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第十一章产业布局与集群

本章首先讨论了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产业布局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论述了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在长期的产业布局理论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探索并形成了不少有关产业布局的理论,本节重点讨论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环境学、生态学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它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

从产业布局的研究对象看,产业布局就是将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配置的过程。从产业布局的目标来看,就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资源的有效配置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即与人类的无限需求相比,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如何有效配置资源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选择,成为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对象。

从纵向方面考察,产业布局是同一产业在各地区的配置与关联;从横向方面考察,是集聚于同一地域空间的各产业的关联与组合。从静态地考察,产业布局是指产业生产力在一定地域空间的分布状态;从动态地考察,是产业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上的安排部署和调整,是政府对产业在空间上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①

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从经济资源出发考虑产业布局,忽视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结果必然造成三大系统的运行失调。其重要理论原因是

江曼琪:《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对产业布局优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认为产业布局优化的根本评价标准就是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便是实现产业布局的最优。作为产业布局对象的资源,不仅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还包括自然环境资源。自然环境与人类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一方面提供给人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容纳、贮存和净化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因此,可以将产业布局所配置的资源统称为环境经济社会总资源。只有把资源配置真正理解为对环境经济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才能使产业布局的结果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布局优化应该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①

产业布局的内涵决定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既要遵循经济学规律,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又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以环境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空间分布、组合与优化的规律,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发展时期与理论内涵的差异,产业布局区位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和重新解释产业空间布局、经济分布及地区间经济差异问题,为经济活动提供指导。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孤立国圈层理论)

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经营方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料件,还必须把运输因素考虑进去。杜能的理论假定主要有:所分析的对象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惟一城市位于中央;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城市市场远近而变化,其变化取决于运费的大小;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呈比例。

“杜能圈”:杜能分析“孤立国”内,如何分布农业才能从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他认为,利润π是农产品价格(P)、农业生产成本(C)和农产品运往市场(T)的函数,即π=P(C+T)。他用此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

①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245-26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合理分界线,并将孤立国划分成6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的农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即是“杜能圈”解(见图11-1)。

图11-1 杜能圈模式图

农业圈层是:(1)自由农作圈(提供鲜菜、牛奶等);(2)林业圈(提供薪炭);(3)轮作农业圈(主要提供谷物,谷物与饲料作物轮作);(4)谷草轮作圈(提供谷物为主、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是圈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5)三圃式轮作圈(提供畜产品为主,1/3土地种燕麦,1/3种稞麦,1/3土地休闲);(6)畜牧圈(大量土地牧放或种植牧草)。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其中区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该理论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

运输区位法则: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地点,首先是运费最少(以吨公里计)的地点。为了寻求最小费用点,该法则将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分布作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基本图形。当多个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不重合时,区位图形为一多边形。据此多边形,可推求最小运费点P(x , y)(见图11-2)。

图11-2 区位多边形

假设原料、燃料和市场有M 1,M 2,…,M n 个,运量分别为m 1,m 2…,m n ,距最

小运费点P 的距离分别为r l ,r 2,…,r n ,总吨公里为S ,则总运费的计算方程

为:

11n n

i i i i S m r m ====∑∑

欲使S 达到最小值,只需S 对X 和Y 分别求导并令其等于0,通过求解方程组,求得最小运费点P 。

劳动力区位法则:当原材料和成本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费用时,可使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离开或放弃运费最小的地点,转向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集聚法则:如果企业因集聚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以上两个法则的运用均可用等费线方法进行分析。等费线是指单位原料或产品相等运费点的联线,决定等费线就是运费增加额与劳动力(集聚)节约额等同的相切线。在决定等费线内是工业最佳区位。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共同构成了古典区位理论,其共同点在于以最低成本或最节省运输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他们均不考虑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题,所以古典学派又被称为西方产业区位理论的最低成本学派。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20世纪30-60年代是西方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第二、三产业先后取代第一产业成

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使得市场成为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于是工业区位就由立足于单一的产业中心转变为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由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因子分析转变为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和市场因子分析。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产业布局理论,统称为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市场区位学派和地理区位学派。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最优,这种发展为产业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贸易边界区位理论

费特创立的贸易边界区位理论使得区位理论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近

代区位理论。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或贸易中心,其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

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区域的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区域大小呈反比。费特假定有A、

B两个生产地,利用等费线方法,可以得出两产地贸易范围(见图11-3)。

图11-3 费特的贸易区边界

Z

线:A、B两地各自所需的生产费用和运费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时的贸易0

区边界。

2.一般区位理论

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从一国范围

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区际贸易的开展,又决定国

内工业区位的形成;从国际范围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国际贸易

的开展,又决定国际范围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际范围内

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

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可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的地区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3.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是近代区位论的核心部分。该学说主要假定地域是一个均质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和人工障碍影响,经济活动的移动可以长年在任何一个方向进行,居民及其购买力是连续的均匀分布,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与其数量呈反比。规模大、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见图11-4)。

图11-4 中心地理论模式

变化模式:①在市场作用明显的地区,中心地分布要以最有利于物资销售为原则,即形成合理的市场区。一个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能力可辐射到相邻6个次一级中心地,因而一个高级中心地所拥有的市场范围就是1+6×1/3,即相当于3个次一级中心地。假定上一级中心地所支配的下一级中心地市场范围的总个数为K,则在市场作用明显的地区,就构成了K=3系统中心地等级序列的空间模式。

②在交通作用明显的地区(如交通枢纽区),中心地区分布应以便于交通为原则,即各级中心地均应分布在上一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边界的中点处。一个高级中心地相当于4(1+6×1/2)个次一级中心地。因此,就构成了K=4系统中心地等级序列的空间模式。

4.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是利用克氏的理论框架,把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理论发展为产业的市场区位理论。他首先做了与克氏相似的假定。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产业市场区,构成整个区域以六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

经济景观:上述网络在竞争中不断调整,会出现两种地域分异。

第一种,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随着总需求的滚动增大,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且所有市场网又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见图11-5)。

图11-5 三层市场网络

第二种,大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将发挥重要作用。距离交通线近的扇面条件有利,距离交通线远的扇面不利,工商业配置大为减少,这就形成了近郊经济密度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从而构成一个广阔的地域范围内经济景观(见图11-6)。

图11-6 经济景观

(三)产业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代区位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西方产业布局理论的多样化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化、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不仅使近代区位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和发展,而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区位理论流派。这些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格局下发展起来的产业布局理论统称为现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注重宏观动态平衡的崭新的产业布局理论。包括成本-市场学派理论、地理学派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派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为西方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得以后起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出发点的产业布局理论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体系。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 世纪50 年代提出,又经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进一步发展完善。其理论核心内容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的经济比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多种资源、原材料及资金、技术和建设项目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生产要素集中并产生集聚经济效益,从而使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企业、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经济因素向外围地区扩散并由此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增长极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政府通过计划经济和重点投资来主动建立增长极;二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城市或发达地区集聚发展而自动产生增长极。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发展以及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

2.点轴布局理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该理论将区域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构成的网络体系。“点”是指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心地域或主导产业,“轴”指将各中心地域或产业联系起来的基础设施带。点轴布局理论可以指导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产业布局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

3.梯度发展理论

梯度发展理论的形成渊源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该地区支柱产业或战略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处于成熟期而战略产业处于成长期时,该地区的经济一般是较为发达的;而当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其他地区已经是衰退产业,其战略产业是其它地区的成熟产业时,这一地区的经济一定比较落后。梯度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梯度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从其理论内容看,与点轴布局理论有相似之处。

4.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后起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入,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发达地区的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时,通常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现象。这时发达地区的人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增强竞争力,从而给不发达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采用鼓励和促进发达地区经济优先增长的政策,通过差别性的产业布局政策和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先行发展的发达地区转移,赶上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之后,应从控制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维护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出发,在产业布局上转而采取均衡发展战略,鼓励不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

1998年波特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①,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并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系列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机构对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设施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或顾客,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材料等方面的公司。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信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集群所具有的不同形式,要视其纵深程度和复杂性而确定。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剧烈的新趋势,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是其它形式无法比拟的。在工业化后期的信息时代,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量崛起,试图利用集群所特有的专业化分工与相互协作功能,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参与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产业集群之所以能给产业带来竞争优势,有其坚实的理论依据。

1.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规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部规模经济,即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他与专业性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是内部规模经济,即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它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的好处在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外部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的外溢。产业集群布局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扩散,营造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区域环境,不断的创新使这些产业区经济持续增长,更加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加盟;(2)提供一个专业性劳动力市场。产业区内潜在的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劳动力供应,充分的劳动力供应又加强了产业集聚;(3)提供专业化的中

①Michael E.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evember-December 1998:pp.77-90.

间投入品市场。产业集聚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非贸易投入品的生产,众多的中间投入品企业集中在一起,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保障了中间投入品供应。

2.韦伯的集群经济理论

韦伯(Alfred Webber)在其1990年的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企业聚集之所以节约成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产业集群促进技术设备发展的专业化,从而降低生产的成本;产业集群促进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从而降低搜寻劳动力的相关成本;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原材料的购买规模和产品销售规模,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有利于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用,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

3.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很好地解释,认为产业集群能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克鲁格曼从生产、技术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成因,即专业化劳动集中、辅助工业聚集和知识信息交流频繁。他认为如果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就会使生产函数优于分散生产时的生产函数,产生规模报酬递增。

克鲁格曼的理论为人为的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断自我强化地促成因素。

4.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率先提出了全球经济下的产业集群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竞争力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现象,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

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而展开的。他认为国家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形成竞争性环境和促进创新。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

构架主要有四个基本因素构成:(1)生产因素条件,即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主要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这些都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2)需求条件,即本地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3)相关的支撑产业,即该国是否具备该产业的支援产业或相关产业,以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4)厂商的结构、战略与竞争,即决定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要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和突破。政府影响着所有其它要素,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波特强调,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取得,保持竞争优势完全依赖于无止境的改善,企业能否进行无止境的改善取决于上述钻石体系所提供的国内产业环境。而地理集中将使钻石模型中的要素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他从产业集群在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优势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该区域企业的生产率;其次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第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四、环境学、生态学理论①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包括产业布局在内的经济活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而如何在产业布局与优化过程中,充分满足和适应环境承载力的基础性需求,促进产业布局生态化,实现和谐发展,成为许多产业布局理论的重要内容。

1.环境承载力理论

在产业布局优化中,必须将产业活动安排在环境承载力限度内。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环境在某一特定时期维持某种环境状态条件下所能提供的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它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量之一,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判据。由区位理论及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可知,区域产业

①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载《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

的合理集聚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集聚是时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实现高效配置的方式。但是,并非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产生的经济效益越高。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在一定地域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水平下,集聚程度超过一定限度时,集聚所带来的优越性和效益就会消失,甚至走向反面。而且,区域产业高度集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累积,当超过该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时,会造成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环境对产业发展的支持能力。

2.产业生态学理论

产业生态学的理论认为,合理的产业布局要使各产业的地域聚集在结构上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各产业主体间相生相克的局面,使产业集聚群落里每个单位都占据一定位置,具有特定作用,各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协同进化的局面。产业生态学就是要求人类在经济、文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探索合理的方法,维持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要求协调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产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试图对整个物质循环过程加以优化的方法。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是实现这种产业布局优化的重要方式,其实质是根据一定地域内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产业生态链或生态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产业主体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产业主体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①。生态产业园区是一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产业布局模式。

第二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作为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形式,产业布局是一种全面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布局行为。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制度等是影响产业布局的基本要素。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产业布局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强化了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制度等基本要素在

①Janet A.M. Eilering, Walter J.V. Vermeulen. Eco-industrial parks: toward industrial symbiosis and utility sharing in practice. Progress in Industrial Ec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 al 2004 (1) : pp.245 – 270.

产业布局的作用,同时也使得这些要素与知识、全球化、创新等环境与条件不断融合,成为影响现代产业布局的新区位要素——基于传统区位要素的新发展。

一、传统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包含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也包含经过人类利用改造后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对人类产业活动的空间影响很大。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条件中被人类利用的部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它是“在一定时空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按其生成条件,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上述两方面并不截然分开,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可不断地变自然环境为可利用的资源。因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发生变化。再者,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各种要素对各个产业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大不相同的,必须在实践中充分考虑。

(二)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产业分布发生量的扩展和质的飞跃的原动力。在农业社会,水能资源开始作为动力在手工业中被利用,那时手工业分布一般指向沿江沿河,呈分散布局状态。第一次产业革命时,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工业开始摆脱依水而设的格局,而趋向燃料指向,使各主要煤炭产地和交通枢纽成为产业分布中心。在实现以电力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中,许多新的产业部门能够分布于远离燃料的大城市,工业生产分布进一步走向集中,形成工业点、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地带等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形式,城市成为产业分布的集中点。现代计算机、信息和生物技术等新的科技手段融入经济后,又将使产业分布从过分集中走向适当分散。

2.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

产品的市场需求容量是产业分布的空间引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分布总是以一定范围市场区域对产品的需求量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市场区内,会形成不同的市场需求结构,而市场需求结构制约着产业分布的部门结构,是形成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协作配套生产地域综合体的指南。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生产专业化和产业的合理聚集。因为专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或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为了提高竞争力,产业分布必然向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大技术、经济实力的生产综合体更有利于发挥聚集经济效益,这又促使产业分布朝合理聚集的方向发展。此外,市场竞争可使产业分布指向更有利于商品流通的合理区位。

3.资本的供给

发展经济学认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如有持续的资本供给,该国家或地区对产业就会有更大的吸引力。一地的资本供给主要取决于内部的积累水平和外部融资能力。从内部积累来看,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国或一区内居民的储蓄能力,二是居民的储蓄意愿。前者与国民收入正相关,后者则与居民文化、消费习俗直接相关。

(三)社会因素

1.经济区位

经济区位是指一国、一地区或一城市在国际国内地域分工中的位置。它是由社会、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正是由于地域分工差异,使得各国和各地区根据绝对利益和相对比较利益,发展那些收益大、增长快的支柱产业部门。各国或各地区通过发展那些自身优势最大的产业,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又能促进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分工协作体系和商品交换体系的形成,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

2.人口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首先,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一定区域的人口数量、密度以及技术文化素质的高低,都将对一定时期产业布局的重点、方向和实现途径等产生着重要影响。从人作为生产者角度看,人口多,区域内劳动力供给充足,一般来讲,劳动力价格便宜,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密度大,宜于安排轻纺、电子、仪器、仪表、机械等产业部门。反之,产业分布多趋向于自然

资源开发及其加工产业,布点趋于分散。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口质量对产业分布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对新兴高技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人作为消费者角度看,一定区域内人口多少表明区内社会需求和市场容量的大小,这必然影响到该区内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分布和结构。与此相联系,必然影响相关产业如生产资料生产、交通运输等产业部门的分布和发展规模。

3.社会历史因素

社会历史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基础、经济体制、政治条件、法律和文化等。历史上形成的产业基础始终是分布新的产业的出发点之一。政府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产业区位指向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也是产业区位的重大影响因素。决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业分布过程中的行为偏好,文化习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产业区位。特别是在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内嵌于特定区域的专有文化,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以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四)技术因素①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由于地质勘探、采矿和选矿方面的技术进步、人造材料和新能源的采用,从而扩大了原料、燃料和动力资源的地域范围,促进产业部门在较大范围的分布和组合。

2.加工技术

由于劳动工具和生产工艺的根本变革,使加工业降低了劳动消耗,从而有可能把许多生产部门移往劳动力资源有限的地区。

3.运输技术

由于运输工具和线路的改进,缩短了各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原料、燃料、产品的可运性,加强了区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使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从而大大扩展了区间分工的范围,提高了区域专门化的水平。

4.与技术相关的组织因素

①这种技术因素,主要是从物质生产方式或手段角度来分析的。这些技术要素更多强调的是,相对静态的成熟技术和规范流程在生产力布局中一般性影响。与此相对应,基于知识创造、应用与扩散的创新,则可以视为一种相对动态的技术要素。

由于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的发展,使各种消耗得到节约,从而可以在个别地区利用最有利的因素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二、现代视角下的影响因素

1.知识经济

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提高了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体积和重量都很大,价值相对较低,因此,运输费用是决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工业生产一般会在原料产地或销售市场集聚,聚集发展是工业时代产业布局的主要趋势。那些在节省运输成本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地点,如铁路交通枢纽、港口以及原材料产地往往产业高度密集的地区。然而与传统产业相比,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一般体积小、重量轻、价值却很高,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几乎微乎其微。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能够以很低的成本传递到世界各地,大大削弱了空间和时间对信息的限制,提高了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空间布局将进一步有序化,呈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新趋势:一是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将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二是需要大量信息和彼此频繁接触,交流和联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是生产服务业、如企业管理、控制和协调等职能和价值链环节将逐渐向城市中心区聚集。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这类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会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从而自然资源的相对重要性逐渐降低。同时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的经济形态对部分物质资源的节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自然资源对区位的制约,产业布局的空间得以扩大。但是知识的交流、传播、创新以及商业运作仍需要在地理上的集聚,建立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仍将聚集在一起。①

2.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使得的物质资源的流通可以跨越国家的行政边界,产业内部生产组织形式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变为柔性生产,产业内部分化进一步加强,生产规模

①成德宁、侯伟丽、周立:《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载《经济地理》,2002(3)。

更加小型化,生产方向更加专业化。为了以灵活和柔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组织模式迎合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产业可以在多种类型的地段内布局,对具体地点的指向性弱化,从而使得运输因子的制约性降低,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得以扩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①,更赋予了产业布局及优化以新的内涵,使得某些区域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布局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作为全球化重要驱动力量和载体的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布局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3.新区位因素

产业布局的新区位因素是指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除传统区位因素外的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新区位因素②。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科技革命共同交织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将逐渐由以大规模地消耗原材料、能源、资金和人的体力为基础,向以人的智力和物化在产品中的信息为基础转化,知识技术与有效信息成为产业发展最有生命力的资源因素。传统的区位因素如原料、燃料、运费、劳动力、资金、市场、聚集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一些柔性、弹性、无形的资源因素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却日益突出。

(1)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创新环境是指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而“编织”起来的网络。这些要素分别为:创新执行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创新资源(包括人才、知识、专利、信息、风险资本)、创新支撑体系(包括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与服务等)。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环境,可以活化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增加产业生产的灵活性,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因而,完善的技术创新环境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保持产业永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产业区位选择中的关键因素。

(2)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它包括交通、通信系统,能源与水资源供应系统,防灾系统等。基础设施具有公共性和非排他性,是一切产业经营的前提。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产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共享

①所谓“模块化”,是指根据共生企业之间的联系规则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分解为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模块)的过程,即模块的分解;或者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以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组合起来,形成更加复杂的共生系统的过程,即模块的集中或整合。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第5-6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②详细论述参见方维慰:《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各类信息资源,配置各类物质资源,必须依托健全与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实体的交通网和虚拟的信息网的结合所编织的设施网络可以减少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所造成的区位差异,从而降低发达地区的集聚度,增加各类产业项目的自由度。特别是信息网络超越地理空间的通达性,将省略产品的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的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是产业布局中又一个重要的区位因素。

(3)政策法规和行政绩效。政府的政策法规起着调整生产关系、保障产业利益、调节投资行为的作用。政策法规对某类产业的扶持和鼓励,往往促成此类产业前来布局和转移的动机。因而,政策法规的优惠度、公平性、连续性、稳定性是产业投资者最敏感的因素。而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则可以影响企业交易的透明度和交易的成本,高效廉洁的办事作风、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状况、诚实友善的信用环境可以降低产业发展的非生产性成本,提高产业的运营效率,是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软性区位因素。

(4)优美的生态环境。随着产业区位自由度的提高,产业布局时更加追求环境质量和文化氛围。世界各国新兴产业选址大都远离传统工业区,而转向自然条件舒适宜人的地段布局,如美国“硅谷”—旧金山附近的圣何塞、日本“硅岛”——九州、英国的苏格兰中部低地、德国的慕尼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优美的生态环境有益于激发人才的创造灵感,也有益于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此外,高精密、低耗能、低污染的高技术产业本身的生产也需要一个清洁、无噪音、无污染的内部环境,例如:微电子工业环境的空气清洁要求是,每立方米空间所含有直径0 .5微米的颗粒不能超过100个。

(5)高素质人才的供给。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成为产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法宝,而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人才则成为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的保障。高素质人才,充满活力、勇于开拓的人才队伍是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而且与实物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更具能动性、复杂性、社会性,它是产业布局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靠近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布局正是为了获得那里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6)地方文化的亲和力。当今世界的产业布局空间被称为平滑空间(slippery space),①在一地很难长期地留住企业,更难使其产生溢出效益,

①产业布局空间成为平滑空间是指产业布局的区位灵活性很大,Markusen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而具备包容性与亲和力的地方文化却是增强区域“黏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区域内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包括居民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间接影响着产业的发展。例如:轻官重民、有容乃大的价值观,敢于冒险、积极求变的风险观都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想外来企业根植于区域固有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真正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必须营造接纳企业创新、信任企业行为、鼓励企业竞争的文化环境,使企业对所在地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自身长期在此布局,而且吸引关联企业前来集聚。

第三节集群化:产业布局的新发展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区发展模式,它不但强调企业在空间或地理上的集聚,而且更多地强调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集群内部企业之间、集群与外部经济系统之间是互动发展的关系。它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根据集群内部紧密的产业链,能够实现低成本、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的发展模式,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互换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微观上看,波特把集群的作用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集群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可以提高生产率;集群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集群在提高创新率和创新成功方面十分重要;集群降低了新企业形成的障碍,形成了提高生产率的环境。如果从产业集群的宏观层面上看,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至少应该体现在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层面上。产业集群作为地区发展的一种思路,它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把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落后地区可以通过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

1.英国的产业集群及其支撑因素

早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现象,而在工业化时期,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英国早期的企业集群,也就是马歇尔所描述的制造

①地理上的聚集,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提高了效率;企业之间的集聚还可以促进废料再生技术信息、清洁生产技术信息等及时交流;地理上的集聚还可以为集中治理污染提供条件。

2020年日本新材料产业分析报告

2020年日本新材料产业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日本三大优势材料产业:碳纤维、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 (6) 1、碳纤维:日本在技术、质量和规模上均为世界领先 (6) (1)碳纤维:新型纤维材料,主要应用为航空航天 (6) (2)碳纤维产业格局:原丝到复材日本拥有技术、规模等优势 (6) (3)日本碳纤维主要企业:东丽集团,从纺织到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转型 (10) 2、半导体材料:日本拥有从晶圆制造到封装环节重要材料的绝对优势 (13) (1)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多,技术门槛高 (13) (2)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所占份额过半 (15) ①硅晶圆 (15) ②硅片 (16) ③电子气体 (17) ④光刻胶 (19) (3)日本半导体材料主要企业:信越化学 (21) 3、显示材料:日本有多种关键材料做到全球独家供应 (23) 二、日本优势关键部件及设备产业 (25) 1、高端被动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日本体现了强大的控制力 (26) 2、半导体生产设备:日本三成以上设备具备竞争优势 (27) (1)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复苏 (27) (2)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前十强美日各占4家 (28) (3)半导体设备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市场份额多为前三家占据 (30) (4)日本半导体设备主要企业:日本东京电子 (31) (5)启示:国内设备商成长之路少不了自主创新+并购整合 (33) 三、日本新材料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34) 1、从龙头信越化学看半导体材料经营之道:精进技术+把握市场需求 (34) (1)成长历程+ 产品开拓路径 (34)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2011.04.19) .zh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8pt; line-height: 23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f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 line-height: 2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zhengwe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0%; font-family: 宋体} a.zhengwen:visited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link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active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hover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摘要] 我国与国外成熟汽车产业集群相比,在数量、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上都存在许多差距。由于世贸组织要求开放市场的时间早已达到,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只能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与国外汽车企业进行平等竞争,这就要求集群企业在市场的调节下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组成结构和资源配置。 (中经评论·北京)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大,进入壁垒高,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 (一)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地处由上海、江苏、浙江省市组成的长三角经济区内。长三角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五十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和全国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浙江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中小零部件生产企业;江苏省有南京菲亚特、春兰汽车、上汽仪征、扬州亚星,又有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这一地区已形成了密集的汽车工业基地,而且正在打造一条长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 (二)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以广州为中心,正在建设黄埔、花都和南沙开发区三大汽车生产基地。随着日本本田、日产、丰田等汽车集团的先后入驻广州,带动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相继进入,目前基本形成与各地区位内整车制造厂较固定的配套关系,日趋规模化的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基本思想:对离城市任何一点距离而言,不同农业生产的利润不同,对土地报价也不同,报价高者获得使用权,从而确定给农场主带来最大地租收入的农业生产布局区间。运输成本差异导致城市周边形成农业布局的圈层结构,即“杜能环”。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其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其中区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该理论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其理论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最优。 1.一般区位理论——俄林 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2.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 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和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与其数量呈反比。规模大、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 4.市场区位理论——廖什 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产业市场区,构成整个区域以六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 经济景观:上述网络在竞争中不断调整,会出现两种地域分异。 (三)产业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代区位理论 形成了增长极理论、点轴布局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和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为代表的新理论体系。 1.增长极理论 其理论核心内容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的经济比周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 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 2.点轴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 摘要 产业布局理论是阐述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经济现象的理论。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理论-形成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1、杜能的《孤立园》。1926年,法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运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杜能也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韦伯还考虑了其他两个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劳动费、运费)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 ②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 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 产业布局理论-发展 1、成本学派理论 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阿尔弗雷德·韦伯之后是胡佛。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营费用、是距离的函数;站场费用、则不一定。在此基础上他对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理论作了修改: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法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2、市场学派理论。

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世界七大陶瓷产业格局发展分析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州区域、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世界陶器产业的起源从历史看有三大区域,东亚区域、西亚、北非、欧州区域、美州区域。美州制陶业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之前一直独立、缓慢地发现着。东亚陶瓷主要是中国为源头及核心不断向周

边的热南、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扩散。 中世纪欧州陶瓷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国和西亚的影响到,最初阿拉伯人将伊斯兰陶器经西班牙传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发展成风格独具的锡釉花饰瓷,制瓷技术再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在法国出现锡釉软质瓷,直至17世纪荷兰的锡釉陶以仿制中国青花和五彩而闻名天下,中世纪欧州瓷是在伊斯兰陶器和中国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陶器世界很多地方在几千年前均有生产,但瓷器却被公认是中国人的发明,自14世纪开始的东西方陶瓷贸中,由于欧州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造成大量白银流失,为增加本国财富,18世纪欧州各国都加紧了陶瓷的研制。欧州最早的瓷器是德国的迈森工厂生产的,然后制瓷技术扩散到意大利及英法等国。 日本陶瓷业

1616年,归化日本的朝鲜人李参平在日本有田盯(Arita)发现瓷土并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宣告了白本瓷器时代的来临,日本瓷器真正繁荣起来要到17世纪50年代,1644年中国由于清军入关,国内陷入战乱,中国瓷器外销停滞为,日本瓷器乘机成为市场宠儿,1658年起,日本成为一个面向亚洲、波斯湾和欧洲市场的重要瓷器出口国。 如今日本依然是世界性的陶瓷强国。日本的陶艺较

分析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地区健康发展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问题,对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了中国产业状况着重对重庆市合川区业结构及其现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合川区地理位置概括 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重庆市北大门,距重庆56公里。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是重庆北部地区中心规划城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县、潼南县,北接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全区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为155万人,城市人口40万。合川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合川是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合川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和石灰石储量丰富,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 二、合川全区产业布局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合川全区已形成了“一园六区”(核心区、大石综合产业区、草街工业区、渭沱化工产业区、三汇工业区、北汽银翔工业区)的发展格局,规划为“一园六区”的发展格局,规划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30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区经

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庆啤酒、盐化工等120多家企业建成,北汽银翔、安全产业园、轻纺工业园等63家企业在建,新增厂房面积140万平方米、倒班房及办公楼面积31万平方米。2011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突破,达356亿元;财税总收入实现12.3亿元,年递增速度110%。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75亿元,建成核心区、草街工业区、城北工业区等50公里骨干路网和水、电、气、通信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5万平方米IT电子类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轻纺类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机电类标准厂房进展顺利。 合川区的“一园六区”的产业分布,是典型的极核式产业分布。通过实行区域增长极,由于增产极的投资环境优于其他地区,于是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 图1、合川区主要工业园区分布 三、合川产业结构分析。 合川区顺应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并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地方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其合理与否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速度。 详细介绍 基本定义 宏观调控上的产业布局指政府采取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应用。 综合影响的产物 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位因素,后天可以弥补的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无论是古典的区位理论还是现代区位理论,距离以及由距离所造成的运输费用,始终是布局问题的关注与关键所在。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作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 美国学者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凡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都是以产业集群方式存在。贯彻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当今各地区与企业发展的一种客观的区位选择准则。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专业化分工程度高,众多企业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短途运费下降,采购、生产与销售成本降得很低,大大提高了集群企业竞争力。在集群环境中,企业对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行情、技术动态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据此作出快速反应,加快了集聚企业间技术的传递而形成技术溢出效应。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行业性组织加强,中介服务网络日趋健全,专业市场与要素市场网络的构建与形成,产业集群经营形成整体协调优势。产业集群具有微观与中观结合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是产业布局实现的载体与目标,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 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指某一区域根据自身具有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各产业的运行特点,合理地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基础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中,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的带动作用以及广泛、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它能迅速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和良好大发展潜力,处于生产联系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07043311季婷婷 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对日本的产业布局的分析,重点则从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发。 二战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致力于重建产业以奠定经济自立发展的基础,依靠“倾斜生产方式”。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以煤炭、钢铁、电力、造船为重点产业,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投人到重点产业,再以重点投入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工业的回升,到1959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水平。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全面、大量地引进重化工业技术,加大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1956~1973年的18年问,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其中,1959~1970年的12年间,有10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进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滞胀”局面。究其原因,60年代的高速发展是以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和保障产品顺利出口的国际机制为前提的。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导产业是汽车和电器机械。 最近一次的结构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重点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1997年5月。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中确立了15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领域、环境、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国际化、住宅等。并测算出与上述15个产业相关的领域从1995~2010年可以提供700万个就业机会。15个产业中除新制造技术与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制造产业有关以外,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

日本汽车产业研究分析

日本汽车产业分析

————————————————————————————————作者:————————————————————————————————日期: 2

日本汽车产业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7班指导老师:张瑞娟 小组成员:邱俊浩洪涛 袁晓超黄梓洋 云鹏宇伍文浩 要解释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会取得成功或失败,更准确的说,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中某些产业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优势,要从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关联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行业竞争状态、机遇和政府六个方面来分析。为此,我们小组针对这六个方面对日本汽车产业进行了分析。人们常说,“日本体制发挥优势的全部都是制造业”,其实不然。日本企业擅长的是制造业中专门处理钢板、钢块、树脂、硅晶片等耐久性强、制造难度大的原材料、产品成型后具有难以修正以及易于库存等特征的领域。通俗的说,就是需要“打造”的产业。20世纪后半叶实现高速增长的日本制造业,由于面临长期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形成了长期稳定雇佣的传统,在综合性设计、制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组织能力突出。这种能力在零部件设计、生产间需要密切配合并且具有整体性架构的产品领域能充分发挥,而汽车恰恰是这样的产品。汽车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

生产要素状况的影响对日本汽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生产要素分成五类,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其中更细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普通工人等。高级资源是指开发新产品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从基本要素来看,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除了海洋资源丰富外,它的矿产资源贫乏,也就说明日本的铁矿石需要大量进口,是不利于他的汽车业的。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洋运输方便。也为日后它的产业定位定好了方向。日本属于加工出口型产业。将外来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加工,再出口赚取利润。使得它日后的汽车大量的出口到全球各地,成为汽车大国。可以说日本的先天条件不如很多国家,使他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还是。它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日本战败后得到美国的支持有了大量的资金发展经济,汽车也就是一项重大的项目。不可否认,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们的科学家精于研究,它们的工人吃苦耐劳。使得小小的日本岛却有着令人惊讶的日本精神。所以它们有着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汽车质量好也就不奇怪了。生产要素状况往往是高级要素起了更重大的影响。所以先天不足的日本得到后天的补充,他的汽车产业也就蓬勃发展了。

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迅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国际上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融入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 一、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理论发展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个机遇,提升我国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日本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个问题。关于国际产业转移欧美学者较早地展开了研究,日本学者后来追上,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阿瑟刘易斯(1984)认为,引起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是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的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弗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企业为顺应产品从新产品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地区之间转移产业,以规避生产上的比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识别 从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对我国产业布局及变化的动态考察,识别区域产业布局及战略性调整影响因素。重点从区域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体制因素和路径依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自然因素。 根据工业区位论和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就是指某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类产业的自然资源丰度及组合优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布局必将优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有优势的地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弱化。

2.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增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位势、人力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因子及生态因素、政治军事因素等。其中经济位势是一种综合性质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由于集聚、辐射、增长能量强大的核心经济区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长能量的经济区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城市与这些地区或城市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现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或呈现协调互动的互补关系,对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3.体制因素。 资源禀赋只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的改革趋向深入,体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地区间产业竞争的关键增长要素。 4.科技因素。

烟台市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分析.

烟台市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分析 [ 09-12-25 13:17:00 ] 作者:杜小军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烟台;产业发展;产业布局 论文摘要: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定位是区域产业机制高效运行、区域经济合理化以及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分析了烟台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中心、两个产业带、三大产业板块”的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从宏观上提出了烟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以需求收入弹性指标的方法确定了除了继续发展四大支柱产业之外.还需要培育和发展的其他重点产业。 从产业结构分析看,目前烟台市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 一、烟台市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特点 (一)总量与增速分析 1.烟台市经济规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差距在逐渐拉大。在1997--2003年间,烟台市GDP总量在全省的排名始终为第三名,到了2004--2006年间,上升为第二名,与全省平均GDP的差距由1997年的286.1亿元,拉大到2006年的l 006.2亿元;1997--2006年十年间,烟台市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13.9%,高于全省12.3%的平均水平,但是全市人均GDP的排名1997--2005年一直是第六名,到了2006年上升为第四名,说明烟台市经济实力的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优势,但是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2.烟台市第一产业的GDP总量增长缓慢,增速波动较大,比重逐年下降。第一产业的GDP总量除了1998年有较为强劲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均远远低于当年的全市GDP增长率,甚至在1997年和1999年出现了负增长。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直到2006年为止。以上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下降,或者说,正是由于第一产业的相对缓慢的增长,从而衬托出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这也体现出了这些年来产业调整的某些政策效果。 3.烟台市第二产业的GDP总量增长较快,但比重保持的比较稳定。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GDP总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并且历年第二产业GDP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当年的全市的GDP增长率,在2004年甚至高出当年全省GDP增长率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全市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平均在54.6%,但历年的比重值自2003年以来变化较大。以上这些反映出第二产业是烟台市产业结构中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它的快速、稳定发展对烟台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在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选择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我市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二00八年十一月 一、产业布局发展变化及现状 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主要是沿袭计划经济时期东北老工业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造而成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门类齐全、自成体系。但我市比较突出的还是造纸、农机、纺织等产业,尤其以轻工业为支柱,长期占我市工业产业比重的60%以上。由计划经济向计划经济转轨期间,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主题。但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际是一场被动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转轨时间,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宠儿、强者,转变为鸡肋和包袱。这期间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项目操作和国企的补救工作。但都不尽如人意。项目操作上不成功比例过高,尤其是在一些大项目上失误较多。环氧乙烷项目、佳西热电厂项目、八万五箱板纸项目等的失败造成我市在这阶段的成功项目上出现严重的断层,造成了我市工业增长乏力,迅速拉大了与其它地市的距离。在国企改革初期,补漏多,彻底改革的少。佳纺、亚麻、友谊糖厂牵扯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但近几年我市已经认识到如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思路,并有了一些大的举措。 我市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财源建设和发挥优势基础上的

引导和调控,强调政府应该由具体项目操作转变到项目操作和发展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努力促进招大商、发展大产业。先后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处理国有企业的问题上,下定决心国退民进。使佳纺、糖厂等一批国有企业破产,有效资产被重组,形成了新的机制。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仅仅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而且要调整工业布局结构。作为整个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布局的调整能够保证和促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顺利实施。 目前我市的产业结构已经有明显的变化: 一是轻重工业的比重变化凸现我市产业结构变革的方向。 轻、重行业比重一向是评价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指标。而我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经历了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比较我市1989年、2000年和今年1-9月份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由1989年的1.47:1,到2000年的0.87:1,到今年0.58:1。轻工业由占总量的60%,下降到36.7%,而重工业由40%,上升到63.3%。轻工业的下降主要是造纸和纺织行业受资源和地缘负向影响逐渐萎缩。而装备制造业是拉动我市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攀升的主力军。 1、造纸业失去龙头地主,取代的是装备制造业。造纸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产业布局理论是产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学习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后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影响因素,从而对产业布局理论的知识了解更完善,在调查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时有依据。 二、教学重点 在本节中共分为五个部分,由于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最突出的因素,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就将就此部分做重点的阐述。、 三、教学方法 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经济理论和思想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导入;产业布局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有着其特有的规律,任何事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1、地理位置因素:这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沿海和内陆的发展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1)对第一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 农业受光、热、水土等条件的严格制约 农业受当地运输条件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制约 (2)对第二、三产业布局的直接影响 产业≠能源基地、矿产和其他原料地 产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地第三产业 例如:郑州:“中国铁路心脏”之称,中原地区最大城市。它拥有6区5市1县,其中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新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由于郑州属中原地带土壤肥沃加之过去重农抑商的思想,使得那里成为了多次建都之地,拥有这方面历史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这里便利的交通,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2、自然因素:自然条件:未被利用以及被利用的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中被人利用的部分。 (1)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土地、气候、水、生物共同综合作用 (2)自然资源对第二、三产业布局的间接影响 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 第二产业:采掘、重型机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 厂址选择:地形、面积、工业用水 第三产业:旅游业(依山傍水风景宜人之地) (3)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的大格局 向最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布区集中专业化生产 (4)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稳固的地质基础是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前提。平原区、山区、盆地为例展开讲。

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浅析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摘要:中小企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活跃区域市场、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降低,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2010年底,中国实有企业1136.5万户,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1100多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9.2%。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卜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卜的新产品开发。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逐渐步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工业分布;因素;时空格局 1.金融机构对工业的影响 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额(FIN)从1997-2010年都对工业中小企业省区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影响,且负荷量逐渐增大。说明地区金融环境,特别是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影响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金融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方政府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制,加强建认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体系,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增加中小企业贷款。 2.影响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2.1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影响工业中小企业省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大型工业企业对工业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其重要性逐渐上升。一方面,随着弹性生产模式(即时生产、定制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生产链的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从而促进当地工业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型工业企业往往会带来当地的相关产业集聚,甚至形成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地区工业中小企业发展。各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在一定程度反映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及市场开放性,大量外资进人有利于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在Zi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大量外资的进人以及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工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随着中国不断重视扩大内需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利用外资额对地区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小。另外,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工业中小企业空间分布呈较弱负相关,说明活跃的市场能在一定程度卜促进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但作用不强。 2.2创新因素 创新因素在1997-2010年对工业中小企业省区分布的影响呈较强正相关。其中,R&D人员全时当量(1NN0 V 1)对工业中小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呈逐渐加强的趋势,相关系数逐渐增大,表明技术创新对企业空间集聚逐渐发挥出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2007年之后,逐渐成为影响工业中小企业空间分布的首要因素,表明知识共享和技术溢出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地区经济发展对工业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 2.3信息化因素 信息化因素对工业中小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呈正相关。其中,2000年前后ICT3的影响非常显著,2004年之后ICT2和ICT3的影响比较强。说明在信息化发展初期「28],互联网普及率对工业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特别是当各省区固定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固定电话和互联网对工业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渐降低。ICT2的变化趋势与ICT3相反,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卜网率的不断提高,移动电话普及率对工业中小企业的影响呈逐渐加强的趋势。 2.4交通因素 交通因素(TRANSPI, TRANSP2, TRANSP3)对工业中小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铁路密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一)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一) 论文关键词: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对策论文摘要:产业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首先概括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最后提出了产业错位布局,培育大滨海地区,实施“点—轴—网络”开发战略,实现产业布局战略东移等对策建议。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京津二市被河北省环抱怀中;拥有6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陆兼备的特殊地理区域。因此,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的问题,是一个区域内产业协调、海陆产业协调布局的问题。 一、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现状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致力于一体化发展,区域产业布局呈现优化发展态势,表现在: (一)四大临港经济区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 目前,津冀沿海四大临港经济区已初具规模,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家“十一五”规划纳入了全国总体发展战略,2006年被国家批准为区港联动试点,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成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曹妃甸临港工业区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河北省“一号工程”,“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工业区各项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依托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油田,产业集聚加速形成。2007年7月,沧州渤海新区正式成立,以港城、黄骅——中捷、南排河——南大港、海兴等四个城市组团为基础,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正在全力构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群。2008年4月,黄金海岸保护建设管理区成立,黄金海岸新区将以黄金海岸西部滨海新城为核心,南戴河旅游区、七里海旅游度假区为依托,以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等产业为支撑,努力构建由滨海至内陆的滨海休闲带、近海生活带和内陆产业带。 (二)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成为优势产业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软件产业生产基地、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基地等;天津的中海油能源生产基地、航天产业基地、临港化工产业基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动慢产业生产基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唐山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基地、精品钢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陶瓷产业基地、安国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保定新能源产业基地等,这些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形成,成为地区优势产业的载体,使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 北京申奥成功后,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席卷了京津冀地区。京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延长线等相继通车,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加上正运行的京石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首都机场、天津机场航空枢纽,这些交通大动脉将京津冀城市距离拉近,时空距离缩短。“都市交通圈”带动了“都市经济圈”,极大促进了这一地区产业的融合。近年来,河北省借机着力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京津冀地区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河北一些城市发挥毗邻京津的优势,主动承接京津的技术辐射和产业转移。在2008年河北省“5?18经贸投洽会”上,29个“京字号”大项目落户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钢研院新材料产业园和航天科工集团工业园项目先后落户河北涿州市。日趋完善的交通体系,成为了环京津产业带形成的加速器。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布局与地区功能定位不相匹配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自身地位为“国家首都”、“国际性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然而受历史上发展经济中心的影响,市区却集中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经济中心地位与北京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作为国际性港口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缓;河北省2006年提出了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强省的战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其合理与否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经济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速度。 概述 宏观调控上的产业布局政府采取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应用。 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位因素,后天可以弥补的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无论是古典的区位理论还是现代区位理论,距离以及由距离所造成的运输费用,始终是布局问题的关注与关键所在。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作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 美国学者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凡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都是以产业集群方式存在。贯彻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当今各地区与企业发展的一种客观的区位选择准则。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具体表现为专业化分工程度高,众多企业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短途运费下降,采购、生产与销售成本降得很低,大大提高了集群企业竞争力。在集群环境中,企业对原材料和产品市场行情、技术动态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并据此作出快速反应,加快了集聚企业间技术的传递而形成技术溢出效应。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行业性组织加强,中介服务网络日趋健全,专业市场与要素市场网络的构建与形成,产业集群经营形成整体协调优势。产业集群具有微观与中观结合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是产业布局实现的载体与目标,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 产业布局,不得不提的话题 产业布局,当我们触及这个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词汇时,一丝沉重感油然而生。因为从这个词汇,我们看到政府之手在一国范围内配置经济资源的强大力量。倾一国之力,集中建设某一区域,自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打造出一个所谓“基地”,但是违背市场配置资源,必将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东北五十年风水轮回,足以警示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