散剂的校正。

五、结果计算

1.将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

1000

/1吸湿水风干土重

+

2.计算小于0.01毫米土粒的百分含量 <0.01毫米土粒% =

100)

(?-烘干土样重

空白值比重计读数(

根据<0.01毫米土粒%,查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见表2—2),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比重计速测法结果登记表

土壤名称吸湿水%测定日期

1.空白校正值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2.酸性土壤为何要用NaOH作为分散剂,而石灰性土壤要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

3.颜色能否作为鉴定土壤质地的重要指标?为什么?

4.样品通过简易手测法鉴定的质地名称是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比重计要轻轻放入沉降筒中,以免上下浮动妨碍读数准确性。比重计玻璃很薄,杆子很细,容易折断,用比重计时要特别小心,尽量避免横向拿取,拿时要一手竖向拿其上端杆子,一手托其下部球泡。

2.水温过高过低均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在10℃—37℃范围内测定比较适宜。

3.如有机质过高要用H2O2去除,盐土要先淋洗其中的可溶性盐分,否则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4.搅拌时,搅拌棒上下速度要均匀,而且每次要触及沉降筒底部,不能提出水面,防止把土壤悬浮液溅出,把空气带进悬浮液中产生涡流而影响土粒沉降速度。

附:土壤质地简易测定法—手测法

土壤质地的手测法是根据土壤物理机械特性—粘结性和可塑性的表现程度来确定质地的,主要用于野外质地鉴定。可以分为干试法和湿试法。

干试法:将土块完全捏碎到没有结构,取一部分放在手掌中捏时能得到均匀、柔软的感觉或某种粗糙的感觉。

湿试法:将土壤用水浸湿,加水时要逐渐地少量地加入,用手指将湿土调匀,拌水过多或未充分湿润的土样均不适用,所加水量要恰使土壤和匀后不粘手。当土团具有塑性时,

将土团尽量做成小球,搓成小条,并将土条弯曲成土环,以决定土壤的质地。

室外鉴别土壤质地的标准:

一、砂土:干时完全无结构,成为疏松的散砂,湿润时不能搓成小球。

二、砂壤土:干时捏碎起来很容易,有较粗的砂粒,湿润状态下可搓成短而粗的条。

三、壤土:可搓成直径2—3毫米的细条,弯曲时易断裂。

四、粘土:干时很难捏碎,湿时可搓成细条,弯成土环时不断裂,将土条压扁时也不

会有裂缝。

表2—1 <0.01毫米土粒沉降时间表

表2—2 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表

实验二(2) 土壤机械分析——吸管法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矿物质颗粒可按其大小和特性的不同,分成若干个粒级,土壤中各粒级所占的百分含量,叫做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机械分析,就是用各种方法把土粒按其大小分成若干级并加以定量,从而求出土壤的机械组成,确定土壤质地类别。它是土壤学实验中基本的分析项目之一。

土壤质地对土壤形成、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因素、植物生长及微生物活动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原理

吸管法和比重计法都是以司笃克斯(G .G . Stokes, 1845)定律为基础的,吸管法比较精确,但步骤较繁琐。

先将土壤团聚体彻底分散为大小不同土粒,粒径大于0.25毫米的土粒可以用筛子进行筛分,对于粒径小于0.25毫米的细土粒,则采用静水沉降法加以分级。将小于0.25毫米的土粒,分散在一升容积的水中,让其自由沉降,其沉降速度可以根据司笃克斯定律求得。根据司笃克斯定律,(球体土粒)在介质(水)中沉降,其沉降速度与球体(土粒)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而与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其关系如下:

η

21

292

d d gr V -= (1) 其中:V 半径为r 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厘米/秒); g 物体自由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为981(厘米/秒2); r 土粒的半径(厘米);

d 1 土粒的比重,平均为2.65(克/厘米3) d 2 介质(水)的密度(克/厘米.秒)。 (1)也可写成如下形式:

g

d d v

r )(2921-=

η (2)

由于(2)式中g

d d v

r )(2921-=

η都是常数,令其为K ,则(2)式可简化为:

v k r =或t

L

k

r = (3) L 颗粒的沉降距离;

T 颗粒经沉降距离L 所需的时间(秒)。

按(3)式可见,当沉降距离L 一定时,颗粒半径r 大小不同所需沉降时间性不同,因此按照公式计算可按不同沉降时间取样即可分别求出土样中各级土粒含量%。

(1)式的推导:

力为6πr ην,其数学代表式为:

F=6πr ην (4)

F 球体在介质中作匀速沉降时所受到的阻力; V 球体在介质中作匀速沉降时的速度; R 球体半径; η 介质粘滞系数; π 圆周率。

球体在介质中作沉降运动,当作用于球体的三种力(重力、浮力、粘滞阻力)达到平衡时(如图2-1)小球以匀速V 下降。此时:

g d r v r g d r 23133

4

634πηππ+=重力P 粘滞阻力F 浮力F A g d d r v r )(3

46213

-=

πηπ η

ηππ)

(926)(34212213d d gr

r g d d r v -=-= 由于温度对介质(水)的粘滞系数有影响,故温度对土壤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亦有影响。由上式可求出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直径的土粒在水中沉降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三、试剂和仪器

[试剂]

1、0.5mol ·L -1(NaOH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克氢氧化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毫升,摇匀。

2.0.5 mol ·L -1(NaPO 3)6六偏磷酸钠溶液:称取51克六偏磷酸钠[(NaPO 3)6](化学纯),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毫升,摇匀。

3.0.5 mol ·L -1(

2

1

Na 2C 2O 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定容至1000毫升,摇匀。

4.0.2 mol ·L -1盐酸溶液:取浓盐酸(化学纯)250毫升,用蒸馏水稀释至15000毫升,摇匀。

5.10%盐酸溶液:取10毫升浓盐酸(化学纯),加90毫升蒸馏水混合而成。 6.6%过氧化氢溶液:取20毫升30%过氧化氢(化学纯),再加80毫升蒸馏水混合而

粘滞阻力F

成。

7.10%氢氧化铵溶液:取20毫升1∶1氢氧化铵溶液,再加80毫升蒸馏水混合均匀。

8.10%醋酸溶液:取10毫升冰醋酸(化学纯),再加90毫升蒸馏水混合均匀。

9.10%硝酸溶液:取10毫升浓硝酸(化学纯),再加90毫升蒸馏水混合均匀。

10.4%草酸铵溶液:称取4克草酸铵(化学纯),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11.5%硝酸银溶液:称取5克硝酸银(化学纯),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12.异戊醇(CH3)2CHCH2CH2OH)(化学纯)

(仪器)

1、吸管及吸管架,

2、土壤筛一套(孔径为10、

3、2、1毫米),3、扭力天平,

4、分析天平(感量(1/10000),

5、沉降筒:即1000毫升量筒,

6、搅拌棒,

7、其他:三角瓶(500毫升)、高型烧杯(250毫升)、小烧杯(50毫升)、普通烧杯、计时钟、玻璃棒、角匙、淀帚、铝盒、洗瓶、大漏斗、洗筛(直径7厘米,孔径0.25毫米)、小量筒、电热板、水浴锅等。

四、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一)称样:称取通过1毫米筛孔的风干土(已全部除去粗有机残体)10克(精确到0.01克)测定吸湿水,求出烘干土重,作为计算各级土粒百分数的基数。另称土样三份,每份10克*,其中一份测定盐酸洗失量(指需要去除有机质碳酸盐的土样),另2份作制备机械分析的悬液用。

(二)大于1毫米的石砾处理:将大于1毫米的石砾放入蒸发皿中加水煮沸,搅拌,然后弃去上部的浑浊液,再加水煮沸,搅拌,弃去上部的浑浊液,直至上部全为清液为止。将石砾烘干称重,然后分别通过10毫米、3毫米筛孔的筛子,分级称重,计算各级石砾百分数。

注*:测定机械组成时,粘土制备悬液用10~15克,砂土到砂攘土需25~30克,这样才能符合达到2.5~3%的分散液密度。土壤机构组成愈轻,取样量应当愈大。(引自卡庆斯基著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组成及其研究方法。)

(三)去除有机质,对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样,必须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将上述三份土样分别倒入250毫升高型烧杯中,先加少量蒸馏水使样品湿润,然后用6%H2O2处理,其用量视有机质多少而定,经常用玻璃棒搅拌,使有机质和过氧化氢充分接触,以利氧化。如果有机质多,反应强烈,会产生大量气泡,造成样品溢出而损失,需立即滴加异戊醇消泡,以避免样品损失。如有机质过多,须用过氧化氢反复处理,直至有机质完全氧化为止,过量H2O2通过加热排除。

(四)去除碳酸盐:土样中含有碳酸盐时,必须加盐酸脱钙。分次滴加0.2mol·L-1HCL,于盛有样品的高型烧杯中,直至样品中所有的碳酸盐全部分解。为避免烧杯中盐酸浓度降低以致延长脱钙时间,可以将上部清液倾去或吸除,然后继续加入0.2mol·l-1盐酸,直至

图2-2 橡皮球抽气装置

无气泡(CO 2)发生为止。若土壤中含有大量碳酸钙时,可以适当增加盐酸的浓度,以加快脱钙速度。

经过以上处理的土样,尚需要用0.05 mol ·L -1盐酸滤干后再加该盐酸溶液,这样可以缩短淋洗时间,如此反复淋洗,直至滤液无钙离子为止。(如有条件可用离心法洗钙离子,比较快)。

(五)检查钙离子的方法:用小试管收集少量滤液,加10%氢氧化铵中和,直至嗅到浓的气味为止。再加数滴10%醋酸酸化,使呈微酸性,然后加几滴4%饱和草酸铵(可稍加热),如出现白色沉淀,即表明有钙离子存在。无白色沉淀则表示样品中已无钙离子。

交换性钙被淋洗完毕后,再用蒸馏水洗去氯化物和盐酸,直至无氯离子存在为止。某些土壤特别是粘土,在淋洗氯离子过程中,滤液常出现浑浊现象。这是因为电解质洗失后,土壤趋于分散,土壤胶体透过滤纸进入滤液所致。这时氯离子含量极微小,即使没有完全洗尽,也应立即停止淋洗,以免胶体损失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有条件可用离心法洗氯离子,比较快。)

(六)检查氯离子的方法:用小试管收集少量滤液,滴加10%的硝酸,使滤液酸化,然后加5%硝酸银1-2滴,如有白色沉淀物,即表示尚有氯离子存在,须用蒸馏水继续淋洗。

淋洗完毕后,其中一份样品洗入已知重量的容器(烧杯或铝盒)中,先放在电热板上蒸干,再放入烘箱105-110℃下烘干6小时,冷却,称重、计算盐酸洗失量。

2、悬液的制备

将经过上述处理的另外两份土样,分别洗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10毫升0.5 mol ·L -1

2

1

Na 2C 2O 4)草酸钠(或0.5N 六偏磷酸钠、氢氧化钠),再加蒸馏水至250毫升,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热板上文火煮沸1小时,使样品充分分散,冷却后将悬液通过0.25毫米孔径的筛子,用橡皮头玻棒轻轻地将土粒洗擦,用蒸馏水冲洗,小于0.25毫米的土粒全部洗入沉降筒中,直至筛下流出的水澄清为止,将大于0.25毫米的砂粒移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烘干称重,计算粗砂粒(1-0.25毫米)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

对于不需要除去有机质和碳酸盐的样品,可以直接称取土样1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加蒸馏水浸泡过液,然后根据土壤pH 值加入不同的分散剂,进行煮沸分散,对于中性土壤,每10克土样加0.5N 草酸钠10毫升,酸性土样加0.5N 氢氧化钠10毫升;石灰性土壤,每10克土样加0.5 mol ·L -1六偏磷酸钠溶液10毫升,其他步骤同上。

3、样品悬液的吸取

将已洗入沉降筒内的悬液,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放在平稳的台面上。 用另一只1000毫升沉降筒,盛水至刻度,插入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根据此温度按司

笃克斯公式计算各粒级在水中沉降25厘米、10厘米或7厘米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吸液时间(见表4-1和表4-2),如果沉降时间较长、水温有变化,应分几次测定水温,取其平均温度来计算沉降时间。

表4-1 各级土粒吸取时间表

用搅拌棒搅拌悬液1分钟(上下各30次),搅拌停止立即计时为开始沉降时间。在规定时间到达前30秒将吸管放到沉降筒的液面下规定深度,在规定时间前10秒启开活塞吸液25毫升,吸液应在20秒内完成,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影响颗粒沉降规律。将吸取的悬液洗入有编号的已知重量的50毫升小烧杯中,小烧杯放在电热板或水浴锅上蒸干,然后在105-110℃下烘干8小时,冷却、称重。

4、机械分析特制吸管的使用

这种特制吸管有三个出口,一个口是用来抽气吸取悬液的,另一个口接漏斗,加入蒸馏水进行洗涤;第三个口是为排除多余的悬液之用,吸管下部往往要刻上10厘米、25厘米的刻度线。

抽气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一)用一个真空瓶与直空泵相联接,真空瓶再接一个缓冲瓶,把真空瓶抽成半真空,利用缓冲瓶与吸管中的大气压力差来吸取悬液。

(二)水头抽气装置:把两个盛水的下口瓶与吸管相联,排水时瓶内空气稀薄,空气压力下降,把吸管内的空气抽出,悬液也随着被吸出来。

(三)橡皮球抽气装置:用一只洗耳球联一段软质橡皮管,管内放一粒玻璃珠。使用时将洗耳球(橡皮球)里的空气挤出,同时以手挤捏玻璃珠,使玻璃珠与橡皮管之间产生一点空隙,以便空气逸出。然后放开两只手,玻璃珠就紧紧地塞在橡皮管中,使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橡皮球,这时球是瘪的。吸液前将橡皮管联接在吸管的抽气口,把吸管插入土壤悬液内至预定的深度,用手指挤捏玻璃珠,使吸管内的空气被吸入橡皮球,悬液也就跟着被吸入吸管内。

图4-3 吸液前后吸管上的活塞位置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活塞上的小孔。

(1)上活塞与下活塞联通,排气吸液。

(2)悬液吸取完毕,关闭下活塞。

(3)转动上活塞与大气相通,排除多余的悬液,用少量蒸馏水中冲吸管的上部,洗涤液由侧管排出。

(4)转动下活塞,使悬液流入小烧杯,然后加少量蒸馏水冲洗吸管,洗涤的水亦盛入烧杯内。

5、如按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来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则称取的土样需通过2毫米筛孔的筛子,土壤不需要通过0.25毫米筛孔加以筛分。根据不同温度,按司笃克斯公式计算<0.02毫米及<0.002毫米的土粒在水中沉降25厘米、10厘米所需的时间。即为吸液时间(见表4-2),其余步骤同上。

6、结果计算

(一)小于某粒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数的计算

1001000%??=

v

g gv x 式中:X —小于某粒径土壤颗粒含量百分数的计算

g v —25毫升悬浮液中含有小于某粒径土壤颗粒的重量(克); g —烘干样品重(克);

v —吸管容积(常用的为25毫升)

(二)大于1毫米粒径的颗粒含量百分数计算

>1毫米颗粒含量%=1001100%10011?>+???? ???+<)()()

(克毫米石砾烘干重吸湿水克毫米干土总重克毫米石砾烘干重

(三)吸湿水含量百分数的计算: 吸湿水%=

100?-)

()

()(克烘干土重克烘干土重克风干土重

(四)盐酸洗失量百分数的计算:

盐酸洗失量(克)=烘干土重(克)-盐酸淋洗后样品烘干重(克) 盐酸洗失量%

(五)1-0.25毫米粒径含量百分数的计算: 1-0.25毫米颗粒(粗砂粒)%10025.01?-)

()

(克烘干土重克毫米颗粒烘干重

(三)分散剂重量校正:

加入土样中的分散剂均匀分布在悬液中,故对<0.25各级土粒的含量都要进行分散剂校正。由于计算各级土粒含量百分数是由各级土粒依次递减而算出,分散剂的影响已抵消,故其他各级就不需校正,只有在<0.001毫米部分应减去分散剂烘干土重的百分数。

<0.001毫米(粘粒)%=??

?

???-??? ????<100100251000001.0烘干土重分散剂重烘干土重毫米土粒重

(四)计算实例: (1)吸湿水含量5.26%; (2)10-3毫米粗砾含量一无; (3)3-1毫米细砾含量-1.5%; (4)烘干样品重=

克吸湿水风干土重950030526

.0110

%1=+=+

(5)盐酸流失量-0.2375克 盐酸洗失量%=

50.21005003

.92375

.0=? (6)1-0.25毫米颗粒重-0.0475克; 1-0.25毫米颗粒%=

50.01005003

.90475

.0=?

(7)25毫升悬液中小于某粒径颗粒烘干重 <0.05毫米颗粒重——0.2150克; <0.01毫米颗粒重——0.1501克; <0.005毫米颗粒重——0.1152克; <0.001毫米颗粒重——0.0691克;

(8)小于某粒径颗粒占烘干样品重的百分数: <0.05毫米:52.9010025

1000

5003.91250.0=?? %20.63%10025

1000

5003.91501.001.0=??<:毫米 %50.48%10025

1000

5003.91152.005.0=??<:

毫米 %09.29%10025

1000

5003.90691.0001.0=??<:

毫米 (9)加入悬液的分散剂(10毫升0.5N 氢氧化钠)占烘干样品重的百分数为2.11%。 %11.2%1005003

.92

.0%100=?=?烘干土重分散剂重

在<0.001毫米部分减去2.11% 29.09%-2.11%=26.98%

(10)由上列数据可得各粒级颗粒占烘干样品重的百分数 1-0.25毫米:0.50%

0.05-0.01毫米:90.525%-63.20%=27.32% 0.01-0.005毫米:63.20%-48.50%=14.70% 0.005-0.001毫米:48.50%-29.09%=19.41% <0.001毫米:26.98% 0.25-0.05毫米:8.59%

100%-(0.50+27.32+14.70+19.41+26.98+2.50)%=8.59%

根据土壤颗粒分析结果,按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表命名土壤质地,如果土壤样品含有>1毫米粒径的石砾,可根据其含量在质地命名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由于一般土壤中可深性盐和碳酸盐在各级土粒中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故将盐酸洗失量单独列为一项,而不分配到各粒级中去。对于碳酸盐含量高的土壤样品,可能会影响质地分级,可以用盐酸洗失后的烘干土重为基础,计算各级颗粒含量的百分数。

(八)按国际制分类标准各粒级含量的计算

(1)>1毫米颗粒含量%=

%1002%

10022?>++<>)

()

()

(克毫米石砾烘干重吸湿水克毫米风干土总重克毫米石砾烘干重

(2)<0.02毫米颗粒%=??

?

????-????????<10010025100002.025烘干样品重分散剂重烘干样品重毫米颗粒烘干重毫升悬液中

(3)

<0.02毫米颗粒%(粘粒)=??

?????-????????<10010025100002.025烘干样品重分散剂重烘干样品重毫米颗粒烘干重毫升悬液中 (4)0.02-0.002毫米颗粒(%)(粉砂粒)=<0.02毫米颗粒%-<0.002毫米颗粒% (5)2-0.02毫米颗粒%(砂粒)=100%-(粉砂粒%+粘粒%)-盐酸洗失量% (6)盐酸流失量%的计算同前。

根据土壤颗粒分析结果,按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表命名土壤质地。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促使土壤形成结构,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条件,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和缓冲性能,同时它本身又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如碳、氮、磷、硫等。因此,要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必须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所指的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总量,包括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产物及腐殖质,另外还包括少量能通过0.25毫米筛孔的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如果要测定土壤腐殖质含量,则样品中的植物根系及其它有机残体应尽可能地去除。

二、方法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氧化剂(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剩余的氧化剂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滴定,这样,可从所消耗的氧化剂数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氧化及滴定时的化学反应如下: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2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三、主要试剂

1.0.4mol/L(1/6 K2Cr2O7)溶液称取化学纯重铬酸钾20.00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冷却后,缓缓加入化学纯硫酸500毫升于重铬酸钾溶液中,并不断搅动,冷却后定容至1000毫升,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2、0.2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称取化学纯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80克或硫酸亚铁(FeSO4?7H2O)5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6mol/L(1/2 H2SO )30毫升搅拌至溶解,然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贮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1000mol/L(1/6 K2Cr2O7)的标准溶液标定。

3.0.1000 mol/L(1/6 K2Cr2O7)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重铬酸钾(在130℃下烘3小时)4.9033克,以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70毫升,冷却后洗入1000毫升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其中含硫酸的浓度约2. 5 mol/L(1/2 H2SO ))。

0.2 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20毫升0.1000 mol/L(1/6 K2Cr2O7)溶液三份于干燥的150毫升三角瓶中,加4滴邻啡罗啉指示剂,用0.2 mol/L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三角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橙黄色经兰绿色突变到砖红色为终点。根据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的毫升数

和重铬酸钾的毫升数和浓度,就可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4.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GB1293-77,分析纯)1.485g 与FeSO 47H 2O0.695g ,溶于100ml 水中。

四、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通过0.25毫米筛孔的土样0.1000—0.5000克,土样数量视有机质含量多少而定。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称土样0.2克以下,4—5%的称0.3—0.2克,3—4%的称0.4—0.3克,2—3%的称0.5—0.4克,小于2%则称0.5克以上。由于土样数量少,为了减少称样误差,最好用减重法。将称好的土样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准确加入0.4 mol/L(1/6 K 2Cr 2O 7)溶液10毫升(先加入3毫升,摇动试管,使溶液与土混匀,然后再加其余的7毫升),在试管口套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汽,把试管放入铁丝笼中。

将装有8—10个试管的铁丝笼(每笼应有1—2个试管做空白试验,用灼烧过的土壤代替土样,其他手续均相同)放入温度为185—190℃的油浴锅中(也可用石腊油、磷酸代替菜油或用多孔铝锭代替油浴),要求放入油浴锅温度下降至170—180℃左右,以后必须控制温度在170—180℃,当试管内液体开始沸腾(溶液表面开始翻动,有较大的气泡发生)时记时,缓缓煮沸5分钟,取出铁丝笼,稍冷,用纸擦净试管外部的油液。

等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内溶液倒信150毫升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地洗净试管内部及小漏斗的内外,洗涤液均冲洗至三角瓶中,最后总的体积约60—70毫升。滴加加4滴邻啡罗啉指示剂,用0.2 mol/L 硫酸亚铁铵或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三角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橙黄色经兰绿色突变到砖红色为终点。

五、结果计算

土壤有机质10001

.1724.1310)()(3211

???????-=?--K

m C V V kg g

式中V 1—滴定空白时用去的还原剂毫升数

V 2—滴定土壤样品时用去的还原剂毫升数 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 C —还原剂的摩尔浓度

10-3___将ml 换算为L

1.1—是因有机碳只能被氧化90%而需乘的校正系数

1.724—是按有机质平均含碳58%,由碳含量换算成有机质含量的系数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讲义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目的意义 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二、采样原则 1、调查研究,了解采样区域的基本情况; 2、按采样总体的差异程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划分采样单元; 3、按照一定的采样技术路线随机多点采样,避免特殊点,各采样点采样量一致; 4、注意时间、空间等的一致性,防止污染,在注意采代表性样品同时,注意采集典型 样品。 三、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并掌握土壤耕层样品的采集、制备方法; 2. 学习并掌握风干样品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3. 掌握准确分析土壤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1、混合土样的采集 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采集代表性土壤是了解土壤内在特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措施的依据。 2、采样误差 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样误差比较难克服,一般在田间任意取著干点,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组成的点愈多。其代表性越好。 3、采样原则 混合样品是由很多点样品混合组成。每个混合样品的采样点愈多,即每个样品所包含的个体数愈多,则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 (1)采样划分:根据土壤类型、地形、母质、管理情况,划分若干采样小区。 (2)采样点数: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集样品须按照一定采样路线和“随机”多点混合曲原则。每个采样单元的样点数,根据人为地决定5~10点或10—20点视土壤差异和面积大小而定,但不宜少于5点。 4、采样方法 农田 → 小区划分 → S 形采集耕层土样1kg 布点:各点都是随机决定,随机定点可以避兔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 形线路布点。(如图) 混合土样一般采集耕层土壤(1~15cm 或0~20cm );有时为了了解各土种的肥力差异和自然肥力变化趋势,可适当的采集底土(15~30cm 或20~40cm )的混合样品。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严格按照已经给定大家的GPS定位为准,如果该点已经有建筑非农田,可以就近取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一致的露天大田非大棚土壤,如玉米小麦是山东典型作物。如果就近实在没有作物地块,可以标注上是蔬菜地,如白菜地。非原始点位的,需要文字说明点位漂移的大致方位距离等) 点位漂移的另选取典型代表地块,采样地块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选取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100平方米地块。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采一个混合样。 3、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下图)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或者梅花采样即取四个角加中心点。田块选取要避开路边(有交通工具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3、采样点数量 一个样点至少采集6个点位的土壤,然后混匀。(要保证足够的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混匀后,用四分法(见下图)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蛇皮袋上,剔除落叶石块等杂物后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4、采样点定位(必须有,尤其是点位漂移的)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土壤剖面样品 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 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 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 积较大,形状长条或复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用蛇形取样法(折线取样法)见图1所示 图1 采样点分布 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下土体要一致;采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 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 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

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案

* * * * 学院校内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案 ***(2012)第02号 项目名称:校内土壤样品采集 委托单位:第二组

目录 一、前言 (1) 二、监测依据 (1) 三、方案目的 (1) 四、方案用具 (1) 五、方案步骤 (2) 5.1现场调查 (2)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2) 5.3采样要求 (2) 六、方案记录 (3)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3) 6.2采样图 (4)

一、前言 略 二、监测依据 《土壤样品采集行业标准》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1—2006。 三、方案目的 1.掌握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掌握土壤样品的布点方法; 3.了解样品的前处理。 四、方案用具 采样筒,管型土钻,普通土钻,采样袋,锄头。

五、方案步骤 5.1现场调查 1.土壤所属地: 2.土壤面积: 3.土壤所受污染源: 4.周围环境: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梅花布点法:适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线相交处。一般采样点在5-10个以内。 原则:随机取点,多点采样,等量混合。 5.3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 根据土壤环境与作用,确定监测时间。本次实验监测采样一次。 2.采样深度 只是作为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只需取15cm左右耕

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土样。若要了解土壤污染的垂直分布情况,则按土壤剖面层次取样。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面,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沉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 3.采样量 根据具体项目确定采样量,一般1kg. 对于多点采样的混合样品,要在现场或实验室用四分法弃取,剩余土样装袋保存。 4.样品保存 风干(避免阳光直射,与酸碱污染。) 六、方案记录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整个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是影响土壤分析测试结果的重要环节。因为采样误差远大于分析测试误差。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是使测定结果能如实反映其所代表区域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国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对此十分重视,对土壤取样的方法、样品的制备、保存都有科学严格的要求。 在我国测土配方施肥中,一方面要严格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步骤,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土壤样品的采集也要结合地块和农户信息调查的开展,建立相应的田块和农户信息数据库,这将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和精准化奠定基础。 一、采样误差 1、采样误差控制 由于土壤性状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变异,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科学划分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对综合考虑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保证足够多的采样点 为使混合样品能够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要保证足够多的采样点。采样点点数量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个混合土样一般由15——20个样点组成。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采土比例相同。 (3)采用合理的采样路线按照“随机”的原则,采用S形布点,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造成的误差。在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

况下,也可采样梅花形布点取样。 (4)避开特殊部位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一致,避开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二、采样步骤 (1)采样规划参考县级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做好采样规划设计,确定采样点位;实际采样时,严禁随意更改采样点,若有变更须注明理由。(2)采样单元根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等因素,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按照农业部《测土配肥技术规范要求》,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200亩(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大田园艺作物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为便于田间示范追踪和施肥分区需要,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 (3)采样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设施蔬菜在晾棚期采集。果园在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 (4)采样周期采样周期应根据测试项目和研究目的确定。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每季或每年采集一次,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一般2-3年,中、微量元素一般3-5年采集一次。 (5)采样深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常采集耕层土样,采样深度一般0-20厘米。由于耕层受人类耕作影响较大,更应注意取样的代表性。特殊测定项目如土壤无机氮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注意根系分别深度确定。 (6)采样点数量每个样品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采样要求多点混合,每个样品区15-20个点。 (7)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比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 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 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 或20cm 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 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 ,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 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长条或复杂,肥力不匀的地块多采用 土时应除去地面落叶杂物。采样深度一般取耕作层土壤20cm 左右,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对角线取样法 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修订页

1目的 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样品粉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制备的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粒度的试样,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和便于前处理。 根据不同监测目的、不同项目和不同测试要求,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样制备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土壤样品风干样品及新鲜样品的制备管理过程。 3样品的制备 3.1新鲜样品的制备 某些土壤成分如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铵态氮、硝态氮、低价铁、酸碱度和速效养分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需用新鲜样品(原土)分析。为了能真实反映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再采集要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前只需用玻璃或瓷炎钵棒将样品迅速弄碎混匀或多点取样称量,对含水较高的泥状土样可迅速搅匀后称样。称样时应注意不得将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和新生体称取。新鲜样品若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将样品密封冷藏或进行速冻固定。 3.2风干样品的制备 3.2.1制样工作场地 3.2.1.1应分设样品风干室、制样室; 3.2.1.2风干室应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整洁、无扬尘和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如酸蒸气、氨气等); 3.2.1.3多样品同时加工的制样室还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有效隔离措施和通风排 尘措施。 3.2.2制样器具 3.2.2.1风干样品用搪瓷盘(或木盘)、风干台架或土壤样品风干箱、牛皮纸。 3.2.2.2磨样用玛瑙研磨机(或不含重金属的化验制样机等)。 3.2.2.3 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木滚、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膜(60cm×60cm)等。 3.2.2.4 过筛必须采用塑料边框和尼龙材质筛网的土壤分样筛。 3.2.2.5 样品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内外盖的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无色聚乙烯塑料袋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 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目的: 本次土壤样品采集,是为了调查滨河公园的建造土壤搅动较大,对后期病和公园的草坪和树木生长产生哪些影响而进行的土壤调查,判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公园草坪树木的合理施肥提与维护供推荐意见,所以希望大家按照要求采集土壤样品,这样才会有代表性,数据有实用的价值。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 1.代表性:能够反映你的调查目的。 2.随机性:我们首先要对滨河公园进行地形和土地利用进行调查分析,取定土壤采样的方案,然后我们根据地形和栽培植物的根系特点设计采样地点和采样数目。 3.均匀性:采样点分布在锣鼓桥、彩虹桥河汾河大桥之间,根据植物和地形特点布点,要注意采样均匀分布在各种地块上,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意义。 土壤采样方法: 1.采样点的选择:样点应根据地形和土壤的利用方式(草坪、树木)确定,尽量做到样点要具备代表性,对公园的土壤管理有实际意义。确定样点后,在每个样点内进行采样。 2.取样方法:根据地的大小,采用S型取样。取样点控制在10-15点,把

4.取样深度:采样深度:草坪土壤调查为0-20cm的土壤,灌木或者树木调查20-40cm。为了不破坏公园植被,我们采取土钻取样。 4.混合土壤样品的取舍:S型取10-15个点,混合后成为一个土壤样本。但是由于多点取样,土壤的量很大,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的土,我们采用四分法将土壤减量。如图所示,四分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弄碎,去除石块,植物的大的根系等,充分混合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取其中的对角的两份,弃另外两份。如果所得的土壤样品仍然很多,可反复进行,最后将土壤样品控制在1Kg左右。土壤样品袋可以选用干净结实的塑料袋。同时填写好土壤调查表以及做好标签放入土壤中,如果土壤很湿,将外部也要放一个标签,办法是可以用记号笔写在塑料袋子上。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采集的注意事项

土壤采集的注意事项 土壤的采集 为获取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土壤采样必须根据采样标准中的原则和要求进行布点和采集。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因此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同质的“亲缘”关系,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好;反之亦然。 依据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采样器具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器材类:GPS、罗盘、照相器材、卷尺、铝盒、样品袋、瓶、样品箱等。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监测点位布设 1布点原则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和布设数量是根据其目的和要求,并结合现场勘查结果确定该区域内土壤监测点位。同时必须遵循如下5个原则。(1)全面性原布设的点位要全面覆盖不同类型调查监测单元区域。(2)代表性原则针对不同调查监测单元区域土壤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不同布点方法,布设的点位要能够代表调查监测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3)客观性原则具体采样点选取应遵循“随机”和“等量”原则,避免一切主观因索,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同级别样品应当有相似的等量个体组成,保证相同的代表性。 (4)可行性原则布点应兼顾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交通、安全等方面情况:保证样品代表性最大化、最大限度节约人力和实验室资源。(5)连续性原则布点在满足本次调查监测要求的基础上,应兼顾以往土壤调查监测布设的点位情况,并考虑长期连续调查监测的要求

2布点情况 3混合样品采集布点方法 由于土壤本身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为更好地代表取样区域的土

土壤样品的采集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土壤样品的采集实验报告 篇一: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一)采样时间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随季节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分析土壤养分供应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其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二)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因分析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 发生层次采样。2.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

性质测定,须采原状样品。 3.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研究盐分在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取样,而自地表起每l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 4.耕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这种方法。 (1)采样要求 在采样时,要求土样有代表性,因此需多点取样,充分混合,布点均匀,混合样品的取样数量应根据试验区的面积以及地力是否均匀而定,通常为5~20个点,采样深度只需耕作层土壤0~20cm,最多采到犁底层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可(:土壤样品的采集实验报告)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2)采样方法 根据地形、样点数量和地力均匀程度布置采样点。面积不大,比较方正,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面积较大,形状方正,肥力不匀的地块可采用棋盘式采样方法(方格取样法);面 1所示 对角线取样法 图1采样点分布 棋盘式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法 采集混合样品时,每一点采取的土样,深度要一致,上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 书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作业指导书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修订页

1目的 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样品粉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制备的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粒度的试样,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和便于前处理。 根据不同监测目的、不同项目和不同测试要求,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样制备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土壤样品风干样品及新鲜样品的制备管理过程。 3样品的制备 新鲜样品的制备 某些土壤成分如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铵态氮、硝态氮、低价铁、酸碱度和速效养分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着变化,需用新鲜样品(原土)分析。为了能真实反映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再采集要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前只需用玻璃或瓷炎钵棒将样品迅速弄碎混匀或多点取样称量,对含水较高的泥状土样可迅速搅匀后称样。称样时应注意不得将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和新生体称取。新鲜样品若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将样品密封冷藏或进行速冻固定。 风干样品的制备 制样工作场地 应分设样品风干室、制样室; 风干室应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整洁、无扬尘和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如酸蒸气、氨气等); 多样品同时加工的制样室还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有效隔离措施和通风排尘措施。 制样器具 风干样品用搪瓷盘(或木盘)、风干台架或土壤样品风干箱、牛皮纸。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或不含重金属的化验制样机等)。 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木滚、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 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膜(60cm×60cm)等。 过筛必须采用塑料边框和尼龙材质筛网的土壤分样筛。 样品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内外盖的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无色聚乙烯塑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Ⅰ-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配方施肥是一种以最少的肥料投入得到农作物最高产量的农业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是测出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种植作物的品种、目标产量决定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 土壤样品采集是决定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环节,因此请严格按下列方法采集土样。 对作物根系较浅的种植地只需取耕层20厘米深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种植地如小麦应适当增加深度,果园土壤样品在耕层40厘米深处采集,采样点的多少可根据试验区耕地面积大小和地形而定,地块面积较小的要采5个点以上,地块面积较大的应采20个点以上。取样点的分布最好采用S型采样法或十字交叉法。(见图一) 采来的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一部分保留1斤土样即可(见图二)。其方法

是:把采来的土样倒在干净的木板或塑料布上,用手将土块捏碎,用镊子夹去土样中的作物根系、昆虫、石块等杂物,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及火烤,以免发生氧化反应。把风干后的土样用木棍或玻璃瓶碾碎(不可用金属制品),然后用1—2毫米筛子筛一遍。把筛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如数量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般用50克土样即可,完成土样处理后,请填写土壤登记表。 注:如一户有几个土样或几户各有一个土样可将土壤登记表分别填好,并在土样包装上做上与登记表同样内容的标记,以免搞错。 避免在粪堆底上和同一垄上以及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采样时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样样品,每个样品点采取的土壤厚、薄、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有机肥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堆肥、厩肥、沤肥、草塘肥、沼气肥、牲畜粪尿以及人粪尿等都是有机肥,这些肥料大都是很不均匀的,采样时应注意多点取样,一般应在翻堆混匀后,选择10—20个采样点,大块和散碎的肥料比例相近,把采到的若干样品放在一块干净的塑料布上,送入室中风干,摊开晾干,再把样品弄碎、剪细、混匀,再用四分法缩分至500克左右,磨细并全部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装入样品瓶中。 如果有机肥样品中夹有较多石块,应捡出另外称重,并计算其占原有样品的百分数,如需测定有机肥料中的NH4和NO3,则需用新鲜样品,即不经风干立即进行测定。 粪尿和沼气肥是液体和固体混合肥,可先混匀在未分层前取出500毫升左右放入密闭容器中,用玻璃棒将固体充分捣碎,在分析称样前应反复振摇容器充分混匀。 四分法:

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与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土壤样品的正确采集决定了土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针对在接受送检样品时存在采集量或多或少以及在采集样品时不按程序操作等情况,侧重介绍了土壤送检样品的采集原则、采样点确定方法、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量和土样采集记录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原则;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1-2]。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使测定结果如实反映其所代表的区域或地块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原始样品即为能代表分析对象的野外采集样品,其送交实验室进行分析前,需经过充分混匀;分样后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分析样品则是将平均样品进行磨细、风干、过筛等步骤的处理而成。分析测定时,从分析样品中称取,其结果可以代表目标土壤。取得正确分析结果的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取样方法,从而保证土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第1个环节[3-4]。现对土壤样品的正确采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1 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 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分析项目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采样与处理方法,使采集的土样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原则上应使所采土样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在分析数据中得到应有的反映。采样时按照等量、随机和多点混合的原则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等量,即要求每一点采取土样深度要一致,采样量要一致;随机,即每一个采样点都是任意选取的,尽量排除人为因素,使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多点混合,是指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的土样均匀混合构成一个混合样品,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因此,在实地采样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图、采样区域土壤图、行政区划图等,制定采样工作计划,绘制样点分布图,准备采样工具、GPS、采样标签、采样袋等。 2 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在采样前,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参考第2次土壤普查采样点位图,综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和行政区划图等确定采样点位,根据土地利用、土壤类型、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在采样点位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采样单元,采样单元平均面积为6.67~13.33 hm2,且尽可能保证各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均匀一致。采样单元大小因区域地貌特征而异,对于温室大棚土壤,或者每30~40个棚室采1个样;大田园艺、丘陵区作物1个样代表2.00~5.33 hm2;大田、平原区作物1个样代表6.67~33.33 hm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采样地块面积为666.67~6 666.67 m2,将同一农户的地块中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作为的典型地块集中采样,以便于施肥分区和田间示范跟踪。采用GPS定位,精确至0.1″,将经纬度准确记录下来。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按正确的方法采集和处理土样,以便获得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二、内容与原理 学习土壤农化样品的采样布点方法及分样方法。在大田中,采用蛇形取样法采集1kg 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采用四分法分样。土样标签书写内容,样品风干要求。 三、主要用具 小土铲、布袋或塑料袋、标签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土样的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2.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为了解土壤肥力情况,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土,混合均匀后取出一部份,以减少土壤差异,提高土样的代表性。 (1)采样点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应考虑地形基本一致,近期施肥耕作措施、植物生长表现基本相同。采样点5—20个,其分布应尽量照顾到土壤的全面情况,不可太集中,应避开路边、地角和堆积过肥料的地方。 (2)采样方法:在确定的采样点上,先用小土铲去掉表层3毫米左右的土壤,然后倾斜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见图1)。将各采样点土样集中一起混合均匀,按需要量装入袋中带回。 3.土壤物理分析样品 测定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等的测定,须采原状土样,对于研究土壤结构性样品,采样时须注意湿度,最好在不粘铲的情况下采取。此外,在取样过程中,须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步骤

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2、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3、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5-20个点为宜。 4、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5、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6、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7、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或木制取土器采样。 8、样品重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9、样品标记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如何采样?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 1.混合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一般是根 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 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 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 (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5)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取的深度是根据我们的要求而决定。采取 耕作层时,一般取0~15或0~20cm ,其具体方法 是在布置好的取样点上,先将表层0-3mm 左右的 表土刮去,然后再用土铲斜向或垂直按要求深度 切取一片片的土壤(图2)。各点所取的深度、土 铲斜度,上下层厚度和数量都要求一致,大致相

土壤分析实验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 1.确定采样单元 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 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 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取土。 4.混合土样的制备 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入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 5.制作采样标签及采样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